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诊断报告书
人力资源诊断工作报告

人力资源诊断工作报告英文回答:Human Resource Diagnostic Work Report.Introduction:In this report, I will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 in our organization. I will identify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d suggest strategies for improvement.Current State of Human Resources:The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success of any organization. It is responsible for recruiting, training, and managing the workforce. After conducting a thorough analysis, I have identified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of our HR department.Strengths:One of the strengths of our HR department is itsability to attract and hire top talent. The recruitment process is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ensuring that the organization has skilled and qualified individuals in key positions. Additionally, the department has implemented various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programs to enhance the skills and knowledge of employees, which has resulted in improved performance and productivity.Weaknesses:However, there are also areas that need improvement. One major weakness is the lack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HR department. This has led to misunderstandings and delays in resolving employee issues. Additionally, the department lacks a clear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making it difficult to evaluate and reward employees based on their performance. This has resulted in a lack of motivation and reduced employee satisfaction.Recommendations:To address these weaknesses and further enhance the HR department, I propose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1. Improve Communication: Implement regular team meetings and encourage open and transparent communication among HR staff. This will help to address any misunderstandings and ensure timely resolution of employee issues.2. Develop a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Establish a clear and fair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that includes regular feedback, goal setting,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This will motivate employees and provide them with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performance expectations.3. Enhance Employee Engagement: Implement initiatives such as employee recognition programs, team-building activitie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his will increase employee satisfaction, loyalty, and productivity.中文回答:人力资源诊断工作报告。
人力资源诊断报告

人力资源诊断报告目录一、内容综述 (2)1. 报告目的 (3)2. 报告范围 (3)3.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4)二、人力资源战略与目标 (5)1. 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契合度 (7)2. 人力资源发展目标及计划 (8)3. 人力资源战略的实施情况 (9)三、组织结构与人员配置 (11)1. 组织结构现状及问题 (12)2. 员工岗位配置分析 (13)3. 职位设置与职责划分 (14)四、人力资源流程与制度 (14)1. 招聘与选拔流程 (16)2. 培训与发展 (17)3. 绩效管理 (18)4. 薪酬福利管理 (19)5. 员工关系与沟通机制 (20)五、人力资源效能评估 (22)1. 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比分析 (23)2. 关键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 (24)3. 员工满意度与忠诚度调查 (25)4. 人才流失情况分析与对策 (26)六、人力资源风险管理 (27)1. 法律法规遵从风险 (29)2. 内部管理风险 (30)3. 员工职业心理健康风险 (32)七、人力资源改进与优化建议 (33)1. 组织架构优化 (35)2. 人员配置调整 (36)3. 流程制度改进 (37)4.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策略 (38)八、结论与展望 (40)1. 诊断总结 (41)2. 存在问题与挑战 (42)3. 未来发展趋势与机遇 (43)一、内容综述本人力资源诊断报告旨在对企业当前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便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企业概况、人力资源现状分析、问题诊断、改进策略建议和实施计划。
企业概况:首先对企业发展历程、组织结构、业务范围等基本信息进行梳理,以便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背景和特点。
人力资源现状分析:通过对企业员工数量、年龄结构、学历分布、岗位分布等方面的数据分析,揭示企业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
对员工的绩效管理、培训发展、薪酬福利等方面进行评估,以期发现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报告

福利制度
公司的福利制度较为完善,包括五险一金、带薪年假、节日福利、定期体检等,同时针对不同岗位和职务级别制定了不同的福利标准,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薪酬福利制度
03
公司人力资源问题分析
培训与发展问题
薪酬福利问题
要点三
薪酬水平不具竞争力
公司应进行薪酬调查,了解市场薪酬水平,以确保公司的薪酬水平具有竞争力。
要点一
要点二
福利体系不完善
公司应建立完善的福利体系,如医疗保险、住房补贴、休假制度等,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留任率。
薪酬与绩效不挂钩
公司应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将薪酬与绩效挂钩,以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xx年xx月xx日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报告
contents
目录
引言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公司人力资源问题分析公司人力资源优化建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引言
报告的背景应首先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包括公司的历史、所处行业、主要产品或服务以及组织结构等。
公司简介
阐述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目的,即通过分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留任策略
员工招聘与留任
培训体系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管理培训等,每年定期组织培训计划和实施。
职业发展
公司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制定了双通道职业发展路径,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有利于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员工培训与发展
人力资源诊断报告范文

人力资源诊断报告一、背景介绍本报告旨在对我司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全面诊断,以发现潜在问题,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员工满意度和绩效。
本次诊断基于我司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招聘流程、培训体系、绩效评估体系、薪酬福利体系等方面。
二、诊断结果1. 人员结构:整体年龄偏高,中高层管理人员年龄偏大,年轻化程度不足。
2. 招聘流程:招聘渠道较为单一,对新人才的需求响应不够及时。
3. 培训体系:培训内容相对单一,缺乏针对不同岗位需求的个性化培训。
4. 绩效评估体系:评估标准不够明确,评估过程不够公开透明,导致部分员工对绩效评估结果存在疑虑。
5. 薪酬福利体系:薪酬结构相对单一,对关键岗位和优秀员工的激励不足。
三、问题分析1. 人员结构老化:需要加大招聘力度,吸引年轻人才,提升公司活力。
2. 招聘渠道不足:应拓宽招聘渠道,提高招聘效率,以满足公司对人才的需求。
3. 绩效评估体系不科学:需要重新梳理评估标准,确保公开透明,同时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绩效评估体系的认知和理解。
4. 薪酬福利体系缺乏激励性:应调整薪酬结构,增加激励性措施,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四、解决方案1. 加大招聘力度:拓宽招聘渠道,如网络招聘、校园招聘等,提高招聘效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2. 优化招聘流程:建立完善的招聘流程,确保招聘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性。
3. 培训内容多样化: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培训课程,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4. 明确绩效评估标准:重新梳理绩效评估标准,确保公开透明,同时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绩效评估体系的认知和理解。
5. 调整薪酬结构:增加激励性措施,如设立绩效奖金、提高福利待遇等,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五、执行计划与跟进措施1. 执行计划:本次解决方案的执行时间为XX个月,每月制定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人力资源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招聘策略和培训方案。
2. 跟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定期对解决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员工满意度的提高。
人力资源部工作诊断报告

人力资源部工作诊断报告概述本文旨在对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情况进行诊断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以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现状分析组织结构目前,公司人力资源部包括招聘组、薪资福利组、员工关系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组等子部门,各子部门间相对独立,信息传递不畅。
此外,人力资源部整体上缺少科学有效的组织设计和绩效管理制度。
业务流程人力资源部业务流程相对复杂,涉及到员工的招聘、培训、薪酬、福利、绩效考核、劳动合同等多个方面,但流程不够规范、科学,容易出现因为流程问题导致的工作延误、效率低下等现象。
人员素质人力资源部员工普遍素质较高,但部分员工在沟通、协调、项目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此外,由于员工素质的差异,导致部门内部有时缺乏协同精神,部门整体氛围较差。
信息系统人力资源部采用的信息系统较为陈旧,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数据处理和信息汇总效率低下。
问题分析以上的现状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人力资源部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人员素质和信息系统等方面存在着各种问题。
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流程不规范由于公司业务量巨大,人力资源部需要应对的业务流程也相对复杂,而流程不规范则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流程冗余等问题。
组织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部手握员工的重要信息,应该及时地向其他部门提供相关信息,并与其他部门配合完成人力资源的各项工作。
然而,人力资源部门内部信息沟通不畅,导致部门内部工作不协调,业务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动。
人员沟通和协调不足人力资源部有不同级别的员工,他们需要相互协作完成工作,但由于人员素质和人际关系差异,导致沟通交流不足,协作和配合成为工作调度的障碍。
信息系统滞后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人力资源管理也逐步数字化,然而人力资源部采用的信息系统却滞后于现实需求,加剧了员工工作量、降低了员工工作效率。
改进建议优化工作流程建议人力资源部在现有工作流程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优化,以提升工作效率。
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标准工作流程基于业务特点和时间要求,明确关键环节,制定标准的工作流程,使之预防问题和错误,提升工作效率。
某医院人力资源诊断报告

某医院人力资源诊断报告1. 引言本报告对某医院的人力资源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诊断分析。
通过对该医院的人员组成、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员工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研和分析,旨在为医院提供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和建议。
2. 人员组成某医院目前共有X名员工,其中X%为医生,X%为护士,X%为管理人员,X%为其他职能员工。
根据调查结果,医生人数相对较多,但护士和其他职能员工人数相对不足。
此外,年龄构成方面,大部分员工集中在30-40岁之间,年轻员工和资深员工的比例较低。
针对人员组成的问题,建议医院在招聘上加大对护士和其他职能员工的需求,平衡不同类型员工的比例。
同时,要加强对年轻员工和资深员工的培训和发展,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3. 培训与发展某医院的培训与发展计划相对薄弱。
调查显示,医院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和培训资源。
大部分员工表示,他们缺乏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提升机会,这对医院的发展和员工个人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了改善培训与发展情况,建议医院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计划和课程,提供员工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相关的课程。
另外,与外部专业培训机构合作,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资源。
4.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
调查结果显示,某医院的绩效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评价指标不明确,绩效考核过程不透明,导致员工对绩效管理产生了疑虑和不满。
为了改善绩效管理情况,建议医院建立科学、公平、透明的绩效管理体系。
制定明确的评价指标和考核流程,并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和反馈。
此外,应该鼓励员工参与绩效管理,提供培训和指导,帮助员工改进自身绩效。
5. 员工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对组织的氛围和工作效率有很大影响。
调查显示,某医院的员工满意度不高,大部分员工对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不满意。
另外,相当一部分员工表示对上级的管理方式和沟通方式不满意。
为了提高员工满意度,医院应该关注员工的需求和关切,改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制度。
公司人力资源咨询项目诊断报告

公司人力资源咨询项目诊断报告一、背景介绍二、诊断目标本次诊断的目标是分析和评估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并提出改进方案,以增强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战略性。
三、诊断方法1.文件分析:对公司的人力资源相关文件进行细查,包括员工手册、招聘政策等。
2.访谈调研:与公司高层、部门经理和员工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看法和意见。
3.数据收集:收集员工满意度调查和离职率等数据,以评估现状。
四、诊断结果1.人力资源策略的缺失:公司缺乏明确的人力资源战略,没有对人力资源的长远规划和目标设定。
2.招聘与选拔的不合理:公司在招聘和选拔过程中没有制定明确的标准,导致人才引进不合理。
3.培训与发展的不充分:公司存在培训和发展机会不足的问题,员工的技能和能力发展受到限制。
4.绩效管理的不科学: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存在问题,考核标准不明确,无法准确评估员工的表现。
5.福利待遇不足:公司的福利待遇不尽如人意,无法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归属感。
五、建议改进方案1.制定人力资源战略: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结合,制定明确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等方面。
2.优化招聘与选拔流程:建立科学的招聘和选拔流程,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确保招聘到适合的人才。
3.加强培训与发展:提供更多的培训与发展机会,包括内部和外部培训,以提高员工的技能和能力。
4.改进绩效管理: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明确绩效评估标准,并与员工的职业发展计划相结合。
5.优化福利待遇:提高福利待遇水平,包括薪酬、福利和员工关怀等方面,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六、实施计划1.制定人力资源策略:在一个月内完成,由高层领导与人力资源团队共同制定和确认。
2.优化招聘与选拔流程:在两个月内完成,包括制定流程、培训相关人员等。
3.加强培训与发展:在半年内完成,包括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内外部培训合作关系等。
4.改进绩效管理:在三个月内完成,包括制定评估标准、培训评估人员等。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报告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报告一、公司概况公司名称:XXX有限公司成立时间:20XX年XX月XX日注册资本:XXX万元所属行业:XXX公司规模:XXX人二、诊断背景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次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旨在对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为公司提供改善管理、优化发展的建议。
三、诊断方法1.资料收集:通过收集公司相关资料,包括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绩效考核等文件,以便全面了解公司的管理情况。
2.访谈调查:与公司管理层、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员工代表等相关人员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情况的认识和看法。
3.实地观察:对公司的部门、员工进行实地观察,从员工的工作状态、工作环境等方面了解公司的管理现状。
四、诊断结果1.组织结构分析:公司组织结构较为庞大,但存在部门重叠、职责不明确等问题。
建议优化组织结构,减少冗余部门,明确各职责和权限,提高工作效率。
2.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司制定了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够严格、制度执行不到位等情况。
建议加强对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增强员工的制度意识。
3.绩效考核分析:公司存在绩效考核指标不明确、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实际工作情况不符等问题。
建议与员工共同制定明确的绩效考核指标,并注重绩效与激励相结合,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4.员工培训与发展分析:公司在员工培训与发展方面投入较少,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和发展计划。
建议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投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职业发展空间。
五、诊断建议1.优化组织结构:精简部门,明确职责和权限,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强制度执行:强化对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制度意识。
3.改进绩效考核:与员工共同制定明确的绩效考核指标,注重绩效与激励相结合。
4.加大员工培训投入: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和发展计划,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职业发展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改制与管理模式设计咨询项目人力资源诊断报告书2003年5月23日目录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诊断报告1.人力资源综合分析人员组成描述及分析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现有员工1623人,其中中层以上管理人员112人。
具体组成情况如以下图表所示。
全体员工年龄结构组成(表1、图1)表1 全体 员工 年龄结构合计30岁以下30—35岁 35—40岁40—45岁45—50岁50岁以上人数709 308133 157 136 180 1623图1从公司整体来看,全体员工中40岁以下的1150人,占总人数的71%,30岁以下的709人,占总人数的44%,50岁以上的180人,占总人数的11%,年龄搭配比较合理,并且非常富有活力,适于公司长远发展。
全体员工学历结构组成(表2、图2)表2人力资源综合分人员组成描述与分析 人员变动描述与分析 问题综述全体员工学历结构合计研究生双学士大学大专中专技校高中初中其它人数4 263 365 179 141 253 418 1623图2全公司大专学历以上的员工有632人,占总人数的39%,其中在前方单位的大专学历以上的员工有466人,占前方单位员工1156人的40%,整体学历水平较低,但在本行业这个比例水平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公司每年都在招聘一定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整体学历水平的上升趋势比较明显。
全体员工职称结构组成(表3、图3)表3全体员工职称结构合计高级中级初级其它人数58 237 588 740 1623图3全公司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员工有883名,占到总人数的54%,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员工295人,占总人数的19%,整体的专业技能较高。
另外,公司中具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项目经理资质的人数分别为67人、52人、13人、3人,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但资质级别从高到低的人数逐渐减少,不利于培养新的具有高级资质的项目经理。
中高层管理者年龄结构组成(表4、图4)表4中高层管理者年龄结构合计30岁以下30—35岁35—40岁40—45岁45—50岁50岁以上人数7 32 36 14 12 11 112图4在企业中高层领导中,40岁以下的有75人,比例为66%,50岁以上的11人(其中6人为高层领导),所占比例为10%,以老带新,年龄搭配合理,年轻的管理者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中高层管理者学历结构组成(表5、图5)表5中高层管理者学历结构合计研究生双学士大学大专中专技校高中初中其它人数 3 48 46 10 5 0 0 112图5公司中高层管理者的学历水平比较高,大专以上学历的有97人,占总数的84%,但几乎全部(109人)是技术专业背景,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科学的管理理论,不利于全面发挥管理的各项职能。
中高层管理者职务结构组成(表6、图6) 表6 中高层管理者 职务结构合计高层 中层正职 中层副职人数103171 112图6公司高层、中层、中层副职的比例为1:3:7,从管理幅度的角度来看,这个比例偏小,高层领导数量偏多。
公司总部的职能部门在人员配置上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职能部门共85人,数量较多,个别部门有人浮于事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人多事少;第二、有的部门人员不足,难以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比如:人事处只有3人,但对于本公司这样的规模,如要真正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功能,3人则远远不够。
此外,公司的内退员工较多(全公司现有内退职工153名),每名内退员工每年的费用将近25000元,增加了公司和各下属单位的负担。
人员变动描述及分析从2000年到2002年公司人员变动情况如表7所示:人力资源综合分人员组成描述与分析 人员变动描述与分析问题综述表7均来自于人事处)通过上表可以看出:近三年,公司平均每年新进员工为73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为57人,所占比例为78%,这有助于提高公司整体的文化水平,增加公司的活力,但因为公司在用人上没有整体规划和长远考虑,只是按照各分公司现实工作的需要进行招聘,导致了每年招聘人数变动幅度较大。
公司平均每年招入的大中专毕业生远远高于离开的具有相同学历的人员(如图7所示),使公司整体学历水平保持上升的势头,但离开的21人中,有14人具有本科学历,并且都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他们的离开对公司来说是很大的损失,也说明公司在高学历人才的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
此外,公司内部的晋升和降级都是因为组织结构的变化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并没有把晋升和降级作为激励手段,这也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
图7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综述公司在观念和认识上有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人力资源工作定位不高,主要原因是公司领导对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给予的支持不够,导致了人力资源管理难以完成其应有的战略职能。
人力资源部门应与生产部门一样,讲究投入和产出,生产的产品就是合格的人才、人与事的匹配(如图8所示),追求的效益包括人才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还包括近期效益和远期效益的统一;第二,人事处没有将工作分析、招聘管理、培训管理和员工个人发展规划等职能作为重要职能来抓,下属单位对人事处工作的配合也不够,这些都严重妨碍了人力资源工作的系统开展。
图8毕业,只是在工作过程中做过少量不同层次的进修,他们不完全具备履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没有全面掌握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操作实务,对员工的培训和开发、劳动关系改善等方面的实际工作原则、方法和技巧不甚了解。
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第一、管理者层面。
公司管理者没有按市场运行规则配置,主要经营管理者都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聘用的,没有明确的用人标准。
第二、职工层面。
模糊的职工“主人翁地位”使公司丧失了“用人自主权”。
公司经营管理者管理职能的发挥受到“职工主人翁地位和作用”的制约,特别是在可能触及到某些职工利益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冗员”、“人浮于事”等问题因没有切实可行的人员退出机制而无法得到解决。
设立“人力资源中心”的计划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由于各种原因,这项计划没能执行。
此外,由于当前我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公司还要承担一部分社会功能,要比私有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受到更多一些的政策限制,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的用人自主权。
2.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诊断识不足,缺乏对人员需求的长远考虑,对本企业未来人力资源需求情况不能做到心中有数。
在对外招聘上基本上是按照下属单位的请求,要什么人就招什么人,而下属单位则只是根据当前工作和短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招聘需求,没有考虑公司的整体发展,这样就造成了在集团公司的层面上缺少必要的人才储备。
各下属分公司之间的人员调配基本上是由各分公司领导自己完成的,缺乏全公司的整体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的不足也源于公司整体规划的不足,公司的总体经营计划和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计划的具体情况如表8所示。
公司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其发展战略的结合还处于“行政事务性结合”阶段(如表9所示),具体表现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只限于一些日常的招聘、职称评定、劳动合同管理、人事档案管理、薪资核算等事务,人力资源对战略的影响以及和战略的联系都不明显。
表8公司总体经营计没有长期的人员需求人事处对人才市场计划分公司在业务需要时向总公司提出用人要求总公司对分公司的人员需求计划没有详细分析了解不足,人才来源渠道比较单一 经常性的临时调用表9所示),公司目前做的很不到位。
公司没有科学、合理的职务说明书,对各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只进行了简单的统计,没有明确的说明,各岗位人员基本上是按照自己、或直接上级对本岗位的理解进行工作,造成岗位职责不明确、不科学,有时会出现具体工作没人负责的现象。
由于没有职务说明书,人员的安排和使用主要凭经验,随意性较大,这也对考查人员是否与岗位相匹配带来了一定难度。
另外,工作分析的不足使得一些关键岗位的人手不足,这成为了制约公司发展一大障碍,比如经营开发处每年要做100多份标书,但人员不足,经常要借调分公司的人来协助完成,使经营开发处的工作无法系统地开展,影响了集团公司全方位的市场开发。
图9公司外部招聘的渠道比较单一,绝大多数是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招聘流程如附图一所示),只有1999年进行过一次公开对外招聘,没有充分利用社会上广大的人才市场。
公司还缺乏一套健全的招聘、面试程序和科学的考评、测试标准。
在内部人员任用方面:分公司的正职和职能部门的正副职由总公司直接聘用,分公司的副职由下属公司经理报批,总公司批准,缺乏竞争机制,而且没有明确的任职标准。
后方单位经理虽然实行了竞争上岗,但并没有彻底的执行,具体表现为三年任期期满后继续留任,失去了“竞争上岗”的真正意义,也使更优秀的人才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
(试行) 》对公司的培训工作做了框架性的规划,但内容不够详细,没有具体说明公司的培训内容(比如职前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员工态度培训、管理技能培训等)和方法(比如课堂培训、案例研究、现场学习、模拟练习等)。
另外,公司实施培训的目的也不够科学,只是强调员工素质和技能的提高,而更重要的应该是满足公司长远发展和员工个人长远发展的需要。
培训是创建高技能员工队伍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应具备的主要功能如图10所示,而培训在本公司只是发挥了“满足企业当前业务需求”的功能。
公司在培训方面缺乏整体规划和长远考虑,目前所做的培训主要有:项目经理培训、内审员培训、实验员培训、预算员培训、安全员培训和办公室文秘培训(培训流程如附图二所示),并且所有培训采用的都是单一的课堂学习的形式,主要目是为了提高部分岗位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获得上岗资格。
公司缺乏不同职务所需的系统培训,以及对企业所缺乏的某种能力—-比如管理技能的专项培训。
此外,公司所做的培训都是由政府或行业相关部门组织的,公司只是被动地安排人员参加,没有根据自身的需要主动组织培训。
公司能够参加培训的人员主要就是以上所提及个别岗位的从业人员,而其他人员没有接受培训的机会。
培训的不足使公司不能整体提升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更不能满足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
公司唯一自行组织并坚持的培训是新招大中专毕业生的入职培训,培训时间为一周,培训主要内容为公司企业文化、公司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
公司没有充分利用所提取的教育基金,每年在培训上的投入不到10万元,无法实现培训应有的作用。
图10员工个人职业规划和公司长远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图11所示),这样才能系统、全面地执行以上几项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并使各项职能充分发挥作用。
图11公司现行薪酬福利体系的构成为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年功工资、辅助工资和绩效工资五部分。
岗位分为管理人员岗位和技术工人岗位两大类,共20个级别,公司没有对各岗位的价值进行科学的评价,缺乏确定岗位工资标准的基础,另外公司岗位工资的基数过小(总经理的岗位工资最高,仅为456元),这两项因素导致了岗位工资的差距相对较小,没能充分体现岗位价值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