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课件(公开课使用)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过零丁洋课件(公开课使用)

文天祥
民族英雄——文天祥
文天祥 (1236─1283),原名云孙, 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吉州 庐陵人。21岁中状元。南宋杰出的政 治家、军事家、爱国诗人、民族英雄。 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 品。有《文山先生全集》。其中有 《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唱。
背景简介
南宋末年,元军大举进攻南宋,1276年元军包 围南宋都城临安,文武官员纷纷出逃,谢太后任命 文天祥为右丞相,派他出城与元军谈判,文天祥到 了元军大营,被扣留。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向 元军投降。元军占领临安后,但江南、闽广等地还 未被元军控制。元军诱降文天祥投降,文天祥宁死 不屈,元军只好将他押解北方。行至镇江,文天祥 冒险逃走,经过许多艰难险阻,于1276年到达福州, 被宋端宗任命为右丞相。1278年冬,文天祥在广 东兵败被俘。
——个人命运:身世浮沉
颈联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名词解释: 惶恐滩: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零丁洋: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尾联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名词解释: 汗青:史书。
1、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请从的修 辞手法角度赏析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 含义,请谈谈有哪双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和平建设年代,作为中学生的我们 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表达爱国情感?
1、《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手法暗示 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变化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 《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视死如归的爱
国情怀的语句是:
。
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青。
民族英雄——文天祥
文天祥 (1236─1283),原名云孙, 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吉州 庐陵人。21岁中状元。南宋杰出的政 治家、军事家、爱国诗人、民族英雄。 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 品。有《文山先生全集》。其中有 《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唱。
背景简介
南宋末年,元军大举进攻南宋,1276年元军包 围南宋都城临安,文武官员纷纷出逃,谢太后任命 文天祥为右丞相,派他出城与元军谈判,文天祥到 了元军大营,被扣留。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向 元军投降。元军占领临安后,但江南、闽广等地还 未被元军控制。元军诱降文天祥投降,文天祥宁死 不屈,元军只好将他押解北方。行至镇江,文天祥 冒险逃走,经过许多艰难险阻,于1276年到达福州, 被宋端宗任命为右丞相。1278年冬,文天祥在广 东兵败被俘。
——个人命运:身世浮沉
颈联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名词解释: 惶恐滩: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零丁洋: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尾联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名词解释: 汗青:史书。
1、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请从的修 辞手法角度赏析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 含义,请谈谈有哪双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和平建设年代,作为中学生的我们 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表达爱国情感?
1、《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手法暗示 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变化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 《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视死如归的爱
国情怀的语句是:
。
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青。
过零丁洋课件(公开课使用)

01
尾联
03 修辞手法:反问
02
名词解释:
汗青:史书。
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充分体现作者崇高的民族气节。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朗诵文天祥这首气壮 山河,苍凉悲壮的诗歌《过零丁洋》。
01
02
03
过零丁洋
04
文天祥
05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06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四、诗歌欣赏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在船上经过零丁洋时所作, 其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被千古传诵。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过 零丁洋》。
首联
辛苦遭逢起一 经,
干戈寥落四周 星。
名词解释 一经:指 文天祥20 岁中状元
干戈:文 天祥勤王 抗元 四周星: 战争持续 了四年
描写手法:环 境描写
一是形势险恶
二是指作者内心的惶恐、 零丁。
○ 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 ○ 表达方式:一语双
关
惶恐:怕出师未捷身先死; 怕看到南宋朝廷灭亡。
05
妻子儿女被俘。
04
南宋大臣皇帝劝
降;
03
南宋都城被攻破;
02
谈判时部队被解
散;
01
零丁:勤王时只
有三人;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谢 谢 大 家 !
04 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 了几个县城。
1278年在五坡岭(海丰)被俘,写
1
《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
2
年,途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
3
1283年1月9日从容就义。
《过零丁洋文天祥》课件

优化改进措施
增加互动环节, 提高学生参与
度
优化课件内容, 突出重点,简
化语言
增加案例分析, 提高学生理解
能力
优化课件设计, 提高视觉效果,
增强吸引力
迭代更新计划
收集用户反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用户对PPT课件的反馈意见 分析反馈数据:对收集到的反馈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制定优化方案: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优化方案,包括内容调整、界面优化等 实施优化方案:按照优化方案进行PPT课件的迭代更新,确保优化效果达到预期 跟踪优化效果:在更新后,继续收集用户反馈,跟踪优化效果,并根据反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 调整
色彩搭配:选择与文天祥时代背景相符合的色彩搭配,如黑白、灰白等。
图片选择:选择与文天祥时代背景相符合的图片,如古代建筑、山水画等。
动画效果:选择与文天祥时代背景相符合的动画效果,如水墨画、古风动 画等。
功能交互实现
幻灯片切换:使 用鼠标点击或键 盘快捷键进行切 换
动画效果:为幻 灯片添加动画效 果,如淡入淡出、 缩放等
添加标题
政治生涯:曾任右 丞相,积极抗元, 后被俘
添加标题
代表作品:《过零 丁洋》、《正气歌》 等
添加标题
逝世日期:1283年 1月9日
文学成就
代表作:《过零丁洋》、《正 气歌》等
文学风格:豪放、激昂、悲壮
历史地位:南宋末年著名诗人、 文学家
影响:对后世文学、思想、文 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地位
抗元英雄,被誉为“民族英 雄”
分析用户反馈:对收集到的反馈进行分类、归纳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优化PPT课件:根据用户反馈进行PPT课件的优化和改进,提高课件的质量和效果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过零丁洋》PPT优秀课件

山河已支离破碎,像被狂风吹散的柳絮,自身同样安危不定,像被暴雨击打的浮萍。
风飘絮: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的柳絮, 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 失去根基,即将覆灭。写此诗后不久, 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南宋流亡朝廷覆亡。
整体感知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自幼刻苦研读经书,科举考试得中被朝廷选拔,抗元战事逐渐消歇,奋力抗敌四年未停。
遭逢:指遇到朝廷选拔。 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 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 祐四年(1256年)中进士第一名。
干戈:指战争,干和戈是两种兵器。 寥落:稀少。指宋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歇。 四周星:四周年。从德祐元年(1275年) 起兵抗元至被俘恰是四年。
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liáo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整体感知
2.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过零丁洋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
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 治家、文学家。恭帝德佑元年(1275年)元兵 渡江,文天祥招勤王兵。临安危急,奉命至元 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 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 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因不屈 被害。封信国公。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
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比喻
比喻
过零丁洋精品课件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 课件:./k 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过零丁洋
SJ·八年级语文上册
PPT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3.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 习惯。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走近作者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背景资料
这是一首咏志诗。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 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军南 宋最后据点崖山,文天像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 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 招降宋军抗战将领张世杰等,文天祥严正拒绝,说: “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遂出此 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但称‘好人 !好诗!’竟不能逼。”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文天祥,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 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元年(1275) 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 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 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后 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封信国公。作品 有《文山先生全集》
《过零丁洋》-课件

忠诚与信仰
通过对自身遭遇的描述,表达了 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信仰
。
生命意义
诗歌启示我们,生命的意义不仅 在于个人的生存与幸福,更在于
对社会的贡献与担当。
个人思考与启示
责任意识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树立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信仰坚定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坚定信仰,保持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
《过零丁洋》ppt-课件
目录
• 《过零丁洋》的作者与背景 • 《过零丁洋》的内容与主题 • 《过零丁洋》的影响与评价 • 《过零丁洋》的朗读与感悟 • 《过零丁洋》的拓展与运用
01
《过零丁洋》的作者与背景
作者介绍
总结词
文天祥的简介
详细描述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 末年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民族英雄和诗人。他以忠烈著称,在国家危难之 时挺身而出,英勇抗元,最终被俘不屈,从容就义。
朗读技巧
语速控制
根据诗句的情感和节奏,适当调 整语速,以更好地表达诗歌的意
境。
语音语调
通过语音语调的变化,突出诗句中 的重音和韵律,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
停顿与断句
合理安排停顿与断句,使诗句的层 次和意义更加清晰。
感悟与启示
人生价值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 考,强调了个人在国家命运中的
责任与担当。
。
推荐作品4
与《过零丁洋》同一时 代背景的其他文学作品 ,如《XXX》、《XXX
》等。
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1
将《过零丁洋》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 比较阅读,深入探讨其主题和风格。
《过零丁洋》公开课 ppt课件

PPT课件
18
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 一是地名; 二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PPT课件
19
留人 尾
取
生
联 :
丹自
心古
照 谁 慷慨表明了诗
汗无 青死 !,
人为国献身的 自豪,充分体 现了他的民族 气节。
PPT 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 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 豪情壮志。
次日,文天祥被押解到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甚么 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 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 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于是 引颈就刑,从容就义。文天祥死时年仅47岁。
PPT课件
8
零丁洋
liáo luò
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变化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容
理 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解
2、 《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视死如归
的爱国情怀的语句
是:
。
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PPT课件
24
14
颔联: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沉浮雨打萍。
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 不安,历经艰辛危苦。
运用于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危亡的
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生动形象 得抒写了国破人亡的悲哀。
运用于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山河破
碎”对“身世沉浮”,“风飘絮”对“雨打萍”,句式整齐, 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PPT课件
15
辛苦遭逢起一经, 个人 干戈寥落四周星。 国家 山河破碎风飘絮, 国家 身世浮沉雨打萍。 个人
《过零丁洋》课件课件

总结词:作品地位
详细描述:《过零丁洋》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感人的情感和优 美的语言,成为了中国诗歌的瑰宝。它不仅代表了文天祥个人的文学成就,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这首诗以其高 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民族精神,激励了无数后来人,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创作背景
总结词
文天祥的创作背景
详细描述
文天祥在南宋末年面临国家危亡的时刻,怀着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族未来的期望,写下了《过零丁洋》这首诗。 当时,南宋朝廷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外有元军入侵,内有奸臣当道,国家前途堪忧。文天祥在诗中表达了自 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他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作品地位
情感与景物的交融
在描绘零丁洋的景象时,文天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如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使得景物与情感相 互交融,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名句赏析
名句选择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本诗中最著名的名句,也是文天祥忠诚与爱国精神的集中体 现。
名句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古以来,人最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文天祥通过这一名句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献出生命的决心和豪情壮志。同时,这句话也充满了哲理 和人生智慧,激励着后人为了理想和信仰奋斗不息。
忠诚与忧国
诗中“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表达了文天祥对国家的忧虑 和忠诚。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和遭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03
人生感慨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则表达了文天祥对人生无常和战
争残酷的感慨。
意境分析
零丁洋的描绘
文天祥通过对零丁洋的景象进行生动描绘,如“波涛汹涌” 、“风雨凄迷”,营造出一种苍凉、壮美的氛围,增强了诗 歌的艺术感染力。
详细描述:《过零丁洋》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感人的情感和优 美的语言,成为了中国诗歌的瑰宝。它不仅代表了文天祥个人的文学成就,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这首诗以其高 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民族精神,激励了无数后来人,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创作背景
总结词
文天祥的创作背景
详细描述
文天祥在南宋末年面临国家危亡的时刻,怀着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族未来的期望,写下了《过零丁洋》这首诗。 当时,南宋朝廷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外有元军入侵,内有奸臣当道,国家前途堪忧。文天祥在诗中表达了自 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他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作品地位
情感与景物的交融
在描绘零丁洋的景象时,文天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如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使得景物与情感相 互交融,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名句赏析
名句选择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本诗中最著名的名句,也是文天祥忠诚与爱国精神的集中体 现。
名句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古以来,人最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文天祥通过这一名句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献出生命的决心和豪情壮志。同时,这句话也充满了哲理 和人生智慧,激励着后人为了理想和信仰奋斗不息。
忠诚与忧国
诗中“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表达了文天祥对国家的忧虑 和忠诚。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和遭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03
人生感慨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则表达了文天祥对人生无常和战
争残酷的感慨。
意境分析
零丁洋的描绘
文天祥通过对零丁洋的景象进行生动描绘,如“波涛汹涌” 、“风雨凄迷”,营造出一种苍凉、壮美的氛围,增强了诗 歌的艺术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的一句是( B)
A.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全诗的情感基调有一个从忧 愤悲苦到慷慨激昂的转变,这体
现在哪一句?( D)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内 容 理 解
听读欣赏
合作探究
•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句子
首联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我自幼刻苦攻读经书,取得功名在朝廷 做官,在抗元的稀疏战斗已度过了四年。
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 1、在21岁时因科举步入仕途。
2、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 兵抗元,已度过四年。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朗诵文天祥这 首气壮山河,苍凉悲壮的诗歌《过零 丁洋》。注意情感的变化。
情感的变化
• 前三联描写国家及自己的遭遇 感情基调沉郁惶恐,忧愤悲苦,最 后一联气势磅礴,豪放洒脱,慷慨 激昂表明自己的心志。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尾联:
•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舍生取义
以死明பைடு நூலகம்的决心, 充分体现作者视死如归
的崇高民族气节。
回顾自己一生的重要经历
国破家亡的现状
具体概括自己的抗元经历 及心情。 以死明志,舍生取义
(直抒胸臆)
巩固提高
• 赏析句子: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这句用了——修辞手法,写出了——事物 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情感。
5、第④句“人生自古谁无 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 了作者文天祥怎样的气概?
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 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 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及 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 斗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这首诗和 文天祥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请同学们一 起来背诵这首诗,背诵过程中要注意停顿、 重读和感情。
颈联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修辞手法:一语双关 对偶
(当年兵败福建撤离)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 惶恐,在零丁洋上慨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第一是两个地名, 第二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尾联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修辞手法:反问
古往今来,人生谁无一死,应该留下 一颗赤胆忠心,垂名千史。
当堂检测
1、《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手法暗示国家与个 人命运的变化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 《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视死如归的爱国情
怀的语句是:
。
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下列高度概括了当时的社会形势和个人命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上半句写出了国势 如同风中飘散的柳絮一般十分危急,。 下半句写出了自己的经历像雨打浮萍 一样的坎坷。表达了诗人对危难国运 的担忧和对自身处境的哀怨
• 这样比喻,形像鲜明,感情真挚.
诗歌主旨
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 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 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 豪情壮志。
颔联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修辞手法:比喻
国家已经支离破碎,像被狂风吹散的柳絮 ,我自身安危不定,像被暴风雨抽打的 浮萍。
山河破碎风飘絮,
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 在旦夕。
“雨打萍”比喻 自己家破人亡、 孤苦伶仃
身世浮沉雨打萍。
首联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都历经艰辛危苦。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过零丁洋课件(公开课使用)
文天祥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文天祥 (1236年-1283年),原 名云孙,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 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政治家、 军事家、爱国诗人。代表作品《正气 歌》《过零丁洋》。
这首诗公元1279年正月元军进攻南宋 最后据点崖山,被俘的文天祥被押解同行 逼迫他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船过零丁洋 时文天祥写此诗以明志。其中的“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被千古传 诵。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过零
朗读课文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注意停顿 二、注意重读 三、注意感情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全诗的情感基调有一个从忧 愤悲苦到慷慨激昂的转变,这体
现在哪一句?( D)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内 容 理 解
听读欣赏
合作探究
•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句子
首联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我自幼刻苦攻读经书,取得功名在朝廷 做官,在抗元的稀疏战斗已度过了四年。
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 1、在21岁时因科举步入仕途。
2、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 兵抗元,已度过四年。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朗诵文天祥这 首气壮山河,苍凉悲壮的诗歌《过零 丁洋》。注意情感的变化。
情感的变化
• 前三联描写国家及自己的遭遇 感情基调沉郁惶恐,忧愤悲苦,最 后一联气势磅礴,豪放洒脱,慷慨 激昂表明自己的心志。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尾联:
•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舍生取义
以死明பைடு நூலகம்的决心, 充分体现作者视死如归
的崇高民族气节。
回顾自己一生的重要经历
国破家亡的现状
具体概括自己的抗元经历 及心情。 以死明志,舍生取义
(直抒胸臆)
巩固提高
• 赏析句子: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这句用了——修辞手法,写出了——事物 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情感。
5、第④句“人生自古谁无 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 了作者文天祥怎样的气概?
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 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 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及 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 斗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这首诗和 文天祥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请同学们一 起来背诵这首诗,背诵过程中要注意停顿、 重读和感情。
颈联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修辞手法:一语双关 对偶
(当年兵败福建撤离)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 惶恐,在零丁洋上慨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第一是两个地名, 第二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尾联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修辞手法:反问
古往今来,人生谁无一死,应该留下 一颗赤胆忠心,垂名千史。
当堂检测
1、《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手法暗示国家与个 人命运的变化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 《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视死如归的爱国情
怀的语句是:
。
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下列高度概括了当时的社会形势和个人命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上半句写出了国势 如同风中飘散的柳絮一般十分危急,。 下半句写出了自己的经历像雨打浮萍 一样的坎坷。表达了诗人对危难国运 的担忧和对自身处境的哀怨
• 这样比喻,形像鲜明,感情真挚.
诗歌主旨
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 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 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 豪情壮志。
颔联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修辞手法:比喻
国家已经支离破碎,像被狂风吹散的柳絮 ,我自身安危不定,像被暴风雨抽打的 浮萍。
山河破碎风飘絮,
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 在旦夕。
“雨打萍”比喻 自己家破人亡、 孤苦伶仃
身世浮沉雨打萍。
首联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都历经艰辛危苦。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过零丁洋课件(公开课使用)
文天祥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文天祥 (1236年-1283年),原 名云孙,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 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政治家、 军事家、爱国诗人。代表作品《正气 歌》《过零丁洋》。
这首诗公元1279年正月元军进攻南宋 最后据点崖山,被俘的文天祥被押解同行 逼迫他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船过零丁洋 时文天祥写此诗以明志。其中的“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被千古传 诵。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过零
朗读课文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注意停顿 二、注意重读 三、注意感情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