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测试A卷

合集下载

2019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 第2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测试

2019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 第2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测试

《时间的脚步》同步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A.沙砾(lì)棘手(là)迥乎不同(jiǒnɡ)B.喑哑(yīn)稽首(qǐ)楔形文字(xiē)C.龟裂(ɡuī)枯涸(hé)骇人听闻(hài)D.狡黠(xiá)山麓(lù)锲而不舍(qì)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A.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B.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

C.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作“砾岩”。

D.就好像一丙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4分)(1)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岩石在被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方________起来,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

(2)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就是有许多泥沙________下来的结果。

(3)有时候,在粗糙的岩石上________着的岩层,它里面的物质颗粒却逐渐变细了。

A.堆积覆盖沉积B.沉积堆积覆盖C.堆积沉积覆盖D.沉积填充堆积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4分)A.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

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吹拂、冲刷着它。

B.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C.读懂这些记录,不仅有助于我们去寻找地下的宝藏,而且还使我们增加了知识。

D.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4分)A.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B.它告诉我们:在6亿多年前到5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

C.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土高原被破坏的结果?D.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新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时间的脚印试卷3套(2019最新编辑)

新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时间的脚印试卷3套(2019最新编辑)

88 时间的脚印练习题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腐蚀.(shí)粗糙.(zào)拉开帷.幕(wéi)B.山麓.(lù) 龟.裂(guī) 铜壶滴漏.(lòu)C.刨.刮(bào) 垫.高(diàn) 掸.去尘土(dǎn)D.沟壑.(hè) 崩.落(bēng) 楔.形文字(qì)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裂缝倾斜铁扫帚艰固不坏B.烘烤瓦砾鹅卵石无时无刻C.踪迹犹豫寒武记泥沙胶结D.陆续复盖三叶虫雨打沙滩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相信你天长地久的承诺,也相信你海枯石烂....的誓言,更相信你生生世世在一起、天荒地老永相守的告白。

B.在恶行未成熟时,行恶的人总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但等到恶行成熟时,行恶的人便尝到不好的后果。

C.中下游,有些地段可行木船,而绝大部分地区都是悬崖绝壁....,急流险滩。

D.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

4.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如在讲到人对岩石的破坏时,举了修筑兰新铁路时,一个山头几分钟就被炸掉的例子。

B.课文在说明岩石遭受各方面的“攻击”和岩石保存了更多的历史痕迹时,都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C.作者在叙述中,始终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将静态观察与动态分析、历史思考与现实认识融为一体,赋予大自然中“时间的脚印”更为深广的意义。

D.本文大量运用拟人、排比的写法。

如“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黑白双风暴①回顾历史,一个现象显而易见:文明越发达,衰亡越彻底。

在人类大规模无节制的开发下,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文明被迫沦落他乡。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高明”了,终于短时间即酿成了大规模的自然灾害。

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8 时间的脚印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沙砾.(lì) 琥.珀(hǔ) 粗糙.(zāo) 山麓.(lù)B.低洼.(wā) 踪.迹(zōng) 崩.落(bēng) 烘.烤(hōng)C.龟.裂(jūn) 腐蚀.(shí) 帷.幕(wéi) 楔.形(qì)D.湖泊.(bó) 沟壑.(hè) 扫帚.(zhou) 钟鼎.(dǐng)2.下列句子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细中造成破坏。

B.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去身上的尘土。

C.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D.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当然,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楔形文字更困难些。

但是, 有多么困难,我们总有办法来读懂它。

而在读懂以后, 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A.或者尽管因为所以B.和尽管不仅而且C.或者不管不仅而且D.和不管因为所以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因为当时的森林多生长在水陆交汇的沼泽附近,树木死后遗骸沉入水下,与空气隔绝,可以防止被氧化分解。

②总之这些植物遗骸年复一年堆积在地层中,经过3亿年的化学、物理作用,最终变成了黑漆漆的煤炭。

③为什么石炭纪能出这么多煤?④有些科学家猜测,石炭纪时的真菌、细菌,或许还没有能力分解树木里的木质素……⑤数百万年的稳定气候,又使一代代植物在当地周而复始地生长,大量堆积。

A.⑤③①④②B.③①⑤④②C.③④①⑤②D.⑤④③①②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借由一个个故事,让读者可以洞察复杂而真实的世界。

B.有效的科学探测数据对于科学研究来说非常重要。

C.实现干部自身能力与任职情境的匹配,需要完善和建立相应的制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题8.时间的脚印基础练习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旅行(lǚ) 踪迹(zōng) 岩石(yán) 沙砾(lè)B.逝去(shì) 低洼(wā) 堆积(duī) 帷幕(wéi)C.龟裂(guī) 悬崖(yá) 崩落(bēng) 裂缝(liè)D.腐蚀(fǔ) 山麓(lù) 粗糙(zào) 装置(zh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楔形宝藏痕迹犹豫B.绝璧冲刷吹拂笨重C.孔隙遗体缓慢摩损D.浑浊沟壑沉淀虎珀3.结合语境,句中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这里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B.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

(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

)C.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

(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D.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

(这里指裂开许多缝子。

)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___________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2)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

它___________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3)自然界某些转眼就___________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

A.时时刻刻无时无刻消逝B.无时无刻无时无刻消失C.无时无刻时时刻刻消逝D.时时刻刻时时刻刻消失提升练习1.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

B.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C.通过学习《时间的脚印》,使我明白了岩石也可以记录时间。

D.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2.品读课内语段,完成(1)—(5)题。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测试(II)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测试(II)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测试(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知识点基础练 (共7题;共31分)1. (11分)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踪迹腐蚀浑浊山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粗糙龟裂刨刮沟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帷幕钟鼎文楔形文字2. (5分)请写出几句与时间相关的名言。

3. (4分)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扫过上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________②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________③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

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________④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________4. (2分)下列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 . 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措。

C . 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充满荆棘才充满挑战。

D . 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5. (5分)歌德说过:“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正值花季的少男少女,必然对爱情充满了好奇和遐想。

爱情,可以说是人生命本能的一种活动,一种体验。

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说的爱情观?6. (2分)(2012·呼伦贝尔)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使同学们开阔了视野,得到了锻炼。

B . 为迎接“读书月”活动,学校领导研究并听取了各班开展活动的意见。

C . 八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08《时间的脚印》(同步课时练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08《时间的脚印》(同步课时练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08《时间的脚印》(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犹豫(yù)砂砾(lè)掀起(xiān)B.崩落(bēng) 腐蚀(shí)犀牛(xī)C.吹拂(fú)宝藏(cáng)滴漏(lóu)D.沉淀(dìng)粗糙(cāo)帷幕(wéi)【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8《时间的脚印》同步测试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8《时间的脚印》同步测试

八年级语文下册《时间的脚印》同步检测题及答案解析一、字词书写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踪.迹(____)腐蚀.(____)粗糙.(____)龟.裂(____)砂lì(____)山lù(____)wéi(____)幕二、选择题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沙橘洲音乐艺术节上,五色斑斓....的灯光,光芒四射的焰火,把整个橘子洲头的上空辉映得无比绚烂。

B.湖南省首届“青少年国学知识大赛”在长沙隆重举行,通过观看比赛,我们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国学知识。

C.电影《摔跤吧,爸爸》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电影院竟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D.远亲不如近邻......,很多老人与邻里结成对子,互相帮助,自发形成了“互助养老”的模式。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一旦中东地区局势出现动荡,我国的燃油市场也将随之出现波动。

B.我们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让他们在亚太市长峰会期间各显其能,使来宾们从中感受到中国青年的友好。

C.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师,调到北京去了。

D.他清楚地记得,一周前,一个人背着一个黑色的皮包,从这条小路匆匆地走进村子,径直走进了王明那有些破败的小院。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B.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C.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D.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B.—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8*时间的脚印01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山麓.龟裂沟壑.掸.去浑.浊琥.珀楔.形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踪迹装制低洼海枯石烂B.孔隙沙砾沉淀无时无刻C.粗糙包裹消逝悬涯绝壁D.帷慕钟鼎崩落奇形怪状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B.是否拥有努力向上的热情,是一个人年轻的标志之一。

C.为营造全区“壮族三月三”良好的节日气氛,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决定全区放假两天。

D.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4.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①当时的森林多生长在水陆交汇的沼泽附近,树木死后遗骸沉入水下,与空气隔绝,可以防止被氧化分解。

②总之这些植物遗骸年复一年堆积在地层中,经过3亿年的化学、物理作用,最终变成了黑漆漆的煤炭。

③为什么石炭纪能出这么多煤?④有些科学家猜测,石炭纪时的真菌、细菌,或许还没有能力分解树木里的木质素……⑤数百万年的稳定气候,又使一代代植物在当地周而复始地生长,大量堆积。

A.⑤③①④②B.③①⑤④②C.③④①⑤② D.⑤④③①②头。

受水壶壶盖正中立一铜表尺,上有时辰刻度,自下而上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铜尺前放一木制浮箭,木箭下端是一块木板,称作浮舟。

壶身刻有关于制作年份和人员的文字。

水由日壶按次沿龙头滴下,受水壶中的水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浮箭逐渐上升,从而读出时间。

(2)该组员建议大家一起去故宫参观滴漏和其他计时装置,但有些同学反对这一提议。

请你帮他说一段话,动员大家一起去近距离参观。

02拓展阅读计时的变迁漫奇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是千百年来教诲人们珍惜时间的格言。

光阴即时间,怎么用长度“寸”来计量呢?②在古代,钟表还没有发明,没有时、分、秒之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测试A卷
一、知识点基础练 (共7题;共30分)
1. (11分)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踪迹腐蚀浑浊山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粗糙龟裂刨刮沟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帷幕钟鼎文楔形文字
2. (5分)请写出几句与时间相关的名言。

3. (4分)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扫过上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________
②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________
③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

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________
④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________
4. (2分)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不当的是()
A . 中考前老师送我们一幅对联:闻鸡起舞早耕耘,天道酬勤有志人
B . 社会上盛传“世界末日”的谣言,我们不要杞人忧天,要安心地生活和生产。

C . 在报纸和电视上看了张家港市建设全国的文明城市的详细报道之后,全国许多城市领导蜂拥而至,取经学习,真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 . 本届奥运会上,我们的金牌和奖牌总数第一,可是体育圈里素有“得田径者得天下”之说,我们只有在田径上有所作为,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5. (5分)品析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说说它用得好的理由。

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着自己。

6. (2分) (2017七上·山西月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通过这次演讲比赛,使他的信心增强了。

B . 他看见大病初愈的朋友脸上露出了笑容。

C . 这件事不仅张明知道了,所以全班同学都知道。

D . 思想内容是否健康,是衡量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7. (1分)“古人贵朝闻夕死”是从《论语》中:“________”这句话化用而来。

二、阅读拓展练 (共2题;共30分)
8.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望梅”能否止渴
①口渴是人体一种独特的保护机制,它可使人体免于脱水,当体内水分一旦恢复平衡,这种“保护性”的感觉就随之消失。

“望梅止渴”则是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典故,《世说新语》中记载曹操告诉饥渴的士兵“前有梅林”,使“士卒闻之,口皆出水”,最终坚持走到水源处。

只是“望梅”真的能止渴吗?
②实际上,“渴”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理现象。

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改变体液的容量、浓度会影响“渴”的程度。

例如,增加食盐(氯化钠)的摄入量,会增加机体细胞外液中溶质的浓度,就会感到口渴。

这是因为溶质具有渗透压,会导致细胞脱水。

大脑的某个部位感觉到这种脱水,人就会产生渴感,而喝水后,体液得到稀释,渴感就消失了。

③另外,人体血量的变化对渴感也有影响。

有研究显示,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

这也是为什么人受伤后,如果失血过多,就会感到口渴,而喝79il-充血量,渴感就能被抑制的原因。

④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大脑又是如何感知渴觉的呢?时至今日,这仍是一个科学家们不能完全解答的问题。

⑤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近日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

这个装置能够对小鼠血液、大脑神经
元活动、环境温度以及进食饮水状况进行实时监测。

他们发现小鼠脑内穹窿下器中存在着一套能预测口渴并调节体液不平衡的神经元群。

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扎卡里·奈德与同事报告称,这些神经元不仅可以监控血液的变化,还会在进食和饮水时监控来自口腔的信号,这些信号包含摄取食物与饮水的温度信息等。

这些神经元将来自口腔的信息与血液成分信息结合,实时“预测”正在摄取的食物和饮水将如何影响体液平衡,从而对饮水行为进行调节。

⑦研究者们表示,这个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吃得太快会让我们感觉口渴,以及冷饮为何特别解渴等问题。

⑧总而言之,“渴”能告诉人们什么时候需要饮水,需要的水量是多少。

如果“渴”的时候不喝水,血液和体液的成分得不到调节,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不能得到满足,“渴”是不会被真正缓解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望梅”是不能止渴的。

(选自2016年8月12日《光明日报》,作者詹欢欢)
(1)第①段引用“望梅止渴”的典故有什么好处?
(2)“望梅”为什么不能止渴?
(3)简要说明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不能删去的原因。

有研究显示,血量变化l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

(4)王老师参加镇江国际马拉松赛,比赛中,他大汗淋漓,饥渴难耐,边跑边喝水。

请你用文中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9. (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元祐①初,山谷②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

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

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

”山谷曰:“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

”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

绍圣③中,谪居涪陵④ ,始见怀素⑤《自叙》于石杨休家。

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

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祐已⑥前所书大异。

始信穆父之言不诬⑦ ,而穆父死已久矣。

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①元祐:宋哲宗赵煦年号。

②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下文的
“钱穆父”、“石杨休”都是人名。

③绍圣:宋哲宗赵煦年号。

④涪陵:地名。

⑤怀素:唐代大法家,以善“狂草”出名。

存世书迹《自叙》对后世影响很大。

⑥已:同“以”。

⑦不诬:不假。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罢:结束
B . 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但:但是
C . 绍圣中,谪居涪陵谪:被贬降职
D . 摹临累日,几废寝食几:几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始信穆父之言不诬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B . 因借之以归请从吏夜归
C . 山谷曰:“何故?”故渔者歌曰
D . 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渔人甚异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因借之以归能以径寸之木
B . 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C . 得草书于涪陵相与步于中庭
D . 山谷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山谷心颇疑之:山谷心里很疑惑这句话。

B . 鲁直之字近于俗:鲁直的字接近于俗气。

C . 始见怀素《自叙》于石杨休家:第一次在石扬休家里看到怀素的《自叙》。

D . 恨穆父不及见也:憎恨的是穆父未能看到自己的书法。

(5)下面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钱穆父看了黄庭坚写的草书,嫌黄庭坚的草书有些俗气。

B . 苏轼对黄庭坚草书的评价与钱穆父不是一样的。

C . 黄庭坚认为自己没有见过怀素的书法真迹,所以不肯为他人写草书了。

D . 黄庭坚把怀素《自叙》从石杨休家借走后,废寝忘食临摹,顿悟了写草书的方法。

三、写作创新练 (共1题;共5分)
10. (5分)文中写到了塑雪罗汉,作者的另一篇课文中写到过雪地捕鸟,描写都非常生动传神。

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呢?试写一段文字描述出来。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基础练 (共7题;共30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略
4、答案:略
5、答案:略
6、答案:略
7、答案:略
二、阅读拓展练 (共2题;共30分)
8、答案:略
9、答案:略
三、写作创新练 (共1题;共5分)
10、答案: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