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山水田园诗派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诗歌精讲第二讲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诗歌精讲第二讲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盛唐诗人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玄宗开元(713-741) 、天宝 (742-755)年间 盛唐(诗之盛) 肃宗(756-761) 代宗大历(766)前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方面,有《王 右丞集》传世,其现 存的诗歌有四百多首, 擅长写山水田园诗。 和孟浩然一起被誉为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这类诗最能代表王维 的艺术风格。
王维:伏生受经图(日本大阪美术馆藏)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盛唐(诗之盛)
➢王 维: 701-761 孟浩然: 689-740
➢高 适: 702-765 岑 参: 715-770 王昌龄:698—757
➢李 白: 701-762 杜 甫: 712-770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苑咸称他为“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唐代宗说是“天下文宗。” 《旧唐书》称他“天宝中诗名冠代”。 苏轼称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 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后世诗论家称他“诗佛”。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 中否?(《杂诗》其一)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山水田园诗ppt实用课件

山水田园诗ppt实用课件

2.山水田园诗在唐朝的发展
初唐王绩在雕琢浮艳的六朝余风之外独 树一帜,朴素、清新的田园诗成为唐山水田园 诗派的先驱。
至盛唐,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一大 批诗人继承陶渊明田园诗、谢灵运山水诗的传 统并融会了两家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山水田园 诗派,并达到文学史上的颠峰状态。
宿建德江
孟 浩 然
作者简介
“其一”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家乡的妻子的 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
抒 情
“其四”是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 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注释] 1.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县(今
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2.泊:停船靠岸。 3.烟渚: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州。
1.这首诗写诗人的羁旅愁思,从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来? 如何理解?
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即移动小 船;“泊”指停泊夜宿;“烟渚”,烟雾朦胧 的小洲。这一句点了题,也 介绍了诗人观赏景 物的立足点。次句“日暮客愁新”,“日暮” 即黄昏时分,“客愁新”更指明诗人客居他乡, 增添了新的忧愁。这句写了诗人欣赏景物的心 情。
此诗前两句是触 景生情,后两句是托 景抒情。全诗淡而有 味,耐人咀嚼。
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 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 歌史上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在 盛唐边塞诗人中,高适、岑参向来 并称齐名。而王昌龄亦独树一帜, 在边塞诗中属国对战争的不满。
()
从 军 行 其 一 王
昌 龄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 诗,共有七首。我们在必修课本里就学过了其 中的一首,大家还记得吗?
2.三、四句写景,诗人描绘了怎样的一幅 图画,在这里头又包含诗人什么情思?
第三句写江边的远景。“野旷天低树”, 诗人站在船头,极目远眺,旷野中远处的天空 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第四句写江中的近景。 “江清月近人”,江水清澈,倒映在江中的月 影,似乎更加靠近船上的诗人。这特殊的景象, 只有立足于船上才能领略到。在这十分成功的 对比描写中,表现了诗人含而不露的淡淡哀愁。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ppt课件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ppt课件
一些诗人已经善于把深层的主观感情融合 到优美的自然景物描绘之中,创造出情韵悠长的 意象,这就是殷璠所谓的“兴象”。
宋代严羽把“气象”一词用来表示时代创作 风貌,并有了“盛唐气象”的概念。
他认为盛唐诗的气象是“浑厚” 。 浑厚的含义主要有三点: 一是厚重有力,用笔雄劲。 二是浑朴真厚,感情沉实。 三是凝整浑成,气足神完。
2.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有些 诗“不用禅语,时得禅理”。(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下)。在幽邃、寂静、 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 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 术体现。
独坐幽篁里
竹里馆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3.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有陶渊 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 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语言清新 明快,洁净洗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 美的完美结合。而且语言具有极强的艺 术表现力。
色彩
《送邢桂州》:“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 阴夏木啭黄鹂”
《辋川别业》: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 桃花红欲燃”
《山居即事》: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 衣”
《田家》:“多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
《田园了七首》之七:“桃红复含宿雨,柳 绿更带朝烟”
音响
《秋夜独坐》:“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 鸣”。
换言之,是说盛唐诗有力度,有深度,有风 度,是标准的唐音。
一、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 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他们 继承晋、宋以来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等人的田 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传统,形成了具有共同题材 内容和相近艺术风格的诗歌流派。他们的诗歌多 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返朴归真、怡情 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志。他们的 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 致传神,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 是唐诗艺苑中的一枝奇葩。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ppt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ppt

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兴起和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不少文人啸 咏山林,隐逸之风遂兴,东晋陶渊明归隐田园,用朴素自 然的语言歌咏田园风光与农家生活,在诗歌中开辟了一块 艺术新天地,宣告了田园诗的诞生。 “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随着魏晋玄学的兴起,文人们受老庄思想的影响,由崇尚 清谈走向爱好山水,希企通过观赏自然来领略玄理,从而 使描写自然为主的山水诗逐渐代替了玄言诗。谢灵运由于 政治上的失意,优游于山水之间,成为第一个大量写作山 水诗的诗人,从此确立了山水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此后, 经过南朝诗人谢 等人的努力,山水诗得到进一步发展, 以其清新、秀丽的风格与边塞、宫怨等其他题材的诗歌相 区别。
课后思考 1、论述唐代山水田园诗兴盛的原因。
2、论述孟浩然疏淡的艺术个性。 3、预习王维诗歌,试比较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异同。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得快

王维山水田园诗PPT课件

王维山水田园诗PPT课件
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中有画;观摩诘 之画,画中有诗。”
3
山 居 秋 暝
王 维
4
朗诵诗歌
把握节奏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
6
诗中有画,画中有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给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
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
景交融。
• 东晋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南朝谢灵运、谢朓等诗
人形成和发展了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
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2
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 西永济)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 与孟浩然齐名,合称 “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 山水田园诗,通过对田园山水的描绘,表达对 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体物精细,状写传神, 有独特成就。著有《王右丞集》。
在描写充满乡 土气息的田园诗作 中,乡村景物和农 家生活成为主要描
渭川田家
写对象,充满了自 由、和谐、友爱和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对生活的爱意,展 现了诗人对生活无 限的深情。从而表 现自在闲逸的情趣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和恬淡自适的心境。
23
2019/12/25
24
7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8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雨洗后的松林,更加苍翠;林间的山石,也显得 格外洁净;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明亮皎洁,纤 尘不染。山雨汇成的清泉在小溪中缓缓流淌,又顺着 山涧蜿蜒而下,叮咚有声,清脆悦耳。

高考复习盛唐山水田园诗ppt

高考复习盛唐山水田园诗ppt

• 诗中有画:画面美 • 以禅入诗:空灵、清幽、寂静
山居秋暝
王维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村晚景图。 • 请抓住意象极其特征,通过创造性想 象,补充形象,再现画面,用散文化 的语言描述这幅图画,尽可能描绘细 致、语言优美。 • (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动 态等方面展开联想。)
• 讨论:本诗尾联体现了诗人的愿望。 尽管这时春芳已歇,为什么诗人还愿 意在这里流连?是什么东西吸引着诗 人? • ★“空山”如何理解? • 环境:无人(无达官贵人)、无声(无 尘世喧嚣) • 心境:空明
• 王维(699-759),字摩诘,盛唐时 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崇信 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擅画 人物、丛竹、山水。他对山水画贡献 极大,被称为“南宗画之祖”。受禅 宗影响很大。 •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开 元九年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 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 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 右拾遗。
从静悟中得之,故语 淡而味终不薄。 ——清· 沈德潜
•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临洞庭 八月湖水平, 气蒸云梦泽, 欲济无舟楫, 坐观垂钓者,
• 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 之中,直到碰了钉子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 他虽然隐居林下,但仍与当时达官显宦如 张九龄等有往还,和诗人王维、李白、王 昌龄也有酬唱。 •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 窄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 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 慕。李白称颂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 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 可见他在当时即享有盛名。他死后不到十 年,诗集便两经编定,并送上「秘府」保 存。现有《孟浩然集》。

盛唐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PPT课件

盛唐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PPT课件

• 《夏日南亭怀辛大》 •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 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 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空有羡鱼情。
孟诗寂寥孤清之境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然一夜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 冷难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 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 马行处。
•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 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 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 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 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 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 胜古人。
第二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 一、盛唐文学概说 1、盛唐文学的范围 文学史所谓“盛唐”,一般指从开元元 年(713)到大历元年(766)的半个世纪, 包括玄宗、肃宗、代宗三个历史时期,即陈 子昂之后、大历十才子之前的时期。盛唐文 学也可指开元元年到安史之乱爆发时(755) 的文学(郑振铎),依此说则仅指玄宗一朝, 共四十三年。
李白《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 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 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 清芬。” 王维《襄阳孟氏马上吟诗图》:“襄阳 之状,颀而长,峭而瘦,衣白袍,靴帽重戴, 乘款段马。一童总角,负琴而从。风仪落落, 凛然如生。”(葛立方《韵语阳秋》)

田园山水诗鉴赏ppt课件[共24张]

田园山水诗鉴赏ppt课件[共24张]

• • • •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写山风的威力惊人。 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悔读书:后悔走读书从仕之路。 对山中的景物如此热爱,自己和山林又 是如此投缘,对世上的繁文缛节、就看 得淡了,所以“悔读书”是很自然的了。
归园田居
• 少 误 羁 开 方 榆 暧 狗 户 久 无 落 鸟 荒 宅 柳 暧 吠 庭 在 适 尘 恋 南 十 荫 远 深 无 樊 俗 韵 , 网 中 , 旧 林 , 野 际 , 余 亩 , 后 檐 , 人 村 , 巷 中 , 尘 杂 , 笼 里, 性 一 池 守 草 桃 依 鸡 虚 复 本 去 鱼 拙 屋 李 依 鸣 室 得 爱 三 思 归 八 罗 墟 桑 有 返 丘 十 故 田 九 堂 里 树 余 自 山 。 年 。 渊 。 园 。 间 。 前 。 烟 。 颠 。 闲 。 然。
游终南山
孟郊 • • • • •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解读; • 这首诗通过写终南山的雄奇 险怪之景,表达诗人归隐山 林、淡泊名利的情志。 • 请找出诗中雄奇险怪之景的 诗句?做简要的分析。
不同之处:
• 储诗开篇采用对比手法言志,”众人耻 众人耻 贫贱,相与尚膏腴。我情既浩荡, 贫贱,相与尚膏腴。我情既浩荡,所乐 在畋渔” 在畋渔”。陶开篇与结尾都直抒胸臆;”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复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复 得 返 自 然。” • 陶诗在描写田园风光中表现了归隐的乐 写静与抒情浑然一体, 趣,写静与抒情浑然一体,而储诗更多 的直说归田之乐和生活情景, 的直说归田之乐和生活情景,不如陶诗 清淡自然,返璞归真之意亦不如陶诗。 清淡自然,返璞归真之意亦不如陶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山水田园派产生原因(史39页) 社会原因之一:
盛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百姓富庶, 文人士大夫有足够的条件漫游各地,或生活于农 村,优游林下,寄情山水;
社会原因之二:
佛、道思想影响。唐代儒、释、道三家并行, 不少文人受佛、道出世思想影响,喜欢清静,爱 好自然;
社会原因之三:
由隐入仕的社会风气。一廷征召。这种被视 为“终南捷径”的社会习尚,刺激了山水田园诗 的发展。
孟浩然的诗也有明显的缺点: 一是题材较窄,内容不够丰富;二是 不能兼擅众体,仅工五言,形式上较为单 调。
苏轼曾说孟诗:“韵高而才短” 。 “孟襄阳写景、叙事、述情,无一不 精妙,令读者躁心欲平。但瑰奇磊落,实 所不足,故不甚作七言,专精五字”(贺 裳《载园酒诗话又编》)。


词 :

画、
意 、

换言之,是说盛唐诗有力度,有深度,有风 度,是标准的唐音。
一、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 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他们 继承晋、宋以来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等人的田 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传统,形成了具有共同题材 内容和相近艺术风格的诗歌流派。他们的诗歌多 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返朴归真、怡情 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志。他们的 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 致传神,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 是唐诗艺苑中的一枝奇葩。
第二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
盛唐是唐诗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由两大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和两大诗人(李白 和杜甫)开创了唐朝一代诗风,代表着唐诗的最 高水平。
盛唐诗人大多有较浓厚的理想色彩。写作重 视神似,偏于写意,强调主观感受,追求灵感, 这也就是严羽所谓“兴趣”。
盛唐诗歌多浑厚真朴之作,尚自然,致力于 表达真情实感,注重通篇浑成。
(1).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大 多是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饰,而 又能超凡拔俗。清沈德潜评论说:“孟诗 胜人处,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 出人意表。”(《唐诗别裁》)闻一多说: “淡得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 诗。”(《唐诗杂论》)
2.孟浩然的诗歌语淡而味浓,正如 沈德潜所论:“襄阳诗从静悟得之,故语 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他的 诗歌善于运用平淡的语言,融入个人的主 观感受和情感意蕴,创造出清远拔俗的艺 术境界,蕴含了浓厚的情致韵味。
他的田园诗主要是写隐居生活的高雅情怀和 闲情逸志。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王白 云在后》等。
孟浩然的其他抒情小诗
《春晓》,脍炙人口,久传不衰;《寻菊花 潭主人不遇》:“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 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清新自然,明白如话, 而意趣、境界全出。
4.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文学自身的原因:
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魏晋时期出现完整的 山水田园诗。东晋末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南朝 刘宋谢灵运开创山水诗派,山水诗牢固占领诗坛; 王绩清淡自然的田园诗,张九龄“首创清淡之 派”。这些都为山水田园诗的繁荣准备了必要的 条件,提供了极好的借鉴。
三、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成就
成就之一:山水诗和田园诗紧密结合,丰富 诗歌的意境;
成就之二:形神兼备,物我契合,诗意与画 境的结合,对前代山水田园诗加以继承发展,扬 长避短。
四、孟浩然 1、生平:
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四十岁离家 求仕未果,在“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哀 歌中离开长安。长期漫游江淮吴越之间。晚年依 旧过着隐居生活。开元二十八年因病不治而终。
2、思想:
语淡:是指其诗语言浅易、叙述平直、 意境冲淡高远。
“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 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 在全篇中…甚至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诗没 有。”(闻一多《唐诗杂论》)
味浓:指的是他诗中有醇厚的情、质 朴的人、高洁的趣、壮逸的气。
总之:孟浩然的诗融合陶、谢特点, 以白描的手法,清新自然的语言,将情 致意兴与物象融为一体,形成清旷冲淡 而又不乏壮逸之气的独特风格。这是对 盛唐山水田园诗做出的独特贡献。其气 节人品和诗歌创作都受到后人的敬重。
一些诗人已经善于把深层的主观感情融合 到优美的自然景物描绘之中,创造出情韵悠长的 意象,这就是殷璠所谓的“兴象”。
宋代严羽把“气象”一词用来表示时代创作 风貌,并有了“盛唐气象”的概念。
他认为盛唐诗的气象是“浑厚” 。 浑厚的含义主要有三点: 一是厚重有力,用笔雄劲。 二是浑朴真厚,感情沉实。 三是凝整浑成,气足神完。
孟浩然既有儒家热衷功名的理想和追求,又 有求仕未果后的真心归隐;这种仕与隐的矛盾一 生都纠缠着他的头脑;理想破灭后,洁身自好、 保全人品。
3.诗歌创作
描写山水行旅和隐逸生活的诗作最能代表孟 浩然诗歌的风格。他的山水诗或写游历所见各地 山水景色,或写家乡自然风光。其中往往在抒写 孤高的情怀中夹杂着失意的情绪,在以景自娱中 融入了旅愁乡思的情怀。如《宿建德江》、《临 洞庭湖赠张丞相》、《江上思归》等。
乐维




1、王维的生平思想:
前期仕途顺利,政治热情高潮,充满济世之 志,儒家思想占主导,写下不少边塞诗和涉及时 政的诗作,风格热烈、豪放。后期政治热情减退, 佛教思想占主导。诗作以山水田园为主,借以排 遣苦闷。
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 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纹 綵。……在京师,日饭十数名 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 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 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 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 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 《旧唐书 王维传》
不一须宿 向生臾昔 空几白朱 门许发颜 何伤变成 处心垂暮 销事髫齿
chanyuan.mp3
叹 白 发
王 维
2、王维的诗歌创作 (1)内容 (2)艺术风格
其一,王维的游侠、边塞诗:
这部分诗歌多作于前期,感染着盛唐时期蓬勃 向上的时代精神,积极进取,乐观热情,有《使至 塞上》、《观猎》、《少年行》、《老将行》、 《陇西行》等,多用七言歌行体,笔意酣畅,意境 雄浑,音调铿锵,颇有盛唐气象。如《少年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