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开发利用南方草地资源促进草地畜牧业发展_滕永青

合集下载

浅谈饲草生产

浅谈饲草生产

浅谈饲草生产14113220 草业131 陈思雨摘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多少,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传统的畜牧业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畜牧业的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草地资源饲草生产南方畜牧业饲草,是指可供家畜和野生动物采食的人工种植或野生的植物,只要包括草本、半灌木和灌木。

人工种植的饲草可以鲜饲但不能过量,多数野生牧草需要进行加工处理。

例如,紫花苜蓿里面就含有皂角素和单宁引起家畜臌胀病。

另外,至少在我国,新鲜牧草并不能全年都可以利用,即使在我国的广东、广西和海南也是不适宜的。

最后,青刈饲料饲喂有着不可避免的一些缺点,比如:自然堆放下自身呼吸造成营养损失,营养成分变动大,家畜代谢不稳,生产水平低下。

所以饲草生产是种植——加工——养殖——畜禽产品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保障畜禽健康,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和产量有着极大的作用。

发展饲草生产可以改良土壤,保持水土,从而促进牧草种植区域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善。

草比树生长快,在一年内,甚至一个生长周期内,就可以覆盖地面。

它的茎叶和树叶一样,具有吸附空气中灰尘的作用,而且可以固定地面的尘土,不使灰尘飞扬。

牧草有强大的根系,还有生长茂盛的茎叶,可以覆盖在地面上,减少土壤地表水土流失,保持土壤水分。

牧草的强大的根系死亡后,还能产生大量腐殖质,有利于培肥土壤,豆科牧草的根上有根瘤菌,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中的氮素营养。

我国牧草已初步建立起一个产业体系,产业规模较小,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的地位较低。

目前,我国的牧草产业区域布局正在形成,然而,我国的草产品结构单一,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很少,近年来呈净进口态势。

随着草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内的供应正越来越难以满足需求,科研力度正在加大,但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能力较差。

大力发展饲草生产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

粮食生产需要较好的耕地资源,而饲料作物和牧草对土地资源的要求较低。

《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项目实施技术方案

《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项目实施技术方案

✕✕市✕✕✕✕牧业有限公司《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项目实施技术方案为更好地实施2019年度“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项目,充分实现“增草增畜,草畜配套;科学利用,环境友好;科技先行,优质高效”的项目建设目标,结合项目实施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实施技术方案。

一、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实施企业承包和流转土地面积10708亩(其中✕✕镇✕✕村5608亩,剩余租赁期限19年;✕✕镇✕✕村5100亩,剩余租赁期限14年),其中集中连片面积5600亩。

人工草地建植在✕✕镇✕✕村,建设面积600亩,该地区土壤条件较好,多为水田和旱作地;天然草地改良的项目实施地点在✕✕镇田湾村,建设面积3000亩,属于丘陵山地,土质条件较差,土壤肥力相对贫瘠。

根据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和企业初步设想,并与当地畜牧局、企业负责人员一同查看现场确认,结合现有草地基本情况,在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目标要求和企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对草地建设进行布局规划(项目实施草地建设分布图附后)。

二、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1、天然草地改良四、总体技术措施(一)总体思路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内容全面完成;精心搭配,充分利用先进生产技术建植高产优质的人工草地;采用生态、高效的技术措施,完成天然草地的改良,达到既利用草地资源又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按标准化集约化的要求,完善牲畜养殖设施设备建设,生产方式向现代畜牧业方向转变;按照现代草地畜牧业的发展要求,实现增草增畜,草畜配套,科学利用,优质高效。

(二)天然草地改良与利用技术(1)地块整理①除杂项目区的土层较薄,对草地上的杂灌清除尽量不使用挖机挖除,宜采用锯或砍的方法,或者人工挖除。

保留树木,近地面的树枝适当清理,地面的枝条杂物等要全部清理干净。

②整地在清理杂灌后的地块上适度人工粗平整,尽量不破坏土层。

其它地块可以不整地。

③施肥地面除杂、整地后,对土壤增肥改良,每亩施牛粪约1000公斤或复合肥25公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增大施肥量。

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 促进草地畜牧业发展

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 促进草地畜牧业发展
关键词 : 草地资 源; 合理利 用; 草地 畜牧业
DO l : 1 0 . 3 9 6 9 / J . I SSN. 1 6 71 — 6 0 2 7 . 2 0 1 6 . 1 2 . O 1 O
为适应农业 生产结构调整 和粮食需求变化 , 开发草地资
源, 发展草地畜牧业将成 为必然趋势。2 1 世纪国家提 出全面 实现农 业产业结构调整 , 其 中强调实施退耕还林和草原生态 环境项 目的建设 。这表明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已受到重视。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人 口数 量的增长和经济水 平的快速发展 , 畜牧业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 , 草地资源作为重要 的畜牧业 生产基地 , 逐渐 出现了超载过牧 的不 良现象 , 生 态系统遭到 破坏 , 进 而制 约草 地畜牧业 的可持续性生产发展 。只有提高 我 国草地资源 的合理利用率 , 尽快建 立起 草原 生物 多样性 的
的人工草地和改 良草地不到总草地 面积 的 4 %,再加 上由于
缺乏资金投入 与科技 支撑 , 导致人工草场建设普遍存 在品质 差、 经营粗放 、 效 益低等缺点 , 生产规模 得不到扩大 , 不 能满
足草地畜牧业稳定 、 优质 、 高产 的需要 。 这也是我 国草地资源
与草地畜牧业协调发展的矛盾点。调整优化 畜群结构 , 合理 开发利用我 国丰富的草资源 , 发展草食型 、 节粮 型畜 牧业 , 适应市 场竞 争的需要 , 提升整体 养殖业 的产 品质量 , 增加养 殖业的整体 国际竞争力 。 1 2 草畜配置不合理 草地资 源区域性 的分 布决定草地畜牧 业畜禽种类 的组 成, 如寒冷 的北方草地 主要种 植黑 麦草 、 墨西 哥玉米 、 甜高
专 论 与 综 述
合理开发利用草地 资源 促进 草地 畜牧业 发展

促进南方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的措施

促进南方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的措施

零星草地每户量力而行饲养3~5头能繁母牛,通过“小规模、大区域”形成庞大的基础母牛群,加上因地制宜创办一批良种牛繁殖场,夯实吉安市肉牛的牛源基础。

二是架子牛培育。

农户繁殖出的断奶小牛由“家庭牧场”收集,在有较大面积的草山草坡批量放养,每户少则30~50头,多则100头以上,培育大量250~300kg体重的优质价廉架子牛,改变目前吉安市养牛大户主要从北方引进架子牛的被动局面。

三是育肥牛生产。

由专业场(户)将架子牛集中进行短期舍饲育肥,再由龙头企业屠宰加工或组织活牛外销。

还可利用吉安市邻近港澳的优势,在育肥牛中挑选3万~5万头600kg的公牛专供香港,开辟吉安市品牌肉牛外销的新市场。

在实施过程中以“优质”和“规模”为切入点,打造吉安肉牛品牌。

“优质”指以吉安黄牛为基础母本,通过母牛二元或三元杂交化,架子牛三元(或级进)杂交化,肉牛宰前肥育化大幅度提高肉牛出栏体重,提高高档肉占全胴体的比重。

“规模”指通过5~10年努力全市年出栏优质肉牛20万~30万头,占出栏总量的50%。

(收稿日期:2013-05-24)促进南方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的措施李雯,黄珍(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江西南昌330046)中国南方地处北纬15°~33°,东经100°~125°。

属热带、亚热带。

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4℃~18℃,≥10℃的积温4500~9000,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2500mm 之间。

南方大部分山区草山草坡资源丰富,传统畜牧业历史悠久,这些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集约化草地畜牧业的自然条件。

从19世纪80年代初开始,南方很多地方开展了种草养畜的科研、试验示范项目,研究与探索适宜的技术,把大面积的草山草坡改良为高产优质的人工草地,山区的畜牧业走上了现代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几十年来不论是科研试验还是生产实践,南方农区草地畜牧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立了一系列不同人工草地家畜系统指标体系,探索出了较成熟的单项和配套技术,建植了大面积的人工草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工作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工作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07.15•【文号】农办财[2014]61号•【施行日期】2014.07.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4]61号)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促进南方草地畜牧业发展,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畜牧发展扶持资金”,支持开展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

为加强资金管理,确保政策落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任务目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南方草山草地资源,在集中连片草山草地,重点建设一批草地规模较大、养殖基础较好、发展优势较明显、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牛羊肉生产基地,逐步改善南方草地畜牧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支撑条件,提高草地资源利用率和农村劳动生产率,推动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二、基本原则(一)增草增畜,草畜配套。

坚持将草丰畜好、草畜结合作为项目主体遴选条件,扶持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和企业开展天然草地改良与人工草地建植,不断提升南方草地资源的承载能力,促进种草和养畜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二)科学利用,环境友好。

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发展舍饲半舍饲圈养,因地制宜开展草地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严禁超载过牧。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养殖基础设施,推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三)科技先行,优质高效。

充分发挥各级草原技术推广机构和科研院校的技术优势,建立专家包片挂钩指导服务机制,全过程跟进,全产业指导。

同时,发挥项目主体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示范片区的种养水平和效率,着力建设一批优质牛羊肉产品生产基地。

(四)权责到省,统筹协调。

省级部门对项目实施负总责,要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分解任务指标,明确目标责任。

结合本地实际,协调退耕还林还草、畜牧品种改良、基础母畜养殖扩群等不同渠道资金,统筹用于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发挥中央投入的综合效益。

永州地区草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探讨

永州地区草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探讨

永州地区草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探讨摘要论述了永州地区草地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载畜能力和利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

关键词草地资源;开发利用;湖南永州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

我国每年生产的粮食用作饲料的比重并不大,约占8.5%,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限制条件之一。

湘南山区草地资源丰富,草地草坡面积150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8.7%。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天然牧草,发展畜牧业,引导山区农户致富,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永州地区地处湖南南部,与广东、广西两省交界。

草地及野生牧草资源丰富,畜牧业发展潜力大。

有关部门开展了草地和野生牧草资源调查,所涉及的野生牧草包括草本植物、菊科菱属的半灌木及豆科胡子属、木蓝属等小灌木。

1自然概况永州地区地处中国亚热带湿润地区南部,阳光充足、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8.5℃,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10.3℃,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8.5℃,无霜期285d,年降水量1 160~1 450mm。

境内地势由南向北,兼有山地、丘陵和盆地3种地形,以丘陵分布最广,约占全区总面积的45%。

土壤类型依地形与母质不同而异,丘陵地带主要为在各种母质上发育的红壤及其熟化而成的黄泥土,连同山地红壤共约占全区总面积的20%。

植被类型主要有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混交林、山地针叶林、灌木草丛等。

2野生牧草资源概况经调查,湘南山区分布有较大利用价值的野生牧草计80科,359属,804种(名录略)。

其中含属种较多的有禾本科、菊科、豆科、莎草科、唇形科、玄参科、蓼科等。

禾本科、菊科、玄科占整个野生牧草总属数的71.42%,占总种数的74.3%(见表1)。

3野生牧草的分布湘南山区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多样,全市约有草地150万公顷,占全地区面积的47.8%。

其中适宜牧草地90万公顷,占草地面积的60%。

综合湘南山区野地牧草的垂直分布状况,可将其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3.1中高山草地牧草主要分布于海拔700~2 000m的中高山(如阳明山、九嶷山、莨山、舜皇山等)。

南方生态草地的效益及开展生态草地建设的机遇

南方生态草地的效益及开展生态草地建设的机遇

南方生态草地的效益及开展生态草地建设的机遇王荣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重庆,400715摘要:我国南方草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好,天然草地总面积达7958万公顷,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30%。

南方草地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且南方畜牧业的飞速发展、当下所处时代背景等给我国南方开展生态草地建设带来机遇。

关键词:南方;生态草地;效益;机遇引言草地是地球陆地最重要、分布最广的生态系统之一[1,2,3]。

全球草地面积约为3.42×109ha,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5%[4]。

据1980—1990年全国首次统一规程进行进行的草地资源调查显示,我国拥有各类天然和改良草地39283万公顷,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0% [5]。

我国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从大兴安岭起,向西南到横断山脉的斜线以西部分,集中分布在藏、蒙、新、青、川、甘、滇等省区[6],即我国南方草地主要集中于川、滇两省。

由于我国北方草地较为集中、面积宽广,也是畜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故长期以来,人们多将重心集中于北方草地的建设与发展,相对而言,对南方草地的发展重视度较低。

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土壤侵蚀、石漠化、酸雨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问题亟待解决;且南方地区地势不如北方平坦,机械化程度低,农民若仅仅依靠传统的二元种植结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其生活水平较难达到小康水平,而经、饲、粮三元种植结构则可通过种植饲料作物,带动畜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此外,为响应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草业生态文明发展的号召,南方各省市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加大对生态草地建设的投入,使得南方开展生态草地建设充满机遇。

1南方草地现状及南方建设生态草地的优势中国南方通常指淮河——秦岭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区域,山地和丘陵面积占70%以上,主要为亚热带和边缘热带。

南方天然草地总面积达7958万公顷,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30%,次生草丛和灌草丛植被是南方草地的主要类型[7]。

南方地区又分为东南和西南两部分,东南以丘陵平原为主,西南以山地、丘陵和高原为主。

国内外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转变 。
畜为第 2 性生产 的能量和物质转化过程 | 。植物生产 和 】 ] 动物生产是 整个草地 生态循环 中的两个 重要环节 , 者 两
在 草地畜 牧业 的再生产中关系紧密 。随着西部大开发 战
略 和农业 结构 调整 、 粮型 畜牧业 的发 展 , 国 的草地 节 我 畜 牧业取得 一系列 的重 大成 绩 _ , 时也暴 露 出一系 2 同
2 . 2%的平均增长速度 。
11 生 产经 营方 式不 断转 变 .. 2
20 0 3年 3 1日开始 月
施行 的新修订 的《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草原 法》 以法律 的形 ,
中国草食动物
2 1 年 01
式明确 规定 了以草定畜制度 、 禁牧 、休牧制度和在草原 禁牧 、 休牧 、 轮牧区。国家对实行舍饲圈养的给予粮食和 资金 补助 , 使禁牧 、 休牧 、 轮牧制度得 到进一 步发展 。截 至 20 年 , 0 8 全国草原 围栏 面积达 到 6 0 万 h 禁牧休 0 2 m,
改 良草地不到总草地面积 的 4 ] , 远少于美 国的 1 5%
皮埃 蒙特牛 、 斯坦牛 等被引进 和推广 , 荷 一大批 优 良的
地方 品种资源得 到开 发利用 , 使我 国草原畜牧业 良种化
和新 西兰的 7 5%[ 不 能满足 畜牧业稳定 、 】 , 优质 、 高产
的需 要 。
2 国外发Leabharlann 草地 畜牧业现 状 在草地畜牧 业发达的美 国、 加拿大 、 澳大利亚 、 西 新 兰等 国家 ,草地 畜牧业 的发展过程大致分 为 2 世 纪 3 O 0 年代 以前的掠夺 式经营 、0世纪 3 年代 至 8 2 0 0年代边 利
用边治理 改 良和 8 年代 以后进行可持续 管理 2 0 个阶段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07-09-24 作者简介 :滕永青(1981 -), 男 , 内蒙 古人 , 硕 士, 主要从 事生态
畜牧业及牧草饲料生产方面的实践研究。 通讯作者 :孙娟 ;玉永雄 。
带年降水量大于650 mm , 而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年降 水量 1000 ~ 1500 mm 。 无霜期长 。 ≥10 ℃的积温 一般为 6500 ~ 9500 ℃。 在水热资源充足的条件下 , 牧草覆盖度大 , 再生力强 , 产草量高(吕世海 , 2005)。 另一方面南方草地面积大 , 其总面积约7 .958 ×107 hm2 , 其中 95 %以上为零星天然草地 , 约占土地总面 积的 30 .5 %;其 中可 利用 草地 面 积 6 .5813 ×107 hm2 , 约占草地总面积的 82 .7 %。 人工草地与改良 草地面积较小。 天然草地植被主要为山地草丛、 灌草丛类 , 以及少量的低地草甸和山地草甸类 , 产草 量约 1500 ~ 2500 kg DM/ hm2 , 干物质中粗蛋白质 含量较低 , 仅有 3 .5 %~ 10 .5 %, 粗纤维含量却高达 35 %~ 50 %, 而优质牧草的基本要求在于粗蛋白质 含量高而粗纤维含量低 。尽管南方草地资源丰富但 不能满足现代畜牧业生产发展之需要 , 所以在开发 利用南方草地的过程中改良和引进优良牧草是提高
科学性认识不足 , 技术掌握不够 , 存在着重粮轻草的 思想 。 大多数农户对现有的草地缺乏田间管理 、适 时收获和科学调制 等 , 致使草 地产量低 , 产品质量 差 , 特别是对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不会进行科学的利 用 。在管理上比较粗放 , 饲草饲料搭配不科学 , 饲草 单一现象严重 , 各种矿物质 、微量元素缺乏 , 导致了 牲畜采食量下降 , 出现精神状况差 , 体瘦无力 , 生产 性能降低 。 再则农牧民 对疫病防治重 要性认识不 足 , 存在着重治疗轻防疫的思想 , 没有定期做好传染 病的预防免疫 、驱虫 、药浴 、补硒工作 , 每年有一定比 例的羊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 , 给农民造成很大 的经济损失 。 2 .3 南方草地畜产品销售市场分散脱节 南方牧 区多集中分布于山高路远和人烟稀少的边远山区 , 农牧业生产水平低 , 经济条件较差 。 在这些地区 , 农 户养畜多是自给自足 , 商品化程度很低 ;草地畜牧业
次 , 鲜草产量达 7 .5 t/ hm2 , 粗蛋白质含量高达 22 %~ 26 %, 不仅是草食家畜的优质牧草 , 也是猪 、禽 、鱼的 好饲料 , 能有效促进农牧结合 , 大大地提高了经济效 益(王德利等 , 2004)。
南方气候温暖湿润无须考虑家畜过冬问题 , 大 大提高了畜产品的增长率 。 人口密度大 , 交通发达 , 消费潜力较大 , 因此在南方发展畜牧业生产拥有庞 大的消费市场 。发展南方畜牧业的同时还可以带动 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 , 集中农区畜牧行业 , 促进 产供销体制的形 成 , 增强 农牧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 。 畜牧业的有效 发展可以很好地转移农 村剩余劳动 力 , 做到“离土不离乡 , 致富奔小康” 。 另外经济发达 的南方拥有得天独厚的投资环境更能有效的引进外 资打造知名产业 。 2 目 前南方草 地畜牧业 生产模式 中的瓶颈 效应 分析 2 .1 南方草地的利用和管理原始落后 受传统放 牧观念的影响 , 对草地的利用和管理是“无度 、无序 、 无偿”的 。由于“人口 、粮食 、耕地”矛盾的加剧导致 当地农民毁林毁草开荒 , 使草地资源严重遭到破坏 。 因此 , 目前南方已有很大一部分草地严重退化处于 石漠化的威胁之中 。生活的贫困导致环境恶化 , 环 境恶化又加剧了贫困 , 彼此叠加 , 互为因果(张殿发 等 , 2001)。 2 .2 南方草地畜牧业技术贫乏 南方草地畜牧业 起步晚 , 加之多年来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和生产条件 的限制使得农牧民对种草和草产品加工利用技术的
· 138 ·
经验交流
中国畜牧兽医 2008 年第 35 卷第 4 期
基础设施差 , 难以实现规模化饲养 ;产供销市场机制 不健全 , 致使经济效益低(冯中朝等 , 2005)。 2 .4 南方草地畜牧业经济制肘 资金的严重不足 是影响南方养殖业产业化发展的又一关键性因素 。 尽管南方大部分农牧民意识到发展畜牧业是致富之 路 , 想加入养牛大军的农户为数很多 , 但投入资金的 制肘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 畜产品流通缓慢和缺乏市 场竞争力 , 无法形成具有辐射性的产业链 , 不能促进 南方经济的发展为农牧民谋福利 , 进而抑制了农牧 民的养殖积极性 , 给南方草地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 极大的损失 。 2 .5 南方草地资源产权归属问题难定 草地产权 界定比较困难 , 广袤的草地实际上很难防止他人“偷 牧” , 这种产权即使清晰界定 , 实际上也可能是无效 的 。 即使产权可以界定给私人 , 但私人仍可能过度 放牧 , 当草地资源的其他用途比放牧价值更高时 , 也 不能排斥草地被毁并转为它用的情形 。 草地具有明 显的公共性 , 其生态功能是不言而喻的 , 这也决定了 草地不能完 全界定 为私人 品或 全部 界定 给私人 。 “两权分离”不能解决草地过牧问题 。实行家庭草地 承包责任制后 , 牧民取得了草地使用权 , 所有权是国 家的 、集体的 。 由于监督草地使用状况的成本过高 , 实际拥有草地控制权的牧民在利益驱动下 , 仍然会 过度利用草地 , 而草地资源的价值下降也最终由所 有者承担(刘俊浩等 , 2005)。 2 .6 南方草地畜牧业缺乏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 龙头企业在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 , 缓解农户与大市 场矛盾 , 降低农户市场风险 , 节约交易成本以及引导 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提高农产品生产规模化水 平 , 提高农业效益 , 增加农民收入 , 促进农业发展等 各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南方草地畜牧业中新 兴的股份制或个体私营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规模甚 小 , 转化消化力弱(于俊秋 , 2004), 在推行草地畜牧 业产业化过程中由于一度忽视龙头作用 , 使得草地 畜牧业龙头加工企业少 , 实力弱 , 牵引带动力差 , 因 而也就很难形成加快畜牧业发展的较为发达的产业 链 , 也就意味着将不会有更多的资金融入到畜牧业 生产中去 , 这样便严重的阻碍了草地畜牧业的改革 和发展 。 2 .7 对畜牧业研究投入少 , 科技力量薄弱 目前我 国多数研究与开发机构不仅从事科研 , 而且较大部 分人力 、物力投入到技术服务 、生产性经营等活动 , 但科研是研究与开发机构的核心工作 。 研究与开发
生产率的关键 。 1 .2 南方草地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南方畜 牧业主要从事的是耗粮型的猪肉生产 , 而节粮型或 非粮型草地畜牧业生产所占比例极小 。奶牛业生产 更是难以形 成规 模 , 其 产量仅 占全 国的 10 %。 据 《中国畜牧年鉴》(1999)统 计 , 1998 年我国南方 15 省区(未包括台湾)猪肉产量约 3 .000 ×107 t , 占当 地肉类总产量的 80 %以 上 , 占 全国肉 类总产 量的 59 %。 奶类产量每年约 8 .0 ×105 t , 占全国鲜奶总 产量的 10 %。 相对北方牧区而言 , 南方草食家畜饲 养规模较小 , 羊肉产量仅为当地肉类总产量的 6 .分重要的 。
21 世纪 , 我国奶业进入快速发 展阶段 , 奶业在
中国畜牧兽医 2008 年第 35 卷第 4 期
经验交流
· 137 ·
农村经济及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 已经 成为近几年我国农村经济的新亮点 。奶业的发展是 以大量优质饲草料为依托的 , 这就意味着发展优质 饲草料的空间是十分广阔的 。 我国南方有着广阔的 草山草坡和其它非竞争性耕地的丰富饲草资源 , 但 是这些地域的饲草利用率仅为 25 %~ 30 %, 很显然 这是我国畜牧业在 21 世纪开创新局面的潜力所在 。 另外 , 还有南方天然草地建立的人工草地有 6700 万 hm 2 , 其中至少 2000 万 hm2 可建成高产人工草地 , 可生产 相当于产 出 1500 万 hm2 农田 当量的代 谢 能 , 同时产出蛋白 180 万 t(任继周 , 2005)。 这是发 展我国南方高效 、低耗 、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畜牧业的 优势所在 。
在草地畜牧业发达的国家中 , 人工种草与养畜 水平是紧密相关的 。人工草地产草量是天然草地产 草量的 5 ~ 10 倍 , 通常经验是当人工草地占天然草 地 10 %时 , 草地畜牧业经济效益可提高 1 倍 。 在许 多畜牧业发达国家 , 人工草地种植面积占全部草地 面积的比例都 很高 , 而我 国人 工草地 的面 积不 足 3 %。 尽管解放后我国畜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 但却 是以天然草地产草量大幅度下降 , 草地严重退化为 代价的 , 人工建设草地力度和水平都有待于进一步 的提高(刘成果 , 2006)。 南方拥有建植人工草地的 得天独厚的水热条件 , 这点是发展南方畜牧业所不 容忽视的 。地处广西桂北的熔岩山区 , 近年来用温 带豆科和禾本科牧草建立了较大面积的人工 、半人 工草地 , 形成了特殊的地带性亚热带山地温性常绿 草甸 , 牧草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 。 广东和四 川的水稻和黑麦草系统在 11 月到第 2 年 3 月的水 田冬置期种植 1 年 生黑麦草 可刈割鲜 嫩草 8 ~ 10
· 136 ·
经验交流
中国畜牧兽医 2008 年第 35 卷第 4 期
合理开发利用南方草地资源促进草地畜牧业发展
滕永青1 , 李斌斌2 , 王友国3 , 孙娟1 ,4 , 玉永雄1 , 颜俤1
(1 .重庆市牧草与草食家畜重点 实验室 , 重庆 400716 ;2 .嘉峪关市畜牧兽医 局 , 嘉峪关 735100 ; 3.重庆市华牧畜牧兽医有限公司 , 重庆 400716;4.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青岛 266109)
摘要 :我国南方草地资源十分丰富 , 但南方草地畜 牧业发 展缓慢 , 草地 利用率 低下 。 作 者通过综 合分析 南方草 地资源 现 状及目前落后的畜牧业生产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提出 了创建 新型畜 牧业生 产模式 , 合理 利用草 地资源 增大草 地的产 品输出 , 使“ 生态 , 经济 , 社会” 三大效益完美结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