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4.4弧长与扇形面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首先,我们来看弧长的计算公式。弧长等于圆周长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圆心角和半径来计算。其公式为:弧长= (圆心角/360) × 2πr。接下来,我们学习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扇形面积是圆面积的一部分,它等于圆心角所对的圆弧与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其公式为:扇形面积= (圆心角/360) × πr²。"
2.教师通过示例题,展示如何运用这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合作讨论以下问题:
"如何计算一个圆的1/4弧长和扇形面积?如果圆的半径是10cm,圆心角是90度,你能计算出弧长和扇形面积吗?"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梯度练习,巩固知识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
4.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例如,计算一段弯曲的道路的长度、计算扇形门的面积等。
5.总结反馈,拓展提高
在课堂结束时,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题:计算半径为5cm的圆的1/6弧长和扇形面积;计算圆心角为120度的扇形面积,半径为8cm。"
2.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和反馈,针对错误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弧长与扇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范文

弧长与扇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弧长与扇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弧长与扇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弧长与扇形的面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经历探索弧长计算公式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2.了解弧长计算公式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并会应用公式解决问题.(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探索弧长计算公式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2.了解弧长及扇形面积公式后,能用公式解决问题,训练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经历探索弧长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体验教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2.通过用弧长及扇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大家的运用能力.教学重点1.经历探索弧长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2.了解弧长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3.会用公式解决问题.教学难点1.探索弧长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2.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学生互相交流探索法教具准备2.投影片四张第一张:(记作A)第二张:(记作B)第三张:(记作C)第四张:(记作D)教学过程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在小学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弧是圆周的一部分,扇形是圆的一部分,那么弧长与扇形面积应怎样计算?它们与圆的周长、圆的面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本节课我们将进行探索.Ⅱ.新课讲解一、复习1.圆的周长如何计算?2.圆的面积如何计算?3.圆的圆心角是多少度?[生]若圆的半径为r,则周长l=2r,面积S=r2,圆的圆心角是360.二、探索弧长的计算公式投影片(A)如图,某传送带的一个转动轮的半径为10cm.(1)转动轮转一周,传送带上的物品A被传送多少厘米?(2)转动轮转1,传送带上的物品A被传送多少厘米?(3)转动轮转n,传送带上的物品A被传送多少厘米?[师]分析:转动轮转一周,传送带上的物品应被传送一个圆的周长;因为圆的周长对应360的圆心角,所以转动轮转1,传送带上的物品A 被传送圆周长的;转动轮转n,传送带上的物品A被传送转1时传送距离的n倍.[生]解:(1)转动轮转一周,传送带上的物品A被传送210=20cm;(2)转动轮转1,传送带上的物品A被传送 cm;(3)转动轮转n,传送带上的物品A被传送n =cm.[师]根据上面的计算,你能猜想出在半径为R的圆中,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的计算公式吗?请大家互相交流.[生]根据刚才的讨论可知,360的圆心角对应圆周长2R,那么1的圆心角对应的弧长为,n的圆心角对应的弧长应为1的圆心角对应的弧长的n倍,即n .[师]表述得非常棒.在半径为R的圆中,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arclength)的计算公式为:l=.下面我们看弧长公式的运用.三、例题讲解投影片(B)制作弯形管道时,需要先按中心线计算“展直长度”再下料,试计算下图中管道的展直长度,即的长(结果精确到0.1mm).分析:要求管道的展直长度,即求的长,根根弧长公式l=可求得的长,其中n为圆心角,R为半径.解:R=40mm,n=110.的长= R= 4076.8mm.因此,管道的展直长度约为76.8mm.四、想一想投影片(C)在一块空旷的草地上有一根柱子,柱子上拴着一条长3m的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拴着一只狗.(1)这只狗的最大活动区域有多大?(2)如果这只狗只能绕柱子转过n角,那么它的最大活动区域有多大?[师]请大家互相交流.[生](1)如图(1),这只狗的最大活动区域是圆的面积,即9;(2)如图(2),狗的活动区域是扇形,扇形是圆的一部分,360的圆心角对应的圆面积,1的圆心角对应圆面积的,即=,n的圆心角对应的`圆面积为n =.[师]请大家根据刚才的例题归纳总结扇形的面积公式.[生]如果圆的半径为R,则圆的面积为R2,1的圆心角对应的扇形面积为,n的圆心角对应的扇形面积为n .因此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S扇形= R2,其中R为扇形的半径,n为圆心角.五、弧长与扇形面积的关系[师]我们探讨了弧长和扇形面积的公式,在半径为R的圆中,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的计算公式为l=R,n的圆心角的扇形面积公式为S扇形=R2,在这两个公式中,弧长和扇形面积都和圆心角n.半径R有关系,因此l和S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你能猜得出吗?请大家互相交流.[生]∵l= R,S扇形= R2,R2= RR.S扇形= lR.六、扇形面积的应用投影片(D)扇形AOB的半径为12cm,AOB=120,求的长(结果精确到0.1cm)和扇形AOB的面积(结果精确到0.1cm2)分析:要求弧长和扇形面积,根据公式需要知道半径R和圆心角n 即可,本题中这些条件已经告诉了,因此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解:的长= 1225.1cm.S扇形= 122150.7cm2.因此,的长约为25.1cm,扇形AOB的面积约为150.7cm2.Ⅲ.课堂练习随堂练习Ⅳ.课时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如下内容:1.探索弧长的计算公式l= R,并运用公式进行计算;2.探索扇形的面积公式S= R2,并运用公式进行计算;3.探索弧长l及扇形的面积S之间的关系,并能已知一方求另一方.Ⅴ.课后作业习题节选Ⅵ.活动与探究如图,两个同心圆被两条半径截得的的长为6 cm,的长为10 cm,又AC=12cm,求阴影部分ABDC的面积.分析:要求阴影部分的面积,需求扇形COD的面积与扇形AOB 的面积之差.根据扇形面积S=lR,l已知,则需要求两个半径OC与OA,因为OC=OA+AC,AC已知,所以只要能求出OA即可.解:设OA=R,OC=R+12,O=n,根据已知条件有:得.3(R+12)=5R,R=18.OC=18+12=30.S=S扇形COD-S扇形AOB= 1030- 18=96 cm2.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96 cm2.板书设计:略。
2023-2024学年苏科版九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第34讲 弧长与扇形面积

2023-2024学年苏科版九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第34讲弧长与扇形面积一. 教材分析本讲主要内容是弧长与扇形面积。
这是苏科版九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讲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弧长和扇形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础知识,对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将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和图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弧长和扇形面积的概念。
3.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PPT。
3.练习题和答案。
4.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海报。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计算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的周长,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弧长。
2.呈现(10分钟)介绍弧长的概念和计算公式,通过动画和图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弧长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解决一个弧长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弧长的计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弧长的练习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解答。
5.拓展(10分钟)介绍扇形面积的概念和计算公式,通过动画和图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扇形面积的概念。
弧长与扇形的面积教案

弧长与扇形的面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弧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掌握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弧长和扇形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弧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 弧长和扇形面积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通过引入一道实际问题,如一个半径为10cm的圆的一条弧长为15cm,问这条弧长对应的圆心角是多少度,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
2. 弧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圆的弧形和其中一个弧长,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弧的直观感受。
(2)让学生尝试用圆的半径和圆心角来计算弧长,通过实际测量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总结弧长的计算方法(弧长 = 半径×圆心角 / 360°),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3. 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一个扇形和其对应的圆,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扇形的直观感受。
(2)让学生尝试用圆的半径和圆心角来计算扇形的面积,通过实际测量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总结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扇形面积 = 1/2 ×半径×半径×圆心角 / 360°),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4. 弧长和扇形面积的应用(1)导入一个实际问题: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为30米,花坛中心的喷泉水按每秒60毫升的速度喷出,问这个喷泉每分钟喷水多少升?(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利用已学知识解答问题。
(3)通过解答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弧长和扇形面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五、教学总结1. 弧长是圆的一部分长度,可以用圆的半径和圆心角来计算。
2. 扇形是圆的一部分面积,可以用圆的半径和圆心角来计算。
3. 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由圆的半径和圆心角决定的。
4. 弧长和扇形面积的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六、教学延伸1. 可以引导学生查找更多弧长和扇形面积的实际应用例子,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2. 可以设计更多扩展题目和实践任务,让学生更加熟练运用弧长和扇形面积的知识。
弧长和扇形面积(教案)

教案:弧长和扇形面积教学目标:1. 理解弧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掌握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 能够运用弧长和扇形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弧长的计算。
2. 扇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1. 弧长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2. 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教学卡片。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
2. 提问:如果我们知道圆的半径,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呢?二、新课:弧长(10分钟)1. 引入弧长的概念:在圆上,弧长是指连接圆上两点之间的部分的长度。
2. 解释弧长的计算方法:弧长= 圆心角/ 360°×2πr。
3. 示例:给定一个半径为5cm的圆,圆心角为90°,计算弧长。
三、练习:弧长的计算(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
2.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四、导入扇形面积的概念(5分钟)1. 引入扇形面积的概念:扇形面积是指圆心角所对应的圆弧与半径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
2. 提问:扇形面积与圆的面积有何关系?五、新课:扇形面积的计算(10分钟)1. 解释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扇形面积= (圆心角/ 360°) ×πr²。
2. 示例:给定一个半径为5cm的圆,圆心角为90°,计算扇形面积。
3. 强调扇形面积与圆心角的关系:圆心角越大,扇形面积越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弧长和扇形面积的概念,让学生掌握了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示例和练习题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弧长和扇形面积的知识。
六、练习:弧长和扇形面积的综合应用(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综合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
2.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七、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弧长的计算方法和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九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弧长扇形面积公式》教案、教学设计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弧长与圆心角、半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扇形面积与圆心角、半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如何运用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共同分享学习心得。
九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弧长扇形面积公式》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圆的弧长和扇形面积的定义,掌握它们的计算公式。
2.能够运用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熟练运用量角器、圆规等工具测量和绘制圆的弧长和扇形,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掌握圆的性质及其在解决弧长和扇形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弧长计算公式:在学生理解弧长的概念后,我会引导学生利用圆的周长公式,推导出弧长的计算公式。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让学生掌握弧长计算公式。
3.扇形面积的概念:以同样的方式,引入扇形面积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扇形是圆的一部分,它与圆心角和半径有关。
4.扇形面积计算公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扇形面积与圆心角和半径的关系,进而推导出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和美,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勤奋思考、勇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培养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价值观。
-例题:如果知道一个扇形的弧长和面积,你能求出扇形的半径和圆心角吗?请给出解题步骤。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12九年级上册

《弧长和扇形面积》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弧长和扇形面积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3.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弧长和扇形面积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2. 教学难点: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公式中各个参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圆规、尺子等数学教具。
2. 准备教学材料: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3. 设计教学流程:导入新课、讲解概念、演示公式应用、学生练习、总结反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引出弧长和扇形面积的概念。
2. 讲解新知:讲解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并举例说明如何应用该公式。
3.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的应用,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5.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如何利用弧长和扇形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回顾: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顾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及应用。
7. 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通过网络或图书资料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并完成相关作业。
四、教学过程具体内容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扇形图,引导学生观察扇形图的特点,引出弧长和扇形面积的概念。
2. 讲授新知:教师详细讲解弧长和扇形面积的公式,并通过具体例子说明如何应用该公式。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与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联系起来。
3. 课堂活动: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有关弧长和扇形面积的练习题,教师进行批改和点评。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出自己在理解和应用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4. 实践活动:设计一个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利用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计算公园中圆形喷泉的扇形区域的面积,或者估算某个区域的绿化面积所需要的植物数量等。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教案示范三篇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教案示范三篇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教案1教材分析:本节课涉及的主要概念有弧长、圆心角、扇形面积等,需要学生掌握相关定义和公式。
同时,也需要对圆的基本属性和关系有一定的了解,如弦长公式、周长公式等。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弧长、圆心角、扇形面积等的概念与关系,能够运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同时掌握圆的基本属性和关系。
教学重点:弧长、圆心角、扇形面积的概念、公式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圆心角的度量方法和圆的相关属性的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圆的相关知识,对圆的基本属性和关系有一定的了解,但掌握程度存在差异。
部分学生对于弧长、圆心角、扇形面积等概念理解不深,计算方法掌握不熟练。
教学策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探求圆的相关特征和性质,并引出弧长、圆心角、扇形面积的概念及其运用。
同时,采用差异化教学和在课外加强练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度。
教学方法: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顺序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生活情境,建立数学模型,形象直观地解释和应用相关知识点。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互帮互助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性。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教案2导入环节(约5分钟):教学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弧长及扇形的面积。
教学活动:通过展示一些圆形的图片,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圆形的特点,比如圆周率、直径等等,然后展示一些弧线和扇形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与圆形有什么关系,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堂互动(约35分钟):教学内容:介绍弧长及扇形的面积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应用。
教学活动: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出学习弧长及扇形的面积的重要性。
然后对弧长的概念及计算公式进行详细解释,并且设计一些小组讨论或者个人练习的活动,加强学生对于弧长计算的掌握。
接着,再对扇形的面积进行详细讲解,包括其计算公式和一些实例的练习,这里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互相帮助和交流,加强学生们对于扇形面积的理解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1课时
从容说课
本节课的内容为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是在学习了圆的有关性质后,利用圆的性质探索推导弧长及扇形的面积,并能运用得出的结论进行有关计算,实质上是圆的有关性质的运用.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自己能推导并掌握弧长及扇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给出学生公式,而要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知识推导公式.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这样既能使学生有成就感,又能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还能使所学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那么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来解决问题就比较容易了.
课题
§ 3.7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经历探索弧长计算公式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2.了解弧长计算公式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并会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弧长计算公式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2.了解弧长及扇形面积公式后,能用公式解决问题,训练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经历探索弧长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体验教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2.通过用弧长及扇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大家的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
1.经历探索弧长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2.了解弧长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
3.会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1.探索弧长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
2.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学生互相交流探索法
教具准备
2.投影片四张
第一张:(记作§ 3.7 A)
第二张:(记作§ 3.7 B)
第三张:(记作§ 3.7 C)
第四张:(记作§ 3.7 D)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小学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弧是圆周的一部分,扇形是圆的—部分,那么弧长与扇形面积应怎样计算?它们与圆的周长、圆的面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本节课我们将进行探索.
Ⅱ.新课讲解
一、复习
1.圆的周长如何汁算?
2,圆的面积如何计算?
3.圆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生]若圆的半径为r ,则周长l =2πr ,面积S =πr 2,圆的圆心角是360°.
二、探索弧长的计算公式
投影片(§ 3.7 A)
如图,某传送带的一个转动轮的半径为10cm .
(1)转动轮转一周,传送带上的物品A 被传送多少厘米?
(2)转动轮转1°,传送带上的物品A 被传送多少厘米?
(3)转动轮转n°,传送带上的物品A 被传送多少厘米?
[师]分析:转动轮转一周,传送带上的物品应被传送一个圆的周长;因为圆的周长对应360°的圆心角,所以转动轮转1°,传送带上的物品A 被传送圆周长的360
1;转动轮转n°,传送带上的物品A 被传送转l°时传送距离的n 倍.
[生]解:(1)转动轮转一周.传送带上的物品A 被传送2π×10=20πcm ;
(2)转动轮转1°,传送带上的物品A 被传送
18
36020ππ=cm ; (3)转动轮转n°,传送带上的物品A 被传送n×1836020ππn =cm . [师]根据上面的计算,你能猜想出在半径为R 的圆中,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的计算公式吗?请大家互相交流.
[生]根据刚才的讨论可知,360°的圆心角对应圆周长2πR ,那么1°的圆心角对应的弧长为
180
3602R R ππ=,n°的圆心角对应的弧长应为1°的圆心角对应的弧长的n 倍,即n×180180R n R ππ=. [师]表述得非常棒.
在半径为R 的圆中,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arclength)的计算公式为: l=180
R n π. 下面我们看弧长公式的运用.
三、例题讲解
投影片(§3.7 B)
制作弯形管道时,需要先按中心线计算“展直长度”再下料,试计算下图中管道的展直长度,即弧AB 的长(结果精确到0.1 mm).
分析:要求管道的展直长度.即求弧AB 的长,根据弧长公式l =
180R n π可求得弧AB 的长,其中n 为圆心角,R 为半径.
解:R =40mm ,n=110.
∴弧AB 的长= 180n πR=弧180
110×40π≈76.8 mm . 因此.管道的展直长度约为76.8 mm .
四、想一想
投影片(§3.7 C)
在一块空旷的草地上有一根柱子,柱子上拴着一条长3 m 的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拴着一只狗. (1)这只狗的最大活动区域有多大?
(2)如果这只狗只能绕柱子转过n°角,那么它的最大活动区域有多大?
[师]请大家互相交流.
[生](1)如图(1),这只狗的最大活动区域是圆的面积,即9π;
(2)如图(2),狗的活动区域是扇形,扇形是圆的一部分,360°的圆心角对应的圆面积,1°的圆心角对应圆面积的弧3601,即3602R π×9π=40
n ,n°的圆心角对应的圆面积为n×40n =40
πn . [师]清大家根据刚才的例题归纳总结扇形的面积公式.
[生]如果圆的半径为R ,则圆的面积为πR 2
,1°的圆心角对应的扇形面积为3602
R π,n°
的圆心角对应的扇形面积为n·3602R π=3602R n π.因此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S 扇形=360
n πR 2, 其中R 为扇形的半径,n 为圆心角.
五、弧长与扇形面积的关系 [师]我们探讨了弧长和扇形面积的公式,在半径为R 的圆中,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的计算公式为l =180n πR ,n°的圆心角的扇形面积公式为S 扇形=360
n πR 2,在这两个公式中,弧长和扇形面积都和圆心角n .半径R 有关系,因此l 和S 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你能猜得出吗?请大家互相交流.
[生]∵l=
180n πR ,S 扇形=360
n πR 2, ∴360n πR 2=21R·180n πR .∴S 扇形=21lR . 六、扇形面积的应用
投影片(§3.7 D)
扇形AOB 的半径为12 cm ,∠AOB =120°,求弧AB 的长(结果精确到0.1 cm)和扇形AOB
的面积(结果精确到0.1 cm 2)
分析:要求弧长和扇形面积,根据公式需要知道半径尺和圆心角n 即可,本题中这些 条件已经告诉了,因此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解:弧AB 的长=
180120π×12≈25.1cm : S 扇形=360
120π×122≈150.7 cm 2. 因此,弧AB 的长约为25.1 cm ,扇形AOB 的面积约为150.7 cm 2.
Ⅲ.课堂练习
随堂练习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如下内容:
1.探索弧长的计算公式l =
180
n πR ,并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探索扇形的面积公式S =360n πR 2,并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探索弧长l 及扇形的面积S 之间的关系,并能已知一方求另一方.
Ⅴ.课后作业
习题3.10
Ⅵ.活动与探究
如图,两个同心圆
被两条半径截得的弧AB
的长为6πcm ,弧CD 的 长为10πcm ,又AC = 12 c m ,求阴影部分ABDC 的面积. 分析:要求阴影部分的面积,需求扇形COD 的面积与扇形AOB 的面积之差.根据扇形面
积S =2
1lR ,l 已知,则需要求两个半径OC 与OA ,因为OC =OA+AC ,AC 已知,所以只要能求出OA 即可.
解:设OA =R ,OC =R+12,∠O =n°,根据已知条件有: 6π=
180n πR ①
10π=180
n π(R+12) ② 由①/② 得12
53+=R R . ∴3(R+12)=5R ,∴R=18.
∴OC =18+12=30.
∴S =S 扇形COD -S 扇形AOB =21×10π× 30-2
1×6π×18=96πcm 2.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96πcm 2.
板书设计
§3.7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
一、1. 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2.探索弧长的计算公式;
3.例题讲解;
4.想一想;
5.弧长及扇形面积的关系;
6.扇形面积的应用.
二、课堂练习
三、课时小结
四、课后作业
备课资料
一、参考例题
[例]如图,已知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a ,分别以A 、B 、C 为圆心,以2
a 为半径的圆相切于点O 1、O 2、O 3.求弧O 1O 2,弧O 2O 3,弧O 3O 1,围成的图形面积S(图中阴影部分).
分析: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ABC 的面积减去三个扇形AO 1O 3、BO 1O 2、CO 2O 3的面积,而
这三个扇形面积相等. 解:∵S △ABC =2
1a·4323=a a 2, S 扇形AO1O3=24
360)2(602
2a a ππ=⋅a 2, ∴S 阴影=S △ABC -3S 扇形AO1O3 =8322434322ππ-=⨯-a a 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