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四首 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山水田园皆成诗——山水田园诗四首ppt实用课件15

山水田园皆成诗——山水田园诗四首ppt实用课件15
1.(清)黄叔灿《唐诗笺注》中说:“‘野旷’一联,人 但赏其写景妙,不知其即景而言旅情,有诗外味。” 请 思考: ①人说这一联写景“妙”,妙在何处?
②①““低诗”外味字”从“是旷什么”?字生出,“近”字从“清”字 生出。 原野空旷,故见天低于树; 江水清澈,故觉月近于人。 一②写这远是眺一,首一写写羁近旅观愁,思给的人诗既。辽远又逼真之感。
C、理山解水田和园说诗明写描景写的景方物法很的多技,巧鉴,赏如时虚应实主要结注合意写景 的(常“见晓方看法红和湿技处巧。,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 A(、“留野意径作者云观俱察黑景,物江的船立火足点独和明描”写)景,物以的小角度见,大如高、 低采(笔、用“勾俯 了窗勒、远含和仰 近西细的 的岭部变 手千描化 法。 。秋 绘如雪 相“, 结野门 合旷泊(天东“低吴千树,万山江里鸟清船飞月”绝近),人,万”径粗作者 B声人兴盛、踪、唐手把绘诗灭法握色人”的和与。所运分“描“用析积写孤。作舟雪 的者语浮 雄蓑描言云 浑笠写运翁端 壮景用, 丽,物方林 的独的面钓表 景方,明 象寒法既霁 ,江,要色如雪如学。王”绘会”维)形欣的,、赏比绘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 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 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陆游的“小楼一夜听
宿建德江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
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是与王维齐名的盛唐山水 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是 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 田园诗的诗人。四十岁以 前一直住在襄阳,以诗自 适;四十岁时到长安考过 一次进士,却没有考上, 从此不得不断了做官的念 头,在江浙一带游历了几 年之后,最终死在襄阳。 晚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 聘他为幕僚。
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 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 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所以,必须对作者的 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 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同时,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 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03.山水田园类(10首)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专题)(共13张PPT)

03.山水田园类(10首)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专题)(共13张PPT)

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1.孤山原寺文与背贾诵亭:这两个地点是意主诗象人题游览的起点,它们代意表象着诗人
对2湖3忙..孤水几谁水早西面碌山处家面面莺湖波的寺早新初与 与美光身北 莺 燕平云新景粼影贾争啄云脚燕的粼为亭暖春脚::向、西西树泥低这代往云湖, , 。。些 表和 气 增意 着探 缭 添象 春索 绕 了共 天。 的 无的 达 适的同美 限自 出 的到描描丽 的然 诗 心来绘写景 生风 人 境和了了象机光轻。生西清。。,松命湖新传闲的春活天力的,湖1人 西 2了 面 。 3和...它光孤 水 早游 湖 西 波 生山 面 莺览 美 湖 光 命们山寺 与 与的 景 春 粼 的与 云 新起 的 天 粼 活的色贾 脚 燕点 向 的 、 力亭 : :, 往 湖 云 ,鸣,: 这 代它 和 光 气 它这 些 表们 探 山 缭 们叫展两 意 着代 索 色 绕 的个 象 春表 。 , 的 鸣声现地 共 天着 展 美 叫点 同 的诗 现 丽 声和出是 描 到人 出 景 和诗 绘 来对 湖 象 忙
4.花山木光:悦繁鸟茂性的,花木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美心4.丽花的木纯,:净繁和为茂清的禅明花。院木象增征着添生
了一潭抹影生空机人。心。
命的活力和自然的美丽,为禅 院增添了一抹生机。
5.钟万声籁:此代都表寂着,佛教的修行和禅定,与诗人寻求内5.心钟声平:代静表着和佛超教的脱修行世和
俗的但愿余望钟相磬呼音应。。。
禅定,与诗人寻求内心平静和 超脱世俗的愿望相呼应。
《野望》—唐—王绩
1.东皋原:文指背的诵是诗人隐居的地方意主,象象题征着诗人远离1尘.东皋嚣:、指意的归是象诗隐人田隐居园的
的2茫3,..徙树生。这东徙树山倚和活些皋倚树山: 山状意薄欲皆唯代:态象暮何秋落表是。也望依色晖着自反,。,。诗然映人 景了徘 物诗徊 的人不 象对苦 感 志征定自无 和 。,的抒然依 隐代心发的的 逸表情诗热荒山着,人爱凉林大反孤和之之自映向然出往的诗。宁人地、2定的3征永静内..徙树方归的孤,恒倚和,隐心独代。和心:山象田情和表同永的代:征园,迷着时表是着的反茫大,恒孤着自诗生映。自这诗然。独人活出然些人景远状诗的意同和徘物离态人宁象徊的尘。内静也时迷不象嚣心和反

山水田园诗四首课件

山水田园诗四首课件

02
山水田园诗四首解析
《归园田居》
总结词
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详细描述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的向往和 追求。
《春晓》
总结词
展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详细描述
这首诗以春天的早晨为背景,通过描 绘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 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表达了诗人对 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VS
传承
通过推广山水田园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 值,促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培养人们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审美意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领悟意境
深入体会诗歌所营造的意 境,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 感和思想,领悟诗歌的深 层含义。
品味语言
欣赏诗歌语言的韵律美、 节奏美和音乐美,品味语 言的精妙之处,感受诗歌 的艺术魅力。
山水田园诗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与传承
应用
山水田园诗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不仅在 于审美欣赏,还可以启示人们关注自然 环境、追求心灵和谐,对现代旅游业、 环境保护等方面也有积极的影响。
山水田园诗的历史背景
总结词
起源于魏晋南北朝
详细描述
山水田园诗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伴随着中国诗歌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在 唐代,山水田园诗达到了巅峰,总结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详细描述
山水田园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同时,山水田园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 、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艺术价值
山水田园诗的艺术价值极高,它所表现的自然美、意境美和语言美,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瑰 宝。它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对后世的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四首ppt精品课件18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四首ppt精品课件18

鉴赏要点: 1、写了什么景? (景的特征) 2、怎样写? (手法) 3、抒了什么情?(情感)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 ☆ 结缘佛教:字摩诘。来源于佛经《维摩诘 经》,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 称为“诗佛”。 ☆ 仕途经历:官至尚书右丞,有《王右丞集》。 ☆ 思想分期:前期奋发有为,后期亦官亦隐。 ☆ 艺术造诣:多才多艺,诗书琴画样样精通, 被称为“南宋”山水画之祖。 ☆ 诗歌成就: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与孟浩 然合称“王孟” 。
答题格式:描绘画面+概括氛围+分析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 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作者描写了久雨初停的辋川景象:雨 后的空林、缓缓升起的烟火、早炊饷田 的农家;宽阔的水田,白鹭飞行;茂密 的夏木,黄鹂鸣啭。 写出了恬静幽美 田园风光以及闲适安逸的田园生活情景 (景), 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与世 无争的归隐情怀(情)。
问题2: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
诗进行分析。 鉴赏语言——一字(句)领全诗型
方法点拨: “诗眼”是指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 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副词。它能够体 现作者思想感情,表现诗歌主旨。 答题格式: 指出诗眼+释义+内容+情感 答案:这首诗的诗眼是“寂”。“寂”是寂静,寂 寞的意思。寂静的山涧崖谷,空荡无人,只有纷纷 扬扬的辛夷花洒下片片落英,点缀着寂寞。辛夷花 在寂静中开放,孤独清幽的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色, 写出了诗人的寂寞之意与淡泊之情,表达了一种宁 静与落寞的情怀。
初唐四杰:王勃
杨炯
盛唐: 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孟浩然 边塞诗:高适卢照邻 骆ຫໍສະໝຸດ 王 (刚健骨气) 王维(静逸明秀)
岑参(慷慨奇伟)
诗仙:李白(豪放洒脱)

中考古诗词整合复习——山水田园类 课件(共42张PPT)

中考古诗词整合复习——山水田园类 课件(共42张PPT)
山光水色养性灵 登山观海总溢情
类别
篇目
主题
田园
宋-赵师秀《约客》、宋-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纵情乡野,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
隐逸
唐-王维《竹里馆》
远离世俗,回归自然的隐逸精神
游览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移步换形,游目写生
行旅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宋-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即事写意,缘情于景
01
山水田园诗善于将村舍田园、林下泉边等自然风物融入到诗人的主观情思中,去观照自己的人生,寄托情思,获得情趣体验或警策理悟。可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就是其最突出的特征。
以景衬情,寓理于景
02
“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山水田园诗以白描手法见长,用质朴的文字,精准的笔触,多重回旋的视角,干净简明的描摹大自然全貌,呈现清丽隽美的山水画卷,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腊酒、鸡豚、箫鼓、春社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对比
细节描写、抒情、议论
白描、对比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描绘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
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江南农村风光图
主要情感
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平静
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和对湖光山色的无比热爱之情
表达了对古朴淳厚的乡村民俗的留恋和热爱之情
《饮酒》(其五)
《钱塘湖春行》
《游山西村》
主要意象
菊、东篱、南山、飞鸟
早莺、暖树、新燕、乱花、浅草、绿杨

山水田园诗四首.ppt

山水田园诗四首.ppt

祖咏
作者简介
祖咏(699—约746),洛阳(今属河南)
人。开元十二年(724)登进士第。后 仕途失意,移居汝坟。曾南游江南,北 上蓟门。与王维、储光羲、卢象、丘为 等友善。《全唐诗》编诗一卷。
理解用词之妙
有人说“积雪浮云端” 中的“浮”用 得很好,说说你的看法。

积雪不能浮在云端,但在这里,“浮”是说 终南山的北面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 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 寒光闪闪,所以给人以“浮”的感觉。

意象:日暮
到傍晚,太阳下山,没有了白天的烦躁,静 下心来,人们特别渴望和亲人相处时的温馨。 所以日暮通常都和游子的思乡思亲联系在一 起。 这首诗当中的“日暮”表达的也是这样的感 情,并且因为它和表现漂白之感的小舟联系 在一起,就更增加了一份愁情。

相关资料
①“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低”字“近” 字,宋人所谓诗眼,却无造作痕,此唐诗之妙 也。 (清张谦宜《幺见斋诗谈》,上海古籍出 版社《清诗话续编》本) ②孟浩然诗云“江清月近人”,杜陵云“江月 去人只数尺”,子美视浩然为前辈,岂祖述而 敷衍之耶?浩然之句浑涵,子美之句精工。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 版) ③“低”字从“旷”字生出,“近”字从“清” 字生出。野惟旷,故见天低于树;江惟清,故 觉月近于人。清旷极矣。烟际泊宿,恍置身海 角天涯、寂寥无人之境,凄然四顾,弥觉家乡 之远,故云“客愁新”也。下二句不是写景, 有“愁”字在内。 (清刘宏煦《唐诗真趣编》,
语句分析
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腴。 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猎。 这四句用对比的手法写自己隐居的志向。 世人都追逐荣华富贵而以贫贱为耻,而 我却胸怀坦荡,爱好渔猎才闲适生活。
语句分析

《山水田园诗》PPT优秀课件

《山水田园诗》PPT优秀课件

❖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其他方面: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 衬反衬等
虚实结合: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衬托(正衬与反衬)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
合诗作分析。 5. 品味语言: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多为质朴自然、清新洗练、
清幽淡雅的。
❖ 意象意境诗 ❖ 要品景物真氛围,化身作者诗中游。 ❖ 眼耳口鼻手齐用,声形色香加动静。 ❖ 远近高低正侧面,点面虚实析手法。 ❖ 活用诗中字与词,双音节词写意境。
小试身手: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3.常见手法 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②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或反衬)。 ③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 ④写景的表现手法: 白描与工笔; 观察角度高低远近的变化;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的运用; 虚实结合(眼前之景和想象之景);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 满甚至愤怒
山山水水 总关情
——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的定义: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 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 诗歌。
❖ 【知识精讲】
❖ 1.意象意境: ❖ ①常用意象
❖ 山水:山、河、泉、溪、桥、野径、古木、 空山、孤云、明月、清风
❖ 田园: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郊 外、草屋、柴门、荆扉

山水田园诗四首ppt实用课件11

山水田园诗四首ppt实用课件11

理解用词之妙
终南山在长安的北面,“林表”“明霁色” 似乎不太合理,但“林表明霁色”却被许多 诗家赞同,请说说的原因。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下之时 的“霁”。诗人说的是林表上有阳光,而不说林 中、林下,也不说山脚、山腰,是因为只有在终 南山高处才有阳光,表明已是西山衔日,林表上 的日光正是落日的余辉,既染亮了林表,当然也 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于是便带出了结句中的 “暮”字。
终南山望余 雪祖咏
终南望余雪 注释:
祖咏
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东
终南阴岭秀,南 阴岭面:终南山的北面
积雪浮云端。林表:树梢
林表明霁色,霁色:雨雪初晴的阳光
城中增暮寒。
赏析
这首诗写在长安城中眺望终南山积雪景象, 并预感到城日暮,将更加寒冷。
前两句写在长安眺望终南山,看到它的北 面山形秀美,积雪高高覆盖在上面,如同 漂浮在云端。
思想内容:储诗与陶诗的共同之处在于:两位诗 人都是经历过官场生活后归隐田园,欣喜之情表 漏无遗;诗人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绘,抒发了厌 恶官场、向往田园生活的志向;两首诗中都刻画 了一位热爱自由、不愿受任何拘束的诗人形象; 景物描写栩栩如生。
手法不同:储诗开篇采用对比手法言志,陶诗开 篇与结尾都直抒胸臆;陶诗在描写田家风物中表 现了归隐的乐趣,写景与抒情浑然一体,而储诗 则更多地直说归田之乐和生活情景,不如陶诗平 淡自然,反璞归真自意亦不如陶诗。
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1、描写自然景色,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
往,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2、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厌倦官场,
不愿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如储光羲 《田家杂兴八首》。 常用手法:白描手法 借景抒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终南望余雪
祖咏
有关资料
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 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 句的五言长律。 祖咏看完后思忖了一下,立刻写完了 四句,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 按照考官要求,有画蛇添足的感觉。 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又坚持了自己 的看法,考官很不高兴。结果祖咏未 被录取,但这首诗一直流传至今。 后登开元十二年进士第,与王维友善。
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对山中景物如此喜爱,对世上
的繁文缛节、功名利禄看得淡 了。后悔读书是很自然的。表 达了诗人归隐山林、淡泊名利 的情志。
鉴赏要点
此诗硬语盘空,险语惊人。
写直观之景,了无含蓄;直言
快语,不讲究委婉含蓄,情感 表露无遗。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日暮客愁新”中“新”有何内涵?
“新”字内涵丰富:
一方面,它明说“日暮”引发
了“新”的客愁,即无归之愁; 另一方面,又暗示了“新愁” 之外,自己心中还有许多旧忧。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低”字 “近”字,宋人所谓诗眼,却无造作痕, 此唐诗之妙也。(清张谦宜《絸斋诗谈》) 请简要分析“低”与“近”在句中艺术效 果。

这首诗写在长安城中眺望终南山积雪 景象,并预感到城中日暮,将更加寒 冷。 前两句写在长安眺望终南山,看到它 的北面山形秀美,积雪高高覆盖在上 面,如同漂浮在云端。 后两句中,“林表明霁色”,雪后初 晴,林梢的日光和积雪的反光相辉映, 一片明亮。“城中增暮寒”,临近黄 昏,“日暮天寒”非常自然。
对仗工整,远近结合,写出了“野旷、 天低、江清、月近”之景。抓住建德江 畔景色的特点,写出它的自然之美,并 以清新之景衬羁旅之愁,使情物化。
作者介绍
储光羲(约706-约762)润州延陵
人(今江苏丹阳)人,郡望兖州 (今属山东)。开元十四年(726 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陷贼,受伪 职,脱身归。长安、洛阳收复后, 被下狱,后被贬而死。

“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 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 (“积雪浮云端”)。

“增”字很妙,一场雪后,只有终 南阴岭尚余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 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 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 遥望终南余雪,寒光闪耀,就令人 更增寒意。
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人, 是韩愈的诗友,被时人称为“孟诗韩笔”, 早年屡举进士不第,后(798)登进士第, 二年后方授溧阳尉。因终日吟诗,吏事多废, 后辞官归家。元和九年,郑余庆镇兴元,奏 其为参谋,试大理评事,赴任途中,暴疾卒。 他性格孤僻耿介,诗歌苦涩丰厚矫激,以苦 吟著名,语言追求奇险,内容深刻警辟。 苏轼评他的诗是“诗从肺腑出,出则愁肺 腑”。
所愿在优游,州县莫相呼。 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
结尾四句是明志之语:
我的愿望在于悠闲自在,无拘无束,
地方官府不要来打扰我的悠闲生活。 我每日与酒相伴,怀着傲世而看透 尘世之心,打算在终南山终老此生。
鉴赏要点
1、写诗人置身田园之中平和恬
淡的心态,诗风质朴自然。 2、运用了白描表现手法。
鉴赏· 探究二
王维《终南山》与孟郊《游终南
山》,二者在意境与表现方法上 的不同。
意境不同:
王诗景象博大,感情深沉,情
景自然浑成。 孟诗景象奇特幽深,情感直露, 情景相生。
表现方法不同:





王诗以写景为主,情深而晦。 写景时,移步换景,在动态中描绘景物,如 “白去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结句采用暗示手法,隐含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 往。 孟诗写景兼具抒情。 写景时以静态为主,诗人立足点未变;抒情采 用类比抒情,如以山比人,“山中人自正,路 险心亦平”; 结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凡俗生活的厌恶和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的基本特点
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
要内容,表现返璞归真、怡情养 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 逸致。 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 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语言质 朴淡雅
盛唐山水田园诗
唐朝山水田园诗继承了陶谢山水
田园诗的精神,追求任情适意、快 然自足的乐趣,领会老庄超然物 外的境界;并进一步与仙境和禅 境相融合,形成了优美空静的意 境。 代表诗人为王维与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特点
思想内容: 1、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自己的雄 心壮志,如杜甫的《望岳》。 2、描写秀丽的风光,表达自己对自然的 喜爱之情,或表达隐居情怀,如孟郊的 《望终南山》 3、描写羁旅愁思或怀才不遇的不幸遭遇, 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常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是诗人南游吴越时写的, 这 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统摄全 诗内容的是哪一个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羁旅愁思,统 摄全诗内容的是“愁”字。
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有
什么作用?
“移舟泊烟渚”此句点题兼写环境,为下 面抒写羁旅客愁作了铺垫。 “移舟”点出江行,“泊”字点出题面 上的“宿”字。而“烟渚”二字,既写 出了江边烟雾茫茫的时空环境,也体现 了日暮无归的莫名惆怅.
南山塞天地, 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 深谷昼未明。
前四句写游终南山所见的奇景。
说说哪些字用得奇险,似不合实情, 却又用得非常好?
南山塞天地 “塞”字用了夸张的手法,写终 南山冲塞天地,终南山没有那 么高大,但作者身在深山,仰 望,则山与天连;环顾,则视 线为千岩万壑所遮,压根儿看 不见山外还有什么空间。因此 用“南山塞天地”概括这种独 特感受,虽“险”而不怪。
2、林表上有阳光,而不说林中、林 下,也不说山脚、山腰,是因为只有 在终南山高处才有阳光,表明已是西 山衔日,林表上的日光正是落日的余 辉,既染亮了林表,当然也照亮了浮 在云端的积雪,于是便带出了结句中 的“暮”字。

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 它的“阴岭” ;而且,惟其“阴”, 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
鉴赏·探究一 请从诗歌的主旨和艺术手法两个 角度比较陶诗《归园田居》和储 诗《田家杂兴》的异同。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鉴赏要点
炼字精准 请就诗中
“阴”“秀”“浮” “霁”“增”等字展开自
由讨论,分析其好处。

积雪不能浮在云端,但在这里,
“浮”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 端,积雪未化,且云在山腰缭绕 飘动;而积雪又在阳光下闪闪发 光,望上去好像漂浮在云端之上。

贾岛的《望(终南)山》: “日日雨不断, 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 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 家家张屏新。” 1、从长安遥望终南山,阴雨天是看不 清的,就是在晴天也不太容易,只有在 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 所以一个“霁”字反映了客观的真实性。
主题比较
主题相同: 两首诗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绘,
抒发了厌恶官场、向往田园生活 的志向; 两首诗都刻画了一位热爱自由、 不愿受任何拘束的诗人形象。
艺术手法异同:
陶诗开篇与结尾都直抒胸臆,储
诗开篇采用对比手法言志; 陶诗在描写田家风物中表现了归 隐的乐趣,写景与抒情浑然一体, 而储诗更多地直说归田之乐和生 活情景,不如陶诗平淡自然,返 璞归真之意亦不如陶诗。
山水田园诗四首
关于山水田园诗
陶源明开创的田园诗通过描写田园
风光表达隐逸情怀 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描写山水之胜 抒发对祖国秀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田园诗与山水诗在南北朝时期基本 上分道而行,到唐始合流,为盛唐山 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兴盛于唐代的原因



社会因素:盛唐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全 面繁荣,文人士大夫的物质生活优裕,为漫 游旅行、赏玩山水提供了条件。 心理根源:既追求功名理想,又保持独立人 格与超脱精神,酿成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 超然的独立的心态。 审美情趣:社会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 自然及返朴归真的追求和佛家净心明性的境 界,为诗歌提供了文化及审美心理的基垫。
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腴。 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猎。
开篇四句用对比的手法写自己
隐居的志向。世人都追逐荣华 富贵而以贫贱为耻,而我却胸 怀坦荡,爱好渔猎才闲适生活。
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田家生活图景 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 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 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 山林河泽有时昏暗不正常而不适宜渔猎, 就回到家种满了葵花藿草,桑树榆树绕 屋而生。连飞禽都与我相熟,知我闲居 无事,纷纷飞来,聚集在我的屋宇。 中间六句具体写田园生活的乐趣。运用 白描手法
日月石上生
日月并提,并非日月并生,而
是诗人在山中游玩多日,仰望看 日出,看月升,先是露出半轮,仍 旧再冉冉升起,看起来确实似从 山石上“生”出。
高峰夜留影
“夜”与“影”不能同时出现, 诗人却写在一起,确有“奇” 的感觉,但仔细分析,诗人不 过是说山下已是不见阳光的夜 幕时,终南山的高峰上尚有落 日的余辉。
作者介绍
曾赴长安考进士落第,到吴越一带漫游, 几年后回到家乡隐居。曾在张九龄幕中任 从事。他的田园诗侧重描写隐居的种种高 雅生活和闲情逸致,诸如高士的孤怀、隐 居的幽寂、登临的清兴、静夜的相思。艺 术上,以比兴寄托和壮逸之气充实了南方 山水诗的骨力,以白描手法写景抒情,形 成了冲淡清旷的风格。代表作有《春晓》、 《过故人庄》、《宿建德江》.
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