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检测1
《陋室铭》试题练习及答案

《陋室铭》试题练习及答案一、填空题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_,是_______朝人。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__或者__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_______。
3.《陋室铭》中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二、练习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有仙则名:_______(2)斯是陋室:_______(3)谈笑有鸿儒:_______(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_______(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_______三、问答题1.《陋室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2.《陋室铭》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陋室不陋?答:_______四、判断题1.《陋室铭》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 )2.《陋室铭》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 )五、选择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2.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斯是陋室(这)B. 惟吾德馨(香气)C. 谈笑有鸿儒(大)D. 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答案:一、填空题1.刘禹锡;梦得;唐2.警戒自己;称述功德;文体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二、练习题1.(1)出名、有名(2)这(3)大(4)使……扰乱2.(1)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三、问答题1.答:《陋室铭》表达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2.答:《陋室铭》从陋室的环境、交往的人物、日常的活动三个方面描写了陋室不陋。
《陋室铭》与《记承天寺夜游》重点知识检测(附答案)

《陋室铭》与《记承天寺夜游》重点知识检测(附答案)《陋室铭》重点知识检测一、重点实词释义山不在(在于,动词)高,有仙则名(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指示代词,此,这)是陋室,惟(只)吾德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苔痕上(长到)阶绿,草色入(映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大儒,指博学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往来无白丁(平民,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可以调(调弄,指弹琴)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代指奏乐的声音)之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耳,无案牍(官府的公文,文书)之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南阳诸葛庐(简陋的小屋子),西蜀子云(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
助词“之”宾语前置的标志,表示强烈的反问,不译)?二、理解式名句默写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重点实词释义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堂屋的门),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起行。
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的人),遂(于是,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睡,卧),相与(共同,一同)步于中庭(庭院里)。
庭下如积水空明(澄净明亮),水中藻荇(泛指水生植物,指月色下的竹柏影)交横,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
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首先“闲人”拽情趣雅致、能欣赏美景的人。
其次,“闲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如吾两人者耳。
三、理解式名句默写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文本分析学习这两则短文,一要抓住文体的特点,二要注意体会两篇文章所共同表达的古代知识分子的高尚品德与追求。
“铭”者“记载也”,在器物或碑石上刻字,表示永不忘记,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文体。
“铭”这种文体“讲究修辞,讲究押韵。
”《陋室铭》正是短小精悍,运用对偶等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同时通篇协韵(“青”韵通押到底)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音韵之美。
从内容和功能上看,铭是“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
针对本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来看,刘禹锡为陋室勒石作铭,实际上也寄喻了自己的高远志向。
如果直接从字面的意思上来看,《陋室铭》很容易被人误解为消极避世的隐居文学,甚至还有可能被人评为自命清高“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文本,并且联系文章的背景去解读,就会发现这篇文章不是一个落魄文人郁郁不得志时的自我沉醉自我安慰,分明是一篇特殊的战斗檄文。
刘禹锡因搞革新,得罪了当朝的权贵重臣,被贬至安徽省和州当了个通判小官。
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好的屋子。
可和州的策知州故意刁难刘禹锡,仅在城南给了他三间小屋。
小屋面对大江,刘禹锡即景抒情,撰了一副对联贴于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州,策知州令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
而这一间半小屋位于德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杨柳树。
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
”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
策知州见刘禹锡依然自得其乐,又与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找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刘禹锡到和州仅半年就搬了三次家,他思忖这个知州实在是欺人太甚了,便愤笔疾书了《陋室铭》一文,并请人刻之于石头上立于门前。
气得策知州一筹莫展,哑口无言,再也不敢欺负刘禹锡了。
而刘禹锡的《陋室铭》却成为传世名篇,流传至今。
我们再来看看刘禹锡这个人——他22岁中进士,23岁登宏辞科,24岁登吏部取士科,三登文科,享誉京华。
专题10《陋室铭》(过关检测)-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10:《陋室铭》(解析版)过关检测1.(2023春•上海市松江区期末)阅读下列诗文,完成答题。
【甲】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丙】董遇读书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
兴平①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
采稆②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注释】①兴平:汉献帝年号。
②稆:野生的禾。
(1)【甲】诗作者是(朝代)的陆游,【乙】文作者是唐朝的(人名)。
(2)解释加点字。
①而常挟持.经书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孔子云:“何陋之有?”(4)对【丙】文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听从他的学者说:“苦于时间不足。
”B.跟从他学习的人说:“苦于时间不足。
”C.跟从他的学者说:“苦于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D.听从他并向他学习的人说:“苦于没有时间喝水。
”(5)三篇诗文通过不同的外在环境表达人物的不同的情操。
【甲】诗借农村风俗画卷,表达作者①的情感;【乙】【丙】两文人物的生活环境都可以用【乙】文中的“□”字来概括,【乙】文表达作者②的情感,【丙】文董遇的读书经历则告诉我们学习既要通过“③”明白大意,也要④。
【答案】(1)宋朝刘禹锡(2)①拿着。
②同“现”,表露、显露。
(3)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4)B(5)①对家乡的热爱,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陋②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③先读百遍\读书百遍④善于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4—6单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4-6单元理解性默写(检测版)刘禹锡《陋室铭》1.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
2.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
3.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
4.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
5.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
6.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
7.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8.写陋室主人远离嘈杂的音乐和伤神的公务,这种生活方式是道德高尚之士向往和羡慕的句子:,。
9.文中主人在陋室的主要的活动的句子是:,。
10.文中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或借陋室喻志的)句子是:,。
用类比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周敦颐《爱莲说》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2.赋予莲丰富的象征意味,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的句子:,。
3.咏莲名句:,,,,,,。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6.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三方面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8.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9.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10.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
11.文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是:,。
12.慨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太多,暗示作者厌恶争名夺利的世态,暗讽而不明说,意味深长的句子:,。
13.与习总书记在党内开展反腐倡廉行动,号召大家要能经得起各种考验,保有洁身自爱的君子作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陋室铭》检测题

《陋室铭》检测题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得分
阅读《陋室铭》完成练习题(30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字(10分)
⑴有仙则名名:
⑵斯是陋室斯:
⑶惟吾德馨馨:
⑷何陋之有何:
⑸谈笑有鸿儒鸿:儒:
⑹往来无白丁白丁:
⑺可以调素琴素琴:
⑻无案牍之劳形劳:形:
二、填空题。
(10分)
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代____。
“陋室”意为___________,“铭”指_________________。
2.用原文回答
①本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
②本文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③表现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情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
三、问答题(8分)
1.指出“龙”、“仙”比喻什么?
2.作者在本文提到诸葛亮、扬雄有何作用?
3.《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___________的节操和_________生活情趣。
4这种借他物来表明心迹的手法叫什么?
四、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卷(文字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请按照题号的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强.迫(qiáng)矗.立(zhù)镐.头(gǎo)兀.兀穷年(wù)B.召.唤(zhào)呜.咽(yè)丁卯.(mǎo)九曲.连环(qū)C.澎湃.(pài)校.对(jiào)疙.瘩(gē)锲.而不舍(qì)D.殷.红(yīn)污秽.(huì)嗥.鸣(háo)鲜.为人知(xiǎn)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斑斓烦燥恩惠以身作责B.深宵妥贴问侯鞠躬尽瘁C.咳嗽戈壁竹蔑苛捐杂税D.拖沓修葺累赘颠沛流离3.(3分)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宁同学学习认真刻苦,经常不耻下问....,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
B.他在父亲面前不敢流露出一丝夸耀的神情,免得父亲骂他锋芒毕露....。
C.抗战时期,这位作家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关注社会。
D.老一辈革命家的付出精神与反动政客是截然不同....的。
4.(3分)下列作家作品、文学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司马光——《史记》——纪传体通史B.《最苦与最乐》——梁启超——号任公——《饮冰室合集》C.《卖油翁》——欧阳修——字乐天——唐宋八大家之一D.《骆驼祥子》——鲁迅——周树人——《呐喊》5.(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围漆黑一片,我只听见列车猛烈的嘶叫声,打破了沉寂的夜。
中考文言文试题—《陋室铭》(1)

中考文言文试题—《陋室铭》(1)[题目]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 本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____。
2. 用“/”线给划线文字断句。
(注意:此题不要求加标点)3.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 有仙则名名:____② 惟吾德馨馨:____③ 谈笑有鸿儒鸿:____④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____4. 用原文语句回答。
① 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
②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
5. 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答:6.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答7. 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① 写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骈句。
答:____② 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下句:________[题解]第1题。
考查文学常识。
答案: 刘禹锡第2题。
考查断句,实际上也是考查识记背诵。
答案: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第3题。
考查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答案: ①著名(出名) ②品德高尚③大④官府公文第4题。
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答案: 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②惟吾德馨第5题。
考查迁移能力和创见能力。
这道题开放性强。
“值得骄傲的地方”,可以是环境、房间布置、人物,还可以是情感等抽象的东西。
答案: 略。
评分标准规定: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第6题。
考查思考能力和创见能力。
只要围绕“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来答就可以。
答案: 略。
评分标准规定:若有否定“惟吾德馨”的看法,言之成理的话,可酌给分。
第7题。
考查对骈句、对偶句的理解和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检测题
一解释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每空2分)
名()灵()斯()陋室()馨()
鸿()儒()鸿儒()白丁()调()乱耳()素琴()丝竹()案牍()劳形()何陋()二翻译下列句子(每句2分)
(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填空(①题每空1分,②③题每空2分)
(1)本来是指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的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我们学过唐代(人名)的(书名),这文章押韵的韵脚
有、、、、、、
、。
(2)《陋室铭》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一种节操
和的情操。
(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四用原文回答(每句2分)
1作者说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写出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3写出作者交友人物高雅的是
4看出作者生活情趣高雅的是
5本文点睛之笔的句子是
五阅读理解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了什么表达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的言外之意是什么?(3分)
3“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4前文说“斯是陋室”后文却说“何陋之有”,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5本文的主旨句是
6文中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作者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山水写起,这是运用的手法。
7陋室究竟是如何的简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其“陋”的?结合文章的内容具体分析。
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中的“上”和“入”在文中有何表现力?9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写到诸葛庐,子云亭?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