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Lancet)meta分析GAD药物治疗

(2019Lancet)meta分析GAD药物治疗
(2019Lancet)meta分析GAD药物治疗

在这一背景下,伦敦大学学院April Slee及其合作者开展了一项系统综述及网络meta分析,比较了多种GAD治疗药物相比于安慰剂以及活性药物之间的相对疗效及耐受性,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本项研究于1月31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影响因子53.234)。

简言之,研究者系统检索及联系了MEDLIN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https://www.360docs.net/doc/459568018.html,、中国知网、万方、Drugs@FDA及药厂研究登记处,目标为探讨门诊成年GAD患者药物治疗的随机安慰剂或活性药物对照研究。研究者使用随机效应网络meta

分析对各种活性药物进行了比较,主要转归为(1)抗焦虑疗效,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减分表示;(2)可接受度,以全因研究终止率(停药率)表示。

图1 本项网络meta分析所涉及的比较;连线宽度与研究数量成比例,圆圈大小与总样本量成比例

(Slee A, et al. 2019)

研究共涉及22种/类活性药物,包括阿戈美拉汀、苯二氮?类药物、安非他酮、丁螺环酮、西酞普兰、度洛西汀、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羟嗪、丙米嗪、马普替林、米氮平、奥西普隆、奥匹哌醇、帕罗西汀、普瑞巴林、喹硫平、舍曲林、噻加宾、文拉法辛、维拉唑酮、伏硫西汀(如图1)。具体研究设计及统计学分析方法详见研究原文。

研究结果

研究者从1992项题录中筛选出89项符合入组标准的研究。这些研究发表于1998年1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之间,共25 441名患者;大部分(82%)研究采用DSM诊断标准,意味着受试者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研究随访时长4-26周不等,中位随访时长8周;所有研究均采用HAM-A减分作为主要或次要转归,受试者基线HAM-A总分为25分(四分位距24-27)。

大部分研究采用双盲设计,由药厂开展,作为药物临床研发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有16项研究(18%)主要针对中国人群开展;但作者指出,中国研究的质量趋向偏低(“……tended to be lower quality”),大部分研究采用开放标签设计,或未明确阐述盲法设置。

活性药物vs. 安慰剂

活性药物相比于安慰剂的疗效(A)及可接受度(B)如图2。大部分药物的疗效优于安慰剂,且可接受度与安慰剂相当。其中:

图2 森林图:22种活性药物相比于安慰剂的抗焦虑疗效(A)及可接受度(B);上方横线为置信区间,下方箭头向左提示活性药物更优,下方箭头向右提示安慰剂更优(Slee A, et al. 2019)

▲ 喹硫平的抗焦虑效应量最高(平均差[MD] –3.60, 95%置信区间[CrI] –4.83 ~ –2.39),且样本量较大。然而,使用喹硫平的受试者完成研究的比例显著低于安慰剂(比值比[OR] 1.44, 95% CrI 1.16–1.80),提示可接受度较差。

▲ 度洛西汀(MD –3.13, 95% CrI –4.13 ~ –2.13)、普瑞巴林(MD –2.79, 95% CrI –3.69 ~ –1.91)、文拉法辛(MD –2.69, 95% CrI –3.50 ~ –1.89)及艾司西酞普兰(MD –2.45, 95% CrI –3.27 ~ –1.63)同样在较大的样本量中呈现优于安慰剂的疗效,且停药率不显著高于安慰剂,提示可接受度理想。

▲ 其他一些常用药物,如米氮平、舍曲林、氟西汀、丁螺环酮及阿戈美拉汀,相比于安慰剂同样有效且耐受性良好,但样本量相对较小,对结果解读造成了限制。

▲ 帕罗西汀及苯二氮?类药物在GAD患者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疗效明确,但使用上述药物者的停药率高于安慰剂。

▲ 近年来新出现的药物中,只有阿戈美拉汀针对GAD的疗效优于安慰剂;伏硫西汀(MD –1.45, 95% CrI –3.02 ~ 0.12)及维拉唑酮(MD –1.12, 95% CrI –2.47 ~ 0.24)相比于安慰剂的疗效优势错失统计学意义,且维拉唑酮的耐受性较差。

活性药物vs. 活性药物

表1 活性药物的疗效及可接受度比较(Slee A, et al. 2019)

活性药物之间的相对疗效及可接受度如表1。总体而言,活性药物与安慰剂相比时的表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相比于其他活性药物的疗效及可接受度。例如,若一种活性药物的疗效高度优于安慰剂,尤其是样本量较大时,其疗效也更容易优于其他活性药物;若可接受度不及安慰剂,与其他活性药物相比时也更容易处于劣势。

例如,喹硫平(MD –2.83, 95% CrI –4.68 ~ –0.98)、度洛西汀(MD –2.36, 95% CrI –4.08 ~ –0.64)及安非他酮(MD –4.52, 95% CrI –8.15 ~ –0.95)的抗焦虑疗效均显著优于噻加宾,喹硫平显著优于伏硫西汀(MD –2.49, 95% CrI –4.30 ~ –0.67),HAM-A减分差异均>0.5分。然而,各亚组药物之间并无特别显著的差异。

报告偏倚的风险总体较低。另外,排除中国研究对总体结果影响不大,而马普替林及米氮平仅在中国研究中得到了探讨。

讨论

本项研究可能是目前针对GAD药物治疗的规模最大的文献回顾,共纳入了89项研究、超过25 000名患者。结果显示,度洛西汀、普瑞巴林、文拉法辛及艾司西酞普兰的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且可接受度较好;米氮平、舍曲林、氟西汀、丁螺环酮及阿戈美拉汀同样有效且耐受性良好,但样本量有限;喹硫平组HAM-A减分幅度最大,但耐受性较差,帕罗西汀及苯二氮?类药物同样如此。

该研究存在某些局限性,包括入组研究的设置存在差异(如药厂开展vs. 非药厂开展)等。然而,本项研究的结果为临床实践带来了一系列启示:

▲ 文拉法辛、普瑞巴林、艾司西酞普兰、度洛西汀(顺序与原文讨论章节保持一致)可作为GAD的一线治疗药物。舍曲林、氟西汀及丁螺环酮可作为准一线药物,但迄今为止相关研究的样本量较小。

▲ 对于一线药物未能有效缓解症状的GAD患者,阿戈美拉汀或可加以考虑。

▲ 基于现有证据,不建议优先选择伏硫西汀及维拉唑酮治疗GAD。

▲ 米氮平针对GAD的疗效及可接受度仅在中国得以研究;10项短期研究中,停药的患者数量较少,但其安全性仍不清楚。2018年《柳叶刀》网络meta分析显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时的停药率与安慰剂相仿,与本项研究结果类似。

▲ 丁螺环酮及羟嗪起效较大部分药物快,且疗效可,对于症状急性恶化的患者可作为苯二氮?的替代药物。

研究者总结称,针对GAD,目前已有很多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疗药物,且横跨多个种类,而最佳治疗药物可能因人而异。若GAD的初始药物治疗失败,并不意味着应抛弃药物治疗,转而尝试其他治疗方式。研究者希望,上述分析能够为治疗决策提供帮助。

本项研究未接受资金支持。

文献索引:Slee A, Nazareth I, Bondaronek P, et al.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s for generalised anxiety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Lancet. 2019 Jan 31. pii: S0140-6736(18)31793-8. doi: 10.1016/S0140-6736(18)31793-8. [Epub ahead of print]

Meta分析的完整步骤

Meta分析的完整步骤 根据个人的体会,结合战友的经验总结而成,meta的精髓就是对文献的二次加工和定量合成,所以这个总结也算是对战友经验的meta分析吧。 —、选题和立题 (一)形成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 系统评价可以解决下列临床问题: 1?病因学和危险因素研究; 2.治疗手段的有效性研究; 3.诊断方法评价; 4.预后估计; 5.病人费用和效益分析等。 进行系统评价的最初阶段就应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精确描述,包括人群类型(疾病确切分 型、分期)、治疗手段或暴露因素的种类、预期结果等,合理选择进行评价的指标。 (二)指标的选择直接影响文献检索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关系到制定检索策略。 (三)制定纳入排除标准。 二、文献检索 (一)检索策略的制定 这是关键,要求查全和查准。推荐Mesh联合free word 检索。 (二)文献检索,获取摘要和全文 国内的有维普全文VIP, CNKI,万方数据库,外文的有medline ,SD ,OVID等。 (三)文献管理 强烈推荐使用endnote ,procite ,noteexpress 等文献管理软件进行检索和管理文献。 查找文献全文的途径: 在这里,讲一下找文献的过程,以请后来的战友们参考(不包括网上有电子全文的): 1.查找免费全文: (1 )在pubmed center 中看有无免费全文。有的时候虽然没有显示free full text ,但是 点击进去看全文链接也有提供免费全文的。我就碰到几次。

(2 )在google 中搜一下。 少数情况下,NCBI没有提供全文的,google 有可能会找到,使用“学术搜索”。本人虽然没能在google 中找到一篇所需的文献,但发现了一篇非常重要的综述,里面包含了所有我需要的文献(当然不是数据),但起码提供了一个信息,所需要的文献也就这么多了,因为老外的综述也只包含了这么多的内容。这样,至U底找多少文献,找什么文献,心里就更有底了。 (3)免费医学全文杂志网站。Www.freemedicaljournals. 。提供很过超过收费期的免费 全文。 2.图书馆查馆藏目录: 包括到本校的,当然方便,使用pubmed 的linkout看文献收录的数据库,就知道本校的 是否有全文。其它国内高校象复旦、北大、清华等医学院的全文数据库都很全,基本上都 有权限。上海的就有华东地区联目、查国内各医学院校的图书馆联目。这里给出几个: (1)中国高等院校医药图书馆协会的地址: server14.library.imicams.ac.c n/xiehui/che ngyua n. htm ,进入左侧的“现干刊联目”, 可以看到有“现刊联目查询”和“过刊联目查询”,当然,查询结果不可全信,里面有许多错误。本人最难找的两篇文章全部给出了错误的信息(后来电话联系证实的)。 (2)再给出两个比较好的图书馆索要文献的email地址(有偿服务),但可以先提供文献, 后汇钱,当然做为我们,一定要讲信誉吆。一是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信息部: xxbmlplas ina. ,:; (3)二是复旦大学医科图书馆(原上医):https://www.360docs.net/doc/459568018.html, ,联系人,周月琴,王蔚之, 郑荣,,2,需下载文献传递申请表(202.120.76.225/ill.doc )。其他的图书馆要么要求 先交开户费,比如协和(500元),要么嫌麻烦,虽然网上讲过可提供有偿服务,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出了。 3.请DXY战友帮忙,在馆藏文献互助站中发帖,注意格式正确,最好提供linkout的多个 数据库的全文链接,此时为帮助的人着想,就是帮助自己。自己也同时帮助别人查文献,一来互相帮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二则通过帮助别人可以积分,同时学会如何发帖和下载全文,我就感觉通过帮助别人收获很大,自己积分越高,获助的速度和机会也就相应增加。现在不少免费的网络空间(我常用爱存www.isload..c n ),比发邮件简便

Meta分析的完整步骤

Meta分析的完整步骤 Meta分析的完整步骤,根据个人的体会,结合战友的经验总结而成,meta的精髓就是对文献的二次加工和定量合成,所以这个总结也算是对战友经验的meta分析吧。 一、选题和立题 (一)形成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 系统评价可以解决下列临床问题: 1.病因学和危险因素研究; 2.治疗手段的有效性研究;? 3.诊断方法评价; 4.预后估计; 5.病人费用和效益分析等。 进行系统评价的最初阶段就应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精确描述,包括人群类型(疾病确切分型、分期)?、治疗手段或暴露因素的种类、预期结果等,合理选择进行评价的指标?。 (二)指标的选择直接影响文献检索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关系到制定检索策略。(三)制定纳入排除标准。 二、文献检索 (一)检索策略的制定 这是关键,要求查全和查准。推荐Mesh联合free?word检索。 (二)文献检索,获取摘要和全文 国内的有维普全文VIP,CNKI,万方数据库,外文的有medline?,SD,OVID等。

(三)文献管理 强烈推荐使用endnote,procite,noteexpress等文献管理软件进行检索和管理文献。 查找文献全文的途径: 在这里,讲一下找文献的过程,以请后来的战友们参考(不包括网上有电子全文的): 1.查找免费全文: (1)在pubmed?center中看有无免费全文。有的时候虽然没有显示free?full?text,但是点击进去看全文链接也有提供免费全文的。我就碰到几次。 (2)在google中搜一下。 少数情况下,NCBI没有提供全文的,google有可能会找到,使用“学术搜索”,进入左侧的“现刊联目”,可以看到有“现刊联目查询”和“过刊联目查询”“我的论坛”中查看帖子,有的很快就把下载链接发过来了,不要一味只看邮箱。 4.实在不行,给作者发email。这里给出一个查作者email的方法,先在NCBI中查出原文献作者的所有文章,注意不要只限于第一作者,display,abstract,?并尽可能显示多的篇数,100,200,500。然后在网页内查找“@”,一般在@前的字母会与人名有些地方相似。再根据地址来确定是否是同一作者。 5.查找杂志的网址,给主编发信求取全文。这里我就不讲查找的方法了,DXY中有许多帖子。我的一篇全文就是这样得到的。 6.向国外大学里的朋友求助。国外大学的图书馆一般会通过馆际互借来查找非馆藏文献,且获得率非常高。我的三篇文献是通过这一途径得到的。

meta分析简介

Meta分析 在医学研究中,绝大多数的医学现象都呈一定的随机性,因此医学研究的结果都受随机抽样误差影响而有所差异。所以对于同一研究问题的多个研究结果往往不全相同,有些研究的结论甚至相反。因此如何从结果不一的同类研究中综合出一个较为可靠的结论是医学研究中常常需要面临的问题。Meta分析就是研究如何综合同类研究结果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Meta分析就是把相同研究问题的多个研究结果视为一个多中心研究的结果,运用多中心研究的统计方法进行综合分析。Meta统计分析可以分为确定性模型分析方法和随机模型分析方法。较常用的确定性模型Meta分析有Mantel-Haeszel统计方法(仅适用于效应指标为OR)和General-V ariance-Based统计方法。然而所有的确定性模型统计方法都要求Meta分析中的各个研究的总体效应指标(如:两组均数的差值等)是相等的,并称为齐性的(Homogeneity),而随机模型对效应指标没有齐性要求。因此Meta分析可以采用下列分析策略: 1)如果各个研究的效应指标是齐性的,则选用确定性模型统计方法: ●效应指标为OR,则采用Mantel-Haeszel统计方法 ●效应指标为两个均数的差值、两个率的差值、回归系数、对 数RR等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效应指标,则采用General- V ariacne-Based方法进行Meta统计分析。 2)如果各个研究的效应指标不满足齐性条件或者研究背景无法用

确定性模型进行解释的,则采用随机模型进行Meta 统计分析。 为了使读者较容易地掌握Meta 分析方法,以下将结合STA TA 软件的Meta 分析操作命令,通过实例介绍Meta 分析步骤和软件操作以及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解释,然后对Meta 分析中所涉及的统计公式进行分类汇总小结。 确定性模型的Meta 分析方法 例1:为了研究Aspirin 预防心肌梗塞(MI)后死亡的发生,美国在1976年-1988年间进行了7个关于Aspirin 预防MI 后死亡的研究,其结果见表1,其中6次研究的结果表明Aspirin 组与安慰剂组的MI 后死亡率的差别无统计意义,只有一个研究的结果表明Aspirin 在预防MI 后死亡有效并且差别有统计意义。现根据表1所提供的资料作Meta 分析。 表1 Aspirin 预防心肌梗塞后死亡的研究结果 研究 Aspirin 组 安慰剂组 编号 观察人数 死亡人数 死亡率P E (%) 观察人数 死亡人数 死亡率P C (%) P 值 OR * 1 615 49 7.97 624 67 10.74 0.094 0.720 2 758 44 5.80 771 64 8.30 0.057 0.681 3 832 102 12.26 850 126 14.82 0.125 0.803 4 317 32 10.09 309 38 12.30 0.382 0.801 5 810 85 10.49 40 6 52 12.81 0.229 0.798 6 226 7 246 10.85 2257 219 9.70 0.204 1.133 7 8587 1570 18.28 8600 1720 20.00 0.004 0.895 注:11E C E C P P O R P P =--。可以证明:OR>1对应P E >P C ;OR<1对应P E

Meta分析的完整步骤

Meta 分析的完整步骤,根据个人的体会,结合战友的经验总结而成, 量合成,所以这个总结也算是对战友经验的 meta 分析吧。 一、选题和立题 (一)形成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 系统评价可以解决下列临床问题 : 1. 病因学和危险因素研究 ; 2. 治疗手段的有效性研究 ; 3. 诊断方法评价 ; 4. 预后估计 ; 5. 病人费用和效益分析等。 进行系统评价的最初阶段就应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精确描述 , 包括人群类型 (疾病确切分型、 分期 ) 或暴露因素的种类、预期结果等 , 合理选择进行评价的指标 。 (二)指标的选择直接影响文献检索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关系到制定检索策略。 (三)制定纳入排除标准。 、文献检索 一)检索策略的制定 meta 的精髓就是对文献的二次加工和定 、治疗手段

这是关键,要求查全和查准。推荐Mesh 联合free word 检索。 (二)文献检索,获取摘要和全文 国内的有维普全文VIP , CNKI,万方数据库,外文的有medline ,SD , OVID等。 / ■ X 卜TB (三)文献管理 强烈推荐使用endnote ,procite ,noteexpress 等文献管理软件进行检索和管理文献。查找文献全文的途径:在这里,讲一下找文献的过程,以请后来的战友们参考(不包括网上有电子全文的): 1. 查找免费全文: (1)在pubmed center 中看有无免费全文。有的时候虽然没有显示free full text ,但是点击进去看全文链接也有提供免费全文的。我就碰到几次。 (2)在google 中搜一下。 少数情况下,NCBI没有提供全文的,google有可能会找到,使用“学术搜索”。本人虽然没能在google中找到一篇所需的文献,但发现了一篇非常重要的综述,里面包含了所有我需要的文献(当然不是数据),但起码 提供了一个信息,所需要的文献也就这么多了,因为老外的综述也只包含了这么多的内容。这样,到底找多少文献,找什么文献,心里就更有底了

Meta分析的步骤.doc

Meta 分析的完整步骤 Meta 分析的完整步骤,根据个人的体会,结合战友的经验总结而成,meta 的精髓就是对文献的二次加工和定量合成,所以这个总结也算是对战友经验的meta 分析吧。 一、选题和立题 (一)形成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 系统评价可以解决下列临床问题: 1.病因学和危险因素研究; 2.治疗手段的有效性研究; 3.诊断方法评价 ; 4.预后估计 ; 5.病人费用和效益分析等。 进行系统评价的最初阶段就应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精确描述,包括人群类型 (疾病确切分型、分期 ) 、治疗手段或暴露因素的种类、预期结果等,合理选择进行评价的指标。 (二)指标的选择直接影响文献检索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关系到制定检索策略。 (三)制定纳入排除标准。 二、文献检索 (一)检索策略的制定 这是关键,要求查全和查准。推荐Mesh 联合 free word 检索。 (二)文献检索,获取摘要和全文 国内的有维普全文VIP,CNKI,万方数据库,外文的有medline ,SD, OVID 等。 (三)文献管理 强烈推荐使用endnote , procite , noteexpress 等文献管理软件进行检索和管理文献。 查找文献全文的途径: 在这里,讲一下找文献的过程,以请后来的战友们参考(不包括网上有电子全文的):1.查找免费全文: (1)在 pubmed center 中看有无免费全文。有的时候虽然没有显示 free full text ,但是点击进去看全文链接也有提供免费全文的。我就碰到几次。 (2)在 google 中搜一下。 少数情况下, NCBI 没有提供全文的, google 有可能会找到,使用“学术搜索”。本人虽然没能在google 中找到一篇所需的文献,但发现了一篇非常重要的综述,里面包含了所有我需要的文献(当然不是数据),但起码提供了一个信息,所需要的文献也就这么多了,因为老 外的综述也只包含了这么多的内容。这样,到底找多少文献,找什么文献,心里就更有底了。(3)免费医学全文杂志网站。。提供很过超过收费期的免费全文。 2.图书馆查馆藏目录: 包括到本校的,当然方便,使用pubmed 的linkout 看文献收录的数据库,就知道本校的是否有 全文。其它国内高校象复旦、北大、清华等医学院的全文数据库都很全,基本上都有权限。上 海的就有华东地区联目、查国内各医学院校的图书馆联目。这里给出几个: (1)中国高等院校医药图书馆协会的地址:,进入左侧的“现刊联目” ,可以看到有“现刊联 目查询”和“过刊联目查询” ,当然,查询结果不可全信,里面有许多错误。本人最难找 的两篇文章全部给出了错误的信息(后来电话联系证实的)。 (2)再给出两个比较好的图书馆索要文献的email 地址(有偿服务),但可以先提供文献,后汇钱,当然做为我们,一定要讲信誉吆。一是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信息部:,电话:;

META分析步骤

(1)明确简洁地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2)制定检索策略,全面广泛地收集随机对照试验。 (3)确定纳入和排除标准,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 (4)资料选择和提取。 (5)各试验的质量评估和特征描述。 (6)统计学处理。 a.异质性检验(齐性检验)。 b.统计合并效应量(加权合并,计算效应尺度及95%的置信区间)并进行统计推断。 c.图示单个试验的结果和合并后的结果。 d.敏感性分析。 e.通过“失安全数”的计算或采用“倒漏斗图”了解潜在的发表偏倚。 (7)结果解释、作出结论及评价。 (8)维护和更新资料。 提高国内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的质量 何成奇,赵晓玲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中心,四川省成都市610041) [摘要] 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Meta-分析结果与国际公认的大样本RCT结果一起被各国列为最高等级的证据,可为临床实践和卫生决策提供更真实的科学依据,引导临床医师在实践中做出正确的决策。但质量差的Meta-分析反而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国外Meta-分析方法的应用已趋于成熟和规范。然而目前国内由于应用时间不长,且缺乏统一规范的实施标准,文献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方面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陷。探讨如何提高国内RCT Meta-分析的质量,尽快与国际接轨,以便为循证医学、药学提供更科学真实的证据。以进行RCT Meta-分析的步骤为线索,对国内Meta-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进行了综述。具体内容包括:提出一个好问题(研究目的),全面收集相关的RCT,制定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正确提取数据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RCT进行质量评价,应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必须进行敏感性分析,根据结果做出正确、全面的结论。一篇理想的RCT Meta-分析应当纳入当前所有的高质量的同质研究,无发表偏倚,使用正确的模型和统计学方法,并对结果做出全面的论述。也就是说只有尽量满足进行Meta-分析每一步所需的条件,才能逐步提高Meta-分析的质量,

Meta分析的完整步骤,DOC

Meta分析的完整步骤,根据个人的体会,结合战友的经验总结而成,meta的精髓就是对文献的二次加工和定量合成,所以这个总结也算是对战友经验的meta分析吧。 一、选题和立题 (三)制定纳入排除标准。 二、文献检索 (一)检索策略的制定 这是关键,要求查全和查准。推荐Mesh联合freeword检索。

(二)文献检索,获取摘要和全文 国内的有维普全文VIP,CNKI,万方数据库,外文的有medline,SD,OVID等。 (三)文献管理 强烈推荐使用endnote,procite,noteexpress等文献管理软件进行 了一篇非常重要的综述,里面包含了所有我需要的文献(当然不是数据),但起码提供了一个信息,所需要的文献也就这么多了,因为老外的综述也只包含了这么多的内容。这样,到底找多少文献,找什么文献,心里就更有底了。

2.图书馆查馆藏目录: 包括到本校的,当然方便,使用pubmed的linkout看文献收录的数据库,就知道本校的是否有全文。其它国内高校象复旦、北大、清华 根据地址来确定是否是同一作者。 5.查找杂志的网址,给主编发信求取全文。这里我就不讲查找的方法了,DXY中有许多帖子。我的一篇全文就是这样得到的。

6.向国外大学里的朋友求助。国外大学的图书馆一般会通过馆际互借来查找非馆藏文献,且获得率非常高。我的三篇文献是通过这一途径得到的。 如果还是找不到,那就……我也没辙了,还有朋友如有其他的方法, 法”; ⑤各组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等是否相似; ⑥除进行研究的治疗手段不同外,其它的治疗是否一致; ⑦治疗作用大小; ⑧治疗效果的评价是否准确;

Meta分析的完整步骤修订稿

M e t a分析的完整步骤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Meta分析的完整步骤 Meta分析的完整步骤,根据个人的体会,结合战友的经验总结而成,meta的精髓就是对文献的二次加工和定量合成,所以这个总结也算是对战友经验的meta分析吧。 一、选题和立题 (一)形成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 系统评价可以解决下列临床问题: 1.病因学和危险因素研究; 2.治疗手段的有效性研究; 3.诊断方法评价; 4.预后估计; 5.病人费用和效益分析等。 进行系统评价的最初阶段就应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精确描述,包括人群类型(疾病确切分型、分期)、治疗手段或暴露因素的种类、预期结果等,合理选择进行评价的指标。 (二)指标的选择直接影响文献检索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关系到制定检索策略。(三)制定纳入排除标准。 二、文献检索 (一)检索策略的制定

这是关键,要求查全和查准。推荐Mesh联合freeword检索。 (二)文献检索,获取摘要和全文 国内的有维普全文VIP,CNKI,万方数据库,外文的有medline,SD,OVID等。(三)文献管理 强烈推荐使用endnote,procite,noteexpress等文献管理软件进行检索和管理文献。 查找文献全文的途径: 在这里,讲一下找文献的过程,以请后来的战友们参考(不包括网上有电子全文的): 1.查找免费全文: (1)在pubmedcenter中看有无免费全文。有的时候虽然没有显示 freefulltext,但是点击进去看全文链接也有提供免费全文的。我就碰到几次。(2)在google中搜一下。 少数情况下,NCBI没有提供全文的,google有可能会找到,使用“学术搜索”,进入左侧的“现刊联目”,可以看到有“现刊联目查询”和“过刊联目查询”“我的论坛”中查看帖子,有的很快就把下载链接发过来了,不要一味只看邮箱。 4.实在不行,给作者发email。这里给出一个查作者email的方法,先在NCBI中查出原文献作者的所有文章,注意不要只限于第一作者,display,abstract,并尽可能显示多的篇数,100,200,500。然后在网页内查找“@”,一般在@前的

Meta分析系列之一_Meta分析的类型_曾宪涛

·循证理论与实践· Meta分析系列之一:Meta分析的类型 曾宪涛,冷卫东,郭毅,刘菊英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055(2012)01-0003-03 证据是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cine,EBM)的核心,基于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是当前公认的最高级别证据。近些年来,随着Meta分析的不断推广,国内Meta分析大量涌现,这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但因制作者的水平各异,使得Meta分析的质量良莠不齐,也给临床实践中使用者的选择带来了疑惑;再者,Meta分析只有真正走向临床并正确的使用,才能体现其价值,而当前Meta分析的应用较少。鉴于此,我们拟从Meta分析的类型、相关软件、原始研究质量评价、报告规范、Meta分析的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一个系列的讲解,以期为使用者提供参考。 本文作为第一篇,我们将对Meta分的起源和发展进行简要回顾后,对当前存在的Meta分析类型进行一个简介。希望通过本系列,使相关的读者能够撰写出较高质量的Meta 分析并能将其在临床工作中进行运用。 1起源及发展 Meta分析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著名统计学家Pear-son,他于1904年在研究“血清接种预防肠热病的疗效”研究中用这一方法将接种肠热病疫苗与生存率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行了合并[1];1907年,Goldberger制作了特定的标准对所发表的有关伤寒杆菌尿毒症的文献进行选择及资料的提取分析,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被认为达到了当今Meta分析的基本要求[2];1920年,著名统计、遗传学家Fisher提出了“合并P值”的思想[3],被认为是Meta分析的前身;1930年开始,Meta分析开始广泛应用了社会科学领域[2]。 直到1955年,Beecher[4]发表了医学领域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Meta分析,用以评价安慰剂的疗效,并给予了Meta分析初步的定义;之后Meta分析在社会学领域再次得到发展,这一术语由英国教育心理学家Glass[5]于1976年命名并将其定义为:“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large collection of analysis results from individual studies for the purpose of integrating the findings”。此后,关于Meta分析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不少方法学家亦都对其下过定义,但都倾向于“Meta分析是对以往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定量综合的统计学方法”这一含义[3]。 如今,Meta分析在医学领域应用最为广泛,应用最多的是对干预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的评价,在观察性研究和交叉对照研究中也得到推荐[6]。自Archie Cochrane奠定“循证医 基金项目:湖北医药学院2010年教学研究项目(2010017);湖北医药学院2011年度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1CZX01);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2011年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1QD01;2011QD05)。 作者单位:442000十堰,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口腔科(曾宪涛,冷卫东);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郭毅);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麻醉科(刘菊英)。 通讯作者:刘菊英,E-mail:liu6119@163.com doi:10.3969/j.issn.1674-4055.2012.01.002 学”思想以来,Meta分析已成为临床证据的重要来源之一[7]。 2单组率的Meta分析 单组率的Meta分析,是一种只提供了一组人群的总人数和事件发生人数,不像其它类的Meta分析有两组人群,多为患病率、检出率、知晓率、病死率、感染率等的调查,基于的原始研究为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目前,对各独立样本中效应量为率的同类研究资料进行Meta分析并没有比较成熟的方法,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①加权计算[8]:即根据每个独立研究的样本量大小,给予不同的权重,对各独立样本的效应量率进行合并;②直接等权相加[9]:即把各独立的结果事件直接等权相加,然后直接计算合并率,再用近似正态法计算其可信区间(95%可信区间=p ?1.96Sp);③调整后再等权相加[10]:即对各个独立研究资料的率进行调整后再行等权相加,计算出合并率的大小。 对单组率的Meta分析而言,最难的就是控制异质性,进行亚组分析和Meta回归分析是其重要的处理方法[8-9]。 3单纯P值的Meta分析 1932年,著名统计学家Fisher提出了“合并P值”的思想,被认为是Meta分析的前身[3]。但在后期的应用中许多学者发现单纯合并P值存在以下不足[11-12]:不同研究未能根据研究特点进行加权;无法获知事件的发生信息,故无法得出有任何临床意义的信息;③无法分析两个结论相反的研究;④无法进一步评价研究之间的差异。 因此,单纯行P值的Meta分析是不推荐的。但当纳入研究仅给出了P值,且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13]给出计算方法也不能计算出需要的数据,且临床实践需要合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单纯对P值进行合并。 4Meta回归分析 在Meta分析时,需分析各研究间的异质性,并对异质性的来源进行探讨,Meta回归(meta-regression)分析可评价研究间异质性的大小及来源。一般认为,Meta回归分析是亚组分析的一种扩大,主要通过对多因素的效应量进行联合分析实现,仅当Meta分析纳入的研究数量在10个以上时才行此分析[13-15,28]。 在Meta回归里,将效应估计量(如RR、OR、MD或logRR 等)作为结果变量,将可影响效应量大小的研究特征因素(“协变量”或“潜在效应量改变因子”)作为解释变量,则回归系数描述了结果变量怎样随着解释变量的单位增加而改变;其统计学差异性通过对结果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有无线性关系来确定,通过回归系数的P值来判断这种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13-15,28]。 5累积Meta分析 累积Meta分析(cumulative meta-analysis)最早应用于1981年,是指将研究资料作为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按研究开展的时间顺序及时将新出现的研究纳入原有Meta分析的一种方法[16-19,28]。因此,Meta分析每次研究加入后均重复一次Meta分析,可以反映研究结果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各研究对结

Meta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Meta分析基本步骤 (一)提出问题,拟定研究计划。 选择临床热点问题:注意时效性 (二)检索相关文献。 (三)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 (四)提取纳入文献的数据信息 a)一般要求2人进行 b)事先设计表格 (五)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a)达不到分值标准可以排除 (六)资料的统计学处理 (七)敏感性分析 (八)结果分析和讨论 一、选题与立题 a)形成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 i.疾病的病因学探讨: ii.治疗方法效果评价:某方法是否优于另一种方法; iii.诊断方法评价:某因子在某肿瘤方面的预测作用; iv.生存预后分析 进行系统评价的最初阶段就应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精确描述,包括人群特征 (疾病分型、分期)、治疗手段或暴露因素的种类、预期结果等,合理选择进 行评价的指标。 b)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平时阅读文献、科研讨论、参加学术会议等获得好的选题; 及时去Pubmed检索他人是否已发表 i.注意有无类似分析发表 ii.已发表结果评价,是否有再次分析的意义:(1)结果有无重大变化;(2)已发表结果有无缺陷 iii.对已发表2周内的文献进行评价(Letter) 二、文献检索 (一)检索策略的制定 要求查全和查准。推荐自由词(text word search)或医学主题词(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 SH))检索 (二)文献检索,获取全文 国内的有维普全文VIP、CNKI、万方数据库

外文的有Pubmed、OVID、Embase(Scopus可能包含,可以替代)等 获取全文途径: Pubmed Goole学术搜索 给通讯作者发email 向国外朋友求助 零点花园(https://www.360docs.net/doc/459568018.html,/bbs/)、丁香园等文献求助版块 (三)文献管理 推荐使用endnot、noteexpress和医学文献王等文献管理软件进行检索和管理文 献 三、纳入和排除标准 1、制定标准考虑四个方面 a)研究对象:疾病类型、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作出明确规定; b)研究设计类型:明确规定哪些类型的设计可以纳入: c)暴露或干预措施:暴露或处理的程度、一致性;干预措施的剂量、强度、病例 依从性等; d)研究结局:量化的、可比的研究结局、随访年限。 另外:类似文献的标准可作参考 2、筛选文献严格按照标准筛选文献。两名研究人员完成。 四、文献质量评价和数据收集 (一)研究的质量评价 RCT研究:包括改良版Jadad量表(1-3分视为低质量,4-7分视为高质量)和Cochrane Handbook 5.0 RCT 质量评价等。 改良版Jadad量表: 1.随机序列的产生: a)恰当: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或类似方法(2分) b)不清楚:随机实验但未描述随机分配的方法(1分) c)不恰当:采用交替分配的方法如单双号(0分) 2.随机化隐藏: a)恰当:中心或药房控制分配方案,或用序列编号一致的容器,现场计算机 控制,密封不透光的信封或其他使临床医生和受试者无法得知分配序列的 方法(2分) b)不清楚:只表明使用随机数字表或其他随机分配方案(1分) c)不恰当:交替分配、病例号、星期日数、开放式随机号码表、系列编码信 封以及任何不能防止分组的可预测性的措施(0分) d)不使用(0分) 3.盲法:

Meta分析的步骤

M e t a分析的完整步骤 一、选题和立题 (一)形成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 系统评价可以解决下列临床问题: 1.病因学和危险因素研究; 2.治疗手段的有效性研究; 3.诊断方法评价; 4.预后估计; 5.病人费用和效益分析等。 进行系统评价的最初阶段就应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精确描述,包括人群类型(疾病确切分型、分期)、治疗手段或暴露因素的种类、预期结果等,合理选择进行评价的指标。 (二)指标的选择直接影响文献检索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关系到制定检索策略。 (三)制定纳入排除标准。 二、文献检索 (一)检索策略的制定 这是关键,要求查全和查准。推荐Mesh联合freeword检索。 (二)文献检索,获取摘要和全文 国内的有维普全文VIP,CNKI,万方数据库,外文的有medline,SD,OVID等。 (三)文献管理 强烈推荐使用endnote,procite,noteexpress等文献管理软件进行检索和管理文献。 查找文献全文的途径: 在这里,讲一下找文献的过程,以请后来的战友们参考(不包括网上有电子全文的): 1.查找免费全文: (1)在pubmedcenter中看有无免费全文。有的时候虽然没有显示freefulltext,但是点击进去看全文链接也有提供免费全文的。我就碰到几次。 (2)在google中搜一下。 少数情况下,NCBI没有提供全文的,google有可能会找到,使用“学术搜索”。本人虽然没能在google中找到一篇所需的文献,但发现了一篇非常重要的综述,里面包含了所有我需要的文献(当然不是数据),但起码提供了一个信息,所需要的文献也就这么多了,因为老外的综述也只包含了这么多的内容。这样,到底找多少文献,找什么文献,心里就更有底了。(3)免费医学全文杂志网站。。提供很过超过收费期的免费全文。 2.图书馆查馆藏目录: 包括到本校的,当然方便,使用pubmed的linkout看文献收录的数据库,就知道本校的是否有全文。其它国内高校象复旦、北大、清华等医学院的全文数据库都很全,基本上都有权限。上海的就有华东地区联目、查国内各医学院校的图书馆联目。这里给出几个: (1)中国高等院校医药图书馆协会的地址:,进入左侧的“现刊联目”,可以看到有“现刊联目查询”和“过刊联目查询”,当然,查询结果不可全信,里面有许多错误。本人最难找的两篇文章全部给出了错误的信息(后来电话联系证实的)。

meta分析sas程序

七:Meta分析 (一)几个概念 在讨论Meta分析的时候有必要先说明几个相关的概念,并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 1 循证医学: 指医护人员利用发表的文献证据解决临床问题对证据进行严格分级,提供指导对医学文献评价分级的实践指南,并充分考虑病人的需求和意愿解决具体临床问题和其他健康问题的医疗实践活动。 这里已发表的文献证据分级指: ?一级:所有RCT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 ?二级:单个样本量足够大的RCT。 ?三级: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 ?四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 ?五级: 专家意见。 上述的分级我们发现最好的证据是系统评价/Meta-分析,那么就有了下面的概念。 2 Systematic reviews(系统评价): 是循证医学重要的手段。是根据某一具体的临床问题,采用系统、明确的方法收集、选择和评估相关的临床原始研究,筛选出合格者并从中提取和分析数据,为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 3 Meta分析: 是在系统性综述时为了合并多个独立的研究结果,所使用的统计方法。可以将针对同一问题的,多个独立的研究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目前,国外文献常常将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交叉使用。 (二)Meta analysis原理和基本思想 在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参数时,是存在抽样误差的,并且抽样误差的大小与样本量的大小有关,样本量较大时抽样误差较小。统计学用抽样分布的理论来描述样本统计量的变化规律,从一个总体中的多次随机抽样,样本的均数和标准差服从正态分布。所以所有的点以样本量较大时的均数为轴,左右是基本对称的。 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不同的样本所对应的总体均数是否相等进行检验,结果说明这多个样本对应的总体均数是相同的。用这些样本的信息来估计总体的均数和标准差,使总体的样本量增大,这样做的结果是提高了估计的精度。 理想状态下我们把不同作者对相同问题进行的研究可以看作从同一总体中进行抽样得到的一个随机样本,如果他们都是按照相同的设计得到的研究结果,并且我们可以找到每一项研究的结果,这样就可以根据上面的原理得到一个更为可靠的结果。 实际情况是不同作者:所使用的设计方案会有一定的差别,选择的实验对象有所不同,研究结果不一定都能发表到专业杂志上。因此实际能够得到的资料可能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有偏性的,如阳性结果的文章,以及和目前大家普遍能够接受的观点一致的文章可能更容易发表在专业杂志上。 Meta analysis的目的就是: ①增加统计功效。 ②解决各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 ③寻求新的假说。 (三)实例分析---戒烟对肺功能的影响 肺功能的检测是COPD诊断和病程进展评估的最为重要的指标,因此戒烟对COPD发病和死亡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肺功能的研究得到一个初步结论。目前戒烟的作用相比持续吸烟者来说,不同研究的结论有所差异。而且在一些人群中认为,如果是长期吸烟者,突然戒烟会造成机体功能紊乱,死亡时间可能提早。因此,本文将应用系统综述的方法,对中国大陆地区所有已发表在专业杂志上的有关文献进行相关meta分析,对戒烟对肺功能 FEV1,FEV1%,FVC,MMEF ,MVV和RV/TLC%等肺功能指标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怎样做meta分析

怎样做m e t a分析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Meta分析的完整步骤,根据个人的体会,结合战友的经验总结而成,meta的精髓就是对文献的二次加工和定量合成,所以这个总结也算是对战友经验的meta分析吧。 一、选题和立题(一)形成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系统评价可以解决下列临床问题: 1.病因学和危险因素研究; 2.治疗手段的有效性研究; 3.诊断方法评价; 4.预后估计; 5.病人费用和效益分析等。进行系统评价的最初阶段就应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精确描述,包括人群类型(疾病确切分型、分期) 、治疗手段或暴露因素的种类、预期结果等,合理选择进行评价的指标。(二)指标的选择直接影响文献检索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关系到制定检索策略。(三)制定纳入排除标准。 二、文献检索(一)检索策略的制定这是关键,要求查全和查准。推荐M e s h联合f r e e w o r d检索。(二)文献检索,获取摘要和全文国内的有维普全文VIP,CNKI,万方数据库,外文的有medline ,SD,OVID等。

(三)文献管理强烈推荐使用endnote,procite,noteexpress等文献管理软件进行检索和管理文献。查找文献全文的途径:在这里,讲一下找文献的过程,以请后来的战友们参考(不包括网上有电子全文的): 1.查找免费全文:(1)在pubmed center中看有无免费全文。有的时候虽然没有显示free full text,但是点击进去看全文链接也有提供免费全文的。我就碰到几次。(2)在g o o g l e中搜一下。少数情况下,NCBI没有提供全文的,google有可能会找到,使用“学术搜索”。本人虽然没能在google中找到一篇所需的文献,但发现了一篇非常重要的综述,里面包含了所有我需要的文献(当然不是数据),但起码提供了一个信息,所需要的文献也就这么多了,因为老外的综述也只包含了这么多的内容。这样,到底找多少文献,找什么文献,心里就更有底了。 2.图书馆查馆藏目录: 包括到本校的,当然方便,使用pubmed的linkout看文献收录的数据库,就知道本校的是否有全文。其它国内高校象复旦、北大、清华等医学院的全文数据库都很全,基本

meta分析一般步骤

随着Meta分析的不断推广,国内涌现了大量meta分析,为临床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本文对Meta分析的一般步骤进行介绍,使读者能对Meta分析有一个初步了解,方便日后撰写相关论文。 Meta分析的一般步骤包括: 1. 确定主题: 主题应从PICOS五个方面加以考虑:Participants,研究者需考虑研究对象的疾病特征(组织学类型、病情等)和社会人口学特征(种族、年龄、性别等);Intervention,干预手段,临床研究中主要指治疗方法;Comparison,对照组特征;Outcome,结局指标,应注意定义明确,同时考虑结局指标是二分类还是连续型变量,对后期数据提取和统计分析非常重要;Study,研究类型,考虑纳入RCT、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者是横断面研究? 选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重要性、创新性、合理性(有合适的原始论文并保证一定数量)、问题清楚、结局明确。 确定主题后,Meta分析的题目便可确定,如:To assess the effects of[intervention] for [health problem] in [types of people,disease or problem and setting if specified]: a meta-analysis of [study type]学meta分析,加Q 2984891249 2. 确定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同样从PICOS五个方面加以考虑,并根据检索到的文章进行

适当修正。此处不再赘述。 3. 制定检索策略、检索文献: 检索策略的制定主要从3方面进行考虑:①检索词:结合主题进行考虑,并以恰当逻辑关系词进行连接;②数据库选择:中文通常为万方、维普、CNKI、SinoMed,英文有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③其他:语言、发表年限有无限制。学meta分析,加Q 2984891249 文献检索的原则为多途径、最大限度收集资料,保证查全,同时兼顾查准; 注意:制定好检索策略,进行“试运行”,根据检索结果不断修正检索策略。 4. 筛选文献: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并注意记录排除原因。需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对不一致结果通过讨论解决或找第三人裁决。 5. 入选文献质量评价: 对于RCT有Jadad标准、Delphi清单、Consort声明等,对于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有Newcastle-OttawaScale。 6. 数据提取: 主要包括文献基本信息(作者、发表时间、刊物等)、研究类型和方法学特征、研究对象特征(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诊断标准、对照的选择标准等)、干预措施和结局指标测量、效应指标、样本量等。

meta分析的写作思路

收集整理丁香园的关于meta分析的写作!! 一、新手meta分析上路(一):选题 现在读研的很多学生甚至临床上的医生,迫于某些压力或者是个人兴趣(找虐型),开始学习meta分析,理想的发篇SCI文章,不济的也当学个技术,技多不压身。为什么会找meta做为切入点呢,江湖传言此乃发文神器,某大仙一年发十篇meta的也不是少见。感觉它不用做实验,窝在家一股脑的看文献,整理整理数据,也不耗钱,真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尤其适合苦逼的临床医生。也不用养老鼠闻味道,不用陪细胞过夜,不用天天WB,PCR,转染,过表达,etal。长期接触这些生物试剂能活下来的都是命大。。。。。 所以聪明的中国人开始走上了meta这道“不规路”,早上发,中午发,天天发,发。。。。 好了,扯了那么多没用的,入正题,想发一篇文章,首先是要选好一个题目。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你今天选题的高度决定了你日后发文的高度。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好好选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一碗鸡汤)。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选题呢?结合我个人的经验,我认为良好的优质的题目有以下几个特点: 1.是临床现有的争议点,大家对此还不是很统一,指南也模棱两可。 2.对现有的操作的一种challenge,如果你的meta能改变某种临床行为,那你屌了。 3.之前已经有篇meta了,但后来因为加入新的articles,挑战了之前的结果,能引起一定的讨论。 当然,这些题目都很难找,因为不仅国人“沉迷”meta,老外也不甘落后的。现阶段大部分multi-centersRCTs都是国外研究机构发表的,他们一般在进行临床研究的同时,已经将其meta分析的文章也顺带做了,RCTs发表同时将meta分析也扔出去。所以好题目都被他们抢了,我们只能捡些他们不要的(这是一个忧伤的故事)。 不管如何,我们还是要掌握一些选题的技巧和原则,指不定那一天就让我们碰上了一个好题目也不一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星爷如是说)。我有几个渠道和方式来选择题目(主要指干预方面的meta): 1.看本专业Top临床期刊最新的articles和review,如我是神经科的,我就去多逛逛Neurology,Stroke, Movementdisorder等专科杂志最新的RCTs和综述,尤其是综述里面治疗的那一部分。同时也可以逛逛4大临床期刊(是那4大?不知道,那去搬砖吧)里面关于本专业的一些articles和review。 2.看指南的治疗部分,如XX治疗方式XX病最近有研究表示有效或无效,但缺乏足够的证据,有争议(看到有争议,眼睛都亮了),那就是我们的切入点。但因为指南具有滞后性,所以指南里面提到的可能都已经被人下手了。 说了那么多,大家不要想了,去选题吧。 二、新手meta分析上路(二):检索文献 在我们选好题目后,接下来就进入检索文献这一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