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风化花岗岩的结构性及压缩性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花岗闪长岩残积土及全强风化岩的崩解性能研究

花岗闪长岩残积土及全强风化岩的崩解性能研究

3 ~ 全风化 95 1 0 . —0 . 4 岗 全风化 2. ~77 71 2.

18 .5 14 . 8 16 . 8 17 . 8
2 . 95 2. 53
2. 33
n83 8 n89 3
077 7
3 . 81 4. 34
7. 28
5 长 强风化 2. 3. 97~o3 6 强风化 2. 46 40 . 2
表 1 崩解 试 验 土样 性 能
性 ,容易因各种扰动 因素导致其 化与 崩解 。花岗岩 残积土地基 ,经浸水饱和后 ,承载力 降低 ,压缩 性增 大 ;在具有I 临空面 的浸水条件下 ,花 岗岩残积 土会 因 软化崩解而坍塌 …。李思平 、简文彬 等 曾分别进
行过花 岗岩残积 土崩解 的定性 观测和定量测 试 ,获得 了花 岗岩 残 积土 崩解 性 的基本 认 识 。本 文 在 此基 础
土工程师 ,从 事岩 土工程勘 察设计 。E m i 6 9 53 6 . al 3 84 0 :
@ . q cr。 q . o n
2 相 关崩解 的试 验 结果 2 1 崩解速度与崩解量 . 为说明问题实质 ,从 6组试验中选择了 风干试样 1 砂质粘性土的试验数据如表 2 。
Q % A \ m ,等 :花岗闪长岩残 积土及全强风化岩的崩解性能研究 = 一 薛 『 √ 林
1 n O 1 . o . 6 . 3 0 l O l . 3 O 2 l 1 O 1 7 0 4 0 Q 1O . O 1 . 5iO 3O l O l O l 0 17 O 1 O 咀 l. 8 9. 0 7 5 1 嘎O
7 5 1 8 4 . 7 . 8 . . n 6 7 5O 58 75 .
33 3 . 2 . 1 8 5O . 5 8 8 3 n . & 7 7 5 .

全风化

全风化
全风化(层号3-1)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表3
物理力学
性质指标
单 位
算术平
均值
标准差
变异
系数
标准值
天然含水量w

3
25.8-28.4
26.7
孔隙比e
-
3
0.653-0.797
0.731
天然密度ρ0
g/cm3
3
1.90-1.92
1.91
压缩系数a1-2
MPa-1
3
0.33-0.44
0.38
压缩模量Es
MPa
3
4.04-4.68
4.42
塑性指数Ip
-
3
18.1-22.8
19.7
液性指数IL
-
3
<0
内聚力c
KPa
3
24-25
24.6
内摩擦角φ

3
23-25
23.5
(2)原位测试
为了解场地各地层的力学强度和均匀性,本次勘察共进行了15次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是采用63.5kg的重锤按76cm的落距自由落下,将标准贯入器击入土体中,根据连续贯入30cm的锤击数来判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统计结果见表4。
32.0
32.0
实测值
35.0-48.0
42.3
42.3
强风化
花岗岩
(层号3-2)
修正值
3
45.0-48.0
46.0
46.0
实测值
53.0-55.0
54.3
54.3
2.4水文地质条件
标准贯入(N)试验结果统计表表4

海南东环铁路全风化花岗岩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海南东环铁路全风化花岗岩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tO O
20 0
30 0
4 ∞
50 o
天 然快 剪 轱 聚 力 Ck /Pa
内雎 壤角 压 缩 系数 a p e al
5 0 7
3 7 2 7 2 1 5 27 9
1 6 z4
1 0 19 008 8 208 7
2 ’ 91
的理 论 意 义 及实 际 意 义 。 1自然地理概况 11 理 位 置 .地 本 测 区( K 7 0 0 DK19 D 6+0一 0
指 标
表 1全) t 岗岩物理性质参数表 L4花
佯车 窖 置 最 值 母小 值 平 均 值 标 准 差 50 5
50 5 5、 6 51 6

17 4 4 6 8 _0 .7 、 ‘ + _ 『_



() 4
【J 斗
式 中:n 一样本个 数 ; 一单 个试 验指 标 璺 1 - 形 地貌 2地 Or 测区属于低丘台地平原地带 , 波状丘微坡 值 ; 一指 标 的 平 均 值 ;-.指 标 的标 准 差 ; 蓦 至缓坡地貌 , 势开阔 , 地 地形起伏不大 , 自然坡 8一指标的变异系数 ; ,统计修正系数。
科 黑江— 技信思 — 龙— —
市 政 与 路{ j 』 桥
海南东环铁路全风化花岗 岩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李 军成
f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五 工程有限公 司, 湖北 宜昌 43 0) 4 02
摘 要; 结合 海 南 东环铁 路 DK6 + 0  ̄ 7 0 0 DK19 0 0 全 风化 花 岗岩 地 勘 资 料 , 全 风 化 花 岗岩 的物 理 力 学性 质 进 行 全 面研 究 , 累此 类 岩 土 0+ 0 段 对 积

长春东南部地区全风化花岗岩工程特性简析

长春东南部地区全风化花岗岩工程特性简析

地质勘察258 2015年48期地质勘察长春东南部地区全风化花岗岩工程特性简析王银霞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11摘要:本文通过近几年来的工程实践,对长春东南部地区全风化花岗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承载力的确定做简要分析探讨,并对此类风化岩地基基础设计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为类似工程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风化花岗岩;物理力学性质;承载力;基础设计 中图分类号:P642;P588.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48-0258-01长春市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欧亚大陆东岸的中国东北大平原腹地,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地形特征为东高西低,地貌由低山丘陵、台地、平原组成,其中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长春市东南部即净月经济开发区,在此区域内有大量花岗岩出露,大量多层民用建筑及厂房就坐落在全风化花岗岩地基上,因此研究此区域内全风化花岗岩的工程特性对于城市稳定性建设非常必要,本文就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对此地区全风化花岗岩的工程特性做粗浅探讨。

1 全风化花岗岩物理力学性质1.1 呈土状全风化花岗岩物理力学性质位于净月开发区附近的全风化花岗岩多呈土状和砂砾状,结构基本破坏、原岩矿物风化成次生矿物、有残余结构强度但手可捏碎、浸水后碎裂崩解,可用镐挖,干钻易钻进。

呈土状的全风化花岗岩物理力学性质比较接近第四纪冲洪积的黏性土,但是和黏性土相比,由于其成因、时代和岩性的不同,还有着很大的区别,本文通过收集此区域内呈土状全风化花岗岩试验组数30组和黏性土资料54组进行分析整理,得出其物理力学性质对比表如下表1。

较疏松、孔隙比一般发育,压缩性较大,渗透系数较大,液塑限指标偏高。

由于呈土状花岗岩中也含有少量的粗颗粒,因此其直剪试验指标粘聚力较低而角度偏高。

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将呈土状风化岩按照硬塑黏性土性质来考虑的做法是欠合理的。

1.2 呈砂砾状全风化花岗岩物理力学性质在工程实践中,由于取得砂砾状花岗岩的原状土比较困难,在对此类土进行评价时我们常常参考中粗砂的试验指标。

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前海湾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

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前海湾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

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前海湾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吴军【摘要】结合地铁车站工程的特点,通过野外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调查,采用钻探、物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岩土物理力学试验和水文地质试验等综合勘察方法,综合分析,准确的查明了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较为准确的给出了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等指标值,对工程措施提出了建议,可供设计施工参考.【期刊名称】《铁道勘察》【年(卷),期】2009(035)006【总页数】5页(P69-73)【关键词】地铁车站;工程勘察【作者】吴军【作者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41 概况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前海湾站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前海湾,中心里程为CK25+805.552,起点里程为CK25+712.852,终点里程为CK25+948.052,总长为235.2 m,宽21.1 m,为地下两层车站。

车站共设3个出入口,3组风亭。

前海湾站结构底板高程约为-13.3~-11.2 m,拟采用明挖法施工,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形式。

该车站所在区域地处前海填海区,濒临渔塘,前海填海工程在勘察期间暂未向车站方向进行填筑,填石边缘距离车站位置20~40 m。

填海施工采用超高填方抛石挤淤法进行,填筑高度在10 m以上。

从初步勘察的资料看,填筑造成填筑区域的淤泥挤向车站所在区域,造成地铁施工范围内淤泥层厚度达到3.9~9.6 m,局部甚至更厚;而且前海湾站南端约80 m仍位于渔塘中,整个场地范围内都分布有较厚的淤泥,给勘察和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

本工程属于深圳市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安全等级为Ⅰ级。

2 勘察重点与难点(1)该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从初步勘察资料来看,该车站的主体结构基本位于淤泥分布厚度范围内。

如何准确的确定淤泥层的性质及厚度分布是本车站勘察的重点亦是难点。

(2)该车站南端位于养殖塘中,养殖塘水位与海水相连,受潮汐影响,水上钻探的技术难度较大。

深厚全强风化花岗岩层灌浆性试验可灌性研究

深厚全强风化花岗岩层灌浆性试验可灌性研究

深厚全强风化花岗岩层灌浆性试验可灌性研究发表时间:2020-12-31T08:55:37.80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作者:傅宇晨1 徐金兰1 巴刚1 陈立强2 彭鹏2[导读] 摘要:花岗岩地层区域往往全强风化岩体的深度变化较大,全风化岩层多呈砂质粘土、粘土质砂等土状,具有易崩解、压缩模量低、承载力低、物理力学性质较差等工程特点。

1.华东勘测设计院(福建)有限公司福州 35003;2.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 310014摘要:花岗岩地层区域往往全强风化岩体的深度变化较大,全风化岩层多呈砂质粘土、粘土质砂等土状,具有易崩解、压缩模量低、承载力低、物理力学性质较差等工程特点。

对全强风化岩层进行灌浆性试验,以研究全强风化花岗岩的可灌性与颗粒级配、密实程度、风化程度的对应关系,研究不同浆液材料的有效性,确定最佳的灌浆设计参数。

关键词:全强风化花岗岩;灌浆试验;可灌性1 引言目前普遍认为全强风化花岗岩体的可灌性较差,本文拟采用合适的钻孔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全强风化花岗岩层灌浆试验,以研究全强风化花岗岩的可灌性与颗粒级配、密实程度、风化程度的对应关系,研究不同浆液材料的有效性,确定最佳的灌浆设计参数。

2 灌浆试验方法及过程2.1 试验地点灌浆试验结合中部某抽水蓄能电站可研勘测开展,基岩岩性为花岗岩。

试验1区和试验2区分别位于上、下水库坝址区右岸全强风化岩体深厚部位。

2.2 试验布置试验1区共布置2个灌浆孔(ZKS90、ZKS91),3个检查孔(ZKS90-1、ZKS91-1和ZKS91-2);试验2区共布置1个灌浆孔(ZKX96),1个检查孔(ZKX96-1);灌浆钻孔与检查孔间距约0.5~1.0m。

分别在灌浆钻孔和检查孔内进行灌浆前后压水试验和声波测试,形成一组灌浆试验孔。

2.3 试验方法及参数确定(1)灌浆材料灌浆所用水泥分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和超细硅酸盐水泥两种,试验过程中可在水泥浆液中掺入砂、黏性土等掺合料,同时根据灌浆需要,在水泥浆液中掺入速凝剂、稳定剂以及其他外加剂。

复合地基在花岗岩球状风化体密集地质的研究与应用

复合地基在花岗岩球状风化体密集地质的研究与应用

复合地基在花岗岩球状风化体密集地质的研究与应用奚贤慧;邓继键;古兰芳;沙祥林;何永涛【摘要】结合工程地基处理实例,详细分析了花岗岩地区的地质特性,对比了不同设计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了采用复合地基处理的设计方法,通过信息化设计及信息化施工方法解决了在花岗岩地区设计和施工难题.【期刊名称】《广东土木与建筑》【年(卷),期】2015(022)011【总页数】3页(P21-23)【关键词】花岗岩球状风化体密集地质;崩解;孤石;复合地基【作者】奚贤慧;邓继键;古兰芳;沙祥林;何永涛【作者单位】北京通程泛华建筑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广州510663;北京通程泛华建筑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广州510663;广州中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510663;广州中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510663;云南建工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昆明650032【正文语种】中文0 前言花岗岩地层广布于我国南方地区,总面积约达24万km2,根据其地层构造特点,一般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以下两大工程难题:①花岗岩残积土在天然状态下具有压缩性低、承载力高及抗剪强度大等特点,但在浸水扰动后土体因产生不均匀应力及胶结物迅速溶解,残积土的工程性出现明显软化、崩解效应,力学性质大大降低;②风化孤石因其存在的随机性,大小不一,分布无规律,故而无法在设计时和施工前对其存在的可能性及确切位置进行准确预测。

因此在花岗岩地区从事工程活动,设计方案的合理选择关系到整个工程造价及施工工期。

1 工程及地质概况某项目位于珠海市香洲区,由2栋27层(1#和2#)、2栋19层高层建筑(3#和4#)以及4栋多层建筑及商铺组成,设有1层地下室,如图1所示。

高层建筑采用剪力墙结构,多层及地下室部分采用框架结构。

本工程占地面积约3.6万m2,总建筑面积7.7万m2,其中,1#、2#及4#栋塔楼均采用我司的复合地基处理方法进行花岗岩孤石的地基处理。

图1 工程效果图本场地按地质年代和成因类型来划分,钻探揭露岩土层分为人工填土层(Qml)、冲积层(Qal)和燕山三期(γ52-3)花岗岩,具体见表 1。

某客运专线花岗岩全风化层工程特性分析研究

某客运专线花岗岩全风化层工程特性分析研究

某客运专线花岗岩全风化层工程特性分析研究崔竹刚【摘要】某客运专线穿越花岗岩全风化层地区,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发现个别地段由室内试验和标贯测试得出的花岗岩全风化层的压缩模量、承载力等指标差异性较大。

为保证地质基础资料的可靠性,通过分析室内试验和野外标贯测试数据,研究了该区域花岗岩的工程特性,同时选取代表性地段进行了浅层载荷平板试验,分析研究其在不同荷载应力作用下变形的特性,从而对全风化花岗岩的力学性质和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综合室内试验统计指标、标贯测试、载荷试验三种方法,对该区域的花岗岩全风化层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压缩模量和地基承载力等指标,为设计、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期刊名称】《铁道勘察》【年(卷),期】2012(038)005【总页数】4页(P59-62)【关键词】花岗岩全风化层;地基承载力;平板载荷试验;变形模量【作者】崔竹刚【作者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2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4;TU4581 概述花岗岩全风化层是经物理化学风化作用而残留在原地的碎屑物,其工程性质特殊。

花岗岩全风化层与一般的黏性土不同,因其石英砂砾的含量高,孔隙比大,在按照常规方法采取土样后,由于土样在钻探、取样及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扰动,所得的土样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室内土工实验所取得的抗剪强度、压缩模量等实验数值往往低于实际数值,因此若简单的按照一般黏性土的知识和经验来处理花岗岩残积土的工程问题,将会产生较大的误差[1]。

某客运专线需要穿过近10 km花岗岩地段,以全风化花岗岩为主,深度为0~40m。

该段客运专线采用无砟轨道,对路基的沉降和边坡的防护要求极高。

通过分析花岗岩全风化层标贯数据,同时对比分析室内试验成果,发现在局部段落两者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

为准确获得该类地层的设计参数,仔细分析差异性较大的段落,选取了3个代表性的点进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通过对综合试验结果对比分析,总结了该区域花岗岩全风化的工程特性,提供了合理、准确的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等参数,满足了设计、施工要求,有效的避免了后期运营阶段路基工程的潜在变形、下沉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风化花岗岩的结构性及压缩性试验研究
摘要:全风化花岗岩作为一种独特的花岗岩材质,已逐渐深入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

本文对全风化花岗岩受扰动的结构特性、取样的方法及扰动性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对取样试验及原位试验压缩性指标进行一系列深入的对比探究。

关键词:全风化花岗岩;结构性;压缩性
花岗岩类岩石是大陆上分布最广泛的岩石之一,是构成陆壳的基础。

在陆壳形成过程中,花岗岩占十分重要的地位,花岗岩在我国东部沿海、东南部、海南省分布十分广泛,其地表出露面积约占这些地区总面积的五分之一。

全风化花岗岩天然孔隙比差异性较大,此类土具有灰黄色、褐黄色、灰褐色夹灰白色物斑点,风化呈硬塑~坚硬土状、砂土状,有些呈硬塑偏软塑土状,结构松散,含水量较高,呈现黏土状,土样的粗细颗粒的差异比较大。

地下孔隙水位埋藏较浅,在沟槽地段一般在0.5~3.0 m,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水位随季节动态变化较明显。

全风化岩“似土非岩”,其性质与原岩完全不同,但与一般沉积土体亦有很大差别。

为能够准确把握其压缩特性及分析这些特性物理量间的关系,对深圳地铁5号线全风化花岗岩饱和地基土进行一维固结压缩试验,研究其应力与孔隙比减少量和应力—应变—时间之间关系。

1、全风化花岗岩研究现状
全风化花岗岩是花岗岩体在物理化学及生物等风化营力作用下,使其结构、成分性质等产生了不同程度变异的岩石。

其矿物成分与原岩相比虽有本质的改变,但多保留在原位并具有它的原始性状,其原生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云母等,原体矿物的晶体形状、硬度和力学强度不同,构成的砂粒形状有明显差别,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砂粒组成的砂土含有的孔隙大小和孔隙率显然也不相同。

风化花岗岩的工程特性不仅与其母岩花岗岩而且与其受到的风化作用有关,因此,不同地区的风化花岗岩的工程性质存在较大差异,其土体的均一性差、结构性强(包括抗剪强度、压缩性、透水性、毛细性等的差异)。

全风化花岗岩具有“似土非岩”的性质,其性质与原岩完全不同,但与一般沉积土体亦有很大差别。

以往及当前对花岗岩全风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全风化花岗岩的分类研究;全风化花岗岩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作为建筑物持力层的研究;全风化花岗岩边坡治理方面的研究;全风化花岗岩作为填料的试验研究。

2、全风化花岗岩受扰动的结构特性
在静荷载作用下,全风化花岗岩石结构各层的应力、变形和基层底面的拉应变与荷载呈线性关系,且全风化花岗岩石和基层的回弹模量越小,应力和变形越大。

在动荷载作用下,全风化花岗岩石结构各层的最大动应力、回弹变形以及基层底面的拉应变与荷载值呈线性关系,且全风化花岗岩石和基层的回弹模量越小,动应力越大。

当静荷载与动荷载的峰值相同时,动荷载作用下全风化花岗岩石结构各层的应力、变形与底基层底面的拉应变均大于静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变形和
拉应变。

随着全风化花岗岩石模量增加,全风化花岗岩石结构的动态性能和受力状态得到改善,道路使用寿命提高。

在相同荷载重复作用下,全风化花岗岩石各结构层的累积残余变形与所承受的动荷载的峰值成幂数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全风化花岗岩不适宜直接用作全风化花岗岩石路床的填料。

铺设土工格室之后,全风化花岗岩石的回弹模量较未铺设土工格室的情况增加了将近50%,可改善全风化花岗岩全风化花岗岩石结构的动态性能,并保持全风化花岗岩石结构的稳定。

全风化花岗岩石能够承受的动应力明显提高,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累积残余变形降低,可降低40%,而达到极限拉应变的重复次数增加了84%。

全风化花岗岩经过水泥稳定处理后填筑为全风化花岗岩石,全风化花岗岩石的回弹模量提高了约1倍,全风化花岗岩石的动应力减少,累积变形明显降低,底基层拉应变为减少,全风化花岗岩石基层的寿命增长了1.63倍。

水泥稳定全风化花岗岩适用于各种大型底基层的使用。

3、全风化花岗岩取样的方法及试验
全风化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和高岭石,胶结物主要为游离氧化物,含量较多,土体的活动性较低。

风化过程中大部分盐份和部分黏土矿物淋失,淋失率高,粒度组成呈“两头多、中间少”的分布特征,土中的大、中孔隙比较发育,孔隙比大。

细颗粒部分具有较好的塑性,粗颗粒部分为花岗岩风化碎屑,强度很低,极易压碎成为砂粒。

由于花岗岩残积土含有大量的粗砂和砾粒,加上孔隙比大,因此钻探取样至试验操作过程中极易被扰动,引起土的微结构破坏(取样冲击、应力卸荷、失水干缩、运输搬运振动、试样制作),结构强度降低。

从而导致室内试验测得的全风化花岗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偏低。

对全风化花岗岩取样时,先削整土样,再用环刀切取其核心作为取样。

分别测其质量及含水量,再将土样采用抽真空方法进行饱和,真空压力为1个标准大气压,浸水饱和10 h以上。

考虑到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有可能产生较大水分蒸发,因此在试验过程中固结容器用薄膜塑料袋密封[3]。

由于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全风化岩的的一维固结压缩试验标准,考虑到全风化花岗岩的特殊性,逐级加载设定为25 kPa、50 kPa、100 kPa、200 kPa、400 kPa、600kPa;为了满足试验研究的要求,取样高度变化的读取按第6 s;第15 s;以后每间隔15 s读数一次,直至15min后;再间隔1 min读数一次,直至60 min;以后按64min、100 min、200 min、400 min、23 h、24 h测读。

试验其他要求严格按照《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JB10102—200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 T50123—1999)试验方法进行固结试验。

试验包括,静力触探试验、平板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

通过进行一系列现场试验,判定土层类别,查明软、硬夹层及土层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均匀性;评价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容许承载力、压缩性质、不排水抗剪强度、砂土密实度等);探寻和确定桩基持力层,预估打入桩沉桩可能性和单桩承载力;推断各类土的抗剪强度,估算粘性土的变形模量以及评价砂土的振动液化性质等);确定基岩面或碎石类土层的埋藏深度;确定全风化花岗岩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

以期能够对此类土在在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变形特性有较深入的理解,为设计提供必要的参数。

4、全风化花岗岩的压缩性试验
全风化花岗岩的平均含水量不大,平均孔隙比较大,压缩性较大,抗剪强度较高; 不同地区全风化花岗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存在差异。

室内固结试验测得的全风化花岗岩的压缩指标可信度不高,采用此指标进行地基处理设计时容易造成浪费。

采用标准贯入试验获得的压缩指标相对准确,可用于进行地基处理设计,但变形模量与标贯击数之间经验关系的准确性与适用性应结合当地花岗岩特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通过原状土的试验所得的e-p关系对不同埋深饱和全风化花岗岩石的压缩性进行研究,为了消除不同土体初始孔隙比的差异性造成的影响,采用孔隙比的减少量与荷载的关系进行讨论。

在荷载应力作用下,初始孔隙比大的地基土比初始孔隙比小的地基土容易压缩;同一初始孔隙比试样于荷载应力作用时,初始阶段孔隙比的减少率比较大,随着荷载应力作用继续增加曲线斜率趋向平稳。

同一断面饱和全风化花岗岩地基的初始空隙比随埋深的增加而减少;压缩系数α1-2随初始空隙比的减少而减小;而压缩模量E1-2随初始空隙比的减少而增加。

这主要是由于地基土自重应力引起的土体密实程度随埋深成正比而增长的。

因其不同埋深的压缩系数在0.384~0.148MPa-1之间,所以深圳地铁5号线全风化花岗岩地基土属于中等压缩性土。

参考文献:
[1]刘国彬,王卫东.基坑工程手册(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20,184-188,195
[2]陈鉴光,李志勇.全风化花岗岩路基沉降规律分析.公路交通科技No.4,2004:46一47.
[3]曹新文,苏谦,蔡英.土工格室和土工格网改善基床动态性能模型试验[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1,36(4):350-3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