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轮毂电机技术
轮毂电机技术

轮毂电机技术标题: 轮毂电机技术介绍:在汽车与电动车行业中,轮毂电机技术正逐渐成为主流。
将电机直接集成在车轮上,无需传动系统,可以提供更高的效率和灵活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轮毂电机技术的工作原理、优势和应用领域。
一、工作原理轮毂电机是一种将电机和车轮通过内置设计融合在一起的创新技术。
传统车辆使用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将动力传输到车轮上,而轮毂电机则将电机直接安装在车轮内。
这种设计可以消除传统传动系统的能量损失,并提供更高效的动力传输。
轮毂电机主要由电动机、控制单元和传感器组成。
电动机通过控制单元接收来自车辆的指令,然后使用电力将车轮驱动起来。
传感器可以检测车轮转速和位置,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控制单元,以便控制电机的运行。
二、优势1. 提高车辆效率:轮毂电机可以实现更高效的动力传输,减少了传动系统的能量损失。
这一优势可以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并减少能源消耗。
2. 增加驾驶灵活性:由于电机直接集成在车轮上,轮毂电机可以实现精确的动力分配和控制。
这使得车辆更具有响应性和可操控性,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
3. 提高安全性:传统的车辆设计中,发动机和传动系统集中在车辆前部,这可能导致碰撞时受到严重损坏。
相比之下,轮毂电机可以更好地分散动力,并将碰撞冲击分散到车辆的各个部位,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4. 减少零部件和维护成本:传统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需要大量的零部件,并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
而轮毂电机通过将电机集成在轮毂内,减少了传统零部件的数量,降低了维护成本。
三、应用领域轮毂电机技术逐渐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1. 电动汽车:轮毂电机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提供了高效的动力传输和灵活的驾驶控制,有助于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性能。
2. 混合动力汽车:在混合动力汽车中,轮毂电机可以与传统燃油发动机配合使用。
通过电机的辅助,可以提供更高的动力输出和改善燃油经济性。
3. 自动驾驶技术:轮毂电机的精准动力控制和响应速度使其成为自动驾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

浅谈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1. 引言1.1 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的发展背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轮毂电机逐渐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首选动力系统之一。
相比传统的中置电机,轮毂电机具有结构紧凑、高效率、省空间等优势,使得新能源汽车在驱动系统上有了更为灵活和多样化的选择。
在全球范围内,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推出了搭载轮毂电机的新能源汽车,并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改进和创新。
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也促进了轮毂电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已经成为了未来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势必会对整个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1.2 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的作用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种集成在汽车轮毂内部的电机,可以直接驱动车轮转动,从而实现汽车的动力传递。
其主要作用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提供动力: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可以直接为车辆提供动力,无需传统燃油发动机通过传统传动系统传递动力,减少了动力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2. 实现能量回收: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可以通过回收制动能量或者车辆惯性能量,在制动或减速时将部分能量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减小了能量浪费。
3. 提高驾驶体验: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可以实现电动驱动的瞬间响应,提高了车辆的加速性能和驾驶灵活性,使驾驶体验更加舒适和操控更加精准。
4. 降低噪音和振动: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相比传统发动机具有噪音和振动较小的优势,使车辆运行更加安静和平稳。
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的作用不仅在于提供动力和改善驾驶体验,还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
2. 正文2.1 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的工作原理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能转换成机械能,驱动车辆运动。
这种电机直接安装在轮毂内部,与车轮相连,可以直接驱动车轮旋转,避免了传统燃油车辆中的传动系统,减少了能量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通常采用永磁同步电机或感应电机作为核心部件,通过轮毂上的传感器检测车速和转动方向,控制电机转速来实现车辆的加速、减速和制动。
汽车轮毂电机技术研究与应用

汽车轮毂电机技术研究与应用近年来,汽车工业一直在不断地寻求创新和技术升级,其中,轮毂电机技术的应用是一种重大的技术创新。
轮毂电机技术是指将电动机直接安装在汽车的车轮上,通过电力驱动车轮。
与传统的汽车动力系统相比,轮毂电机技术有许多显著的优点,包括高效、节能、更加安静等。
在未来,轮毂电机技术有望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主流之一。
一、轮毂电机技术的原理轮毂电机技术是指将电动机直接安装在车轮上,与传统的汽车动力系统不同,它可以利用电力直接驱动车轮。
轮毂电机由电动机、减速器、制动器、控制器等组成。
它通过电力控制,对车轮进行驱动和制动。
在行驶过程中,轮毂电机可以控制每个车轮的速度和转向,实现更加灵活的汽车控制方式。
二、轮毂电机技术的优点1.高效轮毂电机技术可以利用电能直接驱动车轮,相比传统汽车动力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转化电能为动力,节约能源并减少排放。
2.节能轮毂电机技术的效率更高,能够将原来在传输过程中浪费的能量利用起来。
同时,通过回收制动能量,轮毂电机技术还可以增加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原始油耗和碳排放。
3.更加安静由于轮毂电机技术的驱动方式与传统汽车动力系统不同,因此在行驶过程中,它可以产生更少的噪音和振动。
这使得驾乘环境更加安静、舒适,同时也减少了对城市环境的噪音污染。
4.车身结构更加灵活由于轮毂电机技术将电动机直接安装在车轮上,因此它可以减少车辆的重量和体积,提高车身结构的灵活性。
这可以使车辆更加节能、环保,同时也提高了汽车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5.智能化轮毂电机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
这可以提高车辆的驾驶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同时也减少了驾驶员的操作难度。
三、轮毂电机技术的应用领域1.公共交通轮毂电机技术可以在公共交通领域应用,包括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
通过应用轮毂电机技术,可以优化公共交通系统运行效率,提高乘客的出行质量。
2.私人出行轮毂电机技术也可以在私人汽车中应用。
它可以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同时也为汽车智能化控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于轮毂电机产品的技术说明

关于轮毂电机产品的技术说明轮毂电机是一种将电机集成于汽车轮毂内部的新型电机系统。
它是一种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的关键技术,可以提高汽车的能源利用率和性能。
轮毂电机由电动机、减速器、刹车和轮速传感器等组成。
与传统的汽车电机相比,它的特点是将电机放置在轮毂内部,使得动力可以直接传输到车轮上,从而提高能源转化效率。
此外,由于电机被隔离在车轮内部,轮毂电机还可以提供更大的空间使用灵活性和布局自由度。
轮毂电机产品的技术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轮毂电机需要具备较高的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
由于轮毂电机需要安装在车轮内部,因此尺寸和重量的限制会更加严格。
为了满足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需求,轮毂电机必须具备高功率和高转矩输出能力。
其次,轮毂电机需要具备高效率和低能耗。
电动汽车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续航里程,因此电动汽车的电机系统必须具备高效率和低能耗的特点。
轮毂电机需要通过优化电机设计、控制算法和材料选择等手段来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再次,轮毂电机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动力输出和控制性能。
由于电动汽车需要实现快速加速、平顺行驶和稳定制动等性能要求,轮毂电机的动力输出和控制性能必须满足这些需求。
同时,轮毂电机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调速性能和可调性,以适应不同驾驶条件下的需求。
最后,轮毂电机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由于轮毂电机直接安装在车轮内部,面对各种复杂的路况和环境,轮毂电机需要具备良好的抗冲击和抗振动能力。
同时,轮毂电机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故障诊断和自我保护功能,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轮毂电机产品的技术说明主要包括功率密度、转矩密度、效率、能耗、动力输出、控制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轮毂电机作为一种关键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应用。
电动汽车轮毂电机技术

电动汽车轮毂电机技术电动汽车轮毂电机技术是指将电动机直接集成在车辆轮毂中以驱动车辆的一种技术。
相比传统的中央电机和驱动轴传动方式,轮毂电机技术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控制性能和更灵活的布局等优点。
本文将从其原理、特点、应用、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轮毂电机技术的原理和特点轮毂电机技术是利用电动机直接集成在车辆轮毂中,通过专门设计的电动机驱动轮毂转动,从而实现车辆的驱动。
与传统的中央电机和驱动轴传动方式相比,轮毂电机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效率高:轮毂电机技术可以实现电机直接驱动轮毂转动,消除了传统传动系统中的传动损耗,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
2.控制性能好:轮毂电机技术的电机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实现精确的转矩和速度控制,提高了车辆的操纵性和驾驶的舒适性。
3.布局灵活:轮毂电机技术的电机集成在车辆轮毂中,车辆结构更加紧凑简洁,空间利用率更高,还可以实现前后轴独立驱动,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二、轮毂电机技术的应用轮毂电机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车辆性能:轮毂电机技术可以实现对每个轮毂的精确驱动控制,提高了车辆的动力性能和操纵性能,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2.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轮毂电机技术消除了传统传动系统中的传动损耗,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延长了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3.提高安全性能:轮毂电机技术实现了前后轴独立驱动,可以根据路况和行驶状态对每个轮子进行独立驱动控制,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4.降低车辆成本:轮毂电机技术简化了传统传动系统的结构,减少了传动部件和零部件的使用,降低了车辆制造成本,提高了制造工艺的简化和生产效率。
三、轮毂电机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轮毂电机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未来轮毂电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性能:轮毂电机技术将进一步优化电机的设计和控制算法,提高驱动系统的效率和性能,提供更高的功率和扭矩输出,满足更高的动力需求。
浅谈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

浅谈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一、轮毂电机的工作原理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是指将电机集成于车轮轴承内的一种电动机,它通过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驱动车辆运行。
轮毂电机是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原理与普通电动机基本相同,都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完成电能转换的过程。
轮毂电机通过电磁场的变化,使得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带动车轮转动,推动汽车前行。
二、轮毂电机的特点1. 高效节能:相比传统内燃机汽车,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能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更高,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尾气排放。
2. 空间利用率高:由于轮毂电机集成于车轮轴承内,无需额外的传动装置,因此可以更充分地利用车辆空间,使得整车结构更加紧凑。
3. 响应速度快:轮毂电机具有响应速度快的特点,能够在瞬间提供足够的扭矩输出,使得车辆动力性能更加优越。
4. 增强安全性:由于轮毂电机的集成布局,能够实现四驱独立控制,从而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增强了行车安全性。
5. 带来静音舒适的驾驶体验:轮毂电机无需传动装置,不存在传统内燃机汽车的变速箱、离合器等零部件,从而减少了噪音和振动,带来更加静音舒适的驾驶体验。
三、轮毂电机的发展趋势1. 高性能化:未来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将朝着高性能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功率密度和效率,以满足更高的动力需求。
2. 集成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轮毂电机将更趋向于集成化设计,减少体积和重量,从而使得整车的能耗降低,续航里程得到提升。
3. 智能化:未来轮毂电机将实现智能控制,实现车辆动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和续航里程。
4. 可靠性提升:轮毂电机所处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对电机的可靠性要求较高。
未来轮毂电机将在材料、工艺和设计等方面进行优化,提高其可靠性和寿命。
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核心部件,具有很高的发展潜力。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轮毂电机的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其在推动新能源汽车革命、提高车辆性能和驾驶体验方面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轮毂电机原理

轮毂电机原理
轮毂电机是一种集成在车辆轮毂内部的电动机。
它将电机直接安装在车轮轮毂内,使得传动系统更加紧凑、高效。
轮毂电机的运行原理可以简要描述如下:
1. 电力供应:轮毂电机通过电池组或其它电源,获取所需的直流电力供应。
通常采用锂电池或超级电容器作为电源,在性能和重量方面做出取舍。
2. 力转换和传输:电力输入到电机后,通过内部的电子控制器进行处理,将电能转化为力矩。
转化后的力矩通过电机内部的转子和轴传输到轮毂,带动车轮旋转。
3. 速度控制:电机控制器可以根据驾驶员的需求来调整电机的转速和扭矩输出。
通过控制电流和电压等参数,实现对车辆的加速、减速和制动操作。
这种控制手段通常与车辆的整体控制系统相结合。
4. 回馈和保护:轮毂电机通常会配备传感器来感知车轮的转速和位置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电机控制器更准确地控制驱动力。
同时,传感器还能够监测和检测电机的温度、电流和电压等参数,以确保电机的安全运行。
轮毂电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提供紧凑且高效的动力系统,减少了传统车辆中的传动损失,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此外,由于电机内部的密封性,轮毂电机还能够更好地应对恶劣的环境条件,
提高车辆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总体而言,轮毂电机作为一种创新的动力技术,对未来的电动汽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轮毂电机的设计与控制技术研究

轮毂电机的设计与控制技术研究轮毂电机是一种新型的电动车辆驱动方式,通过将电机直接嵌入车轮内部,可以实现对车轮的直接驱动,从而提高传动效率和动力响应速度。
在当前汽车电动化的大趋势下,轮毂电机已经成为了电动汽车行业的一大研究热点。
一、轮毂电机的设计原理轮毂电机的核心部件是电机转子和定子,转子直接嵌入车轮内部,定子则安装在车轮周围的车轮轮毂上。
电机控制器负责对转子的旋转进行控制,控制器可以通过外部的传感器来感知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并根据这些数据来调整电机的输出电流,从而实现对车辆的加速和制动控制。
轮毂电机的优点在于可以大大减少传动系统的能量损耗,提升车辆的动力响应速度和行驶里程,同时还可以简化车辆的设计结构和维护保养难度。
轮毂电机的缺点则在于重量较大,且整个电机需要承受车轮的旋转惯性和扭矩负载,需要使用高强度的材料来进行制造和加强。
二、轮毂电机的实现技术轮毂电机的实现技术主要包括电机转子的制造和安装、电机控制器的设计和硬件实现、车轮加强结构的设计和制造等多个方面。
在转子制造方面,采用高效的磁钢材料和高精度的加工工艺可以提高转子的转动效率和对电磁场的响应能力,从而实现更高效的电机输出和驱动效果。
在控制器方面,则需要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动态控制算法,以提高电机控制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降低控制器的功率损失和噪声干扰,以保证电机的长期运行可靠性。
在车轮加强结构方面,则需要使用高强度的材料和轮毂设计来支撑电机和车轮的重量和旋转惯性,从而提高整车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轮毂电机的应用前景轮毂电机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力驱动技术,已经引起了全球汽车行业的广泛关注。
在中国企业中,比如比亚迪、蔚来等新能源汽车厂商已经开始大力研究和应用轮毂电机技术,并陆续推出了配备轮毂电机的电动车型。
未来,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普及,轮毂电机技术将成为各大厂商竞争的重点,成为推动电动汽车技术进步和发展的核心引擎。
总结轮毂电机在实现电动汽车高效驱动和减少能源损耗等多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是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2011年上海车展上的麒麟X1-EV 轮毂电机电动汽车
足),起动困难。
处理方法:更换新火花塞。
8.绝缘体裙部破裂:如图14所示。
产生原因:由于更换时机械损
坏,也可能是火花塞使用时间过长,绝缘体被其与中心电极之间的残留物冲压或中心电极耗损严重。
造成后果:点火失败,点火电弧发生在难以接近新鲜混合气的地方。
处理方法:更换新火花塞。
因此在平时观察火花塞及发动机运行工况,可以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帮助我们提供一个很重要的维护、修理方法及诊断方向和思路。
□
□□□□□□□□□□□□□□□□□□□□□□□□□□□□□□□□□□□□□□□□□□□□□□□□□□
一、电动汽车轮毂电机驱动技
术的优点
资源和环境是当今社会和谐发展的永恒主题。
电动汽车作为“绿色交通”的主要载体,在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轮毂电机驱动技术是电动汽车的先进方式。
这项技术早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人罗伯特发明。
早在1900年,保时捷就首先制造出了前轮装备轮毂电机的电动汽车,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技术在矿山运输车等领域得到应用。
而对于乘用车所用的轮毂电机,日系厂商对于此项技术研发开展较早,目前处于领先地位,包括通用、丰田在内的国际汽车巨头也都对该技术有所涉足。
目前国内也有自主品牌汽车厂商开始研发此项技术,在2011年上
海车展展出的麒麟X1增程电动车就采用了轮毂电机技术,(见图1)。
(一)简化了机械传动机构降低了车载自重
采用轮毂电机直接驱动车轮,大
大缩短了机械传动链,可实现“零传动”方式,使电动汽车的结构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对纯电动汽车来说,不仅去掉了发动机、冷却水系统、排气消音系统和油箱等相应的辅助装置,还省去了变速器万向传动部件及驱动桥等机械传动装置,这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机械部件成本,还减轻了汽车自重,有利于提高整车的驱动效率,对节能减噪都有益,(见图2)
(二)有利于汽车结构布局
由于省去了大量机械装置,腾出了许多有效空间便于汽车总体布局,使所增加的蓄电池可按车辆动力学要求适当分散,作为配重物按尽可能降低车辆质心高度等要求来进行结构布局,(参见图3
)(三)提高了对车轮控制的动态
电
动汽车轮毂电机技术
杨
养户
图6
采用轮毂电机可以匹配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电动车等多种新能源车型
图5
像AHED “先进混合电驱动”样车这样的8轮电驱动很轻松就能实现
图2
采用轮毂电机技术的福特F-150将此前的所有传动部件通通舍弃不用
图4
传统变速器在轮毂电机驱动的车辆上已经见不到了
图3
传统后驱车车厢后排地板上的突起在电动车上也会消失,为乘员腾出更大的空间
响应
按控制理论来说,整个控制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动态响应时间常数,是制约其控制性能好坏的重要因素。
通常电气系统的响应速度比机械系统要高出1~2个数量级,
就驱动调速系统来说,传统汽车需从控制节气门,经发动机的爆燃过程,到各个机械传动机构等众多环节传递后的响应时间,与采用轮毂电机直接驱动车轮的动态响应速度相比,其整体的快速响应指标要差数百甚至上千倍。
从而即可较容易地实现传统高档轿车较难以实现的
一些高性能控制功能,如驱动防滑转控制ASR 、车辆动态控制系统VDC 、
安全测距防撞控制系统、四轮电子差速转向控制系统,若导入四轮转向技术(4WS )减小转弯半径,还可实现零半径转弯。
传动
纯电动力
轮毂电机
锂电池组
轮毂电机
逆变器
混合动力车发动机/发电机
油箱
燃料电池组
燃料电池车
燃料罐(氢燃料)
图10
典型内转子结构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9商用车车桥的内置缓速器采用涡流制动原理,而轮毂电机的制动也可以利用这一原理
图8铝制下摆臂采用主要就为减重,如果加上轮毂电机,这些努力也就白费了
效率提高10%(理论值),同时提高了行驶于操纵稳定性、安全性。
(四)有利于对制动能量的回收
采用轮毂电机驱动,在汽车滑行、降速制动和下坡过程中实现电磁制动和发电,其回收的电能比其他方式提高至少一倍多。
(五)可实现多种复杂的驱动方式
由于轮毂电机具备单个车轮独立驱动的特性,因此无论是前驱、后驱还是四驱或多驱形式,他都可以比较轻松地实现,全时四驱在轮毂电机驱动的车辆上实现起来非常容易。
同时轮毂电机可以通过左右车轮的不同转速甚至反转实现类似履带式车辆的差动转向,大大减小车辆的转弯半径,在特殊情况下几乎可以实现原地转向(不过此时对车辆转向机构和轮胎的磨损较大),对于特种车辆很有价值。
(六)便于采用多种新能源汽车技术
新能源车型不少都采用电驱动,因此轮毂电机驱动也就派上了大用场。
无论是纯电动还是燃料电池电动车,抑或是增程电动车,都可以用轮毂电机作为主要驱动力;即便是对于混合动力车型,也可以采用轮毂电机作
图7轮毂电机可以和传统动力并联使用,这对于混合动力车型很有意义
轮毂电机转子
制动盘与制动卡钳
定子托架
轮毂电机定子
转子托架
图12本田研发的轮毂电机实物图13
通用开发的为150吨的重型卡车设计的轮毂电机(内燃动力电传动)
为起步或者急加速时的助力,可谓是一机多用。
同时,
新能源车的很多技术,比如制动能量回收(即再生制动)也可以很轻松地在轮毂电机驱动车型上得以实现,(参见图4)。
二、电动汽车轮毂电机驱动技术的缺点
(一)增大簧下质量和轮毂的转动惯量,对车辆的操控有所影响
对于普通民用车辆来说,常常用一些相对轻质的材料,比如铝合金来制作悬挂的部件,以减轻簧下质量,
提升悬挂的响应速度。
可是轮毂电机恰好较大幅度地增大了簧下质量,同时也增加了轮毂的转动惯量,这对于车辆的操控性能是不利的。
不过考虑到电动车型大多限于代步而非追求动力性能,这一点尚不是最大缺陷。
(二)电制动性能有限,维持制动系统运行需要消耗不少电能
现在的传统动力商用车已经有不少装备了利用涡流制动原理(也即电阻制动)的辅助减速设备,比如很多卡车所用的电动缓速器。
而由于能源的关系,电动车采用电制动也是首
选,不过对于轮毂电机驱动的车辆,由于轮毂电机系统的电制动容量较小,不能满足整车制动性能的要求,都需要附加机械制动系统,但是对于普通电动乘用车,没有了传统内燃机带动的真
空泵,就需要电
动真空泵来提供制动助力,但也就意味着更大的能量消耗,即便是再生制动能回收一些能量,如果要确保制动系统的效能,制动系统消耗的能量也是影响电动车续航里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
轮毂电机工作的环境恶劣,面临水、灰尘等多方面影响,在密封方面也有较高要求,同时在设计上也需要为轮毂电机单独考虑散热问题,(参见图7~10)。
三、电动汽车轮毂机的结构类型
轮毂电机驱动系统根据电机的转子型式主要分成2种结构型式:内转子式和外转子式。
其中外转子式采用低速外转子电机,电机的最高转速在1000~1500r/min ,无减速装置,车轮的转速与电机相同;而内转子式则采用高速内转子电机,配备固定传动比的减速器,为获得较高的功率密度,电机的转速可高达10000r/min 。
随着更为紧凑的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出现,内转子式轮毂电机在功率密度方面比低速外转子式更具竞争力,参见图11~13)。
(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西安思源学院汽车交通分院)
图11
米其林研发的将轮毂电机和电子主动悬挂都整合到轮内的驱动/悬挂系统结构图
主动悬挂电机
制动盘
轮毂电机(恒定功率:30kW )
制动卡钳
减震弹簧
轮内主动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