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1日 德国进攻波兰

1939年9月1日 德国进攻波兰
1939年9月1日 德国进攻波兰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

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9月4日日本政府声明不参与欧洲战争

9月5日美政府声明美国在战争中保持中立

9月8-28日华沙保卫战

9月12日同盟国在阿贝维尔城召开第一次最高军事会议

9月17日苏联红军越过苏波国界,进驻西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11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接受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加入苏联,并与乌克兰、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合并

11月4日美国会通过“中立法”修正案

11月30-1940年3月12日苏芬战争

1940年2月24日德最高统帅部批准进攻法、比、荷的作战计划

4月9日德军侵入挪威和丹麦

5月10日德军侵入比利时和荷兰

5月10日英国张伯伦下台,丘吉尔组阁

5月14日荷兰军队投降

5月26-6月3日英、法军队敦刻尔克大撤退

5月28日比利时军队投降

6月10日意大利对英法宣战

6月14日德军攻入巴黎

6月18日戴高乐将军号召进行抵抗并组织"自由法国"运动

6月22日法德签订康边停战协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灭亡

7月19日-8月19日意大利军队进攻北非

7月16日希特勒下令准备"海狮战役"

7月31日德国军政领导人会议决定准备发动对苏战争,并增加到180

个陆军师

8月13日德空军开始集中轰炸英国-不列颠空战

9月27日德、意、日在柏林签订三国协定

10月12日德军进攻罗马尼亚

10月28日意大利进攻希腊

2月18日希特勒签署关于对苏战争的第21号命令(“巴巴洛萨计划”)苏德战争开始

1941年1月22日英军占领托布鲁克(北非)

2月9日德国宣布吞并卢森堡

4月13日苏日中立条约签订

4月17日南斯拉夫军队投降

4月21日希腊军队投降

6月22日德国法西斯侵入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6月28日德军占领明斯克

7月10日-9月10日斯摩棱斯克保卫战

8月14日英美签订大西洋宪章

8月29日德意就在欧洲建立“新秩序”发表宣言

9月8日德军包围列宁格勒

9月30日-1942年4月20日莫斯科保卫战

10月19日英国军事生产工人全国会议通过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协议

10月30-1942年7月4日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

12月5日苏军在莫斯科转入反攻

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2月19日希特勒任德军最高统帅

1942年1月1日 26国《同盟国宣言》与华盛顿签订

5月4-8日珊瑚海海战

5月5日日军占领菲律宾群岛

5月5日日军占领瓜达尔卡纳群岛

6月4-7日日本舰队在中途岛战败

7月17-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8月12-15日英苏首脑在莫斯科会谈

10月23日英国在阿拉曼开始进攻

11月13日英军进入托布鲁克

1943年1月13日德国宣布总动员

1月14-26日英美卡萨布兰卡会谈

2月8-14日苏军解放库尔斯克、克拉斯诺达尔、顿河罗斯托夫、伏罗

希洛夫格勒

3月21日英美军开始进攻突尼斯

5月12-13日德“非洲”集团军群在突尼斯投降

7月10日英美陆战队在西西里岛登陆

7月24-25日意大利法西斯政府被推翻,墨索里尼被捕,巴多里奥政府

建立

9月8日意大利宣告投降。德军占领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各省

11月20日惨烈的两栖作战-塔拉瓦

11月22-26日开罗会议

11月28-12月1日德黑兰会议

1944年6月6日英美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6月13日德国V-1飞弹首次射击英国本土

6月15日美军在赛班岛登陆

6月23-24日苏军在白俄罗斯开始进攻

7月18日日本东条英机内阁辞职,小矶国昭组阁

8月15日盟军在法国南部登陆

8月26日美英事实上承认戴高乐政府

10月20日美军在莱特岛登陆

10月24-25日美日舰队菲律宾海战

12月16-25日德军在阿登反攻

1945年2月4-11日雅尔塔会议

2月8日盟军在莱茵河地区开始进攻

2月19-3月17日美军和日军在硫磺岛交战

4月1日美军占领冲绳岛

4月12日美国罗斯福总统逝世

4月16日苏军开始进攻柏林

4月28日墨索里尼被处死

4月29日德军在北意大利投降

4月30日希特勒自杀

5月2日苏军占领柏林

5月8日签署德军无条件投降书

6月5日苏、美、英、法宣告德国战败,由四大盟国掌握德国最高政权

6月24日莫斯科举行胜利阅兵式

6月26日签署联合国宪章

7月17日-8月2日波茨坦会议

8月6日美国原子弹炸毁广岛

8月8日苏军对日宣战

8月9日原子弹轰炸长崎

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14日苏中签订友好同盟条约

9月2日日本代表外相重光葵和日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东京湾内美

国军舰“密苏里”号甲板上签署正式投降书

二战重大事件

1、德国突袭波兰二战爆发

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邻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

北濒波罗的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希特勒在吞并奥地利、肢解捷

克斯洛伐克之后,立即把侵略的矛头指向已被其三面包围的波兰。

1939年9月1日拂晓,德军出动大批飞机连续轰炸波重要军事目标。

德军突破波军防线后,以每天五六十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9月28日华

沙陷落。德国入侵波兰,英法等国对德宣战,正式揭开了第二次世界

大战的帷幕。

2、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6月4日,英国皇家海军成功地从法国敦刻尔克撤出34万行将被歼的盟军,这次撤退被认为是英国军事史上的巨大成功。

由于德军长驱直入,英国、法国和比利时的几个师被围困在敦刻

尔克。在德军入侵荷兰之后,为保卫荷兰,英法两国军队紧急开往荷

兰。德军攻破了盟军的左翼防线,使局势恶化,希特勒军队利用这一

时机,打开缺口蜂拥而入,把这些英勇但极力挣扎的大批防御部队包

围起来,他们绝大多数是英国远征军。

1940年5月26日,希特勒奇怪地命令军队停止进攻,使得盟军有机会重新集结,并能够组织撤退。

敦刻尔克大撤退使30余万英法士兵幸免于难,但法国毕竟已元气

大伤。留在法国本土的60余个第二流的师和数千英军,要抗击包括

10个装甲师在内的140个德国师,显然已无能为力了。

3、德军占领巴黎

1940年6月3日,德国空军向法国的机场和后方发动突然袭击,摧

毁法军飞机约900架,夺取了制空权。6月14日,德军兵不血刃占领巴黎,埃菲尔铁塔上挂起了法西斯德国的旗帜。

4、英伦保卫战

英伦保卫战是英国抗击纳粹德国空中进攻的著名防空作战,又称

“不列颠之战”。1940年8月15日,德英双方展开了第一次大规模空战。德国出动飞机119架次,攻击英国南方。16日,德国空军出动1720架飞机空袭英南部海岸。9月7日起,大规模夜袭伦敦。10月的1个月之内,平均每天有200多架纳粹飞机在伦敦上空狂轰滥炸。其他大城市,如伯

明翰、利物浦等也未能幸免。

但德国空军未能取得预期战果,希特勒不得不承认自发动战争以

来的第一次失败,并下令推迟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5、苏联卫国战争

1941年6月22日(星期日)凌晨,苏联人民还在梦乡之中,希特勒军队悍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了大规模的入侵。

希特勒军队共730万人,侵苏投入兵力550万人,计陆军190个精锐师。苏军当时总兵力537万人,在西部边境地区的兵力268万人,计陆军

170个师和两个旅。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卫国战争开始了。

从6月22日至7月9日,德军在西北方向推进约400至450公里,在西部方向推进450至600公里,在西南方向推进300至350公里,占领了拉

脱维亚、立陶宛,逼近列宁格勒。

德军也遭到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的最大打击。损失约15万

人、950多架飞机、1500辆坦克,没有达到希特勒提出的消灭苏军主力

的目标。

6、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9月30日,德军向莫斯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逼近到离莫斯

科只有24公里的地方,苏军英勇抗击,迫使德军再无法前进一步。

1942年4月,苏军在各条战线上将德军击退150公里到400公里,解除了

对莫斯科的威胁。莫斯科战役的胜利,宣告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

破产,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7、德军喋血列宁格勒

苏德战争爆发后,希特勒派出了40个师、6000门大炮和1000多架

飞机向列宁格勒发动猛攻。全列宁格勒的人倾城而出投入战斗。德军

不但没能占领列宁格勒,反而每前进一步,都付出巨大的代价。仅仅

半个多月的时间,德军的伤亡人数就达到了17万人。希特勒气得跳了

起来,疯狂地下令道:“让彼得堡城给我从地球表面消失!”德军在

海上和陆地上对列宁格勒进行封锁,1941年的11月和12月,列宁格勒

共有63000多人死于饥饿。1941年11月下旬,列宁格勒人民终于在冰封

的拉多加湖上开辟出一条冰上运输线。希特勒妄图困死、饿死列宁格

勒人民的诡计再一次破产。1943年1月,苏军吹响了反攻的号角,德军

17个月的围困土崩瓦解。

8、日本偷袭珍珠港

珍珠港位于美国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地处战略要冲。美国太平

洋舰队司令部即设于此。

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像往常一样,这里一派和平景象。美国

军舰静静地停泊在港湾内,水兵和军官都上岸休息了。7时57分,突然

从岛东南方黑压压飞来一队鱼雷攻击机。一个多小时后,停泊在港内

的美国8艘主力舰、3艘巡洋舰以及其他辅助舰只被炸毁,基地内的美

国军用飞机也都成了一堆废铜烂铁。

350多架日本攻击机分两批轰炸后,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返回停泊

在距珍珠港230海里的航空母舰。日军偷袭珍珠港成功,标志着太平洋

战争的爆发。

9、斯大林格勒大会战

斯大林格勒(现名伏尔加格勒)保卫战是二战发生根本转折的一

次战役。它通常以1942年7月17日德军进入顿河大河湾为起点,到

1943年2月2日苏联军队全歼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德军为结束,历时200天。战场总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

为攻占斯大林格勒,德军投入第六集团军所辖13个师,约27万人,

火炮和迫击炮3000门,坦克约500辆,作战飞机1200架。

在斯大林格勒大会战中,苏军消灭德军约150万人,占其在苏德战

场作战兵力的四分之一。

10、美日中途岛海战

1942年4月18日,美国飞机轰炸东京后,日本为扩大日本本土的

“防御圈”,决心实施中途岛———阿留申群岛战役,以中途岛为战

役的主要突击方向,意图是诱歼美国太平洋舰队。美军破译了日本海

军密码电报,掌握了日军进攻中途岛的作战计划,在海上埋伏重兵,

一举击沉日军4艘航母。

这次海战使日本海军遭到重创。6月5日,日本停止中途岛作战,

全部撤回。从此,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丧失了战略主动权,战局出现有

利于盟军的转折。

11、北非战场的胜利

1943年3月20日,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军从突尼斯南部发动进攻,迫

使敌军撤至突尼斯北部。4月19日,美英军队从西、南两面发起总攻。

由于盟军海空军极其严密地封锁了突尼斯与意大利之间的海空运输线,

德意军队撤往意大利的企图未能得逞。5月13日,25万德意军队全部投降。

盟军登陆西西里岛

盟军在肃清北非敌军后,根据美、英两国首脑卡萨布兰卡会议的

决定,于1943年7月10日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东南部登陆。意大利发生

政变,墨索里尼被逮捕。总参谋长巴多里奥元帅上台组织新政府。他

同盟军秘密谈判,并于9月3日签署了停战协定,退出战争。9月29日,巴多里奥签署意大利投降书。10月13日,巴多里奥政府正式宣布意大

利退出法西斯同盟,对德宣战。

12、库尔斯克大会战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后,为防止轴心国集团土崩瓦解,夺

回战略主动权,决定在苏德战场发动新的大规模夏季攻势。由于苏军

顽强抗击,德军进展迟缓。从1943年7月12日开始,苏联的西方面军、

布良斯克方面军、中央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及草原方面军等数路

方面军发动强大攻势,取得了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库尔斯克会战标

志着苏德战场完成了根本转折,苏军从战略防御全面转入战略反攻阶

段。

13、德黑兰会议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在德黑兰举行会议。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关于在欧洲开辟第

二战场的问题。三国首脑决定于1944年5月在法国北部发动“霸王”战

役,开辟第二战场。而苏联将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发动攻势,以阻止德

军从东战场调到西战场。会议秘密签订了《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

德黑兰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国际会议。它

对加强苏美英三大国的合作、协调盟国作战和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胜利进程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14、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登陆,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两栖登陆战役。战

役的胜利,奠定了盟军在西欧开展大规模战略进攻的基础,达到了开

辟第二战场的目的,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灭亡。

1944年6月6日6时30分至7时45分,盟军在5个滩头先后开始突击登陆。登陆当天,盟军出动飞机14674架次,帮助陆军成功地抢占了5个

大小不等的滩头。6月中旬起,盟军开始扩大登陆场。7月24日,完成

了诺曼底登陆战役。盟军死伤12.2万人,德军被歼11.4万人。

15、菲律宾战役

1944年10月20日,美军登陆兵在猛烈的航空火力支援下从莱特岛

登陆,从而揭开了菲律宾战役的序幕。1945年7月初,菲律宾的战斗结

束。

此次战役,日本与南部海域的海上交通线被切断,其战略原料只

能从满州和朝鲜向本土运进。美军完全控制了南海,并为进攻海南岛、

台湾岛、琉球群岛上的日军和日本本土建立了基地。

16、巴黎解放

1944年8月19日,巴黎人民孕育已久的怒火终于迸发出来,发起武

装起义,迎接盟军到来。25日,美军法军同戴高乐将军出现在凯旋门

前和香榭丽舍大街上。德军守将肖尔蒂茨将军毅然拒绝执行希特勒炸

毁巴黎的命令,率部投降。

17、雅尔塔会议

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于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关于打

败和处置德国的问题。三国制定了最后打败德国,迫其无条件投降的

计划。

苏联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三个月内对日作战。会议决定于

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大会。

19、易北河会师

1945年4月25日,美军士兵与苏联红军战士在德国易北河畔的托尔高会师后热烈握手。易北河会师,是希特勒纳粹政府末日来临的重要

标志之一。

20、苏联红军攻克柏林

1945年4月16日,苏军250万大军,在6000多辆坦克、4.2万门火炮、7000多架飞机的支援下,对柏林发起决定性突击。27日傍晚,攻

坚战斗开始。29日,第3突击集团军第79军打响了夺取国会大厦的战斗。

4月30日下午,苏军士兵将红旗插上了大厦屋顶。下午2时25分,战斗结束,2500名残存的德军官兵被苏军俘虏。同日下午3时30分,希特勒在总理府的地下室开枪自杀。

5月2日,守城德军所余7万多人全部投降。

21、波茨坦会议

罗斯福去世后,新任美国总统杜鲁门于1945年5月23日提出再举行一次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杜鲁门、丘吉尔、斯大林于7月17日至8月

2日在柏林近郊波茨坦聚会,讨论处理德国战败后的问题,史称波茨坦

会议,又称柏林会议。

关于处理战败的德国问题,三国决定:战后德国由苏美英法共同

占领,各占领国在其占领区行使最高权力,其任务是解除德国武装,

肃清纳粹党的一切组织和制度,逮捕和审判战犯,使纳粹主义永世不

得翻身。

会议期间,美英邀请中国参加,于7月26日发表《中美英三国促令

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也称波茨坦宣言)。

22、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1945年7月24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在日本投掷原子弹。1945年8月6日9时15分,美军轰炸机向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3天后,美国又向日本长崎投放了一颗原子弹。两次爆炸日本死伤总数约45万人。

23、苏军出兵东北

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157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6137门,坦克和自行火炮5556辆(门),飞机3446架,分三路出兵中国东北、内蒙

古及朝鲜北部,对日军发起进攻。

24、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4日,日本裕仁天皇公布《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同日,日本铃木内阁总辞职。

8月9日,苏联红军157万人在远东苏军总司令、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的率领下分三路在中国东北、内蒙古和朝鲜北部4000余公里战线

上对日军发起进攻。

1945年9月2日,盟军接受日本投降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和政府在投降书

上签字。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波兰战役

波兰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被迫割让大片土地,但泽被划归波兰辟为自由市,通往波罗的海的“波兰走廊”将原本连成一片的德国领土分成了两块,位于“走廊”之东的东普鲁士成了远离德国本土的“孤岛”。因此德国人一直对失去但泽和“走廊”地区耿耿于怀。希特勒上台后便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他以极快的速度重整军备,在短短的几年间就把德国从《凡尔赛条约》的受辱者变成欧洲最大的军事强国 战争概述 战争背景 1.凡尔赛体系 2.德、波、苏之关系 3.希特勒上台后 4.德、苏的妥协 5.最后通牒 战争过程 1.德国方面出动 2.波兰方面出动 3.苏联方面 具体内容 1.部署 2.作战计划 3.签订条约 4.战斗开始 5.突破防线 6.陷入被动 7.重创波军 8.背后阴谋 战争结果 战后总结

战略失误 展开 战争概述 波兰战役,亦可叫波德战争或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起点,亦是世界战争史中一场著名的“闪电战”。这场战争在波兰被称为Wojna obronna 1939 roku(1939年波兰保卫战),在德国则被称为Polenfeldzug(波兰战役),行动代号Fall Weiss(白色方案)。1939年9月1日04:40,德军联合其附庸国斯洛伐克的军队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给予纳粹德国48小时限期撤出波兰领土。因为德国没有听从英法的警告,英国和法国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国宣战。所有参与的国家都没有估计到这场战争会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条款以及对于之前1921年签订的屈辱的《里加和约》的不满,在1939年9月17日从东面收复寇松线以西的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德军和红军在9月28日在布格河会师。波兰侵略战大致上在10月6日结束,但是波兰没有向德国或苏联投降。而且,波兰的流亡政府在盟国组织了一个有力的地下组织。 战争背景 凡尔赛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三大欧洲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俄罗斯帝国解体,原本其领地内的少数民族纷纷独立为民族国家,诸如捷克斯洛伐克、波罗的海三小国、芬兰、南斯拉夫以及波兰,这些国家形成的欧洲态势被称作“凡尔赛体系”。其中,波兰第二共和国人口约2,700万,领土面积为388,000平方千米(排于全欧洲第六位),是东欧最大的国家之一,但随着德国与苏联逐渐自一战与内战的创伤恢复,这些独立出来的新兴小

波兰雇佣外国人的法规和程序

一、波兰对部分国家开放劳动力市场 波兰入盟时即按对等原则向英国、爱尔兰和瑞典三国完全开放了本国劳动力市场。自2007年1月1日起,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公民获得波兰劳动市场的完全市场准入资格,即在波兰从事工作无需申请工作许可。自2007年1月10日起,波兰取消对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列支敦士登、卢森堡、荷兰、德国、挪威、瑞典公民的劳动市场准入限制。 目前波兰对欧盟成员国所有国家,欧洲经济区国家(EFTA)和瑞士联邦的公民,包括其家庭成员完全开放劳动市场,在波兰从事工作无需申请工作许可。 二、波兰有关外国人在波兰工作的法律基础 波兰有关外国人在波兰工作的主要法律有: - 2004年4月20日《就业促进和劳动市场机构法》第87条和第88条; - 2006年7月21日劳动和社会政策部《关于对在波兰共和国完成由外国雇主提供的出口劳务涉及的外国人签发劳动认可和许可的令》; - 2006年7月21日劳动和社会政策部《关于对外国人签发劳动认可和许可时无需考虑地方劳动力市场情况和签发劳动认可和许可条件的若干情况事令》; - 2006年8月30日劳动和社会政策部《关于外国人从事劳动无需获得工作许可事令》; - 2006年7月21日劳动和社会政策部《关于外国人在波兰共和国领土从事的工作领域限制令》。 - 2003年6月13日《外国人法》; - 2006年7月14日《欧盟成员国公民及其家庭成员入境、居留和离境法》; - 其他相关国际和双边协议。 三、外国人在波兰工作所需相关文件的办理程序 1.工作许可 除波兰开放劳动市场的部分国家公民外,外国人在波兰工作必须获得工作许可。 外国人在波兰申请工作许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获得工作许可承诺函(przeczenie),工作许可承诺函是非正式许可,而是波兰主管劳动部门认定该外国人符合在波人事其所申请的工作的文

2014联邦德国世界遗产地图【中德对照】

联邦德国世界遗产地图 Kulturerbest?tte 人文世界遗产 Naturerbest?tte 自然世界遗产 1.施特拉松德(Stralsund)以及威斯玛(Wismar)古城 2.汉莎都市(Hansestadt)吕贝克(Hansestadt Lübeck) 3.不莱梅(Bremen)市政厅和罗兰雕像(Roland) 4.柏林(Berlin)博物馆岛区 5.柏林(Berlin)以及波茨坦(Potsdam)的宫殿和园林群 6.希尔的斯海姆(Hildesheim)圣母玛利亚升天主教座堂(Dom St. Mari? Himmelfahrt)和米歇尔 利斯教堂(Michealiskirche) 7.拉梅斯贝格(Rammelsberg)矿山,戈斯拉尔(Goslar)古城,上哈茨地区(Oberharz)水利系统, 瓦尔肯里德(Walkenried)修道院以及历史久远的萨姆森(Samsen)矿洞 8.奎德林堡(Quedlinburg)学院教堂(Stiftskirche),宫殿和古城 9.埃斯雷本(Eisleben)以及维腾贝格(Wittenberg)的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纪念场所 10.德绍-威尔里茨(Dessau-W?rlitz)的园林王国(Gartenreich) 11.魏玛(Weimar)以及德绍(Dessau)的包豪斯学院(Bauhaus)及其设施 12.巴德慕斯考(Bad Muskau)的慕斯考园林(与波兰共有) 13.德累斯顿(Dresden)的易北河谷(Elbtal)(2009年已被取消) 14.古典魏玛(Klassisches Weimar) 15.艾森纳赫(Eisenach)的瓦特堡(Wartburg) 16.埃森(Essen)的关税同盟煤钢工业群 17.科隆(K?ln)主教座堂

德国与中国软实力对比

德国与中国软实力对比

度为初中毕业。中国受过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分别为18%和3.6%。 中国现在实行的是高考制度,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命运,但是其弊端是国人都有亲身体会的。限定的科目,限定的内容,限定的答案,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当然高考也是有其自身的优点的,首先,方便统一的考试,招生,录取。另外,就是很大程度上保证的公平。 中国的大学教育以下就引用耶鲁大学前校 长贝诺?施密德特的几句话来描述一下。 “他们以为社会对出类拔萃的要求只是多:课程多,老师多,学生多,校舍多(这句话 的含义,就是指我们国家对于办教育,就像是办工厂一样,而且是低档大路货工厂,以为数量就代表质量,多就是好,大就是强。比如我们发了很多毫无价值的论文,数 量全球第一,大学生扩招,数量全球第一,就有教育官员宣称: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 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徒惹笑谈。这都是不懂基本的“教育”概念才会闹出来的笑 话。

他们的学者退休的意义就是告别糊口的讲台,极少数人对自己的专业还有兴趣,除非有利可图。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事业。 新中国没有一个教育家,而民国时期的教育家灿若星海。 他们计划学术,更是把教研者当鞋匠。难怪他们喜欢自诩为园丁。我们尊重名副其实 的园丁,却鄙视一个没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教师。 很多人还以为自己真的在搞教育,他们参加一些我们会议,我们基本是出于礼貌,他 们不获礼遇。”[1] 1.2 德国的教育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中等教育的国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目前德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制(巴伐利亚州为十三年)。在25至64岁人口中,受初中及以下教育的占19%,受高中教育的占57%,受高等教育的占23%,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2.24年。 德国的小学一律实行四年制,中等教育并无初中高中之分,而是分成三等学校。德国小学毕业的学生只有10岁左右,这么小的孩子因为其

1939年9月1日 德国进攻波兰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 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9月4日日本政府声明不参与欧洲战争 9月5日美政府声明美国在战争中保持中立 9月8-28日华沙保卫战 9月12日同盟国在阿贝维尔城召开第一次最高军事会议 9月17日苏联红军越过苏波国界,进驻西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11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接受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加入苏联,并与乌克兰、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合并 11月4日美国会通过“中立法”修正案 11月30-1940年3月12日苏芬战争 1940年2月24日德最高统帅部批准进攻法、比、荷的作战计划 4月9日德军侵入挪威和丹麦 5月10日德军侵入比利时和荷兰 5月10日英国张伯伦下台,丘吉尔组阁 5月14日荷兰军队投降 5月26-6月3日英、法军队敦刻尔克大撤退 5月28日比利时军队投降 6月10日意大利对英法宣战 6月14日德军攻入巴黎 6月18日戴高乐将军号召进行抵抗并组织"自由法国"运动 6月22日法德签订康边停战协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灭亡 7月19日-8月19日意大利军队进攻北非 7月16日希特勒下令准备"海狮战役" 7月31日德国军政领导人会议决定准备发动对苏战争,并增加到180 个陆军师 8月13日德空军开始集中轰炸英国-不列颠空战 9月27日德、意、日在柏林签订三国协定 10月12日德军进攻罗马尼亚 10月28日意大利进攻希腊 2月18日希特勒签署关于对苏战争的第21号命令(“巴巴洛萨计划”)苏德战争开始 1941年1月22日英军占领托布鲁克(北非) 2月9日德国宣布吞并卢森堡 4月13日苏日中立条约签订 4月17日南斯拉夫军队投降 4月21日希腊军队投降 6月22日德国法西斯侵入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6月28日德军占领明斯克 7月10日-9月10日斯摩棱斯克保卫战 8月14日英美签订大西洋宪章 8月29日德意就在欧洲建立“新秩序”发表宣言

波兰战役结束之后德国是怎么制定黄色计划的

波兰战役结束之后德国是怎么制定黄色计划的 本文导读: 由于8月25日英波正式的互助协定的签订,英国保证一旦波兰受到攻击,英国将参战,以及意大利盟友的怯阵,希特勒临时改变了进攻波兰的日期,最后于8月31日中午下达9月1日凌晨执行“白色方案”的第一号作战指令。第二天,福尔斯特迫不及待地宣布但泽“自由市”“归并”纳粹德国。波兰败亡后,希特勒把贪婪的眼光转向北欧。在他看来。只有控制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才能封锁波罗的海,为侵苏战争作准备,同时又可自东北方向威胁英国。尽管在德国军界有人反对分兵进击北欧,主张集中兵力准备西欧战役,希特勒仍固执己见。由于瑞典向德国提供大量铁矿,奉行追随法西斯德国的对外政策,因而行将发动的北欧战役主要目标为侵占挪威和丹麦。1940年1月10日,希特勒就提出入侵北欧的初步设想,1月27日,为此在德国统帅部内设立了工作

参谋部。3月1日,希特勒亲自批准命名为“威塞演习”的入侵计划。丹麦国土狭小,无险可守。 挪威土地辽阔,达三十余万平方公里,全国有2/3的面积均为群山和森林所覆盖,易守难攻。所以德国决定用空降和登陆双管齐下的办法来加以占领。“威塞演习”计划的特点是突然袭击和巧妙伪装,一切准备工作都是在针对英国的幌子下进行的,所有参加这一战役的德国舰艇均奉命悬挂英国旗帜,籍以迷惑对方。4月9日凌晨,德国同时对挪威和丹麦发动突然袭击。惊慌失措的丹麦政府在入侵一小时后就决定投降。当天晚上,丹麦议会投票表示赞同。这样,德国只花了一天时间,就兵不血刃地占领整个丹麦,所付出的代价仅为两人死亡,十人受伤。当德军列队进占哥本哈根时,不少市民还以为这是在拍摄一部战争影片哩!挪威战事前后延续了两个多月。4月9日清晨,德国驻奥斯陆公使公然胁迫挪威政府投降,同时德军在挪威沿海大举登陆。当挪威政府尚犹豫不决时,德寇已长驱直入,在当天即一举占领奥斯陆、

中国与德国的差距

中国与德国的差距 前几天,有位哑同志因为一直以来看不惯咱博口气,就和咱争论居住德国,是否就真有幸福感优越感一类来着,还说他们村现在有人也很幸福了。。。这次度假,咱因此就惦记着,特意沿路每天记载各种吃住行价格开支,毕竟在咱看来,生活无忧吃穿物价稳定无需为房子医疗教育之类的三座大山忧虑,也是属于现实中幸福优越感的一部分的。否则,国内愤怒国粹,是很难理解欧洲大多数民众安逸自在生活的感觉的。 不过,想来想去,还是不要详细给大家公布此次家庭度假帐目吧,毕竟那样有炫耀张扬的嫌疑。咱们还是一本正经,补充一些正面叙述的文字吧。 不错,咱承认: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以两位数增长,创造了亚洲四小龙之后又一个经济热点。今天,中国的北京、上海、天津、深圳这样的城市,似乎已经迈进世界级发达城市的行列。中国也产生了一批所谓令国民自豪无比的“中产阶级”,以及少数“超级富豪”。中国人一掷万金购买本特利、布加迪、悍马、保时捷、奔驰、宝马这样最贵的汽车,LV、GUCCI这样最顶级奢侈品,甚至某些村庄曝光出来的村长书记豪宅,占地面积竟然是当地小学的数倍,令欧美厂商和西方消费者瞠目结舌。 还有,中国政府投入九千多亿美元购买美国国债两房基金。那么,中国真的加入富国俱乐部了吗?中国公民真的富裕吗?普通民众的感觉是如何的? 德国使用欧元,于是生活在这里的华人但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完全不考虑汇率比例的因素,简单地将欧元价格虚拟折成人民币价格,做一番“横向比较”。那么,不妨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将德国和中国国内的各种基本消费做一番比较,看看中国究竟是不是进入了“富国”行列。要知道,虽然德籍华人回国,一个欧元能换来十个人民币,而真正要比较中国与欧洲两地民众的实际生活水平,并不需要把欧元和人民币换算来换算去,只要以欧元比人民币1:1的比率,来算一算各自在当地的收入与支出,就能得出十分有趣的结果。 如下: 一个月收入1000元人民币的中国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东莞这类大城市,均属低收者。那么假设一个德国人的税后收入是1000欧元,在德国也属低收入。(德国社会救济常年领取者月收入450欧元外加免费支付的40平方米住房。)让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个低收入者在各自国家的基本生活水准。

国际公法案例分析(五):诺特鲍姆案

国际公法案例分析(五):诺特鲍姆案 一、本案的主要案情: 诺特鲍姆1881年生于德国汉堡,其父母均为德国人。依德国国籍法规定,诺特鲍姆出生时即取得了德国国籍。1905年,在他24岁时离开了德国到危地马拉(以下简称危国),居住并在那里建立了他的商业活动中心和发展事业。直到1943年他的永久居所地都在危国,大约在1939年他离开危国到达德国汉堡,并于同年10月到列支敦士登(以下简称列国)作暂短的小住,然后于同年10月9日,以德国进攻波兰为标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一个多月后他申请取得了列国的国籍。 依列国1934年1月4日公布的国籍法规定,外国人取得列国国籍必须的条件是:必须证明他已被允许若取得列国国籍就可以加人列支敦士登的家乡协会,免除这一要求的条件是须证实归化后将丧失他以前的国籍——至少在列国居住3年,但这个条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作为例外而免除;申请人需要与列国主管当局签订一项关于纳税责任的协议并交纳入籍费.如符合上述规定的条件并经列国主管机关的审查批准,列国国王可以赋予他国籍. 诺特鲍姆申请取得列国国籍,同样适用该法的规定.但他寻求了3年居留期的例外,并交了25000瑞士法郎给列国的摩伦公社和12500瑞士法郎的手续费,以及1000瑞士法郎的入籍税,并交了申请应缴纳的一般税和3万瑞士法郎的安全保证金以满是规定。同年10月13日,列国国王发布敕令,准他人籍和发给国籍证明。10月15日他取得了列国摩伦(Mauren)公社公民资格,10月17日他得到完税证明,10月20日他进行了效忠宣誓,10月23日他签订了纳税协议。10月20日,他得到了列国政府颁发的国籍证书和护照。 同年12月1日,他得到了危国驻苏黎世总领事馆签发的入境签证。1940年初,他返回了危国,继续从事他的商业活动,并申请将他在外国人登记册上注明的德国国籍改为列国国籍,得到了危国当局的准许。1941年12月11日,危国向德国宣战。1943年11月19日,危国警察当局逮捕了诺特鲍姆,并把他交给了美国军事当局拘留在美国。同时扣押和没收了他在危国的财产和商店。危国还于1944年12月20日作出了取消把他登记为列国国民的行政决定。1946年,他获释放后,向危国驻美国领事馆申请返回危国,遭到了拒绝后,他只得到列国居住。同年7月24日,他请求危国政府撤销1944年关于取消他登记为列国国民的决定,也遭到了拒绝。致使列国于1951年12月7日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反对危国逮捕诺特鲍姆和没收他的财产,认为这是违反国际法的,应给予损害赔偿和补救。危国对国际法院的管辖

波兰战役的发生经过介绍

波兰战役的发生经过介绍 波兰战役是德国、斯洛伐克与苏联军队入侵波兰的一次行动,那么你了解波兰战役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波兰战役的发生经过介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波兰战役,是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一场快速闪电战,让波兰迅速灭亡。那么波兰战役的经过是什么呢?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随着一声令下,数千架轰炸机朝波兰境内飞去,波德边境上的数千门大炮齐发。空中和边境火炮的双重攻击,让波兰瞬间陷入地狱。在轰炸持续一个小时以后,德军地面装甲部队北、西、西南三面向波兰发起进攻。波兰被打得猝不及防,唯一的空中力量---500多架飞机,也在德军炮火下在未起飞便被摧毁。德军在装甲坦克开路下,迅速地突破波军防线,并且每天以50-60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波军面对德军武装到牙齿的装备,却只能用马刀和长矛向坦克还击。即使英勇无比,但装备的劣势让波兰军队在瞬间覆灭。 9月3号,英国和法国向德宣战。分别派出军队,但却“宣而不战”,出现了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观。与此同时伦德施泰特的南方集团军从西面南面两个方向向维斯瓦河中游前进。包克上将率领的北路集团军群直入“波兰走廊”。屈希勒尔带领的第3集团军包抄华沙后方,切断波军后路。到4日,波军被包围在波兰希维兹以北以及格劳顿兹

以西的森林地区。9月6日,波军总司令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下令波军撤到维斯瓦河东部,组成维斯瓦河至桑河线防御,然而这已经无济于事。波兰政府也在当日离开华沙,撤往卢布林。到7日,南集团军以及占领了波兰的工业重镇罗兹,并且同时攻占了波兰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切断了“波兹南”军团退路,战领了德军梦寐以求的“波兰走廊”。隔一天后,北方集团军从北和西北方向开始向华沙方向进攻。至17日,北方集团军和南方集团军进军途中扫除了抵抗的波军后,与华沙会师,合围了波兰首都。而波兰的政府和军队统帅部与16日早已逃亡了罗马尼亚。 正当华沙处于危难之际,苏联又以“波兰政府逃亡,苏波条约”无效的理由,出兵波兰东部,进行所谓的“保护乌克兰的白俄罗斯少数民族的利益”,与德军在布列斯特;李托夫斯克会师,分东西两区占领了波兰。波兰除华沙外,全部沦陷在苏德的铁蹄下。 根据德军统帅部要求,9月25日,德军开始向华沙炮轰并且进行正面进攻,至26日,德国空军对华沙进行轰炸。迫于压力,华沙守军司令终向德军第八军团司令布拉斯科维兹上将投降。29日,莫德林要塞宣告投降。到10月2日,随着最后一个抵抗城市丁尼亚的投降,波兰全部沦陷。 这就是波兰战役的经过。 波兰战役的影响波兰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是德国法西斯搅乱世界的开端。那么波兰战役的影响是什么呢? 波兰战役第一个影响是进一步激发了德国的野心。自希特勒上台

中国教育与德国教育之对比

中国教育与德国教育之对比 一、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不同。 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其成功之处就在于有一个完整的从中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系统。德国的教育体系主要分三个阶段:1—4年级的小学教育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为初、中等教育,学生在初中毕业后,根据不同职业要求和学生及其家长的意愿,进入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或完全中学接受普通教育;第三阶段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学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学生,可以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也可以进入普通高等学校学习。这种“立交桥”式的高校入学方式,为进入职业学校的青年学生在有一技之长的前提下,又提供了一条进入理论研究的道路。一些在完全中学接受普通教育的学生也可进入职业高校学习,但入门条件一般包括最少一年以上的职业技术工作实践或职业教育经历。 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短期培训等几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基本上是“终结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的机会很少;高等职业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专科层次,且缺乏与其的沟通和衔接,进入高职院校就像进入了一条死胡同,多数人的出路是去社会就业,无法满足部分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针对中国职业教育内部沟通不畅、层次割裂的现状,可以借鉴一些国家的先进经验,考虑学分互换制度,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各层次之间的相互衔接和沟通,尤其是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和沟通,构筑一个完善的职

业教育体系。此外,改革单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在加强专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大本科层次的培养力度,同时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进行一些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试点。目前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高移已是大势所趋。 二、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不同。 德国的职业教育以双元制为代表在世界享有盛名,其显著特点是培养目标明确,培养一线技术工人、技术农民或服务人员及管理人员;企业与学校相互协调配合,并以企业为主,企业居于主导地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能力培养为主,实践课时比例占到60%以上。政府通过立法(财政和税收等)手段鼓励和要求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并先后通过《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法规,明确了双元制教育的地位。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过程是实质性、全方位的,效果显著。企业提供职业技能及职业经验的培训,提供兼职教师,提供培训场地,提供培训经费等,在职业教育中分工明确。 中国的职业教育,主要是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在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提供教师等方面很少参与,教学只是学校的事。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广下,学校与企业合作有所加强,如提供实训基地,或学校建立模拟实验室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在企业或服务行业的一线工作,职业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在专业建设、教学内容、教材、实训场地、师资等方面听取企业意见,并广泛开展产学研究与合作。如利用企业场所进行实践教学,聘请行业专家、高级技师等为指导委

波兰战役

波兰战役 这是德国法西斯悍然向波兰发动入侵、后来被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标志的一场战役。1939年9月1日,德国以波兰拒绝割让但泽土地和转让“波兰走廊”为借口,集中60多个师、2800辆坦克、6000门火炮、2000架飞机,总兵力160多万,同时从东普鲁士和西里西亚两个方向向波兰首都华沙发动钳形攻势。 这是希特勒早已制定好的计划,以英法为首的西欧国家事先全对他的企图产生了误判。而以骑兵著称的波军在军事理论、技术装备和兵力上远不如德军,又没有来得及进行战争动员,各战线都呈一边倒的失败态势;装备落后的波兰士兵尽管顽强抵抗,却显得力不从心,很快边境部队被摧毁殆尽,只得且战且退;波兰的“普里索”集团军甚至奋勇地以血肉之躯的骑兵部队抵御坦克,直至全军覆没。 在悲壮和压抑的气氛下,波兰政府无奈请求英法等盟友出兵支援,但后者只知道龟缩在马其诺防线后面,不思突破对面的齐格菲防线,达到“围魏救赵”的目的。然而由于形势所迫,英法还是于9月3日对希特勒德国宣战,法国还于9月9日,象征性地尝试攻击了齐格菲防线。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和德国的激烈拼杀让法军畏缩不前,西线很快形成了“假战争”——双方默契地互不进攻的局面。 再回到惨烈的德波战场。波兰继“普里索”集团军后,“波兹南”集团军也实施了对来犯之敌的反突击,仍旧未能取胜。9月16日,德国粉碎波军抵抗逼近华沙,波兰政府逃亡到罗马尼亚;9月22日,华沙陷落,波军有12万人被迫投降。这时候的苏军一见波兰这个主权国家已不存在,为了不坐失向西扩张的良机,也越过边界推进了两三百公里,把许多波兰军人缴械。波兰,这个原欧洲的骑兵强国,终于率先亡国,同时也标志着骑兵这个古老兵种的没落。 在这场战争中,让人记忆忧新的并不是冒死冲锋的波兰骑兵,而是在古德里安、曼施坦因等德国名将策划下的“闪电战”。奉行机动作战原则的德军彻底摧毁了曾经纵横无敌的波兰骑兵,尽管后者也以机动著称,但火力和防御力远不是前者坦克的对手,速度更不能和俯冲轰炸机相比。通过此战,德国更加坚信了装甲部队和航空兵的力量,使德军能够在以后的战争中更猖獗地实施闪击战。 还有更可悲的,虽然英国远征军已抵达前线,和有着众多技术装备的法军一道对德军造成威慑,但这两国都没有理清什么是闪电战的精髓——集中运用坦克,伴随密集的轰炸机,集中一点突破敌人阵线,最多限度地在敌后造成恐慌并对敌人分割包围。到德波战争结束,英法也没有想到重组坦克部队,调整攻击阵型,甚至都没有想到去进攻,给还不具备压倒优势的德军快速一击,避免后来战火遍地、生灵涂炭的灾难后果。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到1942年,猖狂的法西斯国家连续发动多次进攻,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一时间,生灵涂炭,国破家亡,大地陷入一片黑暗,想一想,为什么二战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 展示: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主要原因)各自为战,被德国各个击破 随着战火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遭到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愤怒,面对共同的敌人,美、英、苏等国认识到:只有合作,才有出路,才能打败法西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过联合走向胜利的。 1、《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展示:————《联合国家宣言》 课⑴材料一中所表达的签字国的共同意愿是什么? (2)该材料出自哪一历史文献?该文献是哪一年签署的? (3)材料中的“签字国”包括哪些国家?(列举四个国家) (4)该文献的签署有何意义? 课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形势图》 学生:查找当时反法西斯同盟的分布及法西斯国家的分布状态。得出反法西斯同盟力量大于法西斯国家的结论。 教师总结:1942年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它的建立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是二战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从此,不同社会性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紧密团结,形成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形成了正义和平力量对邪恶战争势力的大包围。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成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过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后,盟军协同作战,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盟国之间召开了多次国际会议。其中以雅尔塔会议最为重要,那么它的具体情况又是如何呢? 2 . 雅尔塔会议———协调盟国行动 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P39——40内容,思考解决以下问题 (1).雅尔塔会议是什么时候召开的?召开目的? (2).参加雅尔塔会议的英、美、苏三国首脑分别是谁?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雅尔塔会议的召开有什么影响? 课件出示: (1)德国战败后对其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处置德国) (2)决定成立联合国(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 (3)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苏联有条件对日作战) 课件出示: 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条件为: 1.外蒙古(盟国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被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 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苏联; 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雅尔塔协定》

德国人和中国人巨大差别

德国人和中国人巨大差别 也许你知道,地球上反差最大的两个民族,大概就是德国人和中国人了!德意志民族的主体是日耳曼人,中华民族的主体是汉族人,德国人和中国人的差异,其实就是日耳曼人和汉族人的差异。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出入日耳曼人居住的地区,因此对日耳曼人的习俗和文化感受颇深。网上关于德国人和中国人反差的文章很多,我不妨以我的亲身经历和阅读,总结几条德国人和中国人的强烈反差给你看看! 马可,你看了可不要生气啊?一听批评就跳的人,肯定不是来自谦虚的民族! 1,德国人做饭会用天平来称,多少人做多少,做多少

吃多少;咱中国人做饭喜欢估计,米几把,盐少许——没点估算能力,你甚至连学不会做中餐。 2,德国人指路误差很小——前方几米左拐,直行几米,再右拐几米。你到了地方会发现,误差一般不会超过5米;咱中国人指路太含蓄了——一直走,走到前面再打听! 3,德国人家里会有一个工具的仓库,自己家里的事儿,只要是一个人能干的,都自己动手;咱中国人不留神就敲门:请问你家有钳子吗? 4,德国的公交车站大都有电子报站显示牌,车到了几乎一分一秒都不差;咱中国的公交车站,几乎没有这个装置,或者有也不大靠谱。 5,德国的火车很准时,偶尔晚点了,乘客投诉后很快会得到相应赔偿;咱中国的火车晚点是家常便饭,没听说哪位乘客索赔过,也很少听说谁索赔成功过。

6,德国人天一热,就会到草地、湖畔或海边晒太阳;咱中国人走在阳光下,也会打一把雨伞! 7,发明汽车的德国人,开着汽车上拉着自行车去度假;咱中国人买上汽车,基本就告别自行车了! 8,发明了电脑(的)德国人在地铁里看书读报;咱们爱用电脑的中国人,在地铁里忙着用智能手机或IPAD 忙着聊天和玩电子游戏。 9,德国人过节一般都会穿上传统服装,吼两嗓子民族歌曲;咱中国人过节就是吃喝,吃喝就是过节。至于咱们的传统服装和歌曲到底是什么,咱们似乎早就不大知道了! 10,德国人发明了啤酒,全世界都在喝德国啤酒;咱中国人的白酒酿造技术天下无双,但欧美市场看不到

德国人与中国人文化差异

这是一个德国华裔人画了一系列图来形象的表达他认为中国人与德国人的习惯差异,觉得不错,另加一点个人的观点。蓝色代表德国人↓红色代表中国人↓ 1一日三餐 德国人喜欢早、晩冷食,中午热食;中国人喜欢早、中、晩都要求热食。 ........... ----------------------------- @ssspc0206 2011-6-17 13:42:00 2人际关系 这幅图认为是最生动,最有代表性的。德国人交往讲究志趣相投,性格相近,有相通爱好的自然而然在一起交往,性质相对单纯些。而中国人讲究功利性的人际关系,所以编织出一个复杂的人际网,很多时候明明觉得对方很讨厌,不是一路人没有共同语言,但觉得这个人能有价值“用的上”,就去满脸堆笑的交往,各自心里打着小算盘,相辅相成。

..... 3天气和心情 德国人喜欢晴天,讨厌雨天;中国人对晴天和雨天认为无所谓,不太影响心情。 ----------------------------- @ssspc0206 2011-6-17 13:43:00 ----------------------------- 4生活方式 德国人崇尚自由和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尤其有保持自己独立空间的强烈需要。而中国人喜欢热闹,扎堆,害怕被孤立。从某个角度讲,西方人更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5# 回复 作者:ssspc0206回复日期:2011-6-17 13:47:00 5交通工具 这跟经济发展有关,但也跟公共意识,环保意识有关,德国人家家有汽车,

休闲时尚也骑自行车;当然在中国,很多东西早失去了它工具的本质,人骑自行车看穷,贷款也要买汽车,做梦都想奔驰宝马,而形成一种炫耀的象征。 6# 回复 作者:ssspc0206回复日期:2011-6-17 13:48:00 6老人的生活 这个图既反映中西方文化差异,也反映社会生活保障制度的差异。 7# 回复 作者:ssspc0206回复日期:2011-6-17 13:49:00 7自我 德国人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特立独行和自信很正常;中国文化有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传统,人们喜欢随大流,集体大于自我。

波兰战役简介

波兰战役简介 波兰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开始,同时也是世界战争史中一场十分著名的“闪电战”。战斗打响的一个多月后(10月6日),德苏两国占领波兰全境,波兰战役就此结束。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波兰战役简介,希望你喜欢。 波兰战役分析中文名称:波兰战役 参战部队:德国、波兰、苏联、斯洛伐克 战争结果:德国、苏联完全胜利,二战爆发 时间:1939年9月1日~10月6日 地点:波兰西部 人物:古德里安博克伦德施泰特希米格 波兰战役详情战斗开始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德军轰炸机群呼啸着向波兰境内飞去,目标是波兰的部队、军火库、机场、铁路、公路和桥梁。几分钟后波兰人便第一次尝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来自空中的突然死亡与毁灭的滋味。边境上万炮齐鸣,炮弹如雨般倾泻到波军阵地上。约1小时后,德军地面部队从北、西、西南三面发起了全线进攻。同时,停泊在但泽港外伪装友好访问的德国战舰“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号也突然向波军基地开炮。波军猝不及防,500架第一

线飞机没来得及起飞就被炸毁在机场,无数火炮、汽车及其它辎重来不及撤退即被摧毁,交通枢纽和指挥中心遭到破坏,部队陷入一片混乱。德军趁势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为前导,很快从几个主要地段突破了波军防线。 当天上午10时,希特勒兴奋地向国会宣布,帝国军队已攻入波兰,德国进入战争状态。他宣称,“从现在起,我只是德意志帝国的一名军人,我又穿上这身对我来说最为神圣、最为宝贵的军服。在最后的胜利之前,我决不脱下这身军服,要不就以身殉国。”希特勒的演说激起了议员们一阵阵狂热的欢呼。 9月3日上午9时,英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在上午11时之前,提供停战的保证,否则英国即将向德国宣战。据希特勒的译员希米德回忆,当希特勒接到英国的最后通牒时,他沉默静坐不动。而戈林则回过头来对他说:“假使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那么上帝应该饶恕我们。”正午时,法国也向德国发出类似的最后通牒,其期限为下午5时。德国对英法两国的最后通牒,均置之不作答。于是,英法两国相继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当晚,希特勒将他的办公地点从柏林的总理府移到了“亚美尼亚”号火车专列上,乘车去前线视察,并在火车上处理东线和西线的战事。 突破防线 德军突破波军防线后,以每天50-60公里的速度向波兰腹地突进。伦斯德的南路集团军群以赖歇瑙的第10集团军为中路主力,以李斯特的第14集团军为右翼,在左翼布拉斯科维兹的第8集团军掩

从哲学角度比较中国与德国的软实力

从哲学方面看德国与中国的软实力 摘要: 软实力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享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一个国家的评价也越来越倚重于软实力。世界各国纷纷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充分肯定了文化价值的作用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想。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体现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因此,中国的对外战略需要更加有效地运用软实力,而如何加强中国软实力的建设则成为摆在中国对外战略面前的重要课题。德国是一个软实力较强大的国家,通过与它的对比,我们能够借鉴其经验,从哲学的角度找到发展我国软实力的思路,就如何提升中国软实力提出建议。 正文: 软实力一词来源于英文词组“soft power”,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国际关系学者约瑟夫·奈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其原意指的是某个国家依靠文化和理念方面的因素来获得影响力的能力,与军事力量和经济手段想对应。其来源是一国的文化、国内政治价值观与作为其贯彻与体现的政策和制度、外交政策、以及国民素质和形象,是软实力的主要资源基础。硬实力虽然很重要,也许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那只是阶段性的,不能居于核心竞争力的位置。软实力产生的效力是缓慢的、长久的,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可以超越时空,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而且往往能从根本上推动硬实力的增长,决定长远的未来。从哲学角度来看,这正体现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的马克思哲学观。 软实力包括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以及对于国际事务的参与程度。软实力对内表现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对外表现为一个国家在意识形态、发展模式、民族文化、外交方针等方面被国际社会认可的程度。在中国建设现代化的进程中,“软实力”理念已经深入到中国政府的战略决策和实际工作当中,在党的十七大

波兰留学的优势吸引着中国留学生

波兰留学的优势吸引着中国留学生 2019-02-13 门槛: 在波兰人口中20%的波兰人接受过高等教育。这其中年轻人的比例较高,现在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大约有200万学生。在波兰的外国留学生有15000人。波兰高等教育体制与中国不同,波兰的大学教育为5年,其中包含本科3年硕士2年。波兰大学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两类,本科和硕士的学费都是2000欧元一年,公立和私立没有明显差别,欧盟内学生就读公立大学是免费的,但就读公立大学是付费的。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之间的差别主要是在学习的专业上有差别。在教学质量方面,公立学校因为办学的资金雄厚而且办学的历史悠久,总体水平高于私立学校,但是在私立学校中也有非常好的学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专业取向申请波兰学校,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就读波兰的公立院校,主要就读的专业是理工大学,还有一部分是学习欧洲文学。 波兰文化部 费用: 在欧盟国家中,波兰并非欧元区,波兰主要是用的货币是当地的兹罗提,与欧元的汇率是1欧元=4.2兹罗提,相对来讲中国留学生选择波兰留学在费用上比欧元区国家要低廉的多。在波兰留学一年平均的生活费用和学费总计4000欧元左右,这个数字在欧洲国家的留学费用中是非常低的。如果学生选择公立院校费用将更低,每年在2000欧元左右。生活费用也很低,每月学生平均生活费用在100欧元左右。 语言: 波兰主要使用的语言为波兰语,但当地多数人都具有一定的英语(论坛)基础,英语普及率较高。在波兰的学校中,很多学校都采取英语授课,尤其是在硕士阶段的`学习中,普遍课程都是采取英语授课。在私立学校中更为明显,所有的私立院校都是采取英语授课的体系,所以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只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即可。波兰学校对于申请留学的英语要求各不相同,最低要求是雅思成绩在5.5分。同时学生也可以先选择预科学习,波兰的高校也提供预科课程,对于就读本科阶段的学生,预科的学习很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波兰文化部大门 签证: 波兰是欧盟成员,因此对于波兰留学最大的难点就是签证的申请。波兰政府为吸引更多中国留学生,将为中国学生签证申请提供优惠措施,中国学生成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突袭波兰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到 1942
年,猖狂的法西斯国家连续发动多次进攻,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一时间,
生灵涂炭,国破家亡,大地陷入一片黑暗,想一想,为什么二战初期法西斯国家的
侵略总是屡屡得手?
展示: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主要原因) 各自为战,被德国各个击破 随着战火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遭到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愤怒,面对共同 的敌人,美、英、苏等国认识到:只有合作,才有出路,才能打败法西斯,今天就 让我们一起了解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过联合走向胜利的。 1、《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展示:————《联合国家宣言》 课⑴材料一中所表达的签字国的共同意愿是什么? (2)该材料出自哪一历史文献?该文献是哪一年签署的? (3)材料中的“签字国”包括哪些国家?(列举四个国家) (4)该文献的签署有何意义? 课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形势图》 学生:查找当时反法西斯同盟的分布及法西斯国家的分布状态。得出反法西斯同盟
力量大于法西斯国家的结论。 教师总结:1942 年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它
的建立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是二战取得胜利的根本 保证。从此,不同社会性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国家,不同肤色、不同 民族的人紧密团结,形成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形成了正义和 平力量对邪恶战争势力的大包围。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成为世界人民 的反法西斯战争。 过渡: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后,盟军协同作战,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为了协调 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盟国之间召开了多次国际会议。其中以雅尔塔会议 最为重要,那么它的具体情况又是如何呢? 2 . 雅尔塔会议———协调盟国行动 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P39——40 内容,思考解决以下问题 (1).雅尔塔会议是什么时候召开的?召开目的? (2).参加雅尔塔会议的英、美、苏三国首脑分别是谁?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雅尔塔会议的召开有什么影响?
1/5

波兰印象_波兰游记

波兰印象_波兰游记 一我们这一带的最高建筑物“阿卡达米基”(波兰语,学术楼),是西里西亚大学的地质学院楼,它的美化(出新)工程结束了。它楼高21层,还有2层地下室。原先它的两个侧面是砂粒的,坑坑洼洼,颜色灰暗,看起来很陈旧。2006年底在它的两侧搭起脚手架,工人们忙碌起来。把半个平方米的银色装饰板一块又一块,贴了上去。到2007年3月,如同一座新的大楼拔地而起。银色的新楼,气度不凡,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像这样进行美化的大楼在索思诺维兹市比比皆是,只是材料不同而已。大学有6座公寓,我看到两座公寓这样改造,工人把塑料泡沫块贴在楼表面的前后左右,塑料泡沫块又轻又密实,我的手指怎么也捅不进去。这样使表面平整,又易于着色。如果在楼房表面直接刷色,效果就不如这样好了。塑料泡沫每块有40×60平方厘米,一块接一块粘了上去,刷上颜色,一座大楼不几天就是一道新的风景。有的几种颜色互相搭配,有的成图案形成一个标志,坐在汽车上,一座又一座漂亮的楼房掠过去,还有绿树的环绕,我似乎陶醉在美丽的风景之中。 我们在索思诺维兹市的坡岗地区居住快两年了,周围很少看到盖新房,只看到在旧的房子上面加上一层。“这里原来是工业区,如今失业人口多,人们搬到其它的地方,有空房子,还盖新房?”我们的朋友莫尼卡小姐说。 路面的维护也有意思,工人推一个小车,放上沥青等物质,压磁压实。我们经常在这样有补丁的路面上行走。有时补丁连着补丁,我真佩服他们的执著。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我

们楼附近的步行道,路面有的鼓着包,有的张着口,有的裂开长长的沟,甚至穿过了步行道。我在上面散步,开始不明白。怎么回事7后来发现是树根生长的力量。波兰有许多树,苍劲粗壮,没有想到,参天的树地面上威风凛凛,下面的树根也不示弱,把路面顶了开来。我们公寓楼周围就有14棵直径有30厘米以上的树。 二 我发现波兰树多,水多,鸟多,狗多,狗屎也多,空酒瓶也多,酒瓶盖盖满超市旁边的小路,烟头也洒得到处都是。我和先生出去散步,经常要特意欣赏树木,议论它的庞大、它的形体,它的高耸和它的变化。在这里“双胞胎”和“多胞胎”树也多。 3月初我在树上找春天,看到枝条柔软,舒展了,有了叶苞,月底就有绿了。去年秋天我看到树叶有多种颜色,黄的、米黄的、明黄的、金黄的;红的、桔红的、深红的……远远看去,树叶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风景画,美不胜收。秋天树叶落下来,地上是厚厚的一层“黄金甲”。有一种树,树上挂满串串小红果,密集形成一个又一个小宝塔。秋天红红的果子,绿盈盈的叶子,随风摆动。冬天“红宝塔”托起一团白白的雪,红色,白色互相衬托,分外妖娆,太阳一照如同一盏盏闪亮的红灯笼。有一种榛子树,饱满的、有亮泽的榛子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滚落在路上;还有一种栗子树,枣红色的果实,颗粒也大,它成了我的装饰品。榛子和栗子是给松鼠准备的,人不能吃。这三种树都高大,要仰视才行。我也看到不少树上的果实,比如苹果和梨主人不摘下来,任这些硕果在秋雨和初雪中腐烂。 刮了一场大风,那时我一个人在公寓。晚上9点,风在外面咆哮,敲打着玻璃,呼呼地响。我有点害怕。我先生晚上10点半才回来,头上的帽子也风被刮到了爪哇岛。第二天看到,附近的一棵大树倒了下来,学校的一棵树倾斜了。倒下的大树直径有半米,并且是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