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第三讲

合集下载

科学技术史第三讲

科学技术史第三讲
古希腊科技史
科学知识是由概念和命题组成,科学概念分为基本概念和派生概念,基本概念是原始的、无需定义的概念;派生概念是用基本概念定义的概念。
科学命题分为基本命题和派生命题或公理和定理两类。公理是原始的,无需证明的命题,定理是从公理推导出来的命题。获得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是:从少数无需定义的基本概念和少数无需证明的公理(前提)出发,应用演绎推理的法则,推导出一系列定理。
3
古希腊的科学技术
4
小结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
1.米利都学派 2.毕达哥拉斯学派 3.原子论思想 4.亚里士多德主义
米利都学派
泰勒斯(Thales,约前624—546)断言所有的事物都起源于水,因此他被尊为希腊科学和哲学的鼻祖。
泰勒斯用这个假说解释了其它自然现象。如回答了大地靠什么支持这个古老问题。
泰勒斯
泰勒斯的命题中没有神话因素;
现代科学正是从泰勒斯和其同时代人的思想持续不断地传下来的。 泰勒斯关于世界万物本原是“水”的主张
米利都学派 阿拉克西米尼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空气。 阿拉克西曼德则认为万物来源于“未规定的物质”。 赫拉克利特认为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是“火”。 恩培多克勒提出了关于水、火、土、气的“四根说”。 赫拉克利特 恩培多克勒
与地球上物体的上升和下落的自然运动不同,还有一种天体所特有的永恒的均匀的圆周运动。 天体不是由地球上的四种元素组成,而是由第五种元素构成。匀速圆周运动是第五元素的性质所固有的。 由此导致两个推论: 世界结构本质上是以地球为中心,沉重的地球由于它特别的性质,正好静止于世界的中心。 把适用于地球上的科学概念和推理运用到天体上去,这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特别是把地球也看作是个天体,这是荒谬的思想。
毕达哥拉斯学派
值得注意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信仰是:一切数均可表成整数或整数之比

最新近代科技史课件1科学方法的探索PPT课件

最新近代科技史课件1科学方法的探索PPT课件

伽利略(1564—1642)
近代科学之父
实验科学
科学方法论是科学与哲学相互渗透的一个 边缘学科。
在近代初期,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大都出于 科学家,缺乏哲学的总结。而英国唯物主 义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 1561- 1626)正是在这种背景出现的试图对科学 方法论进行哲理性总结的第一人。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菲尔。观看了《大国崛 起》第一集来了解地理大发现的过程和意义。
第三讲 学习内容
一、科学方法的探索 二、技术科学的曙光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风云 四、 近代科学技术史的总结
一、 科学方法的探索
(一) 科学方法论的历史源流
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方法的一般理论。 它不仅具有直接的科学方法论的意义, 而且具有重要的科学认识论的意义。因 此,科学方法论历来为西方科学家和哲 学家所重视。
1591年,法国著名代数学家韦达(Francois Viete 1540— —1603)发表了《分析术引论》,即《美妙代数》。
英国的耐普尔(John Napier 1550-1617)于1594年发明 了对数。
在几何学方面,1615年,刻卜勒发明了《酒桶的几何学》 艺术,初步探讨了椭圆及其他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
(二)培根:要做科学上的哥伦布
培根论述了他的科学方法论 的两大基本原则:实验定性 原则与归纳推理原则。
培根把实验放在他的科学方 法论的首位,是他认为只有 实验才是确定自然事物性质 的认识基础。
(Fra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is Bacon 1561-1626)
1620年发表《新工具》、1624年发表《新大西 岛》。工具也就是方法。
我之所以 能比别人看得远 些,是因为我站在 巨人们的肩上。

科学技术史 第三讲

科学技术史  第三讲
上一页 下一页
主页
返 回
退 出
课堂练习
下列早期人类驯化的动物中,首 先在中国被驯化的是 A:犬 B:猪 C:绵羊 D:水牛 答案: BD
上一页 下一页
主页
返 回
退 出
课堂练习
下列四个文明古国或地区中,最早 进入青铜时代的是( ) A:古埃及的尼罗河流域 B:中国的黄河流域 C:印度的恒河流域 D:美索不达米亚 答案: D
上一页 下一页
主页
返 回
退 出
课堂练习
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明的错误说法是 ( ) A:中国比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早出 现蚊子 B:中国比古埃及较早进入封建社会 C:中华文明能够延续,一个重要的原 因是地理上的封闭 D:中华文明的奴隶制时代相比古埃及 要长的多 答案: AD
上一页 下一页
主页
返 回
退 出
上一页 下一页
主页
返 回
退 出
课堂教学
古代文明古国和地区
刹那间,一个浓厚 的阴影迅速在潘达瓦 上空形成,上空黑了 下来,黑暗中所有的 罗盘都失去作用,接 着开始刮起猛烈的狂 风,呼啸而起,带起 灰尘、砂砾,鸟儿发 疯地叫……似乎天崩 地裂。
上一页 下一页
主页
返 回
退 出
课堂教学
古代文明古国和地区
上一页 下一页
主页
返 回
退 出
课堂练习
在旧石器时代,广泛使用的工具, 被考古界称作石斧 被考古界称作———— 迄今发现的古埃及最古老的数学文 献是林德纸草 献是———— 可以与古埃及金字塔匹敌的是美索 不达米亚建造的叠级方尖塔 不达米亚建造的————
印度最古老的历史文献是印度 -雅利安人的作品———— 吠陀
上一页 下一页

科学技术史课件

科学技术史课件

米利都学派:泰勒斯(科学之父)
水是万物的本原; 在天文学上,预测了公元前585年5月28 日将出现日全食,并被证实
在数学上,发展了初等几何,直径平分圆周; 两线相交对顶角相等,半圆内接三角形为 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相似 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若两三角形的两底角 一边对应相等则两三角形全等;利用了影子与 实物的比例关系测量了金字塔的高度
2、天文学: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 逐渐意识到掌握季节的重要,而季节变化 与天文现象是紧密相关的。于是便开始了有意识 地观察天文现象,最初的天文学就这样诞生了。

两河流域:月盈亏,“月”为29.5、30或29天 一年12个月,354天;一周7天,一天12 小时, 每小时60分,每分60秒。 古埃及:一年=12月,1月=30日, 加5日,1年=365日 印度:1年=360日,1年又分为12个月 天文观测:两河流域:区分了行星和恒星,并取得了行星 运行的精确数据,土星379.06日,木星398.96日,误差 仅为1% 古埃及还绘制了星图


几何学方面:阿基米德确定了抛物线弓形、螺 线、圆形的面积以及椭球体、抛物面体等各 种复杂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在推演这些公式的过程中,他创立了“穷竭
法”,即我们今天所说的逐步近似求极限的
方法,因而被公认为微积分计算的鼻祖。

天文学方面:阿基米德在天文学方面也有出 色的成就。除了前面提到的星球仪,他还 认为地球是圆球状的,并围绕着太阳旋转, 这一观点比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要早 一千八百年。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没有
(3)印度
主要就是两本医学著作
5、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是一种综合 性技术,是一定社会总 体技术水平的体现。 (1)神庙:公元前7 世纪的巴比仑城达到 了顶峰

第一、二讲科学技术史通识课

第一、二讲科学技术史通识课

第二节 科学史学科的历史发展简述 一 二 三 四 五 科技史的早期发展 学科史的出现 综合性科学史的出现 科技史作为独立学科的形成 科技史与中国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科学史的意义 一 有助于理解科学技术在人类文明 进程中的作用 二 有助于素质教育:科学知识、科 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三 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加深对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理解
第四节 怎样学习这门选修课 一 多读:
北大吴国盛教授的《科学的历程》 中国科学院张柏春的《技术史研究十二讲》 中国科学院的《中国古代科技典籍通汇》 ……
二 多想 三 多讨论:欢迎同学们参加科技史 专业硕士生们的学术沙龙 四 如果有兴趣,建议作一点小课题 或者说是课程作业
第二讲 古代的科学技术
第一节 人类文明的开端
科学技术与文明
通识选修课(24课时)
主讲:万辅彬教授
广西民族大学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第一讲 绪论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史的基本概念
一 什么是科学技术史 (1)科学技术定义 历史 科学 技术
(2)科学史
(3) 技术史
二 科学技术史的分类 学科史 断代史 国别史 个案研究 人物传记 内史和外史
科技史研究内容的拓展:科技考古、传统工艺、 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科技战略、科技思想与 科技文化、STS(科学技术与社会)
一 农业生产与农业技术
二 制陶玻璃技术
香水瓶
三 青铜与金箔技术
四 建筑技术
五 天文学知识
泥板上的天文观测记录(BC1900-BC1800)
六 古印度数学知识
第三节 古希腊和罗马时代的科 学技术
一 早期自然哲学
(一)米利都学派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 (三)数学理性的萌芽 (四)古代原子论

第三讲 李约瑟之谜

第三讲 李约瑟之谜


[5] 西方人在十三世纪以前还不知道硝石为 何物,而中国早在850年的《真元妙道要略》 就记载以硝石、硫黄和木炭制成火药混合物, 1044年的《武经总要》更给出最早的军用火 药配方。

[6] 1380年前,欧洲人还无法制造出一小块 铸铁,而中国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已在工业规 模上生产铸铁了,到公元一世纪中国人已是 铸铁大师,欧洲人相比之下落后了1500年。 他还根据考古资料,将中国古代的冶炼炉与 后来西方的冶炼炉作了对比,得出结论,中 国古代和中世纪在钢铁冶炼技术方面长期处 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约瑟亲自发起并 分别就任英中友好协会会长、英中了解协会 会长,先后八次来华考察旅行,大规模地搜 集中国科技史资料,实地了解新中国的政治、 经济、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情况。1954年,李 约瑟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轰 动西方汉学界。

他在这部计有三十四分册的系列巨著中,以 浩瀚的史料、确凿的证据向世界表明:“中 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上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 识到的巨大作用”,“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 前十多个世纪,中国在科技和知识方面的积 累远胜于西方”。

林毅夫把中国没有发生科学革命的原因归结 为中国科举制度。他认为,科举制度使中国 古代的知识分子无心于投资现代科学研究所 必须的人力资本,因而,从技术性科学跃升 到现代科学的概率大大降低。这是从科技供 给不足的角度得出的结论。

周兴维和高晋康认为,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 迟缓是由于水稻文化下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萎 缩。这种水稻文化注重的是节约土地而不是 节约劳动力的技术,形成一种闭锁的路径依 赖和“听天由命”的传统,形成对科技需求 的压迫;政府强本抑末几乎把工商业的供给 抹杀殆尽。因此,没有一个企业社会,自然 也就创造不出科技的需求来。

科学技术史笔记整理版

科学技术史笔记整理版

四号字作业带开课班号(71525)、学号、姓名科学技术史第一讲:科学史学科的奠基人乔治·萨顿:1912 创办科学史杂志 ISIS科学技术的定义——科学: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技术: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自然科学史的功能——科学史可以带来对科学本身及与其相关因素的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可以作为其他相关人文学科的基础(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教育功能——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和对自然科学与人文学术两种文化之分裂的弥合。

内史:研究学科本身发展的过程外史:研究学科发展中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以及该学科在历史上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性质【科学不等于正确:判断是否科学,是依据它所用的方法,所遵循的程序】第二讲:古希腊的科学与哲学(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五世纪)古希腊文明是近代科学的思想之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腊科学的背景1.吸取了巴比伦为你们能够和埃及文明的精华2.城邦制造成的统一,但又具有多样性的文化3.奴隶制度下奴隶主有条件从事只是的创造各科学家的理论与成就——泰勒斯:万物本源是水阿那克西莱尼:万物本源是空气齐诺弗尼斯:万物本源是土赫拉克利特:万物本源是火思培多克勒:四元素说亚里士多德:四元素说欧几里德(几何学)《几何原本》(欧式几何学,公理化体系)阿基米德:杠杆定律盖伦(医生):系统地总结了希腊医学的成就创立了自身体系的医学理论托勒密:天文学家第三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屈原《天问》,涉及了自然,社会,历史,人生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总的认识中国传统科学的思维模式1.阴阳说(向阳,背阴)《诗经》西周末:阴阳二气解释春秋末: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2.五行说产生:殷商《尚书·洪范》水火木金土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无常胜3.八卦说天风水山地雷火泽代表自然界常见物质八卦互搭得六十四卦4.元气说(宋代张载元气学说)否极泰来天人关系1.天人感应夏:对超自然因素的崇拜,从“万物有灵”到“上帝”的产生商:“受命于天”,王与上帝联系方式:占卜周:天人感应学说2.天人相分“天人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3.天人相交“天之能,人故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数学、天学和地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数学、天学和地学

本书的目录结构分为若干章节,每个章节都围绕一个特定的科学领域展开, 从基础知识到高级理论,从实践应用到理论创新,层层递进,逐步深入。这种结 构不仅便于读者系统地学习各个科学领域的知识,也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 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
在数学部分,目录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数学的起源、发展和成就。从最早的 算筹、算经,到后来的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经典著作,再到宋元时期的数学高 峰,本书都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分析。这些内容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数学家的聪 明才智和卓越贡献,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数学在世界数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数学、天学和地学》是一本让我深受启发 和感动的书籍。它不仅让我重新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和独特贡献,也 让我更加珍视和尊重科技发展的历史和传统。我相信,在未来的科技发展道路上, 我们将继续汲取历史和传统的智慧,不断推动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为人类文明的 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在天学部分,目录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从古 代的观象授时、制定历法,到后来的天文仪器制造、天文观测和理论研究,本书 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的天文事件和发现,如哈雷彗星的观 测、日月食的预测等,本书更是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读。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 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成就,也能够激发读者对于天文学的兴趣 和热爱。
在阅读《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数学、天学和地学》的过程中,我 深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这些成就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也深感科技发展的连续性和传承性。中国古代科技成 就的取得,离不开前人的努力和智慧;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对历史和传 统的深入研究和借鉴。
在地学部分,目录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从古代的地理 著作、地图制作,到后来的地质研究、地理考察和地理思想的发展,本书都进行 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的地理发现和理论创新,如“风水” 理论、“五行”说等,本书更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评价。这些内容不仅展示了 中国古代地理学的独特魅力和卓越成就,也为现代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 示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4
5
古希腊的不同历史时期
雅典时期
时间:公元前5世纪开始 ——雅典逐渐在这一阶段取得了城邦盟主的地位,建立了奴隶制民主政治。 这一阶段是古希腊经济文化大繁荣时期。
2016/2/4
6
古希腊的不同历史时期
希腊化时期
时间: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 ——来自北方的马其顿王国征服了希腊,建立了地跨亚、非、欧的亚历山大 帝国。在所属的埃及境内,建立了一个希腊化的亚历山大城。这一时期 的科学技术发展到了高峰。
2016/2/4
11
古希腊科学形成的社会原因
1) 海岸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商业经济是天文学、力学和数学发达的根 本动力
2) 工商奴隶主民主政治体制为学术繁荣提供了制度保障
3) 多元的文化开放系统促进了学术交流的频繁和科学研究的进步
2016/2/4
12
这些神话人物的区别是什么?
2016/2/4
13
2016/2/4
9
古希腊科技史
我们还可以看到: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托勒密的地心说,阿里 斯塔克的日心说; 另外,古希腊人在对宇宙总的看法上真可以说 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近代自然科学和哲学,几 乎都可以在古希腊人那里找到自己的胚胎和萌芽。 自然科学知识与哲学思想交织在一起,形成古希腊 自然哲学。
2016/2/4
33
亚里士多德主义:
地球在宇宙中心的论证
亚里斯多德对地球处于宇宙中心的论证之一: 因为我们时时刻刻正好看到半个天球,所以地球 必然位于宇宙的中心。
4.
亚里士多德主义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在他的哲学 中,哲学和自然科学已开始分化。
1)在世界本源问题上,提出了两种“实体”说,并用“四因说”加以论证; 2)在宇宙结构问题上,主张地心说,建立了同心球宇宙模型,第一次把几何学和天文学结
合起来;
3)在物体运动问题上,认为物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能运动,重物坠落的速度较轻物快。
2、古希腊人开始认识到,直觉和经验不一定靠得住,而推理证明才是可靠的。从 此希腊人开始从“自明的”公理出发,经过演绎推理,并由此建立几何学体系。这 是数学思想上的一次革命,是第一次数学危机的自然产物。
2016/2/4
28
原子论:留基波
古希腊科技史
德谟柯利特
伊壁鸠鲁
道尔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原子论思想 自泰勒斯提出“万物源于水”后, 自然哲学家都相继发展了对自然现 象进行说明的理论。 留基波(前500—前440)和德谟 柯利特(前460—前370)为师生关 系,他们提出了科学史上极为重要的原子论思想。 认为构成世间万物的是原子。原子形状无限多。后 来的伊壁鸠鲁(前341-前270)继续发展了原子论思 想,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坚固实体。
科学技术史第三讲:古希腊的科学与哲学
电子科技大学
To protect the confidential and proprietary information included in this material, it may not be disclosed or provided to any third parties without the approval of Nick Luo.
2016/2/4
25
古希腊科技史
毕达哥拉斯学派很重视数学,企图用数来解 释一切。他们研究数学的目的不在于实用,而 是为了探索自然的奥秘。毕达哥拉斯本人以发 现勾股定理著称, 勾股定理早为巴比伦人和中国人所知,不过 最早的证明应归功毕达哥拉斯。他是用演绎法 证明了直角三角形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 之和,即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
值得注意的是,毕达哥拉斯 学派的数学信仰是:一切 数均可表成整数或整数之 比
2016/2/4
24
古希腊辩证法的萌芽
1、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事物的性质是由某种数量关系决定的,万 物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而构成和谐的秩序;由此他们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观点,认 为音乐的和谐是由高低长短轻重不同的音调按照一定的数量上的比例组成,“音乐是 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 2、这是古希腊艺术辩证法思想的萌芽,也包含着艺术中“寓整齐于变化”的普遍原则 。据说毕达哥拉斯学派最早发现了所谓“黄金分割”规律,而获得关于比例的形式美 的规律。可以说,毕达哥拉斯学派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讨论美的本质的学派!
应归功毕达哥拉斯。他是用演绎法证明了直角三角形斜 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之和,即毕达哥拉斯定理(勾 股定理)。
2016/2/4 26
无理数的发现与第一次数学危机
什么是有理数?
有理数有一种简单的几何解释。在一条水平直线上,标出一段线段作为单位长,如果令它的定 端点和右端点分别表示数0和1,则可用这条直线上的间隔为单位长的点的集合来表示整数, 正整数在0的右边,负整数在0的左边。以q为分母的分数,可以用每一单位间隔分为q等分的 点表示。于是,每一个有理数都对应着直线上的一个点。
2016/2/4
31
古希腊科技史
亚里士多德的天文学思想 天是惟一的,那么向上、向下的自然运动就是离心、向心运动,由此推出:大地 呈球形、宇宙呈球形、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地球静止不动、宇宙有限、宇宙之外无 物、天体的自然运动是圆周运动、天体由以太构成、天永恒不变、天地是两重世界。
自然界最经济、不做无益浪费的事情。
2016/2/4
29
古希腊科技史 德谟克利特只说到原子有形状、大小 的区别,伊壁鸠鲁则进一步认为原子 还有重量的不同,有各种各样的大小。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的题目就是:《德 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 然哲学的区别》(1841) 。
伊壁鸠鲁
(前341~前270)
马克思 (1818—1883)
2016/2/4 30
第二个条件是“闲暇”。知识阶层不用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碌,因为整天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没 有闲暇的人,是无法从事求知这种复杂的脑力劳动的。
第三个条件是“自由”。哲学知识是自足的,它不以别的什么目的而存在,而纯粹是为了自 身而存在的,它是一门自由的学问,要求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发表意见,不受他种目的和 利益的支配
2016/2/4
10
为什么是古希腊?
众所周知,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精神活动,最早起源于希腊,而不是早于它2000多年 的古埃及,其原因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开篇就说,哲学和科学的诞生有三个条件。
第一是“惊异”。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困惑或惊奇,有了惊异也就感 受到了自己的无知,自知其无知者为了摆脱无知就求知识。求知并非为了实用的目的,而 纯粹是一种对智慧的热爱。通俗地说,第一个条件是要求人们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016/2/4
7
科学的故乡
古代世界的各条知识之流都在希腊汇合起来,并且在那里由欧洲的首先摆脱蒙昧状态的种族所 产生的惊人的天才加以过滤和澄清,然后导入更加有成果的新的途径。
——丹皮尔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用杠杆搬动地球。
——阿基米德
2016/2/4
8
古希腊科技史
在古希腊,我们可以看到: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欧几里德几何学,阿 基米德力学,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逻辑学、物理 学、植物学和动物学以及哲学。
2016/2/4 21
1.
米利都学派 阿拉克西米尼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空气。 阿拉克西曼德则认为万物来源于“未规定的物质”。
赫拉克利特认为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是“火”。
恩培多克勒提出了关于水、火、土、气的“四根说”。
恩培多克勒
赫拉克利特
2016/2/4 22
古希腊科技史
1.米利都学派的贡献
在数学方面划时代的贡献是引入了命题证明的思想。它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 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这在数学史上是一次不寻常的飞跃。 在数学中引入逻辑证明,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保证了命题的正确性;揭示各定理之 间的内在联系,使数学构成一个严密的体系,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使数学命题具有 充分的说服力,令人深信不疑。
什么是无理数? 无理数是指实数范围内不能表示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简单的说,无理数就是10进制下的无 限不循环小数。如圆周率、√2(根号2)等。有理数是由所有分数,整数组成,它们都可以化 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2016/2/4
27
第一次数学危机的结果
1、第一次数学危机表明,几何学的某些真理与算术无关,几何量不能完全由整数 及其比来表示。反之,数却可以由几何量表示出来。整数的尊祟地位受到挑战,古 希腊的数学观点受到极大的冲击。于是,几何学开始在希腊数学中占有特殊地位。
2016/2/4
23
古希腊科技史
2.
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前584—前501)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 天文学家。生于米利都附近的萨摩 斯,卒于他林敦(今意大利南部)。 早年曾游历埃及、巴比伦等地。 毕达哥拉斯是泰勒斯(624BC— 547BC)学生,是古希腊最早的唯心主 义哲学家和数学家。主张“万物皆 数”,数学的本原就是万物的本原。 把自然界的秩序和数联系起来,这对于启发人们从 定量的方面揭示自然界的规律意义重大,在科学史 上影响至为深远。
2016/2/4
3
古希腊的版图
古希腊的概念和目前并不一致。创造科 学奇迹的古希腊人生活在包括希腊半 岛、爱情海东岸的爱奥尼亚地区、南 部的克里特岛以及南意大利这些地方
2016/2/4
4
古希腊的不同历史时期
城邦奴隶制时期
时间:公元前8世纪到4世纪 ——在不到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大大小小200多个城邦。在古代的 经济和交通条件下,这些城邦国家独立性极强。
2016/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