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杉树林》教案1

合集下载

快乐的杉树林沪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快乐的杉树林沪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方面: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主动探索文章的内涵。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2.方法方面: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感受杉树林美丽景色的同时,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读写结合法,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注重思维导图的运用,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提高思维品质。
2.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和写作技巧。
3.情感升华:引导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课后阅读:要求学生课后阅读一篇描绘自然景色的文章,如《黄山奇石》。阅读后,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文章中运用到的修辞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态度方面: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培养关爱生命的情感。
2.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教育学生珍惜美好时光,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未来和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作业布置时要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挥创意,展现个性,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2.课文内容理解:引导学生分段阅读课文,分析每段的主要内容,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如比喻、拟人等。
3.写作技巧讲解:结合课文,讲解作者是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杉树林的美丽景色,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快乐的杉树林教案及反思

快乐的杉树林教案及反思

快乐的杉树林教案及反思1、快乐的杉树林古诗两分钟演讲[教学目标]1、了解杉树林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知道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体会“我”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2、知道课文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组织材料的;在“分述”部分又是按时间顺序描写不同季节的景色特点。

3、学习“抓中心句学课文”的方法。

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用“毫不在意”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节。

[教学重点]了解杉树林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体会作者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知道课文整体及分述部分的写作顺序。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引入:小时候,你最喜欢到哪里去玩?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个地方。

2.引出课题:童年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方小天地,它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回忆童年生活的。

板书:快乐的杉树林指名读题3.指导读题:审题,找出课题中反映中心的词语。

(快乐)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理解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第一节就是总起句,第2~5节是按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写的,层次非常清楚,表达了作者对杉树林的喜爱之情。

三、默读课文,细细品味1、默读课文2~5节,并思考:课文围绕“快乐”具体写了哪些内容,用直线画出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快乐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春天(第2节)出示:我和小伙伴们一放学,就到杉树林里做游戏。

(“一……就……”能看出孩子们急切的心情,体现小伙伴们十分喜爱杉树林)他们做什么游戏?抓住“受大人责骂——毫不在意(毫,一点儿;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大人们带娃娃来观赏——劲头可大了——摔疼毫不在乎”这些词,体会小伙伴们在杉树林玩得很愉快,喜爱杉树林的感情。

板书:春天:活动(3)除了杉树林里的游戏给我带来快乐外,春天杉树林的美景也让人心情愉悦。

板书:景色瞧,春天的杉树叶是怎样变化的?找出关键词(生长过程:“长出——幼芽——长出——叶子——成了——针似的叶子”;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叶子的形状。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快乐的杉树林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快乐的杉树林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快乐的杉树林一、教案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教学成为学校重要的一环。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能力,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材编写了《快乐的杉树林》这一篇优秀的课文。

本教案旨在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理解、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词语的使用方法。

3.提高学生的朗读和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6.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关注环境保护。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快乐的杉树林》这篇课文,通过阅读理解和讨论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重点教学内容包括:理解课文,积累词汇,进行口语表达,进行思维训练和写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杉树的形象,引入课文主题。

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对树木的感受和体会,并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标注关键词和生词。

2.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分组讨论问题:–杉树林里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课文中提到的自然和人的关系如何?–你认为自然和人应该如何和谐相处?4.分组讨论完毕后,全班分享讨论结果。

3. 词汇积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进行学习和复习。

通过解释、造句和游戏等方式巩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应用。

4. 口语表达学生分成小组,准备口语表达,要求每个小组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树木或花草进行介绍。

然后轮流进行表达,并互相评价。

5. 思维训练教师出示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思考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例如: -你认为自然对人有什么好处? -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还能看到自然的美吗? - 你有哪些保护环境的好习惯?6. 作文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写一篇关于自己心目中快乐的杉树林的作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快乐的杉树林 沪教版(2015秋)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快乐的杉树林  沪教版(2015秋)

《快乐的杉树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杉树林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知道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体会“我”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2、知道课文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组织材料的;在“分述”部分又是按时间顺序描写不同季节的景色特点。

3、学习“抓中心句学课文”的方法。

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用“毫不在意”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节。

教学重点:了解杉树林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知道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体会“我”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抓中心句学课文”的方法。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审清题目的意思。

3、按“总起--分述--总结”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步骤:一、揭示课题后,指导学生照下列要求进行预习:1、读通课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倘若毫不在意毫不在乎避暑胜地不约而同粉妆玉砌2、思考下列问题:(1)课题《快乐的杉树林》是什么意思?(2)课文是围绕哪一句写的?(3)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了杉树林哪几个季节的景色?(学生课内预习,教师巡视指导,特别注意对中、差生的指导。

)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自学字词的情况:(1)正音(出示生字新词)(2)字形:毫(与“豪”区别)嫌(注意右边“兼”的写法)添(右下部是“小”字加点)(3)词义:杉树林避暑胜地粉妆玉砌倘若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思考:(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2)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了杉树林哪些季节的不同景色?(3)读后讨论问题,通过讨论明确:a、课文围绕“我家门外有一片杉树林,它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这句话写的。

(教师:这句话是全文的总起句。

)也可以说围绕“我家门外的杉树林给我金色的童年带来无穷的欢乐”这句话写的。

(这句话是全文的总结句。

)b、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杉树林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景色。

c、据此分段,并明确分段的依据。

三、审题。

1、教师“快乐的杉树林”是什么意思?(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解释。

沪教版第九册《快乐的杉树林》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九册《快乐的杉树林》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九册《快乐的杉树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杉树林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知道杉树林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体会“我”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粉妆玉砌”、“毫不在意”、“避暑胜地”、“不约而同”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使用。

3、知道课文是按概括到具体写的。

第2—5节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的,先写杉树林的景色,再写孩子们的活动。

4、能学习课文中的句式,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选择校园中给自己留下美好印象的地方,有顺序地写下来,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5、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节。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体会“我”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激发兴趣1 出示杉树林媒体画面,简介杉树。

杉树是一种绿色乔木,树冠的形状像塔,叶子羽状。

师:多么美丽的杉树林啊,让我们走进去欣赏。

2出示课题二、整体感知,理解中心1、小组自学课文要求:(1)读通课文,理解词语:粉妆玉砌、毫不在意、避暑胜地、不约而同(2)思考:全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是按什么顺序写四季的景色的?2、交流学习总起句,总结句。

理解“无穷”三、部分探究,逐层理解过渡:为什么说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又带来了哪些乐趣呢?让我们跟着作者去看看。

1、杉树林四季景色不同,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的景色?,找一找句子,读一读,说说理由。

2、交流,指导朗读:教师相机出示:一阵阵凉风吹来……映出了它的红。

着重抓住描写树叶颜色变化的词语,如:绿色——半黄半绿——全变成红色——红的那样鲜艳——好似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像红色的地毯联系上下文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比喻句。

3、有感情地朗读,并按照提示背诵这一小节。

4、照样子,抓住颜色的变化,学写比喻句。

5、秋天是杉树林最美丽的时候,这主要在树叶上,这景色是独特的,美丽的。

小学五年级语文《快乐的杉树林》优质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快乐的杉树林》优质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快乐的杉树林》优质教案《快乐的杉树林》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记叙了家门前的杉树林给自己的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快乐的杉树林》优质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快乐的杉树林》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杉树林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知道课文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组织材料的;在“分述”部分又是按时间顺序描写不同季节的景色特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4小节。

3、学习“抓中心句学课文”的方法。

4、体会作者喜爱杉树林的感情,感受杉树林给作者童年带来的快乐。

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抓中心句学课文”的方法。

2、体会作者喜爱杉树林的感情,感受杉树林给作者童年带来的快乐。

教学工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杉树林图片。

①这种树叫杉树,注意“杉”字读音。

②简介杉树:杉树是一种绿色的乔木,树冠的形状像塔,叶子长披针形。

许多这样的杉树生长在一起就成了杉树林。

板书:杉树林2、结合看到的画面,说一说:( )的杉树林3、出示课题:快乐的杉树林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出示学习要求:①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 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粉妆玉砌、毫不在意、避暑胜地、不约而同”,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理解的地方。

③ 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是按什么顺序写一年四季的景色的?2、交流。

① 指名分节读课文。

②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我家门外有一片杉树林,它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总起句)我家门外的杉树林给我金色的童年带来无穷的欢乐。

(总结句)这两句话都正确,它们一个是“总起句”,一个是“总结句”课文就是按“总——分——总”来写的。

(媒体出示:总起句总结句)④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一年四季的景色的?按时间顺序描写一年四季的景色,分别是板书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三、研读课文,感悟体会。

(一)学习课文第4小节。

快乐的杉树林教案

快乐的杉树林教案

1 快乐的杉树林教学目标:识记:借助字典,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1、了解杉树林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知道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体会“我”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2、知道课文是按“总起一分述一总结”的方法组织材料的;在“分述”部分又是按时间顺序描写不同季节的景色特点。

运用: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背涌课文第四节。

3、能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重点:1、知道课文是按“总起一分述一总结”的方法组织材料的。

2、在“分述”部分又是按时间顺序描写不同季节的景色特点。

教学难点:在“分述”部分又是按时间顺序描写不同季节的景色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杉树的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人,揭示课题。

1、出示杉树林的媒体画面,师:同学们,你见过杉树吗?了解它吗?生交流(出示)杉树是一种绿色的乔木,树冠的形状像塔,叶子长披针形。

(师述)许多这样的杉树生长在一起就成了杉树林。

师:多么美丽的杉树林啊!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的杉树林。

2、揭示课题(出示)1 快乐的杉树林齐读课题3、质疑:读了课题,你想了解哪些内容呢?(学生可能问:杉树林怎样带来了快乐?带来了哪些快乐?……)(说明:培养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养成质疑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直奔中心。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思考:①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划出②课文按什么顺序描写哪几个季节的景色?2、交流并出示。

(中心句是“我家门外有一片杉树林,它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或“我家门外的杉树林给我金色的童年带来无穷的欢乐。

”)(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

)三、部分探究,逐层理解。

1、师述:杉树林给我的金色童年带来了无穷的快乐,课文做了具体生动的描述,它怎样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呢?我们一起深入讨论学习。

2、杉树林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不同,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的景色?快速读读相关的内容,说说理由。

快乐的杉树林教案

快乐的杉树林教案

快乐的杉树林教案《快乐的杉树林》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杉树林四季的美丽景色和给作者带来的快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杉树林四季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对杉树林的喜爱之情。

2、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在杉树林中度过的快乐时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杉树林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杉树林的样子。

(2)提问:你们觉得杉树林美吗?在这样的杉树林里会有怎样的故事呢?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重点指导易错字的读音和写法。

3、精读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杉树林写了哪些内容?(2)引导学生交流,明确课文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杉树林的景色和作者在杉树林中的活动。

(3)学习春天的杉树林①指名朗读描写春天杉树林的段落。

②提问:春天的杉树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③引导学生抓住“嫩绿”“抽出”“生机勃勃”等词语,感受春天杉树林的生机与活力。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春天的美好。

(4)学习夏天的杉树林①自由朗读描写夏天杉树林的段落。

②讨论:夏天的杉树林有什么特点?③结合“郁郁葱葱”“阴凉”“避暑胜地”等词语,体会夏天杉树林的茂盛和清凉。

④想象自己在杉树林中避暑的情景,感受其中的快乐。

(5)学习秋天的杉树林①小组合作朗读秋天的段落。

②思考:秋天的杉树林有什么变化?③引导学生从“落叶纷飞”“金色的海洋”等词句中,感受秋天杉树林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

④组织学生交流秋天在杉树林中玩耍的经历。

(6)学习冬天的杉树林①请一位同学朗读冬天的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的杉树林》教案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认识本课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粉妆玉砌、毫不在意、避暑胜地、不约而同”等词语。

积累描写一年四季的四字词语。

2.通过品读重点语段了解杉树林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感受杉树林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体会“我”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3.知道课文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组织材料的;在“分述”部分又是按时间顺序描写不同季节的景色特点,并且进行仿写。

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

教学重点
了解杉树林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知道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体会“我”喜爱杉树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写作顺序,选择自己童年生活中的某一个难忘的地方进行仿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杉树林图片,板书:杉树林
简介杉树:杉树是一种绿色的乔木,树冠的形状像塔,叶子长披针形。

许多这样的杉树生长在一起就成了杉树林。

2.结合看到的画面,说一说:()的杉树林
3.出示课题:快乐的杉树林
针对课题质疑:为什么说杉树林是快乐的呢?
二、学生小组自学课文,讨论学习。

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粉妆玉砌、毫不在意、避暑胜地、不约而同,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理解的地方。

3.完成填空:
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家门前杉树林的不同景色以及的情景,抒发了我的思想感情。

4.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是按什么顺序写一年四季的景色的?
三、小组学习交流。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交流填空。

3.学习总起句,总结句。

理解“无穷”。

4.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杉树林给我童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又带来了哪些乐趣?
四、小组讨论,学习课文第2——5节。

1.默读课文,杉树林一年四季有哪些变化?
(1)第二节:春天
出示:春天来了,杉树林长出嫩绿的幼芽。

没几天,绿芽就渐渐地长成草绿色叶子,最后越长越大,就成了一根根针似的叶子。

①读读这句话,你了解到了什么?
②再读读,从作者对杉树叶变化的细致描写中,感受到了什么?
③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孩子们欣喜的感情。

(2)第三节:夏天
出示:太阳老是火辣辣地烤着大地,树上的知了大概也嫌天气热,拼命地叫着。

①读读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②比较句子,哪个词用得更好?
太阳老是火辣辣地烤着大地,树上的知了大概也嫌天气热,拼命地叫着。

太阳老是火辣辣地照着大地,树上的知了大概也嫌天气热,不断地叫着。

③理解“极好”、“避暑‘胜地’”,说明杉树遮阴,清风习习,给人带来的阵阵凉爽。

④想想该怎样读好这几句?
(3)第四节:秋天
出示:杉树的叶子开始由绿色变成了半黄半绿的颜色;过不多久,叶子全变成红色,红得那样鲜艳,火红火红的,远远望去,好似一团团燃烧的火焰。

秋风扫过,那火焰般的红叶飘落在地上,像红色的地毯,美丽极了。

①理解比喻句,板书:最美
②指导朗读,学生小组读,指名读,齐读。

(4)第五节:冬天
抓住“……地面上,……树干上,……屋顶上,……粉妆玉砌的世界”表现出杉树林冬天所特有的的美。

板书:粉妆玉砌
指导朗读:读出欢快的语气。

(5)小结:杉树林一年四季的美景让“我”喜爱,让“我”陶醉,同时,它还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乐趣。

2.自由地读读课文,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杉树林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乐趣?划出有关语句,找关键词理解句子:
(1)我和小伙伴们一放学,就到杉树林里做游戏。

玩累了,……有的还带着“牙牙”学语的娃娃来观看。

大伙儿轮流荡秋千……毫不在乎。

”写孩子们在杉树林荡秋千。

结合课文,说话练习:
对我们毫不在意,对我们毫不在乎,我们在意、在乎的是。

指名读,生评价,读得轻快些,读出欢乐的语气。

(2)“当然这里是我们的天下喽!……有的做游戏。

欢声笑语给整个杉树林带来了生机。


指导朗读:语气欢快些,语速可稍快,读一读,体会杉树林给我们带来的欢快。

(3)“我们时常迎着夕阳在这条用红叶铺满的路上来回走动,脚下软绵绵的,舒服极了。


指名读,学习朗读,语速可慢些,读出舒服的感受。

(4)“有的堆雪人,有的掷雪球,空中回荡着喊叫声,打闹声……”
有感情朗读,体会杉树林给我们童年生活带来的乐趣。

五、总结课文,拓展迁移
1.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增添了那么多的欢乐,再加上它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不仅让我
喜爱,让我陶醉,更让我难以忘记。

板书:喜爱
配乐有感情朗读课文。

2.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小节,认真、有感情地读一读,试着它背诵出来。

3.模仿课文,介绍自己童年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个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