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粉机效率与细度及循环负荷的关系
循环负荷与选粉效率的测定和计算.

(4)创造精粉量:在单位时间内,物料经过粉磨而增加的
新生表面积,以cm2/h或m2/h表示。 辊压机创造精粉量: QP=T1C1—TPC3 磨机创造精粉量: Qm=T2C2—T1C1—TmC3
选粉效率:在选粉过程中,被分级设备选出的成品中通过
某一规定标准筛的细粉量,与喂入该分级设备的物料中通过同
一规定标准筛的细粉量之比,也就是成品中的精粉量与喂料中 的精粉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资源共享课程
项目五 水泥粉磨系统的技术标定
任务2 粉磨系统筛分析标定 (1)粉磨过程中粗流量计 通过测量提升机的负荷计算 间接测量法 通过对系统中各点筛分析结果作计算
辊压机的循环负荷计算:
Lp
TP 100% T
Tm
T2、C2
磨机循环负荷的计算:
Lm
T 2 T 100% T
Lm
C4-C2 100% C2-C3
资源共享课程
项目五 水泥粉磨系统的技术标定
任务2 粉磨系统筛分析标定 (3)选粉效率的计算
C4(C2-C3) 100% C2(C4-C3)
资源共享课程
项目五 水泥粉磨系统的技术标定
任务2 粉磨系统筛分析标定
循环负荷与选粉效率的测定和计算
资源共享课程
项目五 水泥粉磨系统的技术标定
任务2 粉磨系统筛分析标定
循环负荷:在闭路粉磨系统中,经过粉磨以后的物料进入
分级设备分离,再次返回粉磨设备被粉磨的粗料量为循环负荷
量,它与从该粉磨系统中排出的物料量之比称为循环负荷率, 以百分数表示。
任务2 粉磨系统筛分析标定
② 按系统中各点物料的筛析结果计算循环负荷率
L T3 C4-C2 100% 100% T C2-C3
循环负荷与选粉效率的测定和计算(精)

循环负荷与选粉效率的测定和计算基本概念循环负荷的涵义是:在闭路粉磨系统中,经过粉磨以后的物料进入分级设备分离,再次返回粉磨设备被粉磨的粗料量为循环负荷量,它与从该粉磨系统中排出的物料量之比称为循环负荷率,以百分数表示。
选粉效率的涵义是:在选粉过程中,被分级设备选出的成品中通过某一规定标准筛的细粉量,与喂入该分级设备的物料中通过同一规定标准筛的细粉量之比,也就是成品中的精粉量与喂料中的精粉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创造精粉量的涵义是:在单位时间内,物料经过粉磨以后而增加的通过某一标准筛的细粉量,以t /h表示;也可理解为在单位时间内,物料经过粉磨而增加的新生表面积,以cm2/h或m2/h表示。
粉磨过程中粗物料量的测定方法(1)直接测量法直接用粉状物料(或细颗粒)流量计测量粗粉量。
方法有如下几种:①粗料流量计:在选粉机的粗料管路中,设置粉状物料流量计。
这种流量计一般为叶轮流量计,输出信号的指示值反映实际的粗料通过量;②粗料皮带秤:用皮带计量秤直接进行计量;③冲板流量计:粗料通过冲板流量计时,冲板偏转把扭矩转换为电信号,其指示值反映物料通过量。
由于粉状物料流量计的工作部件容易磨损,会影响计量精度,在选用时注意使用条件。
(2)间接测量法①通过测量提升机的负荷,计算物料的流量。
较为简单的一种办法是测量提升机的每个斗子中的装料量以及与此相应的提升机电流值,然后称量出斗子在不同装满程度下的物料输送量,列表找出提升机输送量与电流值的关系。
反之,则可通过记录提升机电流值来大致确定物料流量。
②通过对系统中各点取样作筛分析,根据同一规格标准筛的筛下量%或筛余%来计算物料流量。
循环负荷的计算(1)测出物料流量直接计算循环负荷率以一级闭路系统(如图1)为例,T 为磨机喂料量,T 2为磨内物料通过量,T 3为选粉机的粗料量即返回磨机的粗料量,T 4为选粉机选出的成品量。
根据磨机循环负荷率的涵义,则系统中磨机循环负荷率L 为 L=43T T ×100%=442T T T -×100%∵ T=T 4∴ L=T T T -2×100% T 2=(1+L )T(2)根据物料平衡,按系统中各点物料的筛析结果计算循环负荷率其方法如下:在图中,T 为磨机喂料量,T 2为出磨物料量,T 3为出选粉机的粗料量,T 4为选粉机选出产品量;C 2、C 3、C 4为与T 2、T 3、T 4相应的物料中通过80μm 筛的筛下量%。
循环负荷及选粉效率

3.3
176.9
3
170.4
49.40 50.表) 回粉样(比 表)
29.6 6.7 29.3 382
171
95
44.8 11.1 44.3 375
181
95
2.2
180.3
0.2
145.5
2.8
175.8
365
374.0
182
178.0
92
94.0
49.57 43.57 49.80
150.0
G 45.08 46.68 43.25
14:35 14:35 14:35
31.5 31.5 30.9 7.7 31.3
48.5 47.3 48.2 12.9 48
4.9
156.5
4.4
171.5
4.3
153.8
0.3
142.3
4.5
160.5
54.13 51.40 54.58 44.58 53.37
40.89109 18 45 50 55 3
21.31579
50.5 171
钢球
一仓
球径
50
40
30
25
二仓
球径
30
25
20
17
15
填充率
三次风全关
运行时间
3.4 产量
386 113.5
0.08mm 0.045mm 0.08mm的平均样 0.045mm的平均样
0.08mm 0.045mm
0.045mm
0.08mm的平均样 0.045mm的平均样
吨位
7.5 10 18 15
选粉机回粉 样
1
13
48.5
循环负荷率与粉磨效率的关系

循环负荷率与粉磨效率的关系循环负荷率是选粉机粗粉与细分之比。
选粉效率是指出口中某一粒级的细分量与选粉机喂料量中该一粒级含量之比。
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循环负荷过大,磨内物料量过多影响着粉磨效率,循环负荷率反映出磨机和选粉机的配合情况。
循环负荷率的高低也代表着物料在球磨机内的停留时间的长短。
循环负荷率过高,说明物料在磨内停留时间短、其被粉磨的程度可能不足,出磨物料中细粉含量偏低,粉磨系统的台时产量提高受到限制;若循环负荷率过低,物料在磨内停留时间过长,合格的细粉不能及时出磨,容易发生过粉磨现象,也会造成粉磨效率降低、影响磨机产量。
因此,必须在适当的循环负荷率下操作,才能提高磨机的产质量。
循环负荷和级配、磨内通风、设备性能,都有着很大的关系。
1.影响磨机产质量的因素影响磨机产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三个大的方面:一是物料性质方面,有入磨粒度、易磨性、成品粒度、物料温度、水分、助磨剂等。
二是工艺参数方面,有球锻级配、装载量、磨内物料流速、冷却、通风等。
三是机械结构方面,有长径比、仓位、衬板形式、篦板形式、篦孔大小、选粉机的性能、收尘效率等。
2.入磨粒度入磨粒度并不是越小越好。
在实际生产中,当把入磨平均粒径降低到10mm以下时,对于磨机产量的增加并不明显。
以前都认为粉磨1吨物料所需的能量是破碎1吨物料所需的能量20倍以上,现在看来这个理论不完全正确。
一台磨机有两个功能,一是破碎,二是研磨,原因是当入磨物料小于一定粒径后,即使再减小入磨粒径,增产的效果也不会明显。
特别是对于闭路系统,管磨机至少设为两仓,前面所说的20倍,是指的研磨仓,大球仓是破碎而不是研磨。
当物料小于一定粒径后,只要一仓的级配合理、仓长到位,物料进入二仓完全能够达到所需粒径要求。
3.钢球级配如何确定一仓最大球径呢:磨机的直径不同,带球高度不同,所产生的势能也完全不同。
从试验看出,当把一个Φ70mm的球从40cm的高度自由落下,其所具有的势能完全可以将一个直径为25mm的熟料颗粒击碎。
粉磨工艺试题(含答案)

粉磨工艺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共10分,每题1分)1.水泥粉磨越细,比表面积越大,水化速度越快,凝结时间越迅速。
2、水泥磨机的传动方式可分为边缴的,中心传动和无齿轮传动。
3、磨内研磨体对物料的作用有冲击作用和研磨作用。
4、水泥磨一仓为阶梯衬板,主要作用是提升钢球;二仓为分级衬板,主要作用为先级。
5、单层隔仓板的篦孔小端为鞋睡,大端为出料端。
6、隔仓板的主要作用为分隔研磨体,防止颗粒物料窜出各出料端,控制物料流动速度,支撑磨机筒体等作用。
7、判断磨机级配是否合理,主要可以根据磨音、磨机产量及细度、磨内检查情况、筛余曲线来判断调整。
8、袋收尘器按清灰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可分为机诞打和气体反吹式两类。
9、水泥的比表面积是指一千克水泥所含颗粒的表面积。
10、熟料矿物28d的水化速度大小顺序为C3A>C3S>C4AF>C2S.二、判断题(共10分,每题1分)1、磨机产量较高,但产品细度较低,有可能是由于磨内风速太快,研磨体冲击能力强,研磨能力弱的原因。
(Y)2、选粉机的选粉效率越高越好。
(N)3、比表面积不高,水泥强度一定不高。
(N)4、增加选粉机的转子转速可以降低产品的比表面积。
(N)5、磨机的填充率控制在25∙35%最佳。
(Y)6、影响水泥安定性的主要因素是游离氧化钙和方镁石结晶。
(Y)7、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是由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
(N)8、当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较低时,应减少石膏掺量。
(N)9、开路磨的平均球径比闭路磨应大一些。
(N)10、磨机产量较高,但产品细度较粗,有可能是由于磨内风速太快,研磨体冲击能力强,而研磨能力不足造成的。
(Y)三、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闭路粉磨系统的水泥细度是通过(A)来调节。
A、选粉机B、提升机C、喂料量D、隔仓板2、O-sepa高效选粉机的三次风是指(D)。
A、磨内的含尘气体B、提升机等含尘气体C、从上部蜗壳切向出入的风D、从下部锥体进入的清洁空气3、下列混合材中属于活性混合材的是(C)。
选粉机

序号 1 2 3 5 6 7 8
比表面 积 过小 过小 过小 正常 过大 过大 过大
细度 过粗 正常 过细 过细 过粗 正常 过细
调整方法 提高转速,降低风量 减小风量 提高转速,减小风量,减少 喂料 降低转速 ,增加风量 增加风量 降低转速,增加风量
O-SEPA选粉机风量的调整与系统工 况
• 通过O-SEPA高效选粉机的风量主要来自一次风(水 泥磨含尘气体,占总风量的70%左右),二次风(提升机 等含尘气体,占总风量的20%左右),一次风、二次风从 上部蜗壳切向进入,三次风(清洁空气,占总风量的10% 左右),从下部锥体进入。在生产过程中,控制粗粉回料 量,调整选粉效率、循环负荷,除靠调整选粉机转速、风 机阀门外,还要合理调节一次风、二次风、三次风。一般 情况下,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次风开大,磨内通 风增强,物料流速加快,磨尾负压绝对值升高。二次风、 三次风开大,磨内通风量减少,磨尾负压绝对值降低,但 二次风、三次风起微调作用。
• • • • • •
公司选粉机规格:O-sepa4000 选粉风量:240000m3/h 产量:190-240t/h 最大喂料量:650t/h 电机功率:200kw 额定电流:360A
选粉机工作原理
• 物料经四个入口喂入选粉机,落到撒料盘上,随转子旋转 的撒料盘,将物料均匀地分撒到转子与导向叶片之间形成 的选粉区;一次风和二次风经导向叶片作用后,进入选分 区分级物料;由垂直叶片和水平叶片组成的笼型转子,回 转时使内外压差在整个选分区高度上下维持一定,确保气 流稳定均匀为物料分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物料在选分区 下落过程中,得到了多次重复分级的机会,粗颗粒最后落 入集料斗,经过环境进入的三次风再一次分选,部分贴附 在粗颗粒上的细粉被三次风带起上升;粗颗粒则从下部的 锁风阀卸出,返回磨机重新粉磨;合格的细粉随气流穿过 笼型转子的叶片,进入转子中部的通道,由细粉出口排出 机外,进入带收尘器分离而被收集下来。一次风、二次风、 三次风的比例一般控制在;7:2:1的经验范围
选粉机效率与细度及循环负荷的关系

选粉机效率与细度及循环负荷的关系2005-06-17 11:45:38 (已经被浏览924次) 返回上页何正凯郭宏武张端美王炳东0 引言 虽然评价选粉机性能好坏的量很多,包括细粉分离效率、粗粉分离效率、理想分离效率、分步分离效率曲线(Tromp曲线)、节能效率等。
但因种种原因,目前在国内所称选粉效率都特指细粉分离效率,并有如下公式:式中:L——循环负荷率,%; E——选粉效率,%; a——出磨细度(能通过指定筛的含量),%; b——回粉细度(能通过指定筛的含量),%; c——成品细度(能通过指定筛的含量),%; 本文旨在从选粉效率计算式出发,在数学上论证选粉效率与出磨细度、回粉细度、成品细度及循环负荷率的关系。
1 选粉效率与三细度的关系1.1选粉效率与出磨细度的关系 选粉效率计算式:a求偏导数:a求偏导数: 根据偏导数特性,由式⑶可以看出,在a、b不变时,选粉效率E随着a的加大而提高,随着a的减小而降低。
图1、图2表明,出磨越细,选粉效率越高;反之选粉效率越低。
1.2选粉效率与回粉细度的关系 同理,由选粉效率计算式⑵对b求偏导数得: ⑷ 根据偏导数特性,由式⑷可以看出,在a、c不变时选粉效率E随着b的减小而提高,随着b的增加而降低。
1.3选粉效率与成品细度的关系 同理,由选粉效率计算式⑵对c求偏导数得: ⑸ 根据偏导数特性,由式⑸可以看出,在a、b不变时,选粉效率E随着c 的减小而提高,随着c的增加而降低。
图5、图6表明,成品越粗,选粉效率越高;反之,选粉效率越低。
2 选粉效率与循环负荷率的关系2.1受回粉细度的影响 当回粉细度变化而引起循环负荷率变化时,由循环负荷率计算式⑴: 由式⑹可以看出,当a、c不变时,选粉效率E随着循环负荷率L的减小而提高,随着循环负荷率的增加而降低。
图7还有一个现象,c大(成品细)的曲线在c小的曲线之上方,似乎表明成品越细,同样循环负荷率之下选粉效率越高,这与前文论述的结论正好相反。
循环负荷率、选粉效率与粉磨效率之间的关系

循环负荷率、选粉效率与粉磨效率之间的关系循环负荷率、选粉效率和粉磨效率是粉磨过程中的三个重要指标,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循环负荷率是指粉磨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粉磨系统所消耗的电能
与粉磨容量之比,它是衡量粉磨系统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循环负荷率越高,说明粉磨系统的负载越大,粉磨效率越低。
选粉效率是指粉磨过程中固体颗粒被选捕效率,它取决于粉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机制,如高速旋转的磨盘和磨头对物料的撞击和摩擦作用,以及不同种类的选粉设备的结构和参数等。
选粉效率越高,意味着固体颗粒被选捕的百分比越高,粉磨效率也越高。
粉磨效率是指粉磨过程中粉磨设备的加工能力,它取决于粉磨设备的设计和工作原理,如磨盘和磨头的尺寸、粉磨设备的旋转速度、进料粒度等。
粉磨效率越高,意味着粉磨设备的加工能力越强,能够加工的物料质量也越好。
因此,循环负荷率、选粉效率和粉磨效率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粉磨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循环负荷率、选粉效率和粉磨效率,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粉机效率与细度及循环负荷的关系
2005-06-17 11:45:38 (已经被浏览924次) 返回上页
何正凯郭宏武张端美王炳东
0 引言
虽然评价选粉机性能好坏的量很多,包括细粉分离效率、粗粉分离效率、理想分离效率、分步分离效率曲线(Tromp曲线)、节能效率等。
但因种种原因,目前在国内所称选粉效率都特指细粉分离效率,并有如下公式:
式中:L——循环负荷率,%;
E——选粉效率,%;
a——出磨细度(能通过指定筛的含量),%;
b——回粉细度(能通过指定筛的含量),%;
c——成品细度(能通过指定筛的含量),%;
本文旨在从选粉效率计算式出发,在数学上论证选粉效率与出磨细度、回粉细度、成品细度及循环负荷率的关系。
1 选粉效率与三细度的关系
1.1选粉效率与出磨细度的关系
选粉效率计算式:
a求偏导数:
a求偏导数:
根据偏导数特性,由式⑶可以看出,在a、b不变时,选粉效率E随着a的加大而提高,随着a的减小而降低。
图1、图2表明,出磨越细,选粉效率越高;反之选粉效率越低。
1.2选粉效率与回粉细度的关系
同理,由选粉效率计算式⑵对b求偏导数得:
⑷
根据偏导数特性,由式⑷可以看出,在a、c不变时选粉效率E随着b的减小而提高,随着b的增加而降低。
1.3选粉效率与成品细度的关系
同理,由选粉效率计算式⑵对c求偏导数得:
根据偏导数特性,由式⑸可以看出,在a、b不变时,选粉效率E随着c
的减小而提高,随着c的增加而降低。
图5、图6表明,成品越粗,选粉效率越高;反之,选粉效率越低。
2 选粉效率与循环负荷率的关系
2.1受回粉细度的影响
当回粉细度变化而引起循环负荷率变化时,由循环负荷率计算式
⑴:
由式⑹可以看出,当a、c不变时,选粉效率E随着循环负荷率L的减小而提高,随着循环负荷率
的增加而降低。
图7还有一个现象,c大(成品细)的曲线在c小的曲线之上方,似乎表明成品越细,同样循环负荷率之下选粉效率越高,这与前文论述的结论正好相反。
这其实是个假象,因为循环负荷率L又是成品细度c的函数,c的改变不可能不引起循环负荷率的改变。
这种假象在本文后续曲线图上依然存在。
2.2受出磨细度的影响同理,当出磨细度变化而引起循环负荷率变化时,由式⑴和式⑵可得:
⑺
由式⑺可以看出,当b、c不变时,E随着L的减小而提高,随着L的增加而降低。
图9、图10表明,当L的改变只起因于a时,E随L的减小而提高,随L的增加而降低。
图10回粉细度b=25%时选粉效率与循环负荷率关系
2.3受成品细度的影响
同理,当成品细度变化而引起循环负荷率变化时,由式⑴和式⑵可得:
图11、图12表明,当L的改变只起因于c时,E随着L的减小而提高,随着L的增加而降低。
综上所述,不论出磨细度a、回粉细度b、成品细度c三个量中哪个量的变化引起循环负荷率L的减小时,都将导致选粉效率E的提高,当循环负荷率L增加时,选粉效率E降低。
2 结论
以上仅从选粉效率计算式推导出选粉效率的易变化性。
实际生产中,物料的温度、水分、附着性、密度、料风比等都影响着选粉效率,因此选粉效率是一个易变的量。
有一种错误观点认为选粉效率越高越好。
我们追求的是高产量、低能耗,而一旦受挫,首先要检测的技术指标就是选粉效率,而一旦选粉效率不高就联想到选粉机分选性能不好。
实际上,生产中选粉效率高不代表选粉机分选性能好,也就不可能对应系统产量高、能耗低,有时正好相反。
基于对以上错误观点的矫枉过正,另一种错误观点认为某些情况下选粉机分选性能不能太好。
其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选粉机的分选性能越高越好,但这个分选性能不是简简单单的用选粉效率这单一参数来考察。
以上两种错误观点都来源于把选粉效率与选粉机分选性能相混淆。
其实生产中的选粉效率高低并不代表选粉机的分选性能的好坏,而只能代表选粉机工作的参数区间的高低。
只有在实验室条件下,才能创造同等对比条件,这种同等对比条件下的选粉效率的高低,才能代表选粉机的性能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