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拳种介绍

太极拳拳种介绍
太极拳拳种介绍

太极拳拳种介绍

太极拳拳种介绍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

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太极拳是汉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中医等的完美结合,它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作为一种饱含东方包容理念的运动形式,其习练者针对意、气、形、神的锻炼,非常符合人体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对人类个体身心健康以及人类群体的和谐共处,

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太极拳溯源形成

太极拳是极富中国传统特色元素的汉族文化形态。

17世纪中叶,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吸收众家武术之长,融合易学、中医等思想,创编出一套具有阴阳开合、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太极拳。

太极拳在陈家沟世代传承,从第14世陈长兴起开始从外面传播,后台慢慢的衍生出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多家流派。

太极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太极拳基于太极阴阳之理念,用意念统领全身,通过入静放松、以意导气、以气催形的反复习练,以进入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的境界,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

太极拳基本内容包括太极养生理论、太极拳拳术套路、太极拳器械套路、太极推手以及太极拳辅助训练法。其拳术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单刀、双刀、单剑、双剑、单锏、双锏、枪、大杆和青龙偃月刀等。

太极拳特点

太极拳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拳术风格使习练者的意、气、形、神逐渐趋于圆融一体的至高境界,而其对于武德修养的要求也使得习练者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素养,提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洽与和谐。同时,太极拳也不排斥对身体素质的训练,讲究刚柔并济,而非只柔无

刚的表演、健身操。

太极拳基本内容包括太极阴阳养生理论、太极拳拳术套路、太极拳器械套路、太极推手以及太极拳辅助训练法。其拳术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单刀、双刀、单剑、双剑、单锏、双锏、枪、大杆和青龙偃(yan一声)月刀等。

太极拳这中华武术瑰宝已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普遍推崇。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级政府及广大民众对太极拳这一古老文化体系的保护意识日益强化,各级政府相继制定保护措施,以太极文化为主的各个地方先后举办了11届国际性太极拳交流大会。传承人、民间传承组织也加大深入推广的力度。2006年5月,太极拳被中国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太极拳逐渐成为连接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国家的文化纽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重要载体之际,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太极拳文化,武当山钟云龙、陈师行等道长相继开办武当武术传统训练班,21世纪开始,吸引诸多海外人士,来武当山学习武当武术,太极文化。又着手新建太极馆,对来武当山寻求太极文化的人士,提供一个完善的,核心的场所。

太极拳的总体特点

概述

农家演武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

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田间地头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太极拳的八种劲: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力),挤(对下盘的外掤劲),按(对上盘的外掤劲,或作反关节拿法),采(顺力合住对方来力,或作拿法),挒(以侧掤之劲破坏对方平衡),肘(以肘尖击人),靠(以肩膀前后寸劲击人).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全面性

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

适应性

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拳式并不难学,而且架势的高或低﹑运动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能适应不同年龄﹑体质的需要,并非年老弱者专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亲身实践,无论是提高技艺功夫,还是益寿养生,无论是个人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参与太极拳,并从中获取各自需要。

安全

太极拳松沉柔顺﹑圆活畅通﹑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点,既可消除练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劲,又可避免肌肉﹑关节﹑韧带等器官的损伤性。既可改变人的用力习惯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当和呼吸不当引起的胸闷紧张﹑气血受阻的可能性。

还看了:

1.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的介绍

2.太极拳的三种功夫

3.32式太极拳拳谱解读

4.陈氏太极拳基本功的简介

5.太极拳八大基本功法

6.杨氏三十七太极拳简介

7.太极拳师的分类

8.太极老前辈的练拳感悟

24式简化太极拳简介

24式简化太极拳简介 24式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尽管它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演练太极拳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心静体松。所谓“心静”,就是在练习太极拳时,思想上应排除一切杂念,不受外界干扰;所谓“体松”,可不是全身松懈疲塌,而是指在练拳时保持身体姿势正确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全身关节、肌肉以及内脏等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状态。 二、圆活连贯。“心静体松”是对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而是否做到“圆活连贯”才是衡量一个人功夫深浅的主要依据。太极拳练习所要求的“连贯”是指多方面的。其一是指肢体的连贯,即所谓的“节节贯穿”。肢体的连贯是以腰为枢纽的。在动作转换过程中,则要求:对下肢,是以腰带跨,以跨带膝,以膝带足;对上肢,是以腰带背,以背带肩,以肩带肘,在以肘带手。其二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即“势势相连”----前一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势势之间没有间断和停顿。而“圆活”是在连贯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意指活顺、自然。 三、虚实分明。要做到“运动如抽丝,迈步似猫行”,首先要注意虚实变换要适当,是肢体各部在运动中没有丝毫不稳定的现象。若不能维持平衡稳定,就根本谈不上什么“迈步如猫行”了。一般来说,下肢以主要支撑体重的腿为实,辅助支撑或移动换步的腿为虚;上肢以体现动作主要内容的手臂为实,辅助配合的手臂为虚。总之虚实不但要互相渗透,还需在意识指导下变化灵活。 四、呼吸自然。太极拳联系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顺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势呼吸。以上几种呼吸方法,不论采用哪一种,都应自然、匀细,徐徐吞吐,要与动作自然配合。初学者采用自然呼吸。 24式太极拳是国家本着弘扬国粹,发扬传统武术的指导思想,而编制的一套入门级的太极拳,它动作简练,浓缩了传统太极拳的精华,老少皆宜,实在是居家晨练之必备佳品! 动作及口诀: 一、起势 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二、野马分鬃 A.①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网络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

作业一概述(答案) 一、概念题: 1.网络通信协议得概念就是什么? 答:为进行网络中得数据交换而建立得规则、标准或约定,就称为网络通信协议。 2.网络操作系统得工作模式中C/S模式与B/S模式得概念就是什么? 答:C/S模式中C(客户机)与S(服务器)完全按照其在网络中所担任得角色而定,可简单定义为 客户机:提出服务请求得一方; 服务器:提供服务得一方,即在网络中响应需求方请求并“提供服务”得一方。 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就是一种特殊形式得C/S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客户端为一种特殊得专用软件—----浏览器。 3.常用得网络操作系统有哪些? 答:网络操作系统有Unix、Linux 、Windows2000 server、Windows 2003 server、Netware等。 4.常用得客户机操作系统有哪些? 答:常用得客户机操作系统有Dos、windows95、windows98、windowsXP、windows vista、windows7等操作系统。 5.网络操作系统得概念就是什么?其能提供得基本服务有哪些? 6.答:网络操作系统就是运行在称为网络服务器得计算机上,并由联网得计算机用户共享 使用得系统软件;它就是网络得心脏与灵魂,就是一种能够控制与管理自身资源,并向网络上得其它计算机提供服务得特殊操作系统;它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下工作,使计算机操作系统增加了网络操作所需要得能力。 二、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从构成网络硬件体系上可以分为___通讯__子网与___资源______子网。 2、搭建计算机网络得目得就是:为入网用户提供各种各样得网络服务。 3、在网络环境中计算机操作系统从用户使用角度上瞧,可以分为网络操作系统与单机操作系统。 4、运行网络操作系统得计算机称为服务器;仅由一些客户机组成得计算机网络称为对等网络。 5、网络操作系统得三种工作模式就是对等式网络、文件服务器模式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https://www.360docs.net/doc/4418868005.html,BUI协议就是一个小巧而高效得协议,它由NetBIOS、SMB、与NetBIOS帧 传输协议三部分组成。 7、最早使用TCP/IP协议得网络操作系统就是Unix操作系统。 8、微软公司得Windows客户机与服务器网络系统使用得基础协议就是NetBIOS ;Novell公司得Netware客户机与服务器网络系统得基础协议就是IPX/SPX;苹果公司为Macintosh计算机连网开发得联网基础协议就是Appl eTalk。 9、NetBEUI协议就是专门为不超过100 台PC机所组成单网段部门级小型LAN而设计得。

24式简化太极拳动作要领

一、起式 1、两脚开立 2、两臂前举 3、屈膝按掌 二、左右野马分鬃 1、抱球收脚 2、转身上步 3、弓步分靠 4、坐腿转身撇脚 5、抱球收脚 6、转身上步 7、弓步分靠8、坐腿撇脚转身9、抱球收脚10、转身上步 11、弓步分靠 三、白鹤亮翅 1、跟步抱手 2、坐腿转腰 3、虚步分手 四、左右搂膝拗步 1、右臂前摆 2、摆臂收脚 3、屈臂上步 4、弓步搂推 5、坐腿转身撇脚 6、摆臂收脚 7、屈臂上步 8、弓步搂推 9、坐腿转身撇脚10、摆臂收脚11、屈臂上步 12、弓步搂推掌 五、手挥琵琶 1、跟步展臂 2、坐腿引手3虚步合手 六、左右倒卷肱 1转体撒手翻掌2、退步卷肱3、后坐虚步推掌 4、转体撒手翻掌 5、退步卷肱 6、后坐虚步推掌 7、转体撒手翻掌8、退步卷肱9、后坐虚步推掌 10、转体撒手翻掌11、退步卷肱12、后坐虚步推掌 七、左揽雀尾 1、转体撒手 2、收脚抱手 3、转体上步 4、弓步前棚 5、转体旋臂 6、后坐下捋 7、转身后捋 8、转体搭手 9、弓步前挤10、弓步平分掌11、后坐引手 12、弓步前按 八、右揽雀尾 1、转身分手 2、收脚抱手 3、转体上步 4、弓步前棚 5、转体旋臂 6、后坐下捋 7、转身后捋 8、转体搭手 9、弓步前挤10、弓步平分掌11、后坐引手 12、弓步前按 九、单鞭 1、坐腿转身扣脚云手 2、云手、勾手、收脚 3、转身上步 4、弓步推掌 十、云手 1、坐腿转身勾手松开 2、左云翻掌收步 3、右云翻掌开步 4、左云翻掌收步 5、右云翻掌开步 6、左云翻掌收步 十一、单鞭 1、右云勾手 2、转身上步 3、弓步推掌 十二、高探马 1跟步翻掌2、坐腿屈臂3、虚步探掌 十三、右蹬脚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图解知识分享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 图解

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 第一式:起势 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 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 侧;眼平看前方.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 挺胸或收腹。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 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②两臂慢慢向前平 举,两手高与肩 平,与肩同宽,手 心向下。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 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 眼平看前方。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 垂,手指自然微去。屈膝松腰,臀部不 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两臂 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 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 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 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 尖点地;眼看右手。 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 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 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 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 (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 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 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 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 工部;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 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 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 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与③解同,只是左右相反。与④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60°(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野马分鬃式的弓步,前后脚的脚跟要分在中轴线两侧,它们之间的横向距离(即以动作进行的中线为纵轴,其两侧的垂直距离为横向)应该保持在10-30厘米。 第三式:白鹤亮翅 ①上体微向左转,左手翻掌向下,左臂 平屈胸前,右手向左上划弧,手心转向 上,与左手成抱球状;眼看左手。 ②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体先向右 转,,面向右前方,眼看右手;然后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 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再微向左转,面向前方,两手随转体慢慢向 右上、左下分开,右手上提停于右额前,手心向左后方,左手落 于左胯前,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平看前方。 要点:完成姿势胸部不要挺出,两臂都要保持半圆形,左膝要委屈。身体重心后移和右手上提、左手下按要协调一致。

太极拳文本汉英翻译概述

太极拳文本汉英翻译概述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exts of Tai Chi Chuan WANG Qing-yu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Henan)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existing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ai Chi Chuan texts, and explores the methods of translating such texts and the important aspects in translation so as to guide translating practice. 【Keywords】Tai Chi Chua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translating method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中 重要的拳种之一, 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社会功效使太极拳备受关注,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 太极拳已走出国门传播到全世界 的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 太极拳作为表演项目,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其无穷的魅力。 目前中国正通过各种国际比赛向世界推广太极拳。英语作为一种世界广泛使用的语言显示着其强大的交际功 能, 因此汉英翻译成为太极拳对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弘扬传统文化, 让太极拳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 本文拟从太极拳文本的翻译研究入手, 探讨太极拳文本的汉英翻译问题。 1太极拳及相关书籍介绍 太极拳, 因其拳理以古太极图所含哲理为基础而得名。太极拳名称最早的记载见于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关于太极拳的起源问题争论不断, 现在广泛认可的是武术史学家唐豪的观点, 最早的太极拳传习之地在河南温县的陈家沟, 创编人是陈王廷。在三百多年的流传和发展过程中太极拳出现了不同的流派, 主要包括陈氏、杨氏、吴氏、武氏和孙氏太极拳等, 每一派都有推手、套路和套路器械等。尽管各门派的姿势及动作有所差别, 但其依据的基本原理却是相同的, 各套路的构成、动作顺序和练习要点也都有诸多相通之处。 目前, 体育类书籍中,有关太极拳和武术的书占据相当大一部分,其中有些书是太极拳学者独立编写而成, 而另一些则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领域内人员集体编写。从内容上看, 太极拳类书籍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以阐释太极拳概念和哲理为主, 书中含有大量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观点, 而这些观点对大多数中国文化知识欠缺的外国人来说异常陌生。第二类主要以具体套路为例介绍太极拳的训练方法及动作要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清华大学工会太极拳协会资料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1.起势:两脚开立、两臂前举、屈膝按掌 2.左右野马分鬃:抱球收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重心后移、抱球收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重心后移、抱球收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3.白鹤亮翅:转身抱球、跟步后坐、虚步分手 4.左右搂膝拗步:转体落手、转体收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重心后移、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重心后移、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5.手挥琵琶:跟步收手、后坐挑掌、虚步合臂 6.左右倒卷肱:转身撤手、提膝屈肘、退步推掌、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推掌、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推掌、转身撤手、提膝屈肘、退步推掌7.左揽雀尾:转身撤手、转体抱球、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8.右揽雀尾:转体扣脚、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9.单鞭:转体扣脚、勾手收脚、转体迈步、弓步推掌 10.云手:转体云手、云手收步、云手出步、云手收步、云手出步、云手收步11.单鞭:转体勾手、转体迈步、弓步推掌 12.高探马:跟步翻掌、虚步推掌 13.右蹬脚:穿掌提脚、进步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 14、双峰贯耳:收腿落手、迈步握拳、弓步贯拳 15、转身左蹬脚:转身扣脚、合抱收脚、提膝分手、蹬脚撑臂 16、左下势独立:收腿勾手、仆步穿掌、弓步起身、提膝挑掌 17、右下势独立:落脚勾手、仆步穿掌、弓步起身、提膝挑掌 18.左右玉女穿梭:落脚转体、抱球跟脚、迈步分手、弓步推掌、重心后移、抱球跟脚、迈步分手、弓步推掌 19.海底针:跟步提手、虚步插掌 20.闪通臂:提手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推撑 21.转身搬拦捶:转身扣脚、转身握拳、撇脚搬拳、转体旋臂、进步拦拳、弓步打拳22.如封似闭:穿掌交叉、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23.十字手:转体扣脚、撇脚分手、坐腿扣脚、收脚合抱 24.收势:分手前撑、两臂下落、收脚还原 2003年6月整理

标准二十四式太极拳分解动作详图

标准二十四式太极拳分解动作详图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详解 预备势 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并拢,两手垂于大腿外侧;头项正直,口闭齿扣,胸腹放松;眼平视前方。 一、起势 1.左脚开立:左脚向左分开,两脚平行同肩宽。 2.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举,自然伸直,两手心向下。

1.抱球收脚:重心稍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左转,左手翻转在左胸前屈抱,右手翻转前摆,在腹前屈抱,成左抱球;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同前弓步分手,惟左右相反。 (三)左野马分鬃:同前左野马分鬃。 学练要点:弓步时,不可将重心过早前移,造成脚掌沉猛落地,后脚应有蹬碾动作。分手与弓步要协调同步。转体撇脚时,先屈后腿,腰后坐,同时两臂自旋。 三、白鹤亮翅 (一)跟步抱球:上体稍左转,右脚向前跟步,落于左脚后;同时两手在胸前屈臂抱球。

(二)虚步分手:上体后坐并向右转体,左脚稍向前移动,成左脚虚步;同时右手分至右额前,掌心向内,左手按至左腿旁,上体转正;眼平视前方。 学练要点:抱球与跟步要同时,转身时身体侧转不超过45度,左脚前移与分手同时完成。 四、左右搂膝拗步 (一)左搂膝拗 1.收脚托掌:上体右转,右手至头前下落,经右胯侧向后方上举,与头同高,手心向上,左手上摆,向右划弧落至右肩前;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眼视右手。 2.弓步搂推: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左手经膝前上方搂过,停于左腿外侧,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右手经肩上,向前推出,右臂自然伸直。 (二)右搂膝拗步

1.收脚托掌:重心稍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左转,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右手经头前划弧摆至左前肩,掌心向下,左手向左上方划弧上举,与头同高,掌心向上;眼视左手。 2.弓步搂推:同前弓步搂推,惟左右相反。 (三)左搂膝拗步 动作与右搂膝拗步相同,惟左右相反。 学练要点:两手划弧时要以腰带动;推掌时要沉肩垂肘,坐腕舒掌。搂推协调,转身蹬地推掌。 五、手挥琵琶

太极拳英文介绍

Taiji is one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artial ['mɑ:??l] arts. Long long ago, it was designed as a unique and profound self-defense technique. As an ancient Kongfu, Taiji includes quan, sword, broadsword, spear, push-hand,et cetera. Especially push-hand is well known for its tactic ['t?ktik]and technique, the powerful and aggressive opponent [?'p?un?nt] being defeated by a small clever attack or an abrupt explosive [ik'spl?usiv] power. As a typical artful Chinese Kongfu, hand push has been highly popular with the small and weak people.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之一, 是很久以前作为一种独特而高深 的自卫方法诞生的。作为一种古老的功夫,太极包括拳、剑、刀、枪、推手等。尤其是推手,素以技巧闻名,强大有力的对手被小而巧妙的攻击或突然的爆发力所击败。作为典型的技巧类的中国功夫,推手备受弱小者的青睐. Concentrating on correct posture and breathing control, Tai Chi's movements are fluid['flu(:)id], graceful and well balanced, promoting the complete harmony of body and mind. Tai Chi provides the mental relaxation[,ri:l?k'sei??n] and physical fitness so essential in our modern stress-filled lives. 太极动作流畅、优雅、协调,它要求精力集中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上,从而全面促进身心平衡。在这个充满压力的现代社会,太极所带来的精神放松与身体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Tai Chi is an unusual form of martial arts whereby we believe in building strength - mental and physical from within, softness is stronger than hardness, moving in a curve[k?:v] is better than a straight line, yielding is more efficient than confronting. It is especially different from western types of sports such as rugby['r?ɡbi] where the harder and quicker the better. Tai Chi is a sport that strengthens the body as well as the mind from within. 太极是一项非同寻常的武术运动,它由内而外强健我们的身体和心灵。在这项运动中,柔比刚更强,缠绕比直线运动更好,化力比正面冲突更有效。和西方那些追求更快更强的运动如橄榄球不同,

网络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

作业一概述(答案) 一、概念题: 1.网络通信协议的概念是什么? 答: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就称为网络通信协议。 2.网络操作系统的工作模式中C/S模式和B/S模式的概念是什么? 答:C/S模式中C(客户机)和S(服务器)完全按照其在网络中所担任的角色而定,可简单定义为 客户机:提出服务请求的一; 服务器:提供服务的一,即在网络中响应需求请求并“提供服务”的一。 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是一种特殊形式的C/S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客户端为一种特殊的专用软件—----浏览器。 3.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有哪些? 答:网络操作系统有Unix、Linux 、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2003 server、Netware等。 4.常用的客户机操作系统有哪些? 答:常用的客户机操作系统有Dos、windows95、windows98、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7等操作系统。 5.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是什么?其能提供的基本服务有哪些? 6.答:网络操作系统是运行在称为网络服务器的计算机上,并由联网的计算机用户共享使 用的系统软件;它是网络的心脏和灵魂,是一种能够控制和管理自身资源,并向网络上的其它计算机提供服务的特殊操作系统;它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下工作,使计算机操作系统增加了网络操作所需要的能力。 二、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从构成网络硬件体系上可以分为___通讯__子网和___资源______子网。 2.搭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为入网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网络服务。 3.在网络环境中计算机操作系统从用户使用角度上看,可以分为网络操作系统和单机操作系统。 4.运行网络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称为服务器;仅由一些客户机组成的计算机网络称为对等网络。 5.网络操作系统的三种工作模式是对等式网络、文件服务器模式和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https://www.360docs.net/doc/4418868005.html,BUI协议是一个小巧而高效的协议,它由NetBIOS、SMB、和NetBIOS帧传输协 议三部分组成。 7.最早使用TCP/IP协议的网络操作系统是Unix操作系统。 8.微软公司的Windows客户机和服务器网络系统使用的基础协议是NetBIOS ;Novell 公司的Netware客户机和服务器网络系统的基础协议是IPX/SPX;苹果公司为Macintosh计算机连网开发的联网基础协议是AppleTalk。 https://www.360docs.net/doc/4418868005.html,BEUI协议是专门为不超过100 台PC机所组成单网段部门级小型LAN而设计的。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图解

第一式:起势 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 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 平看前方.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 胸或收腹。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 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②两臂慢慢向前平 举,两手高与肩平, 与肩同宽,手心向 下。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 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 看前方。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 手指自然微去。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 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两臂下落和身体 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第二式:左右 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 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 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 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 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 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 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 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 (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 体左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 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 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 工部;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 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 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 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与③解同,只是左右相反。与④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60°(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野马分鬃式的弓步,前后脚的脚跟要分在中轴线两侧,它们之间的横向距离(即以动作进行的中线为纵轴,其两侧的垂直距离为横向)应该保持在10-30厘米。 第三式:白鹤亮翅

太极拳基本手法概述

太极拳基本手法 2011-08-14 19:42:50 太极拳也称十三势,因为它掌运八方,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足行五步,即进、退、顾、盼、定。十三势也就是太极拳术在技击中的基本方法。其中前进、后退、左顾、右盼和中定是步法,步随身换,步法要与身法协调一致,灵活稳重。 手法也称为推手八法,即: 1.掤:在太极拳法中,将向上向外之力称为掤。双方搭手,对方进身做攻势,以手前进;我则逆敌方向,承其劲力而含有向上向外的劲力,使对方的劲力既不能到达我的胸部,有不能随其意而下降,即所谓掤劲。 掤劲在太极拳法中极为重要,无论前进后退,左旋右转,掤劲都不可丢失。这里应注意之处有三:第一,掤劲使沾住对方,而不是与对方向对抗;第二,掤劲要保持自己臂肘有一定的弧度,而不使自己的小臂靠近腹部;第三,掤劲要贯彻敌进我退的原则,而此处的进退都是腰腿的运动。这样,使对方直来的劲力成为我动作弧线上的切线,如果对方继续加力,其极力将失去着力点,影响身体的平衡的稳定,并将受到我的支配。 2.捋:在太极拳法中,将向旁侧的横力成为捋。对方向我进攻时,我沾住其腕肘,顺其前进之势而领向我身体的左侧或右侧,即在对方劲力之上在略加向旁侧的小力,使对方身体受到更大的旁侧方向的合力。 关键:首先,要顺对方的劲力而动,略微改变其感想;其次,要转腰坐胯,含胸拔背而不得僵滞;再次,须连着对方腕肘,并防止对方受捋肩击胯打。这样,只要将自己先安排好,对敌人的劲力采取顺应而施力的原则,就能使对方失去平衡陷入被动。 3.挤:挤是压迫,有向外之意。在太极拳法中,将挤住对方,使其失去运化的外推之力称为挤,即以手、臂、肩、背粘住对方,从而向前推掷。 挤劲是进攻,其目的在于排挤对方失去平衡而离开原来的位置。因此,在挤法中,手臂要用力,而更重要的劲力却要来自腰腿,脚趾抓地,前腿弓,后脚蹬,腰部发力,直向对方中心,威力很大。 4.按:将劲力向下称为按。在太极拳法中,用手下按,以抑制对方前进的攻击。其实,按劲表现形式是以手向下,但是仍要贯以全身的劲力。如果同时含有向自身方向牵引的趋向,则按劲可使对方足跟离地;同时向一侧牵引,则可使对方身体倾斜;所有这些都为向前发放创造条件。 5.采:在太极拳法中,将采制敌人的劲力称为采。按照一般的理解,采劲应是一松即紧,或一落即拔,先沉后提,或先顺后逆,和采花摘页劲力相同。双方手肘相持,或腕腕向接时,下沉使对方反抗而上托,我则顺势提带使其足跟离地,就是采劲的应用。刺劲力的先决条件是对方由于上托的劲力,否则即不能采制。 6.挒:在太极拳法中,将转移敌方劲力还制其身称为挒。应用挒手时,既要承受又要转移对方的劲力。前者是从人,后者是从己。从人要顺遂,要顺应对方劲力的方向;由己应改变其方向,使动作成弧线形式。弯弓射虎的螺旋劲就是典型的挒手。对方向我进击,无论是单手或双手,我都可以用挒劲化界,但必须使动作与身体协调一致。此外,在太极拳法中,也将

二十四式太极拳攻防图解

二十四式太极拳攻防图解

————————————————————————————————作者:————————————————————————————————日期: ?

太极拳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基本内容的运动形式,攻防技击性是其基本属性,有着极其丰富的技法。二十四式太极拳虽为简化太极拳,习练时,仍应表现出中国武术的技击技法和招术。 太极拳的修炼一般要经过基本功、套路、拆拳、单操、推手、散手等若干阶段。二十四式太极拳在学会套路后应当进入拆解阶段的学习,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二十四式太极拳教材已有十几个版本,也列入高校教材中,由于其中几乎没有攻防含义的拆解内容,所以影响到习练者水平的提高。因此,将攻防含义解说出来,进而使习练者了解全貌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二十四式太极拳每式不一定只有一种攻防含义,限于篇幅,本拆解主要介绍拳式动作的一种攻防含义,谨供习练者参考。 一、预备势、起势攻防含义图解 1 二十四式太极拳预备势采用太极拳的“无极势”。此拳势系桩功、静功、内功、气功、养生功,是“阴阳之母”的“无极”,是无极生太极的关键所在,积聚内功、养蓄灵机、随时发动。 预备势与起势定步与动步相交接、相补充、相转换,隐含阴阳动静周转之拳理;体现技击交手之规律。从攻防角度要求预备交手时,以静待动。要静观敌情,察来势之机,揣敌之长短,在瞬间确定敌来势而从容应变,在交手中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 2甲(红衣者)左上步进逼,左拳向乙(蓝衣者)头部直击,乙相机上步(或退步),双臂上抬,手背(或腕部)拥起对方肘臂(或拳腕)部,惊起对方略仰;感其下压之机双掌下按推对方胸腹部(头面部亦可)。将己之体重运行之势松沉至对方重心,使之后倒(图1-1、2、3、4、5、6)。 二十四式太极拳攻防含义拆解(原载于《中华武术》

杨氏太极府内派功法简介

杨氏太极府内派功法简介 杨氏太极府内派功法简介 keywords: 杨氏太极分类: 杨式太极 如今,随着人们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追求,太极拳运动开展的越来越广泛。尤其是杨式太极拳以其飘逸潇洒的外形,凝重深遂的内涵颇受广大群众喜爱,已成为流传最广,习练者最多,海内外老少妇孺皆好的一种强健体魄,自卫防身之术。 然而,纵观国内流传的杨式太极拳套路,多为澄甫先生所传之大架。许多练拳者提出一个问题,即当年杨露禅先师祖在京城宏扬太极拳数十年,打遍京城无敌手,人称“杨无敌”颇负盛名,若果只有一趟太极,未必能撑得住门户。实际上杨式太极拳并非只有一套大架,只是由于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杨家只把一套大架公诸于世,而其他功法则秘不外传或择人而传。杨露禅、杨班候当年在京城教拳就有府内、府外之分,府内乃教清王朝的贵族子弟。清朝的皇帝多为马上皇帝,满族也是一个好习武术的民族,在府内教拳是不敢弄假和懈怠的。由此,目前在河北省保定市流传的杨式太极府内派所传太极拳套路共有十套,其套路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健身,内功,技击从套路、口诀到具体操练手法,豁然通达,自成体系。按府内派所传拳谱要求研练杨式太极拳,可很快登堂入室,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笔者是杨式太极府内派弟子,研练杨式太极府内派功法十五年,受益非浅。但在与太极同道的广泛交往中,深感过去府内派由于封建保守意识太重,再加上种种具它原因,流传面过窄,不利于杨式太极拳的传播和发扬,更不利于中华太极文化的发扬光大。为了恢复杨式太极拳的本来面目,今将本人多年来所学,所知之杨式太极府内派功法公之于众,请广大太极同道共同研究、发扬。 目前,在河北省保定市流传的杨式太极府内派功法传到笔者已是第六代,其传承关系为:杨露禅一一富周(时任端王府管家,旗人),一一富英(富周之子)一一萧公卓一-翟英波一一李正等人。富周是旗人,当年在端王府做事,好习武,所学乃杨家全部太极。富英是富周之子,家学渊远,后又与李瑞东,毛兰亭等名家交流拳技,颇负盛名。萧公卓是保定市近代著名武术家,自幼习武,曾在东北军任少将师长。早年曾拜郝为真为师习郝派太极,后拜富英为师学得府内派全部太极。萧师爷同时精于八卦、形意、通臂,是保定萧氏内家拳的创始人。翟英波从萧公卓专习府内派太极十数年,在太极推手,太极内功方面颇有造诣,现为保定市太极拳名家。笔者从翟英波老师习杨式太极府内派功法已十五年,得翟老师言传身教,小有所成。杨式太极府内派功法能够得以 在保定市流传也颇具传奇色彩。据说富周先生是杨露禅先师祖府内高足,学得杨家全部太极。因为当年杨露禅先师祖初入京城王府授拳,不思保守也不敢传假,对弟子精心教导,悉数传授。后杨班侯进京助其父教拳,对其父将全部太极外传很不满,就把众门生召集起来说其父年龄已大,以后练拳都要按班侯教的架子改过来,专攻大架,不要再练其它套路,意为“收拳”。当时杨班侯正值壮年,武功高强,众人皆以班侯所传为真。唯有富周先生不肯改拳,曰”愿跟老师错下去”。并向班侯保证所学绝不外传。如此才将杨家全部十套太极功法完整地传留下来。富周先生遵其言,只传其子富英。后清王朝被推翻,富英穷困潦倒,当时萧功卓师爷在东北军任职,颇有

太极拳简介

太极拳简介 一、太极拳概述 太极拳是我国的国粹,它综合了各家拳法之长,结合导引吐纳,采用腹式呼吸,能在练拳时汗流浃背而不气喘,动作畅通气血。它也融合了以阴阳为基础的经络学说,成为内外双修,身心并练,将意识、呼吸、动作三者结合为一的内功拳法。动作以松柔入手,练劲养气,可缓可快,柔中寓刚,刚中有柔。后来经过各路名师发展,自成流派。其中流传较广或特点较显著的有以下五式:陈式、杨式、吴式、孙式、武式等各式太极拳。 太极拳适合任何年龄、性别、体型的人练习。经常练习太极拳,对于身心健康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种简单而又高深的运动,练气、蓄劲、健身、养生、防身、修身,一辈子受益无穷。 24式太极拳,因其是太极专家从杨式太极拳中精简而来,又仅24个招势,故常被叫做“简化太极拳”。 24式太极拳虽然动作不多,但能充分太极拳运动的特点,与传统的太极拳法相比,内容更精练,结构更合理,动作更规范,在满足太极拳爱好者锻炼试题需要的同时,又便于掌握,易学易懂,费时少,收效快,所以流传极广,尤其为太极拳初学者所喜爱。 二、太极拳作为健身运动的几个优点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主要决定于它独特的技术要求和特有的运动形式。太极拳是通过心理活动引起生理变化的,由此身心并修达到健身作用。 1、全面锻炼:太极拳的动作有几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如柔软、慢、连贯、走弧线(即圆形动作)和一动无有不动,都是锻炼上绝对不可忽视的法则。 2、内外兼顾:太极拳在锻炼时,不但肌肉活动有各式各样的柔和动作,同时还要做好呼吸运动和横膈运动,来促进心、肺、肠、胃等内脏的机能活动。这种锻炼方法,一面具有一般运动项目活动肌肉的好处,一面又吸收了静坐法调息养神的好处,所以能有内外兼顾的优点。 3、趣味浓厚:太极拳的动作都走圆形或者弧形的线路,在初练架子时,不容易做好圆形动作,当然趣味较少。但练到后来,越练越熟;圆转如意的程度不断提高,便会发生浓厚的趣味。到最后,如能在圆形动作中,运用虚实变化和运动调息的功夫时,它的趣味也就更加层出不穷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口令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口令 1、起势:垂手立正,向左开步,两手提平,屈膝下按。 2、左右野马分鬃:丁步右抱,转体开步,弓步左分,后坐撇脚,丁步左抱,转体开步,弓步右分,后坐撇脚,丁步右抱,转体开步,弓步左分。 3、白鹤亮翅:跟步中抱,虚步亮掌。 4、左右搂膝拗步:右落左拨,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后坐撇脚,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后坐撇脚,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 5、手挥琵琶:跟前半步,翘脚挑掌。 6、左右倒卷肱:右后划弧,弯肘提脚,退步推掌;左后划弧,弯肘提脚,退步推掌;右后划弧,弯肘提腿,退后推掌;左后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 7、左揽雀尾:右后划弧,丁步右抱,弓步左棚,右抱左拈,后坐右捋,弓步前挤,后坐脱掌,弓步前按。 8、右揽雀尾:后坐扣脚,右转开掌,丁步左抱,弓步右棚,左抱右拈,后坐左捋,弓步前挤,后坐脱掌,弓步前按。9、单鞭:后坐翘脚,左转抹手,右坐云转,丁步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左推。 10、云手:后坐扣脚,右转按捋,勾手变掌,左云换重,反掌并步,右云换重,反掌开步,左云换重,反掌并步,右云

换重,反掌开步,左云换重,反掌开步。 11、单鞭:右云反掌,丁步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左推。 12、高探马:跟步仰掌,虚步探掌。 13、右蹬脚:穿掌提脚,落步开掌,丁步插抱,提膝反掌,开掌蹬脚。 14、双峰贯耳:收腿并掌,落步垂手,弓步贯拳。 15、转身左蹬脚:后坐扣脚,左转开掌,右坐沉肘,丁步叉抱,体膝反掌,开掌蹬脚。 16、左下势独立:收脚勾手,仆步穿掌,撩掌勾手,提膝挑掌。 17、右下势独立:点步,左转勾手,仆步穿掌,撩掌勾手,提膝挑掌。 18、左右穿梭:向左转体落步,丁步左抱,右转开步,右架左推,后坐撇脚,丁步右抱,左转开步,左架右推。 19、海底针:跟步脱手,提膝抽掌,虚步插掌。 20、闪通臂:上步提手,右架左推。 21、转身搬拦捶:后坐扣脚,右转摆掌,左架抱拳,摆步搬拳,上步拦掌,弓步冲拳。 22、如封似闭:后坐脱手,弓步前按。 23、十字手:后坐扣脚,右转开掌,左坐沉肘,叉抱并步。 24、收势:反掌下按,立正还原。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及口诀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及口诀 一、起势 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二十四式太极拳 二、野马分鬃 A.①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①跟半步胸前抱球,②后坐举臂,③虚步分手。 二十四式太极拳 四、搂膝拗步 A.①左转落手,②右转收脚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 二十四式太极拳 ①跟步展手,②后坐挑掌,③虚步合臂。 六、倒卷肱 ①两手展开,②提膝屈肘,③撤步错手,④后坐推掌。(重复三次) 七、左揽雀尾 ①右转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棚臂,④左转随臂展掌,⑤后坐右转下捋,⑥左转出步搭腕,⑦弓步前挤,⑧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 ①后坐扣脚、右转分手,②回体重收脚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棚臂,⑤右转随臂展掌,⑥后坐左转下捋,⑦右转出步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⑩弓步推掌。 九、单鞭 ①左转扣脚,②右转收脚展臂,③出步勾手,④弓步推举。 十、云手 ①右转落手,②左转云手,③并步按掌,④右转云手、⑤出步按掌。(注:重复两次) 十一、单鞭 ①斜落步右转举臂,②出步勾手,③弓步按掌。 十二、高探马 ①跟步后坐展手,②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 ①收脚收手,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划弧,④合抱提膝,⑤分手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①收脚落手,②出步收手,③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 ①后坐扣脚,②左转展手,③回体重合抱提膝,④分手蹬脚。 十六、左下势独立 ①收脚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七、右下势独立 ①落脚左转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八、右右穿梭 ①落步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推架。 ⑤后坐落手,⑥跟步抱球,⑦左转出步,⑧弓步推架。 十九、海底针 ①跟步落手,②后坐提手,③虚步插掌 二十、闪通臂 ①收脚举臂,②出步翻掌,③弓步推架。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 ①后坐扣脚右转摆掌,②收脚握拳,③垫步搬捶,④跟步旋臂,⑤出步裹拳拦掌,⑥弓步打拳。 二十二、如封似闭 ①穿臂翻掌,②后坐收掌,③弓步推掌。 二十三、十字手收势 ①后坐扣脚,②右转撇脚分手,③移重心扣脚划弧。 二十四、收势 ①收脚合抱,②旋臂分手,③下落收势。

各流派太极拳简介

1、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创始于明末清初的著名拳师陈王廷。陈王廷是河南温县陈家沟人,从陈王廷起,陈氏世代传习太极拳,不断对原有的拳套进行加工提炼,逐步形成近代所流传的一、二路拳套。这两套拳式的连贯动作,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动作的速度和强度不同,身法、运动量和难度也不相同,但都符合循序渐进和刚柔相济的原则。 陈氏太极拳是古老的拳种,其他流派的太极拳都是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的。陈氏太极拳在动作上柔化刚发的技击特点保存较多,学习和研究这派太极拳,对武术的继承和创新有很大的价值。 2、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流派,这派太极拳是由河北永年县人杨露禅及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姿势开展大方、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形成独特的风格。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 杨式太极拳的拳架分高、中、低,初学者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以及不同的要求,采用高低不同的拳架适当调整运动量。因此,它既适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又适用于体弱者作为疗病和保健的手段。 3、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是从杨式太极拳所传的拳式发展创新的。杨式太极拳有大架和小架之分,吴式太极拳是在杨式小架拳式基础上逐步修订的。吴式太极拳始于满族人全佑,后经其子吴鉴泉加以改进修润而形成的一个流派。 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动作轻松自然,连绵不断,拳式小巧灵活。拳架由开展而紧凑,紧凑中不显拘谨。推手动作严密、细腻,守静而不妄动,以柔化见长。 4、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是河北永年县人武禹襄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的。武式太极拳既不同于陈式老架和新架,也不同于杨式大架和小架,学而化之,自成一派。其特点是: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严格分清虚实,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完全是用内动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不相逾越,出手不过足尖。动作原来也有纵跳,后来传到郝月如时,才改为不纵不跳,双摆莲也改为不拍打脚面,这是为适应年老体弱者的需要而作的改革。 武式太极拳推手的步法,仅为进三步半、退三步半一种。 5、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福泉,字禄堂,晚号涵斋,河北完县人。孙禄堂自幼酷爱武术,毕生研究武术,精形意、八卦及太极拳术,并聚三家拳术之精义,融会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迈步比跟,退步比随。动作舒展圆活,敏捷自然,练时双脚虚实分明。全趟练起来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每转身时以“开”、“合”相接,故又称之为开合活步太极拳。适宜任何年龄、各种体制的人群习练。

二十四式太极拳_图解+记忆口诀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 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 第一式:起势 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 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 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 前方.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 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精神要集 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 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②两臂慢慢向 前平举,两手 高与肩平,与 肩同宽,手心 向下。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 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鞍, 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 看前方。要点:两肩下沉, 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去。 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 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两 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 要协调一致。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

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 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 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 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 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 地;眼看右手。 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 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 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 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 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 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 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 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 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 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 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 然伸直,成右工部;同时上体 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 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 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 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 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 手。 与③解同,只是左右相反。与④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60°(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野马分鬃式的弓步,前后脚的脚跟要分在中轴线两侧,它们之间的横向距离(即以动作进行的中线为纵轴,其两侧的垂直距离为横向)应该保持在10-30厘米。 第三式:白鹤亮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