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的再治疗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体会

穿 孔 修 补 术 及 操 作 方 便 、 后 创 伤 不 明显 、 本 无 并 发 症 的优 点 于 一 身 ,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I 意 义 , 作 为 治 疗 消 化 性 溃 疡 术 基 具 临床 可
穿孔的首选方法 。
【 关键 词】 腔 镜 ; 腹 十二 指 肠 溃 疡 ; 补 术 ; 修 治疗 体 会 【 图 分 类 号1 4 5 中 4 R 【 献 标 识 码1 文 A 【 章 编 号】1 7 - 6 4 2 1 ) 7 c 1 1 0 文 6 2 5 5 (0 2 0 ( 卜O 3 - 2
胃十 二 指肠 溃 疡 是 临 床 上 较 为 常 见 的疾 病 . 发 这 种 疾 病 的 引 二 指 肠 的抵 御 作 用之 间失 去 平 衡 , 主要 表 现 是 位 于 胃十 二 指 肠 壁 酸 、 气 等 症 状 。 着 临 床 治 疗 技 术 的 不 断 进 步 , 阶段 对 胃 十二 嗳 随 现 指 肠 溃 疡 治 愈率 显 著 提 高 。 腹 腔 镜 的监 控 下 实 施 修 补 术 治 疗 消 在 化 性 溃 疡 穿 孔 已成 为 治 疗 溃 疡 穿 孔 的 首 要 方 式 Ⅲ 然 而 , 。 溃疡 穿 孔 是 一 种 突 发 疾 病 , 要进 行 及 时 的处 理 否则 会 有 生 命 危 险 。 目前 需 医 学 界 认 为 手术 方 法 仍 是 治 疗 溃 疡 穿 孑 的 最 佳 方 法 , 有 一 定 的 L 也 争议 目 本文 选 择 2 1 。 0 0年 3月~2 1 年 4月 在我 院接 受 治疗 的6 02 0例 胃十 二 指 肠 溃疡 穿 孔 疾 病 患 者 分 别 进 行 开 腹 手 术 、腹 腔 镜 修 补 术 、 手术 治 疗 3种 治疗 方 法 , 后 把 治 疗 情 况 对 比分 析 , 体 信 非 然 具
胃穿孔

胃穿孔病人的护理一、病因病理()胃穿孔的口径以3~6mm多见,最小者似针尖,超过10mm者亦很少。
一般胃溃疡穿孔比十二指肠溃疡的穿孔大,且多位于幽门附近小弯侧。
胃溃疡的位置愈高,预后愈坏。
贲门下的溃疡穿孔,病死率可达80%。
大弯侧的溃疡多属恶性。
急性穿孔,起初是由于胃与十二指肠内容引起的化学性腹膜炎。
炎症的范围与程度决定于穿孔的大小。
注入腹腔的量与性质,以及病人的健康状态与反应性强弱。
一般经8~12h后,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若注入腹腔的内容物完全无菌,甚至24h后腹腔渗出液培养仍为阴性。
腹膜炎发生后,不论是化学性或细菌性,势必引起渗出反应。
注入腹腔的内容愈多,刺激性愈强和时间愈长,则腹腔内渗液愈多,炎症愈明显,并发肠麻痹愈严重。
亚急性穿孔由于孔小或已被堵塞,腹腔漏出量少,因此仅限于右上腹有炎症病变。
慢性穿孔实际上是在未穿破之前,周围已经愈合。
如穿入胰腺,可引起局部胰腺炎症反应;如穿入小网膜腔,由于漏出量很少,经网膜包裹后形成小网膜腔脓肿;如与胆囊或肝之脏面愈合,可形成胃胆囊瘘或十二指肠胆囊瘘,或肝下脓肿,而其他部位完全无炎症反应。
二、疾病症状()一、腹痛突然发生剧烈腹痛是胃穿孔的最初最经常和最重要的症状。
疼痛最初开始于上腹部或穿孔的部位,常呈刀割或烧灼样痛,一般为持续性,但也有阵发生性加重。
疼痛很快扩散至全腹部,可扩散到肩部呈刺痛或酸痛感觉。
二、休克症状穿孔初期,患者常有一定程度休克症状,病情发展至细菌性腹膜炎和肠麻痹,病人可再次出现中毒性休克现象。
三、恶心、呕吐约有半数病人有恶心、呕吐,并不剧烈,肠麻痹时呕吐加重,同时有腹胀,便秘等症状。
四、其他症状发烧、脉快、白细胞增加等现象,但一般都在穿孔后数小时出现。
三、疾病检查( )1.体格检查:腹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腹膜炎症状,肝浊音区缩小或消失。
2.腹腔穿刺抽出脓性液体,诊断结果较为明确。
3.X线,B超,CT检查,确诊疾病。
四、疾病治疗()一、应急方法由于情绪波动或暴饮暴食之后,胃溃疡患者很容易并发胃穿孔,一旦发生相关症状,应立即考虑到胃穿孔的可能。
四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修补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

2 . 1去除原发病 是治疗DC I 的一个根本措施 ,及时去除病因或减弱激 发因素常可使
DC I病理过程 停止或 明显 减轻 ,使抗凝 治疗有效 。细菌感染 时应用强
四联疗法治疗 胃十二指肠 溃疡急性穿孔修补术后 患者的临床观 察
朱 景 辉 【 摘要 】 目的 急性消 化性 溃疡 穿孔是 消化性 溃疡 的严重 并发 症。 本研 究 旨在探 讨 胃十二 指肠 溃疡 穿孔 修补 术后 采 用四联 疗法 的疗效 。方法
穿孔修 补 术后 第 5 开始进 食 时应 用四联 疗 法。 即 ( 剂 +抗 酸药十 抗 生素 +促进 胃肠黏膜 修 复药 ) 密达 、 天 铋 思 西咪替 丁 、 甲硝 唑和维 生素 E, 共服 药 4周 ,停 药 4周后 复查 胃镜 。结果 本 组 3 例 患者 全为 男性 。1 ̄ 5岁 2 人 , 占 6 .% ,3 ̄ 5岁 1 人 , 占 3 . 。最 小 1 5 83 3 57 54 2 43 % 8岁 , 最大4 5岁, 中 胃溃疡 穿孔 1 , 其 3例 十二指 肠 溃疡 2 2例 。停 药 4周 后 ,胃镜提 示 溃疡 完全愈 合 3 2例 ,占 9 . % , 1 3 近期 随访 , 4 溃疡 无复 发 结论 消化性 溃疡 穿孔修 补 术后 采用 四联 疗 法 能有效 地预 防溃疡 复发。
34 l临床研 究 0
中国医药指 南 21 年 7月第 8 第 1 期 G i f h a d i ,u 2 1, o8N . 00 卷 9 u e C i Mein Jl 00V 1, o1 do n ce y . 9 效抗生素治疗 。病理性产科并发D C I 时切除子宫或清除子宫内容物 。
O2 -05 t bd rd .5 .gi gt i-i 。 v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术后护理

下脓肿 , 减轻腹部切 口张力 , 有效缓 解疼痛 。②密切 观察生 命 体征及神志变化 , 尤其是血压及心率 的变化 。术后 3h内每 3 o
意效果 。
( 收稿 日期 20 —0 —2 ) 0 7 1 o
病率高 。术后应遵医 嘱适 当应 用血 管扩 张药如 低分子 右旋 糖 酐、 丹参 等 , 注意观察病人下肢有无肿胀 、 腓肠 肌压痛及肢 体发 热等症状。嘱病人多活动健侧肢体以促进血 液循环 ; ④泌尿 系
统感染 的预 防; 鼓励 病 人 多饮 水 , 保持 每 日尿 量达 20 l 00m 以
维普资讯
河南外科 学杂志 20 0 7年 5月第 l 3卷第 3 HE A O R A FS R E Y M y2 0 , o.3 N 期 N N J U N LO U G R a .07 V 11,
・
13 ・ 4
3 术 后 护 理
确, 早期功能练 习不恰 当及患者 自身条件等有关 。术后应保持 患肢外 展中立位 , 两大腿之 间可放置 软枕 以防患肢 外旋 、 内收。 注意观察双下肢是 否等 长 , 是否 疼痛 , 下床 时应避 免 内收和屈 髋, 翻身时两腿间夹一 个枕 头 , 脱位 应及 时报告 医生给 予手 若
情况下 , 鼓励 病人利用牵 引床 上的拉 手抬起 上 身和臀 部 , 加 增 活动量 , 鼓励病人 咳嗽 , 促进 深 呼吸 , 加肺 活量 , 要时雾 化 增 必 吸入 以利排痰 ; ③预防血栓 形成 , 特别 是下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 ,
老年人血栓形成率高 , 加上 长期 卧床后 血 流减慢 , 者血栓 发 患
法或手术切 开复位 。
非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缝补口瘘

( 本文编辑 : 常青 )
非 手 术治 疗 胃十 二 指 肠 溃 疡 穿孔 修 补 术后 缝 补 口瘘 蒋邦 好 梁伟雄 谢 志 Nhomakorabea 罗劲根
20 04年 1 至 2 1 年 1 月 01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胃十二指肠 溃疡 穿孔修补 术后 缝补 口瘘 的治 疗方法 。方 法
素 +肠外 营养 的非手术 治疗。结果
中 国 实 用 儿科 学 杂志 ,0 1 1 ( )5 152 20 ,6 8 :0 - . 0
总之 , 降低 围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发病率 , 应加强母 乳喂养 , 早 吸吮, 出生后 3 i 0m n即进行 母乳 喂养 , 有利 于新生儿 迷走神 经 兴奋 增强 , 促进肠蠕动 , 有利于胎粪的排 出。 参考文献
除双套管。③肠外营养制剂采用卡文 ( 华瑞制药生产 ) 体质 量 , < 0k 6 g选用 14 l袋 , 质量 ≥6 g则选 用 12 l袋 , 4 0m/ 体 0k 9 0 m/ 常规 留置深静脉置管 ,4h经微泵滴入 , 2 疗程 3~ 5周 。④瘘 发 生后前 5d给予生长抑素 3m , 1 时 1次 , g 每 2小 经微泵持续 注 入 。⑤ 其他治疗包括加强抗炎 , 联合 应用抗生 素 ; 规制酸 , 正 予 奥美拉唑4 g2次/ , 0m , d 能进食后 改为 口服 , 1 。 共 2周
[ ] 李东 玉. 3 羊水 胎 粪污 染 [ ] 国外 医 学妇 幼 保 健分 册 ,0 2 1 J. 20 ,3
( )2 1 . 5 :1 1
[ 4] 金 汉珍 . 用 新生 儿 科 学 [ . 实 M] 2版.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 北 人
2 0 2 6. 0 2: 6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术后护理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术后护理目的:分析研究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术后护理方法和效果。
方法:做好心理护理,术后监护,胃肠减压和引流管的护理。
结果:本组76例中,治愈75例,死亡1例,为老年患者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失血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发生其他并发症4例,其中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梗阻1例,经治疗后均获痊愈。
结论:做好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术后观察和护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标签: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护理与观察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为常见的外科急腹症。
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需紧急处理。
若诊治不当可危及生命[1]。
需要紧急手术处理[2]。
我科于2002年5月~2007年5月,共收治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7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76例,男68例,女8例。
胃溃疡穿孔33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43例,穿孔并发出血8例。
年龄20~78岁,平均45.6岁。
1.2手术方法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34例,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42例,其中Billroth Ⅰ式18例,BillrothⅡ式24例。
1.3护理方法1.3.1心理护理本组患者由于发病突然,表现为剧烈腹痛、病情危重,多数患者需紧急手术治疗,加之患者对住院环境陌生,因而产生焦虑、恐惧心理。
因此护理人员要体贴关心患者,语气温和,态度和蔼,消除患者紧张害怕的心理。
各项护理操作轻柔、准确,减轻其痛苦。
为患者创造安静、无刺激的环境,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1.3.2 术后监护包括:①术后置患者于监护室,妥善安置患者。
主管护士及时了解麻醉及手术方式,对腹腔引流管、胃管、氧气管、输液管妥善固定。
若为硬膜外麻醉应平卧6 h,若为全麻在患者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术后6 h重点监测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并防止膈下脓肿,减轻腹部切口张力有效缓解疼痛。
单纯修补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加用兰索拉唑治疗效果观察

对 胃、 十二指肠溃疡效果 佳 , 缓解疼 痛快 、 愈 合时 间短 、 愈 合 率 高 。本 组 行 单 纯 修 补 术 后 用 兰 索 拉 唑 内科 规 范 治 疗 所 有 病 例 均治 愈 , 取 得 了 良好 效 果 , 且 与 胃大 部 切 除 术 相 比既 降 低 了 患 者 的 痛苦 又减 少 了 诸 多 不 良并 发 症 的 发 生 。 经 胃镜 检 查 和 长 期 随访 , 溃 疡 愈合 良好 , 无出血 、 幽 门梗 阻 和 再 次 穿 孔 出 现 。我 们认 为 , 单 纯 穿 孔 修 补 术 后加 用抗 溃 疡 药 物 兰索 拉 唑 的综 合 治 疗, 对 于 胃十 二 指 肠 溃 疡 有 确切 的 疗 效 , 且有操作 简便 、 并 发 症
严 重 并 发 症 。近 几 年 来 统 计 表 明 溃 疡 急 性 穿 孔 的 发 生 率 并 未 下降 , 是基层 医院普通外科 常见 的急腹 症之 一 , 近 年 还 有 上 升 的趋 势 。我 院 自 2 0 0 5年 6月  ̄ 2 0 1 3年 3月 共 收 治 溃 疡 急 性 穿 孔9 6 , 均 采 用单 纯穿 孔 修 补 术 , 术后应用兰索拉唑 、 抗 幽 门 螺 杆 菌药物克拉霉素 、 阿莫 西 林 , 取 得 较好 疗 效 , 现报告如下 。
索拉唑治为主的综合治疗, 具 有 结 果操 作 简便 、 并发症少 、 降低 手 术 风 险 、 费用少、 不易复发 、 恢复 快等优点 , 特 别 适 合 基
层医院, 值 得 临 床 进 一 步 推广 应 用 。
关键 词 :胃溃 疡 ; 十 二 指肠 溃疡 ; 消 化 性 溃 疡 穿 孔
中图分类号 : R 6 5 6 . 6 2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0 0 1 —5 8 1 7 ( 2 0 i 3 ) 0 5 —0 6 1 4 —0 1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护理查房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护理查房术后第一天,护士应该首先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以检测是否存在术后并发症。
护士还应询问患者是否有任何不适和疼痛,并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意识水平。
患者术后应保持卧床休息,一般24小时内不允许摄取任何食物或水。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尿量和排便情况,以确保术后肠道功能正常。
如果患者排气情况正常,可以给予适量的饮水,但需要谨慎防止饮水引起恶心和呕吐。
术后第二天开始,患者可逐渐恢复胃肠功能,可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液体饮食,如流质的糖水、清汤等。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注意观察是否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等不适症状。
护士还需要定期更换患者的手术创口敷料,观察创口的愈合情况。
如果创口有渗液、红肿或发热等异常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术后的患者常常感到虚弱和乏力,护士需要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包括适量的活动和体力恢复锻炼。
护士还需要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恢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除了以上护理内容,护士还需要关注患者的疼痛管理和药物治疗。
术后的患者常常会感到疼痛,护士可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同时,护士还需要监测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包括抗生素的使用和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
护理查房的最后一步是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提供详细的术后护理指导。
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术后的注意事项和饮食调整等内容,回答他们可能有的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的护理查房是一个关键的环节,需要护士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术后康复情况,并提供恰当的护理措施和指导,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护理查房的目的是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的再治疗
发表时间:2010-07-12T09:03:24.9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6期供稿作者:林悦信[导读]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胃十二指肠严重并发症,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
林悦信 (黑龙江省木兰县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木兰 151900)
【中图分类号】R57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06-0084-02
【摘要】目的分析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书后在治疗的疗效。
方法术后在内窥镜随访结果的指导下再治疗。
结果 39例内窥镜检查发现19例溃疡复发,19例复发溃疡病人中7例无任何症状。
复发者经用甲氰咪胍或雷尼替丁治疗平均8周,仅6例浅表性溃疡愈合。
讨论 AV+A术式由于保留了胃以外的腹腔迷走神经的完整性,术后发生胃肠功能紊乱者较少,腹泻者也不多见。
术后远期并发症率低。
故我们认为SV+A术式是十二指肠穿孔单纯修补术后再手术的最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再治疗
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道的常见病,一般认为是由于大脑皮质接受外界的不良刺激后,导致胃和十二指肠壁血管和肌肉发生痉挛,使胃肠壁细胞营养发生障碍和胃肠粘膜的抵抗力降低,致使胃肠粘膜易受胃液消化而形成溃疡,目前有人认为是胃弯曲杆菌感染所致,溃疡常为单个性,但也有多个溃疡,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同时存在时称复合性溃疡。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胃十二指肠严重并发症,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
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需要紧急处理,若诊治不当可危及生命。
本院自2002年~2009年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性单纯修补术39例患者,术后在内窥镜随访结果的指导下再治疗的情况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男性37例,女2例,年龄13~74岁,39例单纯缝合修补术,39例均行内窥镜随访检查,手术至随访时间为6个月~6年。
随访结果,39例内窥镜检查发现19例溃疡复发,19例复发溃疡病人中7例无任何症状。
复发者经用甲氰咪胍或雷尼替丁治疗平均8周,仅6例浅表性溃疡愈合。
而20例溃疡已愈合的病人中,内窥镜发现幽门口狭窄2例,但病人呕吐症状不明显,只敢上腹涨满。
6例十二指肠球部不规则或多皱襞。
1例修补处的线尚未脱落。
再手术的原因与术式:本组再手术13例,分别于单纯修补术后3个月~2年行确定性手术。
手术方式均选择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附加胃窦切除术。
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是,反复出血2例,幽门梗阻5例,药物治疗无效者6例。
随访再手术病人2~5年无溃疡复发者。
内窥镜检查发现浅胃均有慢性浅表性胃炎,但无明显症状。
2 讨论
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治疗方案多种多样,其彻底性的治疗有胃部分切除术或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等,但胃部分切除只适用于穿孔早期,全身情况好,腹腔污染不重的患者,而且胃部分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可能有出血、吻合口漏、胃排空障碍、肠梗阻、倾倒综合征、腹泻、营养障碍、吻合口溃疡、残胃癌等。
而穿孔修补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危险性小、治疗费用较为低廉。
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随访的意义,穿孔只是溃疡进展的继续,修补的本质是闭合穿孔而不是根治溃疡,故溃疡复发率相当高。
近年来内窥镜检查发现,溃疡存在与否和症状的关系不大。
本组7例溃疡复发无症状。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观察单纯修补术后河药物治疗的情况,我们建议内窥镜应列为常规随访检查手段。
内窥镜随访检查不仅能确切地观察病人的溃疡愈合情况,尤其是药物治疗后还能了解已愈合溃疡部位有无狭窄或梗阻等,以便指导治疗。
本组5例因内窥镜发现幽门梗阻而再次手术治疗。
单纯修补术后的药物治疗:单纯修补术后的复发溃疡可先选用药物治疗,而不要急于再手术。
本组19例复发溃疡,经药物进行治疗,其中6例浅表性复发溃疡愈合,治愈率31%,再手术率33.3%。
我们主张修补术后深大的复发溃疡宜早期行确定性手术,以免发生出血、在穿孔等并发症,本组有1例再穿孔,两次穿孔相隔4年。
H2受体阻滞剂并不能预防十二指肠穿孔,甲氰咪胍治疗期间出现穿孔已有报道。
浅表性复发溃疡则推荐用药物治疗。
而随访过程中如病人出现幽门梗阻、复发溃疡出血或药物治疗无效果是再手术的适应症。
单纯修补术后再手术术式的选择:十二指肠溃疡属于良性病变,故穿孔单纯修补术后的再手术,应力求手术后不影响生活质量,对于手术治疗的方式及结果应有更高的要求:(1)手术治疗应达到持久治愈的效果。
(2)金库能低负荷生理状态,保持胃—油门—十二指肠解剖及功能的完整性,远期并发症最少。
(3)手术方式较简单易行,避免复杂化,亦即应当采用疗效好、并发症少而且简单易行的手术方式。
迷切术是通过去除泌酸细胞的神经相刺激因素以降低胃酸分泌,最后达到溃疡愈合的目的。
而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附加胃窦切除术,不仅切断了支配胃的迷走神经,又切除了富含G细胞的胃窦部,既去除了神经相胃酸分泌刺激因素,又减少了胃相胃酸分泌刺激因素,胃酸降低效果明显而持久。
术后BAO及MAO平均分别降低70%~80%,溃疡复发率为0~3%,jardan报告SV+A手术后无复发。
国内报告130例SV+A术后随访1~10年无复发。
本组13例再手术均选用SV+A术式。
术后随访2~5年无溃疡复发及其它并发症。
AV+A术式由于保留了胃以外的腹腔迷走神经的完整性,术后发生胃肠功能紊乱者较少,腹泻者也不多见。
胃窦切除的范围一般仅占胃的20%,保留了胃的大部分,胃容量较大,术后远期并发症率低,程度也轻,一般无贫血及营养障碍。
故我们认为SV+A术式是十二指肠穿孔单纯修补术后再手术的最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M]. 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49.
[2] 伍晓汀,周勇.腹腔引流管, 正确选择和合理利用[J].中国实有外科杂志,2006,8(1)35~36.(陶景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