艾滋病(无症状期)中医诊疗方案
艾滋病的中药方大全

艾滋病的中药方大全有什么中药方可以治疗艾滋病?治疗艾滋病的中药方有哪些?下面由店铺为大家介绍艾滋病的中药方大全,希望能帮到你。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工作,在改善和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减少抗病毒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
但艾滋病的发病原因,西医认识非常明确,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
中医病因性质问题,学界认识仍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样一来,直接影响着临床治疗方药的广泛承认和全面推广。
统一认识很有必要,“原汁添新味”是认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原汁”就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根。
“新味”就是参照西医理论,以临床实际为据。
“原汁添新味”就是在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依据临床实际进行认识上的创新。
“原汁”和“新味”二者缺一不可。
艾滋病中医病因五种认识现在对艾滋病中医病因,大体有以下五类不同的认识,分析如次。
感染艾毒、艾邪艾毒、艾邪是直接附会西医的称谓,仅仅是艾滋病病毒的简称,只有“新味”,不含“原汁”,对中医理、法、方、药的具体应用没有实际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感染疫毒、毒邪、伏邪、疠气等疫毒、毒邪、伏邪、疠气等是中医温病学对“皆相染易”性质病因的总称、泛称,虽有中医特色,是“原汁”不纯,“新味”不含,无论从中医诊断学或者从治疗学上,都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肾虚、精虚等这是外邪入侵后导致的结果,不是原因,可以称为继发性原因,或称为第二原因,严格来说只能叫“证因”,不能称之为病因。
艾滋病的传染性也得不到体现,是有“原汁”无“新味”。
感染湿温、湿热等湿温已是中医的专有病名。
湿热是艾滋病发病时的重要病机之一,是不少学者的共识,称之为病因既不规范,也不免有以偏赅全之憾。
感染湿毒HIV致病,起病隐匿,病程迁延,缠绵难愈,表现复杂,首犯脾土,病位广泛,符合中医湿邪致病特点,几乎是专家学者的一致观点。
称谓“湿毒”也符合现在语言习惯,但不严谨,经不起分析。
中医治疗爱滋病探悉

中医治疗爱滋病探悉(中药彻底治愈艾滋病)——王培成总论中医对爱滋病的记载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第九条里记载了这样一种疾病,他的主要病机是身体没有任何的抵抗力。
原文如下:“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
枯泄相搏,名曰断泄。
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
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
”这段话本是要说历节这个疾病,但为了让后人明白历节是怎么一会事,共引用了三个疾病来解释。
一个是泄,一个是枯,一个是断泄。
其中断泄的病机就是身体没有任何抵抗力。
那么断泄会不会就是我们所说的爱滋病呢?让我们对条文进行逐条分析。
一、原文解析:“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
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这一段话就是解释此病的来历。
指出这种疾病是由于筋骨都伤了引起的,而引起筋骨都伤的原因,张仲景引用了内经的话,说酸则伤筋,咸则伤骨。
酸就是东方青色,为肝所主,过则伤筋。
咸就是北方黑色,为肾所主,过则伤骨。
也就是说肝肾过度则伤筋骨。
实际上并是说只有酸才能伤筋,只有咸才能伤骨。
那么还有那些因素呢?比如阴器,就是宗筋所主,因此过度的房事也是一种伤筋的方法,而精在中医里面属肾,泄精过度也是一种伤骨的方法。
由此可见,如果枯泄相搏的话,最可能的原因倒是房事,房事不就是筋骨俱伤吗?因此可以看出,所谓断泄是指一种伤人筋骨的疾病。
那么断泄的病理变化是什么呢?“名曰断泄。
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就是说这个疾病的病机的。
首先是“荣气不通,卫不独行”。
荣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这个荣气应该是中医里面最常见的营气。
即荣通营。
他们本来都是环绕的意思,即营者卫也,卫者营也。
都是环绕周流不息的意思。
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里都写的这个“荣”,有一种强调功能的意思在里面,即营养的意思。
因此他们的关系可以这么看:卫气就象是战斗的前方部队。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实施方案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探索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方法,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财政部《15省(区)艾滋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管理方案》和财政部、卫生部《关于补助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财社[2006]126号)要求,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制定本方案。
本项目为“AA省艾滋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项目目标在去年该项目实施一年的基础上,从2007年5月起,继续为我省350名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提供一年的免费中医药治疗。
通过实施中医药治疗,达到延缓发病,改善艾滋病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目的,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方案。
完成全省从事艾滋病中医药防治人员的培训,全面系统总结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对今后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艾滋病工作提出建议。
二、组织实施(一)组织领导: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工作小组领导下实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AA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省项目工作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和省级考核。
各项目市、县(市)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本区域内的项目具体实施工作。
(二)设立项目专家组:成立AA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医疗专家组,专家组由知名中医药专家、传染病专家和公共卫生专家组成,负责全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工作的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
项目市、县(市)成立本级专家组,负责本地项目实施的业务指导及巡诊工作。
(三)工作机制:实施“三统一、四结合”的原则,即统一组织领导、统一治疗方案、统一观察指标;临床救治与科研相结合、固定方药与辨证施治相结合、中医药治疗与西药抗病毒治疗相结合、重点村与一般村相结合。
将中医药艾滋病关怀救治项目纳入艾滋病防治总体工作中,与医政部门及疾病控制机构密切合作,分级负责,定期考核。
(四)项目市、县(市)选择: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工作安排,根据我省艾滋病的发病人数及疫情轻重和中医药工作基础等因素,确定若干市、县(市)作为项目实施单位。
中医能够治好艾滋病

中医能够治好艾滋病该病临床症状呈多样化,有的患者只有感冒症状,但并不发病,而成为无症状带毒者。
有的患者有发热、头痛、咽炎、咳嗽、皮疹、肌痛、关节痛、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便血、体重减轻、抽搐、肿瘤、严重的二次感染以及颈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还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表现。
最后因病人的免疫系统崩溃而迅速死亡。
该病的特点是:传播、蔓延快,且大多数是由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所传播,不易觉察。
潜伏期长,一般为6个月至2年,不易早发现、早诊治。
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患者大多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
据目前研究所知,该病是T细胞白血病毒Ⅲ型(HTLV-Ⅲ)感染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其次是血液传染,以及围产期母婴传播,其他如眼泪、唾液等也有传播作用。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防止性传播,对血库血及血制品供血者进行病原体病毒检测。
该病的病因、病机尚未研究清楚,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医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难题,我国已组织中医药专家在国内外参加防治该病的研究。
就当前对于艾滋病的治疗,不论中医或西医想把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彻底清除干净,还是很困难的。
西医常用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有叠氮胸苷(AZT)、拉米夫定、茚地那韦等。
另外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HAART),即鸡尾酒疗法。
其作用是直接针对靶心,控制病毒的数量和病毒在体内的发展。
甚至能达到病毒在血液中检测不出来,但尽管如此,艾滋病病毒并没在体内彻底消失。
西医虽然疗效肯定,可以把病治成慢性的可控制性疾病,但因价格昂贵使得其覆盖率有限,加之有耐药性、毒副作用大等问题,不宜大面积推广。
据调查,艾滋病感染者服用“鸡尾酒”套餐后的普遍反应,头痛头晕、视力模糊、四肢发麻、腹痛腹泻……在河南地区有40%的病人退出治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五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临床技术方案(试行)》把艾滋病分Ⅲ期21型。
但从临床上总体来看是“本虚标实”,即肝肾阴亏,气血两虚,热毒炽盛和瘀血内结。
艾滋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与思路

艾滋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与思路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引发的一种流行范围广、病死率高的慢性传染病。
HIV主要侵犯T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受损,临床常表现为原因不明的发热、淋巴结肿大、全身皮疹、慢性腹泻等,最终并发多种机会性感染或恶性肿瘤。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以下称HIV/AIDS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HIV主要通过性传播、体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其发病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
本病传播迅速、病程漫长、死亡率高,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药物和方法。
中医历代文献中并无艾滋病明确记载,结合其病证特点和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于中医“疫毒”、“虚劳”等范畴。
一、病原学HIV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人类慢病毒组,为直径约100~120 nm球形颗粒,根据血清学反应和病毒核酸序列测定,将其分为HIV-1型和HIV-2型,两型间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40%~60%。
目前全球流行的主要是HIV-1型。
HIV-1型由核心和包膜两部分组成,核心包含两条单股RNA链、核心结构蛋白和病毒复制所必需的酶类,包括反转录酶(RT,P51/P66)、整合酶(INT,P32)和蛋白酶(P1,P11)。
核心外层为病毒衣壳蛋白(P24,P17)。
病毒最外层为包膜,其中嵌有外膜糖蛋白(gp120)和跨膜糖蛋白(gp41)。
HIV-2的生物学特性与HIV-1相似,但其传染性较低,引起的艾滋病临床进展较慢,症状较轻。
HIV基因全长约9.8 kb,含有3个结构基因:核心基因gag(P24,P17)、逆转录酶基因pol(P66,P32,P11)、包膜基因env(gp120,gp41);2个调节基因(tat反式激活因子、rev毒粒蛋白表达调节子)和4个辅助基因(nef负调控因子、vpr病毒r蛋白、vpu病毒u 蛋白和vif毒粒感染性因子)。
艾滋病中医药诊疗方案ppt课件

根据评估结果,判断中医药诊疗方案的疗效,并 给出建议和意见。
05
艾滋病中医药诊疗方案展 望
诊疗方案的发展方向
1 2
完善诊疗方案
根据临床实践和研究成果,不断完善艾滋病中医 药诊疗方案,提高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推广应用
加强中医药诊疗方案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高 艾滋病患者对中医药治疗的接受度和满意度。
针灸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 进行针灸治疗,包括针灸的穴位、
针刺的方法、频率等。
推拿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推拿 手法进行治疗,包括推拿的部位、
力度、频率等。
诊疗方案的疗效评估
评估指标
评估疗效的指标,如症状缓解程度、免疫指标改 善情况等。
评估方法
评估疗效的方法,如观察患者症状变化、检测免 疫指标等。
02
艾滋病中医药诊疗方案内 容
诊断标准
01
02
03
诊断依据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 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临床表现
持续发热、盗汗、腹泻、 体重减轻、淋巴结肿大等。
实验室检查
检测HIV抗体、病毒载量、 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
治疗方案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采用清 热解毒、健脾补肾、活
血化瘀等中药治疗。
04
艾滋病中医药诊疗方案案 例分析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 重程度等。
症状表现
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及对生活的 影响。
诊疗过程
患者接受中医药诊疗的具体方案和 时间安排。
诊疗方案的实施过程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 方剂进行治疗,包括中药的种类、
艾滋病中药治愈案例

艾滋病中药治愈案例
目前尚未有任何中药治愈艾滋病的案例被证明是有效的。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它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患者易患各种疾病。
尽管中药在治疗一些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对于艾滋病这种病毒性疾病,中药的作用非常有限。
目前,全球医学界仍在努力寻找有效的艾滋病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药物、免疫疗法和干细胞移植等。
虽然中药不能治愈艾滋病,但一些中药可以帮助缓解艾滋病患者的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例如,一些中药可以帮助缓解艾滋病患者的疲劳、发热、咳嗽等症状。
此外,中药还可以帮助艾滋病患者调节免疫系统,提高他们的免疫力。
需要注意的是,艾滋病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药,以避免中药与抗病毒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
此外,艾滋病患者也应该定期接受检查和治疗,以确保病情得到控制。
总之,中药不能治愈艾滋病,但一些中药可以帮助缓解艾滋病患者的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艾滋病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药,并定期接受检查和治疗。
艾滋病医案民间中草药简便高效根治艾滋病

【艾滋病医案】民间中草药简便高效根治艾滋病德文韦德民间中医中草药简便高效根治艾滋病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中医发展基础研究”课题组组长贾谦教授在中医战略书中为民间中医鸣锣开道,申报不平,讲了公道话,为民间中医出了一口气。
百年来对民间中医的打击、压制、排挤,甚至采取消灭的态度,给中华民族医带来了极大的抹杀。
不然的话,世界关注的艾滋病,在中国民间中医早就得到解决了。
看了中医战略书,知道了天下还有敢想敢干的七路民间中医,冒着非法行医的罪名和被感染的风险,进入艾滋病高发区,无偿的给患者治病。
有600名患者获得了显着疗效,他们的行动给我树立了榜样和鼓励,增强了我对治疗艾滋病的信心。
我在用民间中医中草药简便高效根治艾滋病的问题上,就有人取笑过我,说世界上还没有谁能研究发明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凭你民间中医的几味草药能根治艾滋病,简直是异想天开,想必是癞**想吃天鹅肉罢了,谈何容易。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抱着不服气的心态,十几年来刻苦学习勤奋钻研,要为中华民族争口气,弘扬祖国五千年的中医学优良传统,为民间中医生辉,有了这种精神支配,参阅古今中草药典籍,寻找能杀灭艾滋病毒的中草药,终于在临床实践研究中,找到了几味能有显着杀灭艾滋病毒的主要药物。
中草药在历来的温病和慢性病的治疗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草药临床于艾滋病的治疗中,也有着不可思议的神奇疗效,抗艾滋病活性较强的中草药,能消炎杀菌,益气活血,又能提高和调节免疫功能,达到治愈艾滋病的目的。
艾滋病毒在机体内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至今无满意治疗措施,引起全人类的重大关注,现在不得不把治疗艾滋病的希望寄托在民间的中草药上。
一、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自然过程1、血液传播输入带有艾滋病毒的血液和血制品,骨髓和器官移植,以及共有带有艾滋病毒的注射器和针头。
2、性传播以异性性交为主要的传播途径,或西方国家同性恋的传播方式。
3、母婴垂直传播婴儿在母体内是血脉相连的直接感染和遗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IV感染者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艾滋病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2011年)。
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或国家指定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
纳入方案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应在350个/μl以上。
(二)证候诊断
1.脾气亏虚证:食少,腹胀,大便溏薄,神疲体倦,乏力,气短,自汗,体重减轻,逐渐消瘦,面色萎黄,舌质淡,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苔白,脉细弱。
2.气阴两虚证: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盗汗,动则加剧,或伴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身体消瘦,体重减轻;或见干咳少痰,或见腰膝酸软;舌体瘦薄,舌质淡,苔少,脉虚细数无力。
3.湿热壅滞证:纳呆,脘痞,便溏不爽,头晕昏沉,胸闷,口渴不欲多饮,口粘,肢体困倦;或女子带下黏稠味臭;舌质红,苔厚腻,或黄腻,或黄白相兼,脉濡数或滑数。
二、治疗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脾气亏虚证
治法:益气健脾、扶正固本。
推荐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白扁豆厚朴陈皮砂仁仙灵脾巴戟天生姜大枣
推荐中成药:补中益气颗粒(丸)、参苓白术丸、益艾康胶囊等。
2.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扶正固本。
推荐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
人参黄芪山药茯苓五味子天花粉沙参麦门冬生地黄杜仲山药熟地黄甘草
推荐中成药:参芪地黄丸、生脉片(胶囊)、参麦颗粒等。
3.湿热壅滞证
治法:清热祛湿、通利化浊。
推荐方药:三仁汤或藿朴夏苓汤加减。
杏仁白豆蔻薏苡仁滑石通草淡竹叶半夏厚朴藿香茯苓猪苓泽泻淡豆豉
推荐中成药:甘露消毒丸、唐草片等。
(二)艾灸治疗
适应症:适用于治疗脾气亏虚证患者。
选穴:关元神阙足三里
取穴: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神阙,位于脐正中。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操作方法:艾条灸,每穴每次10至15分钟,一周为一疗程,连续使用2-4个疗程。
注意事项:控制距离,防止烫伤。
(三)穴位贴敷
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选择适宜的穴位进行贴敷,每天一次,每次2个小时,一个疗程7天。
如脾气亏虚可贴敷神阙穴。
注意事项:控制贴敷时间,防止过敏。
(四)护理调摄
1.生活起居:注意性生活安全,防止交叉感染。
在日常生活中,防止共用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如牙签、牙刷、剃须刀、注射器等。
适度劳作,勿过劳。
2.饮食调理:均衡饮食。
3.情志调摄:指导患者及家属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
4.健康教育:广泛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使患者及家属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危害,以采取自我防护措施。
嘱患者每3-6个月做一次临床及免疫学检查。
出现症状,随时就诊,及早治疗。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和《中医药治疗HIV/AIDS疗效评价分期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修订草案)》(艾滋病中医药治疗手册,中医古籍出版社,2014)。
1.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2.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控制:疗程结束时,症状消失;
显效:疗程结束时,症状分级减少2级;
有效:疗程结束时,症状分级减少1级;
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者。
3.病毒学指标
有效:治疗前后HIV病毒载量下降1 1og/ml以上;
无效:升高1 1og/ml以上;
稳定:上升或下降达不到1 log/ml。
4.免疫学指标
有效: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50个/μl或30%以上;
无效:下降50个/μl或30%以上;
稳定:上升或下降达不到50个/μl或30%。
(二)评价方法
证候疗效判定按照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进行积分评价;症状疗效评价按照主要症状积分进行评价;健康和生存质量的评价标准采用国际或国内公认的生存质量评价标准,如世界卫生组织HIV 生存质量量表(WHOQOL-HIV)、世界卫生组织HIV生存质量测量简表(WHOQOL-HIV-BREF)、卡洛夫斯基行为状态量表(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WHO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等,评价时点为第一次就诊、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等。
附表
症状、体征分级评分表1.主要症状积分方法(0 .2 .4 .6 积分法)
(牵头起草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