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陕西省为例
中国陕西能源产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陕西能源产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分析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
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
能源按来源可分为三大类:(1)来自太阳的能量。
包括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如太阳光热辐射能)和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可燃矿物及薪材等生物质能、水能和风能等)。
(2)来自地球本身的能量。
一种是地球内部蕴藏的地热能,如地下热水、地下蒸汽、干热岩体;另一种是地壳内铀、钍等核燃料所蕴藏的原子核能。
(3)月球和太阳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2020-2026年中国陕西省能源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策略探讨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陕西省全部工业增加值9609.7亿元,比上年增长5.1%。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
规模以上工业中,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5.9%。
陕西煤业主要从事煤炭开采、洗选、运输、销售以及生产服务等业务,煤炭产品主要用于电力、化工及冶金等行业。
2018年陕西原煤产量62300万吨,较上年增长7275万吨,同比增长13.4%;2019年陕西原煤产量63400万吨,较上年增长1100万吨,同比增长1.7%。
陕西省规模以上工业重点能源产品生产保持平稳,各重点能源产品产量均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原油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2019年陕西天然原油产量3543万吨,较上年增长24万吨,同比增长0.7%。
陕西省规模以上工业重点能源产品生产保持平稳,天然气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2018年陕西天然气产量444.48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25.08立方米,同比增长6%;2019年陕西天然气产量473.42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28.9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5%。
2014-2019年陕西省发电量波动幅度不大,2018年陕西发电量1782.22亿千瓦小时,较上年增长0.83亿千瓦小时,同比下降0.6%;2019年陕西发电量2118.61亿千瓦小时,较上年增长336.39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4.1%。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讲

第1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考点一山西煤炭资源开发评价1. 能源概述(1)概念:能源资源是指为人类提供能量的天然物质,是一种综合的自然资源。
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中优先发展的行业。
(2)能源分类①可再生能源:包括________、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②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________、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 山西能源资源开发条件3.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煤炭运输量大;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不利于晋煤外运。
(2)水资源短缺:降水量相对较少;人口增加,生活用水、工农业耗水量日益增加。
命题角度区域能源资源开发[经典例题](2016·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
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思维建模]1. 文字信息获取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________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为保障电网的________,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________。
2. 图像信息获取瓜州地理位置、年大风日数和图例等信息。
3. 推理分析4. 知识调用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生态环境问题和能源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是教材中“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人教必修三)”相关知识的拓展和迁移。
[小试牛刀](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归纳]1. 针对性归纳: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分析方法(1)资源条件评价: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等方面评价。
高二地理必修三期中必备知识点

2019高二地理必修三期中必备知识点地理学是关于地球与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
小编准备了2019高二地理必修三期中必备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的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有的地方提出排他性)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相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不同:①地理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3、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1).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一年一熟。
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2).地理环境对区域工业发展影响显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资源型城市产业循环系统的构建研究——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

工 业城 市 。发展 至今 ,已
kr
社会提供能源产 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现实功
能的城市类型。资源型城 市具有以资源 开
采 、加工为主体且相对单一的产业构成特
征 ,决 定 了资 源 型城 市 既 是矿 产 资源 开发 和 消耗 主体 , 是 “ 又 三废 ” 放 和 生 态环 境 排
18 1 9万吨 、销售各类油品 1 3 1 6万吨 ;实
副教授 ( 西安财经 学院资源环境 与 区域 经济研 究中心 西安
现销售收入 8 62 亿元、 0 .8 利润5 5f元 , 01 ', Z
上 缴 各 级 财 政 税 费 2 39亿 元 ,完成 固定 7 资 产 投 资 2 2 元 。随 着 陕 北 能 源重 化 工 5亿 基 地 的 建 设 ,延 安 石 油 天 然 气产 业 集 群 体 系 的规 模 和 影 响 力 将 进 ~步 加强 。 不 同 产 业 链 之 间 物 质 流 的 交 叉 和 互
一{ \ /
—
Y
污染的主要威员。本 文以陕西延安这一典 型资源型城 市为实证分析对象 ,研究资源
形成 了石 油 开采— — 石 油
炼制— —石油化工的石油 资源产 业链 ; 然气开采 天
— —
型城市 以资源产 业链为核心 的集群 循环经 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为资源型城市实施
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 一热力的生产 和供应业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生产和
供 应 业 ) 为主 要 分 析 对 象 。 延 安 市 这 些 作 产 业 构 成 ,表 现 出 以 下 的 主要 特 征 : 形 成 了 以资 源开 采 为
具 备循环 经济的部分 特征 ,为企业 内部 、
2023年陕西省能源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陕西省能源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陕西省作为能源大省,能源行业发展一直都是该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该省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等能源资源,同时还有较为成熟的核能、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产业,这些都为该省能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条件。
以下就是关于陕西省能源行业市场前景的分析:一、煤炭产业1、煤炭电力产业陕西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主要煤炭供应地之一。
目前,陕西省煤炭电力产业的规模已经逐步扩大,并且该省的煤炭电力生产技术日益成熟。
然而,由于环保压力和国家政策的调整,煤炭电力产业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未来,该省的煤炭电力企业将加大绿色电力的研发和利用,如CCS技术等,同时在发电效率和环保方面进一步提升。
2、煤炭化工产业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结构调整的要求,包括陕西省在内的很多省份都开始加大煤炭化工行业的调整和发展。
陕西省煤炭化工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包括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
未来,该省的煤炭化工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业链的完整性,增强市场占有率。
二、油气产业陕西省是我国油气产业的重中之重。
目前,该省的油气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等行业均有很好的发展。
未来,随着能源环保和清洁能源的推广,该省将加大LNG、CNG等新能源的研发和利用。
同时,在追求能源清洁化的同时,该省油气产业应积极推进技术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
三、新能源产业随着全国各地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陕西省的新能源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该省的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风电、太阳能和核能三大类,其中风电发展潜力较大,而太阳能和核能则面临一定的技术挑战和安全问题。
未来,该省新能源企业将在技术创新和生产规模上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陕西省能源行业前景非常广阔,相关企业应积极探索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拓宽产业链和降低成本,同时也需加强环保治理,推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为该省的能源行业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陕西新能源

陕西新能源陕西省位于中国西部,是一个拥有丰富煤炭资源的省份。
然而,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度不断提高,陕西省开始致力于发展新能源产业,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陕西省在风能资源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
据统计,陕西省拥有4300万千瓦的风能资源潜力,位居全国前列。
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陕西省积极推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项目。
目前,陕西省已建设了一批风电场和光伏电站,成为中国重要的新能源生产基地之一。
其次,陕西省还在加大对生物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
陕西省农业资源丰富,特别是农作物、牲畜和农业废弃物等生物资源。
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将生物质能转化为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燃料,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还可以缓解农业废弃物处理难题。
陕西省已经投资建设了多个生物质能研发和生产项目,为陕西省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同时,陕西省还加强了对核能的发展和利用。
陕西省是中国拥有丰富铀资源的省份之一,拥有的铀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
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陕西省积极推动核电站建设,提高核能发电能力。
此外,陕西省还在增加核能的应用领域,如核医学、核辐照处理等领域,为陕西省的新能源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陕西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近年来,陕西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如减免购置税、免费停车等,吸引了众多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投资者。
目前,陕西省已经建设了多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完善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
总的来说,陕西省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实现了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陕西省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陕西省还需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促进新能源技术和产业的研发与应用,形成新能源产业链,提升陕西省的综合竞争力。
西部欠发达地区能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

Ab s t r a c t : Ba s e d o n t h e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 t hi s p a p e r t o o k Ya n a n Ci t y a s t y p i c a l e x a mp l e, a n d a n a l y z e d s o me p r o b l e ms o f e n e r g y e x p l o r a t i o n i n he t l e s s— d e v e l o p me n t r e g i o n, s u c h a s p o o r c t u s t e r e fe c t , s h o r t i n d us t ia r l c h a i n, s e r i o u s e c o l o g i c a l d a ma g e, i n a d e qu a t e b e n e f i t s d i s t r i bu t i o n me c h a —
自然 资源是 推 动 区域 经济 发展 的物 质基 础 和重要
1 国 内外相 关研 究进 展
保障, 然 而 由于人类 在 资 源 开 发利 用 过 程 中存 在 的盲 目性 和短 视行 为 , 导致 资 源 浪 费 和生 态 环 境 破 坏现 象
较严 重 , 加剧 了区 域 生态 环 境 的恶 化 。我 国西 部地 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套复习学案+经典试题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的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相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不同:①地理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3、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例题:读“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一年一熟。
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2).地理环境对区域工业发展影响显着: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应用---空间信息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技术(GIS)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大众化应用一遥感(RS)-----获取信息1 概念: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图示表示自然资源、能源、矿产资源的关系
自然资源
能源
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按性质分类
可再生能源 非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煤炭、石油、 天然气
能源资源按性质分类
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 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
4.读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回 答下列问题:
(1)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最 重要的消费能源是_______,带来的不 利影响是什么?
(2)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大于 我国的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黄土高原
山西的区域优势
——煤炭资源
一、资源开采条件-----优势分析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年
二、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大同 平朔 西山 沁水 霍西 河东
二、能源基地建设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航OU空T 管OU道T 水OU运T 铁路
山
陕 西
西(1)黄河在山西段位于
自身环境: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1)储量丰富
(2)分布范围广 找煤田、煤矿
(3)煤种齐全
(4)煤质优良
(5)开发条件-----优势分析
外部环境:2、市场广阔
① 能3、源位消置费适中大,国交通比较便利 ② 对能源需求量继续增加 ③ 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山西的区域优势 ——煤炭资源
一、资源开发条件-----优势分析
外部环境: 3、位置_适__中 输煤、输电距离_近_
包头
交通_比__较__便__利_
P47 阅读 《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
①人均资源量少 ②人均能源消费量少
人口基数大
③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④以煤炭为主的能源 消费结构
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市场条件: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
生产量 < 消费量
煤炭
能源缺口
2人3亿口吨增加 26亿吨 生活水平提高 国民经济发展
能源缺口扩大
1、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 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 有什么意义?
交通条件:
包头
大同
秦皇岛 黄骅港
日照
探究二: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限制性 因素及挑战
2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3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 换
二、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产量/10万t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952 1957
1962
1965 1970 1975 1978 1980 1985
图3.3 山西省原煤生产
[学生形成性练习]
1.下列能源中,属非可再生能源的是( ) A.风能 B.生物能 C.天然气 D.太阳能
2.没有从山西经过的铁路线是( ) A.京包线 B.包兰线 C.太焦线 D.同蒲线
3.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特点是( ) A.煤种齐全,以褐煤为主 B.大同煤矿是优质主焦煤基地 C.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 D.分布范围广,全省有一半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挑战之四: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我国是世界上少数 几个能源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 炭仅占1/4略强,而我国却占2/3。大量的煤炭开发利用,导 致严重的大气污染。
挑战之五:能源安全受到威胁。能源安全是指保障能 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可靠和合理的供应。我国自1993 年从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 30%,预计2050年将达到50%。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上, 保障石油的可靠稳定的供应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必须探索 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发展道路。
材料三:山西省本来就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 区,如果大面积的露天开采煤矿,水土流失会加剧, 因此土地恢复和保护任务十分艰巨。
阅读: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
挑战之一:人均资源量少。我国煤炭储量居世界第3位, 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居第11位,天然气可采储量居第14位,水 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蕴藏量分别居世界第1位和第2位。但是 人均煤炭、石油的探明可采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2和1/10 左右。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 生产量 < 消费量
煤炭
能源缺口
2人3亿口吨增加 26亿吨 生活水平提高 国民经济发展
能源缺口扩大
思考:
1、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
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 什么意义?
答: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煤炭为主, 使山西省的煤炭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 必然会加速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
挑战之二:人均能源消费量低。目前我国一次能源总消 费量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 但是人均能源消费量约为世界平均值的1/2,美国的1/10,人 均生活用电约为美国的2%。
挑战之三:单位产值的能耗高。我国的能源效率约为 31.2%,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每万元产值的能耗为美国 的3倍,日本的7.2倍,也高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水 平。
材料一: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的不平衡, 出现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现象,使紧张的铁路 运输雪上加霜。
材料二:山西省水量贫乏,且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 衡。随着大型能源基地的建设,工业耗水,特别是 火电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耗水量加大,又因人口聚 集,水浇地及居民数量大幅度增加,在加上降水不 稳定和水土流失,水量平衡很难保证。
山西的概况
简称__晋__ 省会_太__原_ 与_内__蒙__古__、__冀_、__豫__、__陕____省区交界 所处地形区_黄__土__高__原_
山西的概况
生态环境问题:
40°N 34°N
探究一: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为什么值 得开发
资源条件: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分布范围广 煤种齐全 煤质优良 开采条件好
能源效率低下 环境污染严重
要寻找适合中国 国情的能源发展 道路
山西的区域优势
——煤炭资源
一、资源开发条件-----优势分析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A交通条 件
2、市场广阔
B资源状况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C市场条件
山西的区域优势的发展
二、能源基地建设
—与煤炭相关的产业
1 、扩大煤炭开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