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冲压件检验规范

合集下载

冲压件外观检验标准

冲压件外观检验标准

冲压件外观检验标准冲压件作为机械制造中常见的零部件,其外观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整体质量和美观度。

因此,制定并执行合理的冲压件外观检验标准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冲压件外观检验标准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首先,冲压件外观检验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1. 表面缺陷,包括但不限于划痕、凹陷、氧化、锈蚀等,应明确规定各类表面缺陷的允许范围和标准。

2. 尺寸偏差,冲压件的尺寸偏差直接影响其在装配过程中的匹配性,因此应对尺寸偏差进行详细规定,并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3. 表面处理,对于需要进行表面处理的冲压件,如喷涂、镀层等,应明确规定其表面处理的均匀度、附着力等标准。

其次,冲压件外观检验标准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性原则,冲压件外观检验标准应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和浪费,因此应在合理范围内制定标准。

2. 实用性原则,冲压件外观检验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便于生产现场的操作人员进行检验和判定。

3. 统一性原则,针对同一类冲压件,应统一外观检验标准,避免因标准不统一而导致的混乱和误判。

最后,冲压件外观检验标准的执行应注意以下事项:1. 培训,对生产现场的操作人员进行冲压件外观检验标准的培训,使其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标准。

2. 检验设备,配备符合要求的检验设备,确保冲压件外观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记录和反馈,对冲压件外观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进行后续的质量改进和控制。

综上所述,冲压件外观检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促进冲压件外观检验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整理)冲压件质量控制标准和管理办法.

(整理)冲压件质量控制标准和管理办法.

瑞鹄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冲压件质量控制标准和管理办法1、目的本标准旨在明确制造过程中对各种冲压件质量的描述、检验方法、判定标准、及对冲压件固有缺陷记录和使用标准,为制造过程质量检验提供依据。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冲压科职责范围内生产的冲压件半成品和成品。

3、术语3.1 关键冲压件对整车的结构、装配、生产工艺、使用性能、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冲压件。

将这一类冲压件作为过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去加以控制,列为关键冲压件。

(由客户提供各车型的关键冲压件清单,形成《关键冲压件清单》。

)3.2 固有缺陷针对前期产品开发过程中,因技术规划及设计等原因导致的冲压件存在一些工艺上无法彻底整改的缺陷。

冲压科与质保部结合客户的意见对这些缺陷进行固化和稳定。

4、冲压件质量检验标准制定原则一个车身上的冲压件大概有300-600 个,但每个冲压件的质量要求是不一样的。

为了在提高整车质量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生产技术条件和质量成本等因素,以便能够充分提高整车生产的综合效能。

因此,制定冲压件的质量检验标准需要结合生产工艺技术条件和车身的使用性能等要求,对不同类别的冲压件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4.1 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功能尺寸等作用分为:关键件和非关键件。

4.2 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的位置不同及客户的可视程度分为:A、B、C、D 四个区域。

4.3 根据冲压件上孔在车身装配及工艺要求分为:一般孔、定位孔、装配孔。

4.4 根据冲压件上料边在车身焊接、压合等工艺要求分为:一般料边、压合料边、焊接料边。

5、冲压件在整车上分区定义如下图所示:汽车分四个区域:两个外区和两个内区。

5.1 外1 区(A区)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上部位,不包括当车身前后风挡玻璃上边缘离地高度大于1700mm 的车型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5.2 外1 区(B区)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下部位。

车身前后风挡玻璃上边缘离地高度大于1700mm的车型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汽车冲压厂过程检验规范

汽车冲压厂过程检验规范

汽车冲压厂过程检验规范1.目的:制定在试模样品或批量生产件的一般检验准则,在试模或批量生产时在技术规格和厂家及设计等没有明确规定时,以此规范作为检验的依据。

2.适用范围:适用于汽车冲压厂所有冲压件。

3.特殊规定:本文件若与技术文件及工艺设计要求发生冲突,以技术文件及工艺设计为准。

4.规范性引用文件:1、GB/T1800.3—1998标准公差数值2、GB/T1031—1995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3、GB/T13914—2002冲压件尺寸公差4、GB/T13915—2002冲压件角度公差5、GB/T13916—2002冲压件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差5.相关参考标准:1.《冲压件工艺》2.《冲压件过程检验指导书》共143份6.检验规定:6.1毛刺的规定6.1.1所有冲压件的毛刺高度不得超过板厚的5%,不允许有毛刺的地方,不得有刮手的感觉。

冲压件毛刺高度允许值6.1.2弯曲时,弯曲角根部端面挤出的毛刺也应该在板厚的5%的规定之内(如图一)。

6.2平面度的规定6.2.1冲压件平面不允许有与设计图纸不相符的严重翘曲。

6.2.2平面度不得大于零件的最大对角长度尺寸的0.4%,用游标卡尺,刀口尺及塞尺对其进行测量。

6.2.3图纸有特殊要求平面时,要以规格要求为准加以控制。

6.3由于冲孔引起的突起(图二)6.3.1有时在冲孔边缘会引起突起和凹陷,当超出尺寸界限时不合格。

6.3.2对于车身冲压件RPS 定位系统确定的定位工艺孔,不论孔距尺寸的大小,其孔中心距的公差都规定为:±0.08mm6.4拉深引起的凹陷靠近切边边缘的拉深引起的凹陷,在不影响装配功能和强度的情况下,可以接受。

6.5定点检验和生产材料规定6.5.1在拉深和整形工位定点关注抽检有必要时实行100%全检。

6.5.2每批次生产原材料要求预留20件为下一批次生产时做材料对比。

6.6冲压件折弯角度的控制图一。

冲压件检验规范标准.docx

冲压件检验规范标准.docx

1. 目的明确钣金冲压生产过程产品检验、测量方法及判定标准,为产品检验提供依据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钣金冲压半成品及成品 3. 引用文件本规范在应用下列文件时,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最新版适用于本文件1804一般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公差13916-2013 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3.3GB/T GB/T15055-2007冲压件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差4. 检验条件4.1 视力要求:裸视或矫正视力 1.0 以上4.2 照明要求:在自然光或 60W-100W的日光灯照明条件下检验,距离约50-60cm4.3 对于需要主观判断的缺陷,允许用不超过 4X 的显微镜,超过 4X 的显微镜可用来辅助分析,但不能用来接收或拒收零件 5. 缺陷分类5.1 严重缺陷:可能造成产品性能故障及安全隐患的缺陷 5.2 重要缺陷:可能导致产品的可用性降低的不符合项5.3 轻微缺陷:不影响产品正常使用,产品外观、包装及运输防护等其它轻微不符合项6. 检验方法6.1 检具测量用钢板尺、卷尺、塞尺、卡尺、高度尺,靠模、功能规、检验工装及测量平台等测量工具,结合工艺图纸对产品的尺寸、位置、形状等部位进行测量6.2 目视检验目视检验产品外观无生锈、凹坑、划痕、裂纹、缺料、多料、毛刺等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缺陷7. 检验标准7.1 尺寸检验判定标准7.1.1 产品检验按照图纸公差要求接受检验7.1.2 图纸未注公差按照GB/T 15055-2007检验方接受标准项目描述判定标准法CRMA MI0 1.02.5重要关键线性关键尺寸公差± 0.25㎜图纸标明关键尺尺寸卡尺寸公差√一般 一般线性尺寸L ,当 L1 ≤ 500 ㎜,当 L2L1 ± 0.5 ㎜≥500 ㎜, 卡尺√尺寸L2 ±1 ㎜3.2GB/T3.1GB/T装配孔一般过孔形状位置方料长宽尺寸轮廓扭曲变形孔径尺寸 D1 ≤ 30㎜D1 ﹢ 0.3㎜孔径尺寸 D2 ≥ 30㎜卡尺位置度D2 ﹢ 0.5㎜√功能规± 0.25 ㎜孔径尺寸 D1 ≤ 30㎜D1 ﹢ 0.5㎜孔径尺寸 D2 ≥ 30㎜卡尺位置度D2 ﹢ 1 ㎜√功能规±0.5㎜冲压件形状位置未注公差参考 GB/T满足装配检具适13916-2013检具√用性1 :切板方料长度尺寸 L ± 0.5卡尺㎜√卷尺2: 开料对角线尺寸偏差≤ 0.5 ㎜1 :前壳成型后扭曲变形量≤ 2卡尺㎜√塞尺 2 :后壳成型后扭曲变形量≤ 1㎜1: 厚度 3.0 ㎜板料后壳打点高度后壳0.3-0.5 ㎜凸点卡尺√2 :厚度 4.0㎜高度板料后壳打点高度 1.3 ± 0.1㎜1 :焊缝目视检直缝验标准点打点深焊检度 0.3-0.5㎜验参卡尺√2 :计算方法,考点大点深度约等于深度1/2直径翻孔不均匀高度尺寸不符合图纸要求1 :翻孔净高度翻孔3+1 ㎜翻边卡尺√2 :端盖翻边高高度度 h ±0.5㎜7.2 外观检验判定标准检验方接受标准项目描述判定标准MA MI法CR01.02.5锈蚀是冲压件长期存放或者存放不当导致对产品功能、强度、耐疲劳度产生影响。

冲压件检验标准

冲压件检验标准

冲压件检验标准冲压件作为制造业中常见的一种零部件,其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产品的整体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冲压件的检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冲压件的检验标准制定、检验方法和检验要点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冲压件的检验标准制定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冲压件的检验标准应当根据国家相关标准以及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在制定冲压件的检验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产品的材料、工艺、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因素,确保检验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和使用要求,确保检验标准能够满足产品的实际使用需求。

其次,冲压件的检验方法是保证检验标准得以有效执行的关键。

常见的冲压件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材料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

在进行冲压件的检验时,应当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并严格按照检验标准进行操作。

同时,还应当合理安排检验设备和人员,确保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冲压件的检验要点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

在进行冲压件的检验时,需要特别注意产品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材料成分和力学性能等关键要点。

尺寸精度是冲压件的重要指标之一,应当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测量,并确保尺寸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表面质量是直接影响产品外观和使用寿命的因素,应当进行外观检查和表面质量评定。

材料成分和力学性能是冲压件使用安全性的重要保障,应当进行材料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确保产品符合相关要求。

综上所述,冲压件的检验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检验标准,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重点关注关键要点,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希望本文对于冲压件的检验工作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冲压件检验指导书

冲压件检验指导书

冲压件检验指导书引言:冲压件是一种重要的工程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等行业。

为了确保冲压件的质量和稳定性,对冲压件进行检验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尽的冲压件检验指导书,以帮助检验人员进行正确的冲压件检验流程。

一、检验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冲压件的检验标准:根据客户要求及相关规范,明确冲压件的检验标准和检验项目,如尺寸、外观、材质等。

2. 准备必要的检验设备:包括千分尺、卡尺、显微镜、硬度计等。

确保这些设备在检验前已经校准并处于良好状态。

3. 准备检验记录表:准备相关的检验记录表,用于记录每个冲压件的检验结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追溯性。

二、冲压件尺寸检验冲压件的尺寸是决定其可用性的重要参数。

在尺寸检验中,需要使用千分尺、卡尺等工具,按照设计图纸和客户要求进行检验。

具体步骤如下:1. 按照设计图纸确定冲压件的关键尺寸,并记录在检验记录表中。

2. 使用千分尺或卡尺测量冲压件的各个尺寸,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对比测量结果与设计要求的尺寸,判断冲压件是否合格。

如有超出范围的情况,需及时记录并进行分析处理。

三、冲压件外观检验冲压件的外观质量对于其使用效果和美观度有着直接影响。

在外观检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和裸眼观察等方法进行检验。

具体步骤如下:1. 仔细检查冲压件的表面是否有划痕、凹陷、氧化等缺陷,记录在检验记录表中。

2. 使用显微镜观察冲压件的微观结构,查看是否存在裂纹、伤痕等质量问题。

3. 确保冲压件外观符合设计要求和客户要求,对于存在缺陷的冲压件,进行记录并进行追踪及处理。

四、冲压件材质检验冲压件的材质直接影响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材质检验可以通过硬度计等工具进行。

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冲压件的材质及可接受的硬度范围,并记录在检验记录表中。

2. 使用硬度计对冲压件进行硬度测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 比对测试结果与可接受的硬度范围,判断冲压件的材质是否符合要求。

对于不合格的情况,需要进行记录并进行原因分析及处理。

冲压件检验指导书

冲压件检验指导书

篇一:车辆冲压件检验作业指导书车辆冲压件检验作业指导书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冲焊件的抽检规定、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

2 定义冲焊件:冲压件(含机械加工零件)和焊接件3 抽样3.1抽样对象定型产品、经各定点供应商质量部门检验合格并出具合格证和检测成绩表的产品。

3.2抽样方式3.3 质量接受准则:零缺陷,即:ac=0,re=1;3.4抽检地点生产厂家或我公司认可的成品库.3.5抽检说明需破坏才能检验的项目,同批次产品中随机抽检一件进行检验.4 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4.1对于法规件和/或形成整车关键质量特性的产品,供应商必须按国家/东渝司的要求提供国家指定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以证明其供货产品的符合性,当年的型式试验报告可代替年度确认检验报告。

4.2 零部件的包装、标志、标识必须符合技术协议或相关文件的要求,且标识规范、清晰.4.3 须随货附质量证明,其中合格证应有产品名称、图号、批次、数量,检验员签章、材质报告(必要时)、产品检查成绩表等。

4.4 外板件:左/右侧围外蒙皮、左/右前门外蒙皮、左/右中门外蒙皮、背门外蒙皮、前罩外板、左/右a立柱外蒙皮、左/右翼子板、顶盖、加油口盖板。

4.4.1 外观4.4.1.1 表面应平整光滑,装饰棱线清晰,左右对称及过度均匀,不允许有裂纹、碰伤、划伤、拉伤、滑移线、油痕、褶皱、凸凹痕、磨痕粗糙等,必要时可用油石打磨加以鉴别。

4.4.1.2表面不能有锈蚀或其他的污物;4.4.1.3 不允许有多料和少料现象(与样件和数模比较)。

4.4.1.4表面不能有氧化皮/磷化膜;4.4.1.5表面不能有浓厚的油脂,如拉延油等,但允许有一层薄而稀的防锈油;4.4.1.6表面不能有油漆;4.4.2 尺寸和精度等级4.4.2.14.4.2.2冲压件和成型件公差为st7,定位孔孔径公差为+0.15,定位孔孔距公差为±0.2,安装孔孔径公差为﹢0.3,安装孔孔距公差为±0.5。

汽车冲压件质量要求

汽车冲压件质量要求

汽车冲压件质量要求
一、车身冲压件表面质量分类
冲压件表面质量检查标准中表面分为Ⅰ类表面、Ⅱ类表面、Ⅲ类表面三类。

1)Ⅰ类表面——成品零件完全暴露的表面。

这些表面必须没有影响外观缺陷(如叠层、凹陷、轮迹等),冲压件表面粗造度要求通过板材质量,冲压生产工艺和材料管理的控制而保持在最小值。

2)Ⅱ类表面——成品零件间歇暴露的表面。

门板、发动机盖板及面板的打开区域表面讲允许有应变、小凸起、“橘皮”等这样不影响结构完整性的缺陷存在。

3)Ⅲ类表面——成品零件不暴露的表面。

隐蔽表面将允许有不影响结构完整性的缺陷存在,但不包括影响结构完整性或漏水、漏烟、漏尘等缺陷存在。

另外,裂缝、断裂严重的金属重叠等缺陷,属于有害缺陷,更不允许存在。

二、轿车外表面质量分类
轿车车身外表面分类对于轿车来说,其质量要求又提高一层,即Ⅰ类表面,即成品零件完全暴露的表面,对轿车车身又分为不同质量要求的A、B、C三个区域,即:
1)A区表面——即轿车带状线上面的所有区域,这是消费者目光的第一视区,质量要求最高。

2)B区表面——即轿车带状线与车轮开口线中间的所有区域,这是消费者目光的第二视区,质量要求其次。

3)C区表面——在车轮开口线以下的所有区域,这是消费者目光的第三视区,质量要求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冲压件检验规范
1目的
规定了冲压件检验的评价准则,确保合格产品流入下一工序,确保产品满足顾客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冲压件质量的认可。

3术语无
4职责
检验员负责按照本准则对冲压件进行检验。

5流程图无
6规定
6.1冲压件检验区域划分,参照《整车审核工作指导书》中的附件3“车身表面区域的划分”。

6.2冲压件检验方法
6.2.1触摸检验
6.2.1.1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6.2.1.2检验员需戴上触摸手套沿着零件纵向紧贴零件表面触摸,这种检验方法取决于检
验员的经验。

6.2.1.3必要时可用油石打磨被探知的可疑区域并加以验证,但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行之
有效的快速检验方法。

6.2.2油石打磨
6.2.2.1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6.2.2.2打磨用油石(20×20×100mm或更大)
6.2.2.3有圆弧的地方和难以接触到的地方用相对较小的油石打磨(例如:8×100mm的半
圆形油石)
6.2.2.4油石粒度的选择取决于表面状况(如粗糙度,镀锌等)。

建议用细粒度的油石。

6.2.2.5油石打磨的方向基本上沿纵向进行,并且很好地贴合零件的表面,部分特殊的地
方还可以补充横向的打磨。

6.2.3柔性纱网的打磨
6.2.3.1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6.2.3.2用柔性砂网紧贴零件表面沿纵向打磨至整个表面,任何麻点、压痕会很容易地被
发现。

6.2.4涂油检验
6.2.4.1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6.2.4.2用干净的刷子沿着同一个方向均匀地涂油至零件的整个外表面。

6.2.4.3把涂完油的零件放在强光下检验,建议把零件竖在车身位置上。

用此法可很容易
地发现零件上的微小的麻点、瘪塘、波纹。

6.2.5目视检验
6.2.6检具检测
6.2.6.1将零件放入检具,依据检具说明书操作要求,对零件进行检测。

6.3冲压件缺陷评价准则
6.3.1开裂
6.3.1.1检验方法:目视
6.3.1.2评价准则:
A类缺陷:没有经过培训的用户也能注意到的开裂,此类缺陷的冲压件是用户不能接受的,发现后必须立即对冲压件进行冻结。

B类缺陷:看得见的可确定的细微开裂,此类缺陷冲压件在Ⅰ、Ⅱ区是不能接受的,其他区域允许作补焊返修处理,但返修部位是顾客不易发觉的且必须满足冲压件的返修标准。

C类缺陷:处于模棱两可的,仔细检验后确定的缺陷,此类缺陷的冲压件在Ⅱ区内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