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纶染色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酸性染料在锦纶染色上常见病疵分析

酸性染料在锦纶染色上常见病疵分析

酸性染料在锦纶染色上的常见病疵分析1、横挡、横条1.1原因分析:织物上的锦纶纤维在化学或物理特征上存在差异。

1.1.1、纱线的物理差异,包括纱线支数、纱线中纤维的根数或纤维的纤度不同,纱线中单根纤维的末端卷曲或多根纤维末端卷曲之间的差异;1.1.2、化学差异来源于纤维氨基含量的不同,这种差异可能是在喷丝过程、热牵伸过程,或者并丝过程中产生的。

如锦纶纤维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超分子结构的不均一性,如纤维中的结晶度、取向度的差异或皮芯结构的不均一等。

1.2、解决办法:1.2.1、加强坯布检测,有差异的选择作浅色、本白或增白色。

1.2.2、挑选覆盖性、匀染性好的染料。

分散染料的覆盖性、匀染性优于酸性染料,可选择加入部分分散染料。

2、竞染造成的色花2.1、原因分析:锦纶中末端氨基的含量较少,饱和值较低,当两个或两个以上染料拼色染色时,就会发生对染色位置的竞争,即所谓竞染现象,如果选用的染料在上染率和亲和力方面差异较大时,在不同的染色时间内,纤维染得的色泽就会大不相同,造成大小样色差及重演性差。

2.2、解决办法:选择上染曲线及亲和力相似、配伍性好,以及适合生产机台的染化料系列。

掌握各类染料的染色性能,选择染化料时,要综合考虑染料的上染率、上染曲线、匀染性、色牢度性能,以及对温度和匀染剂的敏感性等因素。

2.2.1、充分考虑染料的配伍性使用几种染料拼染时,要选用合适的染料,且控制好染料用量。

一般应尽量选择同一公司的同一系列染料,即使不得不选用不同公司的染料相拼,也应尽量选择上染曲线相似、始染温度近似,以及对温度和匀染剂敏感性相似的染料,尽量避免发生竞染。

2.2.2、注意染料大小样竞染中的差异有些染料在小样染色时竞染并不明显,但在大生产中就完全暴露出来了。

例如,在生产湖绿色和孔雀蓝时,若选用酸性翠蓝和酸性黄相拼,就出现类似的问题。

这是由于酸性翠蓝的分子结构大,与酸性黄上染曲线相差很大,因而引起竞染。

若改用酸性翠篮与带黄光的酸性绿相拼,就基本解决了竞染问题。

锦纶染色和样不符问题及解决方案

锦纶染色和样不符问题及解决方案

锦纶染色和样不符问题及解决方案编辑:庄杰小张肆零零捌捌捌陆柒柒伍锦纶染色时,造成大小样色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大小样所用坯布、染化料、大小样工艺条件不同等。

可采取的预防及补救有:减少环境及光源的影响,规范打样和对色操作;分析大小样之间的差异,对小样的数据进行修正放样。

笔者从广州庄杰化工团队了解到,解决锦纶染色和样不符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控制。

1、小样对色务必严格、精确(1)化验室对色、配色环境设计,应尽可能采用黑白灰等系列颜色,这样可以预防因环境色彩对眼睛生理所引起的“残像”而影响对色。

对色环境的照明必须充足,以防止对色时因光源而发生的色相变化,应采用“有条件”的固定光源,或配备符合国际标准的灯箱。

如果光源变化的几率比较高,如化验室对色环境为开放式,则窗外光源会因不同时间不同光源的变化(如早上与下午的光源不同,阴天与晴天的光源不同),而影响配色效率。

(2)在打确认样之前应该先弄清楚客户的各种要求,如原样色光偏向,是否有特殊整理,纤维染色用染料是否被指定等。

(3)打小样用水应与大样生产一致,并需每日对水质及其pH值进行测试,并调节至工艺要求,避免产生色光差异。

(4)锦纶纤维的染色性能还随其染色前受热史而变化。

热定形条件不同会造成织物吸色率不同,从而造成织物批与批之间的色差。

锦纶织物前处理的工艺控制也对染色效果影响非常大,所以大小样的组织规格要相同,染前半制品的工艺条件力求一致,最好采用同一批半制品。

(5)小样应采用与大样同一产地、同一工厂、同一品名、同一批号的染化料。

配色时选择的染料配伍值要基本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染色过程中各染料在染液中的比例关系,有利于染色色光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拼色时主色染料宜固定,变动调节色光用染料,以便于大小样色光一致。

对于在染色加工过程中容易引起变色的染料不予采用。

2、规范化验室配色操作(1)一般来说,越接近灰色系列的颜色,其灰彩度越难判断,因为它包含的吸收色相比较复杂,经常需要三种染料拼混,故接近灰色系列的色相,配色时可仅以黄、红、青的感觉做色偏向的选择。

锦纶DTY染色不匀影响因素

锦纶DTY染色不匀影响因素

锦纶(PA‐6)DTY染色不匀影响因素的探索PA‐6高弹丝(DTY)是锦纶民用丝中的主要品种之一,用于制造袜子、内衣等弹性织物。

它由预取向丝(POY)在加弹机上拉伸加捻而制成。

其染色不匀率是评价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往往受到原丝(POY)的结构性能和假捻加工过程和影响。

实践证明经过不同的加工条件和热处理后,纤维的超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染色性能。

为了寻找DTY染色产生不的原因,从 生产实际出发在POY‐DTY 生产线上进了跟踪。

通过对不同上染量的DTY的结构性能的对比,对应其在后纺拉伸假捻过程中的变化,为提高DTY染色均匀性提供实践指导。

i.实验a)材料及试剂:1#、2#、3#POY(91dtex/24f)分别为同一纺丝机上不同锭位纺制的预取向丝;Ⅰ、Ⅱ、Ⅲ DTY(78dtex/24f)分别为同一加弹机上,由相应的1#、2#、3#POY在同种工艺条件下进行拉伸加捻制成。

酸性兰ACL染料:工业品,新会钜润珠江绸印染有限公司提供。

中性皂粉精炼液:工业品,新会钜润珠江绸印染有限公司提供。

b)POY‐DTY的生产工艺POY‐DTY的生产流程:PA6DTY切片经高速纺丝制成PA6POY,再经过假捻变形加工,可获得PA6DTY。

POY生产工艺:纺丝温度245,纺丝速度4200m/min,侧吹风风速度0.45m/min,侧吹风温度26℃。

DTY生产工艺:加工速度700m,热箱温度175,拉伸倍数1.250,D/Y比1.950,上油。

c)编织物的染色方法对PA6 POY、DTY编织物进行染色,染色前先精炼处理,精炼液质量分数4%,溶比1:100,温度60℃,时间20min,然后除去精炼液,并水洗和脱水,最后对编织物进行判色。

d)性能测试织物染色:根据GB250‐84的标准所规定的方法对织物进行目测评定。

纤维双折射率(△n):采用南京江南光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Nikon‐Yss型透射偏光显微镜,按照色那蒙补偿法测PA6的△n。

锦纶染色产生疵点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锦纶染色产生疵点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锦纶染色产生疵点的原因及防止措施一、色花产生原因1、染料还没有化开就急于加入染缸。

2、面料前处理没有做好。

例如:汽蒸时进汽不均匀,产品受热不匀,染色升温速率过快,保温时间过短。

3、染料或匀染剂性能不是很好。

4、产品过长或线头脱出,染色时产品绕在一起不能染透。

预防措施1、制订化料、加料操作规程。

2、严格控制气蒸和精练的工艺。

3、严格控制染色工艺,温度控制要自动化。

4、选用优质的染化料助剂,保证批差的稳定。

5、做好染色前的有关准备工作,控制被染产品的量不能投放得太多。

二、色差同缸色差产生原因1、染缸左右有温差。

2、染缸上下有温差。

3、加料不均匀。

4、投放染物时左右量不均一。

三、缸与缸色差缸差是染色产品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产生缸差的原因主要有:1、染色工艺控制的不一致性。

2、染化料助剂的不稳定性。

3、产品批差的不稳定性。

4、染色技术员和操作工的敬业性和责任性。

预防措施1、改善染色设备。

例如:改用外置加热或底部加循环泵,保证左右升温均匀。

2、加快桨叶的运转速度,使上下传热加快。

3、产品投缸时要保证左右中间量的均匀性。

4、加料能改成自动加料系统。

5、严格控制染色工艺,确保缸次间工艺的一致性。

6、优选染化料助剂,做好染料和助剂换批的检测工作,保证染色处方准确性。

7、加强产品白坯的管理,保证配缸重量的准确性,不混淆产品的批次,不乱混产品货号。

8、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提高员工素养和敬业精神。

四、色点和色斑产生原因1、纱线不纯,有杂质或者色纱混入其中,染色后无法消除。

2、在织造生产过程中混入有颜色飞毛。

3、白坯堆放时间过长产生霉斑和黄斑。

4、染色过程染料飞沾到产品上成色点。

5、产品部分地方在前处理或染色时碰到了某种助剂原液,影响了染料的上染,从而在此产生白点或浅色斑。

6、与某些溶解度特别小的染料拼色时,没有充分化料就加入染缸,没有完全溶解的染料沾到产品上产生色点。

预防措施1、加强进原料时的质量检验和控制,防止不纯纱线的进入。

锦氨弹力布染整经验[2]

锦氨弹力布染整经验[2]

尼龙染色经验体会1. 尼龙布胚定前需要洗水正常染尼龙含氨纶布,是需要定前洗水的,因为氨纶含量高,所含硅润滑油相对量高(氨纶含硅油量一般可达8%以上),如果在胚定前不去除硅油,那么高温胚定时,硅油会发生交联,会吸附在锦纶丝上,在染色时会严重阻碍酸性料上染,从而形成染花。

a. 一般用干洗机(四氯乙烯作萃取剂)密闭除油,这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硅油去除效率高;b. 其二,会用到平幅水洗机,可以调节加料箱及水洗箱节数,加入除油剂及螯合分散剂,每缸需溢流排水,总耗水量控制在1:40-1:60,一般除油效率只有30%-40%,但可使布疋含油分布较均匀,改善染花,注意除油剂与分散剂选择很重要,防止洗下的硅油破乳回沾,染色时形成白斑;c. 其三,会用到Beam缸或JET缸先除油(包括一些不定胚的,直接落缸除油染色),除油效率会比较高,但要注意的是布面问题,布疋在无预缩的情况下,直接落染缸除油,染色后会容易出现布面折痕及鸡爪痕,建议还是过平幅水洗后(相染预缩消除应力),再落缸除油;2.高温预定胚对染色造成影响锦纶织物,在高温条件下,末端氨基极容易被氧化(酸性料上色基团),如果不加锦纶高温抗黄变保护剂190度与193度胚定,对后续染色的吸色有极大影响,定胚时必须加入锦纶高温抗黄变剂(价格昂贵),通常会建议使用朗盛(拜耳)的GR 25-40g/l。

直得一提的是纱线的购买后分纱问题,我们发现,经常一批纱回来后,总有一两个纱上色与其它纱不同,包括韩国晓星、旭化成、东丽及杜邦纱,在大货织造前期,需要有试纱工作,将黄白纱及深浅纱分出来,因为这些纱的微少吸色差异,在高温定胚时,会象三极管放大一样在最终染色时呈现横直条;有时纱支的存放条件,也会造成锦纶丝的吸色差异,所以锦纶纱的存放很关键。

3.染色时染料的选用浅色尽量选用匀染性高,但牢度稍差的小分子染料,不可选用金属媒染染料,否则原料的一点吸色差异,会被放大,造成严重横直条;在Claraint及其它大公司的酸性料色卡中,对各个染料都划分有不同的匀染等级,匀染级别与其湿牢度基本是反比的,及建议的起染温度、pH,大家可以向他们索要色卡参考,这里不多说了4.染色工艺的确定a.对应选料结果,制定不同的染色工艺,说明一下,常用的尼龙66用100-105度染色,6用90-95度染色足矣b.pH是个关键影响因素,慎重使用平滑剂硫酸铵、醋酸及新型的缓释酸剂,一般而言,浅色用硫酸铵足矣(如是选用Claraint的,看看他们介绍的起染pH 吧),中深色建议先加部分硫酸铵,温度升到80-90度时,不加压曲线抽入HAC,当然,如果你使用了缓释酸剂,低温时即可加入,温度升高时,酸逐步释放,异曲同工;大家可先在化室中做分步上染,具体分析上染时的影响因素,得出控制手段;c.当因为牢度问题染浅时,不得不使用大分子低均染的染料时,要考虑使用缓染剂,如Claraint 的CN,先用CN空染一次,使CN上座先,然后染色,染色时可使用弱阳离子的均染剂,如Claraint 的NH,颜色稍深的注意染后的排液效应,降低牢度;d.染漂白或极鲜色时,建议染色前煮一下雕白粉。

如何解决锦纶织物染色时产生的横档和经柳问题?

如何解决锦纶织物染色时产生的横档和经柳问题?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如何解决锦纶织物染色时产生的横档和经柳问题?锦纶织物染色后绸面会产生横向条花或纵向条状色差,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横档和经柳。

它除了坯绸已经造成的原因外,染色不当也会产生这种疵病,特别是坯绸中若有轻微的横档、经柳,原暴露不明显,若一经练染,则织物的结构相产生改变,一些横档、经柳会明显暴露,染色时采取恰当的措施,将会有效地减少织物的横档和经柳,若措施不当,则织物的横档和经柳会更严重。

首先是染料选用不当。

有些染料对锦纶织物染色后的匀染性差,对织造的遮盖性不明显,例如用单独的中性染料染色后经常会出现横档、经柳,特别是粽色、灰色染料染色更为显著。

其次是染色时的PH值和温度控制不当也会产生横档、经柳。

那么染色时采取什么措施能够减少织物的横档、经柳?各种染料对锦纶织物的经柳、横档的遮盖能力大小依次分为散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中性染料>直接染料。

因此染色时在染料选用上要考虑到拼混的合理性。

尽量选择上染速率相似的染料或互补性染料。

特别是用中性染料为主色染深粽、深灰时,须加入一定量的酸性染料,以减少经柳、横档产生的概率。

扩散剂的加入,也可改善或解决此类问题的产生。

例如加入扩散剂和匀染剂,可形成染料胶束,使染料在染色时,浴中溶解的染料与胶束染料形成动态平衡,使染料均匀地吸附于纤维上,并起到移染的作用而达到匀染。

染浴中PH值的正确控制也是能减少横档、经柳的有效措施。

锦纶织物的等电点是5。

6,当染浴PH值低于等电点时,则有利于染料上染纤维,但随着染浴PH值降低,染料的上染速率加速,则匀染性较差,对经柳、横档的遮盖性也下降,常用硫酸铵作为PH 值的调节剂。

染色升温和染色温度控制不当,也会产生经柳、横档,因此快速升温进入高温染色,则染料缺少时间渗透,扩散到纤维内部,且在高温状态染料的移染性较差,而造成经柳、横档,所以染色时需逐步升温。

在高温时(70℃以上)升温速度要慢,以保证染料有充分的时间吸附、渗透和扩散,达到均匀染色。

锦纶染色方法

锦纶染色方法

锦纶染色方法锦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工业等领域。

锦纶染色是锦纶加工的重要环节之一,染色质量直接影响到锦纶产品的外观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锦纶染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锦纶染色的方法1. 水洗染色法水洗染色法是锦纶染色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的原理是将锦纶织物浸泡在染液中,通过水洗、蒸汽加热、冷却等步骤,使染料渗透到锦纶纤维内部,达到染色的目的。

水洗染色法适用于锦纶织物的染色,如锦纶丝绸、锦纶绸缎等。

2. 气相染色法气相染色法是一种新型的锦纶染色方法,其原理是将染料蒸发成气态,通过气相传输到锦纶织物表面,然后在高温下将染料转化为液态,渗透到锦纶纤维内部。

气相染色法具有染色均匀、色牢度高、环保等优点,适用于锦纶织物的染色,如锦纶运动服、锦纶泳衣等。

3. 溶液染色法溶液染色法是一种将锦纶纤维溶解在染料溶液中,然后再将溶液喷涂到锦纶织物上的染色方法。

该方法具有染色均匀、色牢度高、染色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锦纶织物的染色,如锦纶运动鞋、锦纶行李箱等。

二、锦纶染色的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染料锦纶纤维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和亲油性,染料的选择应根据锦纶纤维的性质和染色要求进行。

一般来说,锦纶织物的染色应选用亲水性染料,如酸性染料、直接染料等。

2. 控制染色温度锦纶纤维的熔点较低,染色温度过高会导致锦纶纤维熔化变形,影响染色效果。

一般来说,锦纶织物的染色温度应控制在100℃以下。

3. 控制染色时间染色时间过长会导致锦纶纤维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发生变化,影响锦纶产品的质量。

一般来说,锦纶织物的染色时间应控制在1小时以内。

4. 控制染色pH值锦纶纤维对酸碱度敏感,染色pH值的选择应根据染料的性质和染色要求进行。

一般来说,锦纶织物的染色pH值应控制在4.5-5.5之间。

5. 控制染色浓度染色浓度过高会导致染料的渗透性变差,影响染色效果。

一般来说,锦纶织物的染色浓度应控制在1-2%之间。

锦纶织物常见染整问题及应对方法研究

锦纶织物常见染整问题及应对方法研究

锦纶织物常见染整问题及应对方法研究摘要:锦纶织物具有优良的性能,如密度小、质轻、形状好、回弹性好、吸湿性好等优点。

随着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体育运动热潮,运动服饰市场迅速发展,锦纶面料、弹力锦纶被广泛应用于健身服、瑜伽服、泳衣等服装中,而聚酰胺存在耐光性、耐热性差的问题,若长时间暴露在光照环境下,会出现黄变、色牢度差等问题。

因此,研究锦纶染整工艺意义重大。

锦纶的本质是合成聚酰胺纤维,基本成分是通过酰胺键—NHCO连接起来的脂肪族聚酰胺,例如锦纶6和锦纶66经常被用于纺织服装中。

聚酰胺高分子由疏水亚甲基、亲水酰胺基、链端氨基和羧基构成。

锦纶纤维具有强度大以及耐磨性、吸湿性和舒适性高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内衣、登山服以及体育服饰中。

另外,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服装品质和定制的需求不断提高,对面料染色和整理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关键词:锦纶织物;常见染整问题;应对方法引言锦纶织物具备耐磨性优良、密度小、重量轻、定型性及回弹性能好、吸湿性好等诸多优越条件。

近年来,随着全球高品质、个性化运动的流行和户外穿戴产品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弹性锦纶织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登山服、羽绒服、瑜伽服、泳衣等产品中。

但锦纶同时存在耐光及耐热性差、经长时间光晒容易黄变、普通染色湿处理色牢度差等缺点,因此,选择弹性锦纶织物染整工艺价值和意义重大。

一、锦纶织物的前处理现在有两种类型的预加工工艺,一种是干洗法,另一种是去污法或染色法。

由于对干式清洗器提取工艺设备的大量投资,提取溶剂(四氯化乙烯等的回收不全)可能造成环境事故;另外,基于有机溶剂对氨纶丝的弹力强度影响大等原因,目前大部锦纶织物使用的是平幅精练除油或平整后染缸溢流精练除油。

锦缎弹性织物的预处理不仅要求完全去除油和杂质,而且还要求防止杂质的回归。

特别是,除了矿物油,还有甲基硅油和乙基油,它们更难从织锦弹性织物中去除。

如果从织物中提取的脂肪和杂质的模拟分散效果不好,它们会积聚形成油污,导致织物或设备受到严重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锦纶染色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锦纶是一种疏水性纤维,纤维上含有氨基和羧基[1],可以用分散染料、酸性染料,特别是弱酸性染料染色。

其染色具有上染速率快、竭染率高的特点,但由于纺丝工艺规格的不同,造成纤维结构差异很大,引起上染性能差别较大,容易产生色差。

因此,如果制订小样工艺时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上染不匀,产生色差、色渍、色点、深浅边、条花、色不符样和染色牢度差等疵病。

所以,锦纶染色时,小样人员一定要制订合理的染色工艺,并严格把关全程工艺,以降低次品率,减轻大生产压力。

笔者通过十多年对锦纶染色打样工作的实践,总结锦纶染色常见疵病,以及预防和技术补救的方法。

2 常见疵病及预防和补救措施
2.1 竞染造成色花和色不符样
这是由于染化料选择不当引起的。

锦纶的染色饱和值很低,因此在拼染浓色时,不同染料间的竞染就显得很突出。

如果选用的染料在上染率和亲和力方面差异较大时,在不同的染色时间内,纤维染得的色泽就会大不相同,造成大小样色差及重演性差。

预防及补救措施是选择上染曲线及亲和力相似、配伍性好,以及适合生产机台的染化料系列。

要求打样人员要全面掌握各类染料的染色性能,选择染化料时,要综合考虑染料的上染率、上染曲线、匀染性、色牢度性能,以及对温度和匀染剂的敏感性等因素。

2.1.1 充分考虑染料的配伍性
使用几种染料拼染时,要选用合适的染料,且控制好染料用量。

一般应尽量选择同一公司的同一系列染料,即使不得不选用不同公司的染料相拼,也应尽量选择上染曲线相似、始染温度近似,以及对温度和匀染剂敏感性相似的染料,尽量避免发生竞染。

2.1.2 注意染料大小样竞染中的差异
有些染料在小样染色时竞染并不明显,但在大生产中就完全暴露出来了。

例如,在生产湖绿色和孔雀蓝时,若选用酸性翠蓝和酸性黄相拼,就出现类似的问题。

这是由于酸性翠蓝的分子结构大,与酸性黄上染曲线相差很大,因而引起竞染。

若改用酸性翠篮与带黄光的酸性绿相拼,就基本解决了竞染问题。

2.1.3 注意机台对染料的适应性
染机有喷射、经轴和卷染机等。

喷射染色机中染液与织物接触充分,匀染性好,产品手感丰满,且重现性好,缸差小,但其耐湿处理牢度相对较差。

可选用牢度好,但匀染性略差的弱酸性染料或1∶2金属络合酸性染料进行染色。

经轴染色机的产品门幅控制简便,固色容易,但易出现深浅层和头尾色差等问题。

可选用匀染性好而牢度略差的染料,并略提高匀染剂的用量,染色后再加强固色。

2.2 工艺不合理造成的疵病
锦纶染色对工艺要求极高。

工艺条件是影响染色产品色光和匀染性的重要因素,如温度、浴比、pH值等,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不合理的工艺容易产生匀染差、色花、色柳、色差、牢度差等病疵。

2.2.1 控制始染温度及升温速率
温度是控制上染的重要因素。

温度的高低,会影响纤维的膨化程度、染料的性能(溶解性、分散性、上染率、色光等)以及助剂性能的发挥。

锦纶是热塑性纤维,温度低时上染速率很慢,温度超过50℃,纤维的溶胀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加。

温度对染料上染速率的影响还因染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匀染性染料的上染速率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加;耐缩绒染料的上染率要在染浴温度高于60℃以
后才开始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

特别在65~85℃的温度范围内,控制升温速率是锦纶染色成败的关键,若控制不当,就会造成上色快、移染性差,易花难回修的问题。

若采用耐缩绒染料染锦纶时,始染温度应为室温,在65~85℃温度段,严格控制升温速率1℃/min左右,并加入匀染剂,采取阶梯升温办法;然后升温
至95~98℃,保温45~60min。

另外,这种纤维的染色性能还随染色前所受到的热处理条件而变化,经干热定形后的纤维上染速率显著下降。

2.2.2 确定合适的浴比
由于设备的限制,小样浴比会比大生产大,但浴比过大会降低上染率,造成大小样色差。

轻薄型的塔夫绸浴比一般为1∶50,较厚重的织物浴比为1∶20,以织物可完全浸入染液为准。

2.2.3 控制pH值
染浴pH值对染料的上染率影响很大,上染率随pH值的降低会快速增加。

用弱酸性染料染锦纶时,染浅色的pH值一般控制在6~7(常用醋酸铵调节),并提高匀染剂的用量,以加强匀染,避免染花,但pH值也不能过高,否则色光会萎暗;染深色的pH值为4~6(常用醋酸和醋酸铵调节),并在保温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醋酸降低pH值,促进染料上染。

2.2.4 注意匀染剂的选用及用量
针对锦纶染色匀染性及覆盖性差的特点,应在染浴中加入少量阴离子或非离子型匀染剂,其中以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主。

既可在染色时与染料同浴使用,亦可以用匀染剂对锦纶进行染前处理。

阴离子型匀染剂在染浴中离解成负离子,进入纤维,首先占据锦纶纤维上有限的染座,然后在染色过程中随温度升高逐渐被染料所替代,降低了染料与纤维之间的结合速度,达到匀染的目的;非离子型匀染剂则在染浴中与染料发生氢键结合,然后在染色过程中逐渐分解释放出染料,并被纤维吸附。

通过试验发现,匀染剂的加入可明显改善匀染性及盖染能力,但随助剂浓度的增加,上染速率下降,导致竭染率不同程度下降,因此匀染剂用量不可太多。

因为匀染剂在染色过程中除起匀染效果外,同时还有阻染作用。

匀染剂用量过大,会降低酸性染料上染率,使染色残液浓度升高,造成大小样色差及重演性差。

一般,染浅色时匀染剂用量较大;染深色时,匀染剂用量较少。

长期以来,业界一直认为pH值的控制是锦纶染色成败的关键。

经过多年生产经验的积累,我们发现引入缓冲体系后,匀染剂的选用及用量对控制大小样色差起决定性作用。

匀染剂要与相应的染料类别配套使用,但用量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小样生产时,匀染剂的用量控制在0.2~1.5g/L,即在达到良好的匀染效果的前提下,若浅色的残液率在2%~3%、中深色在5%~15%,则该匀染剂用量即为所需量。

大生产再根据小样用量进行修正,可达到很好的效果。

2.3 大小样色差
锦纶染色时,造成大小样色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大小样所用坯布、染化料、大小样工艺条件不同等。

可采取的预防及补救有:减少环境及光源的影响,
规范打样和对色操作;分析大小样之间的差异,对小样的数据进行修正放样。

2.3.1 小样对色务必严格、精确
(1) 化验室对色、配色环境设计,应尽可能采用黑白灰等系列颜色,这样可以预防因环境色彩对眼睛生理所引起的“残像”而影响对色。

对色环境的照明必须充足,以防止对色时因光源而发生的色相变化,应采用“有条件”的固定光源,或配备符合国际标准的灯箱。

如果光源变化的几率比较高,如化验室对色环境为开放式,则窗外光源会因不同时间不同光源的变化(如早上与下午的光源不同,阴天与晴天的光源不同),而影响配色效率。

(2) 在打确认样之前应该先弄清楚客户的各种要求,如原样色光偏向,是否有特殊整理,纤维染色用染料是否被指定等。

(3) 打小样用水应与大样生产一致,并需每日对水质及其pH值进行测试,并调节至工艺要求,避免产生色光差异。

(4) 锦纶纤维的染色性能还随其染色前受热史而变化。

热定形条件不同会造成织物吸色率不同,从而造成织物批与批之间的色差。

锦纶织物前处理的工艺控制也对染色效果影响非常大,所以大小样的组织规格要相同,染前半制品的工艺条件力求一致,最好采用同一批半制品。

(5)小样应采用与大样同一产地、同一工厂、同一品名、同一批号的染化料。

配色时选择的染料配伍值要基本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染色过程中各染料在染液中的比例关系,有利于染色色光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拼色时主色染料宜固定,变动调节色光用染料,以便于大小样色光一致。

对于在染色加工过程中容易引起变色的染料不予采用。

2.3.2 规范化验室配色操作
(1) 一般来说,越接近灰色系列的颜色,其灰彩度越难判断,因为它包含的吸收色相比较复杂,经常需要三种染料拼混,故接近灰色系列的色相,配色时可仅以黄、红、青的感觉做色偏向的选择。

越是色彩感觉强的颜色,颜色的鲜与纯对色相的判断越是重要,故配色时要首先作出正确判断,选用正确的染料。

(2) 对色时要注意观察样与光线照射角度的变化,以保持一致。

(3) 把握样布染色后的烘干程度。

烘干过度,会造成色光不可逆的偏红;烘干不够,则影响色样的色光饱和度。

两种情况都会造成色光偏差。

(4) 仿色时应重视分品种、分色系,且留样,积累资料建立色样库(有对应的实际生产样更好)。

2.3.3 严格控制大小样工艺的一致性
(1) 打样染浴的pH值及升温工艺应尽量与大生产一致。

大样生产由于水质及直接蒸汽或间接蒸汽的交叉使用,往往锅炉蒸汽带入碱性而使染浴pH值偏高,使用缓冲剂或配备pH值在线监控仪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 小样染色的保温时间要与大样保持一致,以免由于染透性差而造成色差。

(3) 因固色也会影响色光,所以,小样固色后一定要调节色光,才能进入大生产的工艺制订。

3 结语
影响锦纶染色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设备、工艺、染化料、大小样色差及操作等几方面。

生产实践证明,抓好了上述几个环节,可以提高锦纶染色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使小样放样的一次成功率达到9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