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循环审计
合集下载
生产循环审计

控制测试:检查工薪分配表、工薪汇总表、工薪结算 表,并核对员工工资手册、员工手册等。
4.采用适当的工资费用分配方法,并且前后各期一致; 采用适当的账务处理流程。
控制测试:选取样本测试工薪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测 试是否按照规定的账务处理流程进行账务处理。
5.人事、考勤、工薪发放、记录等职务相互分离。
控制测试:询问和观察各项职责执行情况。来自 表 15—4 存货计价审计表
品名
购入
发出
余额
日期 及规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格
1.计价方法说明: 2.情况说明及审计结论:
(四)存货成本项目的计价测试
1、直接材料成本的审计
一般应从审阅材料和生产成本明细账入手,抽查有关的费用 凭证。主要审计程序通常包括:
(1)分析比较同一产品前后各年度的单位直接材料成本,如 有重大波动应查明原因。
第三节 存货计价审计
存货计价测试,主要是针对被审计单位所使用的存 货单位成本是否正确所做的测试(成本会计学)。 (一)选择测试样本 1、从已经盘点、单价和总金额均已计入存货汇总表 的结存存货中选择。 2、着重选择结存金额较大、价格变化频繁的项目, 并考虑样本在各类存货中的代表性 。 3、抽样方法一般采用分层抽样法。 (二)计价方法的确认 审计人员不仅要了解、掌握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 还要关注这种计价方法的合理性和一贯性。 包括:原材料、产品成本计算、期末存货的计价
(2)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检查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是否正 确,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与计算方法是否合理和适当,是否 与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产品分摊的直接材料费用相符。
(3)检查直接材料耗用数量的真实性,有无将非生产用材料 计入直接材料费用。
4.采用适当的工资费用分配方法,并且前后各期一致; 采用适当的账务处理流程。
控制测试:选取样本测试工薪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测 试是否按照规定的账务处理流程进行账务处理。
5.人事、考勤、工薪发放、记录等职务相互分离。
控制测试:询问和观察各项职责执行情况。来自 表 15—4 存货计价审计表
品名
购入
发出
余额
日期 及规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格
1.计价方法说明: 2.情况说明及审计结论:
(四)存货成本项目的计价测试
1、直接材料成本的审计
一般应从审阅材料和生产成本明细账入手,抽查有关的费用 凭证。主要审计程序通常包括:
(1)分析比较同一产品前后各年度的单位直接材料成本,如 有重大波动应查明原因。
第三节 存货计价审计
存货计价测试,主要是针对被审计单位所使用的存 货单位成本是否正确所做的测试(成本会计学)。 (一)选择测试样本 1、从已经盘点、单价和总金额均已计入存货汇总表 的结存存货中选择。 2、着重选择结存金额较大、价格变化频繁的项目, 并考虑样本在各类存货中的代表性 。 3、抽样方法一般采用分层抽样法。 (二)计价方法的确认 审计人员不仅要了解、掌握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 还要关注这种计价方法的合理性和一贯性。 包括:原材料、产品成本计算、期末存货的计价
(2)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检查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是否正 确,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与计算方法是否合理和适当,是否 与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产品分摊的直接材料费用相符。
(3)检查直接材料耗用数量的真实性,有无将非生产用材料 计入直接材料费用。
审计课件第十一章 生产循环审计

第十一章 生产循环审计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生产循环的特征,生产循环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测试,生产循环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凯歌电子电器生产成本造假案 1989年,江门市江海区政府,黄仕灵及上海凯歌三方合资,在江门成立了凯歌电子电器江门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凯歌牌电视,当时每年生产10万台黑白电视。1996年,东菱集团董事长黄仕灵增资扩股,凯歌电子江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广东高路华电视机有限公司,当年7月扩大生产规模,彩色电视销量达到100万台,名列中国彩电销量第七名。2000年自称“电视营销大师”的总经理陆强华开始担任东菱集团总裁兼销售总经理,2001年黄仕灵与陆强华共同努力,彩电销量一下飞升到180万台,进入中国彩电销售前5名。然而,2002年4月5日陆强华被东菱董事会暂停行使总裁的职权,同时进行账面审计,2002年7月,高路华的创始人黄仕灵被上海警方正式拘捕。 广东粵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中发现,东菱公司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的生产成本在原账面数的基础上调增约7 000万元,2000年11月至2002年3月的产品销售成本在原账面数的基础上调增约5.7亿元(把客户返利视同销售处理)。据以上审计结果,会计师事务所怀疑陆强华已经在财务成本上造假“6.4亿元”之巨,这一造假触目惊心。东菱集团后任总经理夏泽民认为仅凭5.7亿元销售成本的“虚假造假”,陆强华实际上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刑事犯罪。
第二阶段
定义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存货可以接受的重大差异额
第三阶段
比较存货余额和预期周转率
第四阶段
计算实际数和与预计数之间的差异,并同管理层使用的关键业绩指标进行比较。
第五阶段
调查实质性分析程序得出的重大差异额是否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第六阶段
形成结论
存货循环的实质性分析程序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生产循环的特征,生产循环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测试,生产循环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凯歌电子电器生产成本造假案 1989年,江门市江海区政府,黄仕灵及上海凯歌三方合资,在江门成立了凯歌电子电器江门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凯歌牌电视,当时每年生产10万台黑白电视。1996年,东菱集团董事长黄仕灵增资扩股,凯歌电子江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广东高路华电视机有限公司,当年7月扩大生产规模,彩色电视销量达到100万台,名列中国彩电销量第七名。2000年自称“电视营销大师”的总经理陆强华开始担任东菱集团总裁兼销售总经理,2001年黄仕灵与陆强华共同努力,彩电销量一下飞升到180万台,进入中国彩电销售前5名。然而,2002年4月5日陆强华被东菱董事会暂停行使总裁的职权,同时进行账面审计,2002年7月,高路华的创始人黄仕灵被上海警方正式拘捕。 广东粵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中发现,东菱公司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的生产成本在原账面数的基础上调增约7 000万元,2000年11月至2002年3月的产品销售成本在原账面数的基础上调增约5.7亿元(把客户返利视同销售处理)。据以上审计结果,会计师事务所怀疑陆强华已经在财务成本上造假“6.4亿元”之巨,这一造假触目惊心。东菱集团后任总经理夏泽民认为仅凭5.7亿元销售成本的“虚假造假”,陆强华实际上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刑事犯罪。
第二阶段
定义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存货可以接受的重大差异额
第三阶段
比较存货余额和预期周转率
第四阶段
计算实际数和与预计数之间的差异,并同管理层使用的关键业绩指标进行比较。
第五阶段
调查实质性分析程序得出的重大差异额是否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第六阶段
形成结论
存货循环的实质性分析程序
第十章 生产循环审计

第17页
《审计实务》
3/8/2020
(七)审查存货跌价准备
1.获取或编制存货跌价准备明细表,复 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 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2.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于期末对存货作 检查分析,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依据、 方法是否合理,前后各期是否一致;计 算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第18页
《审计实务》
配的测试 。
(四)薪酬内部控制的测试
1 .检查工资汇总表 。 2 .审查所选取的样本 。
第11页
《审计实务》
3/8/2020
第三节 生产循环主要账户的实质性测试
一、存货账户的实质性测试 (一)核对各存货项目明细账与总账、报
表的余额是否相符 (二)存货的分析性复核
第12页
《审计实务》
3/8/2020
1.进行分析性复核。
2.审阅制造费用明细账,检查其核算内容及范 围是否正确。
3.检查制造费用的分配是否合理。
4.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应抽查标准制 造费用的确定是否合理,计入成本计算单的
数额是否正确,制造费用的计算、分配与会
计处理是否正确,并查明制造费用在本年度 内有无重大变动。
第24页
《审计实务》
第十章 生产循环审计
《审计实务》
第一节 生产循环概述
一、生产循环审计的范围 (一)企业有关存货、费用等生产循环内部
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及有效性 (二)证实生产循环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合
法性及其相关项目余额的真实性、正确性 二、生产循环所涉及的主要凭证记录 (一)生产指令 (二)领料单 (三)产量和工时记录
审计意见:
第14页
复核意见:
《审计实务》
3/8/2020
审计第六章生产循环审计

返回
三、 生产循环的审计目标 1、存在或发生
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确实存在; 存货代表为销售而持有的项目或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使用的项目;
销售成本代表被审期间所发出商品的成本;
2、完整性
存货数量包括所有的库存产品、原材料和物料;
存货数量包括属于企业所有的在途或储存在企业之外的其他 地点的产品、原材料和物料;
返回
• (3)成本核算要以经过审核的生产通知 单、领料单、人工费用分配表和制造费 用分配表等原始凭证为依据。 • (4)尽可能采取永续盘存制进行存货管 理。 • (5)领料单、生产通单、工资费用分配 表和制造费用分配表等应顺序编号。 • 4、实物控制 • (1)建立产成品、在产品等的保管和移 交制度。
可归为以下五大类: 1、材料类。企业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及燃料 2、在制品与半成品 3、产成品。包括库存产品或寄销外地的产成品 4、包装物 5、低值易耗品 通过对存货的分类,企业可针对不同类别存货的特点, 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管理。 • 存货审计是审计人员依法对被审单位存货的真实性、 合法性进行审查、核实和评价。 返回
二、生产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生产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1、计划和安排生产; 2、发出原材料; 3、生产产品; 4、核算产品成本; 5、储存产成品; 6、发出产成品; 生产循环所涉及的凭证和记录主要包括:
返回
• • • • • • • •
1、生产指令(生产任务通知单) 2、领发料凭证 3、产量和工时记录 4、工资汇总表及人工费用分配表 5、材料费用分配表 6、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 7、成本计算单 8、存货明细账
返回
• (4)抽查材料发出及领用的原始凭证、 检查领料单的签发是否经过授权,材料 发出汇总表是否经过适当的人员复核, 除了单位成本计价是否适当,是否正确 及及时入账。 • (5)对采用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的企业, 应检查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配 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查明直接材料的 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在本年度内有无重 大变更。
三、 生产循环的审计目标 1、存在或发生
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确实存在; 存货代表为销售而持有的项目或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使用的项目;
销售成本代表被审期间所发出商品的成本;
2、完整性
存货数量包括所有的库存产品、原材料和物料;
存货数量包括属于企业所有的在途或储存在企业之外的其他 地点的产品、原材料和物料;
返回
• (3)成本核算要以经过审核的生产通知 单、领料单、人工费用分配表和制造费 用分配表等原始凭证为依据。 • (4)尽可能采取永续盘存制进行存货管 理。 • (5)领料单、生产通单、工资费用分配 表和制造费用分配表等应顺序编号。 • 4、实物控制 • (1)建立产成品、在产品等的保管和移 交制度。
可归为以下五大类: 1、材料类。企业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及燃料 2、在制品与半成品 3、产成品。包括库存产品或寄销外地的产成品 4、包装物 5、低值易耗品 通过对存货的分类,企业可针对不同类别存货的特点, 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管理。 • 存货审计是审计人员依法对被审单位存货的真实性、 合法性进行审查、核实和评价。 返回
二、生产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生产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1、计划和安排生产; 2、发出原材料; 3、生产产品; 4、核算产品成本; 5、储存产成品; 6、发出产成品; 生产循环所涉及的凭证和记录主要包括:
返回
• • • • • • • •
1、生产指令(生产任务通知单) 2、领发料凭证 3、产量和工时记录 4、工资汇总表及人工费用分配表 5、材料费用分配表 6、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 7、成本计算单 8、存货明细账
返回
• (4)抽查材料发出及领用的原始凭证、 检查领料单的签发是否经过授权,材料 发出汇总表是否经过适当的人员复核, 除了单位成本计价是否适当,是否正确 及及时入账。 • (5)对采用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的企业, 应检查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配 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查明直接材料的 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在本年度内有无重 大变更。
生产循环审计

用,由制造费用调至管理费用 B 本年发生的生产设备大修理费,由制
造费用调至管理费用 C 本年发生的车间生产人员的劳动保护
费,由制造费用调至管理费用 D 本年生产用固定资产大修理期间的停
工损失,由制造费用调至管理费用
第三节 存货审计
一、存货监盘 (一)含义
存货监盘是指注会现场观察被审单 位存货的盘点,并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 适当检查。
直接材料成本 加:直接人工成本 制造费用
本期生产费用 加:期初在产品 减:期末在产品
产品生产成本 加:产成品期初余额 减:产成品期末余额
产品销售成本
审计结论
未审数 调整和重分类金额(贷) 审定数
K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均为所销售产品的成本, K公司存货项目余额和生产成本发生额如下表所示 (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K 公司2008年度主营业务成本应为( )
第11章 存货与生产循环审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存货与生产循环概述 生产成本及营业成本审计 存货审计 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
麦克逊‧罗宾斯公司破产案
该公司及其子公司10年来均由美国一流的 普赖斯‧沃特豪斯会计公司审计,对其出具了 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938年初,其债权人 米利安‧汤普森发现发现了该公司的财务资料 有异常之处。
存货项目金额 原材料余额 在产品余额 产成品余额
成产成本发生额
2008.12.31 7500 6800 13700
2008年度 175000
2007.12.31 4800 5300 12400
2007年度 119000
<例>下列有关制造费用的审计调整建议 中,正确的是( ) A 本年未使用的生产设备计提的折旧费
造费用调至管理费用 C 本年发生的车间生产人员的劳动保护
费,由制造费用调至管理费用 D 本年生产用固定资产大修理期间的停
工损失,由制造费用调至管理费用
第三节 存货审计
一、存货监盘 (一)含义
存货监盘是指注会现场观察被审单 位存货的盘点,并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 适当检查。
直接材料成本 加:直接人工成本 制造费用
本期生产费用 加:期初在产品 减:期末在产品
产品生产成本 加:产成品期初余额 减:产成品期末余额
产品销售成本
审计结论
未审数 调整和重分类金额(贷) 审定数
K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均为所销售产品的成本, K公司存货项目余额和生产成本发生额如下表所示 (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K 公司2008年度主营业务成本应为( )
第11章 存货与生产循环审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存货与生产循环概述 生产成本及营业成本审计 存货审计 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
麦克逊‧罗宾斯公司破产案
该公司及其子公司10年来均由美国一流的 普赖斯‧沃特豪斯会计公司审计,对其出具了 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938年初,其债权人 米利安‧汤普森发现发现了该公司的财务资料 有异常之处。
存货项目金额 原材料余额 在产品余额 产成品余额
成产成本发生额
2008.12.31 7500 6800 13700
2008年度 175000
2007.12.31 4800 5300 12400
2007年度 119000
<例>下列有关制造费用的审计调整建议 中,正确的是( ) A 本年未使用的生产设备计提的折旧费
生产循环审计

案例二:某食品加工企业的质量审计
总结词
严格把关、追溯管理
详细描述
该食品加工企业对其产品进行了严格的质量审计,重点关注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 。审计内容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监控、成品检验等方面,并建立了完善的 产品追溯管理制度。
案例三:某化工企业的安全审计
总结词
风险评估、预防为主
详细描述
该化工企业对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全面评估,并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审计内容包括设备安全检查 、操作规程审查、应急预案制定等方面,以确保生产安全。
生产安全审计
安全管理制度
评估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和执行情况,检查 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设备维护与检查
审查设备的维护和检查记录,确保设备安全运 行。
员工安全培训
核查员工的安全培训情况,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05 审计结果和建议
审计结果总结
生产流程效率
经过审计,发现生产流程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设备维 护、生产调度和物料管理等方面。
审计目标
确保生产流程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 成本,并识别和解决潜在的风险和问 题。
02 生产循环概述
生产循环的定义
生产循环是指企业从原材料采购、生 产加工、产品检验、包装运输到销售 的整个过程。
它是一个不断重复、循环的过程,是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循环的组成部分
建立长效机制,将生产循环审计纳入日常管理,不断完善和优化生产流程 、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管理体系。
06 案例研究
案例一:某制造企业的生产循环审计
总结词
全面覆盖、重点关注
详细描述
该制造企业对其生产循环进行了全面审计,重点关注关键生产流程和设备,确 保生产过程的安全、质量和效率。审计内容包括设备维护、工艺控制、原材料 验收等方面。
生产业务循环审计生产与费用循环的内部控制及测试

存货的实质性程序审査
3.存货的监盘 (1)存货监盘概述 存货监盘是指注册会计师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的
盘点,并进行适当的检查。其意义如下: ①明确监盘的责任 ②明确监盘目的 ③明确监盘的意义 ④充分考虑存货监盘的局限性,必要时应实施追加的
审计程序
存货的实质性程序审査
(2)制订存货监盘计划 存货监盘计划的主要内容有:存货监盘的目标、
特殊的存货 ⑥考虑是否需要利用专家的工作或其他注册会计师的
工作 ⑦复核或与管理层讨论其存货盘点计划
存货的实质性程序审査
(3)存货监盘程序 ①现场观察 在被审计单位盘点存货前,注册会计师应当观察盘点
现场,确定应纳入盘点范围的存货已经适当整理和 排列,并附有盘点标识,防止遗漏或重复盘点。 ②检查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当检查,将检 查结果与被审计单位盘点记录相核对,并形成相应 记录
存货的实质性程序审査
6.审查存货跌价准备 主要审查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依据是否恰当、
计提方法是否合理、计提金额是否正确、计 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是否合规 7.了解存货的保险情况和存货防护措施的完善 程度 8.审查存货在会计报表上披露的恰当性
存货的实质性程序审査
已销存货的实质性程序审查 该项审计需借助审阅产成品明细账和主营业务收入明细
生产与费用循环的内部控制及测 试
2.人事与薪酬内部控制 (1)职务分离控制 (2)建立原始记录制度 (3)授权批准 (4)完善账户记录
生产与费用循环的内部控制及测 试
生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测试 1.成本会计系统控制测试 (1)抽查企业主要产品的成本计划与费用预算,
审查是否建立和执行了成本计划、费用定额、 预算制度 (2)检查企业是否建立和执行了成本费用的归 口分级责任制控制制度以及成本费用的考核与 评价制度 (3)对费用原始记录进行检查,查明内容是否 完整,手续是否齐全,计算是否正确 (4)对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的计量验收制度 及其执行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必要时监盘 (5)审查成本核算制度的执行
第七讲生产循环审计

2.42
759 928 770 732 855 200 746 391 985 3 783 558 366
5.07
1 945 617 637 2 996 855 338 2 471 236 488 6 612 276 473
2.68
834 511 004 779 251 672 806 881 338 2 678 135 328
年份 存货 增长率 主营业务 收入 增长率 PPT文档演模板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111217 150529 263028 331209 472709 497754 282593 12.6% 35.4% 74.7% 25.9% 42.7% 5.3% -43.2% 361022 500632 634337 857 101271 901273 674812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七讲生产循环审计
生产循环的基本内容
n 生产循环反映的是企业将购入的材料经过加工 最后形成半产品、产成品的过程。
n 生产循环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存货的管理和生 产成本的计算等。
n 与存货循环相关联的有购货与付款循环(反映 为存货的采购)和销售与收款循环(反映为存 货的销售)。
n 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包括存货的内部控制与成 本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两部分。
+本期增加
-期末余额(在产品) =本期减少(主要指产成品)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 -期末余额 =本期减少
数据来源
视不同情况而定 采购与付款循环 倒算,并可通过盘点等方式确定 与“生产成本”账户的金额进行核对 视不同情况而定 直接材料:与“原材料”的本期减少数进行核对 直接人工:生产循环 制造费用:生产循环 倒算,并可通过盘点等方式确定 与“库存商品”账户的金额进行核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生产审计循环概述
1、生产循环主要内容 2、主要会计科目及其取证 3、失控现状与舞弊行为
主要业务活动
❖计划和安排生产(签发预先编号的生产通知单、 编制材料需求报告)
❖领用或发出原材料 ❖进行生产产品 ❖核算产品成本 ❖产成品完工入库及储存 ❖产成品发出 (另外:产成品的品质认定与价值重估、废品
第三节 实质性测试运用
❖ 生产成本审计 ❖ 制造费用审计 ❖ 主营业务成本审计 ❖ 存货审计 ❖ 应付工资审计
范例: 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倒轧表
被审计单位名称:ABC公司 审计项目:主营业务成本 会计期间:2010年
单位:元
续表
其他说明:
直接材料成本的审计
• 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检查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是
❖进行盘点准备工作 -----确定盘点顺序 -----明确盘点重点 -----做好盘点人员准备 -----通知存货保管部门
• 实施盘点 • 进行抽点
----抽点范围取决于具体存货项目的性质、控制状 况及特定的环境条件,抽点的样本一般不得低于 存货总量的10%
----抽点结束后应将全部盘点标签或盘点清单按编 号顺序归总,并据以登记盘点表
❖ 必要时对制造费用实施截止测试,检查资产负债表 日前后若干天的制造费用明细账及其凭证,确定有 无跨期费用入账的情况。
❖ 检查制造费用分配是否合理
❖ 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应抽查标准制造费 用的确定是否合理,记入成本计算单的数额是否 正确,制造费用的计算、分配与会计处理是否正 确,并查明标准制造费用在年度内有无重大变动
• 结合应付职工薪酬的检查,抽查人工费用会计记录
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查验应付职工薪酬总额与工 资费用汇总表是否一致
• 将本年度直接人工成本与前期进行比较,本年度各
月之间直接人工费用发生额进行比较,如有异常波 动,应查明原因
• 对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应抽查直接人工成本差
异的计算、分配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查明直接 人工的标准成本在本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
否正确,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与计算方法是否合理 和恰当,是否与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产品分摊 的直接材料费用相符
• 抽查材料发出及领用的原始凭证,检查领料单的签
发是否经过授权,材料发出汇总表是否经过有关人 员复核,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适当,是否正 确及时入账
• 比较分析同一产品前后各期的直接材料成本,当年
存货的监盘
❖参与制定存货盘点前的计划工作 ----一般监盘时间以会计期末以前为优 ----在考虑选取大样本量进行盘点时,应考虑
有关实地盘点、永续盘点的可靠性,存货的 总金额及种类。不同的重要存货的存放位置 及其数量,以及以前年度发现的误差性质及 其内部控制等 ----样本选取则应将重要项目或典型存货项目 作为对象,同时对可能过时或损坏的项目要 仔细查询
制造费用的审计
❖ 获取或编制制造费用汇总表,并与制造费用明细账、 总账核对相符,抽查制造费用中的重大数额项目及 例外项目是否合理。
❖ 审阅制造费用明细账,检查制造费用核算的内容及 范围是否正确,特别注意是否存在异常会计事项, 如有应追查记账凭证、原始凭证,重点查明企业有 无将不应列入成本费用的投资支出、被没收的财物、 支付的罚款、违约金、技术改造支出等记入制造及账户及范围
• 生产循环影响的主要业务和账户
• 生产循环影响的主要业务
• 编制生产计划、控制产品的品种和数量、控制存货水平及
与产品制造相关的业务和事项
• 生产循环影响的主要账户
• 存货(原材料、生产成本、产成品)账户、应付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账户
确实发生,已经完工的产成品是否全部入库, 尚未完工的在产品的成本价值是否与实物大致 相符
• 完整性
• 指生产循环中生产的应该属于公司的产品(除
代加工以外)是否均作出恰当的记录而没有遗 漏
失控现状与舞弊
❖ 1.成本费用不预算、不审批,缺乏严格的控制程序 与方法;
❖ 2.虚列费用、虚计成本,调节存货与利润; ❖ 3.提前或延迟费用分摊,与会计期间不符; ❖ 4.成本费用结转不实,任意调节; ❖ 5.费用分配方式选用不当,随意改变; ❖ 6.成本费用支出失控,产品退货、退料核算不正确 ❖ 7.成本费用与收入不配比;
----CPA应获取盘点日前的存货收发及移动的凭证, 检查库存记录与会计记录期末截止是否正确
----注意检查企业存货的所有权
• 盘点工作总结----确定是否帐实相符
存货计价测试 ----验证报表上存货余额的真实性(抽样) ❖样本的选择 ----原则:结存余额较大且价格变化比较频繁 的存货项目 ----方法:分层抽样 ❖计价方法的确认 ----没有足够的理由,计价方法在同一会计年 度内部不得变动 ❖计价审计
材料成本如有重大波动应查明原因
• 对采用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进行成本核算的企业,
应检查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配与会计处理 是否正确,并查明直接材料的定额成本、标准成本 在本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
直接人工成本的审计
• 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检查直接人工成本计算是否
正确,人工费用的分配标准与计算方法是否合理和 适当,是否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产品分摊的 直接人工费用相符
• 生产循环审计的范围 • 凡与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有关的所有资料及领域
主要凭证与记录
❖ 生产任务通知书 原材料领料、发料凭证 产量和工时记录 工资汇总表 人工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制造费用分配表 成本计算单 完工产品入库单; 存货明细账
生产循环审计目标
• 发生 • 指账薄记录中的各项原材料的耗用与费用是否
第二节 符合性测试运用
❖ 生产循环控制程序测试 ❖ 生产循环控制情况调查问卷 ❖ 存货符合性测试
生产循环控制程序测试
1、生产成本的符合性测试 2、直接材料成本的符合性测试 3、直接人工成本的符合性测试
内部控制的评价内容包括
1、生产循环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完善; 2、生产循环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3、生产循环内部控制的整体强弱及各个部分的 强弱; 4、生产循环内部控制可依赖性及控制风险的大 小。 通过评价,了解那些属于控制较强的部分,哪 些属于较弱的部分,依据对内部控制的可依赖程度, 确定循环实质性测试的程序和重点。
1、生产循环主要内容 2、主要会计科目及其取证 3、失控现状与舞弊行为
主要业务活动
❖计划和安排生产(签发预先编号的生产通知单、 编制材料需求报告)
❖领用或发出原材料 ❖进行生产产品 ❖核算产品成本 ❖产成品完工入库及储存 ❖产成品发出 (另外:产成品的品质认定与价值重估、废品
第三节 实质性测试运用
❖ 生产成本审计 ❖ 制造费用审计 ❖ 主营业务成本审计 ❖ 存货审计 ❖ 应付工资审计
范例: 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倒轧表
被审计单位名称:ABC公司 审计项目:主营业务成本 会计期间:2010年
单位:元
续表
其他说明:
直接材料成本的审计
• 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检查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是
❖进行盘点准备工作 -----确定盘点顺序 -----明确盘点重点 -----做好盘点人员准备 -----通知存货保管部门
• 实施盘点 • 进行抽点
----抽点范围取决于具体存货项目的性质、控制状 况及特定的环境条件,抽点的样本一般不得低于 存货总量的10%
----抽点结束后应将全部盘点标签或盘点清单按编 号顺序归总,并据以登记盘点表
❖ 必要时对制造费用实施截止测试,检查资产负债表 日前后若干天的制造费用明细账及其凭证,确定有 无跨期费用入账的情况。
❖ 检查制造费用分配是否合理
❖ 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应抽查标准制造费 用的确定是否合理,记入成本计算单的数额是否 正确,制造费用的计算、分配与会计处理是否正 确,并查明标准制造费用在年度内有无重大变动
• 结合应付职工薪酬的检查,抽查人工费用会计记录
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查验应付职工薪酬总额与工 资费用汇总表是否一致
• 将本年度直接人工成本与前期进行比较,本年度各
月之间直接人工费用发生额进行比较,如有异常波 动,应查明原因
• 对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应抽查直接人工成本差
异的计算、分配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查明直接 人工的标准成本在本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
否正确,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与计算方法是否合理 和恰当,是否与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产品分摊 的直接材料费用相符
• 抽查材料发出及领用的原始凭证,检查领料单的签
发是否经过授权,材料发出汇总表是否经过有关人 员复核,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适当,是否正 确及时入账
• 比较分析同一产品前后各期的直接材料成本,当年
存货的监盘
❖参与制定存货盘点前的计划工作 ----一般监盘时间以会计期末以前为优 ----在考虑选取大样本量进行盘点时,应考虑
有关实地盘点、永续盘点的可靠性,存货的 总金额及种类。不同的重要存货的存放位置 及其数量,以及以前年度发现的误差性质及 其内部控制等 ----样本选取则应将重要项目或典型存货项目 作为对象,同时对可能过时或损坏的项目要 仔细查询
制造费用的审计
❖ 获取或编制制造费用汇总表,并与制造费用明细账、 总账核对相符,抽查制造费用中的重大数额项目及 例外项目是否合理。
❖ 审阅制造费用明细账,检查制造费用核算的内容及 范围是否正确,特别注意是否存在异常会计事项, 如有应追查记账凭证、原始凭证,重点查明企业有 无将不应列入成本费用的投资支出、被没收的财物、 支付的罚款、违约金、技术改造支出等记入制造及账户及范围
• 生产循环影响的主要业务和账户
• 生产循环影响的主要业务
• 编制生产计划、控制产品的品种和数量、控制存货水平及
与产品制造相关的业务和事项
• 生产循环影响的主要账户
• 存货(原材料、生产成本、产成品)账户、应付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账户
确实发生,已经完工的产成品是否全部入库, 尚未完工的在产品的成本价值是否与实物大致 相符
• 完整性
• 指生产循环中生产的应该属于公司的产品(除
代加工以外)是否均作出恰当的记录而没有遗 漏
失控现状与舞弊
❖ 1.成本费用不预算、不审批,缺乏严格的控制程序 与方法;
❖ 2.虚列费用、虚计成本,调节存货与利润; ❖ 3.提前或延迟费用分摊,与会计期间不符; ❖ 4.成本费用结转不实,任意调节; ❖ 5.费用分配方式选用不当,随意改变; ❖ 6.成本费用支出失控,产品退货、退料核算不正确 ❖ 7.成本费用与收入不配比;
----CPA应获取盘点日前的存货收发及移动的凭证, 检查库存记录与会计记录期末截止是否正确
----注意检查企业存货的所有权
• 盘点工作总结----确定是否帐实相符
存货计价测试 ----验证报表上存货余额的真实性(抽样) ❖样本的选择 ----原则:结存余额较大且价格变化比较频繁 的存货项目 ----方法:分层抽样 ❖计价方法的确认 ----没有足够的理由,计价方法在同一会计年 度内部不得变动 ❖计价审计
材料成本如有重大波动应查明原因
• 对采用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进行成本核算的企业,
应检查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配与会计处理 是否正确,并查明直接材料的定额成本、标准成本 在本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
直接人工成本的审计
• 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检查直接人工成本计算是否
正确,人工费用的分配标准与计算方法是否合理和 适当,是否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产品分摊的 直接人工费用相符
• 生产循环审计的范围 • 凡与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有关的所有资料及领域
主要凭证与记录
❖ 生产任务通知书 原材料领料、发料凭证 产量和工时记录 工资汇总表 人工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制造费用分配表 成本计算单 完工产品入库单; 存货明细账
生产循环审计目标
• 发生 • 指账薄记录中的各项原材料的耗用与费用是否
第二节 符合性测试运用
❖ 生产循环控制程序测试 ❖ 生产循环控制情况调查问卷 ❖ 存货符合性测试
生产循环控制程序测试
1、生产成本的符合性测试 2、直接材料成本的符合性测试 3、直接人工成本的符合性测试
内部控制的评价内容包括
1、生产循环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完善; 2、生产循环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3、生产循环内部控制的整体强弱及各个部分的 强弱; 4、生产循环内部控制可依赖性及控制风险的大 小。 通过评价,了解那些属于控制较强的部分,哪 些属于较弱的部分,依据对内部控制的可依赖程度, 确定循环实质性测试的程序和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