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同步练习】北师大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习题01

合集下载

初一历史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试题

初一历史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试题

初一历史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试题1.隋朝为了实现国家统一,灭亡的割据政权是A.北周B.齐朝C.梁朝D.陈朝【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隋的统一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第一子目隋的统一中的内容:“589年,隋沿长江分兵八路全线出兵,仅用四个月就以摧古拉朽之势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可知,隋朝为了实现国家统一,灭亡的割据政权是陈朝,故选D。

A选项581年杨坚夺取其政权,建立隋朝。

BC选项南方政权的更迭是宋齐梁陈。

【考点】隋的统一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隋的统一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隋的统一的时间、概况和影响。

2.隋朝统一是在A.580年B.581年C.589年D.618年【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隋的统一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第一子目隋的统一中的内容:“589年,隋沿长江分兵八路全线出兵,仅用四个月就以摧古拉朽之势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可知,隋朝统一是在589年,故选C。

【考点】隋的统一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隋的统一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隋的统一的时间、概况和影响。

3.下列朝代与隋朝的统治相类似的是A.秦朝B.东汉C.西晋D.东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隋的统一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第一子目隋的统一中的内容:“589年,隋沿长江分兵八路全线出兵,仅用四个月就以摧古拉朽之势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可知,隋朝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在四个选项中,只有A选项秦朝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故选A。

BCD选项都是国家分裂割据时期。

【考点】隋的统一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隋的统一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隋的统一的时间、概况和影响。

【中图版】七年级历史下册:1.1《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同步练习(含答案)

【中图版】七年级历史下册:1.1《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祖国南北重归一统1.隋朝的统一2.“开皇之治”(1)原因:______在位期间,实行“________”政策,减轻人民负担;他严惩________,经常派人侦察京内外百官,发现有人犯罪便加以重罚。

(2)表现:在隋文帝统治的短短20多年里,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局面。

(3)评价:隋文帝的年号为“开皇”,历史上把他统治的这一盛世叫做“________”。

目的加强对东方和____地区的统治,方便从南方运输____和布帛开通者______三点以____为中心,北至____,南到____四段从北到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位长达2 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____的运河作用对加强我国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起了巨大作用2.(1)隋文帝轻徭薄赋不法官吏(2)人口繁盛仓廪充实(3)开皇之治二、江南粮食隋炀帝洛阳涿郡余杭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最长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巩固国家统一【问题1】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探究:①隋文帝在位的20多年里,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进行大的工程建筑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问题2】大运河开通产生了哪些影响?探究:积极影响:(1)大运河开通以后,“商旅往返,船乘不绝”。

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

(2)大运河的开通,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了促进作用。

消极影响:(1)大运河工程的完成,给运输带来了方便,封建统治集团贪婪的胃口也更大,他们以残暴的手段更多地榨取劳动人民的成果。

(2)征调更多的劳动人口负担沉重的徭役,迫使劳动人民终年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

旧时代,滚滚大运河,流淌的不仅是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也是无数劳苦大众的鲜血和泪水!1.下图小说《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第一章标题为:百年乱世出新朝。

【历史】北师大版历史七下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同步测试

【历史】北师大版历史七下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同步测试

【关键字】历史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同步测控名师导航●要点导学1.隋朝统一的条件和影响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灭陈,结束分裂局面,南北重归统一。

隋朝统一的条件:客观上,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主观上,由于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为隋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隋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近400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第二次实现了大统一,为隋唐时期的空前强盛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隋朝统一后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

同时隋朝还加强了同东突厥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发展了与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日本、东南亚各国及波斯的友好往来,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

2.贯通南北的动脉(1)大运河的开凿目的开凿大运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单纯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而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已是势在必行。

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想坐龙舟游江南也是开凿运河的动机之一。

(2)大运河开凿的情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千米。

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开通大运河并不是在陆地上挖出一条新的水道,而是沟通已有的天然河流和以往开凿的运河。

隋朝的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

它经过今天的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的广大地区,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3)大运河开凿的影响大运河克服了中国主要通航河道都是东西流向,而无南北流的缺点,把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水运网。

北京市师大附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练习题 北师大版

北京市师大附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练习题 北师大版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08重庆毕业]第1题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它的建立者是A 杨坚B 李世民C 武则天D 朱元璋[参考答案]A(2010·山东威海)5.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2011·泰州]“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此河”是指( B )A.黄河 B.大运河 C.淮河 D.长江[2011·衡阳]“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 C )A. 郑国渠B. 白渠C. 大运河D. 都江堰[2011·扬州]唐朝一位范阳(今北京)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D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2011·桂林]位于咱们桂林兴安县境内的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2007年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请说出这条运河的中心是( D )A.长安 B.涿郡 C.余杭D.洛阳[2011·泉州]“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是指大运河( A )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B.有千里之长C.起到防洪作用 D.发挥灌溉作用[2011·梅州]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B.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C.创立了科举制 D.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2011·深圳]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的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B )A.都出现了盛世B.都曾制订了有利统一的制度和措施C.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2011·茂名]班里组织讲故事活动,老师要求每位同学讲一个发生在隋朝的故事。

第1课时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当堂训练及答案(中图版)

第1课时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当堂训练及答案(中图版)

第1课时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知能点一】祖国南北重归一统1. 年,北周权臣夺取政权,建立 ,定都长安。

2. 隋文帝在位期间,实行“”政策,历史上把他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叫做“”。

3. 隋统一全国的历史条件,主要有( )①北方民族大融合②南北经济的发展③开凿了大运河④加强了中央集权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4. 隋统一全国的时间和标志性事件是( )A.581年,隋灭陈B.581年,杨坚称帝C.589年,杨坚称帝D.589年,隋灭陈5. 杨坚是在灭亡南方的陈朝后统一全国的,陈朝的末代皇帝是( )A. 秦琼B. 尉迟恭C. 陈叔宝D. 李元霸6. 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创建“开皇之治”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A. 秦始皇B. 陈后主C. 隋炀帝D. 隋文帝7. 《贞观政要》是一部记录唐太宗治国思想言论的著作,其中谈到隋朝时有一句“天下储积, 得供五六十年”。

这句话是说( )A. 隋文帝统治时期国家富裕,粮食储备充足B. 隋炀帝统治时期国家富裕,粮食储备充足C. 全天下的粮食可以供应隋炀帝五六十年D. 老百姓存到银号里的钱很多,足够用五六十年8. 歌谣记忆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在学习过《祖国南北重归一统》后,李华同学编写了下面一首歌谣,其中出现四处错误,请你帮他指出并改正过来。

南朝北朝到后期,政权分裂趋统一;夺权定都在洛阳,杨坚称为隋炀帝。

581年隋灭宋,南朝北朝归统一;江南经济渐崛起,隋朝繁盛一时期。

(1)错误: ;改正: 。

(2)错误: ;改正: 。

(3)错误: ;改正: 。

(4)错误: ;改正: 。

9. 你认为“开皇之治”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知能点二】大运河的开通10. 为了加强对东方和的统治,方便从运输粮食和布帛, 于605年开始开凿大运河。

11. 隋朝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 ,南至 ,自北向南分为、、、四段。

12. 隋朝末年,一位商人要把一批粮食经水路从江都运到洛阳,应该经过大运河的( )A. 邗沟永济渠B. 邗沟通济渠C. 邗沟江南河D. 永济渠通济渠13.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其主要的社会作用是( )A. 巩固隋朝的统一B.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C. 方便隋炀帝到江南巡游D. 加强对北部的边防14. 隋炀帝对中国的功绩是不朽的,只是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大,劳民伤财,最终导致亡国。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北师大版课后练习第一篇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北师大版课后练习第一篇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北师大版课后练习第一篇第1题【单选题】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人是( )A、杨广B、杨坚C、刘邦D、杨勇【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个朝代中央官制的示意图。

其中,中书省的职责是( )A、监察百官B、起草政令C、审核政令D、执行政令【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589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洛阳,杨坚就是隋文帝。

他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了统一、安定的局面。

”这段材料中存在几处错误?( )A、1处B、2处C、3处D、4处【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隋朝建立的时间是( )A、581年B、589年C、608年D、618年【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使南北重新统一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C、隋炀帝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如图水利工程的中心应是( )A、咸阳B、涿郡C、洛阳D、余杭【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其主要的社会作用是( )A、巩固了隋朝的统一B、促进了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C、主要是方便了隋炀帝本人南巡游玩D、加强北部边防【答案】:【解析】:第9题【材料分析题】九年级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采用了编制年代尺和收集史料的方法,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编制年代尺】【收集史料】材料一:材料二:请写出A、B两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实现统一的王朝名称。

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巩固测试(含解析)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巩固测试(含解析)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选择题1.下列对隋文帝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统治20多年间,人口大幅增长B.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C.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运河D.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的有关知识。

魏晋以来,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

581年,它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隋文帝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

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运河的是隋炀帝。

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2.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类四段,由北向南依次为从涿郡到洛阳这段叫永济渠、从洛阳到淮水叫通济渠、从淮水到江都叫邗沟、从江都都余杭叫江南河。

全长两千余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故答案选择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3.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B.杨坚C.李渊D.李世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的建立。

魏晋以来,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

581年,它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4.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火药武器相关的知识点。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战争。

结合历史知识分析: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开始应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单项选择题1.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的皇帝是()2.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分裂割据局面是在( ) A.581年B.589年C.605年 D.608年3.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看电视吧?我们观看右图电视剧《隋炀帝》会了解到他开凿了()A. 都江堰B. 郑国渠C. 大运河D. 灵渠4.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他选择的出行方式应是()A.乘汽车B.坐轿子C.乘船D.坐火车5.穿越时空隧道,梦回唐朝,你家住江都,要沿京杭运河北上到长安赶考。

你知道自己会先后经过哪几段运河吗?()①永济渠②通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A. ①②B.③④C. ④①D. ③②6. 京杭大运河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2006年5月我国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正式启动,2009年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下列对大运河的表述错误的是()A. 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

B. 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C.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运河。

D. 大运河沟通了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7.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 “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C.隋炀帝创立科举制度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8.小刚同学对隋朝的历史进行了探究学习,请你帮助他从下面选择一个最恰当、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特点的学习主题()A.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D.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二、图说历史9.观察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在右图中正方框内填出隋朝运河各段的名称。

A.汉武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2)请你在右图中的长方框内填出隋运河的中心及南北端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步练习】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
河》习题01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一、选择题
1.隋朝的建立者是:
()
A.杨广 B.杨勇 C.杨
业 D.杨坚
2.隋朝建立的时间是
()
A.581 B.589 C.608年 D.618年
3. 隋朝作为统一的朝代存在的时间是
()
A.581 — 618年 B.589 — 618年 C.581 — 600年D.588 — 618年
4.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5.巴拿马运河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两大洋之间的航程,与苏伊士运河同样具有世界战略意义,因此素有“世界桥梁”之称。

在我国古代也有这样一个水利工程,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并且在今天仍然起
着重要的作用,这个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长城C.大运河 D.灵渠
6.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D.为了对高丽战争7.隋朝大运河,连接淮河和长江的一段是
()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邗沟
8.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凿于隋炀帝统治时期 B.全长四、五千千米
C.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D.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9.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
①通济渠②永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10.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
A.满足了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实现了南水北调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二、填空题
1.末年,外戚掌握大权,581年建立
2.年,隋灭,统一中国。

3.隋炀帝从年起征发几百万人,开凿大运河。

4.沟通黄河和淮河的是,沟通淮河和长江的是三、填图题
1.在《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上》填出运河的起止点和今名,大运河的中心点地名。

2.按照字母所处的位置,填出相对应的大运河四段的名称。

A.
B.
C.
D.
四、问答题
隋统一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1-10 DABAC ADBCC
二、1.陈朝、杨坚、隋朝 2.589、陈 3.605 4.通济渠、邗沟
三、1.涿郡——北京;余杭——杭州 2.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D江南河
四、人民渴望统一;隋文帝的励精图治;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士族的衰落。

二年级家长学校
工作总结
2012---2013第一学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