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歌》教学设计.doc

合集下载

红星歌教案

红星歌教案

红星歌教案以下是一份以红星歌教案为主题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演唱《红星歌》,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 通过歌曲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准确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难点:理解歌曲内涵,唱出歌曲的力量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红星歌》音乐及伴奏。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非常经典的歌曲,叫做《红星歌》,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呀?生:有的听过,有的好像不太清楚。

师:那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歌,感受一下它的旋律和氛围。

(播放歌曲)师:好听吗?生:好听!师:那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吧。

先来看一下歌词,大家一起读一遍。

(带领学生读歌词)师:现在我们跟着音乐轻声哼唱。

(播放伴奏,带领学生哼唱)师:大家唱得很不错哦,但是有些地方节奏还不太准确。

我们再来重点练习一下这几句。

(指出难点部分,单独练习)师:这次好多了,那我们试着完整地唱一遍吧。

(学生完整演唱)师:非常棒!那谁来说说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呀?生:爱国,对红军的崇敬。

师:说得很对,那我们带着这种情感再来唱一遍,要更有力量一些哦。

(学生再次演唱)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歌曲的学习积极性较高,通过多次练习能够较好地掌握歌曲的演唱。

但在理解歌曲内涵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和感悟能力。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教学设计 红星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红星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红星歌教学设计在咱们的音乐课堂上,《红星歌》就像一颗闪耀的星星,照亮着同学们探索音乐的道路。

这可是一首充满力量和激情的歌曲,就像我小时候参加学校合唱比赛时唱的那样,至今回想起来,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还历历在目呢!一、教学目标1、让同学们能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红星歌》,感受歌曲中表达的豪迈与激昂。

2、理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培养同学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3、通过歌曲,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感,传承红色基因。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准确唱出歌曲的强弱变化。

(2)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唱出歌曲的气势。

2、难点(1)歌曲中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准确演唱。

(2)如何引导同学们在演唱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真正理解歌曲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通过亲自示范演唱,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2、练习法:让同学们反复练习演唱,不断改进和提高演唱水平。

3、讨论法:组织同学们讨论歌曲的内涵和意义,激发同学们的思考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革命战争时期的视频片段,让同学们感受那个年代的氛围。

(2)提问同学们:“在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引导同学们思考那个年代的艰辛和战士们的英勇。

2、新歌教学(1)初听歌曲,让同学们感受歌曲的速度、节奏和情绪。

(2)老师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同学们了解歌曲的由来。

(3)老师逐句教唱歌曲,特别注意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教学,通过多次示范和练习,让同学们准确掌握。

(4)同学们跟随钢琴完整演唱歌曲,老师及时纠正演唱中的不足之处。

3、歌曲处理(1)引导同学们思考歌曲中每一句的情感表达,如“红星闪闪放光彩”这句应该唱出激昂的感觉,“长夜里红星闪闪驱黑暗”这句则要唱出坚定的信念。

(2)通过强弱对比、速度变化等方式,让同学们尝试不同的演唱效果,选择最能体现歌曲情感的方式进行演唱。

4、拓展活动(1)将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小组演唱比赛,看看哪个小组演唱得最有感情、最整齐。

红星歌教案(共5篇)

红星歌教案(共5篇)

红星歌教案(共5篇)第一篇:红星歌教案《红星歌》教案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红星歌》并做简单的表演。

教学目标:1、能自信的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红星歌》。

2、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3、能给红星歌编排舞蹈,并用列队行进的方式进行表演。

4、能用教师准备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能体会歌曲中雄壮的情绪,注意两个“红星是咱工农的心”与“跟着毛主席跟着党”的音高及两个乐段的最后的“代”字为八度音。

教学难点:能积极参加课堂互动活动,给《红星歌》编排舞蹈及合理的使用乐器。

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小鼓、响铃等道具。

课型:以唱歌和跳舞相结合的综合课。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音乐第五册。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上一节课中,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一个悬念,“有个小孩,他想当一名红军战士,最后,他真的实现了他的梦想,而且,他只有十岁,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好!接下来呢就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欣赏一段电影片段。

(《闪闪的红星》视频片段)师:同学们你们通过观看影片,你们知道这个小朋友是谁了吗?生:潘冬子!师:故事发生在1931年到1938年间的江西红色革命根据地,一个年仅十岁穷苦农民的孩子——潘冬子一心想参加红军,这不仅因为冬子的爸爸就是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更因为冬子发誓要为被敌人残杀的妈妈报仇。

后来他真的成了一名光荣的小红军。

(课件出示潘冬子照片)师:这就是小潘东子,他机智勇敢,他相信,只有将敌人都消灭掉,百姓们才能不受压迫过上好日子。

同学们,在我们影片的最后,有一首歌曲,这首歌曲非常好听,它是你们爷爷奶奶们那一辈就开始传唱的,一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唱,同学们,你们想学吗?生:想!师:好,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新的歌曲,名字就叫《红星歌》(出示题目《红星歌》)二、新课1.请同学们认真看着歌谱,听录音,并想一个问题:“我们这首歌的题材是什么?请欣赏!(播放录音)师:同学们,我们录音里的小朋友唱得好吗?生:好!师:你们谁能回答老师刚刚提出的问题?(出示问题)生:进行曲!2.师:真聪明!是的,我们这首歌曲是进行曲的题材,进行曲给人们一种兴奋的感觉,让人们想随着它的节奏而走起来。

《红星歌》教案设计(优秀6篇)

《红星歌》教案设计(优秀6篇)

《红星歌》教案设计(优秀6篇)《红星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红星歌》,感受歌曲中进行曲的雄壮的风格。

2、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3、用队列行进的方式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1、学唱歌曲《红星歌》2、认真体会重音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复习导入,做好铺垫:学生演唱上节课歌曲《少年先锋队队歌》2、师:同学们,唱完这首歌你仿佛感受到了什么?(很有力、像有很多人在踏步前进。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初步了解《红星歌》的创作背景故事,播放图片(红星、剧中人物图片)。

播放视频《红星歌》从而提出问题?师:从视频中你能感受什么吗(A、进行曲速度有力地B、优美地)2、带领学生初识简谱,从而有针对性的讲解重点难点(“”重音记号),播放音频让学生感受音的强弱在歌曲中起着重要作用。

3、小活动:多媒体出示两条小练习(学生用手、脚分别打出强弱),利用小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从而创造一个简单的学习环境。

三、歌曲教唱1、老师范唱《红星歌》2、带领学生演唱(老师弹一句,同学们唱一句),同时提醒学生注意重音记号的演唱。

3、熟唱歌曲,巩固练习(点名让同学进行演唱)。

师:同学们,既然这首歌让你们感受到像很多人在踏步前进,那么我们也来学习小红军吧!(全班起立,踏步演唱歌曲)。

四、活动拓展把全班分为三组进行比赛,演唱《红星歌》,(要求:起立边唱边做踏步前进动作),评出做得最好的一组同学。

五、总结我们此刻虽然生活在这么幸福的年代,但我们仍然要像潘冬子那样,机智,不怕困难。

让我们好好珍惜此刻的幸福生活吧!最后让我们在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结束这节下课吧!《红星歌》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活泼、轻快的旋律,学习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培养良好的听音乐与唱歌习惯。

3、在歌曲意境的渲染下,产生对上学的美好向往。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红星歌》教学设计

《红星歌》教学设计

《红星歌》教学设计《红星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演唱、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歌曲的演唱技巧。

2. 教学难点:歌曲的情感表达,歌曲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历史意义、旋律和节奏等知识。

2.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歌曲的录音或视频,感受歌曲的艺术魅力。

3. 演唱法:让学生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4. 分析法: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元素,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

5.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歌曲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红军长征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红军的英勇和坚韧。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吗?你们知道有哪些歌曲是歌颂红军的吗?引出课题:《红星歌》2. 讲授新课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教师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介绍歌曲的作者和创作过程。

教师讲解歌曲的历史意义,介绍歌曲在红军长征中的作用和影响。

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教师播放歌曲的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讲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让学生了解歌曲的音乐风格。

歌曲的演唱技巧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演唱技巧。

教师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包括发声、气息、共鸣等方面的技巧。

歌曲的情感表达教师讲解歌曲的情感表达,让学生了解歌曲所表达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演唱来表达歌曲的情感,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艺术魅力。

3. 巩固练习教师让学生分组演唱歌曲,互相评价和指导。

教师让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进行即兴创作和表演。

教师让学生欣赏其他歌颂红军的歌曲,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红星歌》教案优秀6篇

《红星歌》教案优秀6篇

《红星歌》教案优秀6篇《红星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正确地、科学地唱好二声部合唱歌曲。

2、能够了解历史,激发爱国热情及报效祖国的决心。

教学重点:体会二声部歌曲的音乐美,给学生音乐享受和鼓舞。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好歌曲中的各种音乐记号。

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二声部练声:2/4(1)、分声部轻声唱歌谱。

(2)、用“罗”填入唱。

(3)、用“啦”填入唱。

二、新授部分1、打开书本,请学生在这首歌曲中找找刚才唱的练声曲。

2、一起说说歌名、词曲作者、拍号(2/4强弱规律)3、视频欣赏,说说歌曲内容、速度及力度。

(播放电影《闪闪的红星》片段)4、学唱歌曲(琴、录音合作)(1)、提问:歌曲以什么演唱形式为主?(二声部合唱)(2)、录音听赏,充分感受二声部旋律的优美。

(3)、分组寻找歌曲中出现的音乐记号。

(小组讨论)(4)、师生一起说说(学生认识的让他们自己来说;不认识的老师讲解)(5)、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6)、学唱歌曲a、全体学生一起学唱低声部歌词。

(多唱几遍)b、全体学生一起学唱高声部歌词。

(一遍)c、利用琴和录音同时播放让学生再来感受各自声部的旋律及二声部合唱的优美。

d、老师不弹琴,让学生分声部唱唱。

E、师弹高声部,生唱低声部;师弹低声部,生唱高声部。

F、试着合唱。

(师提示:把歌曲中的各种音乐记号正确的处理好;注意2/4拍的强弱规律)学生来说说(1)觉得哪个地方比较难唱、唱得还不太好?(2)哪个地方怎么样唱会更好?(3)师生共同解决。

5、活动设计(1)、强拍上部分学生配上打击乐器,其他同学用拍手表示。

(2)、请学生来说说军人的形象,演演表现军人风采的动作。

(3)、视频欣赏(天安门广场阅兵式),让学生再次领略一下军人的飒爽英姿。

(4)、学一学(主要学军人的步伐:正步走)(5)、踏着正步走的`步伐再来唱一唱歌曲。

(6)、请几个同学戴上小军帽上来唱一唱、演一演。

6、课堂评价(1)、请一个表演的学生来说说自己在表演时的感受。

《红星歌》教案

《红星歌》教案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经典革命歌曲 ,如《歌唱祖国》、《没有共产 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感受不同
时代背景下的革命情怀。
邀请音乐老师或专业人士为学生 讲解革命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
意义。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合唱或独唱表 演,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对革命歌
曲的热爱。
校园文化活动中传承红色基因
利用学校广播站、宣传栏等渠道,宣传《红星歌》等革命歌曲,营造浓厚的校园文 化氛围。
04
舞蹈编排与表演要求
Chapter
舞蹈动作设计思路及风格选择
设计思路
以《红星歌》歌曲旋律和歌词内容为灵感,结合中 国红色文化元素,设计富有力量感和情感表达的舞 蹈动作。
风格选择
选取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风格,如民族舞、现代舞 等,展现《红星歌》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 。
表演队形变化和空间利用策略
提问引导
针对歌曲内容、旋律等方 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 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歌曲中的角色 ,增强代入感和参与感。
小组合作演唱或舞蹈展示
分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 不同的演唱或舞蹈形式进行展示

互相学习
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观摩、学习, 借鉴其他组的优点和创意。
表演评价
对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肯定优 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红星歌》教案
目录
• 歌曲背景与简介 • 歌词分析与解读 • 曲调分析与演唱技巧 • 舞蹈编排与表演要求 •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 知识拓展与延伸活动建议
01
歌曲背景与简介
Chapter
《红星歌》创作背景
01
02
03
时代背景
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正 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期 ,歌曲反映了红军战士的 英勇形象和革命精神。

2024年红星歌教案设计4(含)

2024年红星歌教案设计4(含)

红星歌教案设计4(含附件)教案设计:《红星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红星歌》的创作背景,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演唱《红星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通过学习《红星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歌曲《红星歌》的创作背景和词曲作者介绍。

2.歌曲《红星歌》的歌词解析和演唱技巧。

3.歌曲《红星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4.歌曲《红星歌》的实践演唱和团队协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红星歌》的创作背景和词曲作者,引发学生的兴趣。

2.歌词解析: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红星歌》的歌词,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演唱技巧指导:教师示范演唱《红星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

4.情感表达: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的情感,通过演唱传达出热爱祖国、热爱党的真挚情感。

5.艺术特色分析:教师分析《红星歌》的音乐特点和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6.实践演唱: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演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演唱水平。

7.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红星歌》,参加相关演出活动。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红星歌》的创作背景和词曲作者的掌握程度。

2.学生演唱《红星歌》的技巧和情感表达。

3.学生在实践演唱中的团队协作表现。

4.学生对《红星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五、教学资源:1.《红星歌》歌词和曲谱。

2.《红星歌》创作背景和词曲作者介绍资料。

3.《红星歌》演唱示范音频或视频。

4.音乐教室及相关设备。

六、教学建议:1.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欣赏《红星歌》的艺术特色。

3.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分组实践演唱,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通过学习《红星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星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红星歌》,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2. 认识并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3. 用队列行进的方式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
1. 学唱歌曲。

2. 学生边唱歌曲边有序地进行表演。

教材分析
这是故事片《闪闪的红星》中的主题歌,歌曲是进行曲风格,雄壮而又带有抒情性的儿童队列歌曲。

民族七声宫调式。

一段体结构。

在雄壮有力的号角性音调走出引子之后,显示出开头两个乐句,跳跃起伏的旋律,坚定有力的节奏,唱出了对红星的赞美,充分表现了小主人公对革命胜利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新课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播放歌曲《红星歌》)
2.师:刚才同学们进教室听到的音乐是什么情绪?
学生自由回答。

3.师:这段旋律节奏很整齐,很有力,是带有进行曲风格的。

所以老师刚才看见同学们都踏着整齐的步伐走进教室。

二、歌曲学习
(一)聆听歌曲,感受情绪。

(《红星歌》动画)
1. 聆听歌曲《红星歌》,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2. 师:教师介绍歌曲:这首歌曲《红星歌》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

影片中年近十岁的潘冬子一心想参加红军,这不仅因为冬子的爸爸就是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更因为冬子发誓要为被敌人残杀的妈妈报仇。

怀着这个心愿,冬子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冒险为游击队送盐、送信,并在残酷的斗争中不断磨练自己,终于成长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3. 再次聆听歌曲《红星歌》。

学生听辨歌曲的节拍(四二拍)强弱规律是:强弱……(四二拍指挥图示)
学生边听边打四二拍指挥图示。

(让学生感受到乐曲坚定有力的情绪。


(二)学唱歌曲。

(《红星歌》歌曲学习)
1. 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读准确附点节奏。

2. 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

3. 学生练习旋律中出现的大跳音程。

如:do——la sol——do’。

4.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带附点和不带附点),学生体会附点节奏在歌曲情绪上的作用。

5.学生体会有附点会使歌曲更加有力,更加富有朝气,同时增加了音乐的跳动感。

6.老师弹奏旋律,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

7.老师范唱歌曲第二段,学生听辨旋律有何变化?
第二段旋律的结尾变化了,旋律走向是上行。

8.学生演唱歌曲第二段。

9.老师纠正歌曲中“闪闪的”节奏,唱准确和清晰。

10.体会结尾旋律的情绪表达:革命精神永传万代。

(三)表现歌曲,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1. 教师范唱歌曲。

师:重音记号的运用,加重情绪的表现,表现出更加坚定有力。

2. 学生随《红星歌》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学要求:学生在演唱歌曲第三、四乐句时,注意旋律的变化。

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演唱时出现的问题。

三、表现歌曲
1. 教师播放阅兵式表演视频。

2. 学生分成小组练习。

3. 小组伴随歌曲进行展示。

四、课堂小结
我们现在虽然生活在幸福的年代,但是我们还是要向潘冬子那样勇敢和坚强、不怕困难,让我们再一次演唱歌曲,结束今天的课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