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娃娃(美术教学课件)
小学美术桂美版 五年级上册 第9课《民族娃娃》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美术桂美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民族娃娃》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收集民族服饰,体验生活的乐趣,结合到课堂中来。
学习简单的人物造型和人物简笔画,利用工具和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性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体验民族艺术。
2.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观察能力与审美能力。
2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不论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学习知识的积累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在美术方面尤其是手工方面基本的一些制作步骤和方法也有了不少的基础,就是在学生创新上教师还是要再下功夫,好好引导学生的独立创作能力,不然学生总是局限于老师的范例,不能够大胆的自己去创新。
3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积累转化到有意识地创作性活动。
2、体会形象、色彩、服饰的民族文化特征。
广西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民族娃娃

广西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民族娃娃教学目标1.了解民族娃娃的概念和特征。
2.学会通过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形象。
3.能够综合运用画笔和颜料进行色彩搭配。
教学重点1.掌握民族娃娃的线条描绘方法。
2.理解形体的结构特征。
3.掌握颜色运用技巧。
教学难点1.解决面部表现的难度。
2.解决服装和饰品的表现难度。
3.解决颜色搭配难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民族娃娃•介绍民族娃娃的由来和特征。
•观看相关的流行民族娃娃图案和模型。
第二课时:熟悉民族娃娃的表现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练习、模仿掌握民族娃娃的线条表现方法。
•练习使用铅笔、炭笔进行素描,训练线条技巧和肌理感。
第三课时:学习颜色和画布的运用技巧•学习颜色的概念和常规色彩模式。
•学习颜色的饱和度和明度,通过配色运用表现画家的视觉效果。
第四课时:运用基础技巧,进行人物画创作•学习教师提供的民族娃娃构图和固定线条,学生根据构图完成个性化的表现。
•尝试使用彩铅、蜡笔、水彩对作品进行涂色,学习色彩之间的搭配应用。
第五课时:颜色运用和作品的涂改•老师为学生提供范本,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涂改。
•引导学生将颜色差异明显的区域重绘和重新配色,提高色彩层次效果。
第六课时:创作思路和作品阐述•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缘由和意愿,进行作品创作和表述。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缘由,尝试使用水彩画等媒介进行作品创作,提高水彩绘画的运用技能。
教学评价为了了解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对每个学生在作品表现、色彩搭配、线条描绘等方面进行评价,并用详尽的文字进行分析和说明。
同时,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作业和学习情况进行检验,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果。
教学拓展在课程结束后,带领学生参观民族文化博物馆,学习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工艺的知识。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和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增强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
可爱套娃—美术课件

绘画材料
白卡纸
水彩笔
绳子
剪刀
订书机
绘画步骤
本次班会总结
拿出白色卡纸,大小根据课堂要求定 然后竖着把纸对折,在纸一面 依次画出大号,中号,小号套娃 如年纪过小 可以画两个,大孩子可多个 另一面不画东西即可,画完把纸再对折起来 然后把套娃一个一个剪掉 注意对折的是双面,不要剪开
注意:很重要! 中号套娃大小要能塞进大号的里面 小号大小要能塞进中号里面 如花完试塞不进去,可以再修剪一下
剪掉后的套娃如图所示。为双面的 然后把画套娃那一面涂色
注意:很重要! 中号套娃大小要能塞进大号的里面 小号大小要能塞进中号里面 如花完试塞不进去,可以再修剪一下
涂色完成后把套娃对折起来,成双面样式
依次摆开备用,双面的
拿出订书机 把套娃脖子连接处钉起来
尝试一下把小号塞进大号里,不合适大小在进行修剪
目 录
课程引入 绘画构思 绘画材料 绘画步骤 绘画素材 范作欣赏
课程引入
了解俄罗斯套娃
俄罗斯套娃(俄语:матрёшка)是俄罗斯特产的 木制玩具,一般由多个一样图案的空心木娃娃一 个套一个组成,最多可达十多个,通常为圆柱形, 底部平坦可以直立。颜色有红色,蓝色,绿色, 紫色等。最普通的图案是一个穿着俄罗斯民族服 装的姑娘,叫做“玛特罗什卡”,这也成为这种 娃娃的通称。14世纪至今,最早起源于莫斯科以 南70公里的俄国古镇扎郭尔斯科(Загорск)的套娃, 由于世世代代工匠精湛的雕刻和绘画技巧以及俄 罗斯民族文化的积淀,受到了各国小朋友和大朋 友的喜爱。
绘画构思
关于刻苦和坚持
课程主题《可爱套娃》 早期俄罗斯农村常用的女子名Matryona,拉丁字 源是mater“母亲”,因此有生育的含意。但后来 也有用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做的,近些年来,戈尔 巴乔夫的形象也被做成套娃娃,后来发展到勃列 日涅夫、赫鲁晓夫、斯大林甚至列宁也成为套娃 娃的形象。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俄罗斯套娃的由来,进行 创作绘画,学习色彩搭配,及线描的装饰运用。 教学对象:4——7岁 教学重点:设计出套娃形象,与线描搭配色彩进 行装饰。
民族娃娃-桂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民族娃娃-桂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民族娃娃”艺术形态;
2.学习绘画的基本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绘画基本技巧;
2.了解民族娃娃的艺术形态和文化内涵;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将绘画技巧运用到民族娃娃的创作当中;
2.如何让学生具有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过程
A.导入
1.听音乐
播放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观看图片
展示“民族娃娃”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娃娃的艺术形态和文化内涵。
B.学习
1.讲解基础技巧
介绍绘画基础技巧,如线条、色彩和形态的运用。
2.学习绘画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一个民族娃娃。
3.互相欣赏
学生完成作品后,相互欣赏,分享感受。
C.拓展
1.创作大赛
带领学生参加校内或校外的绘画大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参观展览
带领学生参观民族娃娃的艺术展览,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巧,了解了民族娃娃的艺术形态和文化内涵,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在绘画时线条不够流畅,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强化。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民族娃娃》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民族娃娃》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锻炼耐心和专注。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教材、素材准备:中国少数民族娃娃的图片、色彩纸、剪刀、胶水等。
2.教具准备:黑板、彩色粉笔。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向学生介绍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少数民族的图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第二步:呈现1.展示中国少数民族娃娃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娃娃的特点和制作材料。
第三步:讲解1.向学生讲解制作民族娃娃的步骤和流程。
2.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并分析娃娃的特点,提出他们的想法和问题。
(教师可用黑板记录学生的问题和想法,鼓励学生的思考)第四步:操作1.分发彩色纸、剪刀和胶水给学生。
(教师可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制作,每组4~5人)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使用彩色纸剪出不同的图案,然后通过折叠和粘贴将图案变成民族娃娃。
(教师可在旁边进行指导和帮助)3.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提问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五步:展示和分享1.学生完成制作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想法。
(教师可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分享内容)2.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交流,对彼此的作品给予评价和建议。
(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有建设性的评价,例如:我喜欢你的颜色选择,下次可以尝试添加更多细节等)第六步: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通过制作民族娃娃了解了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
第七步:作业1.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寻找并收集与中国少数民族相关的图片或手工艺品,写下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学生可将作业写成小报告的形式,下节课交给教师)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制作民族娃娃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锻炼了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并且通过分享作品和互动交流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美术《民族娃娃》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不同民族娃娃的服饰特点。这些服饰是各民族文化的象征,体现了独特的审美和传统。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尊重多元文化。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民族娃娃服饰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不同民族的服饰风格和元素,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服饰表达民族特色。
小学美术《民族娃娃》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民族娃娃》教案,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彩的民族》。本节课主要内容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欣赏不同民族娃娃的服饰特点,了解和感受我国各民族的独特风情和文化。教学内容包括:
1.民族娃娃的服饰特点:藏族、维吾尔族、苗族等。
2.彩色铅笔的使用和搭配,学会为民族娃娃着色。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藏族、维吾尔族、苗族等民族娃娃服饰的特点和彩色铅笔的着色技巧。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民族娃娃的服饰特点及可能的文化含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彩色铅笔着色练习,尝试为民族娃娃服饰搭配色彩。
-创意设计:鼓励学生在遵循民族服饰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设计,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难度。教师可提供设计灵感,如结合民族故事、传统节日等元素,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民族娃娃》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不同民族的服饰?”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民族服饰的奥秘。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课件-4.12民族娃娃-岭南版(14张)(1)ppt课件

这个苗族 娃娃你们 留着。民 族服装秀 的事情, 包在我身 上就好!
•只有一个作品不够分?
评价: •你最喜欢哪一张“苗族娃娃”, 为什么?
•除了苗族之外,你还认识我国 的哪个少数民族?
拓展:我国共有 个民族!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mín 任务, 我就帮!
任务一:
方形 梯型 小条形
圆点
任务二:
讲台
信封:
圆点 条型 黑色块
胶 上 胶下
棒
棒 半
半
身
身
任务三:
方形:
小条形:
梯形: 圆点:
任务三:
鞋子和 帽子也 很重要, 请你们 学一学。
追加任务:
你们的 技术不 错,跟 我学做 衣服吧!
二年级美术民族娃娃

配色大胆精巧
下面我们一起 来探讨一下如 何制作一个粘 贴“民族娃娃”
朝鲜族蒙古族苗族土家族维吾尔族男女皆爱饰物配色大胆精巧观察了那么多的少数民族服饰同学们来说说少数名族的服饰有什么特
民族娃娃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民族吗?
少数民族又有多少个呢?
下面请同学们来欣赏我国 传统的民族服饰 汉 服
藏族
回 族
满 族
朝鲜族
蒙古族
苗族
土家族
维吾尔族
观察了那么多的少数民族服饰,同学 们来说说,少数名族的服饰有什么特 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傣族人非常喜欢孔雀,视孔雀 开屏为吉祥的征兆,所以在傣族人 的服饰中经常能看到孔雀羽毛的图 案。
傣族特色服饰
选纸
选出自己撕画所需要的各种 彩纸
画
在色纸上:撕纸 讲解:①先把大块面撕成小块画 ②双手捏住纸片,左手的拇指中 指紧捏线痕,右手拇指指甲配合 食指,照轮廓线轻轻地,慢慢地撕 ,按纸的走向,自然地转动右手所捏 的纸面,双手密切配合
拼贴 将剪好的部位在卡纸上拼贴起来
调整
调整细节部位,可以用彩纸或 油画棒添加花纹、背景
撕纸步骤
(一)选
(二)画
(四) 拼贴
(五) 添加 整理
(三)撕
民族娃娃
小学美术第四册
执教教师:田蜜 课件制作:田蜜
广州市天河区骏景小学
56个民族,56朵花
苗族——精致贵气 服饰特点 头饰 服装款式 色调 花纹
苗族服装多采用自制布料手工缝 制而成,常有黑、蓝色调,有 130多种款式,各款上锈有花、 鸟、鱼图案,绚丽多姿、色彩 斑斓苗族人爱戴银器饰物,贵 重的头饰、项圈、手镯有着极 高的民族文化价值。
苗族特色服饰
服装特点 不同花色、纹样的艾得来丝绸缝制的花裙 常见的有红、大绿、金黄等色的质料 丝绸的花纹如彩云飘飞,色泽明丽,浓郁华丽
维吾尔族特色服装
藏族服饰——浓墨重彩
上身穿绸、布做的长袖短褂,外面穿宽 肥的长袍,脚穿牛皮长靴.为了便于活动,常 常将右肩或双臂露在外面,把两只袖子系在 腰间.藏族男女都留发辫,男子将发辫盘在头 顶,女子将头发梳成双辫或许多条小辫,披 在肩上,并在发梢在佩带漂亮的饰物.妇女 们还喜欢在腰间系一条图案美丽的围裙
主要饰物有耳坠、项圈和手镯, 多是用白银制成,也有的用翡翠、 玉石、绿松石或玛瑙制成。
藏族特色服装
傣族
傣族人爱穿传统的筒裙。这些筒裙, 裙形修长,长及脚面,紧裹双脚,颜色 各地有异,上衣也不尽相同。德宏瑞丽 和耿马勐定的妇女,上衣较短,仅齐腰 部,下身着色彩艳丽的筒裙。而新平、 元江傣族妇女的裙子,都用彩色的布镶 边,并用银泡缀成各式花纹,光彩夺 目,尤其是腰部图案最为艳丽,所以 被称为“花腰傣”。西双版纳的妇女上身 多穿浅绯色、白色紧身背心,外穿大襟 无领的白色或浅绯色短衫,袖管和腰部 很窄,下摆宽大,没有扣子,用布带扎 结,下着花色筒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