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喻、暗喻、借喻题目答案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章节测试第六章 语用

现代汉语,章节测试第六章 语用

第六章语用一、单项选择题1.“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运用的修辞格是()A.借喻B.回环C.比拟D.借代【解析】B 本题考查回环,回环就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的一种修辞格式。

“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所运用的就是这种修辞格。

2.以下各例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这孩子像他爸爸。

B.这孩子像个猴子。

C.这孩子好像感冒了。

D.这孩子好像活过来了。

【解析】B 本题考查比喻,比喻是利用本质上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一种修辞方式。

本题唯有B答案比喻的是不同事物间的相似点的描绘,故选B。

3.下面的句子里使用了拈连辞格的是()A.人老心却不老。

B.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

C.酒好不怕巷子深。

D.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解析】A 本题考查拈连辞格,拈连就是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又叫顺拈。

“人老心却不老。

”句中把“人”的“老”,用到了“心”上。

4.下面的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B.浇树浇根,交人交心。

C.天寒地冻冻不坏我们的决心。

D.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解析】B 本题考查比喻,比喻是利用本质上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一种修辞方式。

“浇树浇根,交人交心。

”“浇”、“交”谐音拈连。

前句比喻。

比喻与人相交要真心实意相处。

也说“交人交心”。

5.“瞧人家两口子,‘郎财女貌’,多般配!”这句话用了()。

A.仿词B.夸张C.双关D.反语【解析】A 本题考查仿词,仿词即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

“瞧人家两口子,‘郎财女貌’,多般配!”“郎才女貌”是从“两口子”防拟出来的。

6.关于修辞,下列最准确的说法是()。

A.修辞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格进行语言艺术的创新。

B.修辞是指有关修辞格运用的著作。

C.修辞是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过程中,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言语实践。

诗歌中常用的12种修辞手法及试题练习

诗歌中常用的12种修辞手法及试题练习

诗歌中常用的12种修辞手法及试题练习诗歌中常用的12种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韦庄的《菩萨蛮》中“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尽了江南女子的美丽与温柔。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3、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身。

借代的运用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岳飞的《满江红》中“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以夸张手法,一气贯注,写出作者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心情。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杜甫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中“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上句写昭君离开汉室,下句写死后葬身青冢不得归故土,对仗工整,写出了昭君一生的不幸遭遇。

6、对比对比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

李商隐《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将此日发生兵变境况危险同昔日在长生殿共诉恩爱进行了对比。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把自己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1.与“终岁不闻丝竹声”一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在荣誉、利益、艰苦、危险、责任、义务等面前,上前一步或退后一步,往往是检验人的思想品格的试金石。

B.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C.“你教的‘子曰诗云’么?”他惊奇地问。

D.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2.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无误的一组是()(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闭塞眼睛捉麻雀。

(3)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个人地位,只是“大海中之一滴”罢了。

(4)他的头脑就象停在军港里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

A.(1)对偶、比喻 (2)比喻 (3)引用、比喻 (4)比喻B.(1)对偶、讽刺 (2)比喻 (3)引用、夸张 (4)比喻C.(1)夸张、比喻 (2)比喻 (3)引用、比喻 (4)夸张D.(1)对偶、夸张 (2)夸张 (3)引用、比喻 (4)象征3.对画线部分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实现四化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进军,是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

我们要像英雄那样,心里装着大棋盘,一切行动听从党的召唤,当好一兵一卒。

A.明喻,因为句中有比喻词“像”。

B.夸张,因为实际上心里装不下“大棋盘”。

C.借代,因为“大棋盘”是用来指代实现四化这一大局的。

D.借喻,因为“大棋盘”是用来比喻实现四化这一大局的。

4.从下列各句中的“红”来看,使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一组是()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C.蜘蛛也惜春归去,网着残红不放飞。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5.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B.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从一道高考真题谈比喻修辞的用法(借喻和借代)(2)

从一道高考真题谈比喻修辞的用法(借喻和借代)(2)

这道语文高考题确实有点难2024年新高考1卷语言运用部分考查了“借喻”这种修辞,从答题情况来看,很多同学没有掌握借喻修辞的特征,错把借代当借喻,以致得分很低甚至不得分。

下面谈谈借喻这种修辞的特点以及和暗喻、明喻、借代的区别。

原题如下: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当你觉得劳累而懒得说话,情绪、胃口不佳且脑子不转时,往往是身体在提醒你:“电量已经触底,需要立即充电。

”常用的充电方式,包括合理睡眠、适度运动、调整饮食等多种,其中睡眠最为重要……文中第一段用“电”比喻人的精力体力,使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请以“云”为本体写一个句子。

要求:语意完整,使用借喻;借喻贴切,表达流畅。

【官方答案】示例一:那是一个晴朗的夏日,蔚蓝的天空中飘着一朵朵洁白的莲花。

示例二:一阵大风吹过,天空中拥挤的羊群被吹得摇摇摆摆,逐渐向远处散去。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正确运用修辞和仿写句子的能力。

本题要求仿照第一段中用“电”比喻人的精力体力的修辞手法,以“云”为本体,运用“借喻”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学生首先要区分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

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然后根据比喻中本体和喻体是“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事物”这一特征,给“云”这个本体找一个合适的喻体,云的特点有洁白、柔软、飘逸等,据此可将喻体定为棉花、羊群等,然后按照要求写句子。

“借喻”中本体“云”不能出现,也不能出现比喻词,直接出现喻体,可组织答案为:那是一个晴朗的夏日,蔚蓝的天空中飘着一朵朵洁白的莲花。

一阵大风吹过,天空中拥挤的羊群被吹得摇摇摆摆,逐渐向远处散去。

一、什么是借喻借喻是比喻的一种,比喻是要有本体、喻体和喻词的。

借喻作为一种特殊的比喻,没有喻词,本体一般也不在本句中出现,而是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这样可以突出本体的某种特性。

(完整版)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

(完整版)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比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写景咏物文)。

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

例:孩子们像花朵。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

例: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

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

例1: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朱自清《春》)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优美姿态(1分),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1分)。

例2: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文中出处: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老舍《济南的冬天》))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给人的清亮、空灵的感觉(1分),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1分)。

例3: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

(选句出处:他们让战友落泪,他们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

一看到他们,就会想起岳飞,想起袁崇焕,想起谭嗣同,想起无数中国人的气节,一种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

)答: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写出了胡杨死后依然挺立的悲壮姿态(1分),表现了胡杨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1分)。

拟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人格化(或:赋予XX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地描绘了……特点或情态,含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1: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茂盛的藤萝比做瀑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藤萝的茂盛(1分)。

高考语文 修辞手法练习(答案版)

高考语文 修辞手法练习(答案版)

修辞手法修辞的概念:从理论上讲,修辞就是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

广义地说,它是指对文章的用词、造句,以至谋篇布局的斟酌和推敲;狭义地说,它是使语言形象生动的一些具体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修辞方式(也叫修辞格)。

修辞的整体作用: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等联接。

常见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造句:(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的比喻词中“是、成了、变成”等联接。

典型形式是:甲成了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成了水墨山水。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词,直接叙述喻体。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造句:(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造句:3、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拟1、分类(1造句:(2造句:2???3?(1)重点在“(21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2、排比的种类:(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

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造句:(2)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例如: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培根)3、排比的作用:①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②叙事透辟,条分缕析。

③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四)借代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

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得人或事物。

1、种类(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造句:(2造句:(3造句:(4造句:(5造句:(6造句:(7造句:2(1(2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3、借代的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五)夸张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高考语文修辞方法汇总—比喻、比拟、借代(附: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修辞方法汇总—比喻、比拟、借代(附: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修辞方法汇总—比喻、比拟、借代(附:练习及答案)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方式表达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比喻0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方法。

02构成本体、喻体、喻词。

03作用将所要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04类型(1)明喻: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喻词有“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等;形式:甲像乙。

【例1】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例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没有喻词,喻词有“是、成为、出现”等;形式:甲是乙。

【例】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3)借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课堂随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题。

春天本该是春天的味道,如花的草的,蓝蓝浅浅的悠忽地飘散。

或者,绿绿的,浓浓的,郁香儿扑鼻,似着深巷里的酒呢。

可是,落日时分,吴家坡人却闻到一股血味,红红淋淋,腥浓着,从梁道上飘散下来,紫褐色,一团一团,像一片春日绿林里夹裹着几棵秋季的柿树哩。

谁说,你们闻,啥味儿?把夜饭端到村口饭场吃着的人们,便都在半空凝住手中的饭碗,抬起头,吸着鼻子,也就一股脑儿,闻到了那股血味①。

静一阵,有人这样说了一句,人们就又开始吃着喝着。

谁都知道,明儿是三月底,月的最后一个集日,屠户家里当然是要杀猪赶集呢。

不过,往常的集日,李屠户都是起早宰杀,日出上路,当天到镇上卖售新鲜。

为啥今儿要在黄昏宰杀?为啥今儿的血味要比往日刺鼻?②。

仲春到了,小麦从冬眠中睡醒过来,哗哗啦啦长着;草呢,也相跟着疯生疯长。

要锄地,要施肥,田头有水的还要灌浇,各家都忙得如蚂蚁搬家,谁能过多地顾上谁哩。

月亮已经升了上来。

吴家坡在月光中静得如没有村落一样,能清晰地听见村街上走动的脚步声,踢里踏拉,由西往东,渐次地远了。

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1、比喻:明喻:六月的天气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暗喻:嫉妒是一条毒蛇,吞噬着你心灵的每一寸。

借喻: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厚厚的城墙,不是说拆就能拆掉的。

2、比拟:拟人:夜深人静的时候,只有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拟物:只有扎根人民才能知道民之所需。

3、借代:我们这个时代同样有许许多多的雷锋存在。

1.比喻明喻: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暗喻:这里是花的海洋。

借喻:山上挂着一条白带子。

2.比拟拟人:鸟儿唱歌,花儿欢笑。

拟物: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3.借代远处走来一群红领巾。

明喻: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星光。

暗喻:灿烂的阳光下盛开的百花就是你的笑容。

借喻:我下定决心要攻克这座山,让我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拟人:我在屋顶上唱着你的歌,将悲伤的歌词献给最孤单的月。

拟物:下课后,同学们飞也似的跑向食堂。

借代:他得知母亲的病好后,心里悬着的石头也落地了。

1、比喻明喻:天空中那朵云彩像绵羊一样。

暗喻:学习知识的能力是上帝给我们进入天堂的一把钥匙。

借喻:他对学习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应该改正这种态度。

2、比拟拟人:那朵鲜艳的花儿似乎在对我微笑。

拟物:桌上那棵仙人掌像个皮球似的。

3、借代借代:红烛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为学生带来光明。

明喻:秋天树上的苹果像极了娃娃的笑脸,是那么的惹人喜爱。

暗喻:现实的残酷可能会阻碍我们前进但我们仍要艰苦搏击,寻找那雨后的彩虹。

借喻:我爱这美丽的红玫瑰但她是如此的让人心焦。

拟人:无私的大自然养育了贪婪的人类。

拟物:母亲给了我们太多的爱,我愿以蓝天作纸,大海为墨来书写那无尽的母爱。

借代:李煜忘不了他那华美的雕栏玉砌,因为那里有他太多的美好 1、比喻明喻:他的脸皮像城墙一样,厚厚的。

暗喻:我们是祖国的花朵,需要园丁用知识来浇灌我们,让我们茁壮成长。

借喻: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比拟拟人:百灵鸟在树林里歌唱,给森林里的聚会增添了一番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喻、暗喻、借喻题目及答案
1、凝望蓝天,那白色的羊群整缓缓地向天边移去。

( J )
2、美丽的凤仙花宛如凤凰那多彩的羽毛。

( M )
3、威尼斯的小艇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 A )
4、露似珍珠月似弓。

( M )
5、洁白的哈达是天山的雪莲。

( A )
6、艳丽的玫瑰是天边的彩霞,金黄的菊花是节日里的礼花,我的心儿永远伴你到天涯。

( A )
7、爷爷那支大烟囱又开始环境污染了,环保局的叔叔也不管一管。

( J )
8、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

( A )
9,、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 A )
10、爸爸的鞋像大船,我的鞋像小船。

( M )
11、元代以前,我们的祖先使用的是竹简,笨重而且粗糙;后来中国人发明了纸张,薄如蝉翼;现代人使用电脑,不用携带也可以传递大量的文件资料。

( M )
12、巨龙穿过撒哈拉大沙漠,人们为今后的交通便利而欢呼。

( J )
13、美丽的小兴安岭成了花儿的海洋。

( A )
14、小弟弟的皮肤如锦缎一般柔滑。

( M )
15、白鲸是海上的百灵鸟。

( A )
16、镜泊湖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面人间宝镜,反射出高而远的天空,小鸟也草过来照镜子。

( M )
17、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M )
18、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犹如一条正要飞向苍穹的巨龙。

( M )
19、过分的操劳,家庭的负担使父亲的两鬓过早地增添了许多银丝,额头也显露吃几条沟壑。

( J )
20、小食品就是现代人食物中的垃圾,过多食用,会使少年儿童厌食,影响身体健康。

( A )
21、夜幕中的音乐喷泉宛如天上的宫殿,把美丽的江城打造成人间的琼楼玉宇。

( A )
22、小草恰似报春的使者,最早把春的信息报告给人们。

( M )
23、蔚蓝的海水,湛蓝的天空,构成一幅大自然的对联。

( A )
24、天作棋盘星作子,何人敢下?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 A )
25、当洁白的玉盘把光辉洒向大地的时候,远方的你是否还记得我?( J )
26、宛如玉柱一般的光线直射夜空。

( M )
27、绿树红花,小桥流水,绘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江南画卷。

( A )
28、草地是虫儿们的乐园,蝴蝶、蜻蜓飞,蚂蚁、甲虫爬,蚂蚱、蝈蝈跳。

( A )
29、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学生是祖国的花朵。

( A )
30、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 M )
31、高过马头的野草丛是牧民们的家,他们更像栖息在林中的小鸟。

(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