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发展与现状

合集下载

民俗文化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研究

民俗文化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研究

民俗文化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研究简介本文对民俗文化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

民俗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和传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民俗文化行业逐渐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现状分析目前,民俗文化行业在我国各地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积极推动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参与者。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和组织也开始关注民俗文化,借助市场机会推出相关产品和服务,带动了民俗文化经济的发展。

发展趋势分析未来几年,民俗文化行业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俗文化行业将与现代科技和媒体相结合,创新传统文化形式和传播方式,使传统文化更加有吸引力和互动性。

2. 文化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旅游体验中的文化元素,民俗文化成为旅游的重要吸引力之一。

各地将通过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吸引游客、促进经济增长。

3. 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随着民众对民俗文化的热情增加,民俗文化创意产业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设计师、艺术家和企业可以借鉴传统文化元素,开发出具有创意和时尚感的产品和品牌。

4. 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威胁。

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当前的重要任务,需要政府、学界、社会组织和民众的共同努力。

结论民俗文化行业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未来,这一行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呈现出多种潜力和机遇。

加强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将是未来民俗文化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各界应共同努力,推动民俗文化行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民俗文化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民俗文化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民俗文化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展望现状分析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民俗文化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现阶段,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已经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导致了民俗文化的衰退。

首先,现代化带来的生活方式变化以及快节奏的工作和研究压力,使得人们对传统民俗活动的参与度下降。

许多年轻人对传统民俗文化缺乏兴趣,更倾向于追求时尚和便捷的生活方式。

其次,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土地使用方式的改变,传统民俗活动所需要的场地逐渐减少。

一些农村地区的传统节日庆典因为场地问题无法开展,这也使得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遇到了阻碍。

再次,现代娱乐方式的发展使得人们的休闲娱乐选择更加多样化。

相比于繁琐的传统民俗活动,现代的娱乐设施和娱乐活动更加便捷和吸引人,从而进一步减少了人们对民俗文化的关注和参与。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但民俗文化行业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下是未来发展中的几个趋势展望:首先,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将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政府、社区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扶持,鼓励人们参与并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通过举办庙会、传统节日庆典等活动,增加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推动其传承和发展。

其次,将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娱乐方式相结合,创新发展多样化的民俗文化产品。

通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娱乐方式,使传统民俗文化更加生动有趣,并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参与。

例如,可以推出民俗文化主题的电子游戏、演出等,让年轻人通过娱乐方式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

最后,增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民俗文化在国际间的传播和交流。

通过开展民俗文化展览、交流活动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民俗文化经验,丰富和改进自身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方式。

综上所述,尽管民俗文化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但通过政府、社区和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以及创新发展的理念,民俗文化行业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024年民俗民间文化遗产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民俗民间文化遗产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民俗民间文化遗产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民俗民间文化遗产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特有的、代表性的、具有普遍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意识的增强,民俗民间文化遗产市场逐渐兴起,并呈现出一定的发展现状。

本文将探讨民俗民间文化遗产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其相关问题。

1.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关注的增加,民俗民间文化遗产市场的规模逐渐扩大。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愿意购买和参与相关活动。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民俗民间文化遗产市场交易额呈逐年增长的态势。

2. 市场需求多样化民俗民间文化遗产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

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观赏和收藏,而是希望通过参与体验、文化旅游等方式深度融入民俗民间文化中。

因此,市场上出现了一系列多样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如传统手工艺品、文化旅游线路设计、民俗体验活动等。

3.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市场机会的增多,民俗民间文化遗产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体涌入市场,推出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服务。

虽然这种激烈的竞争有助于市场的活力和创新,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价格竞争激烈等问题。

4. 市场规范待加强在民俗民间文化遗产市场中,仍存在一些乱象和问题,市场规范亟待加强。

一方面,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伪造或篡改文化遗产,损害市场信誉。

另一方面,一些从业者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加强市场监管和规范,提高从业者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对于民俗民间文化遗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5. 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民俗民间文化遗产市场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的双重情况。

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复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增强,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另一方面,挑战也不容忽视。

如何平衡商业利益和文化保护、如何保证市场规范和质量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民俗文化发展现状

民俗文化发展现状

民俗文化发展现状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总和。

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精神文化特征之一,也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民俗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各地的民俗文化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俗文化在城市中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逐渐被遗忘或边缘化。

例如,一些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活动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更倾向于追求现代化的庆祝方式,而传统的节日习俗逐渐淡漠。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影响,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也面临着被外来文化冲击的问题。

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一些年轻人更加崇尚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和了解。

这也导致了传统的民俗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

然而,尽管面临许多挑战,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仍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开始重视和保护民俗文化,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民俗文化活动,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宣传。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会举办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组织民俗文化展览等,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到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

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逐渐成为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这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增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例如,一些著名的民俗村庄成为了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

互联网的普及也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到民俗文化的信息,了解传统的节日习俗和民俗活动。

同时,互联网也为传统的民俗文化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传播的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分享自己的民俗文化体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形式,其发展现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2024年民俗文化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民俗文化市场前景分析

民俗文化市场前景分析引言民俗文化是一座国家或地区的文化遗产,它牵涉到人们的传统行为模式、信仰体系、节日庆典等方面。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增加,民俗文化市场也逐渐得到关注。

本文将对民俗文化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商机。

市场概况民俗文化的定义与特点民俗文化是指特定民族群体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节日、习俗、传说传统等。

它具有根深蒂固的地域性、历史性和民族性特点。

民俗文化市场的发展潜力随着人们对文化自我认同的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逐渐提升,民俗文化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尤其是旅游业的兴起,为民俗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更多机遇。

市场分析市场规模民俗文化市场的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

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参与民俗文化活动的需求也在增加。

市场竞争随着民俗文化市场的发展,竞争压力不断增大。

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或组织投入到民俗文化市场中,推出各种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如民俗文化旅游、文化衍生品等。

市场趋势1. 文化旅游的兴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休闲娱乐方式。

民俗文化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成为文化旅游的热门选择。

2.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民俗文化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互联网平台,人们可以更便捷地了解和参与民俗文化活动,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3. 传统与现代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成为一种趋势。

在民俗文化市场中,创新和传统的结合将推动市场的发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商机分析民俗文化旅游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民俗文化旅游具有较大的商机。

开发具有独特魅力和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景点和线路,吸引国内外游客参观体验,将成为民俗文化市场的重要支柱。

文化衍生品开发通过开发具有民俗文化元素的文化衍生品,可以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求。

这些衍生品可包括服饰、饰品、手工艺品等,将成为民俗文化市场中的热门产品。

文化节庆活动举办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可以拉动地方经济、促进文化交流。

2023中国民俗发展报告

2023中国民俗发展报告

2023中国民俗发展报告引言民俗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文化传承、社会习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国作为拥有深厚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国家,其民俗也拥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本报告将对2023年中国民俗发展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挑战。

1. 民俗发展概述1.1 定义和意义民俗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的一些习俗、风俗和传统,涵盖了节庆活动、婚丧嫁娶、宗教仪式、民间艺术等方面。

民俗不仅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要载体。

1.2 中国民俗的特点中国民俗因为国土辽阔,民族众多,地域差异较大,所以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例如,中国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民俗活动,如放鞭炮、贴春联、舞龙舞狮等。

此外,中国的传统婚礼、葬礼、端午节、中秋节等节庆活动也有独特的民俗风情。

2. 2023年中国民俗发展现状2.1 民俗活动的丰富性2023年的中国民俗活动非常丰富多样,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

例如,在广东地区,有丰富多彩的南方民俗活动,如广东舞狮和广东花灯等。

而在西部地区,藏族的传统藏戏表演和蒙古族的草原歌舞等也备受关注。

这些民俗活动不仅吸引了本地居民的参与,还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欣赏和体验。

2.2 民俗传承的重要性在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很大的冲击和挑战。

因此,民俗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在2023年,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民俗传承的支持力度,鼓励各地区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养。

同时,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如中国传统戏曲、传统音乐等。

2.3 民俗发展的市场化趋势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增加,民俗活动逐渐商业化的趋势也变得明显。

一些知名的民俗活动如乌镇茶香激荡节、西塘双塔庙会等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游客。

然而,市场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商业化程度过高可能导致原有的传统文化特色被淡化。

民俗文化发展现状

民俗文化发展现状

民俗文化发展现状民俗文化是一种传统文化,它是指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习俗、风俗和民间传说等文化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民俗文化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和演变。

我国的民俗文化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一、保护和传承的意识不断提高在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方面,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同时,广大民众的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意识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到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二、民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多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民俗文化活动也日益丰富多彩。

各地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龙舟竞渡、舞狮表演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发扬和传承,同时还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民俗文化活动,如茶文化节、民俗文化展览会等。

三、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民俗文化也在不断地与现代文化融合发展。

比如,在传统的春节晚会中,现代元素的加入,让观众感受到了新的文化魅力;在传统的龙舟竞渡中,加入了现代化的竞技元素,使得这项传统运动更加生动有趣。

四、民俗文化的市场化和商业化随着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一些民俗文化活动逐渐被市场化和商业化。

比如,一些旅游景区将民俗文化作为吸引游客的亮点,将传统的民俗文化表演和展览作为景区的一部分来推广;同时,一些商家也将民俗文化作为商品,推出一些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产品,如服装、饰品等。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一个民族或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习俗,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民俗文化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和演变,我们应该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绽放新的文化光芒。

传统文化发展现状以及趋势

传统文化发展现状以及趋势

传统文化发展现状以及趋势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底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然而,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深入探讨传统文化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首先,传统文化发展的现状是复杂多样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和影响。

一方面,一些传统文化形式和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式微,比如古典文学、传统手工艺等。

另一方面,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得到了重新发现和重视,比如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等。

传统文化发展的现状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其内在原因和发展规律。

其次,传统文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活力得到了有效激发。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为人们提供心灵寄托和情感共鸣,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撑。

未来,传统文化将继续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创新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

再次,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积极的支持和社会参与。

相关部门部门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扶持力度,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措施,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接受度,推动传统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最后,我们要坚持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道路。

传统文化作为一个生生不息的精神世界,需要不断与时代接轨,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探索创新的路径和方法,发掘文化资源的潜力和价值,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和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发展现状以及趋势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深入研究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民俗旅游与民俗文化之保护——黔东南苗族侗族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目录1.民俗与民俗文化的变迁1.1民俗旅游的现状1.2民俗文化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问题1.3民俗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的关系2.黔东南苗族侗族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2.1商品化对民俗旅游村的影响2.2舞台化对民俗文化的影响2.3娱乐化庸俗化对民俗文化的影响2.4外来文化与民俗旅游村寨文化的互动3.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3.1建立生态保护区,走民俗生态之路3.2加强宣传,发扬光大本民族文化3.3防止庸俗化、过度商业化和同化3.4提高民俗旅游管理者的文化素质3.5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4.结论摘要民俗文化,是依附着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它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

在民俗旅游开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民俗文化也遭受到破坏,保护民俗文化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美丽的黔东南生活着苗族侗族等众多的少数民族,古朴神秘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成为民俗旅游开发的热土。

但随着民俗旅游的开发以及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大等原因,黔东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也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在民俗旅游村,旅游的商业化、舞台化、娱乐化等破坏了民俗文化的健康传承,民俗文化逐渐退化、衰微甚至消亡。

民俗文化一旦消亡就难以恢复,因此要加大对民俗文化的保护。

我们既要保护民俗文化又要开发民俗旅游,使保护和开发和谐发展。

关键词黔东南,民俗文化,民俗旅游,保护,发展On the Protection Of Folklore Tourism And FolkloreCulture ------The Southeast Qian’s Miao and Dong Of folk culture protec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AbstractFolklore Culture is a kind of culture which is produced by adhering to people’s life, habit, emotion and belief,and it strengthens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enhances national spirit and models national character.The exploration of folklore tourism brings huge economic benefits , at the same time, folklore culture has been destroyed. More and more people catch eyes on the the protection of folklore culture.In the beautiful Southeast Qian, there are many minorities such as Miao, Dong and so on. Simple and mystery folklore cultures are colorful. It has been a hot point of exploring folklore tourism. Howerer, with the exporation of folklore tourism and futher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folklore culture in Southeast Qian aslo encounters other culture shock. In the villages of folklore tourism , healthy inheritance of folklore culture is beingdebased by commercialism, stagewise feature and entertainment orientation and folklore culture is degradation, decline and even lost. Once folklore culture is lost , it is not easy to restore, therefore, the the protection of folklore culture should be enhanced. We not only protect folklore culture, but also explore folklore tourism, which make protection and exploration accord development.Key wordsSoutheast Qian ,Folklore Culture, Folklore Tourism , protection exploration1.民俗与民俗文化的变迁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方式。

[1]民俗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的精神方式,民俗文化同时起着连接本民族,体现民族凝聚力的形式,一种民俗一旦形成,就对本民族的生活形成重要的影响。

民俗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民俗文化的变迁,变异性是民俗文化的显著特征,它是指民俗在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迁。

民俗是靠语言和行动传承的,这种方式决定了民俗在历时的和共时的传承过程中,不断适应周围环境而做出的相应变化。

很少有一种文化能够拒绝变迁,拒接变迁也就也就是意味着文化的停滞、衰微、消失,已经消失的或者正在消亡的文化,其实就是拒绝变迁的结果。

[2]1.1民俗旅游的现状如今民俗旅游在很多地区搞得热火朝天,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更是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极力推崇。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满足了[1] 钟敬文. 民俗学概论[M].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2.[2] 傅安辉,余达钟. 九寨民俗[M].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3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俗旅游的蓬勃发展,使得民俗文化在旅游当中受到了冲击,甚至消亡,从而保护民俗文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探究民俗文化在当今旅游发展,以及强势文化的冲击之下的生存之路,成为广大学者关心的问题。

我们关注民俗文化,也关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不但要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更应该关注其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要认真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审视,对其价值进行充分的认识和发掘,在保护民俗文化的基础之上,才能开发利用它。

科学的开发和保护,使民俗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永葆生机,实现文化的多元化。

1.2民俗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的关系民俗旅游的开发与民俗文化的保护,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开发就必然会对当地的原有面貌造成损害。

一方面,旅游开发本身存在着扭曲地反映与真实地反映文化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必将干扰民俗文化原有次序和发展过程,使落后地区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造成当地村民思想行为的混乱和盲目仿效追随,这将淡化原有文化的特征,进而在长远角度上破坏了民俗文化的特性。

但是,民俗文化的消亡与衰微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而是旅游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传统的重视和对民族特色的珍惜。

[3]民俗旅游的开发提高了当地的经济,从而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文化其实也是被外界认同的,提高了民族认同感,更加爱护和珍惜本民族特色文化。

在当今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少数民族文化面临消亡的危机,是民俗旅游的发展争取到了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行列当中来。

同时民俗旅游促进了民族地区地位的提升,在现代话语中,传统农村被赋予了偏僻、贫困、落后的象征符号,农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地位在社会的底层。

黔东南地区长期被统治,被边缘化,使其民族地位被置于民族之下。

当地老百姓作为农民和少数民族这样的边缘群体,以往长期处于被忽视、被歧视的地位,是被国家和社会救助的对象。

然而,旅游业的发展大大提升了当地的经济,很多民俗村寨的老百姓都从事旅游事业,认为自己是少数民族而感到自豪。

在黔东南等地开发民俗旅游后,社区的自我评价日益升级,旅游导致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的极大提升。

[4]当地居民意识到“民族身份”的价值,开始有意识地向游[3] 徐赣丽. 民族文化与民俗文化变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13[4] 周星.旅游产业给少数民族社会带来了什么[N].载云南大学报,2004(5)客展示自己的民族特色,自己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差异,并主动表明自己的民族属性。

开发与保护民俗文化正是这样一对矛盾体,我们该认真面对旅游开发所带来的问题,思索如何利用旅游促进黔东南地区民俗文化的健康传承发展,为实现全民的小康社会而努力。

1.3民俗文化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市场导致原有民族物质边界的重大调整和弱化,当地的宗教、传统习俗、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对当地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利用文化带动经济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但政府还没有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高度来看待民族民间文化的价值,[5]如过度开发使民俗旅游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一些旅游开发者或当地政府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实行掠夺式的开发,使许多民俗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我们还来不及清理认定就已经消失;民俗文化遗址和民俗特色建筑遭到严重损坏;一些民间艺术和手工艺术品为了迎合经济市场化而批量生产,其质量低劣,并丧失了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另外,由于商业活动,使得民俗文化商业化和庸俗化,民俗文化失去了本来的乡土气息,淳朴的民俗被歪曲,有些甚至为了迎合人们的低级庸俗心理,开发一些落后的文化,违背了民俗旅游开发的初衷。

还有些地区把不是本民族的东西生搬硬套,这样做很不严肃,使民俗文化失去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底蕴,是虚伪民俗的表现。

在民俗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强势冲击,造成少数民族文化的衰微和消亡,如何做到使本民族文化以健康的形式发展,这是很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种价值体系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各民族尽管发展各异,但都具有共同文化价值观,如吃苦耐劳、热情好客、讲信用、重义不重利、忠诚朴实等,但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这些优秀的价值观正在退化甚至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