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7.2.1乙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2.1乙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对于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机理,可以通过讲解配合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原理,突破反应机理的理解难点。
3.针对乙烯应用的相关实例和实际意义,可以结合生活实例和工业生产情况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乙烯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乙烯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有机化学基础》:提供乙烯的发现历史、乙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等方面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乙烯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板书设计
①乙烯的结构:
1. C2H4,表示乙烯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组成。
2.碳碳双键,强调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存在。
②乙烯的制备方法:
1.乙醇脱水反应,表示乙烯可以通过乙醇脱水反应制备。2.反应条件:加热、无水氧环境。③乙烯的性质:
1.加成反应,表示乙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2.氧化反应,表示乙烯可以发生氧化反应。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乙烯的结构、制备过程和性质反应,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课堂互动,如乙烯结构模型展示、性质反应动画演示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网络资源:引入相关乙烯的科研进展和实际应用案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乙烯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乙烯问题。

人教版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乙烯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乙烯教学设计

《乙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乙烯的组成和结构,体会分子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2、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认识加成反应的特点。

3、了解乙烯的主要用途。

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的特点。

难点:体会分子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二、教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法、对比归纳法等。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盛有乙烯的集气瓶、学案、任务卡。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教师:多媒体展示几张亲自拍摄的图片以生活中的实例境,激发兴——青香蕉和成熟的苹果放在一起,香和图片,吸引学趣,引入乙蕉变熟的过程。

并解释香蕉变熟的原烯。

因,引出乙烯及其用途。

学生:观看图片,聆听教师的讲授。

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乙烯的学习兴趣。

环节一:讲授乙烯的用途及来源让学生认识到乙教师:讲授并以多媒体文字及图片形式烯的重要性,并展示乙烯的用途及来源。

并以一组乙烯结合我国乙烯的的全球产量区域分布图让学生了解咱们国家的乙烯产量情况。

产量,对学生进行爱国德育教学生:聆听教师的讲授,观看相应图片育。

二、认识乙烯的用途、来源、结构、性质环节二:观察思考乙烯的物理性质让学生了解乙烯教师:由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引出的物理性质,锻对乙烯性质的学习。

展示盛有乙烯的集炼学生通过观察气瓶,提问乙烯的主要物理性质,及收法研究物质物理集方法性质的能力,以学生:观察、思考、回答乙烯的物理性及利用知识解决质及收集方法。

环节三:自主学习预测乙烯的化学性质,演示实验验证化学性质问题的能力。

认识乙烯的化学性质,锻炼学生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任务1相关资自主学习、阅读料,预测乙烯的化学性质,学生完成后资料并提取信息提问。

然后乙烯的化学性质演示实验,的能力。

并提问实验现象。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1,思考回答预测结果,观看视频,回答实验现象。

环节四:小组合作,探究乙烯结构特点让学生认识乙烯教师:师生共同对比乙烯和乙烷的化学的结构特点。

高中化学必修2乙烯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乙烯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乙烯教案教学内容:
1.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
1. 理解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了解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教学过程:
一、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1.介绍乙烯的结构和化学式
2.讲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乙烯的性质
二、乙烯的制备方法
1.介绍乙烯的主要制备方法:热裂解法和蒸气裂解法
2.讲解不同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进行相关的实验,制备乙烯并观察结果
三、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1.介绍乙烯的主要应用领域:聚乙烯、乙烯树脂等
2.讲解乙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3.讨论如何减少乙烯对环境的影响,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评估:
1. 考试:期末考试包含乙烯相关知识的选择题和简答题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乙烯相关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评分考虑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展示对乙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此外,要引导学生关注乙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乙烯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乙烯简单教学设计

乙烯简单教学设计

乙烯简单教学设计一、引言乙烯(C2H4)是一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

它是许多重要化学产物的基础,如聚乙烯、乙二醇等。

教授乙烯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对于化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乙烯简单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乙烯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乙烯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

2. 掌握乙烯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熟悉乙烯的制备方法。

4. 能够进行乙烯的实验操作并观察结果。

三、教学内容1. 乙烯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介绍乙烯的化学式C2H4和分子结构,解释乙烯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的键的形成和断裂。

2. 乙烯的物理性质介绍乙烯的物理性质,包括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比空气轻,易燃。

3. 乙烯的化学性质介绍乙烯的化学性质,包括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与氯气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等。

4. 乙烯的制备方法介绍乙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乙烯的蒸馏提纯和通过乙醇的脱水反应制备乙烯的方法。

四、教学步骤1. 引入乙烯的概念,解释乙烯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展示乙烯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的键的形成和断裂。

3. 介绍乙烯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密度等方面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乙烯比空气轻,为什么它是无味的。

4. 介绍乙烯的化学性质,包括与氧气和氯气的反应。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到乙烯与氧气和氯气反应的结果,并解释产生的化学变化。

5. 介绍乙烯的制备方法,包括蒸馏提纯和乙醇的脱水反应。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到乙烯的制备过程,并解释化学反应的原理。

6. 进行乙烯的实验操作。

将实验材料和操作方法提前准备好,让学生逐步操作,观察乙烯的性质和实验结果。

五、教学评估1. 设计乙烯的性质测试题目,考察学生对乙烯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和结果记录,评估他们对乙烯实验操作的熟悉程度和观察力。

3. 根据学生的提问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对乙烯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7.2课时1乙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2课时1乙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此外,在讲解乙烯的制备方法时,我详细介绍了实验室制备和工业生产的方法,但是并没有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中来。下次课,我可以考虑让学生在实验室里亲自做一个简单的乙烯制备实验,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乙烯的制备过程,这样可能更有助于他们理解和记忆。
在讲解乙烯的应用时,我列举了乙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比如塑料、橡胶、纤维、燃料等。但是学生们似乎对这些应用并没有太深的理解。我想,我可以在下节课中,引入一些实际的产品,比如用乙烯制成的塑料袋、橡胶轮胎等,让学生们直观地看到乙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样可能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理解。
7.2课时1乙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7.2课时1乙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乙烯
6.作业布置:提前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如乙烯结构模型制作、实验报告撰写等,以便于巩固所学知识。
7.网络资源:提前为学生收集一些可供自主学习的网络资源,如乙烯相关的研究论文、科普文章等,以便于学生课后拓展学习。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乙烯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乙烯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解决办法:通过讲解、示例、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乙烯的结构特点,掌握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乙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领域。

乙烯 优质教学设计

乙烯 优质教学设计

乙烯优质教学设计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农业等领域。

针对乙烯这一内容,设计一节优质教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乙烯的认识、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乙烯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常见应用。

2. 分析与批判:能够分析乙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识乙烯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挑战。

3. 应用与创新: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如探究乙烯的合成方法、制备乙烯的实验操作等。

4.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思考乙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教学内容:1. 乙烯的概述:介绍乙烯的基本概念、分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

2. 乙烯的制备与重要性:介绍乙烯的制备方法,如原油裂解法、煤炭气化法等,并探讨乙烯的重要性及应用领域。

3. 乙烯的应用:介绍乙烯在化工、医药、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如乙烯的聚合反应、合成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原料等。

4. 乙烯的环境与健康问题:探讨乙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并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5. 乙烯行业的发展和挑战:了解乙烯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挑战,并探究可持续发展模式。

三、教学方法:1. 演讲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乙烯的基本概念、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 实验教学法:设计乙烯的制备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乙烯的制备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3.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乙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并共同探讨乙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乙烯的实际应用场景,如化工厂、医药企业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乙烯的应用情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乙烯制成的产品,激发学生对乙烯的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教师介绍乙烯的基本概念、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3.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乙烯的制备实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操作过程,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高二化学下册《乙烯》教案、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下册《乙烯》教案、教学设计
d.课后拓展:布置与乙烯相关的拓展任务,如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教学评价:
a.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给予及时反馈和鼓励。
b.终结性评价:通过期中、期末考试等形式,全面评估学生对乙烯知识的掌握程度。
c.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和不足之处,促进自我成长。
4.针对学生在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分析方面的不足,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分组实验、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2.各小组汇报: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3.教师点评:针对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纠正错误观点,深化学生对乙烯知识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涵盖乙烯的知识点,如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工业应用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字迹清晰,表述准确,确保作业质量。
2.提交作业前,请互相检查,确保答案正确,避免低级错误。
3.小论文题目可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
4.作业提交时间:下周一下午放学前。
2.利用多媒体展示乙烯的实物图片和应用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乙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分子结构与性质:通过模型和动画演示乙烯的分子结构,讲解双键的特点及其对乙烯性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乙烯的化学性质,如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

乙烯》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乙烯》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乙烯》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的乙烯样品,大家可以看到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较高的活性,可以用于制造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

请大家思考一下,乙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学生观察乙烯样品,思考乙烯的应用。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应用。

2讲解】介绍乙烯的分子结构,强调碳碳双键的特点,引出乙烯的性质和加成反应。

图讲解乙烯的分子结构,强调碳碳双键的特点,引出乙烯的性质和加成反应。

学生认真听讲,理解乙烯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重点讲解乙烯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为后面的研究打下基础。

3探究】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乙烯的加成反应,引导学生思考反应机理和产物结构。

图组织学生进行乙烯的加成反应实验,观察反应过程和产物结构,引导学生思考反应机理。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反应过程和产物结构,思考反应机理。

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乙烯的加成反应机理和产物结构。

4总结】归纳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强调加成反应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结构决定性质,反应条件决定产物的思想。

图归纳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强调加成反应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结构决定性质,反应条件决定产物的思想。

学生跟随教师归纳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理解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探究和总结四个环节,让学生逐步了解乙烯的来源、结构和性质,加深对有机化合物的认识,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的品质。

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乙烯的加成反应机理和产物结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同时,本节课与生产生活结合紧密,具有STS教育价值,能够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和理解。

请仔细观察乙烯的颜色和状态,并演示实验室闻物质气味的方法。

在预测乙烯的化学性质之前,先阅读三个材料并做出预测。

然后,采取合适的操作或选取合理的试剂来验证,确保现象明显、简单易行、安全环保。

为验证可燃性,需要点燃乙烯,但在点燃之前要注意验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课题二来自石油和煤油的两种基本化工
原料(课时1)
乙烯
教学设计
学校:
专业:化学
年级:2013级
姓名:
乙烯(第一课时)
一、教学理念
化学学习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这是化学新课程的理念之一。

化学中的STS教育和课堂教学的结合,就是引导学生要从化学视角来关心、关注身边的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正是基于新课标的这一理念。

本节课主要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并提出问题,在问题的驱动下进行学习,并最终解决问题。

二、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的产量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乙烯制品在生活随处可见。

教材以有机物的学习“结构—性质—用途”为主线,先介绍乙烯及制成品的用途引入对乙烯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在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中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

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基本的知识基础和主要研究方法。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刚接触有机化学,对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比较陌生,对物质的空间结构不了解,对有机反应的产物的判断和书写结构简式比较困难。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

(2)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式,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

(3)掌握加成反应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乙烯性质的科学探究学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联系烷烃性质,提高对乙烯结构和性质的把握能力。

(3)通过从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到单烯烃的结构和性质推导分析,初步学会用官能团分析有机物性质的方法,提高对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相互联系的分析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比较、归纳等方法和手段对学习化学物质性质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催熟水果等实践,了解乙烯的用途,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2)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体会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从而提高学化学,爱化学的自觉性。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乙烯的加成反应。

(2)教学难点:乙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结成反应原理的理解。

六、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法。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
【笑话】
猴子为什么不喜欢过斑马线
因为平行没有“香蕉”。

【引入】
那么在生活中有一种关于香蕉的现
象,我们把刚摘下来的青香蕉和成熟
的香蕉放在一起,没有几天就会发现,
香蕉全部变黄了,为什么摘下不久的
香蕉与熟的香蕉放在一起就变黄了呀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乙烯的功劳。

同学们认真思考
认真听,纷纷对乙烯产生了很大
的兴趣。

活跃气氛,提高
学生的注意力。

从生活现象引
入,联系生活,
让学生知道乙烯
与生活息息相
关,产生亲近感,
不惧怕乙烯。


起学习欲望,同
时明确课题。

介绍乙烯
的用途
乙烯可以催熟果实,在我们生活随处
可见乙烯制品。

乙烯的产量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
油化工水平。

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乙烯制品。

(聚乙烯丙纶防水材料)
(聚乙烯保温制品)
(聚乙烯塑料袋)
学生看图片展示和资料,学习兴
趣浓厚,感受乙烯的重大作用。

将物质的性质与
用途联系,以用
途展开教学。

烯烃结构的探究【科学探究】
石蜡油主成分是烷烃,实际加热石蜡
油还有一种物质生成。

(实验装置)
播放石蜡油分解实验视频。

让学生讨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

【解释】
在炽热碎瓷片的作用下,石蜡油的分
解产生了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和溴的
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气态产物,由此
可以推出产物中含有与烷烃性质不同
的烃。

研究表明,石蜡油的分解产物
中含有烯烃和烷烃。

烯烃分子中含有
碳碳双键,乙烯就是最简单的烯烃。

【过渡】
结构决定性质,烯烃的性质与烷烃的
差异是由其结构决定的,那么就让我
们来认识下乙烯的结构。

观察实验,思考探究实验的结
论。

学生可能会回答:
这种物质会使酸性高锰酸钾和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不同
与烷烃的一种烃。

认真听老师的讲解,理解结构决
定性质。

以石蜡油的分解
实验来引出一种
不同于烷烃的烃
—乙烯。

让学生理解到结
构决定性质。

乙烯的结构
【一、乙烯的结构】
乙烯的分子式为CH4, 参照乙烷分子
结构模型以及碳的四价理论,搭出乙
烯的球棍模型,并写出乙烯的电子式、
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电脑模拟:演示乙烯结构
小组交流合作,利用乙烷的球棍
模型,拿掉两个“氢原子”,重
新成键,搭出乙烯的球棍模型。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根据自己搭建的
球棍模型和教师
提供的比例模
型,从共面、键
角角度进一步理
解乙烯的结构。

学生亲身体验乙
烷的立体模型转
变为乙烯的平面
模型的过程,化
抽象为感性,加
深碳四价理论的
理解,从电子式
和结构式及结构
简式的书写和电
脑模拟进一步巩
固乙烯的结构。

拓展
加成反应是有机分子中双键(或三键)
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
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乙烯的加成反应】
反应中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两
个溴原子分别加在两个价键不饱和的
碳原子上,生成无色的1,2-二溴乙烷
液体。

乙烯不仅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在
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与氢气,氯化
氢,氯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写出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同学们根据加成反应的定义,写
出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

根据加成反应,写出乙烯分别与
氢气,氯化氢,氯气,水的反应
方程式。

提高学生对文字
的理解能力。

让学生对加成反
应有更深刻的理
解。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乙烯
一、乙烯的结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无色气体
(2)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与O2反应
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鉴别烷烃、烯烃)
2、加成反应:先断键,后成键。

【课时作业】
1、下列物质不能使溴水退色的是()
(A)乙烯(B)二氧化硫(C)丁烯(D)丙烷
2、下列反应可制得纯净一氯乙烷的是()
(A)乙烯通入浓盐酸中(B)乙烯与氯化氢加成反应(C)乙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D)乙烷通入氯水中
3、通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石油的产量(B)乙烯的产量(C)天然气的产量(D)汽油的产量
4、最近国外研究出一种高效的水果长期保鲜新技术:在3℃潮湿条件下的水果保鲜室中用一种特制的低压水银灯照射,引起光化学反应,使水果贮存过程中缓缓释放的催熟剂转化为没有催熟作用的有机物。

试回答:
(1)可能较长期保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