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第二章:物态变化ppt 苏科版

合集下载

苏科版初三物理中考复习第2章物态变化

苏科版初三物理中考复习第2章物态变化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一.基础知识复习1.温度的定义,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正确使用温度计和读数2.学会用图像法表示物态变化过程,了解熔化和凝固图像的物理意义3.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熔点和沸点(1)所有液体在沸腾时温度都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达到沸点,若要保持沸腾必须继续加热.同种液体的沸点受大气压强的影响,通常所说的水的沸点是100 ℃,是指在1个标准大气压的条件下。

(2)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在一定温度下熔化,即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熔化而温度保持不变,全部熔化后吸热温度才会升高.5.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1)熔化吸热:物质熔化时需要吸热来克服分子问的束缚力.①物质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状态发生变化,分子间距离就发生变化,所以,为克服原来较大的分子间引力,需要吸热以获得能量,来增大距离.②无论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都要吸热,所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必须不断加热,加热停止,则熔化停止.(2)汽化吸热: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热,以完成由液态到气态的变化.蒸发与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三个因素有关.(3)升华吸热:升华是固体分子从外界吸热,直接挣脱周围的分子引力而变为气体分子的过程.6.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1)晶体的凝固:晶体凝固要放热,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①晶体的凝固是由液态到固态的过程,它和非晶体的区别在于晶体有熔点、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②同种晶体的熔点、凝固点相同.③凝固是熔化的相反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2)液化和凝华: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它们发生时都放热.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7.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1)水污染的原因: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等随意排放是造成地下水、江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2)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水资源危机正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存在着严重的缺水问题,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国或缺水国,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是西北、华北、东北等北方城市,并且很多地方的饮用水源污染严重.我们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珍惜用水,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存环境.二.例题精讲考点一物态变化类型的判断例1、下列现象形成的原因属于凝华的是()(A)冰封的河面解冻(B)钢水浇铸成车轮(C)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D)冰雕展上,冰雕的质量会慢慢减小例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苹果,常看到苹果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先液化后蒸发B.先蒸发后汽化C.先液化后升华D.先凝华后升华考点二物态变化的解释的问题例1、今年年初,我省遭遇了罕见的持续冰灾。

2020年苏科版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02课时 物态变化

2020年苏科版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02课时  物态变化
第 2 课时
物态变化
教 材
考点一 温度及其测量
梳 理
概念 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 0 ℃,水
实 基 础
摄氏
沸腾时的温度定为 100 ℃,把它们之间划分为100等份,每一 单位: 等份就是 1 ℃。

温度 摄氏度 某地气温-3.5 ℃,读作:_零__下__三__点___五__摄__氏__度__(___或__负__三__点___五__摄___

难 (3)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是汽化现√ 象 ( )

究 (4)吃雪糕时感到凉爽,主要是熔化吸热造成的
( ×)
逐 个
(5)冬天,车内开空调时,车窗外表面会“出汗” (

击 (6)√ 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
×
(7)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属于凝固现象( )
整个过程持续 放出 热量,温 度不断 降低 , 内能 减小
教 材
(续表)
梳 理
项目
晶体
非晶体

熔点、凝固点 有熔点及凝固点
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实 基 础
举例
海波、冰、石英、水晶、 食盐、各种金属等
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等
重 难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教 材
考点三 水循环
梳 理
地球上的水在海洋水、陆地水及大气水之间循环,这种循环是物质从一种
实 验
(2)图乙是实验第5 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将其读数记录到表一中,为 98
突 ℃。


时间/min 0 1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题复习ppt2 苏科版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题复习ppt2 苏科版

8、冰棒冒“白气”—— 液化 9、烧开水时,水面冒出的“白气”—— 先汽化后液化
10、衣箱中的樟脑球日久变小了—— 升华
11、湿衣服变干—— 汽化
12、冰棒含在嘴中变成糖水—— 熔化
1、熔化和凝固 概念: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 晶体熔化的条件: 1、温度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3、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常拿一个带把的金属 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 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烤一烤是为了提高镜面温度,防止口腔
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4、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丁烷。通 常情况下,丁烷是气体,人们是用 加压 的方法将 其变为液态的.
5.图中,小烧杯A和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 触,把B放在火上加热,使B中的水沸腾,在继续加 热时:[ B ] A.烧杯A内的水会沸腾 B.烧杯A内的水不会沸腾 C.烧杯A内的水会逐渐减少 D.烧杯A内的水不会减少
因为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需要从空 气中吸走热量,所以冷;雪熔化时需要从空 气中吸走热量,所以寒。
物态变化
升华(吸热)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固态凝固(放热) 液态 液化(放热) 气态
凝华(放热)
再 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如图所示的四个图景,正确描述水沸腾现象的 是( C )
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 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 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 水发生 汽化 来吸收巨
大的热量,电视画面上
火箭升空瞬间,看到的 白色“气团”是水蒸气 __液化 形成的 (物态变化名称)

九年级物理中考物态变化课件苏教版24页PPT

九年级物理中考物态变化课件苏教版24页PPT

练一练
1、下面几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C )
A碘加热成蒸汽
B初冬的早晨草木上的霜
C海面上的大雾
D冰冻的衣服时间长了被冻干
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C )
A.铁水被铸成工件
B.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
C.深秋地面上出现的霜
D.冰箱内的饮料结冰
2、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 D )
练一练:
例5、用罐装的“雷达”杀虫剂灭蚊虫时, 当大量药液从喷口喷出后,罐壁会变凉。 关于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 )
A、药液汽化吸热所致 B、药液液化放热所致 C、药液熔化吸热所致 D、药液凝固吸热所致
返回
基础知识4:
升华
1.定义: 固态
气态
凝华
2.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3.升华要吸收热量,凝华要放出热量。
学习水平 C(理解) B(认识) C(理解) A(了解) 链接中考
基础知识1:
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液__体__热__胀__冷__缩__性质来测量 温度的。
2.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采用的是 摄氏 温度,
它把__冰__水__混__合__物__的温度规定为0度, 把_一__个__标__准__大气压下沸水 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图1
图2
图3
练例2一、如练图所示的情景,分别是研究蒸发快慢
与哪些因素有关的?
(1)
(2)
(3)
①图.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
关系的
②图.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③图.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
气流快慢关系的
练一练
例3 冬天,我们在室外可以看见呼出的“白气”, 而在夏天能看到这种现象吗?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题复习ppt 苏科版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题复习ppt 苏科版



本题考查了以下知识点: 1、温度计的读数,要注意是0 ℃以上还是0 ℃以下 2、熔化图像的识别,熔点的判别、时刻状态的判断 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个方法,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4、比热容及Q=Cm△t 的相关知识
7
水的沸腾实验
1、知道沸腾前后温度、气泡大小以及声音的变化情况 2、通过沸腾图像分析液体的沸点,会根据记录数据用描点法画沸腾图像 3、知道该实验缩短实验时间的方法以及节约燃料的方法 4、知道沸腾的条件,能够用沸腾条件分析液体能不能沸腾

A
a
液柱 B C

2、(09河南七地联考)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 释正确的是 【 D 】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 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 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 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 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3、 夏天吃冰棍时,冰棍周围的白气情景应该是图中哪一个?( 乙 )
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C )

先分析试管中的冰能否达到熔点温 度,题目中交代,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 熔化时,也就是说没有完全熔化,则烧 杯中的状态处于冰水混合状态,其温度 为0℃ ,那么也即是说试管中的冰的温 度可以达到熔点温度,但达到熔点温度 后就无法继续从烧杯中吸热了,那就无 法熔化,所以选C

该题考查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读数;沸腾图像的识别、沸点与大气 压的关系以及液体沸腾的特点等知识点

物态变化复习ppt25 苏科版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物态变化复习ppt25 苏科版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冬天窗上的冰花一般都结在玻璃的内表面
B.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有能进行,可见蒸发不需要吸热
C.0℃时,水不一定结 0℃ 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 ),过了一段时间,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有些冰熔化成水
B.冰和水的多少不变
汽化
吃冰棒解热
液化
夏天湿衣服晾干了
升华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凝华
5、在松香、海波、冰、玻璃、铁、蜂蜡中属于晶体
的是__海_波_、_冰_、_铁___。
• 7、指出下列图象代表哪类物体哪种物态变化过程
温度/℃
温度 /℃ D
48 B C
BC段:固液共存 态,不断吸热, 但温度保持不变
A 4
8 时间/min
(1)
20
3、按温度计的使用要求,将下列步骤按正确的操作顺
序排列(用字母代号)__D_. B_. _E. A_. _F. C____
A.让温度计与被测物体接触一段时间
100℃
B.选量程适当的温度计 C.从待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长20cm
D.估计待测液体的温度
每1cm表示5℃
E.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待测液体中
方法二:在桌面上滴上同样的两滴水,将其中一滴水划开,发现划开后的 水滴先干。
13、请你回忆一下,妈妈在家中的厨房里做饭菜的过程中,体现了 哪些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请说出两个合理的场景,并分别说明每 一场景所包含的物理道理。
答:场景一:烧饭煮菜时,锅盖上有大量的水珠,锅盖外冒大量的“白 气”这是锅内高温水蒸气放热液化而成。
时间/min (2)
温度/℃
温度/℃
E
BC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学习共同体中考总复习专题第2章物态变化40张ppt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学习共同体中考总复习专题第2章物态变化40张ppt

• 熔化条件、凝固条件和沸腾条件及应 用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使烧 杯内的水不断地沸腾,则插在烧杯中的试 管里的水将( ) A.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B.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 C.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将酒精灯火焰加大,多加热一些时间,可 以沸腾
如图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 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 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 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 系图线正确的是( )
疑点分析:
1.水蒸气和白气 2、熔化、凝固、沸腾的条件及应用 3、自然界雨,雪,云、雾,露、霜 的成因
• 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霜等的成因
云:蒸发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液化为小水珠 或凝华为小冰晶.悬浮在高层空气中就形 成了云。
雨:云层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聚越大,达 到一定程度就下落.下落中冰晶吸热熔化 成水滴,与原有的水滴一起落下来就是雨。
2、给水加热至沸腾所需时间过长的原因 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1)原因:烧杯中水的初温太低。 改进:用热水进 行实验
(2)原因:烧杯中水的质量过多。 改进:适量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
(3)原因: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或没有用外焰加 热。
改进:增加灯芯露出部分的长度或改用外 焰加热或改用电加热器
(4)原因:水蒸发散失热量严重。 改进:在瓶口处加中心有孔的纸板
雪:云中的水滴凝固,或水蒸气凝华为小冰 晶落下来就是雪。 雹:在夏季,如有冷空气团存在,云中的小水滴 及小冰晶就会凝固成小冰块,下落过程中不能完 全熔化为水就形成冰雹。
雾: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如果空气中 有大量的水蒸气,就会遇冷液化为小水珠悬浮在 空气中,形成雾。
霜:如果温度过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 华为小冰晶附着在物体上,形成霜。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学习共同体中考总复习 第2章物态变化复习26张PPT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学习共同体中考总复习     第2章物态变化复习26张PPT

升 华
吸汽 热化

液放 化热

凝 华
化 的 六 个
( 吸 热

液态


吸 熔 凝放
热 化 固热
( 放 热 )


过 程
固态
2、必须继续放出热量。若液体温度已 经达到凝固点,但不能继续放出热量, 液体也不能凝固。
•实验: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 越快。
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
加快蒸发和减慢蒸发应采取的措 施。(略)
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重点难点解析
二、晶体熔化的条件
晶体熔化成液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温度必须达到晶体的熔点;若晶体 温度没有达到熔点时,吸收热量只能使 其温度升高,而不能熔化。
2、必须继续吸收热量。若晶体温度
已经达到熔点,但不能继续吸收热量, 晶体也不能熔化。
重点难点解析
三、液体凝固成晶体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温度必须达到凝固点;若液体温度 没有达到凝固点时,放出热量只能使其 温度降低,而不能凝固。

零刻度线
看清液面在零
使
液面 刻度线的上方

还是下方。
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 变成固态叫做凝固。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 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液 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放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也要吸热或放 热,但是温度改变。






实验用温度计
测量范围 -20℃ ~102℃ 最小刻度值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复习 第二章 物态变化复习
仪征市谢集中学九年级物理备课组
本章知识结构
一、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二、汽化和液化 三、熔化和凝固 四、升华和凝华
五、水循环
(一)温度及温度计
温度概念: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1、温度
单位: 摄氏度 , 符号:℃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 温 度 计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摄氏温度 0℃;
凝华(放热)
经典试题
写出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名称
1、冬天嘴呼出的“白气”的形成—— 液化
2、雾的形成—— 液化 3、露的形成—— 液化 4、霜的形成—— 凝华 5、用久日光灯管变黑—— 先升华后凝华
6、冰镇啤酒瓶“冒汗”— 液化 — 7、用久的电灯的灯丝变细—— 升华 8、冬季窗户玻璃上结有冰花 —— 凝华
2、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会听到“吱吱”响 声并且看到水面冒出“白气”。在此过程中,水 汽化 液化 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和 。
3、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常拿一个带把的金属 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 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丁烷。通 常情况下,丁烷是气体,人们是用 加压 的方法将 其变为液态的.
4、有两支用后都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它的示数都 是37.5℃,分别用来测量两位病人的体温。若两位 病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和38℃,那么这两支 体温计的示数分别为( C ) A、37.5℃、37.5℃ B、37℃、38℃ C、37.5℃、38℃ D、37℃、37.5℃
(二)物态变化
升华(吸热)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9、舞台上干冰形成的白雾—— 先升华后液化
液化 10、冰棒冒“白气”——
11、烧开水时,水面冒出的“白气”—— 先汽化后液化
12、冰棒纸上结的“霜”—— 凝华
13、衣箱中的樟脑球日久变小了—— 升华
14、湿衣服变干—— 汽化
15、冰棒含在嘴中变成糖水—— 熔化
1、汽化和液化
概念: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 汽化 蒸发 方式 沸腾

液体沸腾时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温度
液体沸腾图像
t。
B
C
A
时间
汽化方式
蒸发 吸热
吸热
沸腾 吸热
吸热
异同点
相同点
不 同 点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
部 任何温度 一定温度下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下 一定温度下 下 缓慢 剧烈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一杯很烫的热水,要使其很快冷 却,怎么办?你准备采取哪些做法? 并指出每种做法所应用的物理知识和 原理。
5.图中,小烧杯A和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 触,把B放在火上加热,使B中的水沸腾,在继续加 B 热时:[ ] A.烧杯A内的水会沸腾 B.烧杯A内的水不会沸腾 C.烧杯A内的水会逐渐减少 D.烧杯A内的水不会减少
6、如图所示的四个图景,正确描述水沸腾现象的 是( C )
2、熔化和凝固
概念: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


温 度
晶体熔化曲线 温 度
时间 温 度
晶体凝固曲线 时间
非晶体熔化曲线
时间
非晶体凝固曲线
时间
1、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房间里, 冰 不能 熔化 (填“能”或“不能”) 2、萘的熔点为80℃,80℃的萘处于( D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混合态 D、三种状态都有可能
3、晶体吸热,其温度(
概念: 在任何温度下,在液体表面进行 的平缓的汽化现象
蒸 发
特点:
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
1、液体的温度
影响 蒸发 因素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3、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 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吸热
沸点: 液体沸腾的温度 沸 液体沸腾的条件: 1、温度达到沸点 2、继续吸热
经 典 考 题
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 做法中正确的是 ( C )
-16 ℃ . 2、如图所示,甲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 乙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 35.9 ℃.
3、在实验里,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温 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D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的规定: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 的温度规定为100℃。
使用前观察: 量程和分度值 温 度 计 的 使 用 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估: 选: 选择适当的温度计 使用 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在被 测液体中 读:读数时视线与玻璃柱液面齐平 取:取出温度计,整理器材
量程: 35℃~42℃ 3、体温计 分度值: 0.1℃ 注意: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应将玻 璃管内水银甩回玻璃泡,如果没有将水银甩回玻 璃泡就用来测到熔点
2、继续吸热
晶体熔化时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概念: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凝 固 晶体凝固的条件: 1、温度达到凝固点 2、继续放热 晶体凝固时的特点: 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说明:1、固体分为: 晶体 和 非晶体 。 2、晶体:在熔化时 温度 不变,晶体熔 化的温度叫 熔点 ;非晶体 :在熔化时温 度 不断上升,没有 熔点 。晶体有一定的 凝固温 度,叫凝固点 ,非晶体 没有 凝固点,同一晶 体的熔点 等于 凝固点。不同晶体熔点 不同 。
1、用嘴吹,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速,加快蒸发吸热。 2、用两个杯子来回倒,增大液体表面积,加快蒸发吸热。 3、放入冰箱,降低温度,热传递。
4、放入冰块,熔化吸热。
概念: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液 化
方式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1、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 水蒸发吸热 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__________ 的缘故;
A.一定上升 C.有可能上升
C

B.一定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在晒粮食的时候,为什么要把粮食摊开且放在 通风和阳光充足的地方? 5.如北方的冬天,气温常在0℃以下,菜窖里 放几桶水就可以防止蔬菜冻坏,这是为什么?
6、如图所示,是某学生从室外取回来的一块冰在加 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中可知: 0 (1)这块冰的初温是_____℃,熔点是___℃; -10 1 (2)加热_____min 后,冰开始熔化; 固液共存态 _; (3)加热3 min时,物质的状态是____ (4)熔化过程需要_____min ; 8 (5)经过12.5 _____min,温度升高到2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