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例摘要
病例汇报总结摘要范文

一、病例简介患者,男性,45岁,主诉:左侧腰部疼痛伴乏力2个月,加重1周。
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部疼痛,呈持续性,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近1周来,疼痛加重,伴有乏力,食欲不振,睡眠不佳。
既往无特殊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体温37.2℃,脉搏8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80mmHg。
左侧腰部肌肉紧张,压痛明显,肾区无叩击痛。
二、辅助检查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8.5×10^9/L,红细胞计数4.5×10^12/L,血红蛋白150g/L,血小板计数150×10^9/L。
2. 尿常规:红细胞5个/HP,白细胞3个/HP,尿蛋白(+)。
3. 血沉:25mm/h。
4. 超声检查:左侧肾脏大小正常,形态规则,皮质回声均匀,髓质回声略低,集合系统无扩张。
三、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初步诊断为:1. 肾结石合并肾积水2. 肾功能不全四、治疗经过1. 予以抗感染、止痛、利尿等对症治疗。
2. 给予左氧氟沙星0.2g,每日2次,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
3. 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0.3g,每日3次,口服,止痛治疗。
4. 给予呋塞米20mg,每日3次,口服,利尿治疗。
5. 给予碳酸氢钠0.5g,每日3次,口服,碱化尿液,预防结石复发。
五、疗效评价经过治疗,患者左侧腰部疼痛明显减轻,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有所改善。
尿常规检查:红细胞1个/HP,白细胞1个/HP,尿蛋白(±)。
血沉:15mm/h。
肾功能检查:血肌酐80μmol/L,尿素氮5.2mmol/L。
超声检查:左侧肾脏大小正常,形态规则,皮质回声均匀,髓质回声略低,集合系统无扩张。
六、总结本病例为一名中年男性,因左侧腰部疼痛伴乏力就诊。
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初步诊断为肾结石合并肾积水、肾功能不全。
经抗感染、止痛、利尿等对症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实习生临床病例报告

一、病例摘要患者,女,32岁,因“持续性腹痛、恶心、呕吐2天,加重1天”入院。
患者于2天前开始出现持续性腹痛,位于脐周,呈阵发性加剧,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色样物。
无发热、腹泻、便秘等症状。
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差,食欲不振,睡眠不佳。
既往有胃病史,曾诊断为“胃溃疡”。
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二、入院评估1. 一般情况: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睡眠不佳,体温37.2℃,脉搏8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0/70mmHg。
2. 专科情况:- 腹部:脐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 其他:心肺检查未见异常。
3.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8.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
- 肝肾功能:正常。
- 胃镜检查:胃溃疡,活动期。
三、诊断1. 胃溃疡活动期2. 消化不良四、护理措施1.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腹痛、恶心、呕吐的症状变化,记录呕吐物性质、颜色、量等。
- 观察患者腹部体征,如压痛、反跳痛等。
- 定期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2. 饮食护理:- 给予患者易消化、低脂、少渣饮食,少量多餐。
- 避免进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3. 用药护理:- 按医嘱给予患者抗酸、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等药物治疗。
- 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4. 心理护理:- 耐心倾听患者主诉,给予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情绪。
- 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5. 健康教育:- 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 嘱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限酒。
- 嘱患者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五、护理效果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腹痛、恶心、呕吐症状明显缓解,食欲好转,睡眠改善。
胃镜复查显示胃溃疡愈合良好。
患者于入院后第7天出院。
六、总结本病例为胃溃疡活动期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作为护理实习生,我们应熟练掌握胃溃疡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病例分析摘要2

结核性脑膜炎、浸润性肺结核-病例分析病史摘要:患者,女,36岁。
因头痛、呕吐、发热急诊入院。
患者于20多天前因受冷感冒头疼,伴有寒战、高热(体温不详),以后头痛加重,呈刺跳痛,尤其前额部明显。
10天前开始出现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残渣,无血。
当地医院诊断为“流感”,予以相应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2天前自觉双下肢麻木,乏力,急诊入安。
既往无特殊病史。
查体:体温40℃,脉率110/min。
慢性病容,消瘦,嗜睡,神志恍惚,合作欠佳,双眼无水肿,瞳孔等大对称,对光反射存在。
心肺检查无明显异常,腹部稍凹陷,全腹有压痛。
浅反射及腹壁反射减弱,浅感觉存在,膝反射及跟腱反射未引出,颈强直。
克氏征、布氏征阳性。
化验检查:WBC 9.2X109/L,N:0.5,L:0.14。
脑脊液压力高,细胞数高,查见抗酸杆菌。
X线检查:双肺上部各有一结节状阴影,边缘见模糊的云雾状阴影。
分析题:1、根据所学知识做出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2、根据病理学知识解释相应症状、体征、化验结果。
参考答案:1、结核性脑膜炎、浸润性肺结核。
依据:头痛、呕吐、发热;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脑脊液压力高、查见抗酸杆菌;X线所见。
2、脑脊液循环障碍→颅内压升→头痛、呕吐;结核累及脑膜→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浸润性肺结核→X线所见;感染、脑脊液中抗酸杆菌及中枢神经受损→发热。
小叶性肺炎--病例分析患儿,男,3岁。
因咳嗽、咳痰、气喘9天、加重3天入院。
体格检查:体温39℃,脉搏165次/min,呼吸30次/min。
患者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周围青紫,神萎,鼻翼扇动。
两肺背侧下部可闻及湿性啰音。
心率165次/min,心音钝,心律齐。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24×109/L,分类:嗜中性粒细胞0.83,淋巴细胞0.17。
X线胸片:左右肺下叶可见灶状阴影。
临床诊断:小叶性肺炎、心力衰竭。
入院后曾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但病情逐渐加重,治疗无效死亡。
临床医学诊断病例案例汇总

要求:根据以上病例摘要,请将初步诊断、诊断依据(两个以上诊断,应分别列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列出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写在答题纸上。时间:15分钟
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突起畏寒、寒战,随后发热,自行口服“退热药”(具体不详),体温一度下降,之后再次升高,波动~~,时感右侧腰痛,为持续胀痛,无阵发性加重。尿频,白无~~~~感全身乏力、恶心,无呕吐、腹痛、腹泻。发病以来睡眠~,现血糖升高5年,未规律治疗。无烟酒嗜好。配偶及子女无遗传病家族史。
评分标准
总分22分
一、初步诊断
4分
1.上消化道出血
1分
2.十二指肠溃疡
3分
二、诊断依据(初步诊断错误,诊断依据不得分:未分别列出各自诊断依据,扣1分)
4分
1分
1分
0.5分
1分
0.5分
三、鉴别诊断
3分
1.急性阑尾炎
1分
2.急性胆囊炎
1分
3.急性胰腺炎
1分
4.胃溃疡
5分
四、进一步检查
2分
1.立位腹部X线平片。
查体:T36.0℃,P100次/分,R22次/分BP95/60mmHg.神志清,查体合作,贫血貌。皮肤未见出血点及蜘蛛痣,未见肝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剑突下深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脏触诊不满意,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8次/分,双下肢无水肿。
病例摘要

病例摘要患者,马光华,中年男性。
主因“间断右上腹痛半年,加重3个月”入院,以无诱因右上腹痛起病,性质为闷痛,伴右后背放射痛,初始持续时间较短,几分钟至几小时,与进食及体位无关,可自行缓解,其后症状加重,持续数小时到数天不等,伴出汗,有夜间疼痛,无腹胀、腹泻,无低热盗汗,无恶心呕吐、无粘液血便。
查体未见阳性体征,于当地医院多次就诊,查胃镜未见异常,肠镜示:慢性直肠炎、阑尾窝处斑块状充血;腹部超声、胸、腹部CT未见明确占位性病变。
经抑酸、利胆、解痉等治疗,症状无好转,就诊我院,胃镜检查示:非萎缩性胃炎,结肠镜检查无异常,经口小肠镜检查未见异常,腹部增强MR:肝右叶小血管瘤,肝囊肿。
Case SummaryPatients, Ma Guanghua, middle-aged men, admitted to hospital mainly due to "intermittent right upper abdominal pain six months, increased 3 months".With nosignificantincentive ,he suffered intermittent dull pain in right upper abdominal, with right backradiating pain. The initial duration is shorter, a few minutes to a few hours, and is irrelevant with eating and postural, can be self-mitigation. Then he followed by increased symptoms, ranging from several hours to several days, accompanied bysweating, nocturnal pain; no bloating, diarrhea, no fever, night sweats; no nausea and vomit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showed no positive signs. He visited the local hospital repeatedly. There was no abnormality in gastroscopy;The results of colonoscopy showed chronic proctitis and appendix fossa at the plaque congestion.The results ofabdominal ultrasound, Chest CT and abdomen CTdidn’t show clear space-occupying lesions. The patient was ever treated by acid suppression, gallbladder, antispasmodic and other treatment, but the pain was n’t eased.In our hospital, the endoscopic examination showednon-atrophic gastritis; the result of colonoscopy is normal;Oral colonoscopy did not see abnormal; the abdominal enhanced MR showed thata small hemangioma is in the right lobe of the liver and a hepatic cyst.。
临床医学53个经典病例

1.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例分析[病例摘要]男性,61岁,渐进性活动后呼吸困难五年,明显加重伴下肢浮肿一个月五年前,因登山时突感心悸、气短、胸闷,休息约1小时稍有缓解。
以后自觉体力日渐下降,稍微活动即感气短、胸闷,夜间时有憋醒,无心前区痛。
曾在当地诊断为"心律不整",服药疗效不好。
一个月前感冒后咳嗽,咳白色粘痰,气短明显,不能平卧,尿少,颜面及两下肢浮肿,腹胀加重而来院。
既往二十余年前发现高血压(170/100mmHg)未经任何治疗,八年前有阵发心悸、气短发作;无结核、肝炎病史,无长期咳嗽、咳痰史,吸烟40年,不饮酒。
查体:T37.1℃,P72次/分,R20次/分,Bp 160/96mmHg,神清合作,半卧位,口唇轻度发绀,巩膜无黄染,颈静脉充盈,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两肺叩清,左肺可闻及细湿罗音,心界两侧扩大,心律不整,心率92次/分,心前区可闻Ⅲ/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肝肋下2.5cm,有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脾未及,移动浊音(-),肠鸣音减弱;双下肢明显可凹性水肿。
化验:血常规Hb129g/L,WBC6.7×109/L,尿蛋白(++),比重1.016,镜检(-),BUN:7.0mmol/L,Cr:113umol/L,肝功能ALT 56u/L,TBIL:19.6umol/L.[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1.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扩大,心房纤颤,心功能IV级2.高血压病Ⅲ期(2级,极高危险组)3.肺部感染(二)诊断依据1.高血压性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史长,未治疗;左心功能不全(夜间憋醒,不能平卧);右心功能不全(颈静脉充盈,肝大和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心脏向两侧扩大,心律不整,心率>脉率2.高血压病Ⅲ期(2级,极高危险组)二十余年血压高(170/100mmHg);现在Bp160/100mmHg;心功能IV级3.肺部感染:咳嗽,发烧,一侧肺有细小湿罗音二、鉴别诊断(5分)1.冠心病2.扩张性心肌病3.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三、进一步检查(4分)1.心电图、超声心动图2.X线胸片,必要时胸部CT3.腹部B超1分4.血A/G,血K+,Na+,Cl-四、治疗原则(3分)1.病因治疗:合理应用降血压药2.心衰治疗:吸氧、利尿、扩血管、强心药3.对症治疗:控制感染等2:左侧肺炎病例分析[病例摘要]男性,63岁,工人,发热、咳嗽五天患者五天前洗澡受凉后,出现寒战,体温高达40℃,伴咳嗽、咳痰,痰量不多,为白色粘痰。
临床技能考试病例分析报告模板范文

临床技能考试病例分析报告模板范文一、病例摘要。
患者是一位名叫[患者姓名]的[年龄]岁男性(或女性),主诉咳嗽、咳痰伴发热[具体时长]来院就诊。
二、现病史。
这大哥(大姐)啊,一开始就是咳嗽,那咳嗽声“哐哐”的,听着就难受。
开始的时候是干咳,就像喉咙里卡了个鸡毛似的,老想把啥东西咳出来。
过了没两天呢,就开始咳痰了,痰是黄色的,黏糊糊的,感觉就像那老胶水似的,每次咳痰都得费好大劲儿。
同时啊,还发起烧来了,体温最高能到[具体体温数值]度,整个人就像被火烤了一样,浑身没劲儿,头疼得厉害,就像有个小锤子在脑袋里敲一样。
自己在家吃了点退烧药,但是体温总是反复,这才决定来咱们医院看看。
这期间呢,食欲也不好,吃啥都不香,感觉就像嘴巴里长了草一样。
睡眠也被折腾得够呛,晚上老是因为咳嗽和发热醒过来,就这么折腾了好几天,人都瘦了一圈了。
三、既往史。
这患者之前身体还算可以,没有啥特别严重的疾病。
就是有抽烟的习惯,一天能抽个[具体烟量],这烟啊,就像他的“亲密伙伴”一样,已经抽了[具体抽烟年限]年了。
以前没得过肺炎,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性病,没做过手术,也没有药物过敏史。
四、体格检查。
1. 一般情况。
患者看起来有点萎靡不振的,脸上红彤彤的,一看就是还在发热呢。
神志倒是清楚,不过说话有气无力的,像个泄了气的皮球。
2. 生命体征。
体温:[具体体温数值]℃,这体温还是挺高的呢。
脉搏:[具体脉搏数值]次/分,稍微有点快,就像跑步后的那种心跳加速。
呼吸:[具体呼吸数值]次/分,比正常的时候也快了一些,感觉他呼吸的时候都挺费劲的。
血压:[具体血压数值],还算正常范围,没因为这个病受到太大影响。
3. 肺部检查。
视诊:胸廓对称,呼吸运动两侧基本一致,不过呼吸频率有点快,就像着急赶路似的。
触诊:双侧语颤增强,感觉就像手底下有个小发动机在震动一样,这是肺部有炎症的表现。
叩诊:在肺部实变的地方叩诊呈浊音,就像敲在实心的木头上一样,而不是正常肺部那种清音了。
临床医学概要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第三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病例分析一病例摘要:患者男性,70岁。
因突然高热,体温39.5℃,伴头痛6小时,急诊。
同时有轻度咽痛及鼻塞,无流涕及咳嗽,2天前其家人因为发热到医院就诊,诊断“急性上感”。
查体:急性面容,咽充血,扁桃体I度肿大,充血,无分泌物,心(-),肺部听诊呼吸音粗,腹(-)。
请分析患者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是否需进一步检查;治疗要点。
病例分析二病例摘要:患者男性,65岁,农民。
慢性咳嗽、咳痰、喘息30余年,加重5天来院就诊。
患者每逢感冒或冬季均出现咳嗽、咳痰,有时伴有喘息,咳痰量不多,痰为白色泡沫样,有时为脓痰。
5天前又因感冒,上述症状加重,同时伴有发热,咳痰带血丝,活动时胸闷,气短。
既往有长期吸烟史。
查体:体温38.0℃。
双肺可闻及散在干性罗音,咳嗽后可减少。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1.8x109/L,中性粒细胞0.78。
胸部X线摄片:两肺纹理增粗、紊乱,肺透亮性增加。
分析(1)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何种检查最有可能获得确诊?(3)该患者的治疗措施是什么?病例分析三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0岁,因呼吸困难3小时入院。
患者在家打扫卫生后出现鼻咽痒、打喷嚏及流清涕,继而胸闷气喘,呼吸困难。
患者既往有“哮喘”史。
查体:神清,端坐呼吸,口唇发绀,鼻翼扇动,颈静脉怒张,胸廓对称膨隆。
双侧语颤触觉减弱。
叩诊呈过清音。
两肺满布哮鸣音。
心率126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请分析: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进一步检查;治疗要点。
病例分析四病例摘要:患者男性,17岁,学生。
发热、发冷3天。
患者于3天前淋雨后出现发热,体温39℃,同时伴有寒战、胸痛、气短、咳嗽、全身肌肉酸痛。
来诊前咳痰带血丝。
查体:体温39.2℃,呼吸32次/分,脉搏110次/分,血压90/60mmHg,营养中等,神清,呼吸稍促,唇有疱疹,无发绀。
右上肺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历摘要患者女,26岁,1个月前逐渐出现纳差、消瘦,体重下降10 kg左右,外院诊断为“乙型肝炎”,予住院常规保肝治疗。
住院期间患者渐出现胸闷气促,四肢明显乏力。
10天前患者突发意识障碍,诊断为2型呼吸衰竭,予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同时查血钾1.5 mmol/L,经积极补钾治疗,2天后顺利拔管。
为寻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患者病程中无发热、皮疹,无呕吐、腹痛、腹泻,无黑便、血便,无咳嗽、咳痰,无浮肿、少尿。
患者为年轻女性,以纳差、消瘦起病,体重减轻迅速,并出现呼吸衰竭,难以用乙肝解释疾病全过程。
患者出现的2型呼衰,伴严重低血钾,经补钾后症状迅速好转,提示为低钾引起的呼吸肌麻痹。
目前,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是什么原因导致患者如此严重的低钾?钾丢失过多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低钾原因,严重的可危及生命。
正常人体90%的钾是通过尿液排出,因此进行尿液分析是判断低钾原因的关键。
在血钾为3.0~3.5 mmol/L时,24小时尿钾>40 mmol,为经肾丢钾的明确证据。
临床上,也可以使用随机尿电解质分析快速确定是否经肾丢钾,若随机尿钾>40 mmol/L,也可诊断为经肾丢钾。
患者没有呕吐、腹泻的病史,没有分布性低钾的促进因素,结合上述实验室检查结果,支持经肾失钾。
患者,女性,27岁。
因左侧胸痛、发热2个月,加重5天于2003年1月1日入院。
患者自2002年10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部隐痛,时有发热,体温最高38.0℃,以下午及夜间发热明显,刺激性干咳,无盗汗,外院胸片提示左下肺炎,左侧胸腔少量积液。
予静脉滴注菌必治、先锋霉素等治疗,效果差。
入院查体:T 37.5℃,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气管无明显歪斜。
双侧胸廓对称,无畸形,胸骨无压痛,左肺呼吸运动度稍减弱,左下肺语颤消失;叩诊呈实音,呼吸音消失;右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增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
心脏、腹部以及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后胸水检验提示渗出液,胸水未找到癌细胞,肿瘤标志物检验阴性。
PPD试验阳性,初步诊断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予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四联抗结核治疗。
1个月后患者病情无改善,呈顽固性胸痛,胸水一直未完全吸收,并且由淡黄色转为血性;查体可见左侧胸廓变形缩窄;肺部CT检查提示左下肺炎,左侧液气胸,胸膜不规则增厚;胸水病理细胞学检查可见许多间皮细胞,少量核异质细胞。
考虑胸膜间皮瘤的可能性,患者转往北京协和医院。
在协和医院开胸探查,术中见胸腔内黏连严重。
术后病理报告为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此后患者自行服用多种中草药治疗,不久死亡。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介于良、恶性之间的交界性肿瘤,预后介于二者之间。
报道存活时间最长的1例为24年。
约40%的患者生存期小于5年,多数死于呼吸功能衰竭。
下列因素提示预后不良:临床症状重,肿瘤远处转移,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梭形细胞成分多,病理性核分裂象每5个高视野超过1个。
本病有恶性倾向,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
目前多数主张以手术为主综合治疗。
本例患者为青年女性,以胸痛、发热为主要症状,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部炎症性病变和胸腔积液,因此,按照通常的诊断思路,患者首先被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和肺结核,并给予抗结核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该患者表现出如下特点:(1)顽固性胸痛,常规非甾体类止痛药物治疗效果差;(2)胸水量少,却反反复复,一直无法完全吸收,最终发展为血性胸水;(3)胸廓很快变形缩窄。
以上特点提醒临床医师重新考虑该患者的诊断,并定性为肿瘤性疾病。
根据当时胸水细胞学和肺部CT等检查结果,倾向于胸膜间皮瘤的诊断,这是一种相对常见的胸膜肿瘤性疾病。
然而,上级医院开胸探查的结果,却发现该患者为一种更为少见的肿瘤性疾病—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同时,与文献报道的其他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相比,该患者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发病1年内死亡。
若我们当时满足于胸膜间皮瘤的诊断,对患者的下一步治疗和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均会有一定的影响。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临床表现与许多肺部疾病相似,极易误诊。
因此,当诊断似乎明确,但相应治疗效果不佳时,应想到一些少见病的可能,并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明确诊断。
患者男性,20岁,因查体胸透发现“双中下肺纹理增粗”于1999年3月26日收入院。
患者无任何不适,既往体健。
入院查体无异常。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示:血、尿、便常规正常,红细胞沉降率(ESR)13 mm/1 h,抗核抗体(ANA)、抗可溶性核抗原抗体(ENA)、抗DNA抗体均(-),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0.46 g / L,结核菌素5U(+),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示:双侧支气管粘膜轻度充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分类:巨噬细胞0.67 行粤O赴?.13,淋巴细胞0.20,淋巴细胞亚类CD+4/ CD+8 1.25,血CD+4 /CD+8 0.95,支原体IgM(+),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41.2 IU/min,多次痰找结核分支杆菌(-),肺功能:残气/肺总量140%,余指标正常。
3月19日胸片示:双下肺、右中肺渗出性病变伴间质改变,3月31日胸部CT示:双中、下肺多部位斑片阴影(图1,2)。
住院期间先后使用左旋氧氟沙星(商品名:利复星)7 d,红霉素20 d,青霉素联用氧哌嗪青霉素13 d,胸片均无明显改变。
4月30日行CT引导下肺穿刺,病理结果考虑为肉芽肿性炎症。
5月28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开胸肺活检,病理报告示:纤维结缔组织明显增生,呈不规则红染的片状充满支气管、肺泡腔内。
肺泡壁增厚,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少量中性白细胞浸润,并可见单核吞噬细胞。
诊断: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图3)。
自6月25日起给予泼尼松40 mg,6月30日胸片报告有明显吸收,2周后复查胸部CT示:双中、下肺弥漫性斑片阴影大部分已吸收,仅残留少许索条影,7月9日出院。
患者,女性,60岁。
20年来反复出现咳嗽,咯白色泡沫样痰,时而咯黄痰,并出现气短,尤以过劳、受凉后症状明显。
近1周来出现少尿伴双下肢水肿,口服双氢克尿噻及氨苯蝶啶治疗效果不佳而入院。
体格检查:T:37.9℃,P:120次/min,R:24次/min,BP:15.0/10.0kPa(112/75mmHg)。
神志清楚,端坐位,呼吸略促,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桶状胸,肺肝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六肋间,叩诊过清音,双肺下野可闻及干湿性罗音。
医学全在.线提供剑突下可见心脏搏动,心浊音界不易叩出,心音遥远,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律规整;心率:1 20次/min。
腹软,肝脏于右锁骨中线肋缘下3.0cm,剑突下4.0cm,双下肢水肿。
辅助检查:1. 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肺型P波,电轴右偏+120。
,重度顺钟向转位,RV1+SV5≥1.05mV;2. 胸片显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肺动脉段明显突出,其高度≥7mm;右心室增大征。
[入院诊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女,47岁,因咳嗽、发热5天,于2003年6月1日入院。
45年前出麻疹后经常咳嗽、咯痰,冬季症状加重,未进行系统治疗。
近2年来每逢着凉上述症状即出现,伴喘息,经静点抗生素症状可得到缓解。
近5天因着凉咳嗽、咯痰加重,咯黄色粘痰,时有胸闷、胸痛,寒战、发热,体温最高39.0℃,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无咯痰带血,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及腹泻,饮食睡眠欠佳。
曾先后静点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先锋必,口服地塞米松片(具体剂量不详)病情不见好转,逐渐加重咯黄色脓性痰,为进一步治疗入院。
查体:体温38.7℃,血压120/80mmHg。
急性热病容。
一般状态差。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呼吸急促。
神志清,体位自如,查体合作。
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及皮疹。
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
口唇发绀。
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
颈部对称,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
胸廓对称,左侧呼吸运动及语音传导减弱,呼吸音减弱,右下肺叩诊呈浊音,可闻及湿罗音。
心界不大,心率:108次/min,心音低钝,节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坦,肝脾不大。
双下肢轻度浮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30.5×10 9 /L,分叶核94.2%,血沉76mm/h,肝肾功能正常。
血清钾2.39mmoL/L,血清钠123.0mmoL/L。
6月2日肺CT提示左下肺中叶中心型肺癌,双肺内转移,左胸腔少量积液。
6月2日胸片左第4前肋以下致密增浓影,左侧位密度不均,右下肺及肺门旁可见病灶,左肺门显示不清,右肺及纵隔未见异常。
6月6日胸片左肺第4前肋以下呈一致性高密度影,上缘模糊,右侧第2前肋以下及右膈上见团片状高密度影,边缘不清,右肺门影不大,左肺门显示不清。
6月10日及6月17日胸片左肺中下野呈大片状阴影,部分不均,上缘呈弧状突出,右肺第2前肋间及右下野见类圆形阴影,部分密度变淡,心缘不清。
6月20日胸片右肺上叶尖段见4.0cm×4.0cm大小圆形影,其中央呈不规则透亮区,右下叶基底段及左舌段及左下叶基底段见大片状影,其内可见多个不规则透光区。
6月26日胸片除上述改变外,双肺可见有新浸润病灶出现。
肺脓肿:有急性肺炎的表现,中毒症状比较明显,发病后1周可有大量脓性痰咳出,若为厌氧菌感染痰带有臭味。
病人可有咯血。
肺脓肿分为急性慢性与血行迁徙性。
血行迁徙性肺脓肿绝大多数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多发生于婴幼儿及老年人。
表现为两肺多发性片状增密阴影,边缘模糊。
两肺边缘较清楚的多发性圆形或椭圆形结节状致密阴影,可见结节病灶液化含液平的脓肿形成,一些病灶可吸收好转,另外又有新的结节状病灶和液化出现。
本例虽然不是婴幼儿和老年人,因为自己不按医嘱用药,滥用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出现血行迁徙性肺脓肿的机会增大。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16岁,因反复咳嗽、咳痰4年余,加重伴发热3个月于2006年11月入院。
患者于4年前初夏开始出现反复胸闷、咳嗽,每日咳黄绿色粘痰20 ~30 ml,腥臭多泡沫,偶带血丝,无拉丝;咳嗽、咳痰症状以夜间及晨起为著,夜间常憋醒,排痰后方可好转。
伴间断发热,体温最高38℃,下午及夜间为著。
以冬季好发。
无盗汗、胸痛。
4年前秋于外地医院就诊,X线胸片示右肺上、中叶大片状不规则低密度阴影,诊为“肺结核”,予抗结核治疗(具体不详)3个月无明显好转。
后曾诊为“哮喘”,予对症抗炎平喘治疗2个月无效。
胸部CT示“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多次痰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
先后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头孢他啶、氧哌嗪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治疗,体温可降至正常。
3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痰臭分层,最多50 ml/d,伴发热(最高38.4℃),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