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傅雷与翻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神”与“形”的和谐
重神失形
神形兼备
重神轻形
先形后神
“神”与“形”的和谐
“ 我并不是说原文的句法绝对可以不管, 在 最大限度内我们是要保持原文句法的。但无论如 何, 要叫人觉得尽管句法新奇而仍不失为中文。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风格的传达 , 除了句法外 , 就没有别的方法 可以传达”。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全部翻译作品
傅雷翻译的作品,共30余种,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其中巴尔 扎克占15种:有《高老头》《亚尔培· 萨伐龙》《欧也妮· 葛朗 台》《贝姨》《邦斯舅舅》《夏倍上校》《奥诺丽纳》《禁治 产》《于絮尔· 弥罗埃》《赛查· 皮罗多盛衰记》《搅水女人》 《都尔的本堂神父》《比哀兰德》《幻灭》《猫儿打球记》 (译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抄)。罗曼· 罗兰4种:即《约 翰· 克利斯朵夫》及三名人传《贝多芬传》《弥盖郎琪罗传》 《托尔斯泰传》。服尔德(现通译伏尔泰)4种:《老实人》 《天真汉》《如此世界》《查第格》。梅里美2种:《嘉尔曼》 《高龙巴》。莫罗阿3种:《服尔德传》《人生五大问题》《恋 爱与牺牲》。此外还译有苏卜的《夏洛外传》,杜哈曼的《文 明》,丹纳的《艺术哲学》,英国罗素的《幸福之路》和牛顿 的《英国绘画》等书。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 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译前阶段——
首先,傅雷强调要审慎选择原作。傅雷选择原作的标准是: 原作要与译者性格相近,气质相投,译者喜爱。 “选择原作好比交朋友,有的人始终与我格格不入,那就不 必勉强;有的人和我一见如故,甚至相见恨晚。但即使对一见 如故的朋友,也非一朝一夕所能真切了解。” ——《翻译经验点滴》
其次,要充分吃透原著,将原著的细节了然于心,将原著的 精神“化为我有”。为做到充分吃透原著,傅雷提倡“事先熟 读原著,不厌其烦,尤为要著。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决不 动笔,是为译者基本法门。第一要将原作(连同思想、感情、 气氛、情调等等)化为我有,方能谈到迻译。”
傅雷的翻译作品
巴尔扎克、罗曼· 罗兰 《亚尔培萨伐尤》 《欧也妮· 葛朗台》 《高老头》《贝姨》《邦斯舅 舅》《夏培尔上校》 《雨儿胥· 米露埃》《搅水女人》 《幻灭》 《妇女研究》 《赛查· 毕皮罗托衰记》 《巴尔扎克全集》《约翰· 克里 斯多夫》《名人传》(《贝多 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托 尔斯泰传》) 梅里美 《嘉里美科隆巴》 伏尔泰 《老实人》 《扎第格》 《伏尔泰小说选》
“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 在形似,而在神似。” ---傅雷《高老头· 重译本序》1951
“愚对译事看法实甚简单, 重神似不重形似。” ---傅雷致罗新璋的复信 1963
傅雷在此以自己深厚的文艺素养和长期的译事经验,采用移花接木的方 式,将中国古典美学运用于翻译理论,借助绘画和诗文领域里的“形神 论”来探讨文学翻译的艺术问题,将译论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其独到 之处就在于“把文学翻译纳入文艺美学的范畴,把翻译活动提高到审美 的高度来认识” 。
1934年傅雷夫妇为庆祝傅聪出世合影留念
夫人朱梅馥
他(傅雷)称呼梅馥的名字是 法文的玛格丽特;据傅雷说, 那是歌德《浮士德》里的玛格 丽特。几人有幸福娶得自己的 玛格丽特呢!梅馥不仅是温柔 的妻子、慈爱的母亲、沙龙里 的漂亮夫人,不仅是非常能干 的主妇,一身承担了大大小孝 里里外外的杂务,让傅雷专心 工作,她还是傅雷的秘书,为 他做卡片,抄稿子,接待不速 之客。傅雷如果没有这样的好 后勤、好助手,他的工作至少 也得打三四成折扣吧? ——杨绛《忆傅雷》
《傅雷家书》
你并非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但你很少向人表达谢意。 朋友对我们的帮助,照应与爱护,不一定要以物质,而往往 只需写几封亲切的信,使他们快乐,觉得人生充满温暖。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以没有时间为推搪而不声不响呢,沉默很 容易招人误会,以为我们冷漠忘恩。(傅雷《傅雷家书》)
一个又一个的筋斗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 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 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 不会有身后博大的同情心。(傅雷《傅雷家书》)
对付雷的评价
我过有许多出类拔萃的翻译家,但在翻译理论与时间两方面都可以独树 一帜的翻译大师却屈指可数,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可以说是其 中之一。 ——陈伟丰 “傅雷的艺术造诣是极为深厚的,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各个 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但总是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入,他无法与人共 事,每次都半途而去,不能展其所长。 ——好友楼适夷 傅雷不仅译作宏富,尤以译文传神取胜。拿傅雷译文与法文原文对照, 读到精彩处,原著字里行间的涵义和意趣,在译者笔下颇能曲尽其妙, 令人击节赞赏! ——罗新璋 我们如果仅仅从翻译与艺术的角度去评价傅雷是不够的,因为傅雷不仅 仅是翻译家,而且是一个思想家,他传播的是思想的圣火,他是“思想 圣火传播者永远的榜样。 ——哲学家郑涌
Thank you!
朱梅馥和次子傅敏(1953) 朱梅馥和长子傅聪(
傅雷的历史地位
翻译家 别人说“没有他,就没有巴尔 扎克(法)在中国”,他译介罗曼· 罗兰 的《约翰· 克利斯朵夫》深深影响了几代 中国人 音乐鉴赏家 他写下了对贝多芬、莫 扎特和肖邦的赏析 文学评论家 他对张爱玲小说的精湛点 评,为学界作出了文本批评深入浅出的 典范 他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书《傅雷家书》自 80年代出版至今,已经感动了数百万读者
“意在强调神似,不是说可以置形式不顾, 更 不是主张不要形式。‘神’依附于‘形’,而 ‘形’是‘神’的外壳,‘形’与‘神’是一 个和谐的整体,‘形’与‘神’的轻与重,是 无法用二五分或三七开来衡量的。”
3.“神”与“形”的和谐源于译者的再创 造
为了准确地表达原作的内容与形式,再现原作的艺术魅 力,达到“形”与“神”的和谐的审美效果,进行艺术 的再创造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傅雷曾指出:“译书的标 准应该是这样,假设原作者是精通中国语文的,译本就 是他使用中文完成的创作。”那么,译本就是译者的再 创造。
翻译赏析
“索漠城里个个人相信葛朗台家里有一个私库,一个堆满金路易的 秘窟,说他半夜里瞧着累累的黄金,快乐得无可形容。一般吝啬鬼 认为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因为看见那好家伙连眼睛都是黄澄澄的, 染上了金子的光彩。” ——选自《欧叶妮· 葛朗台》 “咱家我,可不喜欢这种不平事儿。我好似堂•吉诃德,专爱锄强 扶弱。” ——选自《高老头》
译中阶段——
傅雷还提倡,再创造的“译文必须为纯粹之中文,无生 硬拗口之病”。纯粹之中文就是中国规范语文。当中文不足 以表达原作信息时,傅雷又提出在翻译中要“采用西洋长 句”,“创造中国语言,加多句法变化”,使中国读者体会 到异国文化的魅力。可见,傅雷提倡的再创造,既不是完全 保留“形式”的“欧化”语言,又不是独具“神韵”的“归 化”语言,而是两者的统一,即原作的神味与中国的流利, 和谐地融为一体,既符合西欧原作风格,又具有中国民族特 色,句法新奇而仍不失为中文。 在翻译中为传原作之神韵,实现神似与形似的和谐统一, 傅雷常假定译文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以克服在翻译中不利 于传神的因素。傅雷说:“假定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 中文写作。那么原文的意义与精神,译者的流畅与完整,都 可以兼筹并顾,不至于再以辞害意,或以意害辞的弊病了。”
《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由是傅雷及其夫人 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 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 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 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多种 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 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 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 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 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 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 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 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 卓越的艺术家”。
罗曼· 罗兰寄赠傅雷的签名照
傅雷回赠罗曼· 罗兰的签名照
独特的翻译理论
1.“神似说”
2.来自百度文库“神”与“形”的和谐
3. 译者的再创造
1.“神似说”
形似
指保留原文的形式,如保留原文的体裁、句型、 句构和修辞手段等,即从字面上追求译文与 原文的对等。
神似
指译文要惟妙惟肖地再现原文中的颇具神采的意 象和韵味无穷的语句,即从内涵上追求译文与原 文的对等。
译后阶段——
傅雷在译稿完成之后,并没有就此满足,他“总是改的工夫比初 译工夫花得更多”。他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严肃认真 态度要求自己,只要与他认为有待改进的地方,哪怕是推倒译稿重 译也不足惜。他说:“文字总是难一劳永逸,完美无疵,当时自认 为满意者,事后仍会发现不妥”,“鄙人对自己译文从未满意”, “翻译工作要做得好,必须一改再改,三改四改”。 他曾经改过八遍伏尔泰的《老实人》,三十年间先后译过三次巴 尔扎克的《高老头》,每次都“改得体无完肤,与重译差不多”。 由此,我们看到一个严肃认真,永远追求译作完美的傅雷。
翻译大师——傅雷
Contents
传奇的人生经历
丰富的翻译著作
独特的翻译理论
创新的翻译风格
傅雷年谱
• 1908年4月7日傅雷出生于江南 望族,因出生时哭声洪亮,长 辈们便以“雷”为名,以“怒安”为 字. • 1928年冬离沪赴法,在巴黎大 学文科听课,同时专攻美术理 论和艺术评论. • 1931年秋回国后,傅雷致力于 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工作 . • 1932年,与青梅竹马的表妹朱 梅馥结婚,育有两子,傅聪和 傅敏. • 1966年9月3日,在经历了抄家 和批斗的凌辱后,傅雷夫妇在 卧室自缢身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