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岩石的组成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科学《岩石的组成》说课稿

小学四年级科学《岩石的组成》说课稿

四年级科学下册《岩石的组成》说课稿幽兰镇中心小学万军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岩石的组成》。

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前两课学生已初步对岩石的形态进行观察、比较、分类的基础上,以花岗岩为例指导学生认识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并通过课文资料初步了解不同的矿物在形态、性质方面有着差异,从而引发学生对岩石的组分——矿物的关注,为下面的两节观察矿物特性的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科学概念:1、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2、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3、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过程与方法:1、放大镜观察花岗岩的结构,以及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的形态特征,并比较它们的特征。

2、资料了解一下矿物的形态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教学重点:观察花岗岩,认识到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教学难点:观察花岗岩中三种矿物的形态、并把它们和三种矿物晶体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教学方面:本课教学,我的主导教学方法是“引探—合作”教学,并同时综合运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

学生根据材料独立进行探究,能充分发挥手、脑、眼的功能,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认真参与课堂教学,自己去获得信息、经历过程。

教学过程:根据以上分析和预设,打算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谈话导入;观察花岗岩;观察研究物;拓展延伸四个环节来展开。

(一)谈话导入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花岗岩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颗粒组成的。

你想过没有,不同的岩石颜色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异呢?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岩石的组成。

板书课题。

联系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新课探求新知的欲望,自然地引申到新课的教学中.(二)观察花岗岩教师为学生每组提供一块岩石,问:认识这是什么岩石吗?学生辨认这块岩石是花岗岩。

《岩石的组成》课件

《岩石的组成》课件

《岩石的组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岩石的组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岩石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特点;3. 学会通过观察岩石样本来区分不同类型的岩石。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说出岩石的定义和分类,知道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特点。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岩石样本,正确区分不同类型的岩石。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身边的岩石进行观察和分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岩石的定义和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特点。

难点:通过观察岩石样本,正确区分不同类型的岩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岩石样本、岩石分类图卡。

学具:学生科学笔记、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中的岩石景观,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岩石,激发学生对岩石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介绍岩石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特点。

3. 课堂探究:学生分组,每组分发岩石样本和岩石分类图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学会区分不同类型的岩石。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岩石分类实践活动,将认识的岩石归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六、板书设计岩石的组成定义:地球表面的天然固体物质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特点:岩浆岩:冷却凝固形成,具有结晶颗粒沉积岩:沉积物堆积、压缩、胶结形成,具有层理结构变质岩: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改变,具有片理结构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岩石,尝试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答案:例如,将身边的岩石分为三类:沉积岩(如砂岩、页岩)、岩浆岩(如花岗岩、玄武岩)和变质岩(如片麻岩、片岩)。

分类依据可以是岩石的颜色、质地、层理结构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岩石样本,让学生学会了区分不同类型的岩石,但对于岩石的形成和变化过程,学生可能还有一定的疑惑。

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岩石的形成和变化,如岩浆岩的形成过程、沉积岩的堆积环境等。

第3课《岩石的组成》教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第3课《岩石的组成》教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岩石的组成》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学情分析】知识方面,在前一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中,学生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经验。

对花岗岩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它是由不同颜色的颗粒组成的。

而且不少学生可能也听说过或者接触过矿物,对矿物也有一定的理解。

能力方面,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半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如观察、假设、简单实验、合作、记录等。

能够初步对岩石的形态进行观察、比较、分类。

兴趣方面,小学生对于身边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对科学实验充满了兴趣。

他们乐于探究,在探究中能体验到发现的喜悦。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2.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3.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1.利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的结构,并了解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特征,并比较它们的特征。

2.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一些矿物的形态特征和用途,从而为如何观察和描述矿物做好准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

2.认识到矿物与岩石是组成地壳的重要物质,与人类关系密切。

3.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花岗岩,认识到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教学难点】观察、辨别花岗岩中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形态,并与花岗岩进行对比,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花岗岩、石英、长石、云母、放大镜、铜钥匙、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矿物引言:最近,发现临平街上首饰店特别多,有卖翡翠项链的,有卖钻石戒指,有卖黄金手镯的,看上去十分漂亮。

了解做这些首饰的主要材料:翡翠、钻石、黄金。

1.这些材料在自然界是不是天然存在的呢?2.生反馈交流3.这些东西从哪里来,再来看一组图片。

4.小结。

来自岩石,分离出来后我们叫矿物。

5.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一起来研究岩石中到底有些什么?岩石与矿物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课题《岩石的组成》二、组织观察,深入了解花岗岩1.你想知道花岗岩里有哪些矿物吗?2.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美丽花岗岩,看看组成花岗岩的几种颗粒有哪些特点?3.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观察花岗岩颗粒?(颜色大小粗细透明度结构松紧硬度光泽等)4.发放实验袋和记录单(1块花岗岩和1张记录表、1个放大镜、铜钥匙),学生分组观察5.交流花岗岩每种颗粒的特点6.小结。

四年级下册科学岩石的组成教案解析

四年级下册科学岩石的组成教案解析

四年级下册科学岩石的组成教案解析本节课的主题为《岩石的组成》,主要介绍了岩石的种类和组成。

在科学教育中,学生既需要了解岩石的分类和特征,也需要知道它们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因此,本课将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正确辨认岩石的种类,如火山岩、沉积岩等;(2) 了解岩石是由矿物质、有机物或者两者混合而成;(3) 掌握初步判断岩石成份的方法。

2. 能力目标:(1)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心态;(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 岩石的分类和特征;(2) 岩石的组成。

2. 难点:(1) 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2) 学生分析岩石成份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1. 预习:让学生阅读《岩石的组成》相关的知识点,了解各种岩石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授课:(1) 导入环节:引入本节课的话题,并介绍学习的目标。

(2) 正文环节:(A)岩石的分类和特征:1. 让学生看图说话,认识各类岩石的特征。

2. 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如火山岩的形成与地壳的浸润作用。

(B)岩石的组成:1. 讲解岩石是由矿物质、有机物或者两者混合而成的。

2. 阐述各种岩石种类的成分,让学生了解成份的相关知识。

3. 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岩石样本中不同种类矿物质和有机物的比例,从而深入了解不同类别岩石的成份。

(3) 拓展环节: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火山喷发、地壳演化等科普短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深入理解地壳构造和地表景观的形成原理。

(4)归纳环节: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并展开讨论和提问。

3. 作业:让学生自行找到一个岩石样本,自学样本的种类和成份,并描述样本外形、颜色、硬度及矿物质组成等信息。

四、教学方式、方法:1. 案例学习法:通过例子让学生了解和区分不同的岩石种类。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3.3《岩石的组成》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3.3《岩石的组成》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3.3《岩石的组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岩石的组成》是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岩石的组成,认识各种岩石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但他们对于岩石的组成和特点还不太了解,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培养这方面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各种岩石的特点,了解岩石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究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各种岩石的特点,了解岩石的组成。

难点: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究岩石的组成。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套岩石标本。

2.准备显微镜、放大镜等观察工具。

3.准备实验材料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岩石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岩石有什么特点吗?它们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岩石的分类和特点,如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等,并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各种岩石的形成过程。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比较各种岩石的物理性质,如硬度、颜色、纹理等,并记录下来。

4. 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各种岩石的特点和分类。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岩石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它们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学生进行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6.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岩石的组成和特点,并提醒学生要爱护自然资源。

7. 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岩石,描述其特点并绘制一幅岩石画。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岩石组成》教学课件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岩石组成》教学课件

小学科学四年下册?岩石的成?教学家0小学王利江教学目:科学概念1、花岩主要由石英、石和云母三种物成。

2、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物成的。

3、不同物具有不同的形特征和用途。

程与方法1、利用放大察花岩的构,并了解石英、石、云母三种物的特征,并比它的特征。

2、通料,了解一些物的形特征和用途,从而如何察和描述物做好准。

情感度与价1、培养物察研究的趣。

2、到物与岩石是成地壳的重要物,与人关系密切。

3、到真、致的察、比、、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通察花岩,到岩石是由物成的。

教学点:察、辨花岩中石英、石、云母三种物的形,并与花岩行比,从中它之的系。

教学准:花岩、石英、石、云母、放大、刻刀〔或子〕、教学件。

教学程:一、情境、提出1.猜猜它是:上我共同了几种常的岩石,我接着研究岩石〔板:岩石〕,下列片中都用到了一种岩石,猜猜看它究竟是哪种岩石〔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岩石片,学生看。

〕生:花岩。

:,种美漂亮的岩石就是花岩〔板:花岩〕。

随着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岩在生活中的用将越来越大。

2.了解花岩在生活中的用,它的美和硬。

人什么么喜花岩呢生:因花岩太美了。

:是的,花岩是太美了,人喜它。

当然,人喜它有第二个理由是花岩非常固,你看〔多媒体出示金字塔照片〕,是一4500年前古埃及法老胡夫最大的金字塔照片,金字塔塔是用9花岩砌成的,每重达5吨;塔身是用普通石砌成的,吹雨淋都化了,而塔花岩却完好如常。

大家它不!面么美、的花岩,你有什么没有生:提出〔:花岩怎形成的花岩由什么成的⋯⋯〕今天老就和同学一起探究一下花岩种岩石的成。

〔充板:的成〕。

二、引、分步落〔一〕探究花岩的成察美的花岩。

假设在你的手中就有一花岩你打算如何察和探究花岩思考一分后答复。

学生出自己的想法老大家更好地研究花岩的成,特意准了一些生活中用的花岩,你想不想和它近距离接触一下〔分材料〕着察:你察的花岩里主要有几种色的粒成每种粒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学生察,并填写察表。

花岩的察我花岩只要由种粒成种粒的特点第一种粒第二种粒第三种粒⋯⋯我提示:可以用小刻刀或子刻划一下,体花岩的硬度。

3岩石的组成

3岩石的组成

化石
• 有的动物死去以后,尸体被冲到了河里。河里的泥沙淤积 把它埋起来。
• 过了很多年以后,泥沙淤积的越来越厚,压力越来越大, 面的泥沙慢慢变成了石头,动物的骨头也变成了石头。
• 样就形成了化石。
1.是什么力量使沙变坚硬的? 2.一层一层的岩石是怎样形成的? 3.三叶虫、贝壳、鱼的痕迹为什么会出现在
-
岩石的形成
1.地面深处有岩浆生成。 2.地壳下面有大量岩浆。 3.岩浆能上升至地面。 4.火山活动一般发生在板块
交接的地方或其附近。
火山的种类
活火山 地下岩浆库存在,并且正在活动。
休火山 地下岩浆库存在但暂不活动。
死火山 地下岩浆库已不存在。
地球的构造
地球分为三层: 地壳.地幔.地核
这就是地球内部结构温度分布图,可想而 知,地核是多么热啊!
深成岩 花岗岩
砾岩
特点:颜色多为灰色.青灰色 。粒径大于2毫 米左右。
砂岩
特点:颜色变化多,从白色到青灰色都有.有明 显的颗粒,摸起来粗糙.结构致密坚硬.
石灰岩
特点: 颜色多为白色.灰白色或乳白色,硬度小,易 被小刀刮伤,遇稀盐酸会起激烈泡沫反应。
页岩
特点: 一层层的.质软.性脆.易裂,肉眼看不出 来,摸起来几乎不会有颗粒感。
进一步观察 岩石
浮石
喷出岩(玄武岩)
大部分海洋地壳由玄武岩构成,岩理有的是致密 状,有的是多孔状, 玄武岩经风化作用后生成粘土 或红土。
深成岩(花岗岩)
花岗岩侵入地壳较深处,因此岩浆 冷却速度缓慢,所以岩浆中的矿物有足 够的时间慢慢生长,形成粗粒的矿物。
火成岩
喷出岩 玄武岩.安山岩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小学科学岩石的组成课件ppt

小学科学岩石的组成课件ppt

肉眼观察法
01
02
03
观察岩石的颜色
不同岩石有不同的颜色, 可以初步判断岩石类型。
变质岩主要类型和特征
01
02
03
04
板岩
由粘土岩等低级岩石变质而成 ,具有板状构造,易于劈分成 薄片。
片岩
具有片状构造,由粘土岩等岩 石变质而成,矿物颗粒较细, 具有丝绢光泽。
片麻岩
具有片麻状构造,由粘土岩、 粉砂岩等岩石变质而成,矿物 颗粒较粗,常呈深色。
大理岩
由石灰岩或白云岩变质而成, 具有等粒或不等粒变晶结构, 颜色多样,常呈白色或灰色。
100%
砂岩
由砂粒胶结而成,砂粒直径在20.05毫米之间,常呈淡褐色或红 色,质地较硬。
80%
页岩
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具有薄页 状或薄片状层理,易分裂成薄片 ,常呈黑色或灰黑色。
沉积岩中常见化石和遗迹
化石
沉积岩中常含有化石,如贝壳、珊瑚、植物叶片等,这些化石是古生物遗留下 来的化石化痕迹。
遗迹
沉积岩中还可能保存有古生物的遗迹,如足迹、爬痕、潜穴等,这些遗迹可以 反映古生物的生活环境和行为方式。
04
火成岩特征及其组成
火成岩形成条件和过程
形成条件
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浆是地壳或上地幔部分熔融而形成的炽热 、粘稠的熔融体。
形成过程
岩浆在地下深处形成后,沿着地壳的裂缝或薄弱地带上升,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冷 却凝固,形成各种火成岩。
火成岩主要类型和特征
主要类型
根据岩浆冷却凝固的环境不同,火成岩可分为深成岩、浅成 岩和喷出岩三种类型。
变质岩中常见矿物和构造
常见矿物
变质岩中常见的矿物有石英、长石、 云母、角闪石、辉石等。这些矿物在 变质过程中可能重新组合或形成新的 矿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岩石的组成
(一)背景和目标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地球上已知的矿物有近4 000种,常见的有五六十种。

各种矿物都具有一定的外表特征和物理性质,可以作为鉴别矿物的依据。

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到矿物,不少学生可能也听说过矿物,对矿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总体来说,学生对矿物是比较陌生的,可能更不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本课在学生初步对岩石的形态进行观察、比较、分类的基础上,以花岗岩为例指导学生认识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并通过课文资料初步了解不同的矿物在形态、性质方面有着差异,在生产和生活中有不同的用途,人们对它们特性的观察、描述方法也有所不同。

从而引发学生对岩石的组分一矿物的关注,为下面两节观察矿物特性的教学作准备。

本课教科书共两页,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美丽的花岗岩”;第二部分:“常见矿物”。

科学概念
.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矿物是组成地壳岩石的重要物质;第一种矿物都由一种物质组成。

.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
.利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的结构,以及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形态特征,并比较它们的特征。

.阅读资料了解一些矿物的形态特征和用途。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

.认识到矿物和岩石是组成地壳的重要物质,与人类关系密切。

.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二)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花岗岩、石英、长石、云母、放大镜等,常见矿物的标本或图文资料。

为教师演示准备:介绍矿物的多媒体课件或标本。

(三)教科书说明
本课在教科书中共两页,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美丽的花岗岩”和“常见矿物”。

活动的重点是通过观察花岗岩,认识到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难点是观察花岗岩中三种矿物的形态,并把它们和这三种单独的矿物晶体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一部分:美丽的花岗岩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组成的矿物集合体。

教学内容从观察花岗岩的组分开始,并以花岗岩为例,让学生认识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

教科书为什么选用花岗岩作为认识矿物的典型代表呢,因为花岗岩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岩浆岩,矿物颗粒比较粗,主要矿物成分长石、石英和云母颜色、形态不一样,容易区分。

所以,花岗岩是指导学生理解岩石是矿物集合而成的典型材料。

况且前面学生对花岗岩已进行过观察,知道它是由不同颜色的颗粒组成的,有一定的教学基础。

课文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花岗岩,日的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花岗岩也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也兼顾全国各地的不同类型的花岗岩品种。

根据花岗岩的晶粒结构可分为粗粒、中粒和细粒花岗岩;根据岩石中所含暗色矿物(云母、角闪石)的种类,又可分为黑云母花岗岩、角闪花岗岩(暗色矿物主要是角闪石)、二云母花岗岩(含有黑云母和白云母),等等。

但是对于学生不
要求他们了解这么多,只希望知道花岗岩也是多种多样的就足够了。

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由什么组成的”活动延续着前一课“进一步观察岩石”的活动。

活动的重点是观察组成花岗岩的几种颗粒分别是什么样的?它们分别是什么?
“颗粒分别是什么样的?”希望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三种不同颗粒的颜色和形态:带红或黄色调的浅色长石;无色、透明、闪闪发光(或灰白色)的石英颗粒;白色或黑色片状的云母。

引发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问题:“这三种不同的成分是什么呢?”。

“它们分别是什么?”学生由于知识的局限是无法自己回答这个问题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形态,并启发学生将这三种矿物和花岗岩中的三种成分进行对比,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科书图片中的石英、长石、云母是以比较完整的晶体形式出现的。

石英晶体是一端有尖角的柱状或长柱状,颜色常因混人不同的杂质而具有多种色彩;长石晶体常呈柱状或板状、细粒状,颜色肉红、浅黄色、白或灰白;云母呈片状或鳞片状,颜色呈黑、棕红、白、浅灰等。

花岗岩中的三种矿物的颗粒形状和单独的矿物晶体形状不完全相同。

其中黑云母结晶最早,晶体发育成自己应有的形状,呈小六角片状或鳞片状,光泽很强;淡色矿物一长石结晶较晚,晶体只发育成应有晶形的一部分,略呈柱状或板状;石英结晶最晚,大部分形成了不规则的颗粒,一般为烟灰色,具玻璃光泽或脂肪光泽。

当学生们了解到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成分构成后,教科书以小资料的形式告诉学生,石英、长石和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好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

不仅花岗岩,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矿物是组成地壳岩石的重要物质。

第二部分:常见矿物
“常见矿物”的主要教学日的是引发关于矿物的话题,了解学生对矿物的已有经验,引起学生对矿物的关注,为下面观察认识矿物的教学做准备。

教学活动主要通过阅读资料和讨论的形式进行。

活动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阅读课文第69页的图文资料,大致了解矿物在地球上的种类,以及矿物的形态、用途。

课文插图中所展示的矿物依次为石盐、石墨、硫黄、方铅矿、金刚石、石膏、辉锑矿。

二是提出“关于矿物,我们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特性和用途?矿物和岩石有什么不同?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描述矿物?”一系列问题,以了解学生知道多少矿物知识、知道些什么,使教师对下面的教学心中有数。

三是通过阅读单元资料库中的《矿物资料卜》,一方面了解矿物的特征和用途,另一方面了解人们怎样描述矿物的特征,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资料卜中所涉及的观察描述矿物的内容主要有矿物外表颜色、光滑度、透明度、条痕、光泽、硬度、晶体形状以及用途等。

(四)教学建议
1.美丽的花岗岩。

本课教学教师要准备数量较多的花岗岩和放大镜,以一人一块或两人一块为最好,放大镜可发动学生自己带一部分,放大倍数最好稍高一些。

教学活动可以从展示花岗岩制品或花岗岩用途的多媒体课件开始,让学生说说花岗岩的用处和特点,从而引发学生进一步观察花岗岩的兴趣。

上节课学生已经观察过花岗岩,这节课再次观察花岗岩,重点放在观察花岗岩由几种颜色的颗粒组成?每种颜色的颗粒其形状、光泽如何?花岗岩通常是肉红色或灰白色,略具黑色斑点的浅色岩石。

如果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较高,可以看到其中的云母为黑色、片状,闪闪发光;石英是透明或半透明的略似圆形的不规则颗粒,具有像玻璃或油脂般的光亮;长石是颜色
淡(肉红、浅黄、灰白等)、半透明,具有玻璃光泽,形状略呈短柱状的颗粒。

花岗岩的种类较多,所以教师在课前,应该弄清楚给学生观察的是什么种类的花岗岩,如果学生手里拿到的是二云母(黑、白云母都有)花岗岩,就会看到黑色和白色、呈片状、闪闪发光的两种云母。

如果是花岗闪长岩,则暗色矿物较多,且暗色矿物多是角闪石。

学生使用的放大镜一般放大倍数不高,对花岗岩中三种矿物的颗粒可能不会观察得那么清楚。

教师可以把岩石标本放到视频展示台上指导观察并进行介绍,以弥补学生观察的不足。

如果能在显微镜下观察花岗岩极薄的薄片更好。

“花岗岩究竟由几种成分组成,这些成分分别叫什么名称?”当学生们产生这样的疑问后,教师可以简单地介绍“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成分组成”。

同时出示三种矿物的标本,让学生们通过观察三种矿物的特征来判断花岗岩三种成分中哪种是石英、哪种是长石、哪种是云母,并让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

观察的步骤:一是借助放大镜观察三种矿物的特征;二是将三种矿物的特征与花岗岩中的三种成分进行对比,认识到花岗岩的三种成分实际上就是石英、长石和云母。

需要说明的是,单独的石英、长石、云母矿物标本与花岗岩中的三种成分是有差异的,主要是形状不同。

因为单独的矿物标本一般是比较完整的晶体。

如教科书图中所示:石英是六角柱状,云母片状(或片状集合体)、长石柱状。

而组成花岗岩的三种矿物中,只有云母能保持自己的原有形状。

当学生们了解了花岗岩的成分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花岗岩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组成,那么自然界的其他岩石呢?”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的资料寻求答案。

2.常见矿物。

第二阶段的活动可以接着上面的活动引人:“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地球上的矿物很多,你们还知道哪些矿物?它们有什么用途?”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插图和文字资料。

最好是展示一些矿物标本,或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常见矿物及其用途。

接着提出“关于矿物,我们还知道什么?”的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矿物知识。

“下面我们就要专门学习有关矿物的知识了,矿物和岩石有什么不同?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描述矿物?”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因为是要了解学生的想法,所以学生回答如何都没有关系。

关键是记住学生的想法,以便下面的教学更具针对性。

最后让学生阅读单元资料库中的《矿物资料卡》,了解人们是怎样描述矿物特征的。

如果课堂上没有时间,教师可布置为课外作业。

在阅读资料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记录资料卜中所涉及的观察、描述矿物的内容有哪些,以及自己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