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企业管理的八个目标
德鲁克1358管理模型一经典管理思想精华

德鲁克1358管理模型一经典管理思想精华彼得·德鲁克,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一生出版了39部作品,其中《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多部著作影响了数代追求创新以及最佳管理实践的学者和企业家们,各类商业管理课程也都深受彼得·德鲁克思想的影响。
“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应该感谢这个人,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德鲁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
”——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北京大学那国毅教授通过对德鲁克先生管理思想的系统研究,将他的管理思想整合在一个管理框架内,称为“德鲁克的1358管理模型”。
“1”就是德鲁克关于管理的一个定义;“3”是指德鲁克提出的管理的三大任务;“5”是指德鲁克列举的管理者的五项工作;“8”是指德鲁克倡导企业需要设定目标的八大领域。
这些都是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
一、管理的一个定义“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这就是德鲁克对管理的定义。
在这个定义中,德鲁克使用了一个关键词:使命。
什么是使命呢?企业的使命实际上就是企业存在的原因,即该组织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应做出何种贡献。
不论这种原因或者理由是“提供某种产品或者服务”,还是“满足某种需要”或者“承担某个不可或缺的责任”,如果一个企业找不到合理的原因或者存在的原因连自己都不明确,或者连自己都不能有效说服,企业的经营问题就大了,也许可以说这个企业“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就像人一样,经常问问自己“我为什么活着”的道理一样,企业的经营者们更应该了然于胸。
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中提到了默克公司的案例。
第三世界有上百万人感染了河盲症,这种疾病的成因是大量的寄生虫在人体组织里游动,最后移到眼睛,造成失明。
德鲁克管理思想是什么?就这10大核心!领导者最少要读3遍!

德鲁克管理思想是什么?就这10⼤核⼼!领导者最少要读3遍!温馨提⽰:阅读前,请点击右上⾓“关注”,就可以每天第⼀时间免费获取本头条号分享的职场及管理知识啦。
原创⼲货,值得拥有!彼得·德鲁克被称为“有史以来对管理理论贡献最多的⼤师”。
作为现代管理思想的杰出代表,他的管理思想曾对通⽤、英特尔等国际知名企业的⾼速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对世界也产⽣了深刻⽽⼴泛的影响。
海尔集团⾸席执⾏官张瑞敏说:我们于1988年在⾏业中以劣势⼩⼚的地位战胜许多优势⼤⼚,摘取了中国冰箱史上的第⼀枚⾦牌,这枚⾦牌要归功于⽇清⼯作法,更要归功于德鲁克先⽣。
那么,德鲁克管理思想的核⼼是什么呢?企业有哪些管理的薄弱环节呢?⼀:⽬标管理—指明企业⽅向1,企业最根本的定义,及其⽬的、使命、必须转化为⽬标。
否则,它们只停留在你的见解上,只是⼀个永远不能实现的良好的愿望。
2,⽬标管理是以⽬标为导向,以⼈为中⼼,以成果为标准,⽽使组织和个⼈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法。
⽬标管理的核⼼是成果管理、⾃我管理和责任管理。
3,建⽴完整的⽬标体系。
⽬标有四个核⼼特征:实际性、可⾏性、匹配性、阶段性。
⼆:⾃我管理 —决定企业⾼度。
1,改变观念和思维⽅式⽐学会管理更重要。
企业存在的问题80%不是⽅法问题,⽽是观念问题。
2,管好⾃⼰是管好⼀切的先决条件。
这与中国古⼈“其⾝正,不令⽽⾏”的管理智慧不谋⽽合。
3,⾃我管理有七个原则:认识你⾃⼰,发现你的优势,寻找做事的⽅法,问问⾃⼰的贡献,把握⾃⼰的时间,敢于担当责任,与⼤家分享成功。
三:战略管理 —规划企业未来1,战略是⼀种分析式思维。
战略管理不是⼀个魔术盒,也不只是⼀套技术。
战略管理是分析式思维,是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2,战略规划并不是做未来的决策,⽽是为未来做现在的决策。
战略规划只是⼀种思考的⼯具——思考为了取得未来的结果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3,战略是由战术组成的。
如果战略不是以战术为依据并体现在其中,那么再详尽的战略也只不过是⾯向未来的“纸上谈兵”。
彼得·德鲁克:管理1定义、3任务、5项工作、8大领域

彼得·德鲁克:管理1定义、3任务、5项⼯作、8⼤领域现代管理学之⽗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管理思想的精髓被总结为“1358”,即管理的⼀个定义、管理的三⼤任务、管理者的五项⼯作和企业需要设定⽬标的⼋⼤领域。
1、管理的⼀个定义“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激励与组织⼈⼒资源是领导⼒的范畴,⼆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在德鲁克管理的定义中,他使⽤了⼀个关键词:使命。
什么是使命呢?使命就是:组织存在的原因,组织的⽬的;为什么做⾃⼰所做的事情;多年以后,你希望⼈们把关于组织的什么铭记在⼼。
关于使命的假设规定了组织把什么结果看做有意义的,指明了该组织认为它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应做出何种贡献。
管理的定义涉及企业的使命,⽽企业的使命是确定远景、优先顺序、战略、计划、⼯作安排的基础,企业只有确定了使命才能取得绩效。
2、管理的三⼤任务1、设定组织机构的特定⽬标和使命(⽆论是商业企业,还是医院或⼤学)2、确保⼯作富有⽣产⼒,并且使员⼯有所成就,产⽣效益。
3、管理组织机构产⽣的社会影响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管理的三⼤任务中的每⼀项都有其⾃⾝的⾸要性。
管理企业之所以有其⾸要性,是因为企业是⼀个经济机构;使⼯作富有成效、使员⼯富有所成就感之所以有其重要性,正是因为社会并不是⼀个经济机构,⽽是仰赖管理来实现其基本的信念及价值;管理企业的社会影响⼒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器官不会存活得⽐其效命的⾝体还久,⽽企业正是社会的⼀个器官。
3、管理者的五项⼯作01设定⽬标⼀个管理者⾸先要制定⽬标,并考虑为实现⽬标所应采取的⾏为。
例如,制定⽬标是⼀个平衡的问题:在企业成果同⼀个⼈信奉的原则的实现之间进⾏平衡,在企业的当前需要同未来需要之间进⾏平衡,在所要达到的⽬标同现有条件之间的平衡。
制定⽬标显然要求分析和综合的能⼒。
02组织管理者要分析所需的各项活动、决定和关系。
德鲁克 企业的八个目标

德鲁克:企业的八个目标谈到目标,企业不能仅有一个目标,若想经营一家企业,必须得在许多需求与目标之间取得平衡,为此,企业必须设定多个目标。
我们必须把目标转化成工作,而且工作一定要明确、清晰,并且可以评量成果,还要设定工作的完成期限及特定任务的责任归属,因为目标永远都是以期望为基础的,而期望充其量不过是根据信息的猜测而已。
目标代表着企业对一些因素的评估,但是这些因素大多是企业的外界因素,不是企业所能掌控的。
为此,德鲁克提出了精辟而独特的见解,从八个不同的领域来寻找并制定目标,以达到目标之间短期与长期的平衡、外界与内在的平衡、个人绩效表现与团体目标的平衡。
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可能永续经营。
德鲁克所说的八个目标是什么?我在为企业CE0做咨询的过程中,得出了一个结论:企业会越来越好,但企业规模不一定越来越大,只要能较好落实八个关键领域的目标,其成效也是十分惊人的。
在经理人的五大工作中,目标设定为首,但是,设定目标的关键在于两个领域:一个是营销,一个是创新。
企业经营的基础领域就是依靠营销和创新。
1营销目标在设定营销目标之前必须先做出两项重大的决策,否则,将无法着手设定营销目标,这两项决策是专注决策与市场地位决策。
首先,专注决策是指企业决定要在哪一个市场区域内竞争,企业必须先做出专注决策,才有利于取得最大的绩效,因此,专注决策对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对个人来说,一辈子若能专注于一件事,必能有一番作为和成就。
例如,我几乎大半辈子专注于德鲁克管理哲学思想的研究、提炼、验证、施行、写作、咨询与传播,我专注于这一件事情上,并且乐此不疲。
又如,德鲁克本人则以“关怀人类,奉献一生,从未间断”为准则,这足以证明“专注决策”的重要性。
对个人来说,“专注决策”如此重要,更何况对企业和各类组织而言呢?有人认为,小公司根本无需专注,其实是大错特错,小公司要比大型企业更需要专注决策,因为它们的资源更稀少,竞争力更弱,如果不集中利用资源,将无法产生效益。
《管理的实践》读书笔记

《管理的实践》读书笔记彼得•德鲁克被尊称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哲学思想家和目标管理之父,《管理的实践》这本书奠定了他作为管理学科首创者的地位。
德鲁克早年在银行工作,后来成为作家和新闻记者,在很偶然的情形下踏入管理领域,用10年成功的顾问实践体会撰写这本书。
德鲁克非常深厚的人文素养,也在这本书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比如他强调人的理想性、价值观及判定力,这些因素是组织绩效表现的关键。
他认为只有找对人,摆对位置,从旁协助,才可能获得“对”的成果。
通篇德鲁克先生讲了管理的三大职能: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
一、管理企业德鲁克说,管理的重要职能就是管理企业。
决定企业性质的最重要原则是经济绩效。
如果未能创造经济成果,就是管理的失败。
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创造顾客。
顾客是企业的基石,是企业存活的命脉,只有顾客才能创造就业机会。
社会将能创造财富的资源托付给企业,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
”“任何企业都有两个基本功能,而且也只有这两个基本功能——营销和创新。
在管理企业时,德鲁克问了三个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应当是什么?”其中,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这个问题并非由管理者决定,也不是由生产者决定,而是由消费者来决定。
由于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他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所以我们的事业其实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能从外向内看,从顾客和市场的角度,来视察我们所经营的事业。
德鲁克认为企业最高管理层的重要职责就是提出这个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会是什么是指应当多摸索还有哪些顾客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这个问题和四个问题有关,第一,是知道市场潜力和市场趋势。
其次,要摸索有什么因素导致市场结构产生什么样的改变?比如经济发展、流行趋势和品位的变化,或竞争对手的动作等等。
第三,视察哪些创新对顾客的需求有影响,比如改变顾客对价值的看法,或者新的方式满足需求等等。
最后,了解今天还有哪些顾客需求没法从现有的产品和服务中获得充分满足?我们的事业应当是什么更多是让管理层关注利润。
自考企业管理概论试题(附参考答案)

自考企业管理概论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某咨询中心运用波士顿矩阵分析法对A企业的甲产品进行分析后认为:“应严格控制该产品的投资规模,设法获取更多的利润”。
该产品处于()A、明星区B、野猫区C、现金牛区D、瘦狗区正确答案:C2、2007年末某企业准备对当年各项相关工作指标均完成较好且利润指标业已完成的职工给予奖励,为此,该企业应该选择哪一种奖励措施?()A、特殊贡献奖B、单项奖C、超额奖D、综合奖正确答案:B3、D企业将经营活动按产品或地区加以划分,成立不同的经营单位,每个经营单位内部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拥有独立经营自主权。
D企业采用的组织结构是A、事业部结构B、直线职能结构C、直线结构D、矩阵结构正确答案:A4、单件生产企业生产过程的各道工序常常交互进行作业,此类企业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应采取()A、工艺顺序法B、经济批量法C、线性规划法D、网络计划法正确答案:C5、某空调生产企业不仅注重向市场提供质量可靠、价格公道的商品,还特别注重提供最佳服务。
该企业的这种营销观念是()A、循环经济观念B、明智消费观念C、服务营销观念D、社会营销观念正确答案:C6、凡是经营实力强,且产品的市场容量大、利润率高的企业,在制定企业职能战略时应选择()A、维持撤退型战略B、扩张型市场战略C、撤退型市场战略D、维持型市场战略正确答案:B7、价值工程思路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价值导向,该导向是()A、价值随成本的减少而减少B、价值随功能的增加而减少C、提高功能对成本的比值D、价值随功能的减少而减少正确答案:C8、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企业应当有八类目标。
其中最重要的目标是()A、创新目标和资金目标B、创新目标和人力资源目标C、市场推销目标和创新目标D、市场推销目标和社会责任目标正确答案:C9、市场营销组合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其中的关键要素是()A、渠道B、促销C、产品D、价格正确答案:C10、评价和选择经营战略方案的基本的依据是( )A、战略对策B、战略重点C、战略方针D、战略目标正确答案:D11、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逐步丰富。
德鲁克的22个管理思想精髓

德鲁克的22个管理思想精髓德鲁克(Peter Drucker)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贡献堪称经典。
在他的众多著作中,包括《管理常识的新领域》、《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等,我们可以找到他的管理思想精髓。
本文将介绍德鲁克的22个管理思想精髓,并对其进行阐述和讨论。
1.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德鲁克认为,管理者应该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将其传达给员工。
目标服务于企业的使命和愿景,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
2. 知识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德鲁克提出了“知识工作者”的概念,强调在现代社会,“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更加重要。
管理者需要不断提供条件和机会,激发员工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3. 管理者的使命(The Manager’s Job):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使命是实现组织的目标,不仅关注内部管理,还需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战略和行动。
4. 客户第一(Customer First):德鲁克强调,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
管理者应该不断了解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 有效的执行(Effective Execution):德鲁克认为,好的战略和计划并不足以保证成功,关键在于有效的执行。
管理者需要明确责任,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保证组织的执行力。
6. 创新与创业(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德鲁克认为,创新是组织的生命力所在。
管理者应该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文化。
7. 管理者的责任(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责任不仅限于组织内部,还包括对员工、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管理者需要接受道德约束,坚持社会责任。
8. 管理者的人际关系(Manager’s Relationships):德鲁克认为,管理者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员工、同事、上级和合作伙伴保持良好的合作与沟通,实现团队的协作与效能。
彼得德鲁克-八项基本管理技能

工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高工作表现。
改进措施
分析问题原因
当发现工作表现不佳时,管理者 需要深入分析问题原因,以便采
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制定改进计划
基于问题原因的分析,管理者需要 制定具体的改进计划,明确改进目 标、措施和时间表。
跟进改进进展
管理者需要跟进改进计划的实施进 展,确保改进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并及时调整改进计划以确保达到预 期效果。
彼得德鲁克-八项基 本管理技能
目录
• 规划 • 组织 • 领导 • 控制 • 创新 • 团队建设 • 个人发展 • 社会责任
01
CATALOGUE
规划
目标设定
01
02
03
04
明确性
目标应该是明确、具体、可衡 量的,以便团队成员能够清楚 地了解他们需要完成的任务。
可达成性
目标应该具有挑战性,但也要 考虑到实际情况,确保团队成
性,选择最优方案。
果断决策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境时,能够 迅速作出决策,并承担决策带来 的责任和后果。同时要保持决策 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根据实际情
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04
CATALOGUE
控制
目标跟踪
定期检查目标完成情况
管理者需要定期检查团队或个人的目标完成情况,确保工作按计 划进行。
及时调整目标
当实际情况与计划出现偏差时,管理者需要及时调整目标,以确保 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员能够实现。
相关性
目标应该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 关,并与团队成员的工作职责
相关联。
时限性
目标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截止日 期,以便团队成员知道何时完
成任务。
策略制定
全面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鲁克企业管理的八个目标
2013-03-02
谈到目标,企业不能仅有一个目标,若想经营一家企业,必须得在许多需求与目标之间取得平衡,为此,企业必须设定多个目标。
我们必须把目标转化成工作,而且工作一定要明确、清晰,并且可以评量成果,还要设定工作的完成期限及特定任务的责任归属,因为目标永远都是以期望为基础的,而期望充其量不过是根据信息的猜测而已。
目标代表着企业对一些因素的评估,但是这些因素大多是企业的外界因素,不是企业所能掌控的。
为此,德鲁克提出了精辟而独特的见解,从八个不同的领域来寻找并制定目标,以达到目标之间短期与长期的平衡、外界与内在的平衡、个人绩效表现与团体目标的平衡。
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可能永续经营。
德鲁克所说的八个目标是什么?我在《管理未来:卓有成效的德鲁克》这本书里有较多的叙述。
我在为企业CEO做咨询的过程中,
得出了一个结论:企业会越来越好,但企业规模不一定越来越大,只要能较好落实八个关键领域的目标,其成效也是十分惊人的。
在经理人的五大工作中,目标设定为首,但是,设定目标的关键在于两个领域:一个是营销,一个是创新。
企业经营的基础领域就是依靠营销和创新。
1.营销目标
在设定营销目标之前必须先做出两项重大的决策,否则,将无法着手设定营销目标,这两项决策是专注决策与市场地位决策。
首先,专注决策是指企业决定要在哪一个市场区域内竞争,企业必须先做出专注决策,才有利于取得最大的绩效,因此,专注决策对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对个人来说,一辈子若能专注于一件事,必能有一番作为和成就。
例如,我几乎大半辈子专注于德鲁克管理哲学思想的研究、提炼、验证、施行、写作、咨询与传播,我专注于这一件事情上,并且乐此不疲。
又如,德鲁克本人则以“关怀人类,奉献一生,从未间断”为准则,这足以证明“专注决策”的重要性。
对个人来说,“专注决策”如此重要,更何况对企业和各类组织而言呢?有人认为,小公司根本无需专注,其实是大错特错,小公司要比大型企业更需要专注决策,因为它们的资源更稀少,竞争力更弱,如果不集中利用资源,将无法产生效益。
专注决策并不是没有风险,相反的,它的风险很高,因为它也是一个真正的决策,只不过,如果这个决策做对了,其成效将十分可观。
其次,是市场地位决策。
例如,一直以来坚持“老二主义”的肯德基之于麦当劳,HP之于IBM,对肯德基和HP来说,“老二主义”就是市场地位的重大决策。
每当麦当劳的新店开设在闹区的转角处,肯德基就毫不客气地在其旁边跟进。
因此,企业必须决定应该在市场的哪一个区域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与服务。
沃尔玛超市已经成为超级大型集团,其营业额超过了许多国家的GDP,虽然没有成为垄断者,也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了。
但是,这样的企业容易滋生“自满文化”而失败,市场支配力量会使企业内部抗拒变革和创新,所以,容易受到金融危机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这两大决策等于是应对“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具体决策,也就是制定营销目标的主要策略,同时,也是通过顾客和市场来决定企业的营销目标的先决要件。
2.创新目标
创新目标并不像营销目标那样明确和专注。
为了设定这个目标,
企业必须预测实现营销目标所需要的创新,也就是,以产品线、现有市场、新市场及服务要求作为决策的依据,并确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创新。
有人认为小公司缺乏资源,根本无法创新,其实不然。
规模小的公司由于弹性好,并且较接近市场,因此与大公司相比,更能敏锐地发觉客户的需求,这样,就能快速反应客户的新的期望,并且使自己的公司能够提供有效的创新产品或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3.人力资源目标
企业需要明确指出经理人应当为企业做出的贡献,并且能够通过对经理人设定绩效目标来实现;同时,也需要经理人对知识工作者的工作设定目标,一个企业的衰退就是无法再吸引有资格、有抱负的知识工作者。
4.财务资源目标
我们的事业需要什么样的投资呢?我们的现金流量在未来的三年内是否稳定呢?我们如何筹措资金呢?我们的股票是否需要上市呢?我们如何分配盈余呢?我们公司的短、中、长期资金运用究竟怎样安排的呢?预先规划好企业的财务资源目标,就会防止企业出现由
于资金短缺而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情况。
5.生产力目标
这是对经理人管理能力的一项考验,因为企业的任务在于让企业的资源具有生产力,生产力则是评价经理人管理能力的指标。
而最艰难、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之一就是“持续提升生产力”,只有体现在促进单位工时的产值、提高单位工时的获利能力时,指标才具有意义。
无论是每个人平均的生产力,还是总体的生产力,都应该以产业界的标杆为目标,并且以国际业界的最高标杆作为努力的目标。
除了对员工设定生产力目标之外,企业还需要设定资本生产力目标,通过设定这个目标,彻底弄清楚投入单位资本对生产力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6.实体设备的生产力目标
丰田汽车实施全自动的生产流程,用机器人代替员工,使丰田的实体设备生产力发挥了效益。
但是,实体设备的投资要以长期的眼光来衡量其贡献的价值,同时实体设备贡献的价值也只能衡量生产力的“量”,根本不能衡量生产力的“质”。
因此,贡献价值完全是一种量化的工具,只有当成本的分配具有经济意义时,才可以使用贡献价值(贡
献价值是指公司从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总营收额扣除原料和由外部供应商提供服务等原因产生的费用后所剩的余额)来分析生产力。
贡献价值可以合理地分析生产力,并且设定改善目标。
为此,提高实体设备生产力问题的关键就是观察并合理安排不同资源的组合。
缺少生产力目标的工厂或企业会失去方向,而缺乏生产力评量指标的企业或工厂将失去掌控。
7.利润需要目标
利润是需要的。
企业只有慎重思考,并设定上述六个关键领域的目标之后,才能确定企业需要多大的获利水平,同时,需要多少利润才足够维持企业的运营,并且促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组织永远只有“成本”中心,根本没有所谓的“利润中心”(德鲁克一生中唯一后悔的是发明了“利润中心”一词)。
因此,利润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它是企业未来的资本。
“获利能力”是为了满足这样三个方面的需要:第一,支付企业继续经营的“成本风险保险费”;第二,企业执行未来工作的资本来源;第三,企业创新及经济增长的资本来源。
德鲁克给我们的忠告是,企业需要利润计划,这一计划是为了获得必要的最低利润,而不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因为,企业的
“利润最大化”是没有意义的,必要的最低获利力很可能远高出许多公司的利润目标,当然也高于它们的实际利润。
不论企业规模大小,都应该计算经济景气时期与不景气时期的平均获利能力,资产报酬率等于利润率乘以资产周转率,利润率只有在能够显示出哪里有改善利润的机会时,才有意义。
企业经营唯一正确而有效的定义是“创造顾客”,而不是“创造利润”。
利润是未来的资本,是顾客未兑现的支票,同时,利润也是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检验标准,是衡量经理人管理能力的依据。
但是,利润本身并不是目标,而只是个“必需品”,因为企业仅需要合理的利润,而不是暴利。
因此,企业必须客观地设定利润的目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在计划获利能力时,必须回归到以上六个关键领域的目标,因为几乎所有的企业在设定各个领域的目标时,都会超出其获利能力所能承担的水平。
为此,企业需要顾及各个目标之间的平衡,否则,将有害于企业的正常运营。
8.社会责任目标
企业必须重视对社会的影响,并且应该肩负起社会责任,同时,企业应当将两者设定为企业目标。
德鲁克把企业组织称为是社会的
“器官”。
他指出,企业要正常运作,就必须对社会做出贡献,这样,企业才有存在的价值,社会也会因为企业而受惠,因此,社会才能有效地发展出依赖于企业的有效管理。
正因为如此,企业组织只有有效运营,才能使社会托付给企业的财富资源发挥有效的作用,同时,企业对社区所做的贡献也会带来正面的影响,这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再次,通过爱护地球、保护资源,获益的是企业本身。
这些保护环境的措施不但能够降低地球的负荷,还能创造出不一样的替代资源或新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