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记叙文中恰当的抒情(1)
中考作文技巧——在记叙文中巧用抒情和议论

中考作文技巧——在记叙文中巧用抒情和议论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把握作文中议论抒情的作用。
2、学会运用议论抒情语言,使文章充满真情、见解深刻。
学习过程:1、议论是用来表明自己的看法,观点和见解的文字。
抒情是抒发作者的情感,表明文章的主旨的文字。
2、怎样理解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1)记叙文的议论记叙文的议论,就是作者在记叙文中对所记叙的事物发表的意见、主张或看法。
在记叙文中恰当地使用议论,可以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使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性,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我的老师》片段: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1)议论用在记叙文的开头的作用a. 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
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开篇部分。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
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b. 开宗明义,提挈全篇。
即在文章开头作精要议论,以提示全文中心并引起下文。
处理好记叙文中记叙、议论、抒情

处理好记叙文中记叙、议论、抒情阅读天地0412 0832处理好记叙文中记叙、议论、抒情教学目标:理解表达方式与文体特征的关系;掌握记叙文的一般文体要求,学会处理记叙文中的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提高记叙文的写作水平。
教学内容:不少同学写的作文常常是“四不像”,文体杂糅,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
就其原因,在于不清楚文体的基本特征,没有掌握好文体写作的基本要求。
【表达方式与文体特征】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之分。
表达方式是文体特征的重要表志,不同的表达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文章体裁。
也就是说,写作一篇文章,有其明确的目的,或为叙述事件过程,或为描写事物状貌,或为抒发感情,或为阐述道理,或为解说性状。
尽管在一篇文章中,五种表达手法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总有一种为主体,那一种为主体,就形成那一种文体。
(1)记叙性文章以叙述为主,夹杂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分写人与记事两大类;(2)抒情性文章以抒情为主,夹杂记叙、议论、说明,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重在抒发情感;(3)议论性文章以议论说理为主,辅之以叙述、说明、抒情,重在阐述道理,表明立场、观点。
(4)说明性文章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要求科学准确、客观明晰。
【记叙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写好记叙文要注意恰当选取有关人物、事件或场景。
选材注意有三:真实、典型、新颖。
具体写作时的操作要领:1、明确记叙六要素:时、地、人、事,起因、经过、结果。
2、有条有理、线索分明,中心明确、详略得当,用恰当的议论抒情点题。
3、叙事要简洁,情节要集中,情感要真挚,结构要紧凑,人物不宜过多过杂,善用修辞。
【记叙文中的抒情与议论】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
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有时在记叙中也夹一些抒情和议论。
1、抒情:记叙中的抒情是在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
这种感情的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教案

《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2、引导学生掌握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方法。
3、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在记叙中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2)掌握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会在记叙文中自然、巧妙地穿插议论和抒情,使文章更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示例分析法、写作实践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写作中,单纯的记叙往往会显得平淡无奇。
如果能在记叙中适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就能够让文章更有深度,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那么,如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技巧。
(二)理解记叙、议论和抒情的概念及作用1、记叙记叙是对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过程作概括的陈述。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达方式。
2、议论议论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事件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和看法。
在记叙文中,议论可以深化主题,揭示事物的本质。
3、抒情抒情是作者抒发和表现自己的感情。
它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三)示例分析1、出示一篇单纯记叙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后谈谈感受。
比如:“昨天,我去了公园。
公园里的花开得很鲜艳,有红的、粉的、白的。
我沿着小路散步,看到了很多人在锻炼身体,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极拳。
我还看到了一个小孩在放风筝,他跑得很快,风筝飞得很高。
”学生可能会觉得文章只是在陈述事实,缺乏情感和深度。
2、再出示一篇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文章,让学生对比阅读。
比如:“昨天,我去了公园。
公园里的花开得很鲜艳,有红的、粉的、白的,它们像是一群争奇斗艳的少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展现着自己的美丽。
我沿着小路散步,看到了很多人在锻炼身体,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极拳。
他们充满活力的身影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运动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我还看到了一个小孩在放风筝,他跑得很快,风筝飞得很高。
第二节 细节描写,写人抒情(学习记叙,规范表达)word版

学习记叙,规范表达第二节细节描写,写人抒情【明确目标】训练细节描写,学会写人抒情。
【确立标准】1.大纲要求:▲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基础等级);形象丰满,有文采(发展等级)。
细节描写是记叙文写作最常用的技法,细节描写用得好,可以使文章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形象丰满;辅之以修辞手法亦可增进文采。
2.问题解决:▲存在问题:考场记叙文缺乏细节描写,或细节描写不够传神,缺少感染力。
针对这一问题,考生需要学会使用细节描写技法,在描写细节时将情景和对话相结合、现实和回忆相结合、多种写人角度相结合——力求写出传神的、有感染力的细节。
【探究方法】1.情景插入对话:在情景描述中,插入人物对话,使画面更具真切感。
2017年江苏卷《第一次给娘买车》:我牵着娘的手离开了家门,就像小时候娘牵着我的手去赶集一样。
我们一路谈笑着过去,笑谈着未来。
不知不觉,我们到达了一个品牌电动车专卖店,娘一眼就看中了一辆白色的电动三轮车,我问道:“娘,您怎么喜欢白色的?”娘笑着说:“白色多好啊,清清白白,跟做人多么像啊!”(在“买车”情景中插入对话——画面真切,人物形象丰满。
)2017年全国1卷《月河镇的一天》:下午,烈日当空。
镇里的人们躲在家里凉快。
有些老人坐在树下的藤椅上,听着收音机里咿呀咿呀的京剧,不成调地跟着哼唱,不时点点头,挥挥手,想象自己便是那剧中的人物,指点江山,气吞山河。
小孙子尚不懂事,摇着老人的手臂问道:“姥爷,这是什么调子?”老人笑嘻嘻地道:“小滑头,这是京剧,咱们的国粹。
”小孙子又问:“什么是国粹,可以吃吗?”天真烂漫的样子引得老人大笑,“国粹是国家的宝贝,不能吃。
”“但能听对不对?那我以后去学,学了唱给姥爷听好不好?”小孙子的一番话让老人十分暖心,抱在怀里连声称好。
(在“爷孙俩听京剧”的情景中插入对话——生动形象,真切可感。
)2. 现实插入回忆:在描述现实时插入回忆,回忆和现实相映照,突显人物情感。
2017年江苏卷《第一次给娘买车》:我顿时怔住了,娘快七十了,以前不管是什么车都没有碰过,怎么突然要买车呢?这还是第一次。
处理好记叙文中记叙、议论、抒情的关系

处理好记叙文中记叙、议论、抒情的关系理解表达方式与文体特征的关系;掌握记叙文的一般文体要求,学会处理记叙文中的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提高记叙文的写作水平。
不少同学写的作文常常是“四不像”,文体杂糅,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
就其原因,在于不清楚文体的基本特征,没有掌握好文体写作的基本要求。
【表达方式与文体特征】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之分。
表达方式是文体特征的重要表志,不同的表达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文章体裁。
也就是说,写作一篇文章,有其明确的目的,或为叙述事件过程,或为描写事物状貌,或为抒发感情,或为阐述道理,或为解说性状。
尽管在一篇文章中,五种表达手法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总有一种为主体,那一种为主体,就形成那一种文体。
(1)记叙性文章以叙述为主,夹杂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分写人与记事两大类;(2)抒情性文章以抒情为主,夹杂记叙、议论、说明,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重在抒发情感;(3)议论性文章以议论说理为主,辅之以叙述、说明、抒情,重在阐述道理,表明立场、观点。
(4)说明性文章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要求科学准确、客观明晰。
【记叙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写好记叙文要注意恰当选取有关人物、事件或场景。
选材注意有三:真实、典型、新颖。
具体写作时的操作要领:1、明确记叙六要素:时、地、人、事,起因、经过、结果。
2、有条有理、线索分明,中心明确、详略得当,用恰当的议论抒情点题。
3、叙事要简洁,情节要集中,情感要真挚,结构要紧凑,人物不宜过多过杂,善用修辞。
【记叙文中的抒情与议论】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
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有时在记叙中也夹一些抒情和议论。
1、抒情:记叙中的抒情是在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
这种感情的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就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
例1:《我的老师》一文中,在记述了蔡老师的几件小事后这样写道:“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又说:“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直接抒发了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
作文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32张)

手帕
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 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 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
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 …
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 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 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当我流汗了,取出一 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 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 被人记得了。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 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若不是母亲无意中 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
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
辈的关心,温情与爱。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
是2在021/4说/29 ,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21
巧引妙用
《妈妈的目光》 “妈……”看到了,妈妈微笑着站在我面
前。她上上下下打量我,目光那么亲切,我的 思想很快与这爱抚的目光融化为一体,声声问 寒问暖的话,充满了无尽的爱意。
短暂的相聚,痛苦的别离。没有太多的话语, 望着妈妈期待的目光,我理解地点了点头。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 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还有谁是我遮拦 天空的荫蔽……”我在心中默诵着。
22
结语
精彩的议论抒情可以揭示生活 的意义,升华文章的主题。材料 (记叙、,描写)是文章的“血 肉”,思想(议论、抒情)是文章 的“灵魂”。作者对材料的深入挖 掘则是使“血肉”中生出“灵魂” 的手段和过程,否则文章不会有深 刻的思想。
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我的心再也难以平静――
那是母亲用血汗奉献着自己最无私的爱,那是母亲用
记叙文中如何穿插议论和抒情

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 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 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 我当个孩子呀!
我的肩上。一叶知秋,我将它拾起,仔细地端详。
它那变化了的色泽,正在失去的柔软,以及开始
卷曲的形态,向我展示了一个生命最后阶段的依
恋与惆怅。
(
)
它似乎在告诉我,生命是多么美好,
时光又是多么容易流逝,珍惜这大好青春 吧!
这个文段有没有表达出母亲的关爱柔情?
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 到了我的床前。我将眼睛微微睁开一条缝, 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
归纳
❖ 1、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开头) ❖ 2、抒情议论、确定基调(开头) ❖ 3、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文中) ❖ 4、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之
事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文末或叙事 之后)
❖怎样进行抒情议论?
❖
———教你几点小妙招
❖妙招一、直接抒情
❖ 指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 度。
《走一步,再走一步》结尾: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 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 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 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 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 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 么漫长。
表达效果: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 叙之事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一)直接抒情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口诀 表达情思抒情感,直接间接两者兼, 写景突出景特征,叙述描写感情抒, 写人记事好文章,表对某人的情感, 或是抒发作者心,直接间接均可用, 抒情不是所有文,中间结尾最常见。
1、化虚为实显真情
真情源于真人真事,写真人真事、 亲身经历,具体画面最容易做到感 情真挚,最容易写出动情点。
2、细节描写动人心
现实生活中,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 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写作时应对人物动作 、语言、神态、心理、肖像以及环境的某一 局部某一特征作具体的描绘。 运用好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可 以深化文章的主题,可以达到“一瞬传情, 一目传神”的动人艺术效果
3、抒议结合点情理
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其他关键 处加入议论、抒情句子点染,既能 使记叙文更具真情实感,又能达到 升华主题、点明主旨的作用。
4、表达技巧灵活用
适当的表达技巧,无疑能对文章感情 其强化作用。关键语句的反复咏叹, 可以使感情表达逐层加深,从而产生 强烈的的感染力;恰当的对比能使感 情表达更鲜明;形象的比喻能使无形 无质的感情更容易被人理解;抒情议 论的独立成段(过渡段、结尾段)过 渡自然,画龙点睛,升华主题。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人是有感情的。那么有了 感情后必然要从心中表达 出来,这种表达的过程你 们知道叫什么吗?
——抒情
写作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什么是抒情?
所谓抒情,是和记叙、议论 、描写、说明并列的一种表 达方式。抒情是直接或间接 的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表述 法。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怎样把自己胸中之 情化为纸上文字?
【写作指导】
1.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就是引发谈话的由 头。由某个设想好的“话题”所引出的作文就是“话 题作文”。本次作文以“爱”为话题,就是围绕“爱” 为主题选择材料,组织作文,万不能偏离这个主题。 2.先确定写作对象,想一想你爱”这个主 题的材料,拟定题目,确定立意,完成整篇作文。 3.写作中,尝试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可以直接表达对某 人某物的感情,也可以把感情渗入叙事、写景中,也 可以托物言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 作文指导
一、学习重点:
1、了解和掌握抒情的两种方法。
2、学会用间接抒情法写文章。
二、学习难点:
1、如何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法。
2、如何使抒情生动形象,富有色彩。
三、知识点链接:
1、什么是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感情,是作者把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表现和抒发的一种作文技法。
抒情的作用在于以情感人,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1、抒情的方法
①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指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不通过其它媒介,直接把情感吐露出来。
②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作者不直接抒发情感,而是在叙述、描写中渗透强烈的情感,或借人、物之口抒发自己的感情。
A、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的写作方法。
B、托物言志(融情于物)借咏物来寄寓自己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C、记事抒情(融情于事)指通过记叙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情感从具体
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的写作方法。
D、议论抒情(融情于理)就是把感情寄寓在说理之中,理中含情,既可以使情具有深度、厚度,又可以使理闪烁出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思,波动人的心弦。
四、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①根据抒情的位置选择抒情方式
②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抒情的方式
五、习作
练一练
1.出示关于黄河的视频,请同学们抒发观看时的情感。
2.片段作文:请同学们选取适当的抒情方式写一段话,描写某种情感,
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
200字左右。
提示:
⑴选择想要表现的情感,回忆自己产生这种情感的情境。
⑵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采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作业:下面习题请任选其一:
1.我们爱亲人,爱朋友,爱动物,爱花草,也爱家乡,爱祖国……试以
“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2.每个人可能都有烦恼,每个烦恼也许都有一段小故事。
试以“我的烦
恼”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融入并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两题的具体要求见课本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