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上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综合分析报告
肺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

经 内分泌分化[ 。 因其可 以产生多种异位激素 , 如促 肾上腺皮 质激素 ( A C T H ) 、 促 肾上腺皮质 激素释放激素 ( C R H ) 、 生 长激
素释放激 素( G HR H) 和5 . 羟色胺 ( 5 . H T ) 等, 所 以肺 神经内分 泌癌患者可 出现类癌综合 征 .表现为哮鸣样 支气管痉挛 、 阵
类 型的病例 。
其中 类癌 1 例, 不 典型类癌 1 例, 小细胞癌 9 例 。C T 主要表
现为肺 门肿块影 和阻塞性肺炎 ,平 扫密度均匀者 占 8 2 %( 9 / 1 1 ) 。增强后 肿块呈不均匀 强化较平扫强化约 1 5 ~ 3 5 H u , 纵
隔淋巴结转 移者 占 9 1 %( 1 0 / 1 1 ) 。
立存在 的肺癌类 型 , 而是分化 差的鳞癌 或腺癌的变 型 , 甚 至 可能是神经 内分泌细胞癌 的变 型 . 在 电镜下无任何独立存 在 的超微 结构特征 。 表现为腺分 化或鳞分 化特征 , 有 的则 为神
肺部. 扫描时 嘱患者深 吸气后屏住 呼吸 , 平扫 后进行增 强扫 描, 采用单筒高压 注射器 于肘前 静脉快速注入非离子 型碘对 比剂 ( 碘海 醇 ) , 剂量 2 m l / k g 体质量 , 注射 速度 3 m l / s , 注射
中国药物与临床 2 0 1 3 年 2月第 1 3 卷第 2 期C h i n e s e R e m e d i e s 鱼C l i n  ̄ F e b r u a r y 2 o 1 3 ’ 0 1 .
_ 2
・
1 85 ・
Hale Waihona Puke ・影 像 诊 断 ・
肺 神经 内分泌癌的 C T表现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病理分析

[ ]田洁 , 3 王胜军 , 化溪 . h 许 T 9细胞 : 一种新 型效应性 CM T细胞 I
亚 群 [ ] 细 胞 与 分 子 免 疫 学 杂 志 ,0 9,5 9)8 3 5 J. 20 2 ( :5  ̄5 . [ ]N u — r T L9 ad cKt matcl 1 e cr nti 4 or A aK .I- n — i+ i i s el i a l ̄i hii s sn
c sBod1 suin¥ ̄ie m t ̄a J1 l x m — ms l hnfs e e ,A se ml .Ci E pI mu o o n
nl 19 1 1 1 :2 —3 . o, 98,1 ( ) 1915 ( 稿 日期 :0 20 —6 收 2 1-41 )
肺 大 细胞 神 经 内分 泌 癌 临床 病 理 分 析
l 0例 L N C患 者 中男 8例 , 2例 , CE 女 年龄 4 2~ 7 (95 7 2 ) 。均有 长期 吸 烟 史 。临 床 表 现 6 5 .2± .4 岁 为 咳嗽 (0 ) 咳痰 (0 )胸 痛 (0 )呼 吸 困难 9% 、 6% 、 3% 、 (0 )发 热 ( 0 ) 2% 、 1 % 。胸 部 x线 表 现 为 结 节 状 阴
物技术 有 限公 司 , 步骤按说 明书进行 。所有抗 原均 经
6 5
型 4例 , 肿瘤直 径 2 5~8 5e 其 中 5例 可 见 肺 门 . . m, 和 ( ) 隔 内肿 大淋 巴结 , 可 见胸 膜 侵 犯 。肿 或 纵 1例
山 医 药 2 1 第 5 第 3 0 2年 2卷 1期 柠檬 酸( H .) E T p 80 高压 锅 煮沸进 行抗 p 60 或 D A(H .) 原修复处理 。经一抗 、 二抗及 D B显色后 , A 苏木 精衬 染, 中性树胶封 固 。以正常一抗 动物血清 和缓 冲液代 比例 , 色质细或 空 泡 状 , 见 核 仁 ; 免疫 组 化 一 染 常 ⑤ 种或 多种 的 神经 内分 泌 标 记 阳 性 ( 包 括 N E) 不 S 或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病理诊断标准

一、背景介绍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是一种少见但具有高度恶性潜能的疾病,通常表现为侵袭性生长和快速转移。
其病理诊断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二、组织学特点1. 组织形态学特点LCNEC的组织形态学特点主要包括大细胞型和小细胞型两种类型。
大细胞型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细胞具有大而多变的核形态,丰富的细胞质和可见的核分裂相;小细胞型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细胞则呈现出小型圆形或椭圆形的核,胞质较少。
2. 免疫组化特点LCNEC细胞通常显示强烈的神经内分泌标记物阳性,包括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单胺氧化酶(MAO)、色素半胱氨酸蛋白(CGA)等。
细胞角蛋白等上皮标记物也常常阳性表达,这有助于与其他类型的肺癌进行鉴别。
3. 电镜特点通过电镜观察,LCNEC细胞胞质内可见高电子密度的颗粒物,呈颗粒状分布。
细胞核内含有众多核仁,核膜清晰,核仁呈颗粒状分布。
三、免疫组织化学标记1. 神经内分泌标记物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对神经内分泌标记物的阳性表达对于LCNEC 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NSE和CGA通常是首选的标记物,它们的强阳性反应提示有助于支持LCNEC的诊断。
2. 上皮标记物需要检测细胞角蛋白、继续分化标记物(如CK)、上皮膜抗原等上皮标记物的表达情况,以排除其他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四、分子病理学特点1. 基因变异最近的研究表明,LCNEC患者存在多种驱动基因的突变,包括p53、RB1、STK11等。
这些基因的突变情况对于LCNEC的预后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 分子标记一些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水平也与LCNEC的预后相关,如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被认为是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重要指标,高表达的Ki-67蛋白通常提示着恶性肿瘤的快速增殖和侵袭。
五、诊断标准根据上述的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特点和分子病理学特点,国际上尚无统一的LCNEC诊断标准。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将LCNEC 归类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种亚型,其诊断主要依靠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记物的阳性表达。
右上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综合分析报告

前言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是一种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届丁大细胞癌的变异业型,但其生物学特性类似丁小细胞肺癌.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同时具备神经内分泌形态学特征和神经内分泌分化特征,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单独手术治疗疗效差,包括辅助化疗在内的多学科治疗有望提高患者的预后 .一、病例资料1. 患者,男,66岁。
2. 因右侧股骨下段转移癌术后1月”入院。
3. 体健。
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
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4. 体温36.5 C,脉搏79次/分(规则),呼吸20次/分(规贝U),血压120/80mmHg c神志活楚,发育正常,体质消瘦,皮肤未见明显出血点及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活,无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部平软,无明显压痈及反跳痈,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右侧下肢石膏外固定,肢端末梢循环好。
5.2017- 2-16龙山县人民医院右侧膝关节MRI检查示右侧股骨下段骨髓腔内异常信号,考虑良性骨肿瘤诊断:右上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诊断依据:门诊资料:2017-2-16龙山县人民医院右侧膝关节MRI检查示右侧股骨下段骨髓腔内异常信号,考虑良性骨肿瘤;2017-3-22湖南省肿瘤医院病理切片会诊示右股骨下段符合转移性低分化癌,考虑神经内分泌癌,建议查肺等处。
2017-3-23龙山县人民医院胸部CT检查示右上肺前段小片状阴影,占位性病变不完全排除。
2017-3-24本院门诊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上叶前段结节,纵隔肿大淋巴结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仔细阅片可见肺部右上肺占位,纵隔2R 4R明显肿大淋巴结)。
2017年3月份该院股骨拍片示内固定位置尚可。
入院后辅检:生化检验报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33.89 ng/ml f。
免疫检验报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测定阳性(+) P,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测定弱阳性(土)P。
免疫检验报告:甲型肝炎抗体测定阴性(-),丙型肝炎抗体测定阴性(-),人类免疫缺陷病蠹抗体测定阴性(-),梅蠹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测定阴性(-)。
神经内分泌癌

神经内分泌癌神经内分泌癌,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又复杂的名词,实际上在我们的健康领域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位置。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神经内分泌癌。
简单来说,它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恶性肿瘤。
这些神经内分泌细胞在我们体内分布广泛,存在于胃肠道、胰腺、肺等多个器官和组织中。
神经内分泌癌的发生,就是这些细胞出现了异常的增殖和分化,形成了肿瘤。
神经内分泌癌的症状因其发生的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
比如说,如果它出现在胃肠道,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腹痛、腹泻、黑便等症状;如果在肺部,可能会引起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
由于这些症状在早期可能并不明显,或者与其他常见疾病的症状相似,这就给早期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那么,医生是如何诊断神经内分泌癌的呢?通常,这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方法。
影像学检查,如 CT、MRI 等,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而病理检查则是确诊的“金标准”,通过对肿瘤组织进行取样、染色和显微镜下观察,确定细胞的形态和特征,从而明确诊断。
在治疗方面,神经内分泌癌的治疗方法也因肿瘤的部位、大小、分期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而异。
手术切除是治疗早期神经内分泌癌的主要方法。
如果肿瘤已经发生了转移,或者无法进行手术,那么可能会采用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化疗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放疗则是利用放射线来破坏肿瘤细胞的 DNA,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靶向治疗则是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如某些基因突变或蛋白质,使用特定的药物进行精准打击。
免疫治疗则是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让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值得一提的是,神经内分泌癌的预后也因多种因素而异。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患者,预后通常较好。
但如果肿瘤已经处于晚期,或者出现了广泛的转移,预后可能就不太乐观。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我们无法完全预防神经内分泌癌的发生,但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会降低其发生的风险。
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营养的食物,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陈云荣;刘达【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22(38)4【摘要】目的评估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pLCNEC)临床特征、肿瘤标志物、治疗方法等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通过电子病历回顾分析149例p LCNEC患者病历资料,通过Kaplan-Meier曲线及Cox回归分析患者临床特征、血清肿瘤标志物(NSE、CA125、CA153、CYFRA21-1)、病理类型(复合型、单纯型)以及治疗方法(手术、化疗、免疫治疗)等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149例患者中位年龄63岁,其中男136(91.28%)例;单纯pLCNEC 100例,复合型pLCNEC 49例;中位生存期为18(10,32)月。
血清NSE、CA125、CA153、CYFRA21-1水平增高的患者总生存期(OS)明显缩短(HR分别为2.959、4.249、5.198、1.84,均P<0.05)。
预后差的相关因素还包括:肿瘤TNM分期(与Ⅰ期患者比较,Ⅲ期、Ⅳ期患者的HR分别为4.074、9.470,P<0.05),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HR=1.815、4.083,P<0.05)。
其中CA125、CA153、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接受手术治疗的Ⅰ-Ⅲ期患者OS明显延长(HR=0.357,P<0.05)。
复合型pLCNEC与单纯pLCNEC的OS无差别,但合并小细胞肺癌的复合型pLCNEC预后更差(HR=2.051,P=0.024)。
CEA、CA125、CA153阴性的患者手术治疗的HR分别为0.256、0.479、0.388(均P<0.05),而CEA、CA125、CA153阳性患者手术治疗的HR分别为0.548、0.628、0.746(均P>0.05)。
结论CA125、CA153、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是pLCNEC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小细胞肺癌的复合型pLCNEC预后更差;手术治疗显著改善Ⅰ~Ⅲ期pLCNEC患者预后。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29例临床诊治及预后分析

张力 , 使骨折不 至 于因力 量失衡 而分 离 。但 在实 际操
t n r e s [ J ] .A r t h r o s c o p y , 2 0 0 2,1 8 ( 2) :1 5 6—1 6 2 .
能恢复不佳 。在 关节修 复效 果等 同 的条 件下 , 首选 微 创小切 口术式 既能 良好修 复关节 , 又能将手 术损伤 降 低至最低 , 它是 微创理 念 、 力 学原 理 、 现代 内固定技 术 的有机结合 。
参 考 文 献
[ 1 ] 李健 ,肖祥池 ,朱文雄 , 等.经皮穿刺张力带固定 术治疗髌 骨 骨折 1 2例 [ J ] .中华创伤杂志 , 2 0 0 3, 1 9( 7 ) : 4 3 3—4 3 5 . [ 2] T A N D OG A N R N,D E MI RO R S H,T U NC A Y C I ,e t a 1 .A r t h r o -
[ 6 ] 肖展豪 , 李炜 明, 翁绳健 , 等.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 手术治疗
的体会 l J ]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2 0 0 6, 2 1 ( 3 ) : 2 3 1— 2 3 2 .
[ 7 ] B A  ̄ A R I R K, E R D E M L I B , T U C C A R E , e t a 1 . S a f e z o n e f o r t h e
s c o p i c a s s i s t e d p e r c u t a n e o u s s c r e w ix f a t i o n o f s e l e c t p a t e l l a r f r a c —
肺外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与治疗(附36例报告)

肺外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与治疗(附36例报告)
王妍华;肖菊香
【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
【年(卷),期】2008(16)6
【摘要】目的:探讨肺外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病理、诊治及预后.方法:1997年1月-2007年7月间本院收治并随访神经内分泌癌36例,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27岁-81岁,平均为53岁,病例来源于多器官,肺部除外,分为消化系统组及非消化系统组.结果:采用手术、化放疗综合治疗为主,目前存活病人11例,最长为3年半,死亡病人生存1年以内者15例,1年-2年者6例,2年以上者4例,均未超过5年.总体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44%、25%.结论:神经内分泌癌病理分为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及小细胞癌,确诊需行免疫组化或电镜检查,治疗应采用综合治疗为主,不同病理类型预后不同,但发现时已伴有转移,故生存时间较短.
【总页数】4页(P1035-1038)
【作者】王妍华;肖菊香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陕西,西安,71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
【相关文献】
1.原发性肺滑膜肉瘤诊断与治疗——附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胡智;刘单;戴天阳
2.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后并发气胸的诊断与治疗(附64例报告) [J], 张传生;汪栋;韩开宝;周源;孙宏志;孙向东;许罡;路东明;叶玉坤
3.肺奴卡菌病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报告 [J], 梁贯洲;孙俐丽
4.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与治疗策略(附78例报告) [J], 刘玉洪;孙磊;王明钊;沈毅;林乐胜;罗宜人
5.肺及肺外结节病的病理形态学分析(附30例报告) [J], 张容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是一种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属于大细胞癌的变异亚型,但其生物学特性类似于小细胞肺癌.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同时具备神经内分泌形态学特征和神经内分泌分化特征,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单独手术治疗疗效差,包括辅助化疗在内的多学科治疗有望提高患者的预后.一、病例资料1.患者,男,66岁。
2.因“右侧股骨下段转移癌术后1月”入院。
3.体健。
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
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4.体温 36.5℃,脉搏 79次/分(规则),呼吸 20次/分(规则),血压 120/80mmHg 。
神志清楚,发育正常,体质消瘦,皮肤未见明显出血点及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无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部平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右侧下肢石膏外固定,肢端末梢循环好。
5.2017-2-16龙山县人民医院右侧膝关节MRI检查示右侧股骨下段骨髓腔内异常信号,考虑良性骨肿瘤诊断:右上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诊断依据:门诊资料:2017-2-16龙山县人民医院右侧膝关节MRI检查示右侧股骨下段骨髓腔内异常信号,考虑良性骨肿瘤;2017-3-22湖南省肿瘤医院病理切片会诊示右股骨下段符合转移性低分化癌,考虑神经内分泌癌,建议查肺等处。
2017-3-23龙山县人民医院胸部CT检查示右上肺前段小片状阴影,占位性病变不完全排除。
2017-3-24本院门诊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上叶前段结节,纵隔肿大淋巴结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仔细阅片可见肺部右上肺占位,纵隔2R、4R明显肿大淋巴结)。
2017年3月份该院股骨拍片示内固定位置尚可。
入院后辅检:生化检验报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33.89 ng/ml ↑。
免疫检验报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测定阳性(+) P,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测定弱阳性(±) P。
免疫检验报告:甲型肝炎抗体测定阴性(-) ,丙型肝炎抗体测定阴性(-)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阴性(-)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测定阴性(-) 。
上中腹部CT检查示左肾小结石可能,余中上腹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左下肺小钙化灶。
电话联系湖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就该病人病情讨论及再次阅病理切片报告涂片考虑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心电图正常。
心脏彩超检查示心脏形态及瓣膜活动未见明显异常。
头颅及股骨CT检查示老年脑改变,建议必要时、专科病情允许情况下行MRI检查。
右侧股骨下段骨肿瘤术后改变,请结合临床老片。
中上腹部CT检查示左肾小结石可能,余中上腹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左下肺小钙化灶。
骨ECT检查示右侧股骨中下段骨质代谢异常活跃灶。
鉴别诊断:[1] [2]1、小细胞肺癌(SCLC)尤其是SCLC的中间细胞型与LCNEC鉴别比较困难。
两者在细胞平均大小、包浆数量、是否存在细胞核、坏死的程度以及核脆性方面都有差异。
LCNEC主要形成紧密型肿瘤,而SCLC通常是松散型生长,易于播散。
此外LCNEC主要表现为类癌样花瓣状或柱状排列类型,而SCLC较少有此表现。
2、基底细胞样癌是大细胞肺癌的一种亚型,LCNEC和基底细胞样癌在形态学上有一定的相似性,Sturm等研究两种标志物在二者中的表达,大腺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LCNEC 中表达的特异性为100%,34betaE12在基底细胞样癌中表达得到特异性为98.3%。
这两种标志物有助于两种肿瘤的鉴别诊断。
3、类癌Rusch等报道Ki-67、p53、Rb的表达有助于LCNEC同类癌鉴别。
4、另外注意与AC、TC以及低分化鳞癌或低分化腺癌鉴别。
治疗方案:入院后进行相关检查后于2017-4-9行EP方案化疗二、综合分析(一)病因及发病机制[3][5]大细胞肺癌和其他病理类型的肺癌一样,确切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欠了解。
经过多年的大量调查研究,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密切关系:一、吸烟几乎所有肺癌患者的发病与吸烟有关。
吸烟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10-13倍。
吸烟量越多,吸烟年限越长,开始吸烟年龄越早,肺癌死亡率越高。
戒烟持续15年才与不吸烟者相近。
吸纸烟者比吸雪茄,烟斗者患病率高。
纸烟中含有各种致癌物质,如苯并芘,为致癌的主要物质。
被动吸烟也容易引起肺癌。
女性中丈夫吸烟者肺癌危险性增加50%。
上海市区的一项调查表明,本人不吸烟而与吸烟的丈夫生活在一起的妇女,肺癌危险性平均升高19%,长期与重度吸烟的丈夫生活者,危险性可升高30%。
二、职业致癌因子已被确认的致人类肺癌的职业因素包括石棉,无机砷化合物、二氯甲醚、铬及其他化合物,镍冶炼,氡及氡子体,芥子体,氯乙烯,煤烟、焦油和石油中的多环芳烃,烟草的加热产物等。
在石棉厂工作的吸烟工人肺癌死亡率为一般吸烟者的8倍,是不吸烟也不接触石棉者的92倍。
可见石棉有致癌的作用,还说明吸烟与石棉有致癌的协同作用。
三、空气污染包括室内小环境和室外大环境污染。
如室内被动吸烟、燃料燃烧和烹调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致癌物。
有资料表明,室内用煤,接触煤烟或其不完全燃烧物为致癌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对女性腺癌。
烹调时加热所释放出的油烟雾也是致癌因素,不可忽视。
有报道,烹调时处于烟雾弥漫的室内的女性患肺癌的危险度比处于无或少烟雾室内的女性越高60%,且接触烹饪油烟的次数越多、年限越长,患肺癌的危险性越大。
城市中汽车废气、工业废气,公路沥青都有致癌物质存在。
其中主要是苯并芘。
四、电离辐射大剂量电离辐射可引起肺癌。
辐射的不同射线产生的效应也不同。
一般人群中电离辐射来源约49.6%来自自然界,44.6%为医疗照射,来自X线诊断的电离辐射可占36.7%。
五、饮食与营养大量研究显示维生素A、B、C、E及β胡萝卜素能够抑制化学致癌物诱发的肿瘤。
一些调查报告认为摄取食物中维生素A含量少或血清维生素A含量低时,患肺癌危险性增高。
六、肺部既往疾病史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对吸烟等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肺部疾病史(如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尤其是结核瘢痕者,男性患肺癌的危险是正常人群的5倍,女性患肺癌的危险是常人群的10倍。
七、遗传因素一个人患肺癌不仅与环境因素有关,而且遗传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
中青年人罹患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遗传和吸烟。
日本学者进一步就不同组织类型的发病情况进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发现35..8%的肺鳞癌患者有肺癌家族史,与其他人群相比有显著差别;58.3%的肺泡细胞癌的女性患者有肺癌家族史,并且她们中3/4的人双亲患有肺癌。
遗传因素是女性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不仅支持了肺癌的家族史增加个体患肺癌的危险性,而且也说明了女性对肺癌的遗传易感性比较高。
八、社会心理因素有关肺癌患者与发病前心理社会因素关系的兵力对照研究提示,精神长期压抑者OR值为4.14,按人口暴露率8.8%计算,其人群归因危险度为21.6%。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对北京市近郊区350例肺癌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北京市肺癌效应较强的多种危险因素,即呼吸系统疾病,吸烟史、污染源、家族肿瘤史、家庭不和及精神创伤等式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
不良生活事件引起癌症的机制尚未阐明,一般认为不良生活事件使机体产生应激,出现抑郁、忧虑、悲伤、紧张、愤怒或焦虑等负性情绪。
过度或持续的应激会导致机体内环境失衡,免疫功能紊乱而发生癌症。
九、其他危险因素如内分泌状况、免疫状态、体重指数等与肺癌有一定关系;女性肺腺癌与雌激素水平有关等。
(二)病理生理[4]细胞体积较大(约三个或以上淋巴细胞大)、胞浆丰富,核质比低、神经内分泌分化呈瀑样巢式增长、具有小梁结构、玫瑰和栅栏样特性,核染色质颗粒易变、清晰或非典型的核仁、肿瘤细胞核有丝分裂率高(≥ 11/10 HPF)。
(三)临床表现[6]LCNEC 与良性肿瘤(TC 和 AT)可从以下几个特征区分,表明其恶性程度高。
LCNEC 患者常常缺乏特异性症状,如咳嗽、咳血、难治性阻塞性肺炎少见;有时患者以无症状结节或胸痛、类似流感症状、呼吸困难、盗汗及良性肿瘤综合症等非特异性症状就诊。
副肿瘤综合征也非常少见。
与 SCLC 类似一般在诊断 LCNEC 时呈现淋巴结转移(60%-80%)和远处转移(40%)。
(四)诊断[7]2004年WHO提出了LCNEC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1、肿瘤具有神经内分泌肿瘤形态结构(呈器官样巢、小梁状、栅栏状、菊形团样等结构);2、高核分裂比例,通常>11个/10个高倍镜视野(2mm2),中位数70个/10个高倍视野;3、坏死(常为大区域);4、肿瘤细胞大,低核质比例,染色质细或空泡状,常见核仁;5、免疫组化一种或多种的内分泌标记阳性(不包括NSE)或电镜下的神经内分泌颗粒。
(五)治疗:[8] [9] [10]1. 外科治疗可手术切除(TNM 分期为 I 和 II 期)患者应首选手术治疗,这也是肺 LCNEC 获得确诊的主要手段。
但是大多数肺 LCNEC 患者因局部或全身转移而失去手术机会。
早期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术是首选,在采样纵隔淋巴结切除术后病理证实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手术可改善预后。
Grand 等进行了一项肺LCNEC 与 LCC 比较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两者的手术方式 (段切除术、肺叶或全肺切除术) 和 OS 无显著差异,然而他们发现肺 LCNEC 比纯 LCNEC 更容易发生脏层胸膜浸润。
Mazières 等报道 18 例 T3 和 / 或 N2 肺 LCNEC 患者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后,继续辅助放疗,1 年存活率是 27%,与淋巴结转移状态无关。
Zacharias 等认为肺 LCNEC 患者行扩大的完整解剖性切除 + 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或有益预后。
30% 的肺 LCNEC 患者可行外科治疗,因此优化围手术期治疗也可能改善预后。
2. 辅助诊疗所有(I–III 期)可外科切除的肺 LCNEC 仍应选择手术治疗,而围手术期的新辅助治疗或术后辅助化疗是防止肿瘤复发有效手段。
144 例 I 期术前或术后化疗肺 LCNEC 患者回顾性分析证实预后更好,虽然该结果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辅助治疗在早期诊断的肺 LCNEC 中应用前景被看好。
目前,有关肺 LCNEC 的最佳治疗方案尚未确立,此外还不清楚是否应该待其如 SCLC 一般治疗。
2006 年 Iyoda 等进行了一项以 SCLC 标准的化疗方案顺铂 + 依托泊苷辅助治疗行根治性切除肺 LCNEC 患者的单中心前瞻性研究,其结果与本中心同类无化疗患者的历史数据对比,化疗与无化疗组的 5 年 OS 为88.9%、47.4% 和 2 年 DFS 为 86.7%、47.8%。
3 年后 Iyoda 等研究结果再次证实术后予顺铂 + 依托泊苷(以铂为基础的)化疗组预后明显优于无铂化疗或术后不辅助治疗者。
此外多变量分析表明含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可能对预后影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