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脊髓束
速记解剖歌诀及注释——神经系统

速记解剖歌诀及注释——神经系统人体歌诀及注释1.脊髓外形特征及位置上颈下腰二膨大大孔延至腰一下下端圆锥连终丝丝周缠绕马尾巴【注释】脊髓,位于椎管内,起于枕骨大孔,终于第一腰椎体下缘。
呈前后略扁的细长圆柱状,长约40~1125px。
主要外形可归结为六纵沟、二膨大、一圆锥、一终丝。
(1)六纵沟,即前正中裂1、后正中沟1、前外侧沟2、后外侧沟2。
(2)二膨大,即颈膨大和腰骶膨大。
(3)一圆锥,脊髓末端变细呈圆锥状,称为脊髓圆锥。
(4)一终丝,脊髓圆锥下续为终丝,周围被马尾包绕。
锥—脊髓圆锥;丝—终丝。
2.脊髓灰质特征纵行三根柱横断似蝶舞前动后感觉中间要自主【注释】脊髓灰质,位于中央管周围,整体上呈柱状,断面似蝶形,分前角、后角、侧角等。
(1)前角:含有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运动纤维,参与前根的组成。
(2)后角:含有联络神经元,接受后根的传入信息。
(3)侧角:含有内脏运动(即自主神经)交感神经元的胞体,此角只存在于T1~L3节段。
在S2~4节段相当于侧角位置有副交感神经元的胞体。
3.脊髓白质特征脊髓白质三个索下行运动上感觉薄楔在后深感觉外侧前索是混合皮质脊髓管运动脊髓丘脑浅感觉【注释】脊髓白质,位于灰质周围,由上行、下行的纤维束构成。
被表面纵沟分为三部,即前索、外侧索、后索。
(1)前索:上行纤维是脊髓丘脑前束,下行纤维束是皮质脊髓前束。
(2)外侧索:上行纤维是脊髓丘脑侧束,下行纤维束是皮质脊髓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和脊髓丘脑侧束合为脊髓丘脑束,传导躯干和四肢浅感觉。
皮质脊髓前束和皮质脊髓侧束合为皮质脊髓束,管理躯干和四肢的随意运动。
(3)后索:为上行的薄束和楔束,传导躯干和四肢深感觉。
4.脑干外形腹面观特征脑干腹面颇似“羊”大脚踩在桥头上延髓脑桥沟为界桥下锥体立两旁【注释】脑干,位于颅后窝,自上而下包括中脑、脑桥、延髓三部。
脑干下端较细,中上部较宽大,整个外形从腹面观察颇似“羊”字。
(1)中脑:主要结构有两个大脑脚和脚间窝等,大脑脚似“丷”。
脊髓解剖

脊髓的血液供应(动脉)
颈8节)与脊髓前动脉吻合,称颈膨大动 脉。2、胸7左右。3、胸9-腰2,最大, 称大前髓动脉或腰膨大动脉。
脊髓的血液供应(动脉)
脊髓后动脉:起自锥动脉或小脑下后动 脉,绕至延髓后外侧,向下沿脊髓后根 内侧迂曲行进,沿途接受后髓动脉的补 充,管径细小,行程常有中断。分支参 与软膜小动脉丛,穿支进入脊髓。供应 脊髓后1/4的血液。
脊髓的血液供应(动脉)
来源及分布特点:1、上区或颈胸区(颈 -胸3):脊髓前动脉、前髓动脉,动脉 粗,血运丰富。2、中胸区(胸4-8): 主要来自脊髓前动脉,动脉细,数量少, 易缺血。3、下区或胸腰区:主要来自大 前髓动脉,动脉粗,数量多。
脊髓细胞构筑分层
Ⅶ层:与中脑和小脑有往返联系,参与 脊髓小脑束、脊髓顶盖束、脊髓网状束、 小脑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和顶盖脊 髓束,是调节姿势和运动的反射中枢。 还与内脏活动有关,外侧部有交感神经 的节前神经元,内侧的细胞媒介内脏反 射。
脊髓细胞构筑分层
Ⅷ层:含有大量的脊髓内部同侧和对侧 的联络神经元,接受内侧纵束、网状脊 髓束和前庭脊髓束等下行传导束纤维, 调节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活动,特别是兴 奋r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Ⅸ层:为脊髓的主要运动区,含α和r运 动神经元,其轴突分别支配梭内肌和梭 外肌。
脊髓的传导束(下行)
红核脊髓束:人类知之较少,红核---立 即在背盖腹侧交叉---红核脊髓束(位于 皮质脊髓侧束的前方)---后角的基底部 和中间带。控制屈肌的肌张力。
前庭脊髓束:
前庭脊髓外侧束:前庭神经外侧核---纤 维不交叉---同侧脊髓外侧索前方---止于 Ⅶ、Ⅷ层。控制伸肌的肌张力。
2脊髓内部结构

讲稿主讲人:江会勇课题:脊髓(内部结构)学时:2学时授课内容:一、脊髓的内部结构从横切面观察脊髓,可见正中央有中央管central canal,管腔窄小不通畅,管腔内面为室管膜细胞所衬。
围绕中央管可见H形或蝶形的灰质。
每一侧灰质可见分别向前后方向伸出的前角anterior horn和后角 posterior horn,在胸髓和上部腰髓(L1~3)还可见向外伸出细小的侧角later alhorn。
前、后角之间的宽阔区域为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
位于中央管周围、连接双侧的灰质称灰质连合。
白质籍脊髓的纵沟分为三个索。
前正中裂与前外侧沟之间为前索anterior funiculus,前、后外侧沟之间为外侧索lateral funiculus,后外侧沟与后正中沟之间为后索Posterior funiculus。
在中央管前方,左右前索间有纤维横越,称白质前连合。
在灰质后角基部外侧与外侧索白质之间,灰、白质混合交织,此处称为网状结构。
不同节段脊髓的灰、白质构成形态是不同的,这是由于不同节段脊髓因其所支配的身体部位不同而含有的神经元数量不同所致。
(一)灰质脊髓灰质由大量大小形态不同的多极神经元所组成。
从横切面看,各种相同类型的神经元往往聚集成簇或成层。
这些细胞群在有些地方则形成界线较分明的神经核。
这些细胞群往往还沿脊髓的纵轴排列,因此从立体角度看,它们多是占据不同节段、长度不一的神经元柱。
根据50年代Rexed的研究,全部脊髓灰质可以分成10个板层,这些板层从后向前分别用罗马数字I到X命名。
Rexed分层模式已被广泛用作对脊髓灰质细胞构筑的描述,但某些传统的脊髓核团名称目前也还在使用,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灰质I—VI层组成脊髓后角。
I层laminal I很薄,罩在后角的背侧缘,接受后根的传入纤维,层内含有后角边缘核Posteromarginal nucleus。
1层laminal即传统描写的胶状质substantia gelatinosa,此核贯穿脊髓全长,由大量密集的小型细胞组成。
锥体系是

锥体系是大脑皮层下行控制躯体运动的最直接路径。
主要是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锥体系主要由中央前回的锥体细胞的轴突所组成。
这些纤维下行经内囊、大脑脚底、脑桥基底、延髓锥体等结构,其中中途终于脑干者称为皮质脑干束,继续下降进入脊髓者称为皮质脊髓束。
因此锥体系统(锥体系)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层延髓束两部分。
目录1基本内容1基本内容编辑锥体系:pyramidal system1.锥体系是指由皮层发出并经延髓锥体抵达对侧脊髓前角的皮层脊髓束和抵达脑神经运动核的皮层脑干束。
锥体系的皮层起源主要是大脑皮层4区,10%~20%的纤维与脊髓运动神经元形成单突触联系。
锥体系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是发动随意运动,调节精细动作,保持运动的协调性。
2.锥体外系:是指除锥体系以外的一切调节躯体运动的下行传导系。
主要作用是调节肌紧张,配合锥体系协调随意运动,维持机体姿势平衡。
词条标签:椎体外系是指锥体系以外的所有躯体运动的传导通路,包括纹状体系统和前庭小脑系统。
在种系发生上比较古老,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的运动、维持体态姿势、担负半自动的刻板运动和反射性运动等。
锥体系与锥体外系两者不可截然分割,功能是协调一致的。
锥体外系结构较复杂,涉及脑内许多结构,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通过复杂的环路对躯体运动进行调节,确保锥体系进行精细的随意运动。
锥体外系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和协调肌的活动等,在保持肌的协调和适宜的肌张力的情况下,锥体系得以进行精细的随意运动。
狭义上的锥体外系主要指纹状体,包括纹状体(尾状核、壳核和苍白球)、红核、黑质及丘脑底核,总称基底节。
快速导航词条图册中文名锥体外系总称基底节包括纹状体外文名Extrapyramidal system 狭义指纹状体种系古老目录1锥体外系2词条图册1锥体外系编辑锥体系以外与躯体运动有关的传导通路统称为锥体外系,在种系发生上比较古老,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的运动、维持体态姿势等。
脊髓白质——精选推荐

脊髓白质-*-*-*-*-*-*-*-*-*-脊髓白质主要由许多纤维束组成。
纤维束命名原则:一般是按它的起止命名。
胎儿和新生儿特点:由于胎儿和新生儿各束髓鞘生长的时间不同,脊髓切片染色深浅不同,容易分辨。
成人特点:成人的脊髓切片各种纤维束的边界不易划分。
因此许多图中的各纤维束的位置只是该纤维束最集中的部位。
纤维束的分类:长的上行纤维束:将不同的感觉信息上传到脑。
长的下行纤维束:从脑的不同部位将神经冲动下传到脊髓。
短的固有束:起止均在脊髓,紧贴脊髓灰质分布,参与完成脊髓节段内和节段间反射活动。
由躯干和四肢传入的冲动都经脊神经后根传入脊髓,后根进入脊髓时分内、外侧两部分。
内侧部纤维粗,沿后角内侧部进入后索,它们的升支组成薄束、楔束,降支进入脊髓灰质参与牵张反射。
外侧部主要由细的无髓和有髓纤维组成,这些纤维进入脊髓上升或下降1~2节,在胶状质背外侧聚成背外侧束(Lissauer束),从此束发出侧支或终支进入后角。
后根外侧部的细纤维主要传导痛觉、温度觉和内脏感觉信息。
内侧部的粗纤维主要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一、上行传导束(又称感觉传导束)包括:薄束与楔束,脊髓小脑束和脊髓丘脑束。
1、薄束与楔束:薄束与楔束为脊神经后根内侧部的粗纤维在同侧后索的直接延续。
薄束源自同侧T5胸节以下的脊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
楔束源自同侧T4胸节以上的脊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
周围突:分布至肌、肌腱、关节和皮肤的感受器。
中枢突:经后根内侧部进入脊髓形成薄、楔束,在脊髓后索上行。
薄束与楔束止于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
薄束在T5胸节以下占据后索的全部,在胸4以上只占据后索的内侧部,楔束位于后索的外侧部。
由于薄、楔束的纤维是自骶、腰、胸、颈由下而上按顺序进入的,因此在后索中来自各节段的纤维有明确的定位。
关于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薄束负责传导来自同侧下半身。
楔束负责传导来自同侧上半身。
本体感觉:指肌、腱、关节的位置觉、运动觉和震动觉。
精细触觉:皮肤的触摸辨别物体纹理粗细和两点距离。
正常人体解剖学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轴突集中的部位,因多数轴突具有髓鞘,颜色苍白,称白质。
2.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胞体连同其树突集中的部位,色泽灰暗称灰质。
3.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包埋在白质内的灰质团块,内有形态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称神经核。
4.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的地方,外形略膨大,称神经节,如脑神经节、脊神经节等。
5.纤维束: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凡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集聚成束,称纤维束或传导束。
6.内侧丘系交叉:薄束核、楔束核发出的纤维,弓形走向中央管腹侧,左、右交叉,称为内侧丘系交叉,因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上行成为内侧丘系。
7.内囊:连接大脑皮层和皮质下结构的上、下行纤维构成。
这些纤维绝大部分经过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形成一宽厚的白质板,称为内囊。
8.白交通支:由脊髓侧角中间外侧核细胞发出的交感节前神经纤维组成。
9.灰交通支:由交感干神经节细胞发出的节后纤维组成,多无髓鞘,色灰暗。
10.交感干:位于脊柱两侧,由椎旁节和节间支连接而成,呈串珠状,上至颅底,下至尾骨前方,于尾骨的前面两干汇合,形成尾骨前方的一个奇神经节。
11.硬膜外隙: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及黄韧带之间的狭窄腔隙称硬膜外隙,其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脂肪组织、淋巴管、椎内静脉丛,有脊神经根通过。
12.蛛网膜下隙:脊髓的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以及脑的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缝隙称之为蛛网膜下隙。
13.终池:在脊髓蛛网膜下隙下部的一个扩大的腔隙,位于脊髓圆锥下方,马尾的周围,隙内充满脑脊液,还有终丝和马尾,临床上可经腰椎穿刺,向此隙内注入麻药麻醉脊神经根,也可向此隙注入治疗药物或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测帮助诊断某些疾病。
14.蛛网膜粒:脑蛛网膜在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的两侧,形成许多颗粒状突起,突入窦内,称蛛网膜粒。
15.大脑动脉环: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环绕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周围,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段、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始段吻合而成。
人体解剖学试题库+参考答案

人体解剖学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气管分叉处称()A、气管软骨B、气管隆嵴C、气管杈D、右主支气管E、左主支气管正确答案:C2、对左颈总动脉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胸锁关节后方起自头臂干B、平对舌骨上缘分为颈内、外动脉C、与颈总静脉伴行D、起始处有颈动脉窦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E3、气管异物易坠入()A、右主支气管B、气管软骨C、左主支气管D、气管杈E、气管隆嵴正确答案:A4、属于脑颅骨的是()A、上颌骨B、蝶骨C、腭骨D、颧骨E、下鼻甲正确答案:B5、食管的第三个狭窄位于A、第三颈椎下缘B、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C、第二胸椎下缘D、咽与食管相续处E、穿膈的食管裂孔处正确答案:E6、皮质脊髓束()A、是由经过锥体交叉以后的纤维组成B、主要功能是调节肌的紧张力C、无上述情况D、只达脊髓的胸段E、起始细胞主要位于额叶皮质中央前回的下部正确答案:C7、上肢固定、可牵引躯干向上的是()A、小圆肌B、斜方肌C、冈上肌D、胸大肌E、三角肌正确答案:D8、下列关于肾单位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为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B、肾单位位于皮质和髓质C、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D、可分为皮质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E、肾单位仅位于皮质正确答案:E9、属于骨迷路的结构为()A、球囊B、鼓膜C、蜗管D、前庭阶E、椭圆囊正确答案:D10、迷走神经出颅时通过A、茎乳孔B、圆孔C、棘孔D、卵圆孔E、颈静脉孔正确答案:E11、对喉返神经的描述正确的是A、分布于喉中间腔和声门下腔黏膜B、支配全部喉肌C、分支至甲状舌骨肌D、右喉返神经在右锁骨下动脉的后方发出E、其终支称为喉下神经正确答案:E12、听觉感受器是()A、椭圆囊B、螺旋器C、壶腹嵴D、蜗孔E、蜗窗正确答案:B13、子宫与输卵管相接处为()A、子宫峡B、子宫口C、子宫颈D、子宫角E、子宫腔正确答案:D14、有关腹膜的描述正确是()A、为浆膜B、只衬于腹、盆腔脏器的表面C、没有分泌和吸收功能D、内层又分为脏层和壁层E、分为内、外两层正确答案:A15、对椎间盘的正确描述是()A、所有椎体间均有椎间盘B、中央为髓核,周围部是纤维环C、纤维环由透明软骨构成,富有弹性D、椎间盘与前纵韧带结合不紧密E、椎间盘不参与脊柱的运动正确答案:B16、关于内分泌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等处有散在的内分泌细胞B、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物首先由排泄管导入腺腔内,然后渗入血液C、是完全独立于神经系统之外的调节系统D、内分泌器官产生的某种激素经血液循环可影响全身各器官的功能活动E、由内分泌器官组成正确答案:A17、颈内动脉()A、在平对舌骨大角处起于颈总动脉B、与颈外静脉伴行C、在颈部开始分支D、分支布于脑和视器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18、面肌()A、能显示喜、怒、哀、乐B、人类特别发达C、有开闭眼、口、鼻孔的作用D、全是皮肌E、上述全对正确答案:E19、单层柱状上皮分布于哪种器官的腔面()A、动脉B、食管C、膀胱D、胃肠E、气管正确答案:D20、股四头肌瘫痪时,不能()A、抬大腿B、伸膝C、仰卧起坐D、内收大腿E、以上都不能正确答案:B21、椎体肥厚的是()A、颈椎B、尾骨C、胸椎D、腰椎E、骶骨正确答案:D22、具有跖屈踝、足内翻作用的肌是()A、胫骨前肌B、胫骨后肌C、腓骨长肌D、腓骨短肌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23、使脊柱后伸的()A、前锯肌B、竖脊肌C、三角肌D、斜方肌E、胸大肌正确答案:B24、弹性软骨组织与透明软骨组织的主要区别是()A、基质含量较多B、无同源细胞群C、含有大量弹性纤维D、无软骨囊E、无软骨陷窝正确答案:C25、甲状旁腺()A、贴附于甲状腺叶的后面B、位于胸腔内C、连于下丘脑D、舌骨下肌E、无管腺正确答案:A26、通过坐骨小孔的是()A、旋肩胛动脉B、臀下动脉C、闭孔神经D、正中神经E、闭孔内肌腱正确答案:E27、肺循环止于()A、肺动脉B、右心室C、左心房D、右心房E、左心室正确答案:C28、下直肌()A、使眼球前极转向外上方B、使眼球前极转向外下方C、使眼球前极转向内下方D、使眼球前极转向内上方E、提上睑正确答案:C29、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A、窦房结B、左、右束支C、房室结D、房室束E、蒲肯野纤维正确答案:A30、肾的被膜,由内向外依次是()A、纤维囊、肾筋膜、脂肪囊B、肾筋膜、纤维囊、脂肪囊C、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D、肾筋膜、脂肪囊、纤维囊E、脂肪囊、纤维囊、肾筋膜正确答案:C31、锥隆起位于()A、鼓膜壁B、颈动脉壁C、颈静脉壁D、迷路壁E、乳突壁正确答案:E32、除具有内分泌功能外还能产生T淋巴细胞的是()A、甲状旁腺B、黄体C、胸腺D、松果体E、肾上腺正确答案:C33、能产生软骨组织细胞外基质()的细胞是()A、骨细胞B、成骨细胞C、骨原细胞D、成纤维细胞E、软骨细胞正确答案:E34、收纳下肢淋巴回流的是()A、锁骨下干B、胸导管C、肠干D、颈干E、腰干正确答案:E35、通过收肌管的是()A、阴部内动脉B、旋肱后动脉C、锁骨下动脉D、臀上动脉E、股动脉正确答案:E36、位于上纵隔最前面的是()A、上腔静脉B、胸腺C、食管D、主动脉弓E、心切迹正确答案:B37、传导头部痛,温觉冲动的神经是A、Ⅴ对脑神经B、Ⅹ对脑神经C、Ⅸ对脑神经D、Ⅶ对脑神经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38、岬位于()A、骶骨B、髋骨C、髂骨D、耻骨E、坐骨正确答案:A39、骨髓腔()A、幼年时内有红骨髓B、幼年时骨髓腔内充满黄骨髓C、正常成人骨髓腔内充满红骨髓D、位于骨松质间隙内E、位于长骨和短骨体内正确答案:A40、表示A、左上颌第2前磨牙B、右上颌第2磨牙C、左上颌第3磨牙D、左上颌第2磨牙E、右上颌第3磨牙正确答案:D41、尿生殖三角内的深层肌是()A、尿道括约肌B、会阴浅横肌C、尾骨肌D、坐骨海绵体肌E、球海绵体肌正确答案:A42、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A、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B、优势半球距状沟两侧C、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D、优势半球顶叶角回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43、肝、胆囊、胰的淋巴注入()A、髂内淋巴结B、腰淋巴结C、腹腔淋巴结D、腹股沟浅淋巴结E、颈外侧深淋巴结正确答案:C44、支配肱肌的是A、正中神经B、腋神经C、尺神经D、肌皮神经E、桡神经正确答案:D45、子宫是()A、壁薄腔大的肌性器官B、壁厚腔大的膜性器官C、壁厚腔小的肌性器官D、壁薄腔小的肌性器官E、壁厚腔小的实质性器官正确答案:C46、与动脉相比,静脉的特点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血液回流主要靠管道内的压力差B、内、外弹性膜明显C、管径较粗,管壁较薄D、血容量比动脉大E、弹性较小正确答案:B47、受肌皮神经支配的肌是A、小圆肌B、肱二头肌C、三角肌D、肱桡肌E、肱三头肌正确答案:B48、支配舌内肌的神经是A、三叉神经B、迷走神经C、面神经D、副神经E、舌下神经正确答案:E49、尿生殖膈的构成是()A、由会阴深横肌和盆膈上、下筋膜构成B、由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和尿生殖膈上、下筋膜构成C、由肛提肌、尾骨肌和尿生殖膈上、下筋膜构成D、由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和盆膈上、下筋膜构成E、由肛提肌和尿生殖膈上、下筋膜构成正确答案:B50、能内收、旋内和屈肩关节()A、冈上肌B、冈下肌C、背阔肌D、胸大肌E、大圆肌正确答案:D51、对骨盆的描述,错误的是()A、界线将骨盆分为大、小骨盆B、界线由骶骨的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和耻骨联合上缘围成C、人体直立时,两侧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位于同一水平面上D、由左、右髋骨和骶、尾骨连结而成E、骨盆下口由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下支和耻骨联合下缘围成正确答案:C52、对股动脉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髂内动脉的延续B、在腹股韧带中内1/3交点下方可触及其搏动C、重要分支有股深动脉及臀下动脉D、在股二头肌和半腱肌、半膜肌之间下行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E53、具有关节盘的关节是()A、踝关节B、关节突关节C、胸锁关节D、胫腓关节E、胸肋关节正确答案:C54、睪丸间质细胞产生()A、催乳素B、促胸腺生成素C、胰岛素D、男性激素E、褪黑激素正确答案:D55、经环甲正中韧带穿刺可进入()A、喉室B、声门下腔C、喉中间腔D、喉前庭E、喉口正确答案:B56、属于神经垂体的结构是()A、前叶B、中间部C、结节部D、远侧部E、漏斗部正确答案:E57、顶盖前区A、与传导内脏快痛有关B、参与瞳孔对光反射C、与学习记忆有关D、与前庭反射有关E、含传导躯干、四肢皮肤精细触觉的上行纤维正确答案:B58、室间隔缺损好发于()A、左心耳B、动脉导管C、室间隔肌部D、室间隔膜部E、卵圆窝正确答案:D59、对股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支只分布于大腿前面的皮肤B、发自腰丛C、在股三角内位于股动脉的外侧D、是下肢手术中经常麻醉的神经之一E、肌支支配大腿肌前群正确答案:A60、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不包括:()A、星形胶质细胞B、室管膜细胞C、卫星细胞D、少突胶质细胞E、小胶质细胞正确答案:C61、输卵管最细的部位在()A、子宫部B、输卵管腹腔口C、壶腹部D、峡部E、漏斗部正确答案:A62、具有感光作用的结构为()A、视网膜睫状体部B、黄斑C、视网膜虹膜部D、角膜E、视神经盘正确答案:B63、属于内生殖器的结构是()A、阴蒂B、前庭球C、前庭大腺D、小阴唇E、阴阜正确答案:C64、头皮出血时,常用的压迫止血点在()A、外耳门下方B、咬肌前缘与下颌骨下缘交界处C、口角D、外耳门前上方、颧弓根部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D65、具有屈膝跖屈踝关节作用的肌是()A、趾长屈肌B、比目鱼肌C、腓骨长肌D、胫骨后肌E、腓肠肌正确答案:E66、网织红细胞的胞质内仅存的细胞器是()A、核糖体B、中心体C、线粒体D、微体E、高尔基复合体正确答案:A67、输尿管的第1个狭窄位于()A、输尿管跨髂血管处B、输尿管壁内段C、小骨盆的出口D、输尿管盆部E、肾盂与输尿管的移行处正确答案:E68、股骨()A、下端有两个膨大的内、外侧髁B、体的前面有粗线C、上端的外侧有大结节D、股骨体稍向后凸E、下端后面有臀肌粗隆正确答案:A69、关于肾筋膜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分前后两层贴于肾的表面B、前后两层在上方和内外侧相互融合C、肾筋膜前层的前方覆盖有脏腹膜D、位于脂肪囊外面,包被肾上腺和肾周围E、前后两层在肾下方分离,其间有精索内血管通过正确答案:D70、可内收和内旋肩关节()A、背阔肌B、斜方肌C、腹肌前外侧群D、竖脊肌E、胸锁乳突肌正确答案:A71、属于面颅骨的是()A、下鼻甲B、上鼻甲C、额骨D、蝶骨E、中鼻甲正确答案:A72、前庭神经核管理A、头面部痛、温觉B、听觉C、平衡觉D、本体感觉E、触压觉正确答案:C73、对腕关节的描述,错误的是()A、关节囊松弛,运动灵活B、尺骨头下方有关节盘C、典型的椭圆形关节D、可作屈、伸、展、收及环转运动E、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的近侧面构成腕关节近侧面正确答案:E74、指出下列的错误描述()A、腹膜腔和腹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B、腹膜腔位于腹腔内C、腹腔内脏器均位于腹膜腔内D、女性腹膜腔可间接和外界相通E、盆腔内脏器均位于腹膜腔外正确答案:C75、关于骨组织细胞的描述哪项错()A、骨原细胞是骨组织的干细胞B、成骨细胞由骨原细胞分化形成C、破骨细胞由骨原细胞融合而成D、骨原细胞由间充质细胞分化而来E、骨细胞由成骨细胞转化形成正确答案:C76、具有合成蛋白质功能的细胞超微结构特征是()A、富含线粒体和溶酶体B、富含滑面内质网和发达高尔基复合体C、富含滑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D、富含粗面内质网和发达高尔基复合体E、富含溶酶体和发达高尔基复合体正确答案:D77、右膈神经感觉纤维的分布区不包括A、纵隔胸膜B、肋胸膜C、膈胸膜D、心包E、肝和肝外胆道的浆膜正确答案:B78、右心室的入口是()A、左房室口B、右房室口C、主动脉口D、冠状窦口E、肺动脉口正确答案:B79、收缩使颊部紧贴牙齿,帮助咀嚼吸吮的肌()A、眼轮匝肌B、口轮匝肌C、翼内肌D、颅顶肌E、颊肌正确答案:E80、参与构成踝关节的跗骨的是()A、距骨和跟骨B、距骨C、骰骨D、足舟骨E、跟骨正确答案:B81、迷走神经A、为单纯的副交感神经B、分支支配所有的内脏器官C、行程中通过膈的腔静脉孔D、在颈部没有分支E、是脑神经中行程最长,分支最广的神经正确答案:E82、食管的第一个狭窄位于A、第三颈椎下缘B、咽与食管相续处C、穿膈的食管裂孔处D、第二胸椎下缘E、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正确答案:B83、胆囊三角A、由肝总管、胆囊管和肝的脏面围成B、由肝总管、门静脉和方叶围成C、由肝左、右管和肝的脏面围成D、由胆总管、肝固有动脉和肝的脏面围成E、由肝右管、胆囊管和尾状叶围成正确答案:A84、鹰嘴位于()A、桡骨B、尺骨C、肱骨D、胸骨E、肩胛骨正确答案:B85、鼓室前壁为()A、迷路壁B、乳突壁C、颈静脉壁D、颈动脉壁E、鼓膜壁正确答案:D86、损伤后出现“钩状足”畸形的是A、股神经B、坐骨神经C、胫神经D、隐神经E、腓总神经正确答案:C87、外耳门前方颧弓根部可摸到()A、颞浅动脉搏动B、肱动脉搏动C、足背动脉搏动D、面动脉搏动E、股动脉搏动正确答案:A88、迷走神经不分布于A、空肠B、胰腺C、食管D、肾E、输尿管正确答案:E89、右心室流入道和流出道的分界是()A、隔缘肉柱B、二尖瓣前尖C、二尖瓣后尖D、界嵴E、室上嵴正确答案:E90、对前庭大腺的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前庭球外侧B、属于内分泌腺C、位于前庭球深面D、在阴蒂根部E、导管开口于阴道前庭内,阴道口的两侧正确答案:E91、颈内动脉穿经()A、颈动脉管B、眶上裂C、卵圆孔D、圆孔E、内耳门正确答案:A92、由臂丛外侧束发出的神经是A、肌皮神经B、正中神经C、桡神经D、腋神经E、尺神经正确答案:A93、生理盲点指()A、黄斑B、视网膜睫状体部C、视网膜虹膜部D、中央凹E、视神经盘正确答案:E94、脊髓第5颈髓平对A、无上述情况B、第4颈椎C、第3颈椎D、第5颈椎E、第6颈椎正确答案:B95、参与形成腹股沟管上壁()A、腹外斜肌腱膜B、腹股沟韧带C、腹横肌D、腹横筋膜E、联合腱正确答案:C96、冠状缝位于()A、颅侧面B、颅底内面C、颅底外面D、颅前面E、颅盖正确答案:E97、女性尿道的特点是()A、细而长B、细而直C、长而弯曲D、短而直E、细而弯曲正确答案:D98、穿经内耳门的神经是A、视神经B、副神经C、面神经D、上颌神经E、展神经正确答案:C99、属壁胸膜的是()A、肝肾隐窝B、肺胸膜C、肺韧带D、膈胸膜E、肋膈隐窝正确答案:D100、突触的电镜结构包括:()A、线粒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B、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C、突触小泡、突触间隙、突触后膜D、突触小泡、突触间隙、特异性受体E、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突触后膜正确答案:B。
大鼠皮质脊髓束和红核脊髓束定位损伤后运动皮质和红核神经细胞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鼠皮质脊髓束和红核脊髓束定位损伤后运动皮质和红核神经细胞凋亡及NT-3表达的变化姓名:王茂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骨外科学指导教师:孙天胜20100315 山Ifl『医科人学硕上学位论文大鼠皮质脊髓束和红核脊髓束定位损伤后运动皮质和红核神经细胞凋亡及NT-3表达的变化。
研究生:王茂专业:骨外科导师:孙天胜摘要目的:1.观察分别损伤大鼠双侧皮质脊髓背侧束和红核脊髓束后相应的运动皮质内的贝茨细胞和红核细胞凋亡的形态及数量的变化。
2.观察分别损伤大鼠双侧皮质脊髓背侧束和红核脊髓束后相应的运动皮质内的贝茨细胞和红核细胞神经营养因子NT一3的表达变化。
3.分析两者的变化是否能反映进化论的观点,即进化低的结构的修复能力大于进化高的结构。
方法:分别建立SD大鼠双侧皮质脊髓背侧束损伤模型和双侧红核脊髓束损伤模型,采用原位细胞凋亡TUNEL法检测两组术后1d、3d、7d、14d大脑运动皮质及红核中神经细胞凋亡的形态及凋亡指数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营养因子NT一3的阳性细胞数及表达变化。
结果:1.皮质脊髓背侧束损伤和红核脊髓束损伤后原位细胞凋亡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不同时问点大脑皮质及红核均有凋亡细胞分布,细胞核呈紫色及黄褐色双重染色,形态不一;损伤后1d,皮质脊髓背侧束损伤组的运动皮质及红核脊髓束损伤组红核的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增加不明显;损伤后3d,两组相应的大脑皮质及红核有大量凋亡细胞出现,并持续至14d,RST损伤组凋亡指数较dCST损伤组低(P<0.05);各时间点凋亡细胞数量与假手术组相比均增加(P<0.05);凋亡神经细胞在伤后14d较7d少,RST损伤组凋亡指数在7d及14d均较dCST损伤组低(P<0.05)。
2.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营养因子NT一3结果:NT一3在两组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在相应的运动皮质和红核均有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皮质脊髓背侧束损伤组于术后7d,NT一3在运动皮质表达达高峰;红核脊髓束组于术后3d,NT一3在红核表达达高峰,后缓慢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在椎体交叉外侧部 的小病灶可能损伤已经 交叉的控制上肢肌 的纤 维和未交叉的控制下肢 肌的纤维,因而引起病 灶同侧上肢和对侧下肢 的瘫痪。
侧下行,逐节交叉到对
侧,仅达颈髓、胸髓中
部,直、间接止于各节
段的前脚运动N元,但
仍有少量纤维止于同侧
返
的前脚运动N元
回
皮质脊髓束功能
返回
①脊髓前角、前根、脊神经 受损:同侧节段性软瘫
②脊髓外侧索受损: 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硬瘫
③延髓椎体交叉处全损伤: 双侧上、下肢硬
瘫④椎体、脑桥基地部、大脑脚、 内囊后肢受损:
中枢性瘫、痉挛性瘫、上单位 瘫 瘫痪广泛 增高 无,晚期有失用性瘫痪 无 亢进 减弱或者消失 有 有
软瘫综合征
周围性瘫、弛缓性瘫、下单位瘫 瘫痪局限 减退 早期出现 有 减弱或者消失 减弱或者消失 无 无
⑥交叉性上下肢瘫
皮质脊髓束控制肢体的 运动,其中控制上肢肌 的纤维在内侧,控制下 肢肌的纤维在外侧。
对侧上、下肢硬瘫
⑤大脑皮层受损: 对侧相应支配区硬瘫
注:上边①部分受损所 见软瘫又称为周围性瘫, ② ③ ④ ⑤四部受损出现 的硬瘫又称为中枢性瘫
‖‖ ‖ ‖
‖
‖
皮
质
脊
髓
束
的
临
床
意
‖
义
软瘫综合征与硬瘫综合征的比较
区别点
别名 瘫痪范围 肌张力 肌萎缩 肌束性震颤 腱反射 浅反射 病理反射 联带运动
硬瘫综合征
皮质脊髓束
姓名:张永辉 学号:2011S342 班级:2011级硕士6班
皮质脊髓束的构成
返 回
起始部
返 回
行 经 部 位
返 回
脊髓
皮质脊髓束经过椎体交 叉时交叉到对侧的:皮 质脊髓侧束,在对侧的 外侧索下行,贯穿脊髓 全长,直、间接止于各 节段的前脚运动N元
未交叉的:皮质脊髓前
束,在前索前正中裂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