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精骑集》序 阅读答案

秦观《精骑集》序 阅读答案
秦观《精骑集》序 阅读答案

(2014江西)阅读文言文

《精骑集》序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qiān。⑦勒:编。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A.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B.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C.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D.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辄( ) (2)比( )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12.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来治学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2分)

13.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2分)

(二)

9.B

10.(1)立即,就,便 (2)等到

11.我用三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抗你众多疲弱的士兵。(把三千和数万翻译为少量和众多也可。)

12.少时读书: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或少而不勤。后来治学: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或长而善忘。

13.(1)不能倚仗自己天资聪颖就不愿用功学习。(2)要注重后天的努力,勤于学习和总结,善于吸收前人智慧来提升自我。(3)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要主动想办法解决。(该题答出两点即可。)

【《兰亭集序》阅读答案】 兰亭集序阅读答案

【《兰亭集序》阅读答案】兰亭集序阅读答 案 兰亭集序阅读答案兰亭集序阅读答案阅读下文,完成第 22 26 题。 13 分兰亭集序①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③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2.书法史上,作者被称之为“”;

兰亭集序被誉为“”( 2 分) 23.概述第①段内容。( 2 分) 24.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更何况生命的长短,随时变化,最终走向灭亡。 B.更何况生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终都要死亡。 C.更何况生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结于灭亡。 D.更何况生命的长短,随时变化,最终归结于死亡。 25.第②段中两次使用了“俯仰”一词,说说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3 分) 26.简析本文的情感变化。( 4 分)参考答案 22.( 2 分)“书圣”“天下第一行书”(一处 1 分) 23.( 2 分)记叙兰亭山水胜景和聚会盛况及与会者“乐”之心情。 24.( 2 分) C 25.( 3 分)第一处“俯仰”上承第一段“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下启有关两种人的论述,( 1 分)有结构上的过渡作用。( 1 分)第二处的“俯仰”主要是感叹聚散无定、人生短暂,为由“乐”转“痛”张本(或铺垫)。( 1 分) 26.( 4 分)文章开头叙游宴之事,以“乐”字起笔; ( 1 分)接着由乐生忧,感慨死生之大,道出心中之“痛”; ( 1 分)最后抒写在悲伤深沉的感叹中蕴含对人生的珍惜之情,归结于一个“感”字。( 1 分)作者的情感变化跌宕有致,自然天成。( 1 分)

鹊桥仙秦观历年中考题答案

鹊桥仙秦观历年中考题答案 宋代诗人 秦观 写了一首《鹊桥仙》词,今古传诵,为成千上万的少男少女彻骨的爱情赋予 了幻境朦胧的理想色彩。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鹊桥仙秦观历年中考题答案, 希望对 你有帮助。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谢薖 月胧星淡, 南飞乌鹊, 暗数秋期天上。 锦楼不到野人家, 但门外、 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 佳人何在, 不见绕梁清唱。 人间平地亦崎岖, 叹银汉、 何曾风浪! [注]①锦楼:乞巧节时,当时富贵人家在庭中所结的彩楼。 8。谢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5 分) 【答案】谢词的上阕写了“月”、“星”、“乌鹊”、“秋期”、“锦楼” 等天上景物(1 分)和“清流”、“叠嶂”的“野人家”等地上之景(1 分), 形成鲜明的对比(1 分),为下阕抒情做铺垫。(2 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意象的题目,,在词中筛选即可,主要是作用,要 知道是天上人间的对比,还要注意景物描写为抒情作铺垫。 考点:鉴赏文学 作品 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9。这两首词运用的最典型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秦词通过“人间”的爱情和“天上爱情”的对比,表达因真诚相爱 而能经得起长久分离的时间考验的可贵;(3 分)谢词通过“秋期天上”的美满 爱情来反衬人间的“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的不幸。表达内心的悲伤、苦闷 之情。(3 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 情感的题目,注意结合诗歌的结尾的句子 进行分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秦观的“鹊桥仙”究竟为谁写的?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过往诗话评论注释之人, 大多以为是秦观为了牛郎织女忠贞的爱情所作, 并 以“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看作秦观爱情观的旷达——只要两情至 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多理智、清醒的爱情观啊。 然而,真的爱情并非理智的产物。没有房子,咱等他三十年,“只待将来有 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当两情相悦,干柴烈火之时,许以遥远的空中楼阁是 不管用的。正因为如此,我对于秦观在这首《鹊桥仙》中表达的那种冷静到残酷 的“理智型爱情观”,产生了一丝怀疑。 不信?你去问问那些热恋中的少男少女们, 看看谁愿意结婚以后一年只相聚 一晚上?还“金风玉露”“胜却人间无数”呢, 叫他们到蓬莱岛都没有人会愿意。 在过去禁欲的年代里,很多夫妻分居两地,一年只有 12 天探亲假,12 天啊,比 牛郎织女长了 24 倍,但绝没有任何一对夫妻不愿意马上调到一起,结束牛郎织 女生涯的。那种理性的禁欲主义,对于人性是一种残酷的摧残。 不要忘记, 织女正是渴望人间“朝朝暮暮”的爱情, 才冒死下凡嫁给牛郎的, 织女的革命觉悟并不高。 现在你秦观猛然把牛郎织女拔高到不在乎“朝朝暮暮” 的程度, 好像他们天生就愿意为了“高尚的爱情”而不愿意厮守一般。 这不是骗 傻子的把戏么? 不错,秦观就是在玩骗子的把戏。骗的不是别人,就是他的侍女朝华。

精骑集

《精骑集》序秦观阅读答案翻译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q iān。⑦勒:编。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A.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B.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C.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D.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辄( ) (2)比( )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12.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来治学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2分) 13.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2分) 《精骑集》序秦观阅读答案翻译 9.B 10.(1)立即,就,便(2)等到 11.我用三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抗你众多疲弱的士兵。(把“三千”和“数万”翻译为“少量”和“众多”也可。) 12.少时读书:“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或“少而不勤”。后来治学:“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或“长而善忘”。 13.(1)不能倚仗自己天资聪颖就不愿用功学习。(2)要注重后天的努力,勤于学习和总结,善于吸收前人智慧来提升自我。(3)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要主动想办法

2019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8兰亭集序课后巩固提升含答案

第三单元DISANDANYUAN 8兰亭集序 课后篇巩固提升 随堂演练 一、课文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岁:时间。 B.足以极.视听之娱极:穷尽。 C.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暂:一时。 D.每览昔人兴感之由.由:经过。 项,“由”,原因。 2.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癸丑”,是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之一,顺序为第50个。前一位是壬子,后一位是甲寅。 B.“暮春”,春天的最后一个月,即阴历三月,也是古人所说的“孟春”“仲春”“季春”中的“季春”。 C.“修禊”,古代夏历三月下旬的巳日,在水滨聚会宴饮,以祈福消灾。后泛指在水边宴集。 ”,“彭”即彭祖,活了八百岁,是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人;“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项,“三月下旬”应为“三月上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 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 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D.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 项,“因此,要及时行乐”的说法有误。王羲之赞同古人所说“死生亦大矣”的观点,并且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只感慨了人生的短暂,并没有由此得出“及时行乐”的说法。

《送东阳马生序》《精骑集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送东阳马生序》《<精骑集>序》对比阅读(14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1)饮酒者游。旬朔(2)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3)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4),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5)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6)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7)。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8)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勒(9)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10)以此补之。 (秦观《<精骑集>序》有删改)【注释】(1)滑稽,比喻能言善辩。(2)旬朔,十天或一个月。(3)比:近来。(4)惩艾:惩治,惩戒。(5)曩:从前。(6)寻绎:推求探索。(7)省:记。(8)孙搴,人名。(9)勒:此处译为编辑。(10)庶几:或许,差不多。 10.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主人日再食子墨子起,再拜 B.烨然若神人吴广以为然 C.久而乃和而聪明衰耗 D.然负此自放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11.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2分) A.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B.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C.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D.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13.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A.“序”是一种文体,亲友离别,赠言规劝,属赠序,如甲文;陈述创作主旨、经过等,属书序,如乙文。 B.甲文意在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乙文意在交代《精骑集》一书编辑及命名的由来。 C.甲文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表现读书之“苦”,与“同舍生”生活的富足作对比,表现自己从读书中感受到的乐趣。 D.乙文写自己少时读书不勤奋,后来治学时用勤奋来惩戒自己,但是不能坚持太久,容易忘记自己的目标。 14.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方面有何异同?(3分) 答案: 10.A11.C 12.(1)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年长后容易忘记,也许可以用这个来弥补吧。 13.D 14.同:都觉得勤奋很重要。异:宋濂一直勤奋好学,不畏艰难,不注重吃穿,享受读书带来的愉悦。秦观在少时记忆力突出而不勤奋,年长后记忆减退,用勤奋来弥补。

《兰亭集序》课后练习答案

《兰亭集序》课后练习答案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癸丑(kuǐ) 会稽(kuài) 修禊(xì) 巳日(sì) B.峻岭(lǐn) 激湍(tuān) 流觞(shānɡ) 骋怀(chěnɡ) C.娱乐(yú) 会晤(wù) 形骸(hái) 国殇(shānɡ) D.虚诞(xián) 酣畅(hān) 玄理(xián) 清冽(liè) 答案:C 解析:A.癸:ɡuǐ;B.岭:lǐnɡ;D.诞:dàn,玄:xuán。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答案:D 解析:A“由”通“犹”,如、像;B“趣”通“取”,往、取;C“倍”通“背”,背叛。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映带:映照围绕,指景物互相衬托。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相与:相互结交。 C.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管弦:竹管琴弦。 D.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癸丑: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永和九年正值癸丑。 答案:C 解析:C项,“管弦”属于借代的手法,此处代指音乐。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会议。 B.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

完毕。 C.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或者,也许。 D.向之所欣向:从前。 答案:D 解析:A项,“会”,是“集会”的意思;B项,“毕”,“都、全”的意思;C项,“或”,指有的人。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B.未尝不临文嗟悼。 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D.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答案:D 解析:D项“游目骋怀”的“骋”是使动用法,可解为“使……抒发”的意思。 6.下列各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此地/有/崇山峻岭 C.不知/老之将至 D.足以/极视听之娱 答案:A 解析:A项,“夫人”中的“夫”是句首发语词,应该与主语“人”分开使用,改为“夫/人之相与”。 7.下面对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判断句) B.于是与亮情好日密(省略句) C.死生亦大矣(宾语前置句) D.欣于所遇(状语后置句) 答案:C 解析:C项应为判断句。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鹊桥仙秦观阅读题

鹊桥仙秦观阅读题 《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宋代词人秦观 的作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鹊桥仙秦观阅读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鹊桥仙·纤云弄巧》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一、判断题 1、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柳永 《鹊桥仙》 (纤云弄巧)。 ( ) 答案:× 2、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题材取自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故事 。( ) 答案: √ 3、秦观是苏轼的得意门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
)
答案: √ 4、秦观是苏轼的得意门生,是苏轼之后重要的豪放派词人。( ) 5、历来人们多以“情韵兼胜”、“语工而入律”评价秦观的词。( ) 答案:× 6、“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个精妙的比喻写尽牛郎、织 女的相见之欢和离别之苦。( ) 答案: √ 7、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这首词主要表达作者理想的爱情观。( ) 答案: √

8、秦观虽出自苏门,但其词却另辟蹊径,自成一家,被后世公认为婉约派 的代表作家。( ) 答案: √ 9、哀怨感伤、柔媚清丽是秦观词最突出的特色。( ) 答案: √ 10、“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为柳永千古传诵的名句。( ) 答案:× 二、问答题 1、简述秦观的婉约词风。 答案: 秦观词融汇小令和慢词的长处, 文字工巧精细, 音韵谐美, 缘情婉转, 历来词誉甚高,有“情韵兼胜”、“语工而入律”之评,其哀怨感伤、柔媚清丽 的词风,最能体现词的当行本色,被后世公认为婉约派的代表作家。 2、简要分析《鹊桥仙》(纤云弄巧)的爱情观。 答案: 作者在词中巧妙地利用牛郎、 织女离合悲欢的故事, 热情歌颂了诚挚不渝的 爱情。“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 暮暮!”这金石般的警句揭示了爱情的真谛,即“两情”“久长”。只要两人有 了坚贞不渝的爱情,即使是在天各一方,见难别易,爱情也会与日俱增,历久弥 深,远远胜过只追求朝夕不离的庸俗情爱。 3、简要分析《鹊桥仙》(纤云弄巧)利用传说故事的表现手法。 答案: 此词借写牛郎、织女这个人所共知的传说故事来表达自己的理想爱 情观, 构思极为巧妙, 表达极为自然。 字面上, 处处写天上, 句句写牛郎、 织女, 而实际上句句写人间,写人间的真情,于传统题材中翻出新意,主题健康,格调 爽朗,而又深感余味不尽,颇受启迪,遂成为七夕诗词 中久传不衰的佳作。 4、请简要分析“忍顾鹊桥归路”的“忍”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 “忍”:怎忍,岂忍;全句意思是:怎么忍心回头看那从鹊桥回去的 路呢?“忍顾鹊桥归路”巧妙地表现了牛郎织女临别时的依恋和怅惘。 5、分析这首词的修辞特点。 答案:①拟人。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在牛郎、织女相会佳期,彩云 都来为他们“弄巧”, 流星也来为他们“传恨”, 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相会渲 染气氛。 ②对比。 如“一相逢”与“无数”, “久长”与“朝朝暮暮”, 表现了牛郎、 织女的忠贞不渝的爱情。③比喻。如“柔情似水”,形象地写出了牛郎织女相会 时温柔缠绵的情意;“佳期如梦”,极言相会时间之短暂,表达了牛郎织女相会 时的复杂心情。

《精骑集》序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0分) 《精骑集》序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 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qiān。⑦勒:编。 小题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A.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B.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C.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D.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辄( ) (2)比( )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小题4: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来治学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2分) 小题5: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 (1)立即,就,便(2)等到 小题3:我用三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抗你众多疲弱的士兵。 小题4:少时读书: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或少而不勤。后来治学: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或长而善忘。 小题5: (1)不能倚仗自己天资聪颖就不愿用功学习。(2)要注重后天的努力,勤于学习和总结,善于吸收前人智慧来提升自我。(3)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要主动想办法解决。(该题答出两点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是《江西省2014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方法: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含义,然后断句。可翻译为:大概比不上从前的十分之一二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是《江西省2014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辄就之意,经常考到。 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是《江西省2014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的翻译和理解。方法: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把三千和数万翻译为少量和众多也可。 小题4:试题分析:本题是《江西省2014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的翻译和理解。方法:能够大致理解全文,但要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尤其要注意细节,分别写出遇到的问题,用原文回答即可。 小题5:试题分析:本题是《江西省2014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学生的收获。方法:要求学生能从中学习人物的优点。 参考译文: 我年轻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默写它,也不会有多大的错误。然而我依仗这样的本事就放任自流,喜欢和巧言善辩、喝酒的人交往,一个月,没有几天在看书。所以,即

兰亭集序练习题及答案

《兰亭集序》练习题 一、1.下面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诞(dàn) 癸(kuí) 殊(shú) 峻(jùn) B.殇(shāng) 稽(jī) 骸(hái) 晤(wù) C,悼(dǎo) 禊(xì) 骋(chěng) 契(qì) D.嗟(jiē) 觞(shāng) 湍(tuān) 曲(qǔ)水 2.下列词语中黑体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全) 少长咸集(都) 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急湍(急流的水) 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人之相与(交好) 崇山峻岭(高) 暂得于己(短暂,一时) C.感既系之(附着) 修短随化(变化) 终期于尽(至,及) 向之所欣(过去,从前) D.喻之于怀(比喻) 其致一也(情趣) 列坐其次(排列)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B.此小大之辩也 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揭示作者心情悲痛的原因的一组是 ①仰观宇宙之大②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③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④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⑤死生亦大矣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5.“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一句中对加粗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因 B.凭借 C.就着 D.由于 6“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一句中对加粗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修饰 B.整治 C.高,长 D .美好 7“曾不知老之将至”一句中对加粗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竟 B.曾经 C.重叠 D.连……都 8“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一句中对加粗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朝向 B.奔向 C.从前 D.假如 9.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 ) ①岂不痛哉②死生亦大矣③当其欣于所遇④则与斗卮酒 A.①感叹句②感叹句③宾语前置句④陈述句 B.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C.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陈述句④宾语前置句 D.①感叹句②反问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10.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秦观《鹊桥仙》古诗内容

秦观《鹊桥仙》古诗内容 《鹊桥仙·纤云弄巧》是一曲纯情的爱情颂歌,上片写牛郎织女聚会,下片 写他们的离别。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古诗 相关内容,欢迎查看! 鹊桥仙 纤云弄巧⑴,飞星传恨⑵,银汉迢迢暗度⑶。金风玉露一相逢⑷,便胜却人 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⑸。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⑹。[1] 古诗句 注释 ⑴纤云:轻盈的云彩。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 ⑵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⑶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 ⑷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李商隐 《辛未七夕》:“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 要金风玉露时。” ⑸忍顾:怎忍回视。 ⑹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2] 白话译文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 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 遥远无垠的 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 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 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 合神离的夫妻。 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 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3] 古诗牌格律 古诗牌说明

鹊桥仙, 古诗牌名, 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 《风 俗记》:“七夕,织女当渡河,使鹊为桥。”因取以为曲名,以咏牛郎织女相会 事。《乐章集》入“歇指调”,较一般所用多三十二字。通常以《淮海古诗》为 准。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亦有上下片各四仄韵者。[4] 格律对照 (上片)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 (下片)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 (说明:平,平声;仄,仄声;中,可平可仄。加粗体字为韵脚所在。)[4] 文学 赏析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 ,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迢迢 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张 先、柳永、苏轼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 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 此古诗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古诗,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 “恨”, 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 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 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 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 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古诗因而也就具有了 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此古诗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 叙写牵牛、 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 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 讴歌了真挚、 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古诗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

秦观精骑集序翻译

秦观精骑集序翻译 秦观 的《精骑集》序,作者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发出感慨:“嗟夫!败吾业 者,常此二物也”。你认为文中“二物”指的是什么? 《精骑集》序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 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 颇发愤自惩艾③, 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 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 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曰:“ 我精骑三千, 足敌君羸卒数万。 ”心善其说, 因取“经”“ 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 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 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 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 ③惩艾:惩戒。 ④曩:从前。 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 ⑥搴:读 qiān。 ⑦勒:编。 《精骑集》序秦观阅读答案 翻译 我年轻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默写它,也不会有多大的错误。依仗这样

的本事就放任自流, 喜欢和巧言善辩、 喝酒的人交往, 一个月, 没有几天在看书。 所以,即使有很强的记忆力,也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近几年来,非常勤奋,后 悔以前的所作所为;然而聪明已经耗尽, 大概不如以前的十分之二, 每看一件事, 心中反复推敲几遍,合上书还是感到茫然不知,就又不知道了。所以即使有勤奋 刻苦的辛劳,却常常荒废在善忘,嗨!损害我的学业的,常常是这两种情况。最 近读《齐史》,看到孙摩答邢词中有这样的句子 : “我精骑三千, 足敌君羸卒数万。 ” 心中赞同喜欢这个说法, 于是摘取了“经”、 “传”、 “子”、 “ 史”中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语句,摘录几千条,编为几卷,取名为《精 骑集》。 啊!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 吧。 《精骑集》序秦观练习题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A.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B.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C.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D.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辄( ) (2)比( )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 分)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12.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来治学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2 分) 13.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2 分) 《精骑集》序秦观阅读答案翻译 9.B 10.(1)立即,就,便 (2)等到 11. 我用三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抗你众多疲弱的士兵。 ( 把 “ 三千 ” 和 “ 数 万 ” 翻 译 为 “ 少 量 ” 和 “ 众 多 ”也可。) 12.少时读书:“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 或“ 少而不勤”。后来治学:“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或“长而善忘”。 13.(1)不能倚仗自己天资聪颖就不愿用功学习。 (2)要注重后天的努力,勤于学习和总结,善于吸收前人智慧来提升自我。 (3)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要主动想办法解决。(该题答出两点即可。)

《兰亭集序》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兰亭集序》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面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 )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的古义。 1. 列坐其次 今义:居于次一等的 古义:______________ 2. 俯察品类之盛 今义:物品的种类 古义:______________ 3.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今义:低头抬头 古义:______________ 4. 所?a href='/wenxue/zawen/' target='_blank'>杂文 砍一?/p>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义:______________ 5. 信可乐也 今义:书信 古义:______________ 6. 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 古义: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 期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
1/6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不期而遇( ) 良马期乎千里( ) 3. 致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死生亦大矣( ) 2.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 4. 足以极视听之娱( ) 五、指出下列句子 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 当其欣于所遇。( ) 3. 亦将有感于斯文。( ) 参考答案 )
)
一、“悟”通“晤”。 二、1. 是两个词,它旁边;2. 自然界的万物;3. 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 间短暂;4. 用来;5. 实在;6. 这次集会的诗文。 三、1. 相同,一样/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一点,少量;2. 至、及/ 满一年/约定/期望;3. 思想情趣/达到/招纳/得到。 四、1. 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大事; 2. 一、齐,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把……看作相等; 3. 贤、少长,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能的人、年纪轻和年纪大的人; 4. 极,副词用作动词,穷尽。 五、1. 省略主语 (名士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 2. 状语后置句 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 3. 状语后置句 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2/6

《《精骑集》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精骑集》序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①饮者游,旬朔稽之间②,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 “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 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qiān.⑦勒:编。 8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含义不。同。的一组是 A.一见辄.能诵/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B.把.卷无几日/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C.比.读《齐史》/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D.心善其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89.选出与例句中“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故虽有强记之.力 A.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B.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D.何陋之.有(《陋室铭》)9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91.“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的“二物”指什么?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 【答案】 88.D 89.B 90.所以,即使有很强的记忆力,也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91.不勤和善忘。 ①不能倚仗自己天资聪颖就不愿用功学习②要注重后天的努力,勤于学习和总结,善于吸收前人智慧来提升自我③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要主动想办法解决。

《兰亭集序》试题练习及答案

9 兰亭集序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4分) A.癸.丑(kuǐ)会.稽(kuài) 修禊.(xì) 巳.日(sì) B.峻岭.(lǐn)激湍.(tuān) 流觞.(shānɡ)骋.怀(chěnɡ) C.娱.乐(yú) 会晤.(wù) 形骸.(hái)彭殇.(shānɡ) D.虚诞.(xián) 酣.畅(hān) 玄.理(xián) 清冽.(liè) 解析A.“癸”应读ɡuǐ;B.“岭”应读lǐnɡ;C.“诞”应读dàn,“玄”应读xuán。 答案 C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恰逢。 B.信.可乐也信:诚,确实。 C.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盛:?多,这里指“热闹”。 D.感慨系.之矣系:附着。 解析会:聚会,集会。 答案 A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列坐其次 ..之盛 ..B.俯察品类 C.夫人之相与,俯仰 ..一世 D.放浪形骸 ..之外 答案 D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4分) A.群贤.毕至 B.齐.彭殇为妄作 C.少长.咸集D.死生亦大.矣 解析“齐”为意动用法。其他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 答案B 5.名句默写。(3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 (3)及其所之既倦,______________,感慨系之矣。 答案(1)茂林修竹(2)仰观宇宙之大 (3)情随事迁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殊:不同。 B.修短 ..随化修短:长短,这里指寿命的长短。 C.终期.于尽期:约定。 D.虽趣.舍万殊趣:往,取。 解析期:期限。 答案 C 7.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4分) 错误!错误! A.两个“其”相同,两个“之”也相同 B.两个“其”相同,两个“之”不同 C.两个“其”不同,两个“之”也不同 D.两个“其”不同,两个“之”相同 解析其:前者为代词,他们;后者为指示代词,那。之:前者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独;后者为结构助词,的。 答案 C 8.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着眼“死生”二字行文。 B.本部分,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然后急转,谈得意总有尽头, 人生总有尽头,从而逼出本文正题“死生”二字。 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 D.文章结尾处,作者以旷达的话作结,有无穷逸趣。 解析“以旷达的话作结”错。 答案 D 9.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3分)

秦观《鹊桥仙》赏析

每到农历七月初七,我们便会想起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这是一个美丽动人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是我国民间四大爱情传说之一,几乎人人耳熟能详,影响十分深远。2008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牛郎织女传说就名列其中。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在民间有很多版本,但是情节都大同小异。 传说天上的织女星和牵牛星情投意合,互相爱慕,可是天上是不准谈恋爱的,织女和牵牛因此受到了王母娘娘的惩罚,牵牛被贬下凡尘,织女被罚不停的织云锦。牵牛下凡后降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取名牛郎。牛郎的父母死后,哥嫂对他十分刻薄,只分给他一头老牛和一辆破车就被分家了。从此牛郎就与老牛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老牛开口说话了。它告诉牛郎:碧莲池将有仙女下凡洗澡,如果牛郎把一件红色仙衣藏起来,穿这件衣服的仙女就会成为他的妻子。原来这头会说话的老牛就是金牛星。而这个穿红色仙衣下凡的仙女就是织女,牛郎与织女就这样于人间重逢,从此男耕女织,过得幸福美满。然而好景不长,织女留在人间的事情终究还是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她便派遣天兵把织女抓回去,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赶回,眼睛红肿着告诉织女:“牛大哥死了,他临死前说,要我在他死后,将他的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织女一听,心中纳闷,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贬下凡的牵牛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贬下天庭。它怎么会突然死去呢?织女便让牛郎剥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正在这时,天空狂风大作,天

兵天将从天而降,不容分说,押解着织女便飞上了天空。牛郎带上孩子慌忙追赶,眼看就要追上了,可就在这时,王母驾着祥云赶来了,她拔下她头上的金簪,往他们中间一划,霎时间,一条天河波涛滚滚地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无法横越了。织女望着天河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直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来。王母见此情此景,也稍稍为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这一天,无数成群的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桥。从此,牛郎和他的儿女就住在了天上,隔着一条天河,和织女遥遥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当中,我们至今还可以看见银河两边有两颗较大的星星,晶莹地闪烁着,那便是织女星和牵牛星。和牵牛星在一起的还有两颗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织女的一儿一女。 其实从天文学角度来看,织女星在银河以北,牵牛星在银河以南。两者隔河相望,每年农历初期两颗星之间的距离最近,于是便有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而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对后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以这个美丽而哀婉的爱情故事为素材写下了无数的脍炙人口的名篇。秦观的《鹊桥仙》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至今传诵不衰。这首词超越了世俗的审美趣味,寓乐观于哀婉;这首词提出了积极的爱情观念,化腐朽为神奇;这首词讴歌了纯洁美好的爱情,感动了无数真心相爱的青年男女。鹊桥仙是词牌名,该词牌还有《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每已谢》、《广寒秋》等别称,此调有两体,一体有56个字,创始人是欧阳修,另一体88个字,创始人是柳永。因为欧阳修

孝感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孝感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23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2分) A.隐匿.(nì)惩.戒(chéng)剽.悍(piāo)转弯抹.角(mò) B.潜.伏(qián)缄.默(jiān)绮.丽(qǐ)盛气凌.人(líng) C.冗.杂(rǒng)胆怯.(qiè)徘徊.(huái)越俎.代庖(zǔ) D.涟漪.(yī)汲.取(xī)褴褛.(lǚ)吹毛求疵.(cī) 2.选出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2分) A.葱茏犀利脸颊鸦雀无声 B.拮责璀璨肿胀八面玲珑 C.馈赠推崇阔绰锋芒毕露 D.蝼蚁沉湎喧嚣不容置疑 3.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2分) 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读有益的书,你会犮现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A.焦躁豁然开朗困惑蕴藏 B.焦虑豁然开朗疑惑蕴含 C.焦躁茅塞顿开困惑蕴含 D.焦虑茅塞顿开疑惑蕴藏 4.选出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2分) A.甲骨文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B.为了提高准确度,北京第四次全市范围古树名木资源调查首次实现了GPS定位全覆盖。 C.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就必须了解当地市场,适应和熟知当地法律与文化。 D.在“足球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的形势下,孝感市中小学建立了校园足球队162个。5.古诗文默写(6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3)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江水碧绿清澈,我们同吴均共赏富春江“” (《与朱元思书》)的画卷;青山幽深秀丽,我们与欧阳修同享琅琊山“蔚然而深秀” 的美景。 (4)“故人”即老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故人”离去,也让人留恋。迎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