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七年级下册历史资源与评价答案

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

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
隋朝统一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恢复了中央集权,而大运河作为隋朝统一和国家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隋朝统一隋朝的统一是由隋文帝杨坚所主导的。
在隋朝建立前,中国历经南北朝的连年战乱,国力衰落,社会秩序混乱。
杨坚在不断攻打北周的战争中,最终击败北周,继而消灭了其他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
隋朝统一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杨坚的改革措施。
他加强了中央集权,缩减了豪门势力,并设立了检察机构以监督地方官员。
此外,杨坚还推行了农田改良政策,增加了产量,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状况。
这些改革稳定了社会秩序,提振了人民的信心,为统一铺平了道路。
二、大运河的建设大运河,又称京杭大运河,是隋炀帝杨广时期修建的,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人工运河之一。
大运河起自北京的世纪井,至杭州的西湖,全长约1800多公里。
它将中国东部的黄、淮、长江流域与北方的黄河流域连接起来,成为一条重要的交通动脉。
大运河的修建对隋朝统一和国家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大运河使得北方各地的粮食能够便捷地输送到南方,解决了南北物资交流的难题,为国家的经济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大运河加强了北方与南方的联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帝国的统一。
最后,大运河也促进了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各地人民得以互相交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三、大运河的影响大运河的建设不仅对隋朝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大运河的开凿和维护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
大运河的运输功能为中国的商品流通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其次,大运河逐渐成为文化交流的纽带,不同地域的文化得以互相融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此外,大运河也为中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为后世的工程师们提供了借鉴。
总结起来,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的建设是隋朝取得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
隋朝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推行各项改革,统一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巩固测试(含解析)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选择题1.下列对隋文帝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统治20多年间,人口大幅增长B.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C.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运河D.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的有关知识。
魏晋以来,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
581年,它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隋文帝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
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运河的是隋炀帝。
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2.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类四段,由北向南依次为从涿郡到洛阳这段叫永济渠、从洛阳到淮水叫通济渠、从淮水到江都叫邗沟、从江都都余杭叫江南河。
全长两千余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故答案选择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3.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B.杨坚C.李渊D.李世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的建立。
魏晋以来,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
581年,它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4.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火药武器相关的知识点。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战争。
结合历史知识分析: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开始应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1—11课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三.拔范围。
2)持续1300多年。
四., 隋朝灭亡。
1名臣:2措施:3贡献:三.女皇武则天四12②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③文化: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贡献:他统治的前期开创“开元盛世”的鼎盛局面。
第3课:盛唐气象一、经济的繁荣农业方面:发明并推广重要的生产工具手工业:白瓷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是主要的商业区;坊——是居民区)。
社会呈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妇女社会地位较高,社会风气兼二、民族交往与交融1.拉萨)2.三、多彩的文学艺术1.,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因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2.3.绘画: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 安史之乱原因:①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②社会上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③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财权于一身,使得中央和地方的力量对比原因: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吴、。
第6课 北宋的政治1建立 措施 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2目的:措施: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提高进士地位)。
影响:利:23、宋、夏和议:元昊向宋称臣,送给西夏岁币,4、金灭辽、北宋:1125年,金灭辽,11275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1、经济发展原因: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②南方战乱少,③北方人口南迁带去手工业: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起。
造船业发达,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限制,。
第:1127年,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病亡),1234年蒙古灭金。
南宋和蒙古对峙局面形成。
3、元的建立和统一建立统治统一(南宋大臣文天祥的抗元斗争)意义:结束分裂割据,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4、抗元英雄。
1、疆域2;枢密院(军事);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的修建

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的修建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短暂而辉煌的朝代之一,其统一了分裂多年的北方和南方,实现了长期以来的政治统一。
而在隋朝的统一过程中,大运河的修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的修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
一、隋朝的统一隋朝的统一伟大而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隋文帝杨坚的领导下,隋朝于581年取代南北朝之后,实现了对北方各个分裂政权的统治,并于589年灭掉陈朝,统一了南方。
隋朝的统一丰富了我国历史发展的内涵,开启了中国历史上隆盛发展的新时代。
在统一过程中,隋文帝杨坚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改革,为整合北方的力量打下了基础。
他通过设立郡县制、修建战略性的军事重镇、加强中央集权等手段,稳固了统一的局势。
隋文帝还改革军制,削减地方武装力量,加强了中央对军队的控制,使之成为他统一北方的有力工具。
二、大运河的修建在隋朝统一北方之后,随着国家疆域的扩张和对南方的统治,隋朝着手修建大运河,这个被誉为古代中国的“血脉”和“经济大动脉”的水利工程。
大运河的修建项目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连接京杭大运河和泗水,通航长约660公里,大运河主干基本贯通了北方草原与中、下游地区的交通。
第二阶段是从京杭大运河的南端延伸至长江口,通航长约1700多公里,实现了南北交通的畅通。
大运河的修建对隋朝的统一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一方面,它加强了北方和南方之间的联系,便于统治者采取有效的政策来统一各地。
另一方面,它提高了物资的流通效率,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为隋朝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统一与大运河的关系和影响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的修建形成了合力,相互促进和影响。
隋朝的统一为大运河的修建提供了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保障,而大运河的修建则进一步加强了隋朝的统一,为统治者提供了便利和支持。
首先,隋朝的统一为大运河的修建提供了政治保障。
统一的政权能够调动全国的资源和劳力,集中力量挖掘和修建大运河。
由于统一政权的存在,实现了对各地劳力的统一动员和协调,更容易实施大规模的工程项目。
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建设

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建设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不仅实现了北方统一,还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建设工程。
其中,大运河的建设对于统一大唐、推动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隋朝在统一北方后,面临着南方地区的治理问题。
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和经济补给的难题,隋炀帝下令修建大运河。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它串联了中国北方重镇洛阳和南方的江南地区,起到了重要的统一作用。
大运河建设的过程可谓艰苦而充满挑战。
由于河流纵横,地势复杂,隋朝修建者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
然而,隋炀帝决心铺设大运河,他派遣大批官员和民众参与其中。
在隋朝统一的动力下,大运河得以顺利建设。
大运河的修建不仅具有战略意义,还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随着运河的贯通,商品和粮食可以顺利运输,各地的物资贸易活动也日益频繁。
这一运输线路的畅通,不仅使得统治区域的经济发展蓬勃,还推动了内外贸易的繁荣。
同时,大运河的存在也促进了北方和南方的文化交流,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
大运河的建设对于隋朝的统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隋朝之前,后梁、后赵等北方政权都曾试图统一北方,但效果并不理想。
然而,隋朝的统一不仅仅在于武装力量的强大,还在于经济和交通的连接。
大运河的建设打通了南北交通,使得统治区域内各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成为可能。
这种连通性不仅在政治上加强了统一,还在经济上提供了便利,让统治者能够更有效地掌控各地资源。
然而,隋朝统一与大运河建设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在建设过程中,大量人力物力被调集,给致力于修建运河的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而隋朝统一后,隋炀帝消耗了过多的人力物力,导致国家财政压力加大,最终导致了隋朝的衰落。
总的来说,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建设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大运河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南北交通的难题,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并加强了统一的基础。
然而,大运河建设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最终也加速了隋朝的衰亡。
无论如何,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继续推进交通和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 618 年, 李渊 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 626年,李世民 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 唐太宗。 3.唐太宗在位20多年,虚心 纳谏 ,从善如流,知人 善任 , 推行一系列革新的措施,政治比较 清明 ,经济得到 进一步发展,国力 增强 ,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4. 武则天 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为后来 “开元盛世” 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5.唐玄宗 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 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定都逻些。唐太
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 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3.多彩的文学艺术: (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最为著名的有李白(诗仙)、 杜甫(诗圣)、白居易等。
(2)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等。 (3)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其中吴道子的代表作为:《送子天王图》
5)意义:加强了南北 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 3.开创选拔官吏的 科举 制度: (1)隋文帝 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 时,进士科 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成为历朝 选拔官吏的主要 制度,一直维持了约 1300 年。 4.隋朝创立 三省六部制 (唐朝进一步完善。) 5. 618 年,隋朝灭亡。原因:隋炀帝的 残暴统治 ,(隋的暴政)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表现: (1)日本的遣唐使 (2)鉴真东渡 (3)玄奘西行,著有《大唐西域记》 (4)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仿唐 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 成就。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初中历史初一历史下册《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教学设计

5.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历史、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要素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历史事件深层次的分析与评价能力还有待提高。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将面临以下挑战:
(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关于大运河的PPT,内容包括大运河的背景、开凿过程、主要作用等,要求图文并茂,展示清晰。
3.实践活动:
(1)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或相关展览,了解隋朝统一与大运河的实物资料,撰写一篇观后感,不少于300字。
(2)开展“我是小小考古家”活动,通过模拟考古发掘,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4)实施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
4.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提问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和实践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隋朝统一的意义、大运河的开凿及其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
2.难点:分析隋朝统一与大运河建设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内容的设想
(1)通过故事导入法,讲述隋朝统一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隋朝统一的意义。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大运河的图片、地图和相关史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运河的开凿过程及其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汴河直进船》
分 析
①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说的都有 一定道理,但都不够全面。只用一个 “好”或“坏”来评论大运河的作用 太简单化了。 ②总的来说是好事,是看到了问题的 主要方面。 ③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 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 于国家统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 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 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 • • •
①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 ②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③南方政权统治腐败; ④隋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 经济发展,军事强大; • ⑤隋为灭陈做了充分的准备,战略战 术运用得当。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请你举些实例来说明。
1、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
练一练:
1、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建立隋朝的杨坚,是北朝时哪个朝廷的外戚? A、西魏 B、东魏 C、北周 D、北齐 3、隋统一的历史作用是? ①结束长期分类的局面②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 流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④承上启下,继 往开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581年, 建隋, ,实现统一。 • 2、大运河—— 沟通5大水系: 、 、 、 、 ; 分为4段: 、 、 、 ; 3个支撑点: 为中心,北抵 ,南至 ; 全长 多千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动脉。 • 3、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其根本 的目的是 。
东魏—北齐
北朝: 北魏
南 北 朝
西魏—北周 ———隋
邗沟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朗读下面两首诗,它们对大运河
3. 大 运 河 的 作 用
的开凿有什么不一样的评价?你 的观点呢?
汴水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唐.李敬芳
尽道隋亡是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尽多。
——唐.皮日休 《汴河怀古》
思考:你知道世界上著名的运河吗?
苏伊 士运 河 巴拿 马运 河
大
太
大 西 洋
印 度 洋
平 洋 洋
西
• 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 大运河?
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 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 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 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 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1.南北交通多有不便。 2.隋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 联系和交流需要加强。 3.为了巩固统一的成果,必须加 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
4.隋朝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 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两 千 多 千 米点Fra bibliotek四 段
大 水 系
大 动 脉
海河
永济渠
涿郡(今北京)
黄河 淮水 长江 钱塘江
洛阳(今洛阳)
通济渠
589
581
南朝:宋——齐——梁——陈
一、隋的统一
1、隋的建立 581年,杨坚夺 取政权,建立 隋朝,年号:开 皇 定都长安。
隋文帝杨坚
2、隋的统一
公元589年,隋朝大 军南下陈后主携二 妃躲入的枯井,被 后人嘲笑为“胭脂 井”,也称“辱 井”。
胭脂井
589年,隋灭掉南方的陈朝, 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 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