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879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德语文学、德语语言学)考试大纲
842古代汉语与语言学理论考试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古代汉语与语言学理论考试科目代码:[842]一、考试要求1. 古代汉语是一门基础课、工具课。
该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
即通过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以及有重点地阅读古代文献的实践,学生要控制古代汉语的语言逻辑,以便借助于工具书能够直接阅读古代文献,批评地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
2.语言学概论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要求学生控制关于人类语言的本质、结构、发展、分类以及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字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主意,以提高语言理论水平和语言分析能力,为今后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工作奠定须要的基础。
二、考试内容第一部分古代汉语1.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将通过对文言文的标点、翻译来考察,其难度不会超过教材中的先秦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或者《史记》列传的难度。
文中教材(包括文选与常用词)浮上过的词语将不会注释。
2.有关知识: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一)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与释义方式(二)常用工具书简介1.《说文解字》2.《康熙字典》3.《经籍纂诂》4.《辞源》5.《辞海》6.《经传释词》第1 页/共9 页7.《词诠》8.《诗词曲语辞汇释》二、古今词义的异同(一)词义变化的类型1.词义的扩大2.词义的缩小3.词义的转移(二)古汉语同义词的辨析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词的本义1.定义2.词的本义的探求主意(二)词的引申义1.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方式A、相似类比B、相关借代C、相因推导2.词义引申的脉络A、连锁式B、辐射式五、汉字的构造(一)汉字的构造与“六书”理论1.“六书”的名称及许慎的定义2.四体二用3.汉字结构辨析(二)汉字结构与本义的探求1.文字的本义2.文字本义的探求主意六、古今字,异体字(一)古今字定义、形体、成因、辨识(二)异体字定义、类别、辨识七、判断句,也字(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三)语气词“也”的特点八、讲述句,矣字,焉字(一)古汉语的双宾语句(二)古汉语的宾语前置句1.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2.代词“是”作宾语前置(三)动量成分的位置1.数词直接作状语2.数词作谓语(四)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被动句式1.介词“于(於、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2.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3.助动词“见”表示被动4.“为……所……”式5.“被”字式(五)语气词“焉”的用法九、一定句,一定词(一)一定句代词做宾语前置(二)“弗”“毋”“未”“无”“莫”的用法十、疑问句,疑问词(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二)疑问代词“孰”“安”“恶”“焉”“奚”的用法(三)疑问语气词“乎”“诸”的用法十一、词类活用(一)古代汉语词类活用定义(二)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类型1.使动用法第3 页/共9 页2.意动用法3.名词活用做动词4.名词作状语(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一)“者”的用法(二)“所”的用法(三)“者”和“所”的区别十三、连词,介词(一)介词“于”(於)“以”“为”的用法(二)连词“而”“以”“则”“且”的用法(三)“然而”“然则”“固然”的用法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一)语气词“夫”“其”“唯”的用法(二)词头“有”“其”“言”“于”“薄”的用法(三)词尾“然”“乎”“焉”“如”“尔”的用法十五、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一)什么是双声(二)什么是叠韵(三)三十六字母(四)什么是古音通假(五)假借字的两种情况十六、古书的注解(上)(一)古注的意义和历史(二)常见的体例本文、毛传、郑笺、孔疏、陆释文(三)古注的内容(四)古注的术语曰、为、谓之;谓;犹;貌;之言、之为言;读如、读若;读曰、读为十八、古书的注解(下)如字;变读;衍文;脱文第二部分语言学理论第一章语言的功能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语言与符号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1.语言符号的随意性和线条性2.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第一节语音和音系的区别和联系1.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2.国际音标第二节从声学看语音1.语音四要素2.音质的声学分析第三节从发音生理看语音1.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第四节音位和音系1.对立和互补2.音位和音位变体3.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第五节音位的聚合1.区别特征2.音位聚合群第六节语音单位的组合第5 页/共9 页1.音节2.语流音变第四章语法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1.语法的组合规矩和聚合规矩2.语法单位第二节组合规矩1.语素组合成词的规矩2.词组成词组合句子的规矩第三节聚合规矩1.词类2. 形态3.语法范畴第四节变换1.变换和句法同义2.变换和句法多义第五节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第五章词义和语用第一节词汇和词义1.词和词汇2.词的词汇意义3.词义的概括性第二节词义的各种关系1.一词多义2.同义关系3.反义关系第三节句义1.句法语义范畴和属于说话者的人类经验映像第四节语用1. 话题和说明2. 焦点和预设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第一节文字和语言1.文字及其作用第三节共时文字系统的特点和分类1.从文字的次小单位看文字的个性和分类 2.从文字的最小单位看文字的不同类型第四节文字的发展与传扬1.自源文字和他源文字2. 文字适应语言和文字的相对自立性第五节书面语1. 口语和书面语2. 书面语的规范第七章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第一节语言演变的缘故和特点1.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 2.语言中各种因素的互相影响和语言的演变 3.语言演变的特点第二节语言的分化1.语言随着社会分化而分化2.社会方言3.地域方言4.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第八章语言的接触第二节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1.借词第三节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1.语言联盟2.系统感染第7 页/共9 页第四节语言的替换和底层1. 语言替换2. 语言换用与底层遗留第五节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次1. 文白异读与汉语方言中的通用语层次2. 共同语第六节语言接触的异常形式——混合语1. 洋泾浜2. 混合语3. 世界语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第一节语音的演变1.何以知道语音的演变2. 语音演变的逻辑性和演变机制3. 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第二节语法的演变1.组合规矩的演变2.聚合类的演变3.类推4.结构的重新分析5.语法化第三节词汇和词义的演变1.词义的演变三、试卷结构1.考试时光:180分钟2.试卷分值:150分3.题型结构:古代汉语部分(1)文言文翻譯(25分)(2)阅读分析题(25)(3)论述题(25分)语言学理论部分:(1)解释术语 25分(2)简述 20分(3)论述 30分四、参考书目1.《古代漢語》(一、二册),王力主編,中華書局校訂重排本。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德语国家研究(德语系)考博招生介绍—考试内容—考试指南

三、注意事项:
考试:
公开招考方式包括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
(一)初试
初试科目为三门,包括第二外国语(非外语专业为公共外语)和两门专业考试。每门科目的考 试时间为 3 小时,满分 100 分。由我校自行命题,考试形式均为笔试。
(二)复试
第 3 页 共 10 页
中国考博辅导首选学校
四、参考书目:
德语语言学(德语系钱敏汝教授)
1、Deppermann, Arnulf: Gespräche analysieren. 4. Auflage. Wiesbaden 2008. 2 、 Gansel, Christine/Jürgens, Frank: Textlinguistik und Textgrammatik. EineEinführung. 3. Aufl. Göttingen 2009.Janich, Nina (Hrsg.): Textlinguistik. Tübingen 2008. 4、Keim, Inken/Schütte, Wilfried (Hrsg.): Soziale Welten und kommunikative Stile.Studien zur Deutschen Sprache – Forschungen des Instituts für Deutsche Sprache 22.Tübingen 2002. 5、Knapp, Karlfried et al: Angewandte Linguistik. Tübingen/Basel 2004. 6、Linke, Angelika/Nussbaumer, Markus/Portmann, Paul R.: Studienbuch Linguistik. 5., erw. Auflage. Tübingen 2004. 7、Meibauer, Jörg: Pragmatik. 2., verb. Auflage. Tübingen 2008. 8、Schwarz, Monika/Chur, Jeannette: Semantik. 5., aktual. Auflage. Tübingen 2007. 9、Spitzmüller, Jürgen/Warnke, Ingo H.: Diskurslinguistik. Eine Einführung inTheorien und Methoden der transtextuellen Sprachanalyse. Berlin/Boston 2011. 10、何自然/陈新仁: 《当代语用学》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年。 11、钱敏汝: 《篇章语用学概论》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年。 12、叶蜚声/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
北京理工大学879德语专业综合2019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019年北京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879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德语文学、德语语言学)
1.考试内容
①德语文学
a.内容: 德国自中世纪以来的文学史;各文学时代的历史背景、主要思想、创
作方法、代表作家及作品;了解主要文学体裁,掌握对小说、戏剧及诗歌的基本分析方法。
b.题型: 1) 多项选择或配对, 10分钟, 10分;
2) 概述某一文学流派, 30分钟, 30分;
3) 文学作品分析, 80分钟, 60分。
②德语语言学
a. 内容:德语基础语言学研究领域:语音学、音位学、语义学、构词学、句法
学、语用学中基本概念、理论。
b. 题型: 1) 解释语言学基本概念, 10分钟, 15分;
2) 回答语言学基本问题,20分钟, 15分;
3) 德语语言现象分析, 30分钟, 20分。
2.考试要求
①基本掌握德国文学历史知识,能运用一般文学理论知识分析某一文学时代作
家作品的思想与风格。
②掌握德语语言学基本概念与理论,能运用基础语言学理论分析德语语言现象。
参考书目:
(德)吴涵志.《德国文学简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余匡复.《德国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张勇(主编).《德语基础语言学导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姚小平.《如何学习研究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精都考研网(专业课精编资料、一对一辅导、视频网课)。
外国语言文学.doc

外国语言文学一.学科简介与研究方向外国语学院分别于2000年、2003年和2005年获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和德语语言文学三个二级硕士学位授予权点。
2010年三个二级学科点整合,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授权点。
学科点师资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3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7人。
多年来,不仅为社会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外语人才,而且在句法学、文学、翻译、文体学、外语教学、语言文化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学院拥有图书资料室并与校图书馆联网,向师生提供丰富的中文、外文图书以及外文期刊;学院建有“自主网络学习中心”、“同传会议(训练)室”及“翻译实验室”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语言实践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本学科点包含以下6个学科方向:(一)语言学本方向主要从事理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理论语言学主要研究句法、语义、语用等语言核心层面及语言的认知研究,以句法学为主要研究特色。
应用语言学主要研究外语教学原理与实践、外语教学环境要素、第二语言习得、教学法和语言测试等。
(二)英美文学本方向研究自公元7世纪以来英国和17世纪以来美国各个时期的文学思潮、作家、作品和文学理论,重点研究当代文学理论和现当代英美诗歌与小说,在埃兹拉·庞德研究和威廉·福克纳小说研究方面成果显著。
(三)语言与文化本方向研究语言的文化信息载体形式,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学、叙事学、文学文化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对小说和文论等文类的经典作品进行形式和内容的分析和解读。
(四)专门用途英语本方向采用功能主义语言观,描写科技英语、学术用途英语等专门用途英语的语类特征、语篇特征和语体特征,研究专门用途英语的功能与性质及其在语言学习与应用中的地位。
(五)德语语言文学本方向含两个专业领域:文学研究侧重西方文学理论、文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从事德语文学断代研究、专题研究和重要作家作品研究;跨文化交流研究注重外交、外贸及外语教学等跨文化实践。
北京理工大学参考书目

《物理化学》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版
天津大学物理 化学教研室编 王正烈等修订
837 无机化学(B) 《无机化学》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连理工大学
梅凤翔、周际 838 工程力学基础 《工程力学》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平、水小平
《工程力学学习指导》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 梅凤翔、周际
上、下册
社
平、水小平
语语言、日本文学、
樱枫社
学院联系邮寄)
日本概况)
加藤彰彦、佐 治圭三等编
《日本国家概况》 南开大学出版社 刘笑明编著
858 运筹学
《运筹学》第二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吴祈宗
《管理运筹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韩伯棠
《运筹学学习指导及习 机械工业出版社 吴祈宗
题集》
859 信息管理与知识 《知识产权法学》
《电子计算机组成原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
蒋本珊
理》(第三版)
社
《数据结构》(C 语言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严蔚敏
版)
878 大学物理(电磁
《大学物理学》(第
学、波动与光学、量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三、四、五册)
子物理)
张三慧主编
879 德语语言文学专 业(德语文学、德国 《德国文学简史》 概况)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Karl-Heinz
北京理工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编码及名称 参 考 书 目 出版社名称
编者
613 药理学
《药理学》第五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端
614 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第二 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纪修
版)
615 创作
无参考书目
616 基础英语
无参考书目
617 法学基础(法理 《法理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文显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德语国家研究(德语系)考博招生介(精)

育明考博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400-668-6978QQ:493371626QQ:2890064351 2015北京外国语大学考博 QQ 交流群 105619820英语群 335488903专业课群 157460416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学(法语系考博分析一、德语语言学(法语系领域—招生人数—及考试科目:学习年限:我校博士研究生均须全日制脱产学习。
有工作单位的考生, 读博期间可与工作单位保持人事工作关系, 但在培养期内必须全日制脱产学习。
我校不招收业余制博士生班。
定向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 4年 (允许 3年毕业 , 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 3年。
学习年限之外属于延期阶段,定向博士生不超过 6年,非定向博士生不超过 5年。
学费与奖助学金:2014年全国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 我校的研究生学费标准及奖助学金体系正在制定中,确定后将在研究生院、学生处网站上公布。
学科专业名称研究方向研究领域指导教师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外国语育明考博 2014届学员成绩喜报英语各类课程学员数 873人专业课各类课程学员 239人专业课教学测评中学员零差评英语一对一全程 32名学员全部过线第七期考博英语集训营四个班 97名学员90人过线二、导师介绍:钱敏汝: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毕业。
1983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奖学金赴德国鲁尔大学深造, 198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语言学专业。
1987年回国,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事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工作, 1989年 9月评为副研究员。
2000年被聘任为正教授。
自 1997年底起担任德语系副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学和跨文化研究。
曾系统描写和分析德语和汉语的否定现象, 此外还对专用语研究的发展、洪堡特的语言哲学作过探讨,在 " 跨文化经济交际及其对外语教学的意义 " 、 " 跨文化性和跨文化能力 " 等论文中讨论了跨文化研究的意义、宗旨和一些基本概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德语语言文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外国语学院德语语言文学专业招生目录一级学科(或专业类别)、二级学科(或专业领域)、学院、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012 外国语学院11 学制2.5年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2俄语二外或243日语二外或244德语二外或245法语二外③721基础英语④822英美文学01 英美文学02 比较文学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012 外国语学院 3 学制2.5年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3日语二外或244德语二外或245法语二外或246英语二外③722基础俄语④823综合俄语01 俄语语言学02 俄罗斯文学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012 外国语学院 2 学制2.5年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2俄语二外或243日语二外或245法语二外或246英语二外③723基础德语④824综合德语01 德国文学02 德语语言学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12 外国语学院24 学制2.5年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2俄语二外或243日语二外或244德语二外或245法语二外③721基础英语④821综合英语01 二语习得02 认知语言学03 社会语言学04 翻译理论与实践05 语料库语言学06 理论语言学0551 翻译055101 英语笔译(专业学位)012 外国语学院45 学制2年,只招收自筹经费或委托培养类别的考生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11翻译硕士英语③357英语翻译基础④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01 不区分研究方向外国语学院德语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7年,其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北航外语系,最初是由1952年成立的北京航空学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发展而来。
1978年开始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1988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00年获批“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2005年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同年开始招收俄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
《大学德语》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大学德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010111课程名称:大学德语英文名称:College German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256/16适用专业:全校本科公共外语为德语的学生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大学德语课程是高等教育外语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学生必须按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获得相应的学位。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使学生能以德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德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
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教学过程中每一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听说读写译等基本功的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因为语言技能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
在实际语言环境中,也要求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学生在有高中德语基础的同时,继续深化德语水平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多元文化意识,增强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水平。
本课程无后续课程。
三、课程教学目标1.增强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8.1,10.3)2.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利用网络、词典等辅助手段进行自主学习。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12.1, 12.2)3.能进行日常德语会话,能理解与所学课文难度相同的听力教材或录音材料。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10.2)4.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能够阅读理解同等程度的短文。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10.2)5.掌握并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根据提示写出相当于课文难度的文章,书写达标,语言流畅,能够合理地搭配使用词语,条理清楚,无语法错误。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10.2)6.能翻译难度一般的德文短文,译文达意;能将一般内容的汉语短文译成德文,译文达意,无重大语法错误。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10.2)7.德语能力达到大学德语四级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硕教育—专注于北理工考研辅导
本资料由理硕教育整理,理硕教育是全国唯一专注于北理工考研辅导的学校,相对于其它机构理硕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丰富的理工内部资料资源与人力资源确保每个学员都受益匪浅,确保理硕教育的学员初试通过率89%以上,复试通过率接近100%,理硕教育现开设初试专业课VIP一对一,初试专业课网络小班,假期集训营,复试VIP一对一辅导,复试网络小班,考前专业课网络小班,满足学员不同的需求。
因为专一所以专业,理硕教育助您圆北理之梦。
详情请查阅理硕教育官网
879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德语文学、德语语言学)
1.考试内容
①德语文学
a.内容: 德国自中世纪以来的文学史;各文学时代的历史背景、主要思想、创
作方法、代表作家及作品;了解主要文学体裁,掌握对小说、戏剧及诗歌的基本分析方法。
b.题型: 1) 多项选择或配对, 10分钟, 10分;
2) 概述某一文学流派, 30分钟, 30分;
3) 文学作品分析, 80分钟, 60分。
②德语语言学
a. 内容:德语基础语言学研究领域:语音学、音位学、语义学、构词学、句法学、
语用学中基本概念、理论。
b. 题型:1) 多项选择或配对, 10分钟, 5分;
2) 解释语言学基本概念,20分钟, 15分;
3) 语言现象分析, 30分钟, 30分。
2.考试要求
①基本掌握德国文学历史知识,能运用一般文学理论知识分析某一文学时代作家作品的思想与风格。
②掌握德语语言学基本概念与理论,能运用基础语言学理论分析德语语言现象。
参考书目:
(德)吴涵志.《德国文学简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余匡复.《德国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王京平.《德语语言学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姚小平.《如何学习研究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