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格

合集下载

修辞格辨析

修辞格辨析

掌门——掌窗 ②义仿 换用反义或类义语素仿造新词语。 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 不出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 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
通感(移觉)
视觉→听觉
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把某种感官上的感觉转移
到另一感官,使各种感官功能互相转化、彼此 沟通,以增强语言的艺术效果。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 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她宽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 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 那样嫩。 视觉→触觉
临时仿造新词语。
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绅士们的名言
暂且置之不论不议之列。 他爸爸是个外交家,而他呢,则是个小小的 ‚内交家‛。 这可不是一个渺小的工作,而是一项‚渺大‛ 的工程。 一个阔人说要读经,‚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 说要读经。
仿词的类型
以貌取人——以帽取人
①音仿 使用音同或音近的词素仿造新词语。 11月,我国还是秋高气爽,俄罗斯早已‚草 木皆冰‛了。
思考:以下句子是否比喻句?



他的眼睛也像他的父亲一样红肿。 那女孩像她来时一样,悄悄地走了。 这故事如同真人真事。 那远处跑着的好像是匹马。 总理遗言犹在耳。
比喻构成的条件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性质的事物。
本体和喻体具有相似性。
她的纤纤玉手就像月亮一样。
无相似性
比拟
运用联想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 当作物、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这 种修辞格叫比拟 。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 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比拟的分类
拟人
真理总是悄悄地走进勇敢者的心间,向他昭示智慧的魔 方。 真与伪,诚与诈,都要在它的面前露出本相。 假如是孤行者,就可以听到各类小虫的绵绵情话。

初中语文常用修辞格

初中语文常用修辞格
(3)超前夸张 两件事之中,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同时出 现的。
例如:①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儿 来了。
例①“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香味”,这是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先出现 的事。
4 反复 • FAN FU
1.反复的含义和作用
反复是有意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以达到突出某种 感情、强调某个意思、加深读者印象的目的。
1.比喻的含义和作用
比喻的作用有三个: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人容易 理解;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便于使人接受;三是使 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2.比喻的基本类型
根据构成要素(本体、喻体、喻词)不同,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 借喻三大类。
(1)明喻
明喻的典型是形式是:甲像乙。明喻中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 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连接。
设问是一种应用较广的辞格。有的文章直接用设问作为标题, 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使读者更好的领会文章的中心 思想;有的用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能起到承上 启下的过渡作用。在说理文章中,为了使论证深入,在关键 性内容上,设问说理,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总起来说,设问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 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徐徐的、轻柔的爱抚,那神态,真好像母亲怀中含乳酣睡的婴儿。
先用比拟中的拟人,把“湖水”描写得具有人的神态,“愈发温柔”“愈发安 详”是动词性短语;后用比喻,把湖水的“神态”比作“母亲怀中含乳酣睡 的婴儿”,“母亲怀中含乳酣睡的婴儿”是名词性短语。
3 夸张 • KUA ZHANG
1.夸张的含义和作用
反复。 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 《纪念刘和珍君》)

常见修辞格

常见修辞格

通感: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 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 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收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举例子来说吧: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 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 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 又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 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性和同音的条件, 有意识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 方式。 (1)谐音双关: 我失骄杨群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杨实际上是指杨开慧,柳实际上是指柳直荀)。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2)语意双关: 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三、引发联想,创新意境。如: 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 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诗中“八百里”“的卢”涉及两个典故:一是据《世说新语》记 载,晋王恺以牛“八百里驳”与王济作赌注,王济获胜后杀牛 作炙,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二是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 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运用这两个典故, 创造一个雄奇的意境,不由让读者仿佛看到战争爆发前犒劳 出征将士的壮观场面和战场上铁骑飞驰敌阵的激烈场景,极 具穿透力。
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 较的方法。 如: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引用:是指写文章时,有意引用现成语、诗句、 格言、典故等, 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 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

修辞格名词解释

修辞格名词解释

修辞格名词解释
修辞格名词解释:
修辞格是一种文学技巧和表达方式,用于增强文本的表现力、说服力和吸引力。

它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反复等等。

修辞格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元素,可以帮助作者产生更生动、更深刻的表现力,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理解。

除了文学作品,修辞格也可以在其他领域中使用,例如政治演讲、商业营销、广告、新闻报道等等。

在这些领域中,修辞格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信息的表达力和说服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信息。

不同的修辞格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比喻通常用于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达信息。

拟人通常用于将非人类事物拟人化,以增强它们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夸张则通常用于夸大事物的特点和程度,以便更好地表达强调和感染力。

对比和排比通常用于强调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

除了特点和用途,不同的修辞格也有不同的名称。

例如,比喻通常被称为修辞格、修辞手法或比喻术。

拟人通常被称为修辞手法或人格化。

夸张通常被称为夸张、夸大或夸张性表达。

对比和排比通常被称为对比、排比或并列修辞格。

拓展:
修辞格是文学和艺术中常见的元素,可以帮助作者产生更生动、更深刻的表现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信息。

在文学中,修辞格通常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等等。

在非文学领域中,修辞格也可以被用于政治演讲、商业营销、广告、新闻报道等等。

这些修辞格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信
息的表达力和说服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信息。

八种常见修辞格

八种常见修辞格

八种常见修辞格近年来的《考试说明》仍然规定常见修辞格为八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 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2.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修辞格

修辞格

三、常用的修辞格简介:
(一)比喻: 1、含义: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问题时用 同他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 比方。 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 打比方的事物叫做“喻体”联系两者 的词叫喻词 2、比喻的三要素:本体(甲)、喻体 (乙)和连接两者的喻词
3、种类 (1)明喻: 用“像、如、仿佛”等喻词通俗明白地打比方。 如: 共产党像太阳。 注意:如果前后句子叫长,且意义明白,明喻也可以省略 喻词。 如: 铁不用就会生锈,水不流就会发臭,人的头脑不用,功能 就会萎缩。 (2)暗喻 :用“是、成为”等喻词直接将本体当做喻 体的方法。 如: 大王庄这个阵地成为一颗锐利的铁钉,牢牢地钉进了黄维 兵团的脑门心。
(十)反复 1、含义:反复是有意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以达 到突出某种感情、强调某个意思、如加深读者印象 的目的。 2、种类:可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1)连续反复,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 中间没有间隔叫连续反复。如 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 灭亡。(鲁迅《纪念刘合珍君》) (2)间隔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不连续出 现,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在中间叫间隔反复。如 我们还在这样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 东西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有两个星期,忘却的 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纪念刘和珍君》)
(三)借喻与借代 两者都是用一个与本体有关系的代体来描写本 体。不同处是: 第一,构成基础不同:借喻的本体与喻体之间 是相似关系,两者是本质不同的两个事物;借代的 两个部分则是相关关系,不是两个事物,代体多为 本体的一个部分,或是本体的某个属性、特征。 第二,作用不同:借喻的价值在引导接受者去 联想,使表达形象性增强;借代则旨在突出事物的 特征,没有联想价值。 第三,转换结果不同:借喻能转换成明喻,借 代则无法转换。

英语常用修辞格的翻译

英语常用修辞格的翻译

省略;Ellipsis

eg:妈妈让他洗碗,她就不洗。 译文:Mother tells her to wash the dishes, but she will not(do it)
移就;Transferred Epithet

把本来用以修饰人的形容词移属于同人有关的抽象物 或具体物,这种貌似错误、实为妙用的修辞格叫做 “移就”(Transferred Epithet),它通过词语巧妙 的“移植”,来取得常规搭配所无法得到的效果。


转喻;Metonymy
Biblioteka eg: 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 去研究背心上的文字。(鲁迅:《示众》) 译文:Baldy,standing almost directly opposite White Jerkin,stooped to study the characters written on his jerkin. 有时采用意译更为合适 eg: 英雄所见略同。 译文:Great minds think alike.


递升;Climax
把事物按由小到大、由短到长、由低到高、由轻到重、由近 到远、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等次序说下去,这种修辞手法叫 递升,英语里称作 climax。运用这一修辞手法,能够使要表 达的思想逐步加深、感情逐步强化,因而能增强语言的说服 力和感染力。 eg:事情就是这样,他来进攻,我们把他消灭了,他就舒服了。 消灭一点,舒服一点;消灭得多,舒服得多;彻底消灭,彻 底舒服。( 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译文:This is the way things are:if they attack and we wipe them out,they will have that satisfaction;wipe out some,some satisfaction;wipe out more,more satisfaction;wipe out the whole lot,complete satisfaction.

修辞格简表

修辞格简表

光彩夺目的春天。
(拟人)
3.
。 (对偶)
4.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
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
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
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排比)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 6.我在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
4.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使同一个词语、句子或某种 结构一再出现的修辞手法。 包括两类: (1)连续反复: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 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间隔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不连续出现,有其他词语或句子 间隔在中间。 如:别人打球时,他在看书;别人逛街时,他在看书;别人睡觉了,他 在看书。 5.夸张: 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 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手法。 如:他每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 在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区分比喻和拟人,要记住两点:比喻是以甲
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拟人是
以甲拟乙,两者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比
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可以出现也
可以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拟人的本体
和拟体成为一统,本体必须出现,拟体却不
一定会出现。
例1: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
洋淀的哨兵吧!
(比喻)
例3
例2: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C )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 B.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
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夸张) C.你这样一个人玩耍,不也有点寂寞吗?(设问) D.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verstatement & Understatement 夸大/缩小
• In overstatement the diction exaggerates the subject, and in understatement the words play down the magnitude or value of the subject. (把事情说的过分或把分量或程 度压低,是之鲜明有趣)
Hyperbole
•The noise was loud enough to wake up the dead. •He made a thousand and one excuses. •Julia is steeped in money to the throat and talks and thinks of nothing else. •It was raining cats and dogs.
Euphemism 婉言
• Substitution of a mild or vague expression for a harsh or unpleasant one (用温和或模糊的说 法替换难听或生硬的说法的写法)
Euphemism
• • • • • • • • automobile engineer sanitary engineer dry cleaning engineer beautician grief therapist love child weight watcher medication plain/homely X.Y.Z have a visitor adjustment downward the Third World countries
• A special school for handicapped children • Challenged • X challenged vertically challenged/horizontally challenged • Relationship-challenged(lonely) • Financailly poor • Visually blind the mentally challenged – retard • Physicaalyy challenged the crippled cripples • Directiobnally challenged 营养欠佳的食品 • nutritionally challenged 方向感欠佳的人 • diet romantically challenged 缺少浪漫情调的
Transferred Epithet 移位修饰
• An epithet is an adjective or descriptive phrase that serves to characterize somebody or something. • A transferred epithet is one that is shifted from the noun it logically modifies to a word associated with that noun. (把修饰语从它本 应修饰的名词之前移到与该名词有关的词之 前的写法) • The Grapes of Wrath John Steinbeck
Metonymy 换喻
• Substituting the name of one thing for that of another with which it is closely associated. (用某一事物的名 称代替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事物名称)
Synecdoche 借代
• A part is substituted for the whole or the whole is substituted for a part. (用部分代 表整体或整体代表部分)
• • • • • • • • • •
Penniless Mistress Cancer Spy Son of a bitch Tight Gambler Stupid pupil Slum strike
Hard up Lady friend Long illness Agent SOB Euphemism Thrifty Speculator Slow learner Sub-standard housing Industrial action
Metaphor 隐喻,暗喻
• The use of a word which originally denotes one thing to refer to another with a similar quality, implied comparison • (用一个词来指代与该词本来所指事物 有相似特点的另一个事物,暗含的比较).
残疾人的说法
• Cripple invalid disabled handicapped • We can do certain things like normal people, bu twe are not disabled; we are still able to do most things like them. • Disable: • The preparation and the satging of the 2008 olympic Games and Paralympic Games woill promote the cause for the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nd create a asociety where they are respected , cared for and helped. • Differently abled take th eplce of diasabled • Handicap: act as an impediment; place sb at a disadvantage without a good set of notes, you will handcap yourself when it comes to exams.
Brainstorm by using metaphor.
• • • • • • • • Love is … Love is … Love is … Love is … Love is … Love is … Love is … Love is … a physical force. magic. war. a patient. poison. a weapon. spring. fresh air.
Figurative speeches
Simile Personification Synecdoche Irony Alliteration Transferred Epithet Metaphor Metonymy Euphemism Oxymoron Hyperbole
Simile 明喻
• Comparison between two distinctively different things indicated by the word as or like ( 用like, as或其他词指出两个截然不 同的事物之间相似之处 ).
Personification 拟人
• To treat a thing or an idea as if it were human or had human qualities, frequent use in poetry (把事物或概念 当作人或具备人的品质的写法叫拟人).
Personification Examples
Irony 反语
• The use of words which are clearly opposite to what is meant, in order to achieve a special effect. (指与真正的 意思恰好相反的词-特殊效果).
Irony

Miss Maria Osborne, it is true, was attached to Mr. Frederick Augustus Bullock, of the firm of Hulker & Bullock; but hers was a most respectable attachment, and she would have taken Bullock Senior, just the same, her mind being fixed as that of a well-bred young woman should be, --- upon a house in Park Lane, a country house at Wimbledon, a handsome chariot, and two prodigious tall horses and footmen, and a forth of the annual profits of the eminent of Hulker & Bullock, all of which advantages were represented in the person of Frederick Augustus. • (W.M. Thackeray, Vanity Fair)
Metaphors on IDEAS
• Ideas are • people. • plants. • products. • commodities. • food. • money. • cutting instrument. Example Whose brainchild was that? That’s a budding theory. The idea needs to be refined. That’s a worthless idea. That argument smells fishy. He is rich in ideas. That cuts right to the heart of the matt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