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授课教案—正确认识胰岛素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胰岛素教案

初中生物胰岛素教案

初中生物胰岛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胰岛素的定义及其作用;
2. 能够描述胰岛素在人体内的功能;
3. 知晓胰岛素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1. 胰岛素的定义和分泌:
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主要用于调节血糖水平。

它在胰岛的β 细胞中产生,然后释放进入血液中。

2. 胰岛素的作用:
a. 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胰岛素能够促使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变得更活跃,使得葡萄糖可以更快速地进入细胞内,供给细胞能量。

b. 促进脂肪和蛋白质合成:胰岛素还能够增加细胞对氨基酸的吸收和利用,从而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同时,也可以促进脂肪细胞合成脂肪。

c. 抑制血糖生成:通过抑制肝脏对糖原的分解,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水平。

3. 胰岛素与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功能障碍引起的慢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因为缺乏胰岛素或者胰岛素的受体异常而导致血糖不能正常被细胞吸收,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三、教学活动:
1. 观看视频展示胰岛素的作用过程;
2. 分组讨论胰岛素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3. 设计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胰岛素的分泌情况。

四、教学评价:
1. 写一篇小结,总结胰岛素的作用和重要性;
2. 组织学生进行口头报告,讲解胰岛素与糖尿病的关系。

正确认识胰岛素(一)

正确认识胰岛素(一)

正确认识胰岛素(一)正确认识胰岛素胰岛素是由胰岛β 细胞合成的蛋白质激素,它是调节机体血糖水平的主要荷尔蒙之一。

当机体进食时,胰岛素能够促进体内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同时抑制葡萄糖的产生,保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但是,胰岛素并不仅限于血糖的调节,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胰岛素并了解其它功能。

胰岛素与糖代谢在糖代谢过程中,胰岛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胰岛素能够刺激体内的肝脏、肌肉和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并将其转化为能量或储存为糖原和脂肪等物质,起到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同时,胰岛素还通过抑制肝脏的糖原酶活性和促进糖原合成,保持了体内的糖储备。

胰岛素与脂肪代谢除了糖代谢,胰岛素还可以影响脂肪代谢。

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的分泌也会增加,促使脂肪细胞摄取大量的葡萄糖并转化为甘油三酯,存储于体内。

同时,胰岛素还能够抑制脂肪的分解和氧化,减少脂肪对能量的贡献,使能量主要来自于葡萄糖。

胰岛素与蛋白质代谢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胰岛素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胰岛素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生长,同时抑制蛋白质分解。

这一过程中需要维持高水平的胰岛素分泌才能有效地吸收和利用蛋白质,使人体内蛋白质不能被分解。

胰岛素与疾病正常情况下,胰岛素能够有效地调节血糖水平。

但有些人由于胰岛β 细胞受到损伤或功能受到抑制,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完全缺失,从而引发糖尿病。

另一方面,胰岛素过度分泌也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引起一系列代谢综合征和慢性疾病。

结论正确认识胰岛素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它的作用和作用方式,才能够更好地保持机体的健康和平衡。

科学合理的饮食和锻炼习惯、定期体检和治疗是预防和管理胰岛素相关疾病的基本措施,同时应尽量避免滥用胰岛素和其它药物,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初中生物胰岛素作用教案

初中生物胰岛素作用教案

初中生物胰岛素作用教案
教学重点:胰岛素的作用原理;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胰岛素如何调节血糖的过程。

教学准备:PPT课件、实验器材(胰岛素和葡萄糖溶液)、教学实验步骤、学生手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提问或讲解引入话题,“你们知道胰岛素是什么吗?它在我们的身体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二、讲解胰岛素的作用:
1. 通过PPT简单介绍胰岛素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2. 讲解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原理,包括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调节血糖水平等。

三、实验演示:
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将胰岛素和葡萄糖混合后注射到小白鼠体内,观察小白鼠的血糖水平变化,引导学生理解胰岛素的作用过程。

四、讨论与总结:
1. 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讨论,让他们回答问题“为什么需要胰岛素来调节血糖?”
2. 总结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重要性,强调保持血糖平衡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五、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胰岛素在糖尿病患者身上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饮食和运动来帮助自己保持血糖平衡。

六、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写一篇关于胰岛素作用的小论文或制作海报。

七、课堂反馈: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做出改进。

胰岛素教学设计

胰岛素教学设计
学习者分析
所针对的是大三第一学期的学生,有了前2年的基础理论基础,所以讲课过程中所涉及的生理关于胰岛素的知识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互动,同时了解学生对于胰岛素的发现者是不是有所了解,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展开对胰岛素药理方面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讲授,掌握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了解胰岛素的不同制剂。
教 学 设 计
教师姓名学科药理学授课年级、专业临床各专业
章节名称
第三十七章 胰岛素及其他降糖药
计划学时1学时学习内分析本节课为胰岛素及其他降糖药,胰岛素在生理、生化曾经讲过,大三的学生同时会有一些在医院的见习课,接触一些糖尿病的患者,有些同学家里可能也会有患糖尿病的亲戚或朋友,通过学生对糖尿病的一般了解,来关注药理学所讲授的胰岛素知识的不同。
3、为内科学的学习打下基础,指导临床用药。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胰岛素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解决措施:在讲具体不良反应时举一、两个病历,从而理论联系实践,也让学生印象深刻,从而了解在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常见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药理学公开课教案:第三十六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药理学公开课教案:第三十六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第三十六章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第一节胰岛素胰岛素是胰腺β细胞所释放的调节糖代谢,维持血糖于正常水平的主要激素.是一种酸性蛋白质,药用胰岛素为猪,牛胰腺提取品,目前可通过重级DNA技术利用大肠杆菌合成.大脑,血细胞等组织没有糖元贮存,它们必须时刻摄取血液中的Gln维持其功能,当Gln下降便会发生低血糖昏迷.当Gln上升超过肾糖阈糖尿.体内过程 1.本品口服无效.易被消化酶破坏,必须注射.2.皮下注射,吸慢迅速.但半衰期仅9分钟,作用时间短,溶解度小,沉积于注射部位,缓慢吸收,作用慢,维持时间长.药理作用 1.糖代谢(一)加速Gln利用①提高细胞膜对Gln的通透性,使其向细胞内转运上升.②促进Gln的激酶活性,加速葡萄糖酵介和氧化.③糖元合成酶活性上升,促进糖原合成.(二)抑制Gln生成①抑制糖原分解(对抗Adr和胰高血糖等兴奋腺苷酸环化酶作用,使细胞内CAMP下降,从而减少糖原分解)②减少糖异生(抑制甘油,乳酸及氨基酸转变为糖原)2.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糖尿病时,血糖上升,能量不足,脂肪分解上升,酮体生成上升,导致酮症酸血症及酮尿,本品可纠正酮症酸血症)3.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作用机理详见P266用途 1.治疗糖尿病各种类型均可.主要用于①重型糖尿病(IDDM=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②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经控制饮食或口服降血糖药未能控制者)③糖尿病发生各种急性或严重并发症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血糖高渗性昏迷)④合并重使感染,消耗性疾病,高热,妊娠,创伤,手术的各型糖尿病.使用注意:应根据病情轻重,病人具体情况及血糖,尿糖随调整剂量.短效胰岛素:皮下,静注,快而短,反复使用如用于糖尿闰酮症酸血症,昏迷严重感染等.中效珠蛋白锌胰岛素:皮下注射,不能静注(因为分子大)长效精蛋白锌胰岛素:作用慢而长,适用于中型及血糖波动在而不易控制者.2.其他①治疗高血钾症胰岛素+葡萄糖,可使细胞外钾进入胞内.②防治心肌梗塞时心律紊乱胰岛素+葡萄糖+Rcl,可纠正细胞内缺钾.③治疗精神分裂症胰岛素休克.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多为牛胰岛素所致)临床表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偶可致过敏性休克.治疗轻者:抗组胺药重者:用猪胰岛素代替(因其与人较接近)或改服降血糖药.2.低血糖(过量所致)临床表现:饥饿感,出汗,心跳加快,焦虑,震颤,严重者引起昏迷,惊厥及休克,甚至脑损伤及死亡.治疗以早发现和摄食,或饮用糖水,严重者立即静注50%葡萄糖.注意: 要区别低血糖昏迷和酮症酸中毒昏迷及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3.胰岛素耐受性短时内大量应用胰岛素对抗急性耐受,多由于并发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状态所致.原因此时血中抗胰岛素物质增加,或因酮症酸中毒时血中大量游离脂肪酸和酮体妨碍了Gln的摄取,利用.慢性耐受①体内产生了抗胰岛素受体抗体(AIRA)②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③革巴细胞上Gln转运系统失常.第二节口服降血糖药特点口服易吸收,作用慢而弱,适用于轻,中型.一. 磺酰脲类甲苯磺丁脲药理作用 1.直接作用于胰岛β细胞膜上磺酰脲受体使胰岛素释放增加.2.抑制胰高血糖等分泌.临床应用 1.糖尿病本品不能完全取代胰岛素,对胰岛功能严重衰竭,先天性缺乏胰岛素的患者及完全切除胰腺者无效.2.治疗尿崩症氯磺丙脲能促进抗利尿素分泌,可治疗尿崩症.不良反应 1.常见的不良反应,胃肠不适,恶心,腹痛,腹泻.2.大剂量氯磺丙脲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精神错乱,嗜睡,眩晕,共济失调)也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胆汁郁积性黄疸及肝损害.3.持久性低血糖症,常由过量所致,尤以氯磺丙脲为甚.二.双胍类苯乙双胍作用 1.降低食物吸收.2.减少糖原异生使血糖下降,适用于轻症糖尿病患者,尤适用于肥胖者,3. 促进组织摄取葡萄糖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特点不影响胰岛,对胰岛功能完全丧失者有效.不良反应 1.食欲下降,恶心,腹部不适,腹泻,口中金属味,口臭.2.乳酸血症(尤以苯乙福明发生率高)死亡率较高(约为50%)三.α—葡萄糖甙酶抑制药阿卡波糖(新型口服降糖药)1.减少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在小肠肠道刷毛抑制α—葡萄糖甙酶,从而减慢水解产生葡萄糖的速度并延缓Gln的吸收(限制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可作为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辅助治疗.四.胰岛素增敏药增加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控制血糖的生成,转运和利用面发挥降糖作用.。

高中生物胰岛素教案

高中生物胰岛素教案

高中生物胰岛素教案教学内容:胰岛素的功能和作用、胰岛素调节血糖平衡的机制教学目标:了解胰岛素的作用和调节血糖平衡的机制教学重点:胰岛素的作用和调节血糖平衡的机制教学难点:认识到胰岛素在血糖平衡中的重要性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案例分析、讨论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多媒体设备3. 实验材料:含糖水、胰岛素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胰岛素是什么吗?它在我们的身体里起到什么作用?2. 通过一些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讲解胰岛素的功能和作用(15分钟)1. 通过PPT课件简单介绍胰岛素的结构和功能;2. 详细讲解胰岛素在调节血糖平衡中的作用,包括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血糖合成、降低血糖浓度等。

三、实验演示(10分钟)1. 带领学生进行实验,用碱性溶液和含糖水模拟葡萄糖的体内消化过程,然后加入一定量的胰岛素,观察其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四、讲解胰岛素的调节血糖平衡机制(15分钟)1. 通过PPT课件讲解胰岛素在体内调节血糖平衡的机制,包括高血糖时的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受体的作用等。

五、案例分析和讨论(10分钟)1. 分析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思考胰岛素在不同情况下的作用;2. 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深化对胰岛素的理解。

六、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胰岛素在调节血糖平衡中的重要性;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膳食结构和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通过讲解、实验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胰岛素的认识,帮助他们理解胰岛素在体内调节血糖平衡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健康生活的重视。

胰岛素的使用(讲课)ppt课件

胰岛素的使用(讲课)ppt课件

笔身用太空材料精致而 成,即使在极端条件下 仍能确保注射的准确1
针头固定于笔芯,不会磨损 笔芯架,有助于提高注射笔 的使用寿命
配合覆有特殊硅膜及薄壁 技术TM的诺和针,使注射 轻松,仿若无痛
笔身更细,携带方便, 注射轻松
最小剂量精确至1个单位, 1. Santiago OM, et al.Endocr Pract. 2002; 8 (5): 35最1-3大55注射剂量为70单位
控制不稳定.增加疼痛感
.
关于捏皮的推荐:
• 掌握正确的捏皮手法;A3 • 捏皮时力度不得过大导致皮肤发白或疼痛;A3 • 不能用整只手来提捏皮肤,以避免将肌肉及皮
下组织一同捏起;
正确的捏皮手法
. 错误的捏皮手法
关于捏皮的推荐:
•捏皮注射的最佳步骤为:
捏起皮肤形成皮褶
捏皮注射时正确的注射角度
和皮褶表面呈90°角进针后,缓慢推注胰岛素;
.
重视糖尿病教育
• 关注患者饮食:定时、定量、定餐 • 注射胰岛素患者必须进行低血糖教育 • 掌握患者血糖控制目标范围 • 监测血糖时注意询问患者是否加餐 • 出院前对胰岛素注射患者培训及考核() • 出院病人的随访
.
胰岛素的储存
避免日晒 2-8℃冷藏 不要冰冻
40
.
胰岛素的携带
• 避免阳光直射 • 避免用干冰 • 避免长时间震荡 • 需准备备用的胰岛素 • 乘飞机勿托运,要随身携带
.
胰岛素储存注意事项
1. 各种胰岛素的保存要求稍有不同,应按其说明 书要求保存。
2. 胰岛素应在有效期内及开封后使用期限内使用 3. 胰岛素属高危药品,不同类型胰岛素应分类存
放,并有醒目的标识。 4. 外出旅游携带胰岛素,应装恒温袋内存放并随

糖尿病健康宣教正确认识胰岛素(ppt)

糖尿病健康宣教正确认识胰岛素(ppt)
然后放手,笔芯架会 滑回原位
重新选择剂量
注射胰岛素(3)
如果使用的是悬浮型胰岛素 (诺和灵®N、30R、50R),应 将诺和笔®3从如图所示的A位 置向B位置上下颠倒摆动
以使管内的玻璃珠从一端滑到 另一端
至少重复这动作十次,直到笔 芯液体呈均匀的白色混悬液
注射胰岛素(4)
按照图中所示方法来注射 注射时,完全按下注射推键 在注射后,针头应留在皮下
2型糖尿病患者过渡到胰岛素治疗
仅仅饮食控制 1.8年
口服降糖药 3.6年
口服降糖药 + 胰岛素 5-10年
+
5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 患病15年后,将依赖于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输注手段不断提高
人工胰腺
外置胰岛素泵
胰岛素笔 胰岛素注射器注射
胰岛素种类—按来源和化学结构分类
• 动物胰岛素:猪胰岛素、牛胰岛素 • 人胰岛素:具有免疫原性低、长期使用安全可靠、效价比高等
3~4h 2~3h 3~4h
峰值时间
2~4h 1~2h 1.0~1.5h 5~7h 8~10h 无峰 3~14h
作用持续时间
5~8h 4~6h 4~5h 13~16h 长达20h 长达30h 长达24h
19
预混胰岛素作用特点
胰岛素制剂
起效时间
峰值时间
作用持续时间
预混胰岛素 (HI 30R, HI 70/30)
16~24h
16~24h
20
目录
一、常用胰岛素笔种类 二、诺和笔3的操作 三、胰岛素注射部位、保存等注意事项
胰岛素笔的种类
从使用功能上划分胰岛素笔的种类
• 一次性胰岛素笔:有些胰岛素笔是一 次性使用的,用完之后,连笔带芯一起扔 掉,更换新笔。这类胰岛素笔简单卫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
内科护理学
年级
2016级
专业、
层次
专科
教员姓名
李雪
专业技术 职务
护师
授课日期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大课
授课学时
1学时
授课题目
(章节)
正确认识胰岛素
授课教材 及主要参考书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牛林艳、黄金,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的问题及教育管理现状,中华护理
杂志(2):179-180
(3)胰岛素正确的注射方法
(4)皮下脂肪增生/硬块
<1>导致皮下脂肪增生和硬块的原因
1使用早期的、纯度较低的胰岛素制剂
2未采用正确的注射部位的轮换模式
3未注射区域较小、反复注射在同一部位
4重复使用针头/胰岛素注射器
<2>皮下脂肪增生和硬块的预防
1使用纯化的人胰岛素
2采用正确的注射部位的轮换模式
3采用较大的注射区域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时 间分配
1.讲课导入
启发式教学,
(胰岛素使用现状情况引入授课主题)
1分钟
2•胰岛素概念
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物质。帮助细胞利用葡萄
讲授、图示、
糖,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
举例
3分钟
3.胰岛素作用原理
胰岛素就像一把钥匙,开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大门,只有进入细胞的葡
萄糖才能为细胞提供动力,使人体具有正常的各种生理功能。
神志清醒时,可给予15-20g糖类食物
②神志不清,应即刻送医院急救,给予50%葡萄糖液20ml静推, 或胰咼血糖素肌注。
9.小结;布置思考题。
<1>什么是胰岛素
<2>注射部位轮换有哪些要求
<3>发生低血糖如何处理
小结,布置思 考题
1分钟
小结
本次课重点讲了胰岛素的概念、适应症及胰岛素运用中 常见的护理问题。
(1)按照来源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人胰岛素类似物
讲授、图表对
(2)按作用时间长短可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
比,4分钟
预混胰岛素。
6.常见护理问题
(1)胰岛素注射部位
<1>不同注射部位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不同,按由快至慢的速度分
为:腹部、手臂上及外侧、大腿前及外侧、臀部。
<2>由于肌肉层吸收快,易引起低血糖,因此胰岛素应注意在皮下
状态时需临时使用胰岛素度过危险期,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冋渗性冋血
糖状态、乳酸酸中毒、感染等;
(4)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足、重症糖尿病肾病等;
(5)妊娠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妇女,妊娠期、分娩前后、哺乳期,如
血糖不能单用饮食控制达到要求目标值时,需用胰岛素治疗,禁用口服降糖
药。
5.胰岛素分类
重点胰岛素运用中常见的护理问题,通过举例、图示、
规范示范等方法,加深对难点内容的理解,对重点内容的掌 握。
复习思考 题
作业题
1什么是胰岛素
2、注射部位轮换有哪些要求
3、发生低血糖如何处理
教研室 审阅
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教学实施 情况总结 分析与改 进措施
授课内容和时间分配合理,授课方法可取;
用模拟示教方法讲授重点掌握内容--胰岛素正确注射法,直 观形象,效果好。
4.胰岛素适应症
讲授、举例
(1)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
5分钟
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以维持生命和生
活。
(2)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
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
(3)一些特殊情况下也须应用胰岛素治疗:出现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或应激
用表格对比各类胰岛素用法及特点,重点突出,记忆清晰, 效果好。
课堂师生互动较好,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4针头一次性使用
5定期观察注射部位:定期用指尖或掌心轻按每一个注射部 位,如感觉有肿块或表皮凹陷,应避免再在该部位注射,直至该 现象消失
(5睡、焦虑不安、饥饿、出虚汗、视觉模 糊、四肢无力、头疼、情绪不稳
<2>氐血糖应急处理
①使用血糖仪检测血糖加以证实。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掌握胰岛素的概念
2、熟悉胰岛素的适应症
3、了解胰岛素相关研究进展
4、了解胰岛素的分类
5、掌握胰岛素使用中的常见护理问题
重点与难点
难点:了解胰岛素的分类及作用时间重点:1.胰岛素注射部位选择及轮换
2.胰岛素正确注射方法
3、发生低血糖时应急处理
教学方法
米取多媒体幻灯教学方式
理论内容:采取讲授、举例、启发式教学 沟通交流、强化训练方法:采取示范性教学
组织层,而不是肌肉层。其正确的方法是:捏起皮肤注射,同时
使用短而细的针头。
<3>距肚脐5cm每次间距2cm(约两个手指的宽度)不要在距脐部5
cm的范围内注射胰岛素。应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和区域,可按
讲授、图示、
照左右对称轮换的原则。
(2)胰岛素的贮藏
避免日晒,储存在2-8C冷藏,但在注射前提前30分钟将胰岛素 从冰箱中取出,这样可以避免注射时不适症状。切忌放在冷冻室 内,以免药物活性被破坏而影响疗效。诺和诺德生产的笔芯在开 封使用后可在常温下保存4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