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战争军事行动条件下的军事基础课教学

合集下载

军事基础训练的相关论文范文

军事基础训练的相关论文范文

军事基础训练的相关论文范文军事基础训练是我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基础手,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核心。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军事训练的相关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军事训练的相关论文篇一:《刍议院校军事基础训练》摘要:军事基础训练是生成、巩固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抓手,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基石。

本文通过收集、整合现有的军事基础训练资料,从基本概念入手,对院校军事基础训练的现状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尚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以及研究价值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军事院校军事训练特点1.前言____关于“军事训练是军队和平时期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战斗力生成的基本途径”①的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和平时期战斗力生成的基本规律。

军事基础训练所必须掌握的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其他所有训练的基础,对提高官兵军事素质和部队战斗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作战领域多维拓展,作战样式转换频繁,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比机械化条件下的战争战场条件更复杂,环境更恶劣,任务更艰巨,如果没有扎实的军事基础,就不可能全而提高部队在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2.关于概念的理解“军事训练是军事理论教育和作战技能教练的活动。

”②其基本任务:学习军事理论、战略、战役法、战术和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知识,研究和了解有关国家及政治、军事集团的政治经济状况、军事思想、编制体制、武器装备发展情况、攻防作战理论及其作战行动特点,熟悉作战地区的地形、水文、气象及其对作战行动的影响,演练诸军(兵)种合成军队作战行动的组织指挥与协同动作,培养军人严格的组织纪律性、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和强健的体魄。

目的是提高军队的军事素质和作战能力,使之随时能遂行各种作战任务,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局部战争做好准备。

③基础训练是技术战术和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动作、基本技能的训练。

它是应用训练的前提,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训练阶段。

目的是使军人具有必备的军事素质,掌握手中武器和装备器材,学会专业技能,熟练战斗动作。

非战争军事行动之浅见

非战争军事行动之浅见

-1-非战争军事行动之浅见自上世纪90年代美军提出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概念,尤其是在9〃11事件后,非战争军事行动频频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又一安全焦点和热门话题。

其实,非战争军事行动古已有之。

早在殷商末年周武王讨伐商纣之前的战略预演——孟津观兵,其实就是一次非常重要的非战争军事行动。

正是由于这次行动中,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武王才定下武力伐纣的最后决心并建立了强大的周王朝。

古罗马时期,凯撒在高卢行省为休整军队和防止高卢人反叛时所实行的冬令营制度,也可以看作是西方早期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只是当时还仅有其实而无其词,人们未用“非战争军事行动”来记述这些历史事件罢了。

当然,历史上的这些非战争军事行动无论从规模还是程度上讲,都不可与今天同日而语。

而且那时的人们亦未将非战争军事行动提到与战争行为同等重要的地位加以重视和研究。

上世纪末以来,非战争军事行动之所以迅速崛起并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是与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全球化的时代特征紧密相联的。

正如人们看到的,是与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全球化的时代特征紧密相联的。

正如人们看到的,以信以信息为代表的高技术群的迅猛发展,在带动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包括安全行为和观念的发展变化。

在此背景下,非战争军事行动作为一个新的安全命题,开始凸显在了人类舞台的聚光灯下。

正如人们已知的,现实世界是一个既日益信息化又加速全球化的社会。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人们对战争越来越采取一种审慎的态度。

由于战争不仅会对当事国,而且会对非当事国造成相应的伤害,使它的发动面临着法律、道德、伦理等更多限制和约束。

在求和平、谋发展的时代大潮下,穷兵黩武、妄开战端,会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陷自己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在此情况下,为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在精确制导武器等现代化兵器已能提供巨大的威慑力而影响对方的对抗决心时,通过显示力量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来迫使对方屈服和就范,自然会成为“上上之策”。

非战争军事行动

非战争军事行动

非战争军事行动定义“非战争军事行动”原本是一个特定称谓。

在1993年美国陆军《作战纲要》中,美军认为,在冷战结束后的新国际环境下,和平与战争的界限已变得模糊不清,军事力量在技术上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以及国际关系的革命性变化,已使得一个国家可以运用军事手段去实现许多政治目的而无需进行战争。

这就要求美军准备以战争手段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寻求通过非战争军事行动来维护和实现美国国家利益。

编辑本段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武力运用方式哪些武力运用方式可纳入“非战争军事行动”之列呢?主要包括:国家援助、安全援助、人道主义援助、抢险救灾、反恐怖、缉毒、武装护送、情报的收集与分享、联合演习、显示武力、攻击与突袭、撤离非战斗人员、强制实现和平、支持或镇压暴乱以及支援国内地方政府等。

编辑本段广义更宽泛地讲,只要不是战争,那么,为达成一定政治目的而展开的军事行动都应归入非战争军事行动之列。

而在和平时期,显示武力、通过军事威慑来体现政治意图,则是最常见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说,非战争军事行动,早已现身于古老的人类军事实践,而在二战之后,随着战略威慑理论的日益成熟,它更是许多国家经常采用的一种现代军事策略。

编辑本段在美国的体现在现代军事理论方面,美军走在世界各国之前,美国运用战略威慑这样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来传达预定的政治军事意图,也远比其他国家频繁。

美国对外进行战略威慑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每年都举行以各种威胁为假想对象的军事演习,演习不仅是为了检验新式武器装备和部队的战斗力,也用来显示美国军事力量的有效性,以吓阻对手,“不战而屈人之兵”。

近期以来,美军又大举调兵遣将,在亚太地区举行5场不同形式的军事演习,有关评论认为,这与当前台湾和朝鲜半岛形势不无关系。

从美国的经验看,非战争性质的战略威慑,实际上是和战之间的中间性选择,这种军事策略能否奏效,取决于是否拥有有效的战略威慑能力,取决于是否有使用战略威慑力量的决心和意志,还要取决于是否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使对方认识和相信以上两点。

非战争军事行动视角下的军事英语教学研究

非战争军事行动视角下的军事英语教学研究
2 . 1 军事英 语 的教学及 研 究 回顾
同来主编的军事英语教科书《 军事英语 口语教程》 于
9 9 4年出版 , 这是笔者发现最早的专 门的军事 口语 军事英语集英语学习和军事知识为一体 , 是我军 1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7— 2 2
作者简介 : 寇 小丽( 1 9 8 3一) , 女, 河南许 昌人 , 讲师, 研究方 向: 美 国文学与英语教学。
g o o d a n d f a s t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E n g l i s h t e a c h i n g i n il m i t a r y a c a d e mi e s a n d c u l t i v a t e mo r e q u a l i i f e d mi l i t a r y er p s o n n e l w h i c h
KOU Xi a o—l i .Z HENG Yu
( T h e B a s i c D e p a r t m e n t , he T F i r s t A e r o n a u t i c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h e A i r F o r c e , ) ( i n y a n g 4 6 4 0 0 0 , C h i n s ) Ab s t r a c t : A s f o r o u r a r m y , w e s h o u l d c u l t i v a t e t h e m i l i t a r y E n l g i s h a b i l i t i e s o f c a d e t s b a s i n g o n MO O T W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军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对国防动员建设的启示

军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对国防动员建设的启示

一、军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领域渐宽、日趋常态,国防动员建设应着眼形势任务需要,创新理论指导,确立科学发展理念 理论指导实践,创新的实践需要创新的理论指导。

国防动员要在保障军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中充分发挥作用,首要的是认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队建设新形势和军事力量运用的新趋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确立适应军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需要的国防动员建设与发展的创新理念。

坚持使命任务牵引。

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赋予了军队“三个提供、一个发挥”新的历史使命,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已成为人民军队一项重要职责。

国防动员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目标与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从属性。

因此,国防动员建设要以军队新的历史使命为牵引,在毫不松懈地抓好军事斗争动员准备的同时,积极拓展服务军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应急职能,按照保障应战需要的模式,建立指挥协调、需求论证、物资储备、力量建设等各方面完善配套的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利益的拓展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上升,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国家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

国防动员与军队建设密切相关,是军队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重要基础保证。

历次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实践也一再证明,国防动员对军队胜利完成任务,发挥了重要保障与支撑作用。

因此,针对军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特点规律,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应急动员保障体系。

坚持深度融合发展。

长期以来,国防动员建设始终坚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战略物资储备、军品科研生产等方面较好地贯彻了国防和军队需求,在应战动员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也为军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后,要适应军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需要,加强军民融合动员保障的深度与广度,尤其要在动员特需专业技术设备、综合信息提供等方面,拓宽工作范围,创新实现形式。

坚持依法有序建设。

在国防动员平时建设准备和应急动员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平时工作难推进、应急动员难组织、动员补偿难落实等问题。

训练与非战争军事行动思想政治教育讲稿

训练与非战争军事行动思想政治教育讲稿

训练与非战争军事行动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讲稿《训练与非战争军事行动思想教育88讲》前言“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是贯穿于我军80多年奋斗历程的优良传统和看家本领,是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中央、中央军委审时度势,着眼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

在继承和创新中发展的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了广大官兵始终凝聚在党的旗帜下,确保了以军事训练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科学发展。

胡锦涛强调,在时代条件深刻变化、社会环境日益复杂、使命任务艰巨繁重的情况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要“坚持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官兵实际,切实改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这一重要指示,为进一步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提高训练质量效益、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是党和人民赋予我军的重大战略任务。

党和军队的使命任务,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任务。

改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要把确保打赢作为目标追求,把服务中心作为责任履行,把战斗力提升作为检验标准。

一方面,政治工作要紧跟军事训练全程保障。

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个重要体现就是在伴随和跟进军事训练中鼓舞士气、激励斗志。

训练实践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政治工作必须灵活反应,及时跟进。

要在内容上贴近,积极适应新大纲的新变化新要求,加强研究探索,取得扎实成效;要在时机上跟进,善于利用训练阶段转换,分析形势任务、解决疑难矛盾;要在手段上创新,把提供精神动力与提供人才支撑统一筹划、综合运用。

另一方面,随着军队使命任务的拓展,军事实践的范围和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国家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

近些年来,我军在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的同时,承担了大量的诸如救灾、反恐、处突、维稳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

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军队完成重大任务的军事实践活动,同样需要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

军校如何开展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

军校如何开展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

军校如何开展抢险救灾训练新世纪新阶段,随着国家利益的拓展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加剧,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我军担负的重要任务。

作为军事院校,我们不可避免的要参与某些非战争军事行动,由于之前在这一方面准备的不足,所以军事院校如何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的问题。

汶川抗震救灾这场非战争军事行动,给军事院校教育训练在各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国防科大以及某些武警院校也参与了这次重大的抗震救灾行动,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面对多样化军事任务,军队院校的任职教育必须加强教育训练改革。

我就针对抢险救灾这一方面的非战争军事行动谈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介绍一下抢险救灾行动的特点和行动的一些要求,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有针对性的安排军校的日常训练。

1.突击性强。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明确指出,军队是抢险救灾的突击力量,执行国家赋予的抢险救灾任务是军队的重要使命。

灾情、险情、疫情、重大事故一旦发生,就会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军队临危受命,情势紧急,必须争分夺秒。

军队遂行这些急难险重任务大都是在地方政府难以控制局面的情况下参加的,需要连续突击、协力抗灾,军队的作用是其他武装力量所不能替代的。

军校作为军队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责无旁贷。

2.指挥复杂。

抢险救灾行动通常是军地各种抢险救灾力量协同行动,关系复杂,协调任务重;指挥对象分散作业,点多、线长、面广,指挥控制困难;灾情突发、且变化无序,突击性任务多,部署调整频繁。

3.专业性强。

有些抢险救灾行动专业性强,要求指战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时甚至需要动用特种专业部队,根据灾害和险情的性质、特点、规模,因情组织,科学指导,提高救援效率。

4.环境险恶。

灾情和险情现场既对人身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又给处置行动带来极大的阻碍和困难。

比如,核、生、化泄露事故会产生辐射沾染、有毒化学物质,火灾、洪灾和地震次生灾害都将对参与处置行动的人员构成直接的生命威胁,类似事故、灾害的处置行动极为繁重和困难。

军事理论ppt课件

军事理论ppt课件

反恐维稳行动的策略与实践
总结词
反恐维稳行动的策略和实践
详细描述
反恐维稳行动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军队应采取多种策略,包括情报侦察、精确打击、联合执 法等,以有效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同时,军队应加强与公安、武警等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提高反恐维稳行动 的整体效能。
抢险救灾行动的组织与实施
智能化战争的特点
智能化战争是在信息化战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智能化 武器的普及,智能化战争具有更高的自主性和智能性。
应对策略
针对信息化战争和智能化战争的特点,各国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获取、传输和 处理能力;同时加强智能化武器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作战效能和应对能力。此外,各 国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安全挑战和威胁。
06
军事理论前沿问题与 发展趋势
现代战争形态的演变与未来战争的特点
总结词
现代战争形态正经历深刻演变,未来战争将呈现新的特点。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战争形态正从传统的平台中心战向网 络中心战转变,强调信息主导、快速决策和精确打击。未来 战争将更加注重隐形、快速、远程和高度机动化,同时非对 称作战和混合战争也将成为重要特点。
兵战术和航空兵战术等。
军事战术的特点
针对性、灵活性、保密性和风险 性。
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和运用
1 2 3
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战略指导战术,战术服从战略。战略是宏观的、 全局的指导,战术是具体的、局部的实施。
战略与战术的运用
在战争中,应根据战略需要制定具体的战术,同 时也要根据战场实际情况调整战术,以实现战略 目标。
军事战略的层次
包括国家战略、国防战略、军种战 略和战场战略等不同层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