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题活动《小乌龟爬呀爬》主题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小乌龟爬呀爬》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小乌龟爬呀爬》一、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乌龟,了解乌龟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耐心。
二、活动准备:1. 准备乌龟玩具或图片,乌龟爬行道具。
2. 准备故事课件或图书《小乌龟爬呀爬》。
3. 准备音乐《小乌龟爬呀爬》。
三、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展示乌龟玩具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乌龟的外形特征,引发幼儿对乌龟的兴趣。
2. 讲述故事《小乌龟爬呀爬》,引导幼儿了解乌龟的生活习性,教育幼儿要有耐心和毅力。
3. 乌龟爬行比赛:幼儿分组进行乌龟爬行比赛,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耐心。
4. 音乐活动:播放音乐《小乌龟爬呀爬》,幼儿跟随音乐模仿乌龟爬行的动作。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家长陪同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2. 区域活动:设置“小乌龟”主题区域,提供相关图书、玩具、画具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乌龟的认识和了解。
2. 关注幼儿在乌龟爬行比赛中的表现,评估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耐心。
3.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于小动物的关注程度和观察力发展。
六、活动准备:教具:小乌龟头饰、小乌龟爬行玩具、小乌龟图片、乌龟壳模型、绿色纸张、画笔、颜料等。
环境:布置一个“龟龟乐园”的场景,包括小桥、小河、草地等元素,以增强幼儿的沉浸感。
七、活动过程:1. 主题引入:教师戴上小乌龟头饰,模仿小乌龟的动作进入教室,引起幼儿的兴趣,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乌龟的故事来引入活动主题。
2. 观察与体验:教师展示小乌龟玩具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乌龟的外形特征,让幼儿亲手触摸乌龟壳模型,感受乌龟的爬行。
3. 制作小乌龟:教师指导幼儿用绿色纸张和画笔制作小乌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小乌龟爬行比赛: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小乌龟爬行比赛,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耐力。
5. 小乌龟乐园:教师带领幼儿在“龟龟乐园”场景中进行角色扮演,模仿小乌龟的生活习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小乌龟爬呀爬》教案(精选12篇)

《小乌龟爬呀爬》教案(精选12篇)《小乌龟爬呀爬》教案篇1【活动目标】1.熟悉乌龟的形状特征,简洁了解乌龟的生活习性。
2.情愿饲养小动物。
3.培育幼儿的爱心。
【活动预备】1.小乌龟四只分别养在四个鱼缸里。
2.适合学小乌龟爬的慢节奏的音乐。
3.喂小乌龟的食物:小鱼、小虾、碎肉等。
【活动过程】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课题。
老师说:身穿硬甲壳,四角渐渐爬,别人欺侮它,快快躲回家。
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乌龟)2.观看小乌龟。
(1)老师组织幼儿分组观看鱼缸中的小乌龟,讲一讲:小乌龟的头、脚、壳分别是什么样的?(重点观看乌龟壳的花纹)(2)老师引导幼儿观看小乌龟在水里是怎样游的?启发幼儿学学小乌龟游。
3.探究活动(1)将小乌龟放在地上,看一看小乌龟在地上是怎样爬行的?(四肢很短,爬行很慢)(2)用手碰碰小乌龟,看它会有什么反应?(会把头和四肢缩进壳里,四周没有危急后再伸出来。
)学学小乌龟缩头缩脑的样子。
给乌龟翻个身,看它怎样用头顶地面使自己翻过来。
(3)喂喂小乌龟:老师出示预备好的食物,鼓舞幼儿喂小乌龟,看小乌龟是怎样吞食的。
4.嬉戏:学习小乌龟爬。
(1)师幼共同仿照小乌龟爬行的姿态,一起学学乌龟爬。
(2)放音乐,幼儿听音乐在活动室中自由仿照乌龟,两手两膝着地向前爬。
老师用手触摸小乌龟,被点到的幼儿要把手脚都藏到缩起的身体下。
【活动延长】将小乌龟放在自然角里,由老师和幼儿一起喂养和照看它。
《小乌龟爬呀爬》教案篇2设计意图:小班幼儿特殊喜爱仿照小动物的动作,无论是在嬉戏中还是在其它活动中,我们常能见到孩子在地上爬来爬去,乐此不疲,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进一步感受四二拍子和四三拍子的不同,让他们在感受不同节奏的过程中尽情地、自由拘束地在爬中查找乐趣,我设计了“小乌龟爬呀爬”的活动。
活动目标:1、在嬉戏中,幼儿初步学会前进爬、后退爬的基本技能。
2、培育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敏捷性,能体验合作活动带来的欢乐。
3、进一步感受四二拍子和四三拍子的不同,培育幼儿的节奏感。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小乌龟爬呀爬》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小乌龟爬呀爬》含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小乌龟,理解它的生活习性;2.发现小乌龟的移动特点,掌握小乌龟的基本移动方式;3.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1.照片、图示、简单实物,呈现小乌龟的形态、生活环境和运动习性;2.各种设计遮蔽的方案,比如把小乌龟放在障碍物后面,反复刺激孩子观察能力;3.工具:计时器,测距器。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导孩子了解小乌龟1.教师向学生介绍小乌龟的基本外形和生活环境;2.让学生自由发问,了解小乌龟的一些典型习性;3.老师通过图片或其他媒介呈现小乌龟的移动情况,帮助学生发现小乌龟的移动方式。
第二步:观察小乌龟的行动1.将小乌龟放在一个足够大的观察场所中;2.让学生观察小乌龟如何通过爬行的方式移动;3.老师可以通过实际演示或图片演示,介绍小乌龟移动的基本方式;4.作为团队活动,老师可以让学生一起观察和记录小乌龟的移动时间和距离。
第三步:跟随小乌龟1.老师可将小乌龟放入一个类似迷宫的结构中,让学生跟随小乌龟移动;2.老师可以加入各种障碍物,让孩子们动手创造,帮助小乌龟爬过障碍;3.学生可以使用计时器和测距器,观察自己和小乌龟之间的距离和时间差。
第四步:总结并反思1.老师通过简单总结课堂上学习的内容;2.让学生谈谈他们对小乌龟移动的基本了解;3.最后,角色扮演不同的小动物,学习他们的生活习性和行动方式。
教学反思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的本例课程使学生能够了解小乌龟的生活习性以及其基本移动方式。
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自由发问、观察小乌龟的行动和跟随小乌龟,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小乌龟的基本习性,增强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发现孩子们很感兴趣,快乐地了解了小乌龟的生活习性。
孩子们通过自主发问,学习了小乌龟的外形,了解了它喜欢娱乐。
虽然他们一开始对小乌龟的行动并不熟悉,但当他们跟随小乌龟移动时,他们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他们在角色扮演时玩得很开心,也给教学增加了活力。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小乌龟爬呀爬》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小乌龟爬呀爬》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乌龟,了解乌龟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和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关爱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乌龟,了解乌龟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观察乌龟的爬行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小乌龟模型、图片、视频、卡片等。
2.环境布置: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小乌龟的家”,放置一些小石头、水草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小乌龟,引发幼儿的兴趣。
2.引导幼儿自由发表对小乌龟的看法。
(二)基本环节1.认识小乌龟(1)教师展示小乌龟模型,让幼儿说出小乌龟的名字。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乌龟的外形特征,如:壳、头、脚等。
(3)教师讲解小乌龟的生活习性,如:生活在水中、吃草、慢慢爬行等。
2.观察小乌龟的爬行特点(1)教师播放小乌龟爬行的视频,让幼儿观察小乌龟的爬行姿势。
(2)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小乌龟的爬行姿势,体验爬行的感觉。
3.小组讨论:小乌龟为什么能爬得那么稳?(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小乌龟的图片。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讨论小乌龟的脚部特点。
4.制作小乌龟的家(1)教师发放制作材料,如:纸板、石头、水草等。
(2)教师示范制作小乌龟的家的方法。
(3)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作品,分享成果(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2)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经验。
2.教师鼓励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大自然。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认识了小乌龟,了解了小乌龟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和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幼儿在操作环节中表现不够积极,教师需要更多关注这些幼儿,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活动。
小班主题活动《小乌龟爬呀爬》主题教案

一、活动名称:小班主题活动《小乌龟爬呀爬》二、活动目标:1. 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知道乌龟是爬行动物。
2. 能用儿歌、绘画等方式表现乌龟的特征,发挥想象力,创作有趣的乌龟故事。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活动准备:1. 教具:乌龟玩具、乌龟图片、画纸、画笔、彩泥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适当布置乌龟生活场景。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乌龟玩具和图片,引导幼儿说出乌龟的外形特征,如壳、四肢、头部等。
2. 乌龟知识学习: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乌龟的生活习性,如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以植物为食等。
3. 乌龟儿歌学唱:教唱《小乌龟爬呀爬》儿歌,让幼儿感受乌龟爬行的快乐。
4. 创作环节: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材料(画纸、彩泥等),创作乌龟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独特的乌龟形象。
5. 作品展示: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乌龟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乌龟的生活习性,记录在日记中。
2. 环境创设:将幼儿创作的乌龟作品装饰在活动室内,营造乌龟世界氛围。
3.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设置乌龟养殖角,让幼儿近距离观察乌龟的生活。
六、教学内容1. 认识乌龟:让幼儿了解乌龟的基本特征,如头、四肢、壳等。
2. 乌龟的生态习性:讲解乌龟的生活习性,如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以植物为食等。
3. 乌龟的爬行:让幼儿观察乌龟的爬行方式,了解乌龟的爬行特点。
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乌龟玩具和图片,引导幼儿说出乌龟的外形特征。
2. 讲解法: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乌龟的生活习性。
3. 实践法:让幼儿亲自动手创作乌龟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八、教学评价1. 幼儿能说出乌龟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幼儿能参与乌龟作品的创作,表现出乌龟的特点。
3. 幼儿在活动中能与同伴合作,积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创作。
九、教学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乌龟玩具和图片,引导幼儿说出乌龟的外形特征。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乌龟爬呀爬》及教学反思范文模板[范例]3篇 小班音乐活动小乌龟爬山坡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乌龟爬呀爬》及教学反思范文模板[范例]3篇 小班音乐活动小乌龟爬山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c04f2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0.png)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乌龟爬呀爬》及教学反思范文模板[范例]3篇小班音乐活动小乌龟爬山坡教案下面是收集的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乌龟爬呀爬》及教学反思[范例]3篇小班音乐活动小乌龟爬山坡教案,以供借鉴。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乌龟爬呀爬》及教学反思[范例]1《小班健康教案及教案《乌龟爬爬》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健康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健康教案及教案《乌龟爬爬》含反思!活动设计背景由于小班孩子对于爬比较感兴趣,我尝试让幼儿通过学乌龟爬爬而对游戏感兴趣,体验游戏快乐,增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心理品质。
通过屈膝爬行以及钻跳动作来提高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活动目标1:练习手脚着地屈膝爬行以及钻、跳等动作。
2:探索爬的不同方法,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3:体验游戏的快乐,增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心里品质。
4: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练习手脚着地屈膝爬行以及钻、跳等动作。
难点:探索爬的不同方法,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活动准备体操用垫、轮胎、小门、“城堡”,黄色与绿色小乌龟胸饰若干,奖牌一个。
活动过程一、热身运动1、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操。
2、教师扮乌龟妈妈,幼儿扮小乌龟来到一大片“草地”前面。
师:小乌龟们,我们怎样过“草地?(请个别幼儿试一3、小结:小乌龟可以爬过草地。
二、探索爬行方法1:自由探索爬行方法师:请小乌龟们想出更多的与别人不一样的爬行方法。
2:请几个幼儿示范,引导幼儿比一比哪种爬行方法既快速又舒服。
3:请一个双手着地屈膝爬行的幼儿再次示范。
(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教师小结:这只小乌龟双手着地屈膝爬行,这样既快速又舒服。
4:播放音乐。
乌龟妈妈领着小乌龟练习双手着地屈膝爬行。
三、游戏:寻找城堡1:大家看,前面有个城堡,你们想不想去完?小乌龟爬的本领最大了,今天就来比一比哪一组小乌龟能最先到达城堡。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乌龟爬呀爬》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乌龟爬呀爬》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乌龟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掌握物体爬行的基本特征和运动方式。
3.发现并理解小乌龟爬行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4.通过拟人化的方式,使幼儿了解小乌龟所需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并引导幼儿帮助小乌龟找到适合它生活的环境。
二、教学内容1.小乌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2.小乌龟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3.小乌龟爬行的基本特征和运动方式。
4.通过故事、玩具、实物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小乌龟的生活习性和爬行方式。
5.引导幼儿通过身体语言和表演等方式,模仿小乌龟的爬行方式。
三、教学重点1.理解小乌龟生活习性和爬行方式。
2.发现小乌龟爬行的规律和特征。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故事、图片、图示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小乌龟的生活习性和爬行方式。
2.体验法:通过玩具小乌龟、实物小乌龟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亲身体验小乌龟的爬行方式。
3.表演法:通过幼儿的身体语言和表演,模仿小乌龟爬行的特征和规律。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利用图片或卡片等教具,让幼儿认识小乌龟,并询问幼儿知不知道小乌龟是什么动物,它们生活在哪里,用什么吃,如何移动等问题。
2.讲授小乌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故事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小乌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教师带领幼儿思考,如果小乌龟离开了它自己的生活环境,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做。
3.讲授小乌龟的基本特征和习性(10分钟)教师讲解小乌龟的基本特征和习性,并结合图片和实物进行展示和演示。
4.讲授小乌龟爬行的基本特征和运动方式(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小乌龟的爬行特征和运动方式。
5.表演和体验小乌龟的爬行方式(15分钟)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身体语言和表演等方式,模仿小乌龟的爬行方式。
教师还可以借助小乌龟玩具或实物小乌龟等教具,进行体验和模仿。
6.总结(5分钟)让幼儿总结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以及帮助小乌龟找到适合它生活的环境的重要性。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乌龟爬呀爬》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乌龟爬呀爬》教育目标1.通过《小乌龟爬呀爬》的故事,让幼儿对动物和自然界有更深入的认知和理解,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2.培养幼儿的语言听说能力,促进幼儿说话的自信心;3.让幼儿能够掌握基本的句型和词汇,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
教学重点1.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通过小组合作来表演故事;2.引导幼儿主动发言,及时纠正错误发音。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理解和表达故事的情节和意义。
适用对象3-6岁小班幼儿教学准备1.《小乌龟爬呀爬》的故事书;2.多媒体课件;3.小玩具乌龟。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通过展示课件上的小乌龟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小乌龟,了解小乌龟的生活习性;2.引导幼儿讨论小乌龟是什么样子的动物,什么不一样的地方;3.准备好小玩具乌龟,让幼儿在讲解的基础上自由游戏一段时间,加强幼儿的观察感知和手眼协调能力。
第二步:故事表演1.将《小乌龟爬呀爬》的故事进行适当的简化和改编;2.将幼儿分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进行绕口令演练,在每组绕口令结束后,加强一段与绕口令相关的语言表达练习,包括身体运动配合等;3.接着,通过老师的朗读和幼儿的模范表演学习故事的情节和语言表达方式。
第三步:语言表达1.在掌握了故事情节之后,通过小组互动的方式,让幼儿表述出故事的情节,加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老师的带领和幼儿的模仿,学习和练习“小乌龟爬呀爬”的歌谣和基本的句型,提高幼儿的发音和语言表达水平。
第四步:语言运用1.利用幼儿们自己的身体,模仿小乌龟的爬行动作,通过本次的学习,加强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2.在“游戏-学习-运用”的过程中,让幼儿理解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例如“推开,进去,出来,爬过”等。
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幼儿们不仅更深刻的认识了小乌龟这种动物,了解了他们的生活习性和所处的环境,同时也获得了基本的语言表述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我们希望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带给幼儿们更多的乐趣和兴奋,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愉快的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主题活动《小乌龟爬呀爬》主题
经典教案小乌龟在地上是怎样爬行的?通过本次教案来让幼儿了解乌龟的各种活动习性吧。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班主题活动《小乌龟爬呀爬》主题经典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班主题活动《小乌龟爬呀爬》主题经典教案一
活动设计背景
针对我班是小班的幼儿,孩子的协调性,灵活性较差,所以设计本堂课,练习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地向前爬,尝试倒退爬,提高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目标
1. 练习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地向前爬,倒退爬,提高动作的灵活性
2.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地向前爬,倒退爬,动作灵巧
活动准备
小乌龟头饰,体操垫,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 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乌龟吗?今天啊,老师当乌龟妈妈,那你们是谁呢?生:小乌龟。
(教师扮乌龟妈妈,幼儿扮小乌龟宝宝。
)
师:今天天气真晴朗,小乌龟们让我们一起活动活动吧!音乐起,幼儿随教师做热身运动:头、肩、腰、腿、膝、脚。
)
2. 练习各种不同方式的爬。
(1)自由爬
师:小乌龟们,让我们去散步吧!
教师带领幼儿自由爬行,提醒幼儿不要相互碰撞。
)
(2)有序爬
师:小乌龟们,前面有一座小桥,让我们爬过去吧!(鼓励幼儿一个接着一个有序地爬过体操垫连接而成的小桥。
)
(3)寻声爬。
师:让我们来玩捉迷藏吧。
请宝宝们拉下头饰蒙上双眼,仔细听声音去找妈妈。
(幼儿拉下头饰蒙住双眼,倾听妈妈的呼唤,手膝着地爬着找妈妈。
)
3. 游戏:巧避大老虎
(1)尝试倒退爬
师:宝宝们快听,什么声音?前面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引导幼儿向前爬)哎呀!是一只找食物吃的打老虎,快向后退。
(引导幼儿练习向后倒退爬)听!声音没有了,让我们看看大老虎走了没有?(引导幼儿再次向前爬。
如此反复2〜3次。
)(2)巩固倒退爬
师:刚才你是怎么倒退爬的?让我们再试试吧。
4. 放松练习,结束活动。
小乌龟跟着妈妈随音乐做放松活动。
(鼓励幼儿先自己拍拍手臂、膝盖,再互相拍拍手臂、膝盖。
)
小班主题活动《小乌龟爬呀爬》主题经典教案二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特别喜欢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无论是在游戏中还是在其它活动中,我们常能见到孩子在地上爬来爬去,乐此不疲,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进一步感受四二拍子和四三拍子的不同,让他们在感受不同节奏的过程中尽情地、自由自在地在爬中寻找乐趣,我设计了“小乌龟爬呀爬”的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幼儿初步学会前进爬、后退爬的基本技能。
2、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能体验合作活动带来的快乐。
3、进一步感受四二拍子和四三拍子的不同,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活动准备:
小乌龟、大灰狼的头饰和音乐。
小鼓一个
活动过程:
1、谜语引入:身上背个大盔甲,掉下树叶都害怕,缩头缩脚缩尾巴,走起路来慢慢爬。
(小乌龟)今天我们来做小乌龟的游戏。
2、热身活动:
根据小乌龟的音乐做热身运动,现在我们都做一只快乐的小乌龟一起爬一爬吧。
3、.听信号爬
你们能学小乌龟听信号爬吗?(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听鼓声的信号向前爬,鼓声稀疏慢慢爬;鼓声密集,向前爬。
)
4、幼儿尝试各种爬的方法
(1) 小朋友都很了不起,能听着老师的信号向前爬。
小朋友除了会向前爬,还会怎样爬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看谁最爱动脑筋,爬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
(放音乐, 幼儿自由地爬)
(2) 刚才老师发现有一位小朋友是这样爬的,(请会向后退爬的幼儿示范)我们也来试一试,好吗?教师仔细观察幼儿后退爬的情况。
(3) 幼儿讨论:你觉得这样向后爬与向前爬有什么不一样?
(4) 幼儿再试一试后退爬。
教师小结:脸朝前面,一步一步向后退着爬,这就叫着后退爬。
(5) 刚才小朋友向后爬地非常棒! 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学这个本领,你们一起教教我好吗?(幼儿练习)
5、在游戏中练习前进爬和后退爬
(1) 游戏一“比比谁的本领大”
老师今天真高兴,我们一起学会了爬的本领,谢谢你们!我想和你们玩个游戏“比比谁的本领大”好吗?
游戏规则:老师向前爬时,你们就后退爬,想法不让我抓着你们,如果我快要抓着你时,你就像小乌龟一样用伸缩的本领保护自己;当老师后退爬时,你们就向前爬来抓我,看看是你们的本领大,还是老师的本领大?不让对方抓着。
(2) 游戏二“听鼓声爬”
老师这儿有一个小鼓,当你听到砰砰、砰砰的声音时时,就必须向前爬;当你听到砰砰砰时,就必须后退爬,看谁先到终点拿到沙包娃娃,谁就是冠军。
(3) 游戏活动《大灰狼来了》
你们看谁来了?大灰狼想抓几只小乌龟当点心,它就躲在离我们不远处的树林里,小乌龟在沙滩上玩耍时,要注意听音乐中鼓声的变化,当听到密集砰砰、砰砰的鼓声时,就表示大灰狼来了,大家赶快爬回家,并且把自己的头、脚和尾巴缩到贝壳里藏起来,不让大灰狼抓着。
教师和幼儿进行游戏。
6、放松活动。
小班主题活动《小乌龟爬呀爬》主题经典教案三
【活动目标】
1. 认识乌龟的外形特征,简单了解乌龟的生活习性。
2. 愿意饲养小动物。
3. 培养幼儿的爱心。
1. 小乌龟四只分别养在四个鱼缸里。
2. 适合学小乌龟爬的慢节奏的音乐。
3. 喂小乌龟的食物:小鱼、小虾、碎肉等。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课题。
教师说:身穿硬甲壳,四角慢慢爬,别人欺负它,快快躲回家。
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乌龟)
2.观察小乌龟。
(1)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观察鱼缸中的小乌龟,讲一讲:小乌龟的头、脚、壳分别是什么样的?(重点观察乌龟壳的花纹)
(2)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乌龟在水里是怎样游的?启发幼儿学学小乌龟游。
3. 探索活动
(1)将小乌龟放在地上,看一看小乌龟在地上是怎样爬行的?(四肢很短,爬行很慢)(2)用手碰碰小乌龟,看它会有什么反应?(会把头和四肢缩进壳里,周围没有危险后再伸出来。
)学学小乌龟缩头缩脑的样子。
给乌龟翻个身,看它怎样用头顶地面使自己翻过来。
(3) 喂喂小乌龟:教师出示准备好的食物,鼓励幼儿喂小乌龟,看小乌龟是怎样吞食的。
4. 游戏:学习小乌龟爬。
(1)师幼共同模仿小乌龟爬行的姿势,一起学学乌龟爬。
(2)放音乐,幼儿听音乐在活动室中自由模仿乌龟,两手两膝着地向前爬。
教师用手触摸小乌龟,被点到的幼儿要把手脚都藏到缩起的身体下。
将小乌龟放在自然角里,由老师和幼儿一起喂养和照顾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