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委婉用语中修辞格的运用
修辞格的运用

修辞格的运用修辞格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巧妙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够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在文学作品中,修辞格常被用于营造氛围、塑造人物形象或突出主题。
本文将探讨修辞格的几种常见运用方式。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通过寓意相近的词语来进行类比的修辞格。
它可以使文稿更具形象感和感染力。
比如,在描写美景时,可以使用比喻来增强描写的效果:“大海如同一面银镜,阳光洒下的光芒犹如万道金丝,尽显壮美和辽阔。
”这样的描述就比直接说“大海很美”更生动真实。
二、排比排比是指将相同或相似的词、短语或句子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以便突出表达的内容。
排比的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比如,“生活需要激情,需要希望,需要付出,需要奉献。
”这样的排比句能够使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三、夸张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点、形态或现象,以加强表达的效果。
夸张的运用可以制造出戏剧性和夸张感。
比如,“他高兴得像个小鸟,飞到天上去了!”这样的说法通过夸张的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感受到主人公的兴奋和喜悦。
四、反问反问是指在陈述中以疑问句的形式提出问题,而不需要真正回答这个问题。
反问的运用可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比如,“你难道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吗?那就是时间。
”这样的反问句更能引发读者对时间宝贵性的思考。
五、双关双关是指一词多义的表达方式。
它能够使文章更具趣味性和深意。
比如,“岁月不居,时光荏苒,匆匆而过。
我们不要轻易放过屈指可数的时光啊!”这样的句子通过词语的双关,使得读者更能体会到时间的珍贵和流逝。
六、反复反复是指在文中多次重复相同的词语或短语,以加强表达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反复的运用可以使读者对文章的主题或观点更加深刻。
比如,“他在商场上拼搏,他在工作中拼搏,他在生活中拼搏。
他的人生就是一场拼搏。
”这样的反复使用“拼搏”一词,突出了主人公的奋斗精神和努力。
总之,修辞格的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具有感染力。
浅谈电影功夫熊猫1中经典台词中的修辞格

• 1、00:00:33,840 --> 00:00:36,959 • Legend tells of a legendary warri-> 00:01:55,900 • Even the most heroic heroes in all of China, • 甚至中国最英勇的英雄武士
头韵(Alliteration) 指两个单词或两个单词以上的首 字母相同,形成悦耳的读音。
• 2、00:29:18,640 --> 00:29:23,806 • Quit. Don't quit. • Noodles. Don't noodles. • 放弃...不要放弃 • 面条...不要面条
典故(Allusion)
浅谈电影功夫熊猫1中经典台词 中的修辞格
-----Li Yangxue
OUTLINE
• 选题 • 论文主体 • 总结、收获
论文主体
• 1、什么是修辞格 • 2、分析经典台词中的修辞格 • 3、总结
修辞格
• 修辞格,是人们在组织、调整、修饰语言, 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过程中长期形成的 具有特定结构、特定方法、特定功能、为 社会所公认,符合一定类聚系统要求的言 语模式,也称语格、辞格、辞式等。修辞 格,在语法表达中很多时候单独使用,也 可以综合使用。常见的修辞格有20多种。
排比、双关
• • • •
4、01:05:29,960 --> 01:05:34,720 We are noodle-folk.我们是做面条的 Broth runs deep through our veins. 我们的血管里流的都是面汤
暗喻(Metaphor) 暗喻又称为“隐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 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 (喻词)乙(喻体)。
学习各种修辞格在写作中的应用

创造意境:通过比 喻创造独特的意境 和氛围,增强文章 的艺术性
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和性格,使 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拟人化的描述,使读者更容 易理解并产生共鸣
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 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 的幽默感和趣味性
增强气势:通 过连续使用相 同的句式,增 强文章的气势
对偶的定义:是一种修 辞手法,通过两个结构 相同、意义相反或相近 的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一 个完整的意思。
对偶的作用:使语言 更加生动、形象、富 有节奏感,增强语言 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对偶的运用:在文章 中,对偶可以运用在 标题、开头、结尾、 过渡等部分,起到画 龙点睛的作用。
对偶的注意事项:在 使用对偶时,要注意 句子的平衡和对称, 避免出现头重脚轻、 结构混乱等问题。
运用修辞格:在文章中尝试运 用各种修辞格,如比喻、拟人、 排比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修改完善:写完文章后,仔细 阅读,检查是否有错别字、语 法错误等,并进行修改和完善。
交流分享:将自己的作品分享 给他人,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 议,不断改进自己的写作水平。
参加写作培训 班:可以系统 学习各种修辞 格的运用,提
对偶的注意事项:对偶要注意句子的平衡和对称,避免出现头重脚轻、结构混乱等问题。同时,对偶也要注意语言的 简洁和精炼,避免出现冗长、繁琐等问题。
借代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借用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借代可以分为直接借代和间接借代,直接借代是指用本体的某一部分代替本体,间 接借代是指用与本体相关的事物代替本体。
借代在写作中的应用广泛,如用“红领巾”代替少先队员,用“白衣天使”代替医生 等。
借代可以使表达更加简洁明了,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何在发言稿中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格

如何在发言稿中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格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格在发言稿中,是提高发言效果和吸引听众注意力的重要方法。
修辞手法和修辞格能够让发言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让演讲者的观点更加深入人心。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发言稿中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格,以提升演讲的效果。
一、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相比较,使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发言者的观点。
比如,在介绍创新的重要性时,可以用“创新是企业的火箭,推动着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2.排比排比是一种将同类事物或观点并列的修辞手法,可以使语句更有力度和韵律感。
例如,“我们要相信,成功是奋斗的结果,机遇是努力的伴侣,付出总有回报”。
3.反问反问是在陈述事实或观点之前,先提出一个疑问来引起听众的思考。
反问既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
例如,“难道我们不能一起努力,共同实现梦想吗?”、“你不觉得生活有很多美好之处吗?”二、修辞格1.比拟比拟是一种通过将不同事物进行类比来突出某一观点或描述的修辞格。
例如,“他的笑声如同春风拂面,温暖了整个房间”。
2.夸张夸张是一种夸大事物特点或情感表达的修辞格。
通过夸张的表述,可以使听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某一事物的重要性或特殊性。
例如,“这个项目是我们公司最重要的里程碑,它将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
3.反复反复是一种多次重复同一观点或用词的修辞格,通过不断强调来使听众更容易接受和记住演讲内容。
例如,“我们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在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格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根据自己的演讲目的和观众特点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格。
不同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格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目的。
2. 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格,以免显得过于矫揉造作或像在炫技。
保持言简意赅、富有逻辑性的同时,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格,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3. 发言稿的整体结构要清晰,修辞手法和修辞格的运用要贯穿全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浅述委婉语的现实意义及运用

浅述委婉语的现实意义及运用科技信息人文社科浅述委婉语硇坝实意义及运用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刘道芳[摘要]在交际过程中,人们会出于某种原因借助于委婉语来间接地表达不可直言的意思,在现实生活中,委婉语的使用有着它独有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交流的顺利展开从而有效地达到沟通的目的.但阿时委婉语的运用要根据当时的语境进行正确的选择.准确地运用委婉语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关键词]委婉语人类使用委婉语已经有很长的历史."euphemism"一词最早起源于希腊,其中"eu"意为"好"(good,wel1),"p1)eme"即为"话语"(speech,saying)之意.因而,通俗地说委婉语被认为是为了避免直率的语言冒犯他人,伤害他人的情感,或出于忌讳,礼貌而使用的一些美化词(cosmet—icwords)或安慰词(comfortablewords),目的在于运用比较抽象,模棱两可的概念或比喻,褒义化的手法,使谈话的双方能用一种间接的方式来谈论不宜直说的事情.委婉语一般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是狭义的委婉语,它指的是那些约定俗成的,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在一定范围内早已被人们所熟知并已被接受的词和短语,如死亡会用"passaway"."asleeD"来代替;二是广义的委婉语,通过运用各种语言手段来达到"委婉"地间接地表达某些不方便直说的话语.语言对人类进行思想感情的沟通,进行有声思维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又能唤起人们的各种想象.恩格斯认为语言是为适应交际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它一旦产生便成为人类最重要,最高级的交际手段.当人们使用某些词语时,这些词语所指对象的形象会生动地浮现在人们眼前,同时会引起相应的心理反应.因此语言表达的好坏与否将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即使是很普通的一句话,如果表达欠佳也可能造成隔阂或者使对方的感情受到伤害;相反,如果说得巧妙就能打动人,使对方心悦诚服.在这种情况下,委婉语就应运而生,成为人们交流时的一个首选.委婉语是语言交际中维系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是人们进行交际的需要,也是一种交际的策略.委婉语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有着很强的社会交际功能.委婉语的正确使用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它主要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当人们在面对生老病死的自然现象时,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焦虑,害怕甚至是恐惧的心理.此时,在谈话中运用一些委婉语就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比如"death"就会用"gowest"等间接的词汇来隐晦的表达,在听者看来,他们经过了一个思维的转换,这比直接接受"d或是"death"要容易多,而这个思维的转化既是感情上的一缓冲,也是在面对残酷现实时的一个缓冲.此外,因为人们在言语活动的过程中都会认为语言以及语言所代表的事物有着必然的联系,人们在言语的过程中都会有些避讳,中文中也有着类似的现象,比如说对于年长者,我们不会当面用老人,老头之类的词来称呼,而是会用长辈,长者等来称呼. 在言语交际中,理论上讲应该讲真话,但在一些特殊的场合,讲假话反而会更得体.英语中有"whitelie"(善意的谎言)一词,在美国讲"whitelie''已成了人们交际的策略,委婉语中使用得最多的就是"whitelie".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空间(场合),对适当的人说了适当的话,这便是言语得体.医生常对得了不治之症的患者说一些善意的谎言:Everything willbefinewithyou/goeswellwithyou.Justtakeiteasy.这样做的目的是宽慰病人的心,使他们有信心跟疾病作斗争,对生活充满信心.说话人之所以传递了虚假信息也能使言语交际成功,是因为说话人充分考虑了语境,即考虑了社会人文网络对人的制约作用.所以,有时候说话人在目的一意图原则的驱使下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地点对适当的人传递了虚假信息也是言语得体的一种体现,这所有的种种都是人们在语意的传达和接受的过程中,通过某些手段让接受者能有一个自我接受,自我理解的过程.其次,人们在日常的交流中,人们总会避免谈及一些话题,特别是针对那些弱势群体,或是被社会误解,歧视的群体.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女性是相对较弱的群体,但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人们,尤其是女性本身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因此,在谈话的过程中就要尽可能的避免有性别歧视的话语或是话题,例如,以前很有男性特征的词, "chairman",我们现在更倾向于用"chairperson".对于那些长相不好我们可以说"plain","ordinary"而不说"u出(丑陋的)",对于那些体型较胖的可以说"overweight(~重)","plumb(丰满)","ontheheavyside(身体发福)". 此外,对那些会受到社会歧视的群体,比方说那些艾滋病患者,我们会用"socialdisease"来代替"AIDS","DP(displacedperson)"来代替"refugee".长久以来人们已经习惯用更中性的词来进行交流,因为人的生活都有着一定的惯性,习惯就是指人在一定情况下自然而然地进行某种动作,它不经意志的控制.而人在语言社会中生活,就会遵循社会群体的语言心理习惯,不得体的语言表达必然会影响到语言的心理沟通,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群体心理定势在感情上影响或左右着语言活动.最后,在社交场合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不同工种的人,针对那些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甚至会让人瞧不起的一些工种,我们都会或用模糊的概念,或是美化的词汇加以描述.模糊语的使用能扩大某些词的外延使其显得更模糊,即通过泛化原则对某些词语的词义进行模糊处理, 使人们回避某些不愉快的联想或是冲淡人们内心的恐惧感,厌恶感.在社会语言交际中,若能正确地使用委婉语,不仅能维护读者和交谈者的自尊,增强信心,同时还能达到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衡心态,缓解矛盾与冲突,消除误解和摩擦,达成和平与谅解的积极效果.例如,将"cook"称为"chef',原先只是一名厨师,摇身一变就成了烹饪大师.类似的职业称谓还有,"maid(女仆,女佣人)"被美化为"domestichelp(家政助理)";"garbageman(垃圾工人)"美化成"sanitationengineer(清洁工程师)";连无职业的家庭主妇也被美称为"domesticengineer(室内工程师,内务工程师)";"servant({["人)"叫做"gentleman'sgentleman(绅士家的先生)"等等.这时委婉语的恰当使用,不仅能维护读者和交谈者的自尊心,增强信心,同时还能达到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衡心态,缓解矛盾与冲突,消除误解和摩擦,达成和平与谅解的积极效果,从而为社会的和谐,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创造有利的条件.人们在社会上的语言交流都是在某个特定的社交语境中进行的,这主要是指说话人使用语言和听话人理解语言的客观共处环境,包括交际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景,参与者,话题,面部表情,体距等可感知的具体的直接的物理因素,还包括交际参与者的文化背景,伦理价值观,宗教信仰,家庭背景和所处社会地位等精神因素.从委婉语的定义可见,其使用时交际参与者根据语境,交际目的的思考后进行选择的结果,社交语境直接影响委婉语的选择和理解,如果他们对社交语境有足够的了解,并能恰当地加以利用,就能获得较好的语境效果,取得交际成功.如果没有一定的语境做基础,人们就会把委婉语及其委婉意义理解成普通词语和通常意义,如"togotosleep","togohome",若无一定的语境做前提,一般不会理解成"todie".因此,在运用委婉语时必须谨慎.有则笑话,说一位英国少年回乡探亲.一进家门,奶奶哭泣着对他说: "Yourgrandpapassedtotheotherside."这位少年不解其意,便跑到大门口的栏栅处朝外张望,希望能见到祖父.一位亲戚向他解释说:"Hehad kickedthebucket."善良的少年以为祖父把脚踢伤了,于是他安慰奶奶道: "1wishhewouldsoonrecover."亲戚知道他误会了,赶忙纠正他:"N0,he hassnuffedif.I'这更使这位少年大惑不解:明明我家里装有电灯,祖父为何去吹蜡烛.于是他说:"Butyouhaveelectricity!"其实,奶奶和亲戚的话都表达"祖父已去世"的概念.词组"passtotheotherside","kickthe bucket"和"snuffit"都是表示"die"的委婉语.从这个笑话可以看出委婉语运用要根据话语的参与者,参与者的文化背景以及当时的语境等等进行合理的运用,不然不但达不到使用委婉语的原先目的,甚至会让听者产生误解,影响沟通.同时委婉语并不是完全消除不愉快的心理反应,它只是以模糊,曲折的特点在人们的联想道路上设置了一重小小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不适感,以维持一种适度的"心理平衡",但当一个委婉语用多了,用久了,这重障碍就会慢慢消失,使心理又一次失去平衡.这就意味着委婉语具有"新陈代谢"的特点,而且更新速度相当快.一个词在作为委婉语使用后,过了一段时间又失去了委婉的色彩,人们叉开始避免使用它,创造新的委婉语.英语中"crazy","lnsane","lunatic","mentallv". "deranged"等依次做过"mad"的委婉语;形容"poorcountries"词汇也有很多,如,"undevelopedcountries(不发达国家)","developingcountries(发展中国家)",后来又成了"emergingnations(新兴国家)".所以,人们在使用委婉语时,要注意委婉语的不断增加和不断更新的时代性特征.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及时地反映人们对现行社会生活的态度,同时又时刻受其生成环境——社会要素的(下转第108页).--——107---——科技信息人文社科简析影响学生英语听力鹾力提高硇因素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张才钰【摘要]听力作为人们进行交际的手段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在信息剧增,国际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史.然而,听力仍然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那么影响听力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有哪些呢?[关键词]英语母语听力教学听力能力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首先是个有声系统,听力是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是获得语言感受的最主要途径,是提高"说,读,写"能力的基础.在信息剧增,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提高听力始终为人们所关注.然而在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普遍较为重视笔试,听力测试使大多数学生望而生畏.那么,影响学生听力能力提高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这个问题很值得探析.一,语言因素1.语音知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只习惯于课堂上老师说的英语,对英语国家人士的话语不太适应.当听到来自不同国家,地域,年龄,职业的人讲话时更加难以适应,甚至听不懂.语音是造成听力障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发音不准确,辨音能力不强,英美发音的差异不了解, 不熟悉重音和语调,尤其是语流中的音变现象——同化,连续,弱读,省音,失去爆破等.2.词汇与短语(1)词汇量小,不会的词太多.(2)听不出介词,副词,冠词,助动词,连词等一些词汇.一般情况下这些词是弱读的,都是一带而过,又轻又快,要多练习才可以听得出这些词.(3)听不出词的前后缀.英语中的词汇有很多是词加上前后缀构成的,如果听不出前后缀,就会增加词汇量或者把词汇的意义弄反了.f41不知道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在词汇上的区别.美国和英国有时使用不同的词来表达相同的意思或使用相同的词来表达不同的意思. 例如"电梯",英国用"lifl",美国用"elevator";再如,firstfloor在英国指二楼,在美国指一楼;如果不熟悉英美在词汇上的这些区别,就会对听力造成影响.3.语法知识词法,句法等语法知识是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有声材料的必要条件,为我们正确判断动作发生的时间,动作的执行者和承受者以及虚拟等情况提供必要的依据.4.母语干扰,影响听力反应速度很多学生在听英语时,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而是受母语的干扰,用汉语逐词逐句心译,这样,反应速度及记忆效果就受到很大影响.同时,由于汉语的句子结构和语序与英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依赖汉语来理解句子不仅速度慢且容易造成理解错误,不能做到听音会意. 而且听的时候精力集中于心译,无暇顾及联系上下文,对于一些较长的与汉语表达方式不同的句子,既要寻找与英语词汇相应的汉语,又要考虑时态,再领会其意思,速度自然就慢多了,而且容易理解错误.二,非语言因素1.文化背景知识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不同国家,民族的社会文化状况千差万别,其语言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文化对听力理解的干扰,是指学生缺乏对所学语言国家的背景知识,以致下意识地将本民族的习惯或文化模式移植到语言中去,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偏差或推断上的失误.这种干扰不是由于学生对英语词汇意义不理解,而是由于不了解这些词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内容.2.心理素质不好情感因素直接影响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学习者在接触语言材料后,对其进行过滤与加工,然后输出新的语言.当学生处于正常状态时,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在区别语言和听力理解方面将起重要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例如: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考试时缺乏信心,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良好的听力习惯和听力氛围等等,学生们在昕时会产生焦虑和恐惧等心理问题,这无形中给自己设置了障碍.因此,原来熟悉的信息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致使听力受到严重干扰.3.知识面听力考查的内容多种多样,具有时代性.如果知识面广,对所听到的内容熟悉或有所了解,会对听力理解有很大帮助.4.听力技巧听力技巧对听力能力的提高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有的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遇到生词时,一直回想或猜测其意思,不懂得跳过去,以至影响对整篇材料的理解.5.缺乏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语音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听力结果的好坏一定程度取决于前后所听信息在大脑中的结合.很多学生总是先把听到的英文信息翻译成汉语,借助于母语来理解所听到的内容.由于脑海里反应的全是中文, 而不是英文,所以理解反应的速度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此类问题,明明是听见了,却反映不过来.因此,帮助学生将听到的语音信息转化为富有意义的图画形式进行理解或捕捉关键的词语,将是加强对整体材料理解和信息记忆的关键,由此逐步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结束语总之,影响英语听力能力提高的因素很多,要想把英语听力能力提高上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英语听力能力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渐进而复杂的过程,非语言因素和语言因素都会影响这个过程.要想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水平和听力技能,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共同克服这些制约听力的负面因素,合理安排听力训练,自觉充实和扩大语言文化知识, 养成良好的听力学习习惯,在经过多次反复的听力训练,英语听力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参考文献[1]左焕琪编着.外语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胡春洞主编.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3]杜诗春编着.应用语言学-I湖南教育出版社[4]单莹丽.制约听力的障碍及改进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3.(10).[5]孙悦芳.语音学知识与听力教学[M]■匕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8:8[6]Y-守元,苗兴伟.听力理解的思维特征与听力学习策略[J].外语电化教,2003.(8):2[7]李毅,孙历.颖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教学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2004(3)[8]庄智象,束定芳.外语学习者策略研究与外语教学[J].现代外_}争, 1994(3)(上接第107页)制约,而委婉语就是语言社会发展的产物,在人们不断的社交活动中,它都有着无法估计的现实意义,它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和谐融洽,也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委婉语的运用. 换句话说,可以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它能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载体.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恰当地加以运用,要根据语境,准确地选择恰当的委婉语.此外,不同的文化对同一事物也有着它特有的委婉表达方式,我们还要遵循他国的文化传统, 符合他国的语言习惯,准确地运用委婉语,从而能够顺利地沟通.一108一参考文献[1]李勇.跨文化交际中的英语委婉表达方式.重庆交通学院(社科版).2002[2]何明霞.英语委婉语探析.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01(3]殷红伶.委婉语的文化观.东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浅析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及策略

浅析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及策略发布时间:2021-03-09T14:41:41.367Z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1月作者:赵慧王绍晶[导读] 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在人们的交往中有调节氛围、缓和交际双方情感的润滑作用。
因此,委婉语的使用能够更好的处理人际交往的关系。
本文针对言语交际中的委婉语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旨在发掘委婉语的语用特性,使人们能够更好的理解和使用委婉语,达到在交际中愉快的交流,塑造良好形象,促进人际关系发展的目的。
辽宁本溪科技学院赵慧王绍晶 117004摘要: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在人们的交往中有调节氛围、缓和交际双方情感的润滑作用。
因此,委婉语的使用能够更好的处理人际交往的关系。
本文针对言语交际中的委婉语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旨在发掘委婉语的语用特性,使人们能够更好的理解和使用委婉语,达到在交际中愉快的交流,塑造良好形象,促进人际关系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委婉语,语用功能,策略委婉语是人们在社会交际过程中为避免语言过于直白而给对方造成伤害,而使用的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
它是一种说话的艺术和策略,对维系人们的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委婉语的语用功能(一)回避忌讳功能1.回避风俗人们在交流中对于害怕的事物的词语表达上要格外注意,某些时候是不能直接言语的,因为这会触犯一些避讳,在表达中遇到不方便直说时,例如生病、死亡等,人们会下意识的回避。
2.语言禁忌语言禁忌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受当时社会环境和语言文化的影响,在不同的风俗环境中有着不同体现,在交流中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况。
例如,对乘船者不说“帆船”,评论人的身材不能直接用胖、瘦来评价。
(二)礼貌功能1.谦逊得体中国人常常会以谦虚的态度来表达对他人的礼貌,在说话时尤其如此。
例如在古代,人们称呼自己为“鄙人”,和比自己小的人在一起时称呼自己为“愚兄”等。
在现代,人们称自己的文字和书画为“拙笔”,称呼自己的见解为“拙见”,自己的作品为 “拙作”等等。
浅谈英语中几种常见的修辞格

对于⼀个具有⼀定英语⽔平的⼈来说,谙熟其修辞⽅式,不仅有助于辨别该语⾔的各种修辞现象,了解修辞运⽤的规律,从⽽提⾼分析语⾔表现技巧的能⼒,⽽且还可以有⼒提⾼准确、有效地运⽤语⾔的能⼒。
为此,本⽂想就英语中⼏种常见的修辞格粗略地谈谈⾃⼰的看法。
⼀、⽐喻(the figures of speech) ⽐喻是语⾔艺术的升华,是最富有诗意的语⾔形式之⼀,是语⾔的信息功能和美学功能的有机结合。
英语中常见的⽐喻有三类:明喻、隐喻和转喻。
1.明喻(the simile) 明喻通常是把被⽐喻的“本体”和⽤以⽐喻的“喻体”同时说出,说明本体事物象喻体事物,⽤介词like ,连词as,as if,as…so,动词seem等以及句型A …to B as C…to D等等表⽰“好像”意思的⽐喻说法就叫明喻。
⼈们往往有这样的错觉,认为⽐喻修辞只适⽤于⽂学类的各种⽂体,⽽⾮⽂学类论著,如科技之类应⽤⽂体,为了表达的正确性、严密性与科学性,是排斥⽐喻的。
事实上,在英语的科技类的论著中,为了把描象的事物说得具体化、形象化,把深奥的道理说得通俗、浅显、明⽩,也经常使⽤⽐喻。
例如: (1)Bacteria are so small that a single round one of acommon type is about 1/25,000 of an in ch across when thesebacteria are magnified 1,000 times, they look only aslarge as apencil point. 细菌是这样⼩,⼀种普通类型的圆形细菌直径⼤约只有1/25,000英⼨。
这种细菌放⼤⼀千倍看起来也只有铅笔尖那么⼤。
(2)There now exists a kind of glass so sensitive to light that,like photographic film,it wil l record pictures and designs. 现在有⼀种对光⼗分敏感的玻璃,它像胶卷⼀样能记录图像和图案。
古汉语常用的几种修辞表达方式

古汉语常用的几种修辞表达方式
一、用典:就是引用古人的历史事迹或古代典籍中的言语词句,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或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用典有明有暗。
二、委婉:不把要表述的内容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有意识地把话说得婉转曲折,含蓄有致,使用谦敬语、避讳语、迂回语等。
(一)谦敬语:对人(特别是对君上)不能用第二人称代词来称呼,而是代之以“左右”、“足下”、“先生”、“执事”、“陛下”等敬称。
对自己则尽量不用第一人称代词,而是代之以“仆”、“愚”、“妾”、“奴”、“小人”、“下走”、“下臣”、“不榖”、“寡人”等。
表敬副词:“请、敬、谨、幸、惠、辱、垂、蒙”等。
表谦副词:“敢、窃、忝、伏”等。
(二)避讳语:对于一些不吉利、不光彩、或不雅观的事情,古人常用避讳语来委婉表述。
(三)迂回语:本来想说甲事,却偏说乙事,本来用意在彼,却偏讲成如此,转弯抹角,话中有话。
三、分承:在遣词造句中,把本来应写成两个短语或两个句子的话,合并为形式上的一个短语或句子,把相同的语句成分放在一起并提,但在表意上却仍然必须按两个短语或句子的组合关系来分别相承。
四、共用:在行文中,两个相连接的词或语组共用某一个或几个词语,换言之,同一个或几个词语在组合打搭配的关系上是兼管着两个相连的词或词组。
五、复合偏义:把两个意义相反的词组合在一起,但在表意上只让一个词起作用,另一个词并不表意,仅仅是一种配衬。
六、互文见义:为了避免行文的单调平板,或适应文体表达的某些要求,把一个意思比较复杂的语句有意识地分成两个(也有三个的)形式相同(或大致相同)、用词交错有致的语句,使这两个(或三个)语句的意义内容具有彼此隐含、彼此渗透、彼此互应、相互补充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 晟炜
、
五 、反 语
反 语是 一种 修 辞格 。运用 跟 本意 相 反 的词语 来 表达 此 意 ,却 含 有否 定 、讽 刺 以及 嘲 弄 的意 思 ,这种 手 法就 叫 做反 语 。反语 也 叫倒反 ,就 是 说 反话 ,使 用 同本 语相 反 的词 语 来表 达本 意 。这 种 手法 在对联 中极为 常用 。它含蓄有 味 ,能增强 讽刺性和 幽默感 。有 时一 个人犯 了很简 单的错误 ,我们 可能会 说 : “ 你可真聪 明 !”这 里 明显是用 到了反语 的修辞 。在军 阀混战 时期 ,南京城 内有人 写 了 这样一 副春联 ,上联 为 :许 多豪杰 ;下联 为:如 此江 山。 “ 豪杰 ” 的本意 是指才 能 出众 的人 ,但 联 中却指 的是那些 割地分封 的军 阀。 “ 如此 江 山”原为褒 意,在这 里喻 为军 阀混战 中的破碎 山河 。我 们 可 以看 到运用反 语使讽 刺效果 更明显 了。 . 每个 人 都处 在 十分 复杂 的 社会 关 系 中,人 们 在交 际和 交 流 中 希望 找到 一 种合 适 的表 达 方式 , 既使 双方 能够 顺 利完 成 交 际, 又 使双 方感 到 此次 交 际是 愉 快的 ,完 成 了理 想 的交 际任 务 。委 婉用 语就 是 实现 这一 理想 交 际 的合 适 的表 达方 式 。 以上谨 为 我个 人 总 结的 一些 浅显 的修 辞格 们在 组 织 、调整 、修饰 语 言 , 以提 高语 言表 达效 果 的过程 中长期 形 成 的具有 特 定结 构 、特 定方 法 、特 定功 能 、 为 社会 所 公认 、符 合 一定 类 聚系 统要 求 的言 语模 式 ,也 称语 格 、辞 格 、辞 式等 。修 辞 格是 我们 在 日常 生 活 中经常 使用 的。 下面 笔者 就根 据 自己的理解 ,谈 一下 对修 辞格 的粗 浅认 识 。 文 学 上 , 修 辞 格有 很 多 ,在 辞 格 的分 类 上 ,根 据 表 达 方 式 与修 辞 内容 的异 同 ,可 以分 成 以下 十类 : 1借 喻类 :比喻 、讽 喻 . 和借 代 ;2拟 夸 类 : 比拟 、摹拟 ( . 摹状 )、示 现和 夸 张 ;3 比照 . 类 :对 比 ( 衬 )、 对 偶 、 排 比和 层 递 ;4 复 嵌类 :反 复 、 复 映 . 叠 、错综 和镶 嵌 ;5 连珠 类 : 回文和 顶 真 :6 直言 类 :警 句 、设 . . 问 、感 叹和 呼告 ;7 曲言类 :双 关 、婉 转 、避 讳 、折挠 、抑扬 、 . 反语 和 跳 脱 ;8 援 引类 :引 用 、 用 典 、 仿拟 、省 略 、节 缩 和 藏 . 词 ;9 拈 就类 :拈 连 、移 就 、顾 名 、序 换 和 倒装 ;l . . O 别传 类 : 析 字 、飞 白 ( 非别) 、转 类 ( 品 )、降用 、 易色和 换算 。其 中有 转 很 多不是 我们经常 用到 的,这里 笔者只介 绍一下 常用 的几 种委婉 用 语修 辞格 。 比喻 比喻 也叫 “ 譬喻 ”,即 以甲事 物来 比拟 乙事 物。 比喻 的逻辑 结 构应 分 为四 部分 : 体 、喻体 、 比喻词和 喻 点 。本 体是 被 比喻 的事 本 物 。喻体是 打 比方 的事物 。比喻词 是从形 式上连接 本体和 喻体 的词 语 。喻点是 体现喻 体和本体 的共 同点的词 语。 因这 四个成 分的异 同 和 隐现 , 比喻可分 为明喻 、隐喻 ( 暗喻) 和借 喻三类 。 比喻 是汉语 中 最常 见的辞格 之一 ,古今 中外作家 多用 比喻、善用 比喻 ,使 比喻在 文学 作品 中如花 团锦簇 ,万紫 千红 ;似春野芳 草 ,俯 拾 皆是 。 二 、 比拟 比拟 的 辞 格 是 将 人 比作 物 、 将物 比做 人 , 或将 甲物 化 为 乙 物 。它 由本体 、拟体两 个部分 组成 ,本体一般 为名词 性事物 ,拟体 则多 为谓词性 成分 。从语义特 征上说 ,拟体本 不能与 本体构 成陈述 关系 。根据本体 与拟体 的关系 ,一般 将 比拟分 为 :1拟 人 ,将 非人 . 类的事 物当做人 来 写;2拟物 ,将人直 接 当做 物 ,或将 此物 当彼物 . 来写 。运用这种 辞格 能收到特 殊的修 辞效果 :或增添特 有 的情 味 , 或把 事 物 写 的神 形 毕 现 、栩 栩 如 生 , 抒发 爱憎 分 明 的感 情 。诗 歌 、小说 、散 文 、寓言 、童 话等 经常 使用 比拟 的辞 格 。 比喻 与 比拟 既有 联 系又 有 区别 。 比喻和 比拟 ,都 是加 强语 言 形象 性 的修 辞手 段 ,但它 们 是两 种 不 同的修 辞 方式 。从语 法角 度 看 , 比喻 重 点在 “ ”,本 体 、喻体 和 比喻 词 三部 分 ,喻 体在 句 喻 中一 定要 出现 。拟人 是仿 照 人 , 由本 体和 描 写拟 体 的词 语 构成 , 重 点在 “ ” ,而拟 体 ( )则 在句 中不 出现 。从 内容 上看 ,运 拟 人 用 比喻 ,不 管 是 明 喻 、 暗 喻 还是 借 喻 ,喻 体 必 须 出现 , 不 能 省 略;本 体 不 一定 出现 ,如 借 喻 ,虽然 不 出现 喻 词和 本体 ,但 可 以 变 换 为有 喻 词和 本体 的 明喻 、暗 喻 ,不 管是 哪 一种 比喻 ,始 终 都 有 喻 体 。比拟 句 主要 是借 助 想象 ,将 本 体模 拟 为人 的或 物 的某 种 行 为 、动 作或 情 态 ,不论 是 拟人 ,还 是拟 物 ,始 终 都无 拟 体 。在 实 际运 用 中这两 点是 必须 要注 意 的。 三 、借代
己[
理 论 研 究
教育科学
2 1# 第6 - 期 0o
浅谈委婉用语中修辞格的运用
谢 月华 ( 北京市旅游专修学院 100 ) 00 0
陈望 道 的 《 辞 学发 凡 》第 一 次 明确地 将 借代 定义 为 : “ 修 所 说 事物 纵 然 同其他 事 物 没有类 似 点 ,假 使 中 间还有 不 可分 离 的关 系 时 ,作 者也 可借 那 关系 事 物 的名称 ,来代 替 所说 的事物 , 如此 借 代 的 ,名 叫 借 代 辞 。 ” 通 俗 的 说 , 借代 是一 种 说 话 或 写文 章 时 不直 接 说 出所要 表 达 的人 或事 物 ,而 是借 用 与它 密 切相 关 的人 或 事物 来 代替 的修 辞 方法 。被 替 代 的叫 “ 体 ” ,替代 的叫 “ 本 借 体”, “ 本体 ”不 出现 ,用 “ 体 ”来代 替 。恰 当地运 用借 代 可 借 以突 出事物 的 本质 特 征 ,增 强语 言 的形象 性 , 而且 可 以使 文笔 简 洁精 炼 ,语 言富 于变化 和 幽默感 。 借代 与 借喻 都 是用 乙代 替 甲,也 就是 说 ,都 不 出现 本 体 ,而 用借 体 说话 ,但 是 借代 与 借喻 之 间又 有 区别 。借 喻 是喻 中 有代 , 借代 是代 而 不 喻 ;借 喻侧 重相 似性 ,借代 侧 重相 关 性 :借 喻可 以 改为 明喻 ,借代 则 不 能 ,借代 的本 体 与借 体 之 间有 实在 的 关系 , 般 地 说 ,这种 关 系还 是 相 当密切 的,而 借 喻 的本 体与 喻 体是 本 质不 同的事 物 ,人 们不 过根 据 它们 之 间具 有 的相 似 点 ,通过 联 想 把它 们联 系起 来 。我们 在运 用 的 时候 要特 别注 意 它们 的 区别 ,这 样才 能使修 辞 格起 到 良好 的作用 。 四、 双关 即一 定 的语 言环 境 中 ,利用 语 义和 语 音 的条件 ,有 意使 语 意 具有 双重 意义 ,言在 此而 意 在 彼 ,这种 修 辞方 法就 是 双关 。双关 有 四种 :1谐 音 双关 ;2 语 意双 关 ;3 音 、形 双关 ;4 音 、形 、 . . . . 义 双 关 。很久 以来 ,在 我们 日常生 活 中 ,人们 已经 运 用 了双 关修 辞 ,例如 ,每 年 过年 时 我们 都会 在 门上 贴 一个 倒着 的 “ ”字 , 福 意为 “ 到 了 ”,这 里就 是 用 到 了谐音 双 关 ;在文 学 名著 《 福 红楼 梦 》 里有 “ 艳 同杯 ”,它 是 “ 艳 同悲 ” 的谐音 ,既指 所有 的 万 万 花 在 同一 个杯 子 里 ,也 暗指 红楼 女 儿们 的 悲惨 命运 。像这 样 的例 子 还有 很 多 ,只要 我 们平 时注 意 观 察 ,就会 发 现我 们 常常 会 不 自 觉地 运 用到 双关 的修 辞 。
2 0 年 震 惊 全 国 的 马 加 爵 案 渐 渐 淡 04 出 了人 们 的脑 际 ,2 0 年 ,上海 海 事 学 院 09 又发 生 了研 究生 杨元 元 自杀 身亡 的 事 件 。 近 年 来 ,在 大 学 生 中发 生 的诸 如 此 类 的事 件 所 暗 含 的社 会 问题 ,不 能不 引起 我 们 , 特 别 是 教育 工 作 者 的深 思 。 马加 爵 、杨 元 元 虽 只 是个 例 ,然而 在 大 学 生乃 至 中 学生 中 ,具 有此 类 心 理 品质 的 人不 在 少 数 。笔 者 认 为 , 这 些 人 ( 马 加 爵 、 杨 元 元 一 像 样 ) 的心理 品质 处 于亚健 康状 态 ( 我称 之为 “ 灰色 心理 品质 ”) ,并 有其 形成 的过 程和 环境。 所 谓 心 理 健 康 ,是 指 人 们 的 精 神 世 界 ,如 感觉 、知 觉 、情 感 、意 志 等方 面 的 健 康 情 况 ,它 包 括发 展 正 常 的智 力 、稳 定
而 积 极 的情绪 、坚强 的 意志 、 良好 的性 格 、高 尚的道 德情 操 以及 和 谐 的人 际关 系 等 。这些 心 理 品质 都是 学 生获 取 知识 ,形 成 良好 道 德行 为 习惯 的基础 。 剖 析 马加 爵 、杨 元元 现 象 ,我们 会 发现 学 生 中的 一类 特殊 的 人 群 :他 们是 老师 和 同学 心 目中的优 秀 生 ,即 他们 智 力水 平发 展 相 当 高, 学 习相 当刻 苦 ,成 绩 比较突 出。 正因 为我 们 太注 重他 们 的学 习成 绩 ,而 忽略 了对 他 们其 他方 面 的注 意 。这 些 学生 个体 发 展 的缺 憾 ( 自身的 或环 境 的) ,影 响 了其 健康 心 理 品质 的形 成 。通 过横 向联 系 、对 比研 究 ,我 们不 难发 现 ,在 他 们 的人 生成 长 中 , 因 为缺 乏 引导 , 生活 中 的某 些缺 憾 ( 幸 )直 接 导致 了其 灰色 心 不 理 品质 的形 成 。总结 一下 ,大 致有 以下 几种 情形 : 1家庭 生活 极度 贫 困; . 2 身体残 废 、身材 矮 小 、容 貌 丑陋 ; . 3 不幸 的家庭 变 故 ( 儿 ,父 母离 异 ,单亲 ); . 孤 4父 母 亲的 不 良行 为 ,特别 是 犯罪 行为 。 . 这些 客观 因素 ( 个或 几个 )对他 们 的成长 ( 指其 心理 品 一 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