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场学案

合集下载

静电场学案

静电场学案

第一节 电荷及守恒定律〖新课标要求〗1.知道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2.知道电荷守恒定律.3.知道什么是元电荷.〖新课预习〗1.电荷 电荷守恒(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电荷和 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电荷的多少叫 .(2)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 ,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 起电.(3)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 到另一部分.2.元电荷:e=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 或者 .3.电子的 与 之比,叫作电子的比荷〖知识精讲〗知识点1.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即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带电.(1)摩擦起电是由于相互摩擦的物体间的电子的得失而使物体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玻璃棒与丝绸摩擦时,由于玻璃棒容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硬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时,由于硬橡胶棒容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2)感应起电是指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的方式.例如图所示,将导体A 、B 接触后去靠近带电体C ,由于静电感应,导体A 、B 上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这时先把A 、B 分开,然后移去C ,则A 和B 两导体上分别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如图所示.(3)接触带电,指一个不带电的金属导体跟另一个带电的金属导体接触后分开,而使不带电的导体带上电荷的方式.例如,将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跟另一个完全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接触后分开,它们平分了原来的带电量而带上等量同种电荷.从物体带电的各种方式不难看出,它们都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了物体的另一部分.[例1]如图所示,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A 靠近验电器的小球B (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箔张角减小,则A.金属球可能不带电B.金属球可能带负电C.金属球可能带正电D.金属球一定带负电同学们再考虑当某带电导体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时,两金箔张角将如何变化? [答案]逐渐变大[变式训练]如图所示,将用绝缘支柱支持A .导体A 带负电,B 带正电B .导体A 带正电,B 带负电C .导体A 失去部分负电荷,导体C 得的不带电金属导体A 和B 接触,再将带负电的导体C 移近导体A ,然后把导体A 、B 分开,再移去C ,则 ( )到负电荷D .导体A 带正电是由于导体B 的部分电子转移到导体A 上,故A 、B 带等量异种电荷〖基础达标〗1.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接触后分开,两球相互排斥,则两球原来带电情况不可能是A.原来的其中一个带电B.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等量异种电荷C.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同种电荷D.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不等量异种电荷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都是使物体正负电荷分开,而总电荷量并未变化B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是摩擦过程中硬橡胶棒上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C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得到电子D .物体不带电,表明物体中没有电荷3.如图所示,带电小球A 靠近不带电的绝缘绝缘金属导体,由于静电感应,导体C 端出现了负电荷,可知带电小球A 带 电;用手接触一下导体的B 端,导体将带 电; 用手接触一下导体的中部,导体将带 电.4.关于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玻璃棒无论与什么物体摩擦都带正电,B.摩擦可以起电,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总是同时带等量异种电荷.C.带电现象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物体得到多余电子就一定显负电性,失去电子就一定显正电性.D.当一种电荷出现时,必然有等量异号的电荷出现,当一种电荷消失时,必然有等量异号电荷同时消失.〖能力提升〗5.A 、B 、C 、D4个小球都带电,A 球能排斥B 球,C 球能吸引A 球,D 球又排斥C 球,已知D 球带正电,则B 球应带何种性质的电荷?6.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MN,在其两端下边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绝缘金属球A 靠近导体的M 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只有M 端的验电箔张开,且M 端带正电.B. 只有N 端的验电箔张开,且N 端带负电.C. 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M 端带正电, N 端带负电.D. 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两端都带正电或负电.第二节 库仑定律〖新课标要求〗1.掌握库仑定律,知道点电荷的概念,并理解真空中的库仑定律.2.会用库仑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新课预习〗库仑定律:(1)定律的内容:真空中两个之间相互作用的电力,跟它们的成正比,跟它们的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2)库仑力的大小F=.(3)静电力恒量k=.〖知识精讲〗知识点1.库仑定律的应用[例1]真空中两个相同的带等量异号电荷的金属小球A和B(A、B均可看作点电荷),分别固定在两处,两球间静电力为F.用一个不带电的同样的金属小球C先和A接触,再与B接触,然后移去C,则A、B球间的静电力应为多大?若再使A、B间距增大一倍,则它们的静电力又为多大?[例2]竖直绝缘墙壁上的Q处有一固定的小球A,在Q的正上方的P点用绝缘丝线悬挂另一小球B,A、B两小球因带电而相互排斥,致使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如图所示,由于漏电,使两小球的电量逐渐减小,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逐渐减小,则在电荷漏完之前悬线对悬点P的拉力大小将()A、保持不变B、先变大后变小C、逐渐变小D、逐渐变大[思路分析]受力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得答案。

静电场复习学案

静电场复习学案

一、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库仑定律1.物质的电结构:构成物质的原子本身包括: 的质子和 的中子构成 ,核外有带 的电子,整个原子对外 表现为 .2.元电荷:最小的电荷量,其值为e = .其他带电体的电荷量皆为元电荷的 .3.电荷守恒定律(1)内容: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 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 .(2)起电方式: 、 、感应起电.(3)带电实质:物体带电的实质是 .4.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当带电体本身的 和 对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时,可以将带电体视为点电荷.5.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 ,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 ,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 上.(2)公式:F =k q 1q 2r 2,其中比例系数k 叫做静电力常量,k =9.0×109 N·m 2/C 2. (3)适用条件:① ;② .二、电场力的性质1.电场(1)电场是电荷周围客观存在的______.静止的电荷之间就是通过电场传递发生_____作用的(2)电场最基本的性质就是对位于电场中的电荷施以________的作用2.电场强度E(1)描述电场_________的性质(描述电场的强弱以及方向)的物理量(2)重要意义:已知某处场强E ,电量为q 的电荷在那儿受到电场力便可由F=Eq 求出3.场强的计算(1)E=F/q 是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场.E 与____、____无关,只取决于电场_______,E 的方向为正电荷在该点所受____________的方向(2)E =kQ/r 2,仅适用于_________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3)E=U AB /d AB ,仅适用于__________电场,其中d AB 是沿_______方向两点A 、B 之间的距离(4)当存在几个产生电场的“场源”时,某处的合电场的场强.应为各“场源”在此电场强度的矢量和4.电场线(1)特点① 电场线是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而 的、实际不存在的理想化模型.②电场线始于 (或无穷远),终于无穷远或 ,是不闭合曲线.③任意两条 都不相交.④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 ,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⑤匀强电场中的电场线是等间距的平行线.⑥表示电势的高低——沿电场线方向,电势_____________.(2)需熟记以下几个特殊电场的电场线的形状①正、负点电荷电场;②等量异种电荷电场;③等量同种电荷电场;④匀强电场.(3)电场线与带电粒子运动轨迹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电场线与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不重合,物体的运动由受力和初速度两者共同决定.只有在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带电粒子运动轨迹才与电场线重台;①电场线是直线;②带电粒子的初速度为零或初速度方向与电场线方向在同一直线上.③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三、电场能的性质1.静电力做功(1)特点:静电力做功与无关,只与有关.(2)计算方法①W=qEd,只适用于匀强电场,其中d为沿的距离.②WAB=qUAB,适用于.2.电势能(1)定义:电荷在中具有的势能,数值上等于将电荷从该点移到位置时静电力所做的功.(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静电力做的功等于,即WAB=E p A-E p B=-ΔE p.3.电势(1)定义:试探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与的比值.(2)定义式:φ=.(3)矢标性:电势是,其大小有正负之分,其正(负)表示该点电势比高(低).(4)相对性:电势具有,同一点的电势因选取点的不同而不同.(5)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4.电势差(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A移到另一点B时,与移动电荷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这两点的电势差.(2)定义式:.(3)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UAB=,UAB=-UBA.(4)影响因素:电势差UAB由决定,与移动的电荷q及电场力做功WAB 与零电势点的选取.5.等势面(1)定义:电场中的各点组成的面.(2)四个特点①等势面一定与电场线,即场强的方向跟等势面.②在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③电场线总是从的等势面指向的等势面.④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反之.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时,E 越大处,d ,即等势面越(2)式中d 的含义是某两点 距离或两点所在等势面间的距离。

大学静电场教案

大学静电场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静电场的概念,掌握静电场的基本性质和规律。

2. 掌握电场强度、电势和电势能等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静电场的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静电场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电场强度、电势和电势能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电场强度、电势和电势能的物理意义及其应用。

2. 静电场中的电场线、等势面等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静电场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静电场的产生原因和特点。

2. 介绍静电场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静电场的基本性质1. 讲解静电场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静电场的概念。

2. 介绍静电场的基本性质,如电场线、电势、电势能等。

三、电场强度1. 讲解电场强度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电场强度的物理意义。

2. 介绍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如点电荷电场强度、均匀电场强度等。

3. 通过实例讲解电场强度的应用。

四、电势1. 讲解电势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电势的物理意义。

2. 介绍电势的计算方法,如点电荷电势、均匀电场电势等。

3. 通过实例讲解电势的应用。

五、电势能1. 讲解电势能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电势能的物理意义。

2. 介绍电势能的计算方法,如点电荷电势能、均匀电场电势能等。

3. 通过实例讲解电势能的应用。

六、静电场中的电场线与等势面1. 讲解电场线与等势面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

2. 介绍电场线与等势面的绘制方法,如点电荷电场线与等势面、均匀电场线与等势面等。

3. 通过实例讲解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应用。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静电场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2. 强调电场强度、电势和电势能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八、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静电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静电场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静电场的物理意义和应用。

《静电场》全章复习导学案

《静电场》全章复习导学案

班级:高一( )班 学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第一章 《 静 电 场 》全 章 复 习【课标导航】1、通过复习对静电场知识有整体感知和进一步理解,形成知识体系;2、通过复习整理,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一、电场的有关概念、公式注意:1、与试探电荷无关只与电场本身性质有关的物理量:与电场和试探电荷都有关的物理量:2、几个物理量量的判断方法:1) 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电势的高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二、电容器1、电容:C = Q/U =ΔQ/ΔU ,单位有: ;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 。

三、电场的应用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W = qu =2022121mV mV -,当V 0 = 0 时,V =___________。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类平抛) 偏转距离______212==at y 偏转角 ______tan ==xy v v θ 3、先加速后偏转: 偏转距离、偏转角都与带电粒子的比荷q/m _____关。

偏转距离2222001224qUL UL y at dmV du === 偏转角 200tan 2y x v qUl UL v dmv du θ=== 4、带电体在复合场中的运动能的性质 电场 (F = k 221r Q Q ) 库仑定律 力的性质 电场强度:E = F/q ,方向为正电荷受力方向 电场力 F = qE 电场叠加:E = ΣE i特殊电场 点电荷:E = kQ/r 2 匀场电场:E = U/d 电 场 线等 势面↓ 互相垂直 ↑【例题分析】【例题1】由如图所示的电场线,可判定()A.该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B. a点的电势一定高于b点的电势C.负电荷放在b点的电势能比a点电势能大D. 负电荷放在b点所受电场力方向向右【例题2】如图所示,M、N两点分别放置两个等量异种电荷,A为它们连线的中点,B为连线上靠近N的一点,C为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一点,在A、B、C三点中()A.场强最小的点是A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点B.场强最小的点是A点,电势最高的点是C点C.场强最小的点是C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点D.场强最小的点是C点,电势最高的点是A点【例题3】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线表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

高中物理第一章静电场静电场学案新人教选修

高中物理第一章静电场静电场学案新人教选修

1.10 《静电场》【学习目标】1.以电场线为主线展开复习,理解静电力、电场强度、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等概念。

2.熟练掌握判断静电力性质、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电势高低、电势能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3.掌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问题的分析方法和思维过程,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4.培养整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深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归纳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知识导学】【三“点”探究】主题1:关于电场强度的公式问题:(1)本章有关电场强度的三个公式,分别是E=F/q、E=Kq/r2以及E=U/d,请说说三个公式中各字母表示的意义。

(2)从公式的适用条件谈谈你对三个公式的理解。

(3)三个公式都只能计算电场强度的大小,那么三种情形下电场强度的方向分别用什么方法来确定呢?主题2:电势与电势能情景:如图甲所示,为了描述地理位置的高低变化,人们设计出了“等高线”,通常在同一幅图中两条相邻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是相等的,从图中可以看出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表示高度下降得越快,也就是“坡度”越大。

问题:(1)我们常把电场中各点的电势与重力场中的高度类比,把等势面与等高线类比,参照图乙,你认为可把电场强度与什么量类比呢?等势面越密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吗?从这个角度来讲,电场强度反映了什么意义?电场强度的大小跟电势的高低有联系吗?(2)质点在地势越高的位置重力势能越大,电荷也是在电势越高的位置电势能越大吗?(3)重力做正功和负功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分别如何变化?静电力做正功和负功过程中,电荷的电势能分别如何变化?主题3:电容器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1)电容器的电容跟哪些因素有关?如何保持电容器所带电荷不变?如何使电容器极板间电势差保持不变?(2)什么情形下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才能沿着电场线?(3)处理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运动的方法与处理平抛运动方法类似,但这两者又有哪些重要的不同之处呢?【拓展提升】拓展一、库仑定律与力学的综合应用1.如图所示,真空中 A、B 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分别为+Q 和+q,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A、B 之间用绝缘的轻弹簧连接。

大学物理_教案_静电场

大学物理_教案_静电场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静电场的基本概念,掌握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2. 使学生熟练运用库仑定律、电场叠加原理等基本公式,解决静电场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静电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库仑定律、电场叠加原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1. 静电场中电势的计算。

2. 静电场中的电势能和能量守恒。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静电荷、电场、电势等基本概念。

2. 引出静电场的基本性质:静电场是保守场,有源场,无旋场。

二、讲授新课1. 静电场的基本概念:静电场是指电荷在静止时所激发的电场。

静电场具有以下基本性质:(1)静电场是保守场:静电场力做功只与始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

(2)静电场是有源场:静电场的电场线起于正电荷或无穷远,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

(3)静电场是无旋场:静电场中沿任意闭合路径移动电荷,电场力所做的功都为零。

2. 库仑定律:描述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公式为:F = k q1 q2 / r^2,其中,F为作用力,k为静电力常量,q1、q2为两点电荷的电荷量,r为两点电荷中心点连线的距离。

3. 电场叠加原理:多个电荷产生的电场,可以看作是各个电荷单独产生的电场的矢量和。

4. 静电场中的电势:电势是描述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的物理量。

电势的计算公式为:V = W / q,其中,V为电势,W为电场力所做的功,q为电荷量。

5. 静电场中的电势能和能量守恒:静电场中的电势能等于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势能。

静电场中的能量守恒定律:静电场中的总能量等于静电场中的电势能。

三、课堂练习1. 计算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2. 求解静电场中的电势。

3. 分析静电场中的电势能和能量守恒。

四、课堂小结1. 回顾静电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强调库仑定律、电场叠加原理的应用。

3. 总结静电场中的电势能和能量守恒。

五、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静电场学案全章学案

静电场学案全章学案

灌南华侨双语学校高一物理学习案课时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学习重点】电荷守恒定律【学习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知识链接】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学习过程】知识整理1.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荷。

2.构成物质的原子本身就包括了带电粒子:带正电的和不带电的构成原子核,核外有带负电的。

原子核的正电荷的数量与电子的负电荷的数量,所以整个原子对外界较远位置表现为。

3.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而带负电,的物体则带正电,这就是摩擦起电。

4.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或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电荷。

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

5.电荷既不会,也不会,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另一种表述是:一个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6.电荷的多少叫,单位,符号。

7.人们把电子所带的最小电荷量叫做,用符号表示。

带电体的电荷量是它的。

应用尝试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B.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C.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12D .带等量异号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电荷的湮没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都是使物体的正、负电荷分开,而总电荷量并未变化B .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是摩擦过程中硬橡胶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C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是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得到了正电荷D .物体不带电,表明物体中没有电荷3.带电微粒所带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A .2.4×10-19CB .-6.4×10-19CC .-1.6×10-18CD .4.0×10-17C4.如图1-6所示,将带正电的球C 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电荷的移动情况是( ).A .枕形导体中的正电荷向B 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B .枕形导体中电子向A 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C .枕形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 端和A 端移动D .枕形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 端和B 端移动5.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 、B ,带电荷量Q A =6.4×10-9C ,Q B =3.2×10-9C .让两球接触一下再分开,这时Q A = C ,Q B = C ,并且接触过程中有 个电子从 转移到 上.【疑点呈现】【巩固练习】6.关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摩擦起电是用摩擦的方法将其他物质变成了电荷B .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将一个物体中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C .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通过摩擦起电,一定带有异种电荷D .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通过摩擦起电,可能带有同种电荷7.如图1-7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MN ,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绝缘金属球A 靠近导体的M 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 .只有M 端验电箔张开B :只有N 端验电箔张开C .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D .两端的验电箔都不张开8.有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A 、B,C ,其中小球A 带有2.0×10-5C的正电荷,小球B 、C 不带电.现在让小球C 先与球A 接触后取走,再让小球B 与球A 接触后分开,最后让小球B 与小球C 接触后分开,最终三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Q A = C ,Q B = C , Q c = C .9.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 ,a 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1—8所示.现使b带电,则( ).A.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B.b将吸引a,吸在一起不分开C.b立即把a排斥开D.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梳理总结】【课后反思】【当堂检测】10.一验电器原来带有一定电荷量的电荷,将一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验电器,则关于验电器指针张角的变化,下列叙述哪些是不可能的?( ).A.张角变大 B.张角变小C.张角先变大后变小 D.张角先变小后变大11.把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接触一下再分开一个很小的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这两个小球原来带电情况可能是( ).①两球带等量异种电荷②两球带等量同种电荷③两球原来带不等量同种电荷④两球原来带不等量异种电荷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2.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球A、B,A球所带电荷量为q,B球所带电荷量为-q,现要使A、B所带电荷量都为-q/4,应该怎么办?3灌南华侨双语学校高一物理学习案课时2 库仑定律【学习目标】1.掌握库仑定律,要求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公式表达,知道静电力常量.2.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3.知道库仑扭秤的实验原理.【学习重点】掌握库仑定律的应用【学习难点】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学习过程】知识整理1.库仑定律: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

大学物理静电场教案

大学物理静电场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库仑定律及其应用,能够计算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2. 掌握电场叠加原理,并能利用其求解点电荷电场分布。

3. 理解并掌握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 熟悉静电场中导体、绝缘介质等物理现象,并能解释相关现象。

教学重点:1. 库仑定律及其应用。

2. 电场叠加原理。

3. 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1. 电场叠加原理的应用。

2. 静电场中导体、绝缘介质等物理现象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静电场实验器材。

3. 电荷板、电场线图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电荷、电场等基本概念。

2. 引出静电场的研究意义。

二、新课讲授1. 库仑定律及其应用- 介绍库仑定律的物理意义和数学表达式。

- 通过实例讲解库仑定律的应用,如计算两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2. 电场叠加原理- 介绍电场叠加原理的物理意义。

- 通过实例讲解电场叠加原理的应用,如求解点电荷电场分布。

三、课堂练习1. 举例说明库仑定律的应用。

2. 利用电场叠加原理求解点电荷电场分布。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库仑定律和电场叠加原理的重要性。

2. 提出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

2. 提出本节课的研究重点。

二、新课讲授1. 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 介绍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定义、物理意义和数学表达式。

- 通过实例讲解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如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的关系。

2. 静电场中导体、绝缘介质等物理现象- 介绍静电场中导体、绝缘介质等物理现象的原理。

- 通过实例讲解静电场中导体、绝缘介质等物理现象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举例说明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

2. 解释静电场中导体、绝缘介质等物理现象。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及其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导教师:刘老师
学习目标:(1
(2
重点:(1
(2
(3
(4
(5
(6
难点:(1
(2
(3
(4
(5
(6
探究一
Point1
Point2
1.摩擦起电
2.感应起电
3.接触起电
注意
Point3:电荷守恒定律
两种文字表述:(
(2 Point4:元电荷
(1
e的整数倍,也就
e和其质量m的比值是
)时,验电器的金箔张
若用导线将Q接地,然后断开再取走
若用导线将Q接地,然后断开再取走
若用导线将Q接地,然后断开再取走
若用导线将P接地,然后断开再取走
小于等于等于大于
有时能一眼看出答案,
d处各固定有电荷量为+Q
-Q,求受到的静
F合=0。

探究三
Point1
Point2
电场强度1.
2.
注意:(1
点和的电荷量,F
(2
3..
4.
静电力:由E=F/q
Point3
A.带负电。

B.在
(1
(2
(3)
电场强度的叠加
Point4
特点:(1
线。

(2
(3
(4
方法总结
1.利用定义式
2.利用决定式E
3.
4.
5.
探究四Point1
特点:
Point2
定义:
(1
(2)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