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幼儿园烹调加工管理制度(5篇)

幼儿园烹调加工管理制度1.加工前检查食品原料质量,变质食品不下锅、不蒸煮、不烘烤。
2.熟制加工的食品要烧熟煮透,其中温度不低于70摄氏度。
油炸食品要防止外焦内生,加工后的直接入口熟食品要盛放在已经过消毒的容器或餐具内,不得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或容器。
3.烹调后至使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两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摄氏度或低于10摄氏度的条件下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当在放凉后再冷藏。
4.隔餐隔夜熟制品必须经充分再热后方可食用。
5.灶台、抹布要随时清洗,保持清洁。
不用抹布揩碗盘,滴在盘边的汤汁用消毒布揩擦。
6.严格按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气食用油脂管理规定》要求,收集处理废弃油脂,及时清洗抽油烟机罩。
7.剩余食品及原料按照熟食、半成品、生食的卫生要求存放,不可混放和交叉叠放。
8.工作结束后,调料加盖,工具、用具洗刷干净,定位存放;灶上、灶下地面清洗冲刷干净,不留残渣、油污,不留卫生死角,及时清除垃圾。
幼儿园烹调加工管理制度(2)是为了保障幼儿园食品安全,提供健康、营养的饮食环境,确保幼儿们的身体健康成长而制定的规范。
1.食品安全管理:幼儿园应建立并在显眼位置公布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员,并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培训。
制定并执行原料采购、仓库管理、食品加工质量检验等相关规定,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2.食品原料采购: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的食品原料供应商体系,与正规、有合法经营资质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要确保原料来源明确、质量可靠,并建立进货验收制度,对原料进行检验、抽样和保留,留样期限不少于7天。
3.食品加工操作规范:幼儿园应设立专门的食品加工操作区域,确保加工操作区域的卫生和环境条件符合要求。
食品加工操作人员应要求持有相关健康证明,并定期受到健康检查。
同时,制定操作规范,包括洗手消毒制度、食品加工工艺、操作流程、工具设备清洗消毒等。
4.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幼儿园应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定期对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并委托经过认可的检测机构对食品进行检测。
幼儿园烹调加工管理制度范文(4篇)

幼儿园烹调加工管理制度范文1.总则为了确保幼儿园烹调加工工作的安全、健康和规范进行,提供优质的食品给予幼儿,制定本管理制度。
2.责任和义务2.1 幼儿园负责人:负责制定并落实烹调加工管理制度,指导和监督烹调加工工作,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
2.2 烹调加工人员:具备从事烹调加工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3.食品设备和环境管理3.1 幼儿园必须具备适用的烹调加工设备和器具,设备和器具必须符合卫生、安全和使用规范,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
3.2 烹调加工区域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照明和卫生条件,保持清洁和整洁,严禁在加工区域吸烟、喝水和接触垃圾等不卫生行为。
3.3 所有食品储存区域必须符合食品储存规定,保持干燥、通风和清洁,避免与有毒有害物品存放在一起。
4.食材采购和验收管理4.1 幼儿园烹调加工使用的食材必须经过严格的供应商选择和验收,供应商必须具备相关的资质和证件,并提供食材的合格证明。
4.2 幼儿园烹调加工采购的食材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保证无农药残留、无重金属超标等不合格现象。
4.3 食材的验收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并将验收记录完整保存。
5.食品加工和操作规范5.1 幼儿园烹调加工工作必须具备专业的烹饪知识和技能,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5.2 烹饪加工人员必须保持清洁、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和手套,保持个人卫生。
5.3 幼儿园烹调加工工作必须严格按照食品加工流程进行,避免交叉污染和不卫生操作。
5.4 每道菜品加工完成后,必须进行食品质量检查,确保菜品的口感、色香味和营养等指标符合要求。
5.5 烹调加工过程中严禁使用过期的食材和添加剂,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和未经合法检验的食品原料。
6.食品储存和分发管理6.1 幼儿园烹调加工完成的食品必须储存于干燥、通风和清洁的食品储存区域,避免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和异味的影响。
幼儿园食堂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幼儿园食堂烹调加工管理制度一、总则二、食材的选择与购买1.食材的选择应当符合国家卫生健康标准,确保无公害、绿色健康;2.采购食材应当通过正规渠道,与销售者约定购买数量和质量,要求开具购货发票;3.食材采购人员要对食材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没有过期、变质、霉变等问题;4.食材的存放要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食材的新鲜程度和质量。
三、加工操作规范1.厨房必须保持干净整洁,严禁存放杂物;2.加工操作人员要洗净双手和戴好口罩,确保操作卫生;3.食材加工前要进行充分的清洗和消毒处理,确保食材的卫生安全;4.刀具等厨房工具要保持锋利,每日使用完毕后要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5.烹饪过程中,要确保火候控制得当,材料完全熟透;6.加工后的食材要放置在特定的容器中,加盖储存于制定的冷藏箱内,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卫生。
四、餐具的清洗和消毒1.餐具和食具要定期清洗,保持干净卫生;2.使用专门的洗涤剂对餐具进行清洗,确保彻底清洗干净;3.用清水冲洗后,使用热水进行二次清洗和漂洗,杀灭可能残留的细菌;4.使用专用餐具消毒剂进行餐具的消毒处理,确保餐具的卫生。
五、健康监测及档案管理1.厨房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2.厨房应设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监测和记录;3.每天的加工流程和菜单需要记录,以备查证。
六、食品安全责任制及检查1.食堂设立专门的食品安全责任人,负责监督和协调食堂的食品安全工作;2.食堂应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学校有权对食堂进行食品安全排查和抽检,确保食品安全。
七、应急措施1.在遇到食品安全事故或突发状况时,食堂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2.食堂应定期组织食品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3.食堂要建立应急疏散通道和消防设施,确保幼儿的安全。
八、违规行为惩罚措施1.对于不按照烹调加工管理制度进行操作的人员,将进行批评教育或者停止工作直至解雇;2.对于严重违规行为,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烹调加工管理制度(6篇)

烹调加工管理制度烹调加工是食品销售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因此对环境卫生、加工场所、用具、容器都有较高的要求,具体规定如下。
一、餐厅应有专用烹调间,暂时不具备条件的,设置相对独立的烹调区域。
二、为避免粉尘污染食品,中心规定禁止使用燃煤灶具,统一使用燃气灶具。
炉灶上方要有排烟排气设备,且与炉灶匹配合理,保持设备运转良好,并与灶具同步使用。
三、配料操作台(架)要美观实用、摆放合理,符合烹调加工的需要,并且易于清扫和洗涤。
配置两个水槽以上的流水洗物池,用于洗涤烹调用具和容器;设有流水的专用从业人员洗手池,并有明显标记,严格区别使用。
四、烹调用具和供餐用具要标志明显,定位存放,分开使用。
配备足够数量的保洁柜,用以保存洗涤、消毒过的器具,防止鼠类、昆虫造成二次污染。
五、配备的冷藏、冷冻设备,要求设备完好,运转正常。
其外部要有明显的温度显示装置,柜内温度冷藏要保持在10℃以下、冷冻要保持在-1℃以下,保持柜内清洁,结霜厚度不得超过1厘米;柜内冷冻(冷藏)物品不得超过柜内容积的____%。
原料、半成品、成品不能混放在同一冰室,同时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水产品要分类摆放,不允许混放,更不允许直接叠压摆放。
六、在入口处设置宽敞的更衣室,准备干净整洁的工作衣帽,供从业人员使用,从业人员必须更衣后方准进入烹调场所。
七、闲杂人员严禁进入烹调场所。
烹调加工管理制度(2)1.加工前检查食品原料质量,变质食品不下锅、不蒸煮、不烘烤。
2.熟制加工的食品要烧熟煮透,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
油炸食品要防止外焦里生,加工后的直接入口熟食要盛放在已经消过毒的容器或餐具内,不得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和容器。
3.烹调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____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在放凉后再冷藏。
4.隔餐隔夜熟制品必须经充分再加热后方可食用。
5.灶台、抹布随时清洗,保持清洁。
不用抹布揩碗盘,滴在盘边的汤汁用消毒抹布揩擦。
烹调加工卫生管理制度

烹调加工卫生管理制度一、总则1.本制度是为了保障烹调加工过程的卫生安全、提高食品质量而制定,是对所有烹调加工操作的规范,适用于所有从事烹调加工职业的人员。
2.本制度应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相一致,并在其规定的基础上,做出更为严格的要求。
3.本制度不仅适用于专业的餐饮机构,同时也适用于家庭厨房等非专业场所。
二、卫生准备工作1.勤洗手。
在烹调加工开始前,必须洗净双手、手腕、指甲间的细菌,避免直接接触食材。
2.准备工具。
在开始加工前,需要准备锅、刀具、切菜板、勺子等厨房用具,并保证这些用具整洁干净。
3.处理食材。
在加工食材时,需要保证食材新鲜,并按照淘洗、切割、清洗、加工的顺序进行。
三、卫生操作1.蒸煮操作。
在进行蒸煮操作时,必须先用清水清洗锅具,并保证锅具表面干净。
另外,在搭碗或者摆盘时,必须使用干净配料。
2.炒煮操作。
在进行炒煮操作时,必须保持锅具干燥,加入油后先热透,然后再加入食材。
在操作过程中,需注意翻炒均匀,以免破坏食材的香味和口感。
3.切割操作。
在进行切割操作时,必须保持刀具的锋利度,并使用干燥的切菜板。
切菜后,必须立即清洗切菜板,以免食材较长时间接触被污染的切菜板。
4.包装操作。
在进行食品包装操作时,必须采用干净、无菌的包装袋或容器,并保持包装材料的完整性,在包装过程中,也必须注意手的干净卫生。
四、卫生管理1.厨房卫生。
在厨房管理上,必须保持厨房环境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洁;保持良好的通风、排风;使用好质量合格且没有过度磨损的厨房设施和设备。
2.储存食材。
在食材储存上,必须采取防潮、防鼠、防霉的措施,使得食材不受到污染,保持新鲜。
3.全程记录。
在烹调加工过程中,必须完整记录食品的来源、加工过程、食材使用量、加工时间、包装材料等信息。
在有食品质量问题时,便于进行追溯和处理。
4.健康证明。
从事烹调加工职业的人员必须每年进行相关健康检查,并获得健康证明,以确保从业人员的健康状态,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烹调加工安全管理制度11篇

烹调加工安全管理制度11篇烹调加工安全管理制度11、目的为了加强生产设施安全管理,防止生产设施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经济效益,保证安全生产设施的正常运行,依据国家有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的生产设施的管理。
企业生产设施包括:重要设备、特种设备、建构筑物、安全设施、消防设施、电气及其它设施。
3、职责3.1供应部负责生产设施的采购;3.2设备科负责生产设施的建档、日常管理、维护等。
4、通用生产设施的管理4.1生产设施的规划、选择4.1.1生产设施的规划与选择的类型要符合安全生产的需要;4.1.2新生产设施安装后,经设备科会同有关部门验收,并编制操作规程,编号登记,订标牌,确定操作人员后才可投入生产使用。
4.2建立生产设施管理档案4.2.1对新生产设施及时建立档案;4.2.2建立相应的生产设施安全操作、使用、维护规程和岗位责任制;4.2.3收集整理所有相关资料,保证生产设施技术档案的完整和准确。
4.3生产设施的使用4.3.1生产设施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安装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安装、调试后使用;4.3.2使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4.3.3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常规检查、维修保养等安全使用和运营的管理制度;4.3.4针对生产设施的使用性质制定交接班制度。
分班轮换使用或集体使用的生产设施,由当班负责人全面负责,专人使用的生产设施由使用者全面负责生产设施的使用安全;4.3.5大型精密设备要严格实行定人、定机的管理办法。
4.3.6生产设施的使用人员,负责生产设施的日常检查和保养,并做好日常的检查保养记录。
4.3.7使用的生产设施必须安装完整的和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装置与相应的安全设施。
4.4生产设施的检维修见《设备设施检维修管理制度》。
4.5生产设施安全事故及设备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4.5.1生产设施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设施损坏和设备事故,根据损坏程度,事故分为:(1)一般生产设施安全事故:零部件损坏,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下;(2)重大生产设施安全事故:生产设施受损严重,直接经济损失在5001元至50000元;(3)特大生产设施安全事故:导致生产设施报废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0元以上。
学校食堂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烹调加工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学校食堂烹调加工的安全、卫生和质量,保障师生饮食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烹调加工管理1.烹调加工人员应当持有健康证明,健康状况良好,经过相关培训,掌握相关加工技术。
2.烹调加工人员须穿戴清洁、整洁的工作服,佩戴帽子,洗手消毒,并按照要求进行健康检测,切勿患有传染性疾病。
3.烹调加工人员应当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安全规范操作,按照菜谱要求进行烹调加工,不得在加工过程中使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材、器具等。
4.烹调加工人员应当注意食品卫生安全,对烹调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不得将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售出。
不得将剩余食材混入其他加工食物中,必须对剩余食材进行妥善保存或者及时处理。
三、食材及库房管理1.食材的采购应当在正规有资质的餐饮供应商进行,应当要求提供合格证明,并对食材进行检验。
2.食材应当分门别类存放,加工前严格按照质量及产地、类型进行记录,并在质保期内使用完毕。
食材库房要保持通风、干燥、卫生,防止有害物质、异味混入、腐烂变质。
3.食材应当严格存放,保证食材的新鲜度,在食材管理过程中,上下业务人员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管工作,确保食品安全。
4.食用油品须按照规定换油,对质量异常的油品须及时更换禁止继续使用。
要注意储存环境,储存油品的储存温度应该在5-25度之间。
四、食品保证措施1.制定每周菜单,合理搭配营养,保证均衡供应,并可根据学生的口味和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2.每日餐饮量要求盘点记录,保障餐饮的质量,切勿使用过期、图便宜或未经检测的食材,不得向师生兜售不示范的菜肴和食材。
3.严格执行食品进货验收记录制度,对过期食品、品质有疑点的食品进行退货或处理。
4.餐饮场所内应当保持干净卫生,禁止吸烟,在餐饮场所内不得设置赌博麻将和其他不良娱乐活动。
5.餐饮场所内要经常开展卫生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与食品卫生部门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
五、责任追究及制度监督1.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人员,将依据违反条款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罚,直至解除合同关系。
烹调加工管理制度范文(四篇)

烹调加工管理制度范文一、烹饪人员(厨师)要严格检查待烹饪加工食品原料的安全质量,发现有腐败变质或其他感官性异常,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食品绝不烹制。
二、加工食品时要充分加热,烧熟煮透,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
不能只讲食品颜色而造成食物外熟内生。
菜肴着重体现菜品特色,感官性强,做到可口易于消化。
加工四季豆,扁豆等高危险食品一定要煮烂、煮透,确保食品安全。
肉类食品烹调后应无血、无毛、无污染、无腥味、无异味,严防外熟内生。
三、烹调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两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存放时必须使用清洁、经消毒过的菜盆、瓢、碗、盘等专用容器盛装,并有序排放于食品原料、半成品分开存放。
未经消毒清洗的餐具,工用具、容器、抹布等不得使用。
四、供应后剩余的食品必须放入冰箱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____小时。
成品、半成品与原料、生食熟食品要分冰箱放置。
五、凡冷藏的隔夜、隔餐的食品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在经过尝试后、确认感官无异样、无异味方可出售。
六、烹饪加工工作结束后,调料容器要加盖收好。
灶上灶下,工具、用具都要冲洗干净、随时保持操作间清洁,无油垢。
地面无食渣、垃圾入桶,地面用水冲干净。
七、严格按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规定》要求,收集处理废弃油脂,及时清洗抽油烟机罩。
烹调加工管理制度范文(二)一、烹饪人员(厨师)要严格检查待烹饪加工食品原料的卫生质量,发现有腐败变质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绝不烹制。
二、加工食品时要充分加热,烧熟煮透,不得只讲食品颜色而造成食物外熟内生。
菜肴着重体现菜品特色,感观性强,做到可口易于消化。
食堂加工四季豆,扁豆等高危食品一定要煮烂、煮透,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肉类食品烹调后应无血、无毛、无污物、无腥味、无异味,严防外熟内生。
三、烹调好的菜、加工后的熟制品必须使用清洁、经消毒过的菜盆、瓢、碗、盘等专用容器盛装,并有序排放于熟食台。
烹调后的菜必须与食品原料、半成品分开存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烹调加工管理制度篇一:烹调加工餐饮安全管理制度为规范餐饮服务烹调加工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烹调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烹调加工。
用水水质应符合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
二、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
油炸食品要防止外焦里生,油炸食品时避免温度过高、时间过长;随时清除煎炸油中漂浮的食物碎屑和底部残渣,煎炸食用油不得连续反复煎炸使用。
三、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应严格按照标识上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禁止超范围、超剂量滥用食品添加剂。
使用完后,由专人专柜保存。
四、烹调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在清洁操作区凉透后及时冷藏,并标注加工时间等。
五、隔餐隔夜熟制品、外购熟食品必须在食用前充分加热煮透。
不得将回收后的食品经加工后再次销售。
六、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各种工具、容器标识明显,分开使用,定位存放,保持清洁。
加工后的直接入口食品要盛放在消毒后的容器或餐具内,不得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和容器。
七、灶台、抹布要随时清洗,保持干净。
不用抹布擦拭已消毒的碗碟,滴在碟边的汤汁用消毒布擦净。
按规定处理废弃油脂,及时清理抽油烟机罩。
八、工作结束后,调料品加盖,工具、用具洗刷干净,定位存放;灶上、灶下地面清洗冲刷干净,不留残渣、油污,不留卫生死角,及时清除垃圾。
篇二:食堂食品烹调加工管理制度食品烹调加工是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保障师生生命健康与安全,特制定《食堂食品烹调加工管理制度》一、食品烹饪厨师必须持有效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穿戴工作衣、帽上岗。
二、食品烹饪厨师必须加强政治、业务学习,熟悉各种烹调技艺,增强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提高业务能力。
三、烹饪食品盛装器具坚持生、熟分开、分类使用;抹布保持清洁,调味品、料要分类放置,用后及时加盖。
四、食品原料烹饪加工前应新鲜、洁净、卫生,腐败变质及感官性状异常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原料不得烹饪加工。
五、烹饪加工食品要烧熟煮透,方式科学合理,不破坏和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
六、烹调的菜肴尽量做到色、香、味等感官性状俱佳,增进用餐者食欲。
七、学校食堂严禁加工凉菜、凉面、野生菌和皮蛋。
四季豆、土豆等蔬菜的干煸,须经高温煮熟烧透。
八、食品菜肴烹饪严格按卫生要求规范操作,操作人员不得对着饭菜咳嗽、打喷嚏,不用手抠鼻屎、耳垢,上厕所后要洗手,不用抹布或围裙擦试菜肴容器。
九、菜肴品调味必须符合烹调卫生要求,切忌用手指直接沾汤、拈菜品尝,不能用烹饪厨具盛菜和汤汁送入口中品尝。
十、烹制加工好的熟食菜肴,必须使用清洁、卫生消毒的餐具容器盛装,及时送入配菜间分配案台上,防止灰尘、蚊蝇、虫鼠等的二次污染。
成品菜肴严禁放置于地面上。
十一、食品烹饪加工结束后,及时清洗各种用烹饪器具,打扫灶台、地面等烹饪环境卫生,保持器具、灶台清洁,地面无食渣,废物垃圾入桶。
十二、未经食堂管理人员许可,烹饪操作人员不得随意换岗和增减。
篇三:烹调加工管理制度一、加工前检查食品质量,变质食品不下锅、不蒸煮、不烧烤。
二、食品充分加热,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摄氏度。
油炸食品要防止外熟内生,烘烤食品受热均匀。
三、烹调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摄氏度或低于10摄氏度的条件下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在放凉后再冷藏。
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五、剩余食品及原料应按照熟食、半成品、生食的卫生要存放,不可混放和交叉叠放。
六、隔顿、隔夜、外购熟食回锅烧透后再供应。
七、灶台、抹布要随时清洗,保持清洁。
不用抹布揩碗盘滴在盘边的汤汁要用消毒布揩擦。
八、工作结束后调料应加盖,工具用具洗刷千净、灶上、下地面应清洗冲刷干净,不留残渣、油污,不留卫生死角,及时清除垃圾。
九、严格按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规定》要求,收集处理废弃油脂,及时清洗油烟机罩。
篇四:大新中心幼儿园烹调加工管理制度1.烹调前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烂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烹调加工。
2.灶台保持清洁,做到无油腻、无浮尘、无食物残渣,排气罩不滴油。
工作结束后做好地面、灶台的清洁工作。
3.饭菜烹饪时,尽可能保持食品的营养素,加工食品必须充分烧熟煮透。
4.为防止有害物质的产生,幼儿尽可能少吃油炸食品,加工的饭菜要以少炸为好。
5.炊事员尝菜时,不能用炒勺或手指尝菜,而且用碗尝剩下的汤、菜不能倒回锅内。
6.隔顿、隔夜食品、外购熟食一律不允许买,也不允许回锅烧后给孩子吃。
7.加工后的成员应与半成品、原料分开存放。
8.食堂里不允许制作凉菜、卤菜。
篇一:县国土资源局保密宣传教育制度第一条为加强我局保密宣传教育管理,使我局保密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涉密人员的保密意识和保密技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办法和上级有关保密宣传教育的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保密宣传教育是增强保密意识,提高保密技能的重要途径。
接受保密宣传教育,努力提高保密意识和保密技能是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涉密人员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
第三条保密宣传教育是我局保密管理工作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
结合业务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保密宣传教育是全局必须履行的职责。
第四条我局保密宣传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干部职工,重点是我局涉密人员和专兼职保密管理工作人员。
第五条保密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一、党和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国家的保密法律、法规和上级保密管理工作部门的有关规定。
三、我局各项保密管理工作规章制度。
四、保密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
五、保密范围、秘密确定、密级变更、解密知识。
六、保密技术防范知识以及措施。
七、计算机信息系统及网络安全保密知识和防范措施。
八、保密工作与反窃密斗争形势。
九、保密工作先进事迹和泄密事件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
十、上级保密主管机关安排的其它保密宣传教育内容。
第六条开展保密宣传教育的形式一、利用相关会议或召开专门保密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有关保密工作的文件,分析研究保密工作形式和任务;我局要将保密教育内容流入每年度的学习、研讨计划。
二、开展保密知识答卷或竞赛互动。
三、举办和组织参观保密宣传教育展览。
四、利用多种媒体广泛开展保密宣传教育。
五、重要节假日、重大涉密活动前组织有针对性的保密宣传教育。
六、举办保密知识讲座或专题辅导报告。
1、组织在新进入岗位干部、员工的岗位培训中,将保密教育内容列入岗位培训内容;2、在开办各类学习班时,须安排保密教育专题讲座;3、在非涉密人员进入涉密岗位前,对其进行专门保密教育;七、参加上级机关举办的保密培训。
及时安排新进入专兼职保密管理岗位工作的人员和在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的涉密人员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上岗培训。
其它必要且有效的保密宣传教育形式焉耆县国土资源局2018年4月篇二:县住建局保密宣传教育制度第一条为加强我局保密宣传教育管理,使我局保密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提高全体员工特别是涉密人员的保密意识和保密技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办法和上级有关保密宣传教育的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保密宣传教育是增强保密意识,提高保密技能的重要途径。
接受保密宣传教育,努力提高保密意识和保密技能是全体员工特别是涉密人员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
第三条保密宣传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干部职工,保密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重点是我局涉密人员和专兼职保密管理工作人员。
一、党和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国家的保密法律、法规和上级保密管理工作部门的有关规定;三、我局各项保密管理工作规章制度。
四、保密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
五、保密范围、密级确定、密级变更、解密知识。
六、保密技术防范知识以及措施。
七、计算机信息系统及网络安全保密知识和防范措施。
八、保密工作与反窃密斗争形势。
九、保密工作先进事迹和泄密事件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
十、上级保密主管机关安排的其它保密宣传教育内容。
第六条开展保密宣传教育的形式。
一、利用相关会议或召开专门保密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有关保密工作的文件,分析研究保密工作形势和任务;局办公室要将保密教育内容列入每年度的学习、研讨计划。
二、开展保密知识答卷或竞赛活动。
三、举办和组织参观保密宣传教育展览。
四、利用政务专网、橱窗等多种媒体广泛开展保密宣传教育。
五、重要节假日、重大涉密活动前组织有针对性的保密宣传教育。
六、举办保密知识讲座或专题辅导报告。
1、新进入岗位干部、员工的岗位培训中,将保密教育内容列入岗位培训内容;2、在开办各类学习班时,须安排保密教育专题讲座;3、各相关的部门配合保密办在非涉密人员进入涉密岗位前,对其进行专门保密教育;七、参加上级机关举办的保密培训。
及时安排新进入专兼职保密管理岗位工作的人员和在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的涉密人员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上岗培训。
八、其它必要且有效的保密宣传教育形式。
篇三:县城乡规划局保密宣传教育制度第一条为加强张北县城乡规划局保密宣传教育管理,使张北县城乡规划局保密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涉密人员的保密意识和保密技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办法和上级有关保密宣传教育的要求,结合本局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保密宣传教育是增强保密意识,提高保密技能的重要途径。
接受保密宣传教育,努力提高保密意识和保密技能是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涉密人员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
第三条保密宣传教育是张北县城乡规划局保密管理工作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
结合业务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保密宣传教育是全体干部职工必须履行的职责。
第四条张北县城乡规划局保密宣传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干部职工,重点是张北县城乡规划局涉密人员和专兼职保密管理工作人员。
第五条保密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一、党和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国家的保密法律、法规和上级保密管理工作部门的有关规定;三、张北县城乡规划局各项保密管理工作规章制度。
四、保密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
五、保密范围、密级确定、密级变更、解密知识。
六、保密技术防范知识以及措施。
七、计算机信息系统及网络安全保密知识和防范措施。
八、保密工作与反窃密斗争形势。
九、保密工作先进事迹和泄密事件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
十、上级保密主管机关安排的其它保密宣传教育内容。
第六条开展保密宣传教育的形式一、利用相关会议或召开专门保密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有关保密工作的文件,分析研究保密工作形势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