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_魏鹏

合集下载

互联网金融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互联网金融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互联网金融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平台随着消费者需求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不断地发展壮大。

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是一系列风险和监管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稳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本文将从风险和监管两个方面来探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一些解决和改善的建议。

一、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问题互联网金融平台存在着许多风险,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

这些风险的存在导致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用户资金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是互联网金融平台运营的重中之重。

1、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平台通常会通过评估用户的信用状况来确定其能否借款。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仍然会存在部分用户恶意逃债或欺诈行为,导致平台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时兑现承诺等问题。

2、流动性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用户数量和资金规模较大,一旦出现流动性风险,将会对整个市场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当某些用户需要紧急提现时,如果平台无法及时兑现,将会产生连锁反应,引发整个市场的风险。

3、市场风险互联网金融平台通常会投资于股票、债券、基金等市场,在市场波动时,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如果平台的投资连带着赔钱,将会影响到平台的用户和资金。

二、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问题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出现引发了监管问题,如何有效监管互联网金融行业是各国政府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互联网金融平台存在监管漏洞和监管难度较大等问题,因此有效监管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1、监管漏洞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漏洞主要存在于监管标准的缺乏。

由于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生产业,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标准,这就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从而导致一些虚假信息满天飞。

2、监管难度大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运营和监管难度更大。

这主要源于互联网金融平台基于技术创新和网络传播等,与传统金融机构具有较大的差别。

因此,如何制定出适当的监管规定,并监管有效的执行,非常关键。

三、如何解决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和监管问题1、建立监管体系建立起完备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是保证市场规范功能的前提。

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监管政策研究

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监管政策研究

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监管政策研究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正在成为金融行业的新趋势。

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伴随着一系列风险,如信息安全风险、资金安全风险、借贷风险等。

为了保护投资者和金融系统的稳定,监管政策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主要风险,并探讨监管政策的有效性和现状。

最后,提出进一步加强监管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政策、投资者保护、金融稳定一、绪论互联网金融,顾名思义是指结合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发展,将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务的运作模式,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让金融服务更加普惠和个性化。

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

首先,信息安全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信息的流动和交换,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容易被黑客攻击、数据泄漏等问题。

其次,资金安全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资金运作主要通过线上支付和线下清算进行,而这两个环节本身就面临着资金丢失、盗窃等风险。

最后,借贷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借贷平台数量众多,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难以有效控制风险,导致借贷风险增加。

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风险,各国纷纷采取了监管政策。

监管政策的目标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有效的监管政策能够提高投资者的信心,减少风险发生,保障金融体系的健康运作。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1. 信息安全风险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特点是信息的流动和交换。

然而,信息安全问题一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关注焦点。

一方面,黑客攻击和数据泄漏问题愈发严重。

黑客可以通过攻击金融机构的系统,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资金。

另一方面,用户自身的信息保护意识薄弱,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信息安全风险对投资者的财产安全和个人隐私构成威胁。

2. 资金安全风险互联网金融的资金运作主要通过线上支付和线下清算进行。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_魏鹏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_魏鹏

DOI:10.16529/ki.11-4613/f.2014.07.003金融论坛2014年第7期(总第223期)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魏鹏[摘要]本文分析了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风险特征及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认为互联网金融存在经营主体风险、法律合规风险、技术操作风险、市场流动风险、资金安全风险和货币政策风险等。

发达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要包括对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网络银行、众筹融资的监管。

为改善国内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应明确监管原则,适度监管和协调监管并重;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加快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建设,通过立法明确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性质和法律地位;完善互联网监管规则,明确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经营范围及监管主体。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监管;监管原则;自律组织[文章编号]1009-9190(2014)07-0003-07[JEL分类号]G29[文献标志码]AA Study of the Risks and Regulation of Chinese Internet FinanceWEI Peng[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risk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finance and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in internet finance regulation.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re are operator risks,legal and compliance risks,operational technologyrisks,market liquidity risks,capital safety risks and monetary policy risks,etc.in internet finance.The internet finance regulationin developed countries mainly include the regulation of third-party payment,online credits,online banking,public financing.Toimprove the domestic internet finance regulation,it’s necessary to form regulatory principles,and keep balance between appro-priate regulation and regulation coordination;make use of the function of industry self-regulatory organization;accelerate theconstitution of the laws and rules of internet finance,and clarify the nature and legal rights of internet finance by legislation;im-prove the regulation rules of internet,and clarify the business scope and regulated entity of internet financial enterprises.[Key words]internet finance;financial regulation;regulatory principle;self-regulatory organization当互联网企业介入金融行业所开展的业务,包括互联网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的结算、小微贷款、标准化金融产品销售、信息中介等金融业务,就构成了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监管安全和风险防范研究报告

互联网金融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监管安全和风险防范研究报告

互联网金融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监管安全和风险防范研究报告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及对金融体系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

互联网金融以其便捷、高效、创新的特点,对中国金融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与劣势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为广大用户节约了许多时间和精力。

然而,互联网金融也存在一些劣势,如信息不对称、安全风险等问题。

三、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现状目前,中国政府已意识到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

然而,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相比,监管的步伐显得相对滞后。

四、互联网金融监管措施的不足之处尽管目前已有监管政策出台,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监管手段不够完善,对于创新型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监管仍存在困难。

二是监管部门之间的协作不够紧密,导致监管工作不够精细化。

五、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挑战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监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其中,合规性、数据隐私保护、风险防范等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六、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对策为了解决互联网金融监管中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对策。

例如,加强监管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等。

七、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借鉴我们可以从其他国家的互联网金融监管经验中取经借鉴,吸取其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

同时,也应在国际互联网金融监管合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八、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在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同时,也需要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这包括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建立风险评估和监测体系、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等。

九、互联网金融发展对监管的启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仅在于监管的严格,更需要在监管中保持活力和创新。

监管部门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同时为其提供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

十、总结互联网金融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不可忽视,监管安全与风险防范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加强监管、构建风险防范机制,并借鉴国际互联网金融监管经验,中国可以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实现安全与稳定。

互联网金融主要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

互联网金融主要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

互联网金融主要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首先,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是安全风险。

互联网金融活动涉及大量的数据传输和存储,包括用户个人信息和资金交易信息等。

这些信息一旦被黑客等恶意攻击者获取,就可能导致用户个人隐私泄露和财产安全受损。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监管部门应制定相关的网络安全法规,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监管,要求其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并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员工培训和技术更新。

其次,互联网金融还存在信用风险。

互联网金融企业通常依靠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来评估用户信用,但这种方法容易受到虚假信息或者数据失真的影响,导致信用评估结果不准确。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监管,要求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用户信息的验证和核实,提高信用评估的准确性。

此外,互联网金融还面临运营风险。

互联网金融企业通常以快速发展为目标,但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可能忽视了风险控制和运营管理的问题,导致企业的风险暴露。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运营风险监管,要求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企业的风险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风险隐患。

最后,互联网金融还存在监管风险。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性和复杂性,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可能面临技术手段不足、监管方式不适应等问题,导致监管风险的出现。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协同监管,提高监管效能。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风险,为了合理化解这些风险,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监管,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讲解]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特点

[讲解]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特点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特点一、概念(1)当互联网企业介入金融行业所开展的业务,包括互联网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的结算、小微贷款、标准化金融产品销售、信息中介等金融业务,就构成了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在缓解信息不对称、提高交易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丰富投融资渠道等方面有别于传统金融。

互联网金融不是金融与互联网的简单结合,而是现代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

李博、董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李博、北京市金融工作局董亮)将互联网金融分为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延伸、金融的互联居间服务和互联网金融服务三种模式。

他们认为,互联网延伸是一种广义上的互联网金融,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都属于这一范畴;互联居间服务应用模式有第三方支付平台、P2P 信贷、众筹等;金融服务多为互联网企业向金融业的渗透,如小额贷款公司、基金保险销售平台等。

互联居间服务和金融服务可划为狭义上的互联网金融。

吴晓灵(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国家外管局原局长,著名经济学家)认为,互联网金融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与电商相结合的结算业务,二是基于销售信息的小微贷款业务,三是基于支付账户的标准化金融产品销售,四是借贷双方的信息平台,目前得到监管的是与货币运动关系密切的结算业务。

谢平(谢平,1955年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多家大学兼职教授)按照互联网金融形态,在支付、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三大支柱上的差异,将其划分为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货币、基于大数据的征信和网络贷款、基于大数据的保险、P2P 网络贷款、众筹融资、大数据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等八大类。

高汉(2014)根据互联网的主要功能,将互联网金融分为支付结算类、融资类和投资理财保险类等三类。

——摘自于《金融论坛 2014年第7期(总第223期)》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魏鹏(2)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而产生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庄要包括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PPZ网络小额信贷模式、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服务平台模式、众筹模式、网络保险(放心保)模式、金融理财产品网络销售等模式。

互联网金融中的风险与监管问题分析

互联网金融中的风险与监管问题分析

互联网金融中的风险与监管问题分析一、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迅猛发展。

在提升金融效率的同时,互联网金融也存在许多风险。

以下是几种互联网金融的风险:1、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资产来自于投资人,而投资人并不认识借贷者,因此平台必须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安全。

一旦借贷者违约或者投资人缺乏风险意识,就可能造成信用风险。

2、市场风险互联网金融平台由于不被监管,存在更大的市场风险。

一些平台通过高息吸引投资人,存在乱象对金融市场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操作风险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网络交易,容易被黑客攻击,平台的系统安全性必须有所保障。

同时,平台人员的素质也要达到一定标准,否则容易造成操作风险。

4、流动性风险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流动性风险不容忽视,很多平台经营困难,一旦出现大规模提取资金,将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之潮。

二、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问题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是金融管理部门的重要使命。

以下是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的问题:1、立法的滞后性互联网金融立法的时间较晚,政策制定的滞后性会导致监管方法的过时,标准的不明确以及缺乏有效监管措施等问题。

2、监管执法的不足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执法力度不够,使得一些平台存在违规经营行为。

只有加强监管,才能有效避免炒作等不良行为。

3、监管机构的分散互联网金融没有一个单一的监管机构进行监管,各地方政府、央行以及证监会都有监管的责任,但监管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并没有得到保障。

4、信息披露的不透明互联网金融平台多为网上交易,而很多投资人并不知道企业的具体情况,所以监管部门需要制定更严格的信息披露规定,加大平台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预防及监管对策如何预防互联网金融风险以及加强监管措施是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市场所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以下是互联网金融风险预防及监管对策:1、完善法律制度互联网金融的立法体系仍未完善,法律和法规在执行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应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点加强立法建设2、加强监管力度金融监管机构应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协调,建立平台风险监测系统,完善风险景气监测和预警体系。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在近几年开始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和使用。

互联网金融以它的高效、方便、低成本等特点受到用户的追捧,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膨胀也带来了不少的风险问题,如何监管互联网金融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绝不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减少和避免风险问题是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比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传递资金的方式更多样化,交易行为更为复杂,技术难度高、风险更大,尤其是用户的隐私泄露、恶意欺诈等问题,如何防止更是关键。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在于其互联网的本质。

互联网金融的交易平台往往需要获得用户的身份证照片、银行卡信息等敏感信息。

这些信息如果不加严格保护就容易被盗用,造成用户的财产损失。

比如说,现在互联网搭建了一个非常令人信任的平台都有着一些漏洞性,这就意味着我们的隐私信息有极大的可能遭受恶意的监控和窃取。

监管互联网金融是降低风险的关键所在。

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行业的监管是非常严格的,而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对较为薄弱。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异质性,监管部门需要从制定标准、加强执法、完善风险预警机制等多方面进行监管。

然而,与其说互联网金融缺乏监管不如说是监管工具、法规、机制无法及时跟进这一新型行业的发展,导致监管不力。

事实上,监管互联网金融并不容易,包括短期内涉嫌缺乏国家统一的性质;部门间协调难度大;监管体制与监管基金阶段性的非常难构建等因素,使得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难度很大。

为了有效地监管互联网金融行业,需要建立起一个科学、健全的制度体系。

首先,监管部门应尽早介入和规划,审慎研究,制定相关规范,适时的介入与干预。

其次,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建立起海量、全面的金融数据监控体系,加强信息采集和研究,尤其是研究数据平台的重要性。

同时,政府、企业、商会等应加强沟通,共同制定各类行业规范和管理体系,强化道德约束和自律机制。

最后,要加强与金融科技公司、网贷平台和用户的沟通和合作,形成监管合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论坛2014年第7期(总第223期)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魏鹏[摘要]本文分析了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风险特征及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认为互联网金融存在经营主体风险、法律合规风险、技术操作风险、市场流动风险、资金安全风险和货币政策风险等。

发达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要包括对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网络银行、众筹融资的监管。

为改善国内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应明确监管原则,适度监管和协调监管并重;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加快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建设,通过立法明确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性质和法律地位;完善互联网监管规则,明确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经营范围及监管主体。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监管;监管原则;自律组织[文章编号]1009-9190(2014)07-0003-07[JEL分类号]G29[文献标志码]AA Study of the Risks and Regulation of Chinese Internet FinanceWEI Peng[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risk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finance and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in internet finance regulation.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re are operator risks,legal and compliance risks,operational technology risks,market liquidity risks,capital safety risks and monetary policy risks,etc.in internet finance.The internet finance regulationin developed countries mainly include the regulation of third-party payment,online credits,online banking,public financing.To improve the domestic internet finance regulation,it’s necessary to form regulatory principles,and keep balance between appro-priate regulation and regulation coordination;make use of the function of industry self-regulatory organization;accelerate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laws and rules of internet finance,and clarify the nature and legal rights of internet finance by legislation;im-prove the regulation rules of internet,and clarify the business scope and regulated entity of internet financial enterprises.[Key words]internet finance;financial regulation;regulatory principle;self-regulatory organization当互联网企业介入金融行业所开展的业务,包括互联网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的结算、小微贷款、标准化金融产品销售、信息中介等金融业务,就构成了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在缓解信息不对称、提高交易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丰富投融资渠道等方面有别于传统金融。

互联网金融不是金融与互联网的简单结合,而是现代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

近年来,众多互联网企业以颠覆的心态迅速进入金融领域,“快鱼吃慢鱼”的互联网生存法则被搬到金融领域后,不仅对传统银行业造成了冲击,而且成为国内金融监管制度革新所面临的新难题。

与“体制内”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被边缘化,成为“体制外”金融的代表。

作为一种新的业态,互联网金融如何在规范的前提下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贡献力量,是政府和监管部门都在探讨的新课题。

本文将在对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描述的基础上,从经营主体、法律合规、技术操作、市场流动、资金安全、货币政策等多个视角分析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借鉴国际对互联网金融各类模式[收稿日期]2014年5月26日[作者简介]魏鹏,男,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经济师,国际财资管理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业学院,硕士生(北京,100033),E-mail:weipeng@。

金融论坛2014年第7期(总第223期)的监管经验,提出完善国内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议。

一、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一)互联网金融模式金融中介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缓解储蓄者和融资者之间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Mishkin,1995)。

一般来讲,有两类金融中介在资金供需双方之间进行融资金额、期限和风险收益的匹配:一是商业银行,对应着间接融资模式;二是资本市场,对应着直接融资模式。

“互联网金融模式”被称为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

在这一点上,国内学者基本没有分歧,但具体到互联网服务的形式,则有不同的划分。

李博、董亮(2013)将互联网金融分为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延伸、金融的互联居间服务和互联网金融服务三种模式。

他们认为,互联网延伸是一种广义上的互联网金融,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都属于这一范畴;互联居间服务应用模式有第三方支付平台、P2P信贷、众筹等;金融服务多为互联网企业向金融业的渗透,如小额贷款公司、基金保险销售平台等。

互联居间服务和金融服务可划为狭义上的互联网金融。

吴晓灵(2013)认为,互联网金融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与电商相结合的结算业务,二是基于销售信息的小微贷款业务,三是基于支付账户的标准化金融产品销售,四是借贷双方的信息平台,目前得到监管的是与货币运动关系密切的结算业务。

谢平(2014)按照互联网金融形态,在支付、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三大支柱上的差异,将其划分为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货币、基于大数据的征信和网络贷款、基于大数据的保险、P2P网络贷款、众筹融资、大数据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等八大类。

高汉(2014)根据互联网的主要功能,将互联网金融分为支付结算类、融资类和投资理财保险类等三类。

目前,学术界指出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分类很难全面覆盖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形态,就行业发展来看,信息化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门户也应被划入进来。

比如,像建行、工行等都搭建起自己的电商平台,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增加客户黏性,积累真实可信的用户数据,从而挖掘用户需求,这就是信息化金融机构的作用。

而互联网金融门户的核心是“搜索+比价”,将各家金融机构的产品展现在平台上,客户通过对比,挑选合适的金融产品。

(二)互联网金融参与主体在互联网金融的参与主体中,传统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等,互联网公司又可分为互联网金融门户、第三方代理销售商和互联网平台公司三大类(见表1)。

各类互联网公司基于原有业务,从不同角度进入金融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近年来,国内互联网企业在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网络理财等领域的表现十分突出。

网络支付方面,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2014年一季度,全国共发生网上支付业务63.16亿笔,金额287.7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1%和33.81%。

移动支付方面,同样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2014年一季度,全国发生移动支付业务6.59亿笔,金额3.89万亿元,同比增长232.20%和255.37%①;数据还显示,2013年移动互联网经济达1083亿元,全国网络经济整体规模达到6004.1亿元②,移动互联网经济成为网络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

网络理财方面,截至2014年2月末,余额宝用户数达8100万户,余额超5000亿元,只用了半年多时间,就成为全球第四大货币基金。

网络借贷方面,据第一网贷数据显示,2014年3月,国内P2P网贷参与人数日均为49043人;截至2014表1参与互联网金融竞争的公司类型、典型代表与参与方式注:据公开资料整理。

类别典型代表参与方式互联网金融门户证券基金大智慧、雪球网提供金融数据、信息和软件服务保险大家保提供保险产品信息搜索服务其他金融产品融360提供贷款、信用卡的比较与推荐第三方代理销售商证券基金同花顺、好买基金提供基金资讯、投行顾问服务保险代理(经纪)公司慧择网、宜信提供投保、理赔咨询服务互联网平台公司阿里巴巴、腾讯提供销售平台服务①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

②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协会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4)》报告。

①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年3月末,全国P2P网贷平台共667家,而在2013年年末,这个数字仅为523家,一个季度内就增加了144家。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2014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显示,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558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5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479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1.37万亿元,同比多减110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690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5479亿元①。

由此可见,住户的存款动力在金融渠道、产品多样化、普惠化的过程中减弱的态势明显加剧,而余额宝等多种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力,吸引了超过千亿元的储蓄资金进入了这些产品。

继支付宝后,独立的第三方公司在人民银行政策的鼓励下遍地开花,2013年6月13日问世的“余额宝”被认为是又一次改变互联网金融的历史性事件。

根据产品设计,用户可以在支付宝网站直接购买基金等理财产品,余额宝内的资金可以随时用于网购和转出。

此外,近年来,还有一些互联网金融事件值得关注(见表2)。

二、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在渠道拓展能力上具有传统金融机构难以企及的优势,但其风险管控能力也是互联网金融所不具备的。

(一)经营主体风险目前,第三方支付已不仅仅局限于最初的互联网支付,而是成为线上线下全面覆盖,应用场景更为丰富的综合支付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