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七大手法培训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如何开设一家受欢迎的快餐店
•人员素质要高 •食物口味要独特
•旅游服务专业 •材料要优质
•大专文凭 •南北口味 •产•品英代语4号/6级明确 •适合各年龄层
•工艺制造独特
•配方设计
•制造加工精细 •搭配药材
•如何开设一家受欢迎的快餐店
•服务态度和蔼亲切
•着装得体 •微笑服务
•主动帮助客户
•订餐时间短
•参考
第三章 亲和图
• 品质不合 • 包装错误 • 色泽太深 • 重量不合
• 交期不准 • 缺能源 • 锅炉故障 • 停电 • 停水
• 机器故障 • 设备老旧 • 保养不周 • 操作不当
• 工作效率低 • 人员疲劳 • 人员不足 • 工作环境差
• 原料管理差 • 物料延误 • 原料贮存变质
• 生产计划不周 • 订单日期太近 • 订单临时增加 • 通知生产太迟
•固定梢设置不当
•其他
•设备不当
•冲压作业效率低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五、分层法 按照一定的类别,把收集到的资料加以分 类整理的一种方法。 注意几点: §确定分层的类别和调查的物件; §设计收集数据的表格; §收集和记录数据; §整理数据并绘制相应图表; §比较分析和最终的推论;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散布图示例
第一章
•Y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Y
•强正相关
•0
•X
•0
•Y
•Y
•强负相关
•X
•弱正相关
•0
•X
•0
•弱负相关
•X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四、因果图 用于寻找造成问题产生的原因,即分析原因 与结果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注意几点: §充分组织人员全面观察,从人、机、料、 法、环、测方面寻找; §针对初步原因,展开深层的挖掘; §记下制图部门和人员、制图日期、参加人 员;
电子厂品管七大手法培训教材

控制图控制法的应用案例
总结词:过程控制
详细描述:控制图控制法通过对生产过程的 关键质量特性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 情况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例如,在某电子 厂中,采用控制图控制法对生产线上的关键 质量特性进行实时监控,成功发现并解决了
一个潜在的质量问题。
统计分析控制法的应用案例
总结词:数据分析
七大手法的起源和发展
1
品管七大手法最初起源于日本,后来逐渐被引 入到欧美等国家,成为了质量管理领域的经典 方法之一。
2
在日本,这些方法被称为“QC七大工具”,而 在欧美则被称为“品管七大手法”。
3
随着质量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这些方法也在 不断演进和完善,以适应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 的需求。
七大手法的作用和意义
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运用改进手法可以不断优化生产流 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缩短 交货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5W1H法
5W1H法是一种常用的改进手法,其核心是在对一个问题 进行深入分析时,从原因(Why)、对象(What)、地点 (Where)、时间(When)、人员(Who)和方式( How)等六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提问。
在电子产品的生产和管理中,运用5W1H法可以帮助企业 更好地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质量和交货期等方面的情况 ,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点,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
PDCA循环法
PDCA循环法是一种科学的工作程序,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 Check)和处理(Act)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
在电子产品的生产和质量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法可以帮助企业系统地制定工 作计划和目标,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总结 经验教训,持续改进。
QC7大手法培训课件(共59张PPT)

2
5
频数 累计百分率
90.00% 80.00% 70.00%
4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60.00%
3 1
C D F M 其它
0.00%
品管七大手法
三.柏拉图的作用:
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A H C 频数 累计百分率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扩孔
刀具刃度 乳化剂
磨孔
技术 研磨剂
刀痕
走偏 乳化剂
刀具材料
技术 刀具磨损
孔 粗 糙 度 达 不 到 要 求
钻孔
铰孔
品管七大手法
展开类型(3): 按原因罗列
铁屑清 除干净 吃刀深度 不一致
间隔过大 机床振动 阀芯磨损
油泵压力 不足
油泵渗漏
刀具 硬度低
材料选用不当 磨刀退火
工人技术 量具失检
控制治炼
B
C
次要问题
更次要问题
累计在80%-95%左右
累计在95%-100%左右
品管七大手法
特性要因图
●因果图 ●鱼骨图
品管七大手法 定义:一种能一目了然的表示结果(特性)与(影响特性
的要因)原因之影响情形或两者间关系之图形.
原因展开
方面
项目 主干
结果
品管七大手法
目的:通过图形的绘制来展开影响结果的各种原因,并 以此为基础寻求主要原因. 适应范围:品质纠正、预防和改善过程中均适应
22.3%
20.1% 6.4% 5.6%
QC七大手法培训完整版

7 直方图
b 直方图的作用
了解品质分布的状况;对品质状况分析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显示波动的形态,知道其是否变异; 较直观地传递有关过程质量状况的信息; 研究过程能力或预测过程能力; 制定产品的规格界限; 求分配的平均值和标准值;
7 直方图
c 直方图的形状分析与判断
3 查检表
c 查检表的使用要点
观察事实;观物要细心,客观 收集数据应能获得层次的情况 注意样本取得之随机性与代表性 观察数据是否集中在某些项目,各项目有何差异 明确检查的责任者,并告诉其收集数据的目的及方法 ………
查检表的应用程序: 1 确定收集资料的具体目的 2.确定为达到目的所需收集的资料 3.确定对资料的分析方法以及责任人 4.编制用于记录的表格 5.通过收集和记录某些资料来使用表格 6.必要时;评审并修订表格
b 分层的原则
c 层别法的用途
分层法的应用步骤: 1 收集数据或意见 2.根据目的不同选择分层标志 3.分层 4.按层归类 5.画分层归类图表
常与其它统计方法结合起来应用 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统计方法
2 层别法
这是一个专题;也是一种方法, 许多英文的QC 7 Tools 培训资料里,Graphs已经取代了层别法;
1 简介
c QC七大手法的构成:
1 简介
2 层别法
所谓层别法;就是把收集来的原始数据按照的一定的目的与要求加以分类整理,以便进行比较分析的一种方法;
a 什么是层别法
2 层别法
分层原则是使用同一层次内的数据波动或意见差异幅度尽可能小;而层与层之间差别尽可能大,否则都起不到归类汇总的作用;
c 控制图的控制对象
诊断:评估过程的稳定性; 控制:决定某过程何时需要调整;何时需要保持原有状态。 确认:确认某一过程的改进。
QC七大手法培训(较好)

PPT文档演模板
QC七大手法培训(较好)
PPT文档演模板
QC七大手法培训(较好)
•检查表
六、使用检查表的注意事项: 1.应尽量取得分层的信息; 2.应尽量简便地取得数据; 3.应立即与措施结合。应事先规定对什么样的 数据发出警告,停止生产或向上级报告。 4.检查项目如果是很久以前制订现已不适用的, 必须重新研究和修订
四、使用排列图的注意事项:
1.抓住“少数关键”,把累计比率分为三类:A80%、B80%90%、C90%-100%;
2.用来确定采取措施的顺序; 3.对照采取措施前后的排列图,研究各个组成项目的变化,可以
对措施的效果进行鉴定; 4.利用排列图不仅可以找到一个问题的主要矛盾,而且可以连续
使用找到复杂问题的最终原因; 5.现场应注意将排列图、因果图等质量管理方法的综合运用。
对比层别。
PPT品管七大手法之六:直方图
•一、直方图的简要说明: •直方图是针对某产品或过程的特性值,得用 •常态分布的原理,把50个以上的数据进行分组, •并算出每组出现的次数,再用类似的直方图形描 •绘在横轴上。通过直方图,可以将杂乱无章的数 •据,解析出其规则性,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数 •据的中心值及数据的分布情形,并进一步分析判 •断整个生产过程是否正常。
PPT文档演模板
QC七大手法培训(较好)
直方图
•二、直方图的作用:看分布,示中心。
•三、使用直方图的目的: • 1. 了解品质分布的状况 • 2. 测知是否有虚假数据 • 3. 藉以订定产品的规格界限 • 4. 与规格或标准值比较 • 5. 调查是否混入两个以上不同群体。
PPT文档演模板
QC七大手法培训(较好)
PPT文档演模板
QC七大手法培训(较好)
品管新七大手法培训教材

品管新七大手法培训教材第一大手法:过程控制在品管领域中,过程控制是一项关键的手法。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调节,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在过程控制中,关键是要建立合适的指标和流程,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第二大手法: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品管中常用的手法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找到根本原因,为改进提供依据。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可以识别问题的发生和规律,找到改进生产过程的关键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统计分析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竞争力。
第三大手法: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品管的核心理念之一,即不断地寻找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改进计划、执行改进措施、评估效果,循环往复,使产品和过程不断优化和完善。
持续改进需要全员参与,建立改进文化,不断挑战现状,追求卓越,持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大手法:质量管理工具质量管理工具是品管中常用的辅助手法,如排列图、直方图、散点图、因果图、流程图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合理地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可以提高问题的识别和分析效率,帮助企业更快地找到解决方案,提升品质管理水平。
第五大手法: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是品管中重要的手法之一,通过建立明确、精确、操作规程规范标准,使生产过程和各种管理活动具有可度量性、可重复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标准化管理可以减少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降低质量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质水平。
第六大手法: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品管中不可忽视的手法之一,它延伸了品质管理的范围,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交付的全过程。
优化供应链可以降低成本、缩短交货周期、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第七大手法:团队合作与沟通团队合作与沟通是品控中至关重要的手法之一,只有团结协作、信息共享、心手相连,才能确保品控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实现。
品管七大手法培训

1.定义:
1. 特性要因图不止在发掘原因而已,可借此整理问题,找出最重要的问题点,并依循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用途可依目的分类:
一. 鱼骨图
2.应用与分类:
(1). 改善分析用; (2). 管理用; (3). 品质管制导入及教育用;
2.按特性要因的关系可分为: (1).原因追求型:以列出可能会影响制程(或流程)的相关因 子,以便进一步从其中找出主要原因,以此图形表示结果 与原因之间的关系。 (2).对策追求型:此类型是将鱼骨图反转成鱼头向左的图形, 目的在于追寻问题点应该如何防止,目标结果应如何达成 的对策,故以特性要因图表示期望效果(特性)与对策( 要因)间的关系。
1.确定特性:在未绘制之前,首先须决定问题或品质的特性为何?一般 来说,特性可以用零件规格、帐款回收率、制品不良率、客户抱怨、 设备停机率等与品质有关或是以和成本有关的人事费、行政费、材料 费予以展现.2.绘制骨架:首先纸张或其他用具(如白板)右方划一“口”填口决定的 特性,然后自左而右划出一条较粗的干线,并在线的右端图示: 3.大略记载各项原因:确定特性之后,就开始找出可能的原因,然后将 各原因以简单的字句,分别记在大骨上的“口”加上箭头分枝,以斜度 约60°划向干线,划时应留意较干线稍微细一些。各大要因记载可以 4M+1E:人员(Man)、机械(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ed) 及环境(Environment)等五大类加以应用。
撞件
12.5%
81.0%
破损
6.0%
87.0%
反向
4.0%
91.0%
其他
9.0%
100.0%
Total
100.0%
-
品管七大手法讲解QA必会技能

工程人员未切实验证
定位方式不合理
模修人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修方式不当
多次折弯累积偏差
折弯间隙变化影响大 品管人员未作CSI验证
锁扣不 回弹
实配间隙小
对变异要求苛刻
3-3.两类特性要因图:
模具、设备
人员
模具定位不稳定 模具改善不及时
品管人员检查不落实 责任心不强
模具设计不合理 设备维修不力
产线未做好自主检查 模修人员技能不够
台湾
95% 96% 93%
大陆
94% 93% 92%
结果显示,周师傅的方法配美国材料良品率最高,为98%.
3-2.实例二: 冲压成型质量状况日报表
日期:
班别: □ 白班 □ 夜班
模号: 第一套 □ 第二套 □ 第三套 □
制 程不良项目
序 厂 生 良 制 制 来 总 拉裂
其它
程程料 不
小
号
商
产
品
不 良 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0 … … … 最大值 … 124 … … … … … … … … … … … … … … … … … … 最小值
3-6.直方图:
D.决定组距: 组距=全距/组数 E.决定各组之上下组界. 1.最小一组的下组界=最小值-测定值之最小位数/2 2.最小一组的上组界=下组界+组距=123.5+4=127.5 依此类推. F.作次数分配表.(如附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布图是研究成对出现的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相关关系的简单图示技术。在散布 图中,成对的数据形成点子云,研究点子云的分布状态便可推断成对数据之间 的相关程度。 散布图可以用来发现、显示和确认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并确定其预 期关系。
Y
Page 18
0
X
6.散布图
b.散布图的类型?
f.控制图的八大判异准则?
缺陷 判异原则一 一点落在A区以 外 判异原则二 连续九点落在中 心线同一侧 图例
缺陷 判异原则三 连续 6 点递增或 递减 判异原则四 连续14点中相邻 点上下交替
图例
Page 27
8.控制图
f.控制图的八大判异准则?
缺陷 判异原则五 连续3点中有2点 落在中心线同一侧 的B区以外 判异原则六 连续5点中有4点 落在中心线同一侧 的C区以外. 图例
缺陷 判异原则七 连续 15 点在 C 区 中心线上下。 判异原则八 连续 8 点在中心 线二侧,但无 1 点在 C区。
图例
Page 28
Q&A?
Page 29
术语解释:
1.计量值数据---连续型数据 是可以连续取值的数据,可以用测量仪器具体 测量出小数点一下的数值。如长度,温度,压 力等 2.计数值数据---离散型数据 是不能连续取值,只能以个数计算的数值。如 不合格品数,疵点数,缺陷数等
按控制图用途分类 1.解析用控制图 2.管制用控制图
Page 25
7.直方图
c.直方图的形状分析与判断?
Page 22
7.直方图
d.与规范界限(公差)的比较?
Page 23
8.控制图
a.什么是控制图?
控制图是一种可在现场直接研究质量数据随时间变化的统计规律的动态方法。
Control Chart
Xbar 图
R图
Page 24
8.控制图
b.控制图的分类?
按数据性质分类 1.计量值控制图
c.散布图的相关性判断?
对照典型图例判断法 象限判断法 相关系数判断法
Page 19
相关的概念:
1.完全相关关系
2.相关关系
3.不相关
7.直方图
a.什么是直方图?
直方图是频数直方图的简称。它是用一系列宽度相等、高度不等的长方形表示 数据的图。长方形的宽度表示数据范围的间隔,长方形的高度表示在给定间隔 内的数据数。
根据所搜集之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 以寻求占最大比率之原因,状况或位置的一种图形。 排列图又叫柏拉图。它是将质量改进项目从最重要到最次要顺序排列而采用的 一种图表。
Page 12
4.排列图
b.排列图的用途?
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问题)
识别质量改进的机会
Page 2
1.简介
a.什么是品管七大手法?
是日本人首先提出来的 是一种统计手法在品管中的应用 是发现与解决问题一种思想,方法 以及工具
b.品管七大手法的意义?
用事实与数据说话 全面预防 全因素、全过程的控制 依据PDCA循环突破状予以改善 层层分解、重点管理
Page 3
a.平均值与全距控制图(X-R chart) b.平均值与标准差控制图(X-σ chart) c.中位值与全距控制图(X-R chart) d.单值控制图(X chart) e.最大值与最小值控制图(L-S chart)
2. 计数值控制图
a.不良率控制图(P chart) b.不良数控制图(Pn chart) c.缺点数控制图(C chart) d.单位缺点数控制图(U chart)
1.确定收集资料的具体目的 2.确法以及责任人
4.编制用于记录的表格 5.通过收集和记录某些资料来使用表格 6.必要时,评审并修订表格
Page 11
4.排列图
a.什么是排列图?
知识链接:
1.意大利经济学家--Pareto 2.美国质量管理学专家 ---朱兰博士 3.80/20法则
Page 14
5.鱼骨图
a.什么是鱼骨图?
一个问题的结果(特性)受到一些原因(要因)的影响时,我们将这些原因(要因) 加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而且有条理的图形,这个图形称为特性要因图, 因果图,由于形状像鱼的骨图,所以又叫做鱼骨图。
问题 &结果
人
中因 中因
机
中因
料
中因 中因
法
中因
环
中因
小 因
小 因
原因罗列型 小贴士:
1.5M1E与5W2H 2. 头脑风暴(诸葛亮会) 3.要因确定在末端的因素上, 并将它圈起来。
Page 16
5.鱼骨图
c.鱼骨图的应用范围?
分析因果关系
表达因果关系 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促进问题解决。
先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根除!
Page 17
6.散布图
8.控制图
c.控制图的控制对象?
质量特性 质量指标 工艺参数
d.控制图的应用范围?
诊断:评估过程的稳定性。 控制:决定某过程何时需要调整,何时需要保持原有状态。 确认:确认某一过程的改进。
Page 26
SPC 手册里面描述的控制图选用程序
8.控制图
e.控制图的判断准则?
1. 点子没有超出控制线(在控制线上的点子按出超出处理),控制界限内的点 子排列无缺陷,反映工序处于控制状态,生产过程稳定,不必采取措施。 2. 控制图上的点子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即判断生产过程异常: 1)点子超出或落在控制线上; 2)控制界线内的点子排列不随机:
小 因
小 因
小 因
小 因
小 因
小 因
小 因
小 因
Page 15
5.鱼骨图
b.鱼骨图的类型?
结果分解型
--- 其特点是沿着”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结果”这一主题,进行层层剖析。
工序分类型
--- 首先按工艺流程把各个工序作为影响产品质量的平行的主次原因找出来,然后把各个工 序中影响影响工序质量的原因查出来,再填写在相应的工序中。
1.简介
c. QC七大手法的构成:
Page 4
2.层别法
a.什么是层别法?
所谓层别法,就是把收集来的原始数据按照的一定的目的与要求加以分类整理 ,以便进行比较分析的一种方法。
Page 5
2.层别法
b.分层的原则?
分层原则是使用同一层次内的数据波动(或意见差异)幅度尽可能小,而层与 层之间差别尽可能大,否则都起不到归类汇总的作用。
品管七大手法培训
---QC 7 Tools Training (Old)
课程的主要内容
1.简介
2.层别法(Stratification) 3.查检表(Checksheet) 4.排列图(Pareto Diagram) 5.鱼骨图(Casue and Effect Diagram) 6.散布图(Scatter Diagram) 7.直方图(Histogram) 8.控制图(Control Chart) 9.Q&A
Page 7
2.层别法
子弹图 折线图柱形图 饼图 瀑布图 柏拉图 簇状图 散点图 面积图 曲面图 推移图 圆环图直方图 雷达图 甘特图
条形图
Page 8
2.层别法
Page 9
3.查检表
a.什么是查检表?
它是用来系统地收集资料(数字与非数字),确认事实并对资料进行粗略整理 和分析的图表。
b.查检表的使用目的?
特别提示:
1.应用时结合‘’鱼骨图 “,”对策表”。
Page 13
4.排列图
c.从排列图获取的信息?
各项不良个数,缺陷数,损失金额等的数量占全体的多少?
各分类项目的大小及其占有率是多少?
各分类项目的大小排列顺序如何? 可以预想某项不良减少后的改善效果(会使总体不良减少多少或者总体效益 增加百分之多少)如何? 可以确认不良对策或改善措施的效果。 可以观察不良,缺陷等分类项目的变化。
用于记录 用于调查 用于日常管理
Page 10
3.查检表
c.查检表的使用要点?
观察事实,观物要细心,客观 收集胡数据应能获得层次的情况 注意样本取得之随机性与代表性 观察数据是否集中在某些项目,各项目有何差异 明确检查的责任者,并告诉其收集数据的目的及方法 ……… 查检表的应用程序:
c.层别法的用途?
常与其它统计方法结合起来应用 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统计方法
分层法的应用步骤:
1.收集数据或意见 2.根据目的不同选择分层标志
3.分层
4.按层归类 5.画分层归类图表
Page 6
2.层别法
d.图表的选择?
这是一个专题,也是一种方法,
许多英文的QC 7 Tools 培训资料里,Graphs已经取代了层别法。
Page 20
7.直方图
b.直方图的作用?
1. 2. 3. 4. 5. 6. 了解品质分布的状况,对品质状况分析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显示波动的形态,知道其是否变异; 较直观地传递有关过程质量状况的信息; 研究过程能力或预测过程能力; 制定产品的规格界限; 求分配的平均值和标准值。
Page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