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名医医案
国医大师治肾病医案

国医大师治肾病医案
国医大师治疗肾病的医案有很多种,具体治疗方法和药方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以下是一个示例:
患者信息:
患者X,男性,35岁,肾病患者
临床表现:
尿蛋白增多、血尿、水肿、血压升高
诊断:
慢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方案:
1. 中药治疗:
经过患者详细的辨证施治后,国医大师开出了以下中药方剂:- 石斛养阴汤:石斛、生地黄、玄参、麦冬、知母等,具有清热养阴、祛湿利水的功效,可以改善肾病患者的症状。
- 五苓散加减:茯苓、猪苓、泽泻、葛根、白术等,具有利湿通淋、益气健脾的作用,可以减轻水肿症状。
2. 饮食调理:
患者需要注意饮食的调理,限制高蛋白、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摄入,避免刺激过重的食物和饮品。
3. 生活习惯调整:
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规
律作息,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有必要时,可以结合西医的药物治疗和其他辅助疗法,如血压控制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以上是一个示例的国医大师治疗肾病的医案,但实际的治疗方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由专业的医师进行实施和监控。
由于肾病的病情复杂,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并定期进行复查评估,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医案——肾病并尿毒症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温补脾肾、化气行水法治愈虚劳病案:王某,女,40岁。
初诊:1963年4月。
主诉及病史:患肾病十余年,反复发病。
查血:胆固醇560mg%,血色素3g%,红细胞160万/mm3,白细胞3200/mm3,非蛋白氮112mg%。
尿检:蛋白(+++),红细胞少许,颗粒管型(++),蜡状管型(+)。
西医诊断:①肾病;②尿毒症。
曾用激素、苯丙酸诺龙、环磷酰胺、利尿剂等。
经治几月效果不明显,邀余会诊治疗。
诊查:颜面灰白晦滞,全身浮肿,畏寒,眩晕耳聋,经闭,脱发,便溏,尿少,时而恶心,食欲不振,舌质淡,脉沉细。
辨证:属于脾肾阳虚,精血亏损。
治法:宜温补脾肾,益气利水。
仿金匮肾气丸加味。
处方:熟地15g 山药15g 枣皮10g 丹皮6g 茯苓10g 泽泻10g 附片10g 肉桂4g 黄芪20g 白术12g 干姜10g 大枣20g 二诊:服上方药10剂,各症均有好转;但因近日感冒,低热、汗多、身痛、咳嗽。
改用益气固表,调和营卫。
拟玉屏风散、桂枝汤合方。
1处方:黄芪20g 防风10g 白术15g 桂枝10g 白芍10g 生姜3片大枣20g另服桑菊片。
三诊:患者感冒好后,脾肾阳虚症状又较突出,仍用金匮肾气丸与玉屏风散合方。
处方:黄芪20g 防风10g 白术15g 大枣20g 熟地12g 山药15g 枣皮10g 丹皮6g 茯苓10g 泽泻10g 肉桂5g 附片10g 另用:红参30g、鹿茸20g、胎盘2具研末,早晚服3g。
配合输血多次。
四诊:坚持上法治疗,病情大有起色,感冒次数亦减少。
仿右归丸加味,以温肾阳,补精血,补火生土。
处方:熟地30g 山药30g 枣皮30g 菟丝30g 鹿角胶30g 仙茅30g 淫羊藿30g 肉桂15g 附片20g 肉豆蔻15g 五味子30g 红参30g 鹿茸粉30g 胎盘3具上药为末蜜丸,每服5g,日3次。
中医医案——膜性肾病(Ⅱ期)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方治疗膜性肾病病案:孟某,女性,65岁,2010年3月6日。
主诉:乏力、双下肢水肿2年半。
病史:患者于2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症状,伴尿中泡沫增多,门诊查肝功:ALB 20.6g/L,尿化验Pro(3+)、BLD(+),诊为肾病综合征,于哈医大二院住院行肾活检,病理为Ⅱ期膜性肾病,给病人激素+环磷酰胺治疗,激素足量8周后逐渐减量,共用药1.5年,环磷酰胺50mg日2次口服,累积量达6g停药。
病人间断复查肝功ALB(29-32)g/L,肾功正常,尿流式:Pro(3+),BLD(-)。
现病人已停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但病人仍有水肿及蛋白尿,为求中药治疗来我院门诊。
初诊:乏力、水肿、口干、手足心热、大便干、舌红苔腻脉滑。
尿流式:Pro(3+)、BLD(+)。
24小时尿蛋白定量3.7g,血白蛋白29.3g/L,肾功正常。
西医诊断:肾病综合征,Ⅱ期膜性肾病。
中医诊断:水肿病辨证审机:气阴两虚,湿热内蕴。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利湿。
方药:生黄芪30克当归20克茯苓20克石韦30克玄参15克地骨皮20克公英20克半枝莲15克僵蚕15克生白术20克猪苓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薏苡仁20克。
十四剂水煎取汁200ml,早晚分两次温服之。
二诊:2010年3月20日。
病人上述症状减轻,舌淡红苔薄黄脉细,考虑病人久病多瘀,膜性肾病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的特点,上方酌加活血化瘀药,调方如下:方药:生黄芪30克当归20克茯苓20克石韦30克玄参15克地骨皮20克公英20克半枝莲15克赤芍15克生白术20克川芎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薏苡仁20克。
十四剂水煎取汁200ml,早晚分两次温服之。
三诊:2010年4月6日。
病人现乏力明显减轻,手足心微热、无口干、双下肢不肿、大便可、舌淡红苔白脉细。
尿流式:Pro (2+)、BLD(+)。
中医医案——肾炎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肾炎从肺治愈二例病案一:张某,男,52岁,初诊:1975年10月6日。
主诉及病史:咳喘十余年,每于冬季易发,最近受凉,咳嗽气喘发有3天,面目浮肿,小便减少。
诊查:咳嗽连续而作,咳甚则喘,痰多色白,呈泡沫状;两目及面部浮肿;腹大,按之有水,下肢凹陷性浮肿;食欲减退。
舌苔薄白,脉细,尿常规检查:蛋白(+++)、颗粒管型(少许)。
血尿素氮 5.96mmol/L,肌酐88.4μmol/L。
血胆固醇5.2mmol/L,白蛋白/球蛋白比例:3.2/2。
血压正常。
辨证:风寒犯肺,肺失宜肃,风水相搏。
治法:疏风宣肺,利水消肿。
处方:炙麻黄5g 防风已各10g 光杏仁10g 生紫菀10g 白桔梗5g 连皮茯苓30g 川桂枝5g 浮萍10g 泽泻10g 车前子12g(包)二诊:10月11日。
药后尿量增多,两目睑及面部浮肿消退,腹大及下肢浮肿比前减轻,咳嗽气喘已缓,痰转黏白,食欲较振。
舌苔薄白腻,脉细。
尿蛋白(++)。
上方既合,仍守原法。
原方加制苍术10g。
三诊:10月17日。
尿量增多,一天达2500ml,水肿基本消退,咳喘已平,食欲转佳。
苔腻已化,脉细。
但两腰酸痛明显,疲劳乏力,标邪已解,肺脾肾气虚未复,转补肺健脾益肾法以培其本,少佐渗湿利水之品以祛余邪。
处方:生黄芪12g 炒白术10g 炒党参12g 白茯苓12g 怀山药12g 川续断10g 厚杜仲10g 菟丝子10g 玉米须30g 猫爪草15g 上药服用月余腰酸已减精神好转尿蛋白(±),管型(-)纹服药3个月,尿蛋白(-),体力恢复并已上班工作,随访2年,病情稳定。
按语本案患者咳喘多年,肺、脾、肾三脏亏虚可知。
今因感寒,肺失宣肃,引发宿疾,咳而带喘。
肺失通调,脾失运化,肾失开合,水液内停,风水相搏,一身悉肿。
然其病变尤重在肺,治疗原则当以疏风宣肺、利水消肿治标为急。
周富明治疗肾病验案5则-平湖中医院

周富明治疗肾病验案5则蓝小琴费德升丁伟伟周富明(指导)浙江省平湖市中医院肾内科 314200周富明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国中医药人教发[2014]20)周富明主任医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从事临床工作近40余年,在内科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对肾脏疾病辨证精准,用药灵活,笔者有幸成为传承工作室一员,亲临老师教诲,受益颇深,近期在整理老师肾病临床医案,略有所感,整理于后,以飨同道。
1.血尿案黄XX,男,17岁,当湖镇梅园小区5幢。
2004年1月16日初诊:肾炎史二年,病情稳定。
刻下:腰酸,口渴,咽痛,溲短赤,苔薄黄,舌尖红,脉略数。
尿常规检查示:红细胞(+++),蛋白(+)。
治拟清热凉血为之:忍冬花15g、净连翘10g、生甘草5g、淡竹叶10g、炒黄芩6g、白茅根15g、川石斛15g、石苇15g、枸杞子10g、炒杜仲10g、太子参15g、生黄芪15g、净蝉衣5g。
7贴。
2004年1月23日二诊:药后症状缓解,苔薄黄,舌尖红,脉略数。
尿常规检查示:红细胞(++),蛋白(±),治拟守法续进:忍冬花15g、净连翘10g、生甘草5g、淡竹叶10g、炒黄芩6g、白茅根15g、川石斛15g、干芦根15g、枸杞子10g、小青草30g、太子参15g、生黄芪15g、净蝉衣5g。
7贴。
2004年2月20日再诊:上方连服两旬,证诸若失,复查尿常规检查示:红细胞(—),蛋白(—),苔薄,舌淡红,以扶正固本法治:生黄芪20g、炒白术12g、云茯苓10g、剪芡实10g、金樱子10g、炒杜仲10g、枸杞子10g、覆盆子10g、炒黄芩6g、生米仁20g、生甘草3g、白茅根20g、炒六曲15g。
14贴。
按:本案原有肾病史,已缓解。
据其脉证,乃感邪化热,扰动缩疾,起因于上焦,移热于下焦,所谓“热在下焦者,则尿血”(《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语),故以清热凉血为法,取银翘散加减,方中金银花、连翘、竹叶清热泻火;黄芩、白茅根清热凉血止血;石苇清上利下,善治血淋;蝉衣、甘草清热利咽;虑其肾气素亏,故加石斛归胃、肾经,滋阴凉润,与枸杞子、杜仲、黄芪、太子参辈伍,扶正而不恋邪。
中医医案——肾病综合征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中满分消丸化裁治疗肾病综合征病案:付某,男,33岁。
主诉:反复周身浮肿3年余病史:该患肾病综合征病史3年余,水肿屡消屡作,尿蛋白(+~2+),近2个月因感冒水种加重。
腹部膨大,高度腹水,尿量一昼夜100m左右,曾用速尿等尿量稍增,但停药尿量仍少。
初诊:周身浮肿,五心烦热,恶心呕吐,口干舌燥,腹胀难忍,苔白腻,脉象弦滑。
西医诊断:肾病综合征中医诊断:水肿辨证审机:脾湿胃热,升降失常,湿热中阻,气滞水停。
治法:健脾清胃热,除湿利水分消法。
方药:中满分消丸化裁泽泻25克猪苓20克茯苓20克白术20克干晒参15克干姜10克黄芩10克川连10克槟榔20克姜黄15克砂仁15克川朴20克枳实15克半夏15克知母15克甘草10克。
水煎,日一剂,分2次服。
二诊:服上方七剂,24小时尿量增加至3000ml,恶心呕吐消失,腹部宽松,守方继服七剂,24小时尿量继续增至3500-4000ml,腹胀全消食纳好转,经治半年仅尿蛋白(±),余症悉除。
按语本案的病机为脾气虚不能升清而湿浊中阻,胃气滞不能降浊而热瘀,形成虚中夹瘀,湿热中阻之证。
张琪教授方用东垣中满分消丸衍化,配伍严谨,药味虽多而不滥,体现了东垣治脾胃用分消法之特色。
药物组成:黄芩15克、黄连10克、草果仁15克、川连15克、槟榔15克、半夏15克、干姜10克、陈皮15克、姜黄15克、茯苓15克、干晒参10克、白术10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知母15克。
张琪教授常用本方治疗肾病综合征周身乏力水肿,以腹水为重者,症见腹部膨满,腹水明显,小便不利,大便秘,五心烦热,恶心呕吐,胃脘胀满,口干食纳减少;舌质红苔白厚腻,舌体胖大,脉弦滑或弦数;大量蛋白尿,血浆白蛋白低,高血脂,或肌酐尿素氮高。
本医案摘自《黑龙江省名中医医案精选》,P210,张琪医案。
张琪,1922年生,哈尔滨汉医讲习会首批学员,1951年创办哈尔滨第四联合诊所,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中医学会名誉会长,黑龙江省中医肾病学科奠基人。
肾病医案总结

肾病医案总结背景介绍肾病是指肾脏的功能异常或结构异常所引起的一组疾病。
它包括肾小球肾炎、肾小管疾病、肾血管疾病和肾间质疾病等。
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
为了有效治疗肾病,许多中医医生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医案,本文将对这些医案进行总结和分享。
医案一: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病情描述患者男性,年龄45岁,被诊断患有慢性肾炎,主要症状为腰酸背痛,尿频,尿液呈混浊色,肾功检查显示肾功能不全。
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医诊断患者属于“肾阳虚”证,治疗方案为温补肾阳,活血化瘀。
方剂:四神汤加减组成:人参、鹿角胶、何首乌、熟地黄、麻黄、川芎、当归、白芍、赤芍、茯苓。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3次。
治疗结果及总结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的腰酸背痛症状减轻,尿频减少,尿液逐渐明亮,肾功能恢复正常。
该医案通过中药温补肾阳,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案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慢性肾炎症状和肾功能。
医案二:中医药治疗肾结石病情描述患者女性,年龄35岁,肾结石反复发作多年,主要症状为尿路绞痛,尿频,尿血。
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医诊断患者属于“湿热蕴结”证,治疗方案为清热利湿,化石消结。
方剂:三峡消石汤加减组成:车前子、滑石、金樱子、黄柏、赤芍、白茅根、苦参。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3次。
治疗结果及总结经过2个月的治疗,患者尿路绞痛症状明显减轻,尿频和尿血消失,肾结石得到有效消除。
该医案通过中药清热利湿,化石消结的治疗方案成功治疗了患者的肾结石,缓解了症状。
医案三: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病情描述患者男性,年龄50岁,糖尿病多年,近期出现肾病表现,主要症状为多尿,尿蛋白增多。
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医诊断患者属于“阴虚火旺”证,治疗方案为滋阴清热,利尿通络。
方剂:六味地黄丸组成:山药、熟地黄、黄精、玄参、麦冬、五味子。
用法用量:每次10克,水煎服,每日3次。
治疗结果及总结经过6个月的治疗,患者多尿症状减轻,尿蛋白减少,肾功能稳定。
该医案通过中药滋阴清热,利尿通络的治疗方案改善了患者的糖尿病肾病症状,保护了肾功能。
名老中医洪钦国教授【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验案

名老中医洪钦国教授【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验案【案例追踪】蔡某,男,28岁,因浮肿反复发作5年,再发2个月就诊。
患者因全身浮肿及蛋白尿反复发作3年,在外院诊为慢性肾炎,在广州及外地医院治疗3年未愈,因再发加重3个月在某院肾内科住院,诊为肾病综合征,用大量皮质激素治疗,致消化道出血,遂停用激素。
其诉某日受凉后浮肿日益加重,在外院虽用大量白蛋白及速尿治疗,疗效甚微,遂转入本院作进一步治疗。
入院症见:全身浮肿,下半身为显,形寒怯冷,腹胀纳呆,恶心作呕,小便量少,大便质硬,舌质淡红,苔黄白相兼,脉沉细,尿蛋白+ + + ,隐血+ ,白蛋白28 g/L,血红蛋白91 g/L。
【治法】温阳解表,升清降浊。
【处方】方选【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防己黄芪汤】为主方加减【药物组成】:麻黄15g,细辛10g,熟附子(先煎)12 g,防己15 g,黄芪30g,白术30g,茯苓 30g,猪苓15 g,泽泻15g,桂枝10g,土茯苓15 g,虎杖10g,大黄(后下)10g,槟榔10g,泽兰10g,炙甘草6g。
共5 剂,日1剂,水300mL 煎服,复煎煎煮1次,早晚饭后温服。
5d后复诊,患者诉全身浮肿较前明显减轻,精神较前明显好转,纳增,稍口干,二便调,舌黯红,苔白,脉弦,复查相关指标示:尿蛋白+ ,隐血-,白蛋白35 g/L,血红蛋白95g/L。
遂在原方基础上减轻附子、细辛用量,去大黄、槟榔,加入西洋参,嘱患者再服5剂巩固,定期复查。
【方解】方中生麻黄解表宣肺、提壶揭盖,细辛宣通九窍,附子温阳散寒,防己利水通腠,黄芪、大黄一升一降、升清降浊,虎杖、土茯苓清利湿热,泽兰活血利水,诸药共用,丝丝入扣NS根本病机,立竿见影。
【评按】本案患者发病前已反复水肿3年,初辨之,容易以补益脾肾论治。
然细问病史,得知本次急性起病前曾受凉,其素体可有脾肾不足,但外感风邪所致肺失宣降是本次发病的根本病机。
肺失宣降,脾气无以散精,精微下泄,则见尿浊,故服中药后,在未补充人血白蛋白的情况下,西医指标白蛋白定量不降反升、尿蛋白不升反降,可为之佐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病名医医案
肾病名医医案发表者:赵东奇
2987人已访问1.何炎燊医案——阴虚湿热郁结吴××,男,12岁。
1989年初患肾炎,家人十分焦急,日日中西医药并进,西医用强的松,以致面目浮肿,中医见其肿,说是寒湿,用胃苓汤及防风羌活等药,又惑于肾病宜补之说,常用鲍鱼、鱼漂胶炖猪腰子等强之食,病遂缠绵不愈。
1989年乃专程来东莞就医。
2月15日初诊,病孩面目浮肿而红,神气疲乏,自述时有头晕眼花,肌肉酸楚,烦躁咽干,口秽喷人,不思饮食,溺黄短味辣,大便两日一行,溏滞肛热,诊其脉弦滑细数,舌红苔黄腻浊,血压18.9/11.7KPa,
化验检查(摘要):
BUN 7.8 mmol/L,Cr 140umol/L,尿蛋白3+,红细胞3+,白细胞+,现每日服驱风燥湿中药及强的松30mg。
【辨证】肾阴不足,湿热郁结。
【治法】清化湿热,兼顾肾阴。
【方药】生大黄20g,山药20g,茯苓30g(皮、肉各半),牡丹皮15g,泽泻15g,白花蛇舌草30g,崩大碗30g,黄
芩12g,滑石20g,冬瓜皮20g,白茅根30g,山楂20g,麦芽25g。
每日1剂,连服7天。
并嘱从即日起激素减半,每日绝一切补品,饮食清淡。
再诊:家人因故未能及时来莞,见服药有效,已连服12剂,病孩面肿消退一半,夜睡颇安,大便成形,每日一行,小便量多,色黄稍淡,舌苔退薄,而口干、头晕、目花依然。
此时湿热已去七八,转方以清养肾阴为主,驱湿清热为铺。
未作化验检查。
生大黄25g,山茱萸15g,山药20g,茯苓20g,泽泻20g,泽泻15g,牡丹皮15g,龟甲25g,知母12g,天门冬12g,白茅根30g,白果肉15枚,川荜茇20g,冬瓜皮20g。
连服15剂激素再减至每日7.5mg。
三诊:浮肿消退七八,面赤转黄,眠食好转,精神稍振,舌苔退薄大半,脉弦细略数,小便不黄量多。
化验检查:BUN 6.2mmol/L, Cr 128 umol/L, 尿蛋白+,红细胞3~4,白细胞-,血压16/9.3KPa, 此时邪已去,正虚稍复,
转方以补肾阴为主(激素每两日5mg,1周后停用):生、熟地黄各12g,山茱萸15g,山药20g,茯苓15g,泽泻15g,牡丹皮15g,龟甲2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
芡实20g。
每周服3剂。
另补脾方:
太子参15g,北沙参10g,山药15g,扁豆15g,陈皮2g,石斛10g,谷芽20g,茯苓15g。
每周服1 ~2剂。
另:如小便黄,稍感内热,可暂用下方一二天:
六一散20g,白茅根30g,冬瓜皮20g,薏苡仁20g,南豆花10g,川荜茇15g
此后每月来莞诊脉一次,仍用前法间歇服用,小便一直转阴,至今8年未复发,已长大成人了。
2.邹云翔医案——肾虚脾弱
金××,男,40岁,1977年6月28日初诊。
患肾炎已十九年,时常反复,迁延难愈。
今年2月尿中有蛋白,经治疗迄今尚未缓解,乃请邹老诊治。
腰痛乏力,脘胀纳少,泛吐酸水,脉细,苔根黄腻。
尿检:蛋白3+,颗粒管型0 ~1。
血压140/90mmHg。
【辨证】肾虚脾虚,肝脾不和
【治法】益肾健脾,疏肝和胃,佐以化湿之品
【方药】淫羊藿30g,枸杞子12g,潞党参18g,炒山药
15g,云茯苓12g,淡吴茱萸1.8g,炒川楝子9g,荔枝草18g,苍术炭5g,生、炒薏苡仁各9g,法半夏9g,陈皮5g。
二诊:7月3日,肝脾得和,吞酸遂止,唯腰酸浮肿,脘胀如故,脉细,苔仍黄腻。
原方化裁。
淫羊藿30g,枸杞子12g,潞党参18g,炒山药15g,云茯苓12g,苍术炭5g,生、炒薏苡仁各9g,法半夏6g,陈皮5g,巴戟天9g,荔枝草18g,佛手片9g。
三诊:投健脾益肾化湿之品,脾肾功能渐复,湿化有下趋之势,但尿频淋漓不净,终属虚不固摄之征,脉细,苔白转薄。
尿检:蛋白(-),颗粒管型偶见。
治当因势利导。
原方加滋肾丸9g以温阳清利。
四诊:尿频止,脘不胀,唯仍腰酸,浮肿轻微,脉细,苔薄白。
尿检:蛋白微量,颗粒管型少。
肾虚一时难复。
原方去佛手片。
五诊:浮肿不著,活动后仍觉腰部酸胀。
脉细,苔薄白。
尿检:蛋白微量,余(-)。
健脾补肾,佐以和络之品。
潞党参18g,炒山药15g,云茯苓12g,生、炒薏苡仁各9g,制苍术3g,巴戟天9g,川续断15g,淫羊藿30g,枸杞子12g,白蒺藜9g,杜红花6g
六诊:腰痛酸胀已不著,足肿已消,脉细,苔薄白。
尿检:
蛋白少许,余(-)。
原方续进,以冀痊愈。
3.张琪医案——毒热滞留证
马某,女,25岁,干部。
初诊:患者5年前患过急性肾炎,经治疗后病情缓解。
1个月前突然出现呕吐,按胃病治疗无效,而送某医院。
实验室检查:非蛋白氮30.75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4.06mmol/L,血钾7mmol/L。
确诊为慢性肾炎、氮质血症。
会诊时:病人面色白,烦躁不安,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小便少色清,无明显浮肿,舌淡边紫,苔薄干,脉象弦滑。
【辨证】毒热滞留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方药】连翘25g,桃仁15g,红花15g,当归15g,葛根25g,赤芍15g,生地黄20g,白花蛇舌草50g,蒲公英50g,牡丹皮15g,玄参20g,甘草10g,醋炙大黄5g。
二诊:连服前方5剂,大便先下污黑色,日1次,后转淡黄,小便日2000ml,呕吐止,烦躁已平,精神安定。
实验检查:非蛋白氮22.87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1.38mmol/L,血钾6mmol/L。
舌淡,脉象弦滑。
继续以前方增减。
处方:连翘25g,桃仁15g,红花15g,当归15g,葛根
25g,赤芍15g,生地黄20g,白花蛇舌草50g,柴胡15g,牡丹皮15g,甘草10g,醋炙大黄5g。
三诊:连用前方6剂,症状基本消失,精神好转。
实验检查:非蛋白氮23.62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1.87mmol/L,血钾5.5mmol/L,血红蛋白100g/L。
脉象弦滑。
拟补肾益气法配制丸药。
菟丝子50g,何首乌50g,当归50g,熟地黄50g,生
地黄30g,金银花40g,白芍40g,红参50g,丹参25g,
天门冬25g,山茱萸25g,茯苓25g,泽泻25gg,山药50g,枸杞子25g,玉竹25g。
研面蜜丸15g,日2次,每次1丸。
1977年5月17日患者父亲来哈云:患者病情向愈,无自觉症状。
4月18日实验检查:非蛋白氮13.12 mmol/L,二氧
化碳结合力22.19mmol/L,钾、钠等电解质都在正常范围。
再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之剂治之。
处方:黄芪40g,党参30g,白花蛇舌草50g,蒲公英50g,生地黄30g,麦门冬20g,白茅根50g,甘草15g。
同年6月8日病人来哈复诊:无自觉症状,面色转红润。
尿检蛋白+,余皆正常,脉象滑,舌正。
血压16/12KPa。
4.时振声医案——健脾行气利水治肾病综合征
钟某,男,23岁,住院号17337。
因眼睑及下肢浮肿1月余而住院。
同时尚有腹胀尿少。
查体:血压130/100mmHg,眼睑浮肿,心肺无异常,两胸下部叩诊浊音,腹部膨隆,腹水征明显。
腹围76cm,下肢亦有明显水肿。
化验:尿蛋白3+,红细胞0 ~2个,白细胞0 ~1个,颗粒管型0 ~1,透明管型0 ~1,胆固醇定量为748mg ﹪,白蛋白1.2g ﹪,球蛋白2.0 g﹪,胸透示两侧胸腔积液。
【辨证】脾虚气滞
【治法】健脾行气利水
【方药】初以健脾行气利为治,尿量由400 ml增至1000 ml 以上。
后合并用禹功散攻水,每日一次,每次10g,共三次。
20天后腹胀减轻,因泻水后小便减少每日仅350 ~500 ml,以后单纯以行气利水为治,用五皮饮加木香、槟榔、厚朴、茯苓、泽泻、滑石等缓图。
结果尿量又增至1000 ~1500 ml,浮肿逐渐消退,20天后腹水征(-),腹围66 cm,惟尿蛋白仍为3+,红细胞及白细胞各0 ~2个。
==============评论我以前也是肾病,不过这个病种类很多,大多浮肿身体有水,利水配方,亲身经历过,效果超好,猪胃一个,独头蒜7颗,大火煮很烂,吃肉喝汤,利水效果
超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