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腹股沟阴囊疝的防治
猪腹股沟阴囊疝的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

猪腹股沟阴囊疝的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作者:李小梅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7年第05期摘要:腹股沟阴囊疝是猪比较容易发生的一种外科病,是由于腹腔脏器(往往是小肠)通过鞘膜管进入鞘膜腔而导致。
该病会对猪的外观和肉品质量产生影响,阻碍生长发育,尤其是发生嵌顿时,会导致机体发生死亡,对养猪业造成一定的危害。
现总结该病的防治措施,供广大养猪户参考。
关键词:猪;腹股沟阴囊疝;临床症状;临床诊断;治疗措施;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7)05-0129-011 临床症状一般来说,病猪在临床上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往往是一侧或者两侧的阴囊有所增大,尤其是在拱腹、撕咬、打架等情况下由于腹内压明显增大而导致疝囊明显增大。
对阴囊进行触诊,发现硬度不同,能够触摸到疝的内容物(往往是小肠),如果将其两后肢提起,往往会使疝内容物还纳到腹腔,从而使阴囊明显缩小,但将其放下后或者腹压增大时又会恢复成原状。
个别病猪甚至会形成嵌闭性疝,肠管与阴囊壁之间发生局部或者广泛性黏连,此时病猪会表现出腹痛,并出现轻度跛行,然后才能够被发现,或者是在疝内容物进入到阴囊内才能够被饲养员注意,耽误治疗。
2 临床诊断病猪在临床上精神状态较好,食欲基本正常,阴囊表面发生局限性的卵圆形肿胀,患侧阴囊有所增大下垂,用手触摸质地柔软,并出现音响,具有可复性,对阴囊进行听诊能够听到肠蠕动音。
如果病猪在仰卧时,脱出的肠管能够自行还纳到腹腔,从外面能够触摸到呈不规则方形的腹股沟外环(疝轮),长度在3 cm左右,宽度在2.5 cm左右,即表面没有发生肠黏连,从而可判断发生可复性腹股沟阴囊疝。
如果无法自行复位,且触摸具有热痛感,并发生炎症,就可能是肠管与阴囊之间发生黏连,此时就要立即采取手术治疗。
3 治疗措施术前准备。
病猪术前要进行24 h禁食,只供给清洁饮水。
然后准备长度超过1 m、直径大约为20 cm的木桩或者树木,并根据猪大小选择适宜粗细的绳子,一般可准备2根长度在1 m 左右、直径为1~2 cm的保定绳。
公猪阴囊疝

小公猪阴囊疝的诊治疝又称为赫尔尼亚,是指腹腔脏器从自然孔道或病理性破裂孔脱到皮下或邻近的解剖腔内。
各种家畜均可发生,但以猪、牛、羊、马更为多见,小动物犬、猫及野生动物也常发生。
疝由疝轮(孔)、疝囊、疝内容物构成。
猪阴囊疝主要是指肠管经腹股沟管口脱入鞘膜腔内(阴囊内),临床上主要多见去势前的小公猪,以我市一母猪场的统计,发病率在5%~10%之间,处理不当或不处理可导致猪只的生长缓慢,影响仔猪销售,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早期及时正确的治疗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并不会留有阴囊皮大现象。
1、发病原因1.1先天性腹股沟管口过大所致,公猪有遗传性。
正常情况下,猪胎儿的睾丸在卵受精后80~90d之间下降至腹股沟管的下方,在100d或更迟些睾丸下降至阴囊内,再经过10~15d或刚刚出生时睾丸达到完全发育,此时总鞘膜发育至足够抵抗一定的压力,至出生时或出生后,睾丸下降至阴囊,腹股沟管关闭。
若腹股沟环过大,就容易发生疝。
常在出生时发生或出生后2个月内发生。
若非两侧同时发生则多半见于左侧。
1.2后天性腹压增高,使腹股沟管扩大所致,如捕捉、爬跨、跳跃、后肢滑走或过度开张及努责等都可引起。
规模化养猪场多发。
2、症状大多数发生阴囊病猪只采食正常,精神良好,严重的可导致不食;可见一侧或两侧的阴囊增大,下垂,触摸时无热痛反应,阴囊硬度不一,可摸到疝内容物(多为小肠),如提举两后肢,常可使疝内容物回至腹腔而使阴囊缩小,但放下后或腹压加大后又恢复原发病的症状。
少数病例的肠管可与阴囊发生粘连。
在增大的阴囊部有时可听到肠蠕动音。
3、诊断根据临床症状较容易做出诊断。
阴囊增大、下垂,无热痛反应,可摸到小肠,提举两后肢,常可使疝内容物回至腹腔而使阴囊缩小,但放下后或腹压加大后又恢复原发病的症状。
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等可做出诊断。
4、治疗手术疗法是本病的根治方法。
4.1传统手术疗法(1)腹股沟管外环切开法:局部剪毛消毒及麻醉。
先在患部表面将内容物送回腹腔,然后在患侧外环处与体轴平行切开皮肤,露出总鞘膜,将其剥离至阴囊底提起睾丸及总鞘膜,再将睾丸向一方向捻转数圈,在靠近外环处贯穿结扎总鞘膜及精索,在结扎线下方1~2cm 处剪断总鞘膜,除去睾丸及总鞘膜,将断端塞入腹股沟管内。
猪的疾病 猪腹股沟阴囊疝 的知识和防治

猪的疾病猪腹股沟阴囊疝的知识和防治一、概述:腹股沟阴囊疝是肠管通过腹股沟管进入腹股沟内或进入阴囊的疾病。
腹股沟阴囊疝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临诊多见先天性的。
腹股沟管位于腹壁内靠近耻骨部,是由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构成的漏斗状裂隙,腹股沟管朝向腹腔面有一椭圆形腹股沟内环,而朝向阴囊面有一裂隙状的腹股沟外环。
当腹股沟管内环过大,肠管可通过大的内环进入腹股沟管至阴囊而发病。
二、病原:暂无资料。
三、流行病学:四、临床症状:患侧阴囊肿胀,紧张发亮,触之柔软有弹性,无热痛,有发硬、敏感,听诊有肠蠕动音。
提起小猪后肢,可将疝内容物还纳到腹腔。
但放下后肢或腹压增大疝囊又增大。
如果发生嵌闭性阴囊疝,病猪全身症状明显,出现剧烈的腹痛、呕吐,不愿运动,行走时两后肢分开,阴囊皮肤紧张、浮肿,阴囊皮肤发凉,此时多数肠管与阴囊壁有粘连。
严重者肠管、阴囊壁、睾丸坏死。
五、诊断鉴别:根据临诊症状和对阴囊的检查不难做出诊断。
六、病理变化:七、防治措施:可复性腹股沟阴囊疝,多数为先天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可自愈。
疝孔过大或嵌闭性阴囊疝,宜尽早手术治疗。
将患猪倒立保定或仰卧保定,术部剪毛、消毒,局部麻醉,从腹股沟的前方连合处开始沿精索切开皮肤和筋膜,而后将总鞘膜剥离出来,用手将鞘膜腔的肠管送回腹腔,从鞘膜囊的顶端沿纵轴捻转,在靠腹股沟环处将精索结扎。
若有粘连现象,宜小心剥离,以防剥破肠管,剥离后将其还纳腹腔,在确定内容物全部还纳腹腔后,在总鞘膜和精索上打一双重结,然后切断,撒布消炎药,缝合皮肤,外涂碘酊。
对于未去势的公猪,可同时摘除睾丸。
术后应加强护理,不宜喂得过饱,应限制剧烈活动,防止腹压过高和感染。
手术治疗仔猪阴囊疝

手术治疗仔猪阴囊疝笔者在兽医临床实践中手术治疗仔猪阴囊疝156例,治愈154例,治愈率达98.7%。
现介绍如下:一、症状及诊断仔猪阴囊疝绝大多数为一侧可复性阴囊疝,患侧阴囊增大下垂,触诊柔软带有音响,有时可摸到含有少量气体的肠管或看到下垂于阴囊底的肠管蠕动;听诊阴囊部有肠蠕动音。
倒提患猪后肢,脱出的肠管则自行还纳于腹腔。
局部无热无痛,也无全身反应。
二、治疗方法1.保定最佳的保定姿势为头低尾高的保定姿势。
小龄猪,保定人员可将猪倒提起来,使头朝下,腹部向着术者;较大仔猪可用倒吊保定法将猪倒吊保定。
2.切口位置腹股沟管外环相应的部位。
3.消毒局部剃毛,用5%的碘酊涂擦术部。
4.麻醉用3%的普鲁卡因10~15毫升局部浸润麻醉。
5.手术操作用食指探索其腹股沟外环,并在该处作一个与腹中线平行的切口,长5~10厘米。
为安全起见,可将该处皮肤提起,行皱襞切开。
中、小仔猪,只需切透皮肤、皮下组织及浅层肌肉,然后用消毒的手指或止血钳尖或刀柄向上方钝性剥离出包有精索和睾丸的总鞘膜,一定要保持总鞘膜的完整,再向下剥离至深处,可见椭圆形的腹股沟环,当猪叫唤时腹压加大,腹股沟管(或鞘膜管)内肠管(或网膜)突出于切口处,清晰可见。
叫唤停止时,肠管(或网膜)可自行还纳于腹腔。
还纳肠管时,术者要趁猪不叫唤时,将腹股沟管内的总鞘膜管连同管内精索和睾丸逐步拉出切口,术者可用右手捏住总鞘膜及睾丸,不断捻转,左手沿总鞘膜顺精索向腹腔内撸挤肠管,以确实还纳肠管(或网膜)于腹腔,然后用带线的缝针穿过总鞘膜和精索,进行总鞘膜和精索的结扎。
剪断缝线的游离端,留下带针端缝线,以便用此缝线继续缝合腹股沟管疝环。
在结外侧1厘米处剪断总鞘膜及鞘膜内的精索,摘除睾丸。
将此精索断端堵塞于腹股沟管内环处。
用结扎总鞘膜和精索的缝线对腹股沟管内环缝合数针,将总鞘膜及精索断端固定于此。
然后清理创部撒青霉素粉,对皮肤切口作结节缝合,在最低处留下一针不缝,作为排液孔。
猪疝气病的临床症状综合疗法和预防措施

猪疝气病的临床症状综合疗法和预防措施1. 引言1.1 什么是猪疝气病猪疝气病,又称为疝气或肠疝,是一种常见的猪类消化系统疾病,是由于腹壁缺陷引起的肠管向腹膜囊内突出所致。
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仔猪和生长发育较快的猪只身上,尤其是出生后1-3周及生长发育迅速阶段。
猪疝气病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产管理不当以及营养不良等。
猪疝气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为疝气会导致猪只生长受阻、发育不良,甚至引起并发症导致死亡。
猪疝气病的症状包括腹部肿块、食欲不振、消瘦、腹部疼痛、排便困难等,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及时诊断、治疗和预防猪疝气病对于猪类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
在接下来的我们将详细介绍猪疝气病的临床症状、综合疗法和预防措施。
1.2 猪疝气病的危害猪疝气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类传染性疾病,由猪疝气病菌引起,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或直接接触感染。
猪疝气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损失:猪疝气病会导致猪只生长缓慢、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造成养殖户经济上的损失。
2. 健康危害:猪疝气病会导致猪只精神萎靡、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其他疾病,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影响猪只的健康状况。
3. 传染风险:猪疝气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易在猪只间传播,一旦发生疫情可能会对养殖场的整体生产造成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猪疝气病的危害不容忽视,对猪的生产和养殖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对于维护猪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2. 正文2.1 临床症状猪疝气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类疾病,其临床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腹部肿胀:猪疝气病的最常见症状之一是腹部肿胀。
病猪腹部出现明显的胀大,触摸腹部会感觉硬而且有明显的压痛感。
2. 体重下降:患有猪疝气病的猪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减弱等症状,导致体重下降。
3. 呼吸困难:由于腹部压迫膈肌,病猪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严重影响呼吸系统功能。
猪疝气怎么治疗?不治疗会死吗?.doc

猪疝气怎么治疗?不治疗会死吗?概述:生猪在生长过程中,先天性的脐带轮发育不够完全,轮孔特别宽大,这样的化肠管就会容易通过,还有一种是生猪自身的脐带轮闭合情况不好,猪在幼龄阶段,贪吃不消化,从而导致肠管由脐带部位脱出,出现疝气症状。
那么,猪疝气怎么治疗?疝气猪不治疗多久会死?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猪疝气怎么治疗?疝气的主要治疗措施是手术治疗。
术前病猪需要停食一天,手术时采取仰卧保定,对手术部位进行剪毛、清洗和消毒处理,再对病猪进行麻醉,使用1%普鲁卡因10-15mL进行浸润性的麻醉。
对疝气部位的皮肤进行纵向切开,这时候需要注意到不能够伤害到囊内的器官,其次应把囊内的内容物还纳到腔体内,在腔体内撒上一些青霉素粉,然后按程序进行术部缝合。
猪疝气不治疗会死吗?会的。
猪疝气长久不治疗,多数就导致最终死亡。
猪疝气有几种?如何区分?1.脐疝:多发生在仔猪。
主要是脐孔闭锁不全或完全没有闭锁,在有较剧烈的活动时腹腔内压增高,而使部分肠管掉进脐部皮下而形成脐疝。
病猪脐部出现核桃大或鸡蛋大甚至拳头大的半圆形肿胀,柔软,热痛不明显,在肿胀处可听到肠蠕动音。
肠管没有嵌闭在脐孔中时,病猪几乎无任何反应;当肠管嵌闭在脐孔中时,肿胀硬固,有热痛,病猪腹痛不安,有时呕吐。
2.腹壁疝:主要是由于外界的钝性暴力如冲撞、踢打等作用于软腹壁,使皮下的肌肉、健膜等破裂,造成肠管脱入皮下。
形成腹壁疝。
发病后可看到在受伤后的腹壁上出现球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的柔软肿胀,小的如拳,大的如小儿头。
肿胀界限情楚,热痛较轻,用力按压时随着其内容物还纳入腹腔而使肿胀变小,触诊可发现腹壁肌肉的破裂口。
3.腹股沟阴囊底:主要是公猪腹股沟管过大,肠管特别是小肠从腹股沟管掉进阴囊内而发病。
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才发生的。
病猪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阴囊增大,腹压增大时症状加重,触诊时硬度不一。
可摸到疝内容物,也可以摸出睾丸。
将两后肢提举时,可使增大的阴囊缩小而达到自然整复的目的。
猪脐疝最简单的方法,猪疝气不治疗多久会死

猪脐疝最简单的方法,猪疝气不治疗多久会死首先将猪仰卧保定,并对手术的部位进行剪毛、清洗和消毒处理,接着麻醉病猪纵向切开疝气部位的皮肤,把囊内的内容物还纳到腔体内后撒上一些青霉素粉,最后再缝合即可。
一般猪受到了冲撞、踢打等作用后,腹壁皮下肌肉等处就会产生破裂并形成病理性孔道,当猪奔跑后,腹压就会增高然后就会出现猪脐疝。
一、治疗猪脐疝最简单的方法1、治疗猪脐疝的方法(1)一般治疗猪脐疝的方法就是手术治疗。
(2)方法:首先将猪仰卧保定,对需要进行手术的部位进行剪毛、清洗和消毒处理,并对病猪进行麻醉(10-15ml1%普鲁卡因浸润性麻醉),接着纵向切开疝气部位的皮肤,将囊内的内容物还纳到腔体内后撒上一些青霉素粉,然后进行术部缝合即可。
(3)注意事项:病猪在手术前需要停食一天;在切开疝气部位的皮肤时,不能伤害到囊内的器官。
2、引起猪脐疝的原因当猪的生理性孔道闭锁不全或完全没有闭锁,或者受到外界钝性暴力作用(冲撞、踢打等作用)时,腹壁皮下的肌肉、腱膜等处产生破裂,就形成了病理性孔道。
在奔跑、捕捉、按压等情况下,猪腹压就会增高,当腹腔脏器通过生理性或病理性的孔道进入皮下后就会出现猪脐疝。
二、猪疝气不治疗多久会死1、不治疗猪疝气的死亡时间当猪患上猪疝气后没有固定的死亡时间,但是长期不治疗猪疝气就会导致猪死亡,所以一旦发现病症后需要立马进行治疗。
2、猪疝气的症状(1)猪疝气多发生在20公斤以下仔猪中,猪的脐部会出现大小不等的隆起圆形物,触摸柔软,无痛,无热。
当挤压疝囊或背卧位时,疝内容物可还纳。
在这个地方能够触摸到圆形的脐孔,如果病猪挣扎或立起时,圆形物又会隆起,这种情况被称为可复性疝。
(2)少数病例中,疝内容物会发生粘连或嵌闭,触诊囊壁紧张,压迫或改变体位时不能还纳。
如果疝内容物为肠管,猪就会有腹痛不安、饮食废绝、呕吐的症状,然后继发肠臌气导致死亡。
(3)猪腹股沟处出现了阴囊疝导致阴囊部膨大时,就可听见肠管蠕动音,但提起猪后肢或推压时声音又会消失,复原后又会出现肠管蠕动音。
猪腹股沟阴囊疝的临床症状、治疗措施及预防措施 - 养猪技术

猪腹股沟阴囊疝的临床症状、治疗措施及预防措施-养猪技术猪腹股沟阴囊疝属于一种常见多发病,是由于部分腹腔脏器被小肠通过鞘膜管钻入鞘膜腔而导致。
如果肠管进入阴囊总鞘膜内无法还纳回到鞘膜腔,而是在腹股沟内环处出现嵌闭,就会导致病猪出现停止采食、呕吐、腹痛,如果肠管嵌闭后又出现坏死,就会导致其发生内毒素性休克,最终发生死亡,严重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下面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猪腹股沟阴囊疝的临床症状、治疗措施及预防措施。
1、临床症状一般来说,病猪在临床上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往往是一侧或者两侧的阴囊有所增大,尤其是在拱腹、撕咬、打架等情况下由于腹内压明显增大而导致疝囊明显增大。
对阴囊进行触诊,发现硬度不同,能够触摸到疝的内容物(往往是小肠),如果将其两后肢提起,往往会使疝内容物还纳到腹腔,从而使阴囊明显缩小,但将其放下后或者腹压增大时又会恢复成原状。
个别病猪甚至会形成嵌闭性疝,肠管与阴囊壁之间发生局部或者广泛性黏连,此时病猪会表现出腹痛,并出现轻度跛行,然后才能够被发现,或者是在疝内容物进入到阴囊内才能够被饲养员注意,耽误治疗。
2、临床诊断病猪在临床上精神状态较好,食欲基本正常,阴囊表面发生局限性的卵圆形肿胀,患侧阴囊有所增大下垂,用手触摸质地柔软,并出现音响,具有可复性,对阴囊进行听诊能够听到肠蠕动音。
如果病猪在仰卧时,脱出的肠管能够自行还纳到腹腔,从外面能够触摸到呈不规则方形的腹股沟外环(疝轮),长度在3 cm左右,宽度在2.5 cm左右,即表面没有发生肠黏连,从而可判断发生可复性腹股沟阴囊疝。
如果无法自行复位,且触摸具有热痛感,并发生炎症,就可能是肠管.与阴囊之间发生黏连,此时就要立即采取手术治疗。
3、治疗措施术前准备。
病猪术前要进行24 h禁食,只供给清洁饮水。
然后准备长度超过Im、直径大约为20 cm的木桩或者树木,并根据猪大小选择适宜粗细的绳子,一般可准备2根长度在Im左右、直径为1~2 cm的保定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倒入适量的青霉素粉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缝合腹股沟外环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用止血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直至露出腹膜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小心割开腹膜,露出总鞘膜,将睾丸通过总鞘膜挤压出切口外。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慢慢将含有睾丸、精索的总鞘膜与腹膜分离,并牵引到切口外。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把肠管推回腹腔,确认总鞘膜内无肠管时,将总鞘膜扭转几圈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在外环处贯穿结扎总鞘膜和精索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在距结扎线2~3 cm处剪断总鞘膜和精索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3、治疗方法 目前大都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对比保守治疗有干净、彻底、 不留后遗症等优点。手术治疗的最佳体重为6-10kg,此时猪只容 易保定,便于手术,腹压不会过大,利于术后康复。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术前准备:碘酒、酒精、青霉素、注射器、缝针、缝线、手术刀片、止血钳、 剪刀。手术器械进行常规消毒。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倒立保定,术部皮肤碘酒消毒,酒精脱碘,一般不用麻醉
正常一侧在阴囊处一次性切开 皮肤、肌肉和总鞘膜,摘除睾 丸,碘酒消毒,手术结束。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术后护理:手术过后的猪应隔离饲养,避免其他健康猪啃咬伤口,猪栏应保 持干燥,不宜剧烈活动,也不应长期卧睡,热天切忌仔猪卧于污水中,术后 连续3天注射青霉素以防感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猪腹股沟阴囊疝是腹腔内脏器官经腹股沟环脱出, 进入阴囊, 俗称“漏肠”, 是猪较为常见的疾病。 1、病因 腹股沟阴囊疝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多为一侧性,先天性是由 于腹股沟管内环过大所致, 与公猪的遗传因素有关。正常情况下,猪 胎儿经过100天左右的发育, 睾丸下降至阴囊内, 再经过10~15d 天睾丸达到完全发育, 此时总鞘膜发育至足够抵抗一定的压力, 腹 股沟管闭合。若腹股沟环过大, 则容易发生腹股沟阴囊疝。后天性 腹股沟阴囊疝主要是腹压增高而引起的, 如爬跨、两前肢凌空、身 体重心向后移、腹内压加大等都会发生腹股沟阴囊疝。另外, 公猪 阉割时处理不当, 也可能发生此病。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4、预防措施 腹股沟阴囊疝多为先天性,所以一窝仔猪中出现一两头腹股 沟阴囊疝病例,为了防止下一胎类似现象发生,在母猪发情配种 时,最好更换原配公猪。对于较大规模的猪场,建议淘汰带有隐 性遗传基因的种公猪 。 仔猪在惊吓、争斗、便秘、咳嗽等应激因素的刺激下,腹压 骤升,有时会造成腹股沟内外环的撕裂或扩大,致使腹腔脏器进 入发生疝气。因此,进入猪舍的人员不宜大声说话,日常工作中 动作要轻柔,防止猪群受到惊吓,在注射、转群等需要抓仔猪时, 要稳、准、牢,并用手托住仔猪腹部,以防腹压骤升,诱发疝气。
缝合肌肉层,倒入适量青霉素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缝合皮肤,碘酒消毒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2、临床症状
公猪的阴囊疝可发生于一侧或两侧,若非两侧同时发生则多半 见于左侧,多为可复性阴囊疝, 随着体位的改变和腹内压的变化, 阴囊的大小也随之变化,用手压迫阴囊可使阴囊内的肠管进入腹腔, 停止压迫后肠管再度进入阴囊内。可复性阴囊疝对猪的生长发育 无明显的影响,只有在阴囊内的脏器过多时可影响猪的食欲及发育。 若进入阴囊总鞘膜内的肠管不能还纳回腹腔内,而在腹股沟内环处 发生钳闭时,可发生全身症状,如腹痛、呕吐、食欲废绝。当被钳 闭的肠管发生坏死时,可发生内毒素性休克而引起死亡。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在患侧腹股沟外环处的皮肤纵行切开3~5cm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2011,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